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2020最新版5·3中考北京物理 专题二十 科普阅读题

2020最新版5·3中考北京物理 专题二十 科普阅读题

栏目引索引 “给天上的星星做‘人口’普查”),郭守敬望远镜共获取1 125万条光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取恒星光谱 数突破千万量级的天文望远镜。我国科学家通过对这些恒星光谱的分析,绘制成了一个包含636万组恒星 光谱参数的星表,重新确立了银河系晕(音yùn)的内扁外圆的结构,并取得了其他一些令世界瞩目的重大发 现,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人类寻找另一个“地球”和地外生命的信心!
目前,郭守敬望远镜已开启新一轮的“霸气”巡天观测征程。使用郭守敬望远镜可以“普查”银河系更多 的恒星,以它的观测能力,北半球天空仍然有约一亿颗恒星可观测,可以让“普查”资料更全面、更详细,更 好地帮助我们了解银河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栏目引索引
2.(2019北京,32,4分)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度与它跟我们之间的距离成正比,设“牧夫座星系团”距离我们约为s,则
6104 km / 33亿光年
s
=
4
104 km s
/
s
,s=22亿光年。
栏目引索引
(一)请阅读《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回答3题。 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
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图像中的图线可以直观、简洁地显示出因变量随 着自变量变化的趋势或规律。如果想要将物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像,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建立坐标轴、标注物理量和设定分度。首先建立坐标轴,通常用横轴代表自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 在坐标轴上分别标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名称及单位;然后,设定坐标分度值。为了使绘制的图线比较均匀 地分布在整幅坐标纸上,而不要偏在一角或一边,坐标分度值可以不从零开始。在一组数据中,自变量与因 变量均有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度时,可用低于最低值的某一整数值作起点,高于最高值的某一整数值作终点。 第二步,根据数据描点。描点时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力求精准地画出对应的点。 第三步,绘制图线。绘制图线时不要把数据点逐点连接成折线,而应依据数据点的整体分布趋势,描绘出一 条直线或光滑曲线,让尽可能多的点在图线上,或让数据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图线两旁,这样绘制出的图线 比图上的任何一个数据点更适合作为进行分析预测的依据。

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含答案)

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含答案)

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17年,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

你对可燃冰有多少了解呢?什么是可燃冰?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

甲烷水合物的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由若干水分子组成的笼子,每个笼子里“关”一个甲烷分子。

可燃冰是怎样形成的?可燃冰的形成要满足三个条件:(1)温度不能太高。

(2)压力要足够大。

(3)要有甲烷气源。

在上述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天然气可与水生成甲烷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

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范围如图所示:为什么开采困难?可燃冰开采的最大难点是保证甲烷气体不泄露、不引发温室效应,甲烷引发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厉害10至20倍,可燃冰一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喷井意外,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大规模海啸。

可燃冰有哪些用途?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约164倍体积的甲烷气体,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而且储量丰富,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

甲烷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造碳黑、乙炔、氰化氢等。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可燃冰形成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

A 高温高压B 低温高压C 低温低压(2)可燃冰作为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3)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有关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可燃冰不是冰B 可燃冰开采时若出现差错,可能引发严重的环境灾害C 在1atm和25℃时,可燃冰能稳定存在【答案】B 能量高,燃烧值大 CH4+2O2点燃CO2+2H2O AB【解析】【分析】【详解】(1)由题干信息可知,可燃冰形成的适宜条件是低温高压;故填:B;(2)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而且储量丰富;故填:能量高,燃烧值大;(3)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H4+2O2点燃CO2+2H2O;(4)A.可燃主要含甲烷水合物,冰的成分是水,可燃冰不是冰,说法正确;B.甲烷引发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厉害10至20倍,可燃冰一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井喷意外,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大规模海啸,因此可燃冰开采时若出现差错,可能引发严重的环境灾害,说法正确;B.由图象可知,在1atm和25℃时,可燃冰不能稳定存在,说法错误。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参考答案

课外阅读答案:一、1.红白 2.花的数量花的色彩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夹竹桃的花期长,默默无闻,坚持不懈地开放。

3.B 解析:①段总体概括夹竹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③介绍了我家院子里各种各样的花朵。

⑥概括了夹竹桃的特性。

②④⑤是直接描写夹竹桃的。

4.B 解析:③的开头总起句“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④段的结尾总结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⑤的开头总起句“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

5.×√√√解析:第一句话从“悄悄地一声不响”这个词语可以看出这句话是运用的拟人手法,而不是夸张。

6. ①花期长久,赞美花的韧性,借此表达出对生命的体验;②花色奇丽,花影迷离,能给人以想象,给人以幻想;③家乡之花,寄托了赞美与思乡之情;二、1.十八只麻雀、三只乌鸦、两只喜鹊。

2.海阔凭鱼跃 3.√√×解析:因为他知道,鸟儿们对自己将要飞往哪里已经不关心,它们最需要的是水和食物。

而不是因为食物和水带得多。

说明他关心鸟类。

4.人和鸟的命运是一样的,进入罗布泊无人区之后,鸟已成了探险者的同伴,救助它们,就救助了二十三条性命。

探险者举行隆重的放飞仪式。

说明了对生命的尊重。

5. 告诉我们要尊重生命,保护环境,保护动物。

三、《军礼》1.哨兵陈司令员的女儿陈司令员2.(1)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2)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3)神态描写动作描写3.司令女儿对哨兵蛮横无理的态度。

4.C 解析:因为哨兵和将军的敬礼5.短文讲了司令的女儿”到门岗处仍骑车前进哨兵拦住“她”,要“她”下车,被拒绝了。

司令员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哨兵回了一个军礼。

赞扬了司令严于律己坚持原则的高尚品质。

四、1.《徐悲鸿改画价》 2.改变画风创新画法备受冷落苦苦支撑×√×解析:(1)这些话是保守派对齐白石的故意贬低。

(3)齐白石的作品是《虾趣》,徐悲鸿的是《奔马图》。

4.A 解析:徐悲鸿是当时画坛上的重量级人物,也是刚刚走马上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这是人所共知的,用不着炫耀。

【暑期培优】 四年级语文阅读试题--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暑期培优】 四年级语文阅读试题--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四年级语文阅读试题·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一)生命必定要死亡吗?不,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第一,任何生物的生殖细胞就是永生不死的。

它们已经不断分裂、不断生存了几千万年以上,而且还在继续生存下去。

没有生殖细胞的永生,也就没有物种的延续。

第二,癌细胞不会自动死亡,也是永生的。

海拉细胞,这是多年前从一位叫海拉的女子身上收集到的子宫颈癌细胞。

它一直在全世界各个实验室里分裂繁殖,每24小时倍增一次,生长分裂极其旺盛,至今已传了上千代,仍没有死亡的征象。

海拉早已死亡多年,而她的癌细胞却能永生。

这里的奥秘何在呢?美国细胞学家海弗利克发现,人体细胞从第1次分裂开始算起,毕生只能分裂50次左右,此后便衰老死亡。

为什么癌细胞与生殖细胞可无止境地分裂下去?海弗利克认为,这是因为正常体细胞之间紧密联结,闭关自守,缺乏遗传信息的交换,而癌细胞恰恰相反,它能与病毒或其他生命物质发生信息交换,从而使自身生命不息。

这也许是永生的奥秘吧。

如果我们将癌细胞或生殖细胞永生的机理弄清楚,并应用于人类,岂不是也可让我们的体细胞获得永生吗?如果体细胞也与外界进行遗传信息交换,是否也可无限期分裂而长生不老呢?有一位细胞学家,利用遗传工程学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移植到金鱼卵细胞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结合),促进了遗传信息的交换,使神经细胞分裂了100次尚未衰老,依然生机蓬勃。

1.简要概括上文第一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介绍看,癌细胞为什么能够"永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文第二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龙岩质检小阅读《 可燃冰 》(带答案)

龙岩质检小阅读《  可燃冰  》(带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12分)①日前,自然资源部宣布,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轮试采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继2017年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后,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成果。

②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其多呈白色或浅灰色晶体,外貌类似冰雪,可以像酒精块一样被点燃,所以被称为“可燃冰”。

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

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值高,像一个天然气的“压缩包”,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而且它的燃烧不会释放出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环境污染物,污染小,所以被誉为21世纪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

③我国海域可燃冰第一轮试采采用垂直井钻采技术,井筒垂直穿过天然气水合物储层。

而此次采用的水平井钻采技术,井筒可横向顺层穿越,与可燃冰储层接触的面积更大,能够有效提高产气规模。

然而,相较于垂直井,水平井钻采对技术、工艺和装备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在深海浅软地层中尚无实施先例。

由于深海浅部地层松软未固结,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埋深浅,水平井建井面临着井口稳定、井壁稳定、造斜难度大等困难,是世界性难题。

④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一轮试采完成了探索性试采,解决了“能否安全、连续开采出来”的问题。

而第二轮试采完成了试验性试采,解决的是“如何提高产气规模”的问题,这是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进程中极为关键的一步。

可燃冰储量极大,仅我国海域可燃冰远景资源量约800亿吨油当量。

目前通过地质勘查,在我国海域已证实了有两个千亿立方米级的大型可燃冰矿藏。

此次试采产气规模、开采效率的提升,有望推动我国可燃冰勘查开采产业化驶入快车道。

推进可燃冰勘查开采产业化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下一步还要进行生产性试采攻关,力争尽早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开采,实现产业化目标。

⑤海域可燃冰开采会不会破坏海底结构,甚至引发地质灾害?会不会发生甲烷泄漏,影响海洋生态环境?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确保环境安全、生产安全是第一要务。

可燃冰阅读理解

可燃冰阅读理解

可燃冰阅读理解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可燃冰呀!你们知道可燃冰是什么玩意儿吗?就好像是大自然藏起来的神秘宝藏一样!你想想啊,那深深的海底或者寒冷的冻土里,居然藏着可以燃烧的冰,这多神奇啊!
有一次我和朋友聊天,说到这个可燃冰,朋友惊讶地说:“啥?冰还能燃烧?那不成了火焰冰淇淋啦!”哈哈,这比喻太有意思了吧!可燃冰其实就是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这可不简单呐,它可是有着巨大潜力的能源呢!
你说,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可燃冰都好好利用起来,那得解决多少能源问题啊!就像找到了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未来能源世界的大门。

我们的生活是不是会变得大不一样?比如说,汽车不用再烧油了,都改用可燃冰,排放少了,空气也会变好呀!
再说了,这可燃冰的储量据说超级多,全球分布也很广泛。

那我们不就像是拥有了一个超级大的能源宝库嘛!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去开发它、利用它吗?如果不赶紧行动起来,岂不是太可惜了!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这么好的资源在那里浪费吗?
我觉得呀,可燃冰就是未来的希望,我们一定要重视它,投入更多的研究和精力去开发它。

让我们一起期待着可燃冰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改变吧!不要小瞧它,说不定哪天它就会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呢!。

二十一世纪潜在的新能源——可燃冰阅读附答案

二十一世纪潜在的新能源——可燃冰阅读附答案

二十一世纪潜在的新能源——可燃冰阅读附答案二十一世纪潜在的新能源——可燃冰①可燃冰一直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

虽然多个国家努力研究,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尚不可行。

因,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尚不可行。

2 0172 017年5月18日,中国成功试采可燃冰,让世界看到了希望。

②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

由于它含有大量甲烷气体,可以直接燃烧,因而俗称可燃冰。

可燃冰通常存在于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呈分散状、结核状、层状或块状产出,其颜色随分子结构的不同而有白色、淡黄色、琥珀色和暗褐色等多种。

③形成可燃冰,第一是低温,一般要求温度低于1010℃;第二是高压,一般要求压力大℃;第二是高压,一般要求压力大于10兆帕;第三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天然气供给;第四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孔隙空间。

④可燃冰有的分布在极地地区,即高纬度的永久冻土带或大陆架上的永久冻土带,它们主要是在低温和较低压力条件下形成的。

已发现的极地可燃冰主要分布于北极圈内,例如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的永久冻土带。

另一种则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的海底,海底,主要蕴藏于大陆边缘水深较大的大陆坡、海山、边缘海深水盆地以及内陆海中。

主要蕴藏于大陆边缘水深较大的大陆坡、海山、边缘海深水盆地以及内陆海中。

主要蕴藏于大陆边缘水深较大的大陆坡、海山、边缘海深水盆地以及内陆海中。

据透据透露,中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

由于海洋的面积大于永久冻土带面积,而且气源供给更为充分,因此海底可燃冰的资源总量大于极地可燃冰资源量。

⑤可燃冰里蕴藏丰富的甲烷。

中国科学家从水深千米的海底提取出样品,计算出1立方米的可燃冰等同于160立方米的气态天然气。

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

显然,该技术完全可能使世界油气价格“崩溃”。

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

《可燃冰》阅读附答案

《可燃冰》阅读附答案

《可燃冰》阅读附答案可燃冰①2017年6月2日,国土资源部在北京宣布:我国正在南海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已连续产气22天,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长、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

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采气时间最长的国家。

②什么是天然气水合物呢?天然气水合物是是一种含有大量甲醛气体的水合物。

大量存在于陆地上的冻土带和海底。

在高温低压的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态,它外面看似冰,一点火却可以烧起来,所以俗称“可燃冰”。

如果把甲醛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

③海底可燃冰是天然气(甲醛类)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力下结晶形成的。

海底形成可燃冰有三个基本条件。

首先,可燃冰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在20摄氏度便要分解,而海底的温度一般都在2-4摄氏度;其次,可燃冰在零度时,30个大气压以上就可能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30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压力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就越稳定;最后,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富含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

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和气源三者具备的条件下,便会在介质的空隙中生成可燃冰的晶体。

④据科学家测算,1立方米的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164立方米甲烷气体和0.8立方米的淡水。

甲烷是人们可以用来燃烧发电的可燃气体,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

可燃冰将成为21世纪极具潜势的洁净新能源。

⑤但是,甲烷气体是温室气体之一,一旦散失,会严重破坏环境。

而且可燃冰的开采还可能会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并导致灾难性的海啸。

因此,可燃冰的开发利用还面临着种种难题。

但我们相信,随着人类对可燃冰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难题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13.海底可燃冰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3分)答:14.第④段“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答:15.第④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答:16.可燃冰开采利用不当将会造成哪些后果?(2分)答:13. 参考答案:可燃冰在零度至20度之间可以生成;可燃冰在零度时,30个大气压以上就可能生成;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富含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燃冰阅读答案
可燃冰
一种名为“可燃冰”的新能源矿藏有望在10年之后解决我们的能源问题。

昨日在沪举行的院士讲坛上,国家973深海项目首席科学家汪品先透露,在我国南海发现了储量巨大的“可燃冰”。

目前国家已启动亿元人民币的项目,造大型的勘探船,以便在南海深入寻找“可燃冰”资源。

据汪院士介绍,“可燃冰”是一种甲烷气体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海底大陆坡上段500米~1000米处。

其在海底接近冰点和近50个大气压的淤泥中,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态。

它外面看似冰,一点火却可以烧起来,原因是冰内含有大量的甲烷。

如果把甲烷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

汪院士表示,1立方米的“可燃冰”燃烧,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所产生的热值。

据粗略估算,在地壳浅部,可燃冰储层中所含的有机碳总量,大约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两倍。

也就是说,“可燃冰”如能作为一种新能源,便能很大程度解决能源问题。

据透露,我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

但目前对于这座新能源的宝库,科学家还存在不少争议。

许多科学家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倍~20倍。

所以这种矿藏在遭到破坏后,会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

除此以外,由于“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

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

汪院士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1.结合全文,请给“可燃冰”下一个恰当的定义。

2.从全文看,开采利用可燃冰有哪些利和弊?
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句中“大约”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4.文中说:“对可燃冰的开采,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

”请你结合文中知识,大胆想像,设计一种科学的开采方案。

答案:
1.答案:“可燃冰”是一种海底大陆坡上的冰雪般固态甲烷气体的水合物。

评分:本题2分,不得超过30字,意思对即可。

2.答案:利:燃冰储层中所含的有机碳总量,大约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两倍;能很大程度解决能源问题。

弊:会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不易开采和运输。

评分:本题共4分,每个方面答对得2分。

3.答案:作比较、列数字。

不能去掉;“大约”表估算,去掉后就显得过于绝对化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本题共3分,说明方法正确得1分,只答一种不得分;“不能去掉”得1分,分析正确得1分。

4.答案提示:方案中要结合可燃冰的特点进行设计,体现如何解决“甲烷气的大量散失”和“不易开采和运输”这些问题
评分:本题4分,设计有一定道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