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教学资料

合集下载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教学大纲目录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地位二、基本要求(一)理论知识方面(二)实践技能方面三、教学安排(一)使用教材(二)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一)理论教学内容专题一饲料的质量管理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专题二饲料质量检测的原理和方法专题三饲料分析实验室仪器配套建设(二)实验操作内容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第九节第十节第十一节第十二节第十三节第十四节第十五节饲料样本采集,样本制备饲料的物理性状检验饲料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饲料中粗灰分含量的测定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饲料中钙含量的测定饲料中总磷含量的测定饲料中食盐含量的测定饲料粉碎粒度测定饲料混合均匀度测定饲料显微镜检饲料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能量、氨基酸等演示实验动物实验评定饲料营养价值(三)思考题《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地位《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是在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的研究发展的基础上,与经典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企业生产管理、生物统计紧密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重点课程,主要任务是阐明饲料原料和成品的物理性状、营养素、抗营养成分、有毒有害物质及饲料添加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检测原理和方法,确定它们的组成与含量,为研究动植物体的组成和营养价值的评定提供依据和研究方法。

也是饲料工业生产中保证饲料原料和各种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从事动物生产和饲料工业的理论基础,为学生从事饲料品质管理和质量检测提供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训练,是动物科学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程。

二、基本要求(一)理论知识方面通过理论课学习,要求学生对饲料分析、饲料质量检测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内容和研究进展有较全面的掌握,掌握国家有关饲料标准的基本内容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法,了解饲料法规和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实践技能方面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和操作技能锻炼,掌握饲料常规成分分析、纯养分分析、饲料卫生指标、饲料加工质量以及常用物理检测分析、快速检测分析的操作方法,熟悉实验室目前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并掌握和了解当前仪器分析技术的有关仪器操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定氮仪、氨基酸分析仪、测热仪、动物血液生化分析仪等)、动物试验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实施方法、以及本专业实验仪器设备的配套建设。

《饲养试验导学案-畜禽营养与饲料》

《饲养试验导学案-畜禽营养与饲料》

《饲养试验》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能够了解饲养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掌握实验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一、实验背景饲养试验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通过对动物进行特定饲养,观察其发展发育状况和生理指标的变化,从而钻研不同饲养条件对动物的影响。

本次实验将以小鼠为钻研对象,探究不同饲养条件对小鼠体重和血糖水平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小鼠:雄性C57BL/6小鼠,体重20-25g;2. 饲料:标准鼠粮和高糖饲料;3. 实验室基础设施:动物房、称量器、血糖仪等。

三、实验步骤1. 分组:将小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饲养标准鼠粮,另一组饲养高糖饲料;2. 饲养条件:每组小鼠每天守时定量饲料,饮水自由饮用;3. 测量体重:每周测量小鼠的体重,并记录数据;4. 测量血糖:第4周末,随机选取每组小鼠进行血糖检测,并记录数据;5. 数据分析:比较两组小鼠的体重和血糖水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四、实验注意事项1. 饲养过程中要保持环境整洁,守时更换饲料和水源;2. 实验操作需峻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注意动物福利;3. 实验结束后,对小鼠进行安全处理,保证实验室卫生。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不同饲养条件对小鼠体重和血糖水平的影响。

高糖饲料组的小鼠体重增长速度更快,血糖水平也更高,与标准饲料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别。

这表明高糖饲料可能导致小鼠体重增加和血糖升高,提示我们在饲养动物时应注意饲料成分的选择。

六、实验延伸1. 可以进一步钻研高糖饲料对小鼠其他生理指标的影响;2. 可以比较不同饲养条件对不同品系小鼠的影响。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饲养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还培养了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愿同砚们在实验中勤奋进修,不息探索,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指导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指导

目的要求根据动物饲养学课程目前的要求,动物饲养实验包括两部分内容:饲料营养成分分析(包括热能测定)和动物消化代谢试验。

在学习实验内容时,应明确这是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与训练。

它是在结合动物饲养学的理论学习与定量化学分析、生理与生物化学和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基本训练与理论基础上进行的。

近代的动物饲养学由于动物营养学、生物化学、家畜生理学等基础理论科学的进展,它的实验课程内容在应用近代生物化学分析技术方面,有不少新的进展。

如氨基酸自动分析,气相、液相色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

这些内容可参考有关的专门书籍。

本指导主要介绍了饲料常规营养成分的分析方法,下面是关于实验室要求与实验工作的要求,供参考。

一、对动物饲养、营养实验室的要求如上所述,在进行动物饲养实验课的教学工作时,应建立两类实验室:一类是饲料分析实验室,它包括可进行饲料概略营养成分分析和精密营养成分分析方面的实验课程。

一类是动物营养实验室,它包括可进行动物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方面的实验课程。

在饲料分析实验室方面,除要求具备进行饲料一般常规分析的设备外,应创造条件把分析测定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的实验室建立起来。

并尽可能采用一些先进自动化的实验手段,以提高饲养、营养学的教学与科研质量。

在动物营养实验室方面,可根据各学校的条件,按动物种类(猪、牛、羊或鸡)建立专用的动物消化代谢实验室(附屠宰试验设备条件)。

同时,在可能条件下,应把小动物实验室(如大白鼠)建立起来,作为营养实验的一种指示动物。

这对学习营养知识和进行营养科研工作,在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二、对同学进行动物饲养实验工作的要求1.关于实验指导本实验指导的每个实验大体上包括下列几部分:目的、原理、仪器设备、试剂及材料、操作步骤、结果计算、思考题等。

在实验开始前必须把实验指导认真作好预习。

每个实验首先叙述实验的目的。

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清楚了解实验的目的及预期从中学习到的知识。

实验动物营养与饲料ppt课件

实验动物营养与饲料ppt课件

是动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钙、磷是构成骨骼的主 要成分) 在各种生理过程起重要作用(如铁参与血液对氧的运 送过程),供给不足会出现一系列缺乏症素的营养
含量最多,占机体矿物质总量的70%以上 是骨骼的主要组分.钙还对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 正常凝血过程有重要作用;磷是某些酶的重要组分,在 脂类代谢和运输、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钙、磷缺乏时,生长期动物可形成软骨病,成年动物 则造成骨质疏松。血钙过低,会引起钙痉挛,缺磷时 动物食欲不良,有异食癖 钙过多可引起骨硬化症、软组织钙化并影响其他矿物 元素的吸收。磷过多可使钙不足,引起严重骨重吸收, 发生肋骨软化,影响正常呼吸。既要保证适量的钙磷 数量又要保持两者适宜的比例

动物对水的摄取
饲料中(不推荐用青饲料作为水源, 可能会伴随潜在寄生虫感染) 饮水

蛋白质及其营养功能
粗蛋白: 蛋白质: 由氨基酸组成 非蛋白氮: 未结合成蛋白质分子的个别氨基 酸、植物体中由无机氮合成蛋白质的中间产物 和植物蛋白经酶类和细菌分解后的产物等
蛋白质的作用
构造机体细胞、组织 修补机体组织 代替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产热作用 维持机体正常生化反应及新陈代谢

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 成,称为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对维持细胞及亚细胞结构的功能和完 整性很重要,还参与类脂代谢,在调节胆固醇代谢, 特别是输送、分解和排泄方面有重要意义。亚油酸是 合成前列腺素的原料。

分为粗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两大类,此处主要为 后者。
反刍动物和马属动物,粗纤维在瘤胃及盲肠中经 发酵形成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参与 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过三羧酸循环,形成高能磷酸化 合物,产生热能。

《动物养分与饲料》理论教案

《动物养分与饲料》理论教案

《动物养分与饲料》理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营养的基本概念,理解营养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使学生掌握饲料的分类、特点及营养价值,能够合理搭配饲料。

3.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提高动物养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营养的基本概念:营养、营养素、营养需求等。

2. 营养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3. 饲料的分类及特点:粗饲料、精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等。

4. 饲料营养价值评价:蛋白质含量、能量含量、消化率等。

5. 饲料搭配原则:平衡营养、满足动物需求、经济实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营养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饲料的分类、特点及营养价值。

2. 教学难点:饲料搭配原则及饲料营养价值评价。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动物营养的基本概念、营养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饲料的分类及特点、饲料搭配原则。

3. 采用讨论法分析饲料营养价值评价的方法和指标。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动物养分与饲料》相关章节。

2. 课件:营养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饲料的分类及特点、饲料搭配原则等。

3. 案例素材:各类饲料样本或图片。

4. 讨论题目:如何合理搭配饲料,提高动物养护效果。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动物营养不良和饲料错误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动物养分与饲料》的关注。

2. 讲解营养的基本概念:介绍营养、营养素、营养需求等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营养的重要性。

3. 讲解营养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讲解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让学生了解如何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

4. 讲解饲料的分类及特点:介绍粗饲料、精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等饲料的分类及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饲料的营养价值。

5. 讲解饲料营养价值评价:讲解蛋白质含量、能量含量、消化率等指标在评价饲料营养价值中的应用,让学生能够评估饲料的营养价值。

6. 讲解饲料搭配原则:介绍平衡营养、满足动物需求、经济实用等饲料搭配原则,让学生能够合理搭配饲料。

实验动物饲料与营养-精品医学课件

实验动物饲料与营养-精品医学课件
特点:便于掌握饲料营养成分,各批次日粮间变异 小,受化学污染的潜在可能性低,可获得精确可靠 的实验结果。适用于某种动物实验。 缺点:适口性不佳
❖ c.化学上限定的日粮 仅包括有分析纯级化合物,如氨基酸、单糖或
双糖、甘油三酯和必需脂肪酸、无机盐和维生素等 制备的日粮。
特点:营养成分可靠,能够将研究变异及可能的污 染降至最低限度。 缺点:价格十分昂贵。适用于必须严格控制养分浓 度的研究,如氨基酸、微量元素需要,以及免疫学 研究。
以天然动植物为原料,根据实验动物饲养标准, 制定配方,加工生产的饲料。
特点:经济,适口性好 缺点:不能完全控制养分浓度,各批次间养分含量 有差别,受农药残留,重金属以及可改变实验处理 反应的其他物质污染的潜在可能性
❖ b.纯养分日粮 以精制组分配合的日粮。酪蛋白作蛋白质的来源,
糖或淀粉做碳水化合物的来源,植物油或动物油做 脂肪来源,纤维素做粗纤维的来源,再加上化学纯 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制备的日粮。
五、维生素
❖ 维生素是一类动物代谢所必需而需要量极少 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 分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
名称 维生素A
生理功能 维持正常视觉功能 维护上皮组织细胞健康
促进生长发育
缺乏症 视觉损害、夜盲症
上皮粗糙角化 生长迟缓
维生素D 促进钙的吸收 与骨骼形成
佝偻病 软骨病、骨质疏松
维生素E 与胚胎发育和繁殖有关 保持心血管系统 结构功能的完整性
特点:能量高,粗纤维少,易消化;蛋白质 含量偏低,矿物质含量亦较少且不平衡
代表:谷实类、糠麸类、淀粉质的块根,如 大米、玉米、高粱、大麦、米糠、麦麸、马 铃薯、甘薯、木薯
❖ 5.蛋白质饲料
特点:蛋白质含量≥20%,粗纤维含量低于 18%的豆类、动物性饲料及棉、菜粕类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件》PPT课件教案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件》PPT课件教案

动物营养学教案
52
二、蛋白质氨基酸需要
该体系规定:食入每兆焦耳ME的饲粮, 瘤胃微生物可合成8.34gRDP,所以: RDP = 8.34×43=358.6g
可利用RDP?
动物营养学教案
53
二、蛋白质氨基酸需要
可利用RDP=RDP×0.8×0.85×0.8=195 (g)
0.8、0.85和0.8分别代表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中的 真蛋白质含量、消化率和义
饲养标准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含义。 早期的“饲养标准”基本上是直接反应动物在实际生产 条件下摄入营养物质的数量,“标准”的适用范围较窄。 现行饲养标准更为准确和系统地表述了实验研究确定的 特定动物能量和营养物质的定额数值。
动物营养学教案
6
二、内容
饲养标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说明
动物营养学教案
10
第二节 维持营养需要
维持需要的概念 维持营养需要的测定方法
动物的维持营养需要 影响维持需要的因素
概念
1、维持
指动物不生产、 体重不变、体内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保持恒定的 状态
2、维持需要
维持状态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动物营养学教案
12
维持营养需要的测定方法
一.维持能量需要测定方法 二.维持蛋白质需要测定方法 三.矿物质、维生素维持需要的测定方法
动物营养学教案
31
二、生长肥育规律
1 、总体的生长
(1)绝对生长 即日增重,取决于年龄和起始体重的大小, 是体重随年龄变化的绝对生长曲线,总的 规律是慢——快——慢。(图)
动物营养学教案
32
(1)绝对生长模式
二、生长肥育规律 (2)相对生长
相对生长速度——相对于体重的增长倍 数、百分比或生长指数却随体重或年龄 的增长而下降。(图)

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教学

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教学

粉碎机 2、分样筛 3、分析天平 刻度移液管 5、移液管 6、滴定管 容量瓶 8、烧杯 9、滤纸
试剂
仪器设备
氯化物的提取
22%
测定
40%
测定
实验九 产蛋鸡的日粮配合
*
目标 提供鸡的饲养标准和饲料营养成分表,学生能根据鸡日粮配合的原则,要求及方法、设计出可用于生产的产蛋鸡日粮配方。
2
测定 移取试样分解液1ml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钒钼酸铵显色剂10ml,在722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测得试样分解液的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查得试样分解液的含P量。
*
实验八 饲料中可溶性氯化物的测定
第一部分
本标准规定了用硫氰酸盐反滴定测定饲料可溶性氯化物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


01
02
H2SO4 2、混合催化剂 3、NaOH 4、硼酸 5、混合指示剂 6、HCl标准液 7、蔗糖 8、硫酸铵 9、硼酸吸收液
三、试剂
粉碎机 2、分样筛 3、分析天平 4、消煮炉 滴定管 6、凯式定N仪 7、锥形瓶 9、容量瓶 10、消煮管
1
2
*
实验三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
*
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N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H2SO4破坏有机物,使含N物转化成(NH4)2SO4,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N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6.25,计算出CP含量。
原理
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
适用范围
要求
原则 饲料品质优良、适口性好具有调养性 日粮组成多样化
01
02
(3)每100kgkg DM为宜
用试差法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五、分析步骤
1、试样的消煮 2、NH3的蒸馏 3、滴定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1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验四 饲料粗脂肪的测定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单一饲料,混合饲料配合饲料 和预混料
二、原理
索氏脂肪提取器中用乙醚提取试样,称提取物的 重量,除脂肪外还有有机酸,磷脂、脂溶性Vit,叶绿 素等,因而测定结果称粗脂肪或乙醚提取物。
重。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21
实验六 饲料中Ca含量的测定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Ca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单一饲料和浓缩饲料。
二、原理
将试样中有机物破坏,Ca变成溶于水的离子,用 草酸铵定量沉淀,用高锰酸钾法间接测定Ca含量。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23
三、试剂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7
三、仪器设备
粉碎机、分样筛、分析天平、烘箱、称样器、干燥器。
四、试样的选取和制备
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饲料样品。 2、用四分法将原始样品缩至30g,粉碎过40目筛。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8
五、测定步骤
洁 净 称 样 皿 , 在 105℃±2℃ 烘 箱 中 烘 1h (以温度到105℃开始计时),取出,盖好称 样皿盖,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
24
五、测定步骤
1、试样的分解 2、试样的测定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25
实验七 饲料中总P的测定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钼黄显色光度法测定饲料中总P量的 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合饲料和单 一饲料
二、原理
将试样中的有机物破坏、使P游离出来,在酸性溶
液 中 , 用 钼 酸 铵 处 理 , 生 成 黄 色 的 ( NH4 ) 3PO4NH4VO3·16M0O3,在波长420nm下进行比色测定。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再同样烘干1h,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重 之重量差小于0.002g。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9
实验三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
二、原理
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N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 用H2SO4破坏有机物,使含N物转化成(NH4)2SO4,加 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 定,测出N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6.25,计算出CP 含量。
取出试样,仍用原提取器回收乙醚直至抽提瓶全部吸完,擦净 瓶外壁,将抽提瓶放入105℃±2℃烘箱中烘干120min,干燥器 冷却30min的称重,再烘干30min同样冷却称重,两次重量之差 小于0.001g为恒重。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17
实验五 饲料粗灰分的测定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及各种单一饲料中 粗灰分测定。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15
三、试剂
无水乙醚
四、仪器设备
1、粉碎机 2、分样筛
3、分析天平 4、电
热恒温水浴锅 5、恒温烘箱 6、索氏脂肪提取器
7、索氏脂肪提取仪 8、滤纸 9、干燥器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16
五、分析步骤
抽提瓶在105℃±2℃烘箱中烘干60min,干燥器中冷却30min, 称重再烘干30min,同样冷却称重,两次重量之差小于0.0008g 为恒重。
二、原理
试样在550℃灼烧后所得残渣,用质量百分率来表 示,残渣中主要是氯化物、无机盐类等矿物质也包括 混入饲料中的砂石、土等、故称粗灰分。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19
三、仪器与设备
1、粉碎机
2、分样筛
4、茂福炉 5、坩锅
3、分析天平 6、干燥器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20
四、测定
将干净坩锅放入高温炉,在550±20℃下灼烧30min取 出,在空气中冷却约1min,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 重,再重复灼热,冷却、称重,直至两次重量之差小于 0.0005g为恒重。
在已恒重的坩锅中称取2g试样,准确至0.0002g, 在电炉上小心炭化,在炭化过程中,应将试料在较低温 状态加热灼烧至无烟,尔后升温灼烧至样品无炭粒,再 放入高温炉于550±20℃一灼烧3h,取出在空气中冷却 约1min,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30min,称取质量,再同 样灼烧1h,冷却称重直至两次质量之差小于0.001g为恒
1、HCl 1:3 2、H2SO4 1:3
3、氨水 1:1
4、草酸铵水溶液 42g/l 5、KMnO4标准溶液
6、甲基红指示剂
四、仪器和设备
1、粉碎机 4、高温炉 7、滴定管
2、分样筛 5、坩锅 8、玻璃漏斗
3、分析天平 6、容量瓶 9、定量滤纸
10、移液管 11、烧杯
12、凯式烧瓶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称取试样1g于滤纸筒中,或用滤纸包好,放入105℃烘箱中,烘 干120min(或称测水分后的干试样)滤纸包长度应以可全部浸 泡于乙醚中为准,将滤纸包放入抽提管,在抽提瓶中加入无水 乙醚60-100℃在60-75℃的水浴上加热,使乙醚回流,控制乙醚 回流次数为每小时约10次,共回流约50次,或检查抽提管流出 的乙醚挥发后不留下油迹为抽提终点。
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 教学
1
实验一 饲料样本的采集、制备 及保存
一、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要求掌握各种饲料样本的采集, 制备和保存的方法。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3
二、仪器与用具
饲料样品、分样板、粉碎机、标准筛、瓷盘、 塑料布、粗天平、恒温干燥箱等。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4
三、方法步骤 :
(一)样本的采集 : 四分法 (二)化验样本的制备 : (三)样本的登记与保存: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5
实验二 饲料水分的测定 (GB6435-86)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配合饲料和单一饲料中水分含 量,但用作饲料的奶制品,动物和植物油脂,矿物质 除外。
二、原理
饲料样品在105℃±2℃烘箱内在大气压下烘干, 直至恒重,逸失的重量为水分。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11
三、试剂
1、H2SO4 2、混合催化剂 合指示剂 6、HCl标准液 硼酸吸收液
3、NaOH 4、硼酸 5、混 7、蔗糖 8、硫酸铵 9、
四、仪器设备
1、粉碎机 2、分样筛 3、分析天平 4、消煮炉
5、滴定管 6、凯式定N仪 7、锥形瓶 9、容量瓶 10、消煮管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