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专业(四年制)

(一)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觉悟,能保持良好的中医药价值取 向,并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较为系统的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中 医药思维的中药学专业人才,能够从事中药生产、检验及中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并为他们在中药 教育、研究、管理、流通、国际交流及文化传播等行业工作打下一定 外语教学要求学生除了通过外语课程教学的要求外,选择英语学习的需参加国家大学英语四级水 平考试并达到学校规定的成绩要求,选择其他外语语种应达到学校规定的合格要求,有条件的专业课 程,应结合本专业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专业外语课程训练。计算机教学应注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环节 学校设有大学生科学创新活动计划及配套科学创新基本能力训练项目,完成项目可计入选修课 程学分。同时设有创新创业类通识课程,构建以中医药专业科研工具类课程及实验类课程体系、课 外科研创新能力拓展训练、科学创新基本能力训练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并与“KAB 创业基础 课程”、“科学商店”、“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基本体系。 7、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完善学生校际交流平台,扩大课程学习学分互认范围,拓展 校际交流与合作。推出优秀学生境外医学院校考察和交流学生计划,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 一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为学生强化国际交流能力提供更多机会。
(四) 培养过程中努力体现“勤奋、仁爱、求实、创新”的校训,加强体现中医药院校特色的 人文及通识教育,强化医药伦理、团队合作精神等环节教学,同时通过体育俱乐部制,使学生掌握 中国传统健身锻炼方法以及中医特色养生的保健手段,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终身锻炼的意识, 保持人才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三、指导性修业年限
中药药理作业

钩藤降血压药理作用及机制的文献再评价党震摘要:目的对钩藤降血压药理作用及机制进行文献再评价。
方法查阅、归纳、整理2008年以前公开发表的有关钩藤降血压的研究文献,根据药物药理作用的评价原则和评定标准,对钩藤降血压的药理作用进行文献再评价,以明确其治疗高血压病作用。
结果:钩藤降血压作用确切,且作用机制明确。
关键词钩藤降血压文献再评价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中药药理学专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收载的中药钩藤具有降血压、减慢心率、抗心律失常、镇静、抗药物依赖来对抗吗啡、苯丙胺类药物导致的依赖性。
为此,我们以该教材中钩藤降血压作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归纳、整理,并根据钩藤降血压作用的评价原则,进行文献再评价,以明确其降血压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1.高血压病与降血压药理作用的评价1.1原发性高血压病涵义: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例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已基本明确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有:(1)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各种病因因素使大脑皮层下神经中枢功能发生变化,各种神经递质浓度与活性异常,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神经肽Y、5-羟色胺、血管加压素、脑啡肽、脑钠肽和中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升高,阻力小动脉收缩强。
(2)肾性水钠潴留各种原因引起肾性水钠潴留,机体为避免心输出量增高使组织过度灌注,全身阻力小动脉收缩增强,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压力-利钠机制可将潴留的水钠排泄出去。
也可能通过排钠激素分泌释放增加,这一学说理论意义在于降血压升高作为维持体内水钠平衡的一种代偿方式,但水钠潴留是其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
(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血管紧张素Ⅱ是主要效应物质,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是小动脉平滑肌收缩,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通过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前膜正反馈使去甲肾上素分泌增加。
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进展

目前, 网络 药理 学的研 究思路通常可分为两类 :一是根据 公共数据库和公开发表 的已有数据, 建立特定药物作用机制 网 络预测模 型, 预测药物作用 靶点, 并从生物 网络平衡 的角度解 析药物作用机制。如 G u J等 运用虚拟筛选和 网络预测技术 对 大黄二葸酮 A 、大黄 二蒽酮 C 、番泻 苷 C等几种从未报道过
1 网络 药 理 学 的概 念
多数情况下, 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是细胞 内调控 网络 的异 常所致, 复杂性疾病是 由多基因 、多功能蛋 白相互作用紊乱而
形 成 的 疾 病 网络 。 新 药研 发 的策 略 应 是 发 现 如 何 干 预 疾 病 的
病理 网络, 需要对多种基因及其调节蛋 白的干扰才能影 响疾病 网络 。 研究发现, 在肿瘤 、精神疾病和抗感染等治疗过程中。 具有多靶点药理作用的药物 比单靶点药物具有更好的疗效 。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 目( 8 1 0 7 3 1 3 4 ) ;国家中 医
委重点 学科 项 目( J 5 0 3 0 1 ) ;上 海市科委 项 目( 1 2 4 0 1 9 0 0 4 0 1 )
通 讯 作 者 : 苏 式兵 , E - m a i 1 :s h i b i n g s u 0 7 ¥ 1 6 3 . c o m
中图分类号:R 2 8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5 — 5 3 0 4 ( 2 0 1 3 ) 0 8 . 0 1 0 3 . 4 0 子设计 的新学科, 是建立在 高通量组 学数 据分析、计算机虚拟 计 算及 网络 数据库检索基础 上 的生物 信息 网络 构建及 网络 拓 扑结构 分析策略和技术基础上 的科学思想和研究策略 。 与传统 药理学 的最 大区别在 于, 网络药理学是从 系统 生物 学和 生物 网 络平衡 的角度 阐释疾病 的发生发展过程 、 从改善或 恢复生物 网 络平衡 的整体观 角度认识药 物与机体 的相互作用 并指导新 药 发现, 强调对信号通路的多途径调节, 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降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考研经验及资料

复试新闻:樱花落雨,春意盎然,中药学院又迎来了研究生复试的季节。
14年我院共有76名上线生,他们怀着对研究生生活的无限憧憬,战战兢兢却又自信满满的来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我院成立了复试小组,制定了完整的复试办法,见附件1。
我院14年上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学院上线人数多,将近1:1.6的比例进行录取;个别专业上线生多如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等,最高达1:8的比例。
为了更公正更全面地衡量上线生,个别学科还特别进行了实验操作加试,为导师招生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2014年4月3日上午8点30分,在徐宏喜院长的带领下,我院派出了由王新宏,张彤,马越鸣,王瑞,李医明,可燕,贾琦,黄诚,杨柏灿,冯年平,崔亚君等教授组成的面试导师团,针对学生的英文水平、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展开了为期一天的面试。
最终,严格按照我院复试办法,由复试工作小组反复统计确认后,46名同学从大部队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我院新的研究生成员。
中药学院在一年又一年的研究生复试过程中,将复试办法日益完善,坚决做到透明化,公开公正化,公平化。
为每一个学子负责,为每一个导师负责。
这是学院的复试被刷的考生有的自己争取,联系导师被调剂到曙光医院中药,安评中心,中药所等单位有的去了外校。
这个学校卷子简单,上国家线容易,比考其他学校占便宜了。
比如一个人考上海如果考300分,那他考北中医可能都过不了国家线,连调剂到其他学校都不行。
只考过科硕中药学,西药综合未知,据说比中药难,而且中医药大学选的都是中药中药学专硕也未知,不过专硕的几个老师是外面公司的,有的是老板(比如玄振玉)属于是实用路线的与学校做科研的老师有点不同到了大学嘛总是有一定独立思维的考研有的时候确实迷茫甚至内心都不知为什么考研,不要人云亦云。
有些困惑总是要自己经过才有体会,别人的经验或许根本就是错误的(比如我写的这个)。
考研这个过程还是要体现出自己独立思维。
现在研究生不必十年前,现在考研很多是因为本科生泛滥了被形势所迫的。
上海夜大中药学专业

上海夜大中药学专业
上海中医药大学夜大学的中药学专业,主要学习各种中药的分类、功能药效、药理、真伪辨别等知识。
其专升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中药学基础课程:中药学概论、中药鉴定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配伍学等。
- 中药制剂学课程:中药制剂学概论、中药炮制学、中药配方学、中药质量控制等。
- 中药材学课程:中药材学概论、中药材质量评价、中药材加工与储藏、中药材分析等。
- 中药临床应用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中药临床应用等。
- 中药文化与民俗课程:中药文化概论、中药史、中药民俗、中药文化保护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选修课程,如中药药理学进展、中药制剂工艺学、中药临床研究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及专业排名

上海中医药⼤学王牌专业有哪些及专业排名⼀、上海中医药⼤学王牌专业名单1、国家特⾊专业国家特⾊专业: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2、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上海中医药⼤学学科评估结果排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38个):药⽤植物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各家学说、中医药⼯程学、中医肝胆病学、中医传染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肿瘤病学、中医肛肠病学、中医⾻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针灸学、推拿学、古汉语与医古⽂、内经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复杂科学、中医史学、中医⽂化学、中医⽂献学、中医痹病学、中医疮疡病学、中医护理学、中医急诊学、中医乳腺病学、中医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全科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护理学、中医药信息学、中医“治未病”学、中医康复学、中医⽪肤病学、中医⾎液病学、中医⼉科学、中医神志病学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1个):中药学上海市重点学科(9个):中医妇科学、中医诊断学、中医系统实验⽅剂学、中医医史⽂献、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伤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内科学上海⾼校⼀流学科(6个):A类-中药学;B类-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史;培育-护理学、药学上海⾼校⾼峰⾼原学科(4个):I类⾼峰-中药学、I类⾼峰-中医学、I类⾼峰-中西医结合、I类⾼原-科学技术史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5个):中药临床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脾胃病学、中西医结合基础 ESI全球前1%学科(2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上海中医药⼤学双⼀流学科建设名单上海中医药⼤学有中医学、中药学2个学科⼊选了双⼀流学科建设名单。
三、上海中医药⼤学专业排名以下专业由上海中医药⼤学学长学姐实名推荐⼈数排名,⼤家同时可以参考推荐指数选择。
四、上海中医药⼤学简介上海中医药⼤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民政府共建⾼校,上海市重点建设的⾼⽔平⼤学,国家⾸批世界⼀流学科建设⾼校,世界⼀流中医药⼤学建设联盟、长三⾓医学教育联盟创始成员,上海市⾼⽔平地⽅⾼校建设试点单位,⾸批世界卫⽣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地;⼊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医⽣(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平⼤学公派研究⽣项⽬、国家“特⾊重点学科项⽬”、国家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科研究与实践项⽬、教育部⼈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才培养基地、国家⼤学⽣⽂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来华留学⽣接收院校、上海市⾸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范⾼校。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2016级中药(本科)专业夜大学 56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2学时 叶革会 中药药剂学(含实验8学时) 64学时 郭腾、彭海豹 中药炮制学(含实验8学时) 32学时 修彦凤中药鉴定学(含实验8学时) 64学时 李惠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周末)8:30~11:10一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中药炮制学实验4512、45169.25中药药剂学实验 4512、4516 10.09中药鉴定学实验 4507、4515 11.20中药药剂学8202 9.07-10.19中药鉴定学8202 10.26-12.07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8202 9.11-10.30中药炮制学8202 9.07-10.12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2017级中药(本科)专业夜大学 61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计算机应用基础64学时 王瑛 中药化学(含实验8学时) 64学时 吴迎春、张刘强中药药理学(含实验8学时) 40学时张晓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2学时亓曙冬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周末)8:30~11:10一计算机应用基础103049.08-12.22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中药化学 4313、4321 10.11中药药理学 4208、4216 12.04中药化学 8206 9.08-1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并)6504 10.27-11.17中药药理学8206 11.24-12.15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2017级针推(专科)专业夜大学 19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推拿古籍选读 24学时 姚斐生物力学 32学时 刘堂义、唐文超 推拿治疗学64学时姚斐、李蔚江、肖彬 康复医学 48学时 齐瑞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日(周末)8:30~11:10一生物力学 8207 9.07-10.26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康复医学(并班)8201 10.19-11.23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 十三推拿古籍选读8207 9.09-10.14推拿治疗学 11106 9.11-12.25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2018级中药(本科)专业夜大学 65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基础药理学 56学时(实验8学时) 马秉亮、崔红燕中药学64学时 王又闻 解剖生理学64学时 郭春霞、夏趁意 大学英语(四) 64学时 高芸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日(周末)8:30~11:10一基础药理学8204 9.07-11.23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中药学 8204 9.07-10.26解剖生理学8204 11.02-12.21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基础药理学实验 4208、4216 11.06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 十三大学英语(四)8204 9.11-12.25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2018级中医学(专升本)专业夜大学 33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计算机应用基础 64学时 于静 中医经典导读 48学时 赵心华 中医养生学 32学时王丽慧方剂学 64学时 朱靓贤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日(周末)8:30~11:10一计算机应用基础10308 9.07-12.21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中医经典导读8201 9.07-10.12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方剂学 8201 9.11-12.25中医养生学8201 9.07-10.26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2018级中西医学(专升本)专业夜大学 15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计算机应用基础 64学时 于静 中医经典导读 48学时 赵心华 康复医学 32学时齐瑞方剂学64学时朱靓贤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日(周末)8:30~11:10一计算机应用基础10308 9.07-12.21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中医经典导读8201 9.07-10.12康复医学(并班)8201 10.19-11.23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方剂学 8201 9.11-12.25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2018级中药(专升本)专业夜大学 51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方剂学 64学时 陈少丽市场营销学 32学时黄萍 中药化学 64学时贾琦、李医明、吴华丽 中药药理学 32学时 谭梦晖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周末)8:30~11:10一 市场营销学7204 9.08-10.27二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方剂学 7204 9.08-10.27中药化学 7204 11.03-12.22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中药药理学 7204 9.11-10.30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2018级护理(专升本)专业1班夜大学 155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妇科护理学 24学时 张梅芳、管颖、林敏 健康评估 48学时 黄铮、王岩梅、奚锦等 儿科护理学 24学时 费小琴外科护理学48学时 陆静波、沈永红、姚蓉计算机应用基础 64学时 孙秀丽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六日(周末)8:30~11:10一 健康评估 6504 9.07-11.23儿科护理学6504 11.30-1.04二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外科护理学 6504 9.07-10.12妇科护理学6504 10.19-11.2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计算机应用基础 10306、10308 9.07-12.21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2018级护理(专升本)专业2班夜大学 112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妇科护理学 24学时 张梅芳、管颖、林敏 医学心理学 32学时 董宣如儿科护理学 24学时 孔慧莉 外科护理学 48学时 陆静波、沈永红、姚蓉计算机应用基础 64学时 金玉康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周末)8:30~11:10一计算机应用基础10306、10308 9.08-12.22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外科护理学 10105 9.08-10.13妇科护理学 10105 10.20-11.3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医学心理学(并班)6402 9.09-10.28儿科护理学1015 9.08-10.13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2018级康复(专升本)专业1班夜大学 32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社区康复 24学时 李晓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2学时 郭文良作业疗法学 64学时 李晓林、吴嬿 言语治疗学 48学时 金星、刘建菊 物理治疗学(二) 64学时吴绪波、于小明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二三四五六 日(周末)8:30~11:10一社区康复 7201 9.07-10.12作业疗法学7201 11.02-12.21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并班)7202 9.07-10.26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言语治疗学7201 9.07-11.23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物理治疗学(二)7201 9.07-12.21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2018级公共事业管理(专升本)专业夜大学 28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中医养生学 32学时 薛辉医院管理 64学时 汤晶晶院感防控 48学时 葛茂军(曙光) 病案信息管理 48学时 黄平、孙木等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周末)8:30~11:10一院感防控8207 9.08-11.24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病案信息管理8207 9.08-10.13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中医养生学8207 10.20-11.10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 十三医院管理 8207 9.11-12.25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夜大学课程表2019级中医、中西医(专升本)专业 38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2学时 亓曙冬中医诊断学 64学时 何建成 预防医学(含医学统计) 48学时 金如锋 大学英语(二) 64学时 丁年青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周末)8:30~11:10一中医诊断学8205 9.8-12.22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并班) 650410.27-11.17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大学英语(二)11311B 9.11-12.25预防医学(含医学统计) 8205 9.8-11.24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夜大学课程表2019级中药(专升本)专业 56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无机化学 48学时 安叡 中医诊断学 56学时 崔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56学时 郭文良 大学英语(二) 64学时 周永明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日(周末)8:30~11:10一中医诊断学8203 9.07-12.07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并)7202 9.07-10.26无机化学 8203 11.02-12.07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大学英语(二)8203 9.09-12.23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夜大学课程表2019级护理(专升本)专业1班 257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中医诊断学64学时 燕海霞、丁杰 病理学56学时 章忱、李素云、吴琳群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2学时亓曙冬 大学英语(二) 64学时 周永明、周恩《大学英语二》上课教室:7201周永明 (学号201924001-201924130) 7202周恩(学号201924131后)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周末)8:30~11:10一中医诊断学6501 9.8-12.22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病理学 6501 9.8-1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并)6504 10.27-11.17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大学英语(二)7201、7202 9.11-12.25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夜大学课程表2019级康复(专升本)1班专业 64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医学心理学 32学时 董宣如 骨科影像诊断学 32学时 詹松华、温群、王娇燕 诊断学基础 56学时 王秀薇大学英语(二) 64学时 杨星君 中医学基础 64学时朱凌凌、舒适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日(周末)8:30~11:10一中医学基础 8208 9.08-10.13诊断学基础 8208 10.20-1.19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中医学基础8208 10.20-11.17骨科影像诊断学8208 11.24-1.12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医学心理学(并班)6402 9.9-10.28大学英语(二)8208 9.11-12.25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夜大学课程表2019级中药(本科)专业 1班 76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有机化学 64学时(实验8学时)医学微生物学 56学时 李玉虎 中医基础理论 64学时 胡冬裴、倪红梅大学英语(二) 64学时 杨渝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周末)8:30~11:10一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有机化学实验 4321、4313 11.27中医基础理论8210 9.08-10.27有机化学 8210 11.03-12.15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大学英语二8210 9.11-12.25医学微生物学8210 9.08-12.08十四 十五 十六。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2007级硕士生(非中医学专业二年级)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2009年2月16日一2009年7月2日)2008级硕士生(非中医学专业一年级)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2009年2月16日一2009年7月2日)2008级硕士生(中药学专业)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2009年2月16日一2009年7月2日)制药设备冯怡学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星期一一一-——二三——三四五六-代谢调节医学心中药药医学分子「代谢调节医学分子中医文献学专业英语上20-29理学理学遗传学20-29遗传学20-3720-31—-920220-3720-3930-39920230-399203图书馆裙楼9201920292019201四楼报告厅午二计算机程中医工程学病理学进展计算机应用电镜技术中医学综分子生物学电镜针灸学研究实验针灸学五节序设计概论20-3120-29 30-37合实验常用技术技术进展四20-3920-369203机房920220-25 A 班26-3233-3820-29 30-36五机房92049201 B 班33-3992029202十二医学统计针灸原著选读保健实验中医文中医学综分子生物学英汉20-3720-33体育针灸献学合实验常用技术汉英四节920420-29学30-3820-25 A 班26-32翻译1班2班3班体育30-39203 B 班33-3920-399201 9202 10210教研6四节92019204室9202三节计算机英语听说提高卫生法学应用20-3920-3720-3982068206机房英语写作20-338206政治学习任课教师代谢调节60学时金国琴等专业英语60学时杨明山保健体育30学时胡莺等医学分子遗传学56学时胡旭东医学统计72学时黄品贤等病理学进展36学时卫洪昌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48学时方肇勤管冬元中药药理学40学时金锦娣医学心理学36学时章震宇计算机应用90学时金玉康中医学综合实验54学时方肇勤等实验针灸学40学时孙平龙等中医工程学50学时杨华元等中医文献学72学时张如青英语听说提高60学时金琳英语写作40学时杨渝电镜技术40学时杨静莹针灸原著选读40学时徐平等针灸学研究进展30学时沈雪勇等英汉汉英翻译60学时丁年青等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星期一一一-二二-三四五六-一代谢调节仲景学说研究医学心中药药中医古籍医学分子代谢调节医学分子中医文温病学说之专业英语上20-2920-37理学理学注释纲要遗传学20-29遗传学献学研究20-31—-9202920420-3720-3920-2730-39920230-3920-3720-39图书馆裙楼92019202920392019201920310210四楼报告厅午二中医古籍伤寒经纬病理学进展计算机应电镜技术中医学综分子生物学电镜五节注释纲要20-3320-31用30-37合实验常用技术技术rrn内经专题四20-379204920320-29920220-25A班26-3233-38研究9203机房9201 B 班33-399202五20-399203六医学统计学金匮指要保健体育中医文献中医学综分子生物学英汉下20-3720-3320-29学合实验常用技术汉英政七四节9203体育教研30-3820-25 A 班26-32翻译治午八1班2班3班三节室9203 B 班33-3920-39学9201 9202 10210四节92019204习九晚十计算机应用中医诊断学研究与利用英语听说提高20-39中医基础专题研究卫生法学20-37英语写作20-33十一20-3920-29820620-3082068206上十二机房82068206任课教师代谢调节60学时金国琴等专业英语60学时杨明山保健体育30学时胡莺等中医古籍注释纲要70学时段逸山医学统计72学时黄品贤等计算机应用90学时金玉康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48学时方肇勤管冬元中医基础专题研究32学时何裕民医学心理学36学时章震宇温病学说研究40学时郭永洁中医学综合实验54学时方肇勤等金匮指要40学时张再良叶进电镜技术40学时杨静莹英语听说提高60学时金琳病理学进展36学时卫洪昌伤寒经纬40学时何新慧中药药理学40学时金锦娣英语写作40学时杨渝医学分子遗传学56学时胡旭东等英汉汉英翻译60学时丁年青中医文献学72学时张如青仲景学说研究36学时何新慧等内经专题研究40学时王庆其周国琪计算机程序设计60学时苏小英注:代谢调节实验课、医学分子遗传学实验课、中医学综合实验课、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实验课另行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学专业(本科层次)(C100802)中药药理学(03046)自学考试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自学考试办公室编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组编2016年版Ⅰ、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一、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结合目前中医药现代研究的成果,重点介绍中药药理作用、产生作用的主要成分、机制;主要现代应用与不良反应。
它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中医和针灸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中西医结合的基础学科。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讲授或自学,学生理解中药基本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掌握各类中药及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和不良反应,了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成就和现状,为进一步从事中医药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理论包括总论及各论。
总论重点阐述中药药性药理、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和中药研究的思路等基本理论和知识。
各论按中药学传统分类法分类,每章主要包括概述和常用药物两部分。
概述介绍与各类中药功效相关的主要(基本)药理作用,常用药物介绍常用单味药的主要化学(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等。
各论多数章节还附录常用方剂的现代研究,虽然该附录内容不列入考核要求,但是作为课程学习知识的补充与延伸,能进一步充实对中药的现代认识。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和药理学的分支学科,是沟通传统与现代、基础与临床、药学与医学、中医药与西医药之间的桥梁性学科。
就中药学专业而言,中医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中药学课程的药性理论等传统中医药知识作为中药药理学的指导,药理学课程作为中药药理学阐述中药现代科学内涵的核心前期课程。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总论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掌握:中药药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二)了解:中药药理学的学科地位、学科任务;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任务(一)中药药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1.概念: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包括正常机体、病理机体和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学科。
2.研究内容:(1)中药药效学: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
(2)中药药动学:研究中药(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体内过程及其规律。
(二)中药药理学的学科地位1.与传统医药学的关系2.与现代医药学的关系3.与中药新药开发关系(三)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1.用现代科学理论阐释中药防治疾病的作用及作用机制2.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3.参与中药新药的研发4.促进中药现代化第二节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三、考核知识点(一)中药药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二)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三)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四、考核要求(一)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任务1.识记: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2.领会:(1)中药药理学的概念。
(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中药药效学;中药药动学)。
(二)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1.识记:中药药理学发展的重要事件(麻黄的现代研究;青蒿素的发现;第一本中药药理学教材)。
第二章中药药效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掌握:中药四气对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物质代谢的影响;中药五味的主要物质基础;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二)熟悉:中药扶正祛邪、调节平衡的现代科学内涵;中药的不良反应;中药药理作用与传统功效的关系。
(三)了解:现代科学对中药升降浮沉及归经理论的认识。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中药的基本作用(一)扶正祛邪1.扶正2.祛邪(二)平衡阴阳1.损其偏盛2.补其偏衰第二节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一)中药四气的现代研究1.四气的含义:即中药寒、凉、热、温四种药性。
2.四气的现代研究成果(1)四气对机体的基本作用:寒凉药能减轻或消除热证,对机体主要是抑制作用。
温热药能减轻或消除寒证,对机体主要是兴奋作用。
(2)四气对机体各系统的主要影响(作用趋势):1)四气对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物质代谢的影响(实验方法及指标变化)2)寒凉药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二)五味的现代研究1.五味的含义:即中药辛、酸、甘、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2.五味的主要物质基础,与功效、药理作用的关系,在中药类别中的主要分布。
(三)药性理论其他方面研究的现状1.升降浮沉的现代研究2.归经的现代研究第三节中药的不良反应(一)副作用(麻黄致失眠)(二)毒性反应(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造血系统毒性:毒性表现,代表性中药及其毒性成分)(三)变态反应(中药剂型与变态反应的关系)(四)免疫抑制(雷公藤、防己)(五)致畸、致癌及致突变作用(半夏致畸;黄樟醚致癌)(六)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研究现状第四节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及与中药功效的关系(一)中药药理作用特点1.作用的多效性2.量效关系的相对不规则性3.某些作用的双向调节性4.作用相对缓慢、温和(二)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关系1.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具有相关性2.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存在差异性3.中药药理作用研究丰富了对中药功效的认识第五节中药复方药理研究(不作考核要求)三、考核知识点(一)中药的基本作用(二)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三)中药的不良反应(四)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与中药功效的关系四、考核要求(一)中药的基本作用1.领会: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现代科学内涵。
(二)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1.识记:升降浮沉、归经的现代研究。
2.领会:(1)四气的含义及对机体的基本作用。
(2)五味的主要物质基础,与功效、药理作用的关系。
3.综合应用:根据实验研究(具体中药、实验方法、指标变化)论述四气对机体各系统的主要影响。
(三)中药的不良反应1.识记: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
2.领会:中药毒性反应在机体各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造血系统)的主要表现,并以中药及其成分作举例说明。
(四)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及与中药功效的关系1.领会:(1)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2)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的关系。
2.简单应用: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的依据。
第三章中药药动学研究(不作考核要求)第四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药物因素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
(二)熟悉:机体因素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
(三)了解:环境因素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药物因素(一)药材来源、品种、产地、采收以及贮存都能影响中药的质量(有效成分种类及含量),从而影响药物作用。
1.来源、品种(同名异物,如青蒿;同名不同来源,如大黄)2.产地(道地药材的特点)3.采收(采药季节与入药部位的关系)4.贮存(一般贮藏条件:干燥、通风、避光)(二)炮制——目的1.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2.增强药物的作用3.利于贮藏与稳定药效4.改变药物的性能与功效(三)制剂制剂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影响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其体内过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强度和性质。
(四)煎煮方法煎煮时间、温度、次序影响药物作用。
(五)剂量——量效关系(六)配伍和禁忌1.配伍中药配伍用药原则要求:①充分利用相须、相使配伍,产生协同增效作用;②应用烈性、有毒药物时,采用相畏、相杀配伍,以消除或减弱毒性。
③避免相恶配伍导致药效拮抗而削弱原有功效;④避免相反配伍增强毒性或导致不良反应。
2.禁忌(1)配伍禁忌(2)妊娠禁忌(3)服药食忌第二节机体因素(一)生理状况1.年龄(老年、小儿)2.性别(女性的月经期、怀孕期、围产期、哺乳期)3.体质(个体差异)4.精神状态(安慰剂)(二)病理状态机体的机能状态不同,影响药物作用的性质与强度。
(三)肠道内微生态环境第三节环境因素(一)居所气候(二)时辰节律(三)医疗环境三、考核知识点(一)药物因素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二)机体因素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三)环境因素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四、考核要求(一)药物因素1.识记:哪些药物因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
2.领会:(1)道地药材的特点。
(2)中药七情配伍的原则要求。
3.综合应用:举例说明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
(二)机体因素1.识记:哪些机体因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
2.领会:中药新药临床评价时如何排除药物安慰剂效应。
3.简单应用: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三)环境因素1.识记:哪些环境因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
第五章中药药效、毒理研究基本要点(不作考核要求)各论第六章解表药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麻黄、柴胡、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二)熟悉:麻黄的不良反应;桂枝的主要有效成分、主要药理作用;细辛的主要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三)了解:桂枝、细辛的现代应用。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概述(一)解表的概念、功效、分类。
(二)药理作用:发汗;解热;镇静、镇痛;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过敏;镇咳、祛痰、平喘。
第二节常用药物(一)麻黄1.主要有效成分:生物碱(代表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
2.药理作用:发汗、解热;平喘(主要成分:麻黄碱;特点;机制);抗炎、抗过敏;抗菌、抗病毒;利尿;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主要成分:麻黄碱;机制;升压特点);兴奋中枢。
3.现代应用:支气管哮喘;低血压、鼻塞;皮肤黏膜疾病。
4.不良反应:中枢兴奋。
(二)桂枝1.主要有效成分:挥发油(代表成分:桂皮醛)。
2.药理作用:解热、镇痛;镇静、抗惊厥;抗炎、抗过敏;抗菌、抗病毒。
3.现代应用:上呼吸道感染;风湿性疾病。
(三)细辛1.主要有效成分:挥发油(代表成分:黄樟醚)。
2.药理作用:解热、镇痛、镇静;抗炎;免疫抑制;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3.现代应用:疼痛;类风湿关节炎;呼吸道疾病。
4.不良反应:口唇舌尖发麻;黄樟醚致大鼠肝癌。
(四)柴胡1.主要有效成分:柴胡皂苷、柴胡挥发油、柴胡多糖。
2.药理作用:解热(有效成分、特点)、抗内毒素(主要有效成分);抗炎;镇痛、镇静;保肝、利胆;抗抑郁;抗癫痫;抗菌、抗病毒;降血脂;增强免疫。
3.现代应用:发热;感冒;肝炎;高脂血症;流行性腮腺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4.不良反应:注射剂可引起过敏反应。
(五)葛根1.主要有效成分:黄酮类(代表成分:葛根素)。
2.药理作用:解热;降血糖;对心血管系统作用(降血压;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保护缺血心肌;抗心律失常;抗血栓、改善血液流变性)。
3.现代应用:偏头痛、高血压;缺血性脑血管病、突发性耳聋;冠心痛、心绞痛;眼底病。
三、考核知识点(一)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二)麻黄的主要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现代应用、不良反应(三)桂枝的主要有效成分、主要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四)细辛的主要药理作用、现代应用、不良反应(五)柴胡的主要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六)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四、考核要求(一)解表药概述1.简单应用:主要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