材料成型概论 第四章 挤压成型
材料成型工艺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工艺MaterialFormingTechnology课程编号:07310060学分:6学时:90(其中:讲课学时:78实验学时:12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材料成型原理、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材:《金属材料液态成型工艺》贾志宏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金属材料焊接工艺》雷玉成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牟林、胡建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2版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掌握金属液态成型工艺的方法、金属板料成形技术、焊接电弧及焊接方法等三大部分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常见的液态成型、板料成形、焊接工艺方法。
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从事生产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打好热加工工艺知识基础;了解热加工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和发展趋势。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篇液态成型工艺绪论1基本内容金属液态成型工艺发展历史,液态成型工艺流程。
2教学要求了解铸造产业的发展概况;了解铸造生产的基本流程和工艺种类。
3重难点液态成型工艺的基本类型、流程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分析1基本内容(1)常用铸造方法的选择;(2)砂型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3)特种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
2教学要求(1)了解各种铸造方法的特点;熟悉铸造方法选用的依据(2)掌握砂型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方法;(3)熟悉特种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方法。
3重难点铸造工艺性分析的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砂型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1基本内容(1)工艺设计内容及流程;(2)砂型铸造工艺方案确定的基本原理;2教学要求(1)熟悉铸造工艺设计的依据、内容及流程;(2)掌握砂型铸造工艺方案制定的原理及方法。
3重难点(1)生产纲领、生产条件对工艺方案制定的影响;(2)分型面及浇注位置的确定。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课件——项目三-挤出成型

三.辅助设备:
• 前处理设备:预热. 干燥 • 控制生产的设备:各种控制仪表
四. 挤出机的一般操作法:
• 处理挤出物的设备:冷却定型. 牵引.切割.卷取
① 开机前准备: ② 料最好先干燥、必要时须预热 ③ 换上新的多孔板及滤网,检查并装上机头 ④ 检查电器及机械,在传动部分加足润滑油
⑤ 开电热预热:先预热机头、后机身,同时料 斗座通水冷却
● 3.螺杆: ● 挤出机的改进主要在螺杆上 ● (1)螺杆直径(D)与长径比(L/D): ● D↑:挤出机大,产量高(产量∝D2) ● L/D: L为有效长度 ● L/D↑:利于塑化, ↑产量,适应性强
(2)螺杆各段的作用:
• ①加料段: • 加料口(2~10D) • 使塑料受热前移、
压实物料
使塑料密实、排气 ● 热:外加热、 内摩擦热,物料由固体→熔体 ● 完全塑化后经机头挤出成型、冷却定型或拉、吹胀为最终制品
二.塑料在挤出成型中的受热:
● 热量来源:外加热与摩擦热 ● 加料段:
固体物料,螺槽深,温差大,外加热为主 ● 均化段:
熔体,螺槽浅,温差小,摩擦热为主 ● 压缩段:
介于以上两段之间 ● 故挤出机必须分段控温
一.挤出成型的塑料
● 几乎所有热塑性料和某些热固性料:如PVC、PE、PP、PS、PA、ABS、PC等及 PF、UF(脲醛树脂)等
二.挤出成型的制品
● 管、板、单丝、膜、电线、棒、异型材、中空制品(瓶等)等
三.挤出成型特点
生产连续化 生产效率高:挤出制品单机产
量比注塑制品大一倍以上
适应范围广 经济效益好:设备成本低、投资收效快
一.挤出成型设备(挤出生产线或挤出机组) ● ——以塑料异型材为例
材料成型概论第二章材料成型的基础220110427资料

挤压模具
结构钢—工程结构钢、机械结构钢
工程结构钢:大多规定了钢的最低抗拉强度、最低屈 服强度,使钢具有一定的综合力学性能,保证材料设计 和使用中结构部件的最低安全要求。 工程结构钢分为: 1.通用工程结构钢—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2.专用工程结构钢—压力容器用钢、锅炉用钢、桥梁用 钢;焊接用钢、汽车大梁用钢;地质钻探钢管用钢、 钢轨、铆螺钢;船用钢、管线钢、锚链钢等。
金属压力加工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
内容包括: 3 验收试验标准—验收规则、做试验时的取样部位、
试样形状和尺寸、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 4 交货标准—钢材交货时的包装和标志方法,以及资
料证明书内容等。
2.2.1 钢铁材料的种类及编号
工程上常采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
按主要性能及用途分类 按化学成分分类 按合金元素种类分类 按质量等级分类 按冶炼方法分类 按金相组织分类
材料成型概论
第一章 材料成型概述 第二章 材料塑性成型的基础 第三章 轧制成型 第四章 挤压成型 第五章 拉拔成型 第六章 锻造成型 第七章 冲压成型 第八章 陶瓷成型
2.2 金属材料的种类及编号
2.2.1 钢铁材料的种类及编号 2.2.2 铝 铝合金及铜 铜合金 2.2.3 钛及钛合金
高级优质钢 ≤0.030 ≤0.030 ≤0.025 ≤0.025
特级优质钢 ≤0.025 ≤0.020 ≤0.025 ≤0.015
3. 钢材按用途分类
工程用钢 建筑、桥梁、船舶、车辆
结构钢
滚动轴承钢
刃具钢
工 具 钢 模具钢
量具钢
特 殊 性 不锈钢 能 钢 耐热钢
耐磨钢
2.钢材按质量分类
钢的质量是以磷、硫的含量来划分的。
《挤出成型技术》课件

根据制品形状和尺寸进行结构设计,确保制品成型质量、提高生产 效率。
冷却系统
设计合理的冷却系统,控制模具温度,减小制品成型后的收缩率。
挤出成型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01
操作规程
制定严格的设备操作规程,确保 操作人员熟悉设备性能和安全操 作要求。
维护保养
02
03
故障排除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检查 各部件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易损 件。
高分子材料在挤出成型技术中的优势在于其可塑性强、加工温度低、成型周期短 等,使得制品具有轻量化、高强度、耐腐蚀等优良性能。同时,高分子材料在挤 出成型过程中易于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新型挤出成型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挤出成型技术不断涌现,如微孔塑料挤出技术、异型截面管材挤出技术、 反应挤出技术等。这些新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挤出成型制品的种类和性能,满足了不 同领域的需求。
挤出成型技术的应用领域
挤出成型技术广泛应用于塑料加工行业,如管材、型材、薄膜、板材等产品的生产 。
除了塑料加工行业,挤出成型技术还应用于橡胶、陶瓷、玻璃纤维等材料的加工。
随着科技的发展,挤出成型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如3D打印技术的出现,使得 挤出成型技术也可以用于制造个性化的定制产品。
02
挤出成型设备
挤出成型工艺的控制要素
温度控制
温度是挤出成型工艺的重要控制要素之一,包括 机筒温度、模具温度等。温度的控制直接影响着 塑料的塑化和产品质量。
速度控制
速度控制包括挤出速度、注射速度等,它影响着 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合理地调整速度参数,可以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压力控制
压力也是挤出成型工艺的重要控制要素之一,包 括挤出压力、注射压力等。压力的控制对于塑料 的流动性和产品的致密性至关重要。
革制品压延成型概述—压延法生产人造革的工艺流程

压延设备
压延机 分类
辊筒数目 排列形式
辊筒数目
即开炼机 通常应用于塑炼和压片
二辊
一般用于橡胶的压延成 型
三辊
辊筒 数目
五辊 一般用于硬质PVC片材
四辊
一般用于塑料的压延成 型
辊筒数目的增加
受压延的次数增加,制品质量提高。
可以提高转速,提高生产率。
三辊压延机
辊筒排列形式
I型 三角型
四辊压延机
I型
出料卷重量/kg 20~30
成条状连续运输
塑料压延成型
(3)、压延成型
600×1200三辊压延机压延(0.5~0.7)mm×910mm×1850mm片材时工艺参数
辊筒号
上辊
中辊
下辊
温度/℃
180
185
190~195
650×1800三辊压延机压延(0.5~0.7)mm×930mm×1810mm片材时工艺参数
压延制品
薄膜、薄片和人造革,复合薄膜(如 AI+PE+PET+纸等复合包装薄膜) 的贴合,PVC包装膜,PVC板材、地 板等。
人造革:以布、纸或玻璃布为增强材 料,用辊筒法把粘流态塑料的薄层粘 附在增强材料上。PVC、PU人造革。
压延成型特点
连续成型,生产能力大,操作方便,易自动化; 产品质量均匀,致密、精确; 成型不用模具,辊筒为成型面,表面可压花纹; 制品为薄层连续型材,断面形状固定,制品尺寸大; 成型适应性不是很宽;
T2
① 辊筒加热 ② 摩擦与剪切生热
T3
T4
塑料压延成型
工艺参数
辊速
压延物的情况
1辊
硬质PVC
压延软PVC薄膜时的辊速/(m/min) 42
材料成型基本原理知识点总结

材料成型基本原理知识点总结1. 引言材料成型是指通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塑形,使其获得特定的形状和性能。
材料成型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及常见的成型方法,帮助读者对材料成型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2. 塑性变形塑性变形是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之一。
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材料会受到外力的作用,原子、分子和晶粒发生移动和重排,从而改变材料的形状。
塑性变形的主要特点是可逆性,即材料在去除外力后可以恢复原来的形状。
常见的塑性变形过程包括挤压、拉伸、压延和锻造等。
挤压是将材料通过模具挤压成所需形状的过程。
拉伸是将材料拉长并变细的过程。
压延是将材料通过辊压变薄的过程。
锻造是通过对材料施加冲击力使其变形成所需形状的过程。
塑性变形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材料的塑性性能、变形条件和成型方法等因素。
3. 热变形热变形是利用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塑性变形特性进行成型的一种方法。
通过加热材料可以降低其流动应力,有利于成型过程中的塑性变形。
常见的热变形方法包括热挤压、热拉伸、热轧和热锻等。
热挤压是将加热至一定温度的材料通过模具挤压成所需形状的过程。
热拉伸是将加热至一定温度的材料拉伸成所需形状的过程。
热轧是将加热至一定温度的材料通过辊压变薄的过程。
热锻是将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并施加冲击力使其变形成所需形状的过程。
热变形的优点是可降低变形应力、改善材料的塑性、提高成形精度。
但是,热变形过程中需注意控制温度和冷却速度,以避免材料过热或过冷引起材料性能的改变。
4. 化学变形化学变形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材料的形状和结构发生变化。
化学变形常见的方法有溶胶-凝胶法、沉积法和电化学沉积等。
溶胶-凝胶法是通过将溶胶溶液中的成分凝胶化,使其形成固体凝胶。
固体凝胶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热处理或压制成所需的形状。
沉积法是将溶液中的溶质通过化学反应沉积在衬底上形成薄膜或形状。
电化学沉积是利用电化学反应使溶液中的溶质在电极表面沉积成薄膜或形状。
轧制与挤压成形工艺与装备 教学大纲

轧制与挤压成形工艺与装备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80105Z10课程名称:轧制与挤压成形工艺与装备/Rolling, Extrusion Processes and Equipments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学时/学分:40/2.5(其中实验学时:4)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与力学基础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专业方向)教材、教学参考书:[1] 赵志业,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理论(第2版),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2] 康永林,轧制工程学.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3] 李生智,金属压力加工概论,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4] 傅祖铸,有色金属板带板生产. 中南大学出版社,2000[5] 周建南,轧钢机,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6] 邹家祥,轧钢机械(第3版)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7] 温景林,金属挤压与拉拨工艺学,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8] 谢建新,刘静安,金属挤压理论与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本课程是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专业方向)的专业选修课,是一门关于金属材料制备基础知识和材料成形制备机械设备的课程,通过教学与实验环节,使学生了解金属轧制成形和挤压成形的基础理论,掌握典型的金属材料轧制、挤压成形的机械装备的基本结构、力能参数的设计计算方法。
为学生从金属材料成形加工设备的设计制造工作、进一步深造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金属压力加工过程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2.了解板带箔材和管棒型材生产工艺的特点、基本方法、适用范围等;3.了解金属压力加工设备的基本类型、工作原理、现代压力加工设备的装机水平和发展趋势;4.掌握板带材轧机的主要构成机构,基本掌握带材轧机的设计方法;5.掌握金属挤压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了解挤压时金属流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6.了解影响挤压力的因素及其管棒型材挤压力计算方法;7.掌握管棒型材生产装备的主要构成机构,基本掌握其设计方法。
挤出成型工艺介绍材料基础PPT课件

第15页/共39页
三、聚丙烯塑料的特性
(二)、聚丙烯塑料的结构性能 工业用PP的数均分子量为3.8-6万,重均分子量为22-77万,习惯上用熔体 流动指数来表示。不同PP制品选用的熔体流动指数如下表所示:
1、等规聚丙烯 丙烯
2、间规聚丙烯
第16页/共39页
3、无规聚
三、聚丙烯塑料的特性
作为高分子材料主要品种之一的塑料,塑料是是“以高聚物 为主要成分并在加工为成品的某阶段可流动成型的材料”,也可以认 为是“以树脂为主要成分,含有添加剂、在加工过程中能流动成型的 材料”。一般不包含纤维、涂料和黏结剂。
第2页/共39页
一、塑料材料的概况
塑料材料通常由两种基本材料组成:一种是基体材料——— 树脂;另一种是辅助材料———助剂。材料的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 配比对制品性能有一定影响,作为主要成分的高聚物对制品性能起主 宰作用。塑料材料的结构和成分决定了它的性质和性能。在温度和压 力作用下塑料可熔融塑化,通过塑模制成一定形状,冷却后在常温下 保持其形状而成为制品。
PP的有点为电绝缘性和耐化学腐蚀性优良、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在通 用热塑性塑料中最高、耐疲劳性好、价格在所有树脂中最低;经过玻璃纤维 增强的PP具有很高的强度,性能接近工程塑料。
PP的缺点为低温脆性大和耐老化性不好。
第14页/共39页
三、聚丙烯塑料的特性
(二)、聚丙烯塑料的结构性能 1、PP的结构
PP为线性结构,其大分子链上甲基的空间位置有三种不同的排列方 式,即等规、间规和无规,甲基的排列方式不同,其性能不同;
目录
一、塑料材料的概况 二、塑料材料的构成 三、聚丙烯塑料的特性 四、聚苯乙烯塑料的特性 五、塑料配方基础
第1页/共39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4-2
工业上常用的挤压方法
(a)正挤压;(b)反挤压;(c)侧向挤压;(d)玻璃润滑挤压; (e)静液挤压;(f)连续挤压
4.1.2 挤压成型的基本方法
正挤压
正挤压特点: ①挤压时坯料与挤压筒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存在很大的 有害外摩擦(基本特征); ②挤压力大,能耗高; ③金属流动不均匀,制品组织性能不均匀;
终了挤压阶段
筒内锭坯长度接近变形区压缩锥高度的挤压阶段, 这一阶段锭坯的外层金属向中心剧烈流动,两个 难变形区中的金属向模孔流动,形成挤压所特有 的“挤压缩尾”。
有:中心缩尾、环形缩尾和皮下缩尾三种类型。
采取“压余”措施:留一部分金属在挤压筒内不全部挤出, 使缩尾不流入制品中。
4.2.2 挤压变形区及应力应变状态
1.挤压变形区
挤压筒内的金属在挤压轴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的区 域称为挤压变形区。 包括:
塑性流动区、前端难变形区、后端难变形区 前端难变形区存在于挤压筒与模子交界处abc区。 后端难变形区位于挤压垫片处。
图4-3
挤压变形区示意图
4.2.2 挤压变形区及应力应变状态
2.变形区内的应力应变状态 外力
4.2.4 挤压力
影响挤压力的主要因素有:
挤压温度; 模孔形状、制品断面形状; 锭坯长度; 外摩擦等。
金属的变形抗力、变形程度、变形速度(流出速度)
4.2.4 挤压力
挤压力P的组成:
P = Tt + Tz + Td + Rs
式中:
Tt、Tz和Td分别为挤压筒壁、压缩锥侧壁和模子定 径带的摩擦力分量; Rs为金属变形抗力分量。
挤压时金属坯料受到三向压应力,有利于低塑性 金属变形(脆性材料变形)。 挤压多用于生产有色金属及合金的棒材、薄壁和 超厚壁复杂断面型材和管材,高合金钢材及低塑 性合金钢材。冷挤压也用于生产机械零件。
4.1 挤压成型的特点和基本方法
4.1.1 挤压成型的特点
优点
1.挤压时金属坯料受到三向压应力,适于低塑性材料 成型加工;一次可给予金属材料大的变形。
——卧式挤压机工作部件的运动方向与地面平行。 占地面积大等,P69
——立式挤压机工作部件的运动方向与地面垂直。
有很深的地槽,或基础高,吨位小:6~10MN P70
4.3.1 挤压成型设备
卧式挤压机特点
1)挤压机本体和大部分附属设备可布置在地面上,便 于操作、维护和修理;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2)挤压机运动部件(柱塞,挤压筒等)磨损较严重. 3)占地面积大等.
金属流动方向与挤压轴的运动方向相同。
④强烈的摩擦发热限制了挤压速度的提高,加剧了模具 的磨损,降低了生产率和产品表面质量。
⑤挤压时更换模具简单、迅速,所需辅助时间少。
4.1.2 挤压成型的基本方法
反挤压 金属流动方向与挤压轴运动方向相反。
反挤压特点: ①反挤压时金属坯料与挤压筒壁之间无相对滑动;
②挤压力小,一般比正挤降低30%~40%,能耗低;
②制品强度高; ③要求模具和工具具有高的强度及刚度。 侧向挤压在电缆包铅套和铝套上应用最广泛。
4.1.2 挤压成使金属坯料连续不断地送入挤压机,获得无限长 制品的挤压方法。
复合挤压 冷挤压时金属沿挤压杆和挤压筒之间的 静液挤压 利用封闭在挤压筒内坯料周围的高压液
4.3.2 挤压成型工具
1)模角α
模子轴线与其工作端面的夹角;
α= 90°为平模;
从挤压力的角度,合理模角为45°~ 60°;
从保证产品质量的角度,合理模角为55°~70°
通常取60°~ 65°
4.3.2 挤压成型工具
2)定径带及定径带长度hd
模子中用于保证制品的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工作段称 为定径带,又称工作带。 定径带长度主要影响制品的表面质量和形状精度, 通常根据材质和规格采用经验法选取。
立式挤压机特点 有很深的地槽,或基础高,吨位小:6~10MN,主要 生产中小规格的管材。
4.3.1 挤压成型设备
卧式挤压机按挤压方法分为:正向、反向和联合挤 压机
卧式挤压机按结构分为: 单动式(不带独立穿孔,必须用空心的坯料)、 卧式挤压机按产品分为:棒型材、管材挤压机 挤压机一般由机架、缸与柱塞、挤压工具等组成。
4)出口直径dc
4.3.2 挤压成型工具
2.挤压轴
作用:将挤压力传递到金属体,使之产生塑性变形 从模孔中流出。
挤压轴直径根据挤压轴的抗压强度和压弯稳定性进 行计算确定。 一般,卧式挤压机挤压轴比挤压筒内径小4~10mm
立式挤压机挤压轴比挤压筒内径小2~3mm。
卧式挤压机挤压轴工作长度等于挤压筒长度加5mm 余量。
图4-1
典型挤压材的横截面形状
4.1.2 挤压成型的基本方法
按金属流动方向及变形特征:正挤压、反挤压、
侧向挤压、连续挤压、复合挤压及特殊挤压(静液
挤压等)
按挤压温度:热挤压--(在冶金工业应用) 温挤压、冷挤压--(在机械工业应用)
按润滑状态:玻璃润滑挤压、静液挤压 按制品种类:管材挤压、棒材挤压、型材挤压
复动式挤压机 (带独立穿孔,可用空心的也可用实心坯料)
4.3.2 挤压成型工具
挤压工具包括:模子、挤压轴、挤压筒、挤压垫、穿 孔针、模支撑、模垫、支撑环、冲头、针座等
1.模子
挤压模是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并获得模孔形状尺寸的最重要 的工具。
作用: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并获
得模孔形状和尺寸。 基本类型:平模和锥模
挤压铝合金使用的润滑剂:汽缸油+石墨等 挤压重金属使用的润滑剂:45号机油+片状石墨等 挤压钢、镍、钛等合金时目前大多采用玻璃润滑剂。
4 复习题
1.什么是挤压?挤压同其他加工方法相比较有什么优、 缺点? 2.什么是正挤压、反挤压、侧挤压?各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挤压比、挤压变形区? 4.挤压时金属流动分几个阶段? 5.挤压机分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2.品种规格多样,生产灵活,适于少批量多品种复杂 管材、棒材、型材及线坯的生产; 3.产品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较高;
4.设备投资少,厂房面积小;
5.易实现自动化生产.
4.1.1 挤压成型的特点
缺点 7.金属损失大,成材率低,且工具消耗大,生产成本高;
8.金属与工模具间摩擦系数大,金属在变形区内流动 不均匀,产品组织性能沿长度和断面上不均匀; 9.与轧制成型相比生产率低。
⑤水淬 497~502℃.
4.4 挤压成型工艺
挤压工艺参数
坯料准备-包括坯料材质、种类、规格的选择和检 查,表面处理和预先热处理(如预退火、均匀化退 火等)。
挤压速度V挤--金属流出速度V流= λV挤 变形速度--最大主变形与变形时间之比,也称应 变速度。
4.4 挤压成型工艺
挤压工艺参数
挤压温度- 根据三图“合金状态图、塑性图、再结晶图”
4.4 挤压成型工艺
其工艺流程为:
坯料准备-加热①-挤压② (φ124mm)-剪切- 取样-加热③-挤压④ -淬火⑤ -拉矫-取样- 型辊矫直-检验-入库
①加热400~420℃,保温60’, ②筒温420℃,挤速1.5m/min ③加热380~420℃;④筒温380~400℃,挤速2~3m/min;
体,迫使坯料产生塑性变形,并从模孔中挤出的加工方 法。
空间以及挤压模孔两个相反方向同时流动的挤压方法。
4.2 挤压过程的基本概念
4.2.1 挤压成型过程
——包括开始挤压、基本挤压和终了挤压三个阶段
开始挤压阶段
挤压初始锭坯与挤压筒存在间隙,锭坯在挤压轴的 压力作用下发生鼓形变形而形成封闭空间,随后金 属向间隙处流动充满挤压筒,同时部分金属流入模 孔,这一阶段为开始挤压阶段,又称充填挤压阶段。
通常,心部金属流动速度大于表层金属。 (坐标线弯曲较大,变形不均匀)
图4-5
挤压时金属流动
4.2.4 挤压力
挤压力P——是挤压杆通过垫片作用在被挤压锭坯 上使金属从模孔流出来的压力。
挤压力是随挤压杆的行程而变化的,所要计算的挤 压力是指曲线上的最大挤压力,它是确定挤压机吨 位和校核挤压机部件强度的依据。
③金属流动主要集中在模孔附近的领域,制品的组织性 能沿长度是均匀的; ④操作较为复杂,间隙时间较正挤压长,且制品质量的 稳定性不足。
4.1.2 挤压成型的基本方法
侧向挤压
金属流动方向与挤压轴运动方向垂直,又称横向挤压。 侧挤压特点:
①挤压模与坯料轴线成90°角,将使制品纵向力学性能差 异最小;变形程度较大,挤压比可达100;
4.2.1 挤压成型过程
基本挤压阶段
开始挤压阶段完成后,锭坯在挤压轴的压力作用下, 由模孔流出形成制品,直至筒内锭坯长度接近变形 区压缩锥高度,这一阶段为基本挤压阶段,又称平 流挤压阶段。
挤压过程中,锭坯任一横截面上的金属质点皆以相 同速度或一定的速度差流入变形区压缩锥。
4.2.1 挤压成型过程
挤压力P和单位压力σp
挤压筒壁的摩擦力Tt和单位正压力dNt
模子压缩面的摩擦力Tz和单位正压力dNz 定径带的摩擦力Td和单位正压力dNd
4.2.2 挤压变形区及应力应变状态
2.变形区内的应力应变状态 应力状态:三向压应力,即轴向压应力σl,径向压 应力σr及周向压应力σθ(轴对称σr=σθ)
精整主要包括:热处理、矫直、剪切等。
由于材质、坯料种类、制品品种以及挤压方式的不 同,其工艺流程有所区别。
例如 LY12型材 P72
4.4 挤压成型工艺
锭坯尺寸:Φ405×9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