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实验指导-饲料分析与饲料检测技术

合集下载

动物营养学实验指导-饲料分析与饲料检测技术

动物营养学实验指导-饲料分析与饲料检测技术

动物营养学实验指导-饲料分析与饲料检测技术-----------------------作者:-----------------------日期:动物营养学实验指导(饲料分析与饲料检测技术)莱阳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2005年7月动物营养学实验指导第一章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第二章饲料物理性状的检测第三章饲料的显微镜检测第四章饲料分析的基础知识实验一饲料水分的测定实验二饲料粗蛋白的测定实验三饲料粗脂肪含量的测定实验四饲料粗灰分测定实验五饲料钙的测定实验六饲料总磷的测定实验七饲料盐分的测定实验八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实验九能量的测定实验十豆粕中尿素酶活性的测定第一章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从受检的饲料产品或原料中,按规定抽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称为样品。

样品一般分为原始样品,平均样品和试验样品。

1、原始样品从一批受检的饲料或原料中最初抽取的样品,称为原始样品,原始样品一般不少于2㎏。

2、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按规定混合,均匀地分出一部分,称为平均样品,平均样品一般不少于1㎏。

3、试验样品平均样品经过混合分样,根据需要从中抽取一部分,用作试验室分析,称为试样样品。

采集样品的过程叫采样。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采样比分析更重要。

要求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一、采样工具剪刀、刀、取样铲、组织捣碎机、样本粉碎机(40~60目)、采样器(适用颗粒料)、套管采样器(适用于粉状饲料)、扦样玻璃管、扦样筒(适用于散状液体饲料)。

二、采样(一)基本方法采样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几何法和四分法几何法:是指把整个一堆物品看成一种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立方体、园柱体、园锥体),取样时首先把这个主体分为若干体积相等的问部分,从棕样部分中取出体积相等的样品,这部分样品称为支样,再把支样混合,即得原始样品。

四分法:(1)散装颗粒或粉状饲料或原料的采样仓装按面积分区,按高度分层,每区不超过50平方米,分为5点。

料层>0.75米,取三层,上(10~15㎝)、中、下(20㎝)料层<0.75米,取二层,上、下园仓按高度分层,每层按仓直径分内(中心)、中(半径的一半处)、外(距仓边30㎝)三圈。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教学大纲目录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地位二、基本要求(一)理论知识方面(二)实践技能方面三、教学安排(一)使用教材(二)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一)理论教学内容专题一饲料的质量管理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专题二饲料质量检测的原理和方法专题三饲料分析实验室仪器配套建设(二)实验操作内容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第九节第十节第十一节第十二节第十三节第十四节第十五节饲料样本采集,样本制备饲料的物理性状检验饲料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饲料中粗灰分含量的测定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饲料中钙含量的测定饲料中总磷含量的测定饲料中食盐含量的测定饲料粉碎粒度测定饲料混合均匀度测定饲料显微镜检饲料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能量、氨基酸等演示实验动物实验评定饲料营养价值(三)思考题《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地位《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是在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的研究发展的基础上,与经典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企业生产管理、生物统计紧密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重点课程,主要任务是阐明饲料原料和成品的物理性状、营养素、抗营养成分、有毒有害物质及饲料添加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检测原理和方法,确定它们的组成与含量,为研究动植物体的组成和营养价值的评定提供依据和研究方法。

也是饲料工业生产中保证饲料原料和各种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从事动物生产和饲料工业的理论基础,为学生从事饲料品质管理和质量检测提供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训练,是动物科学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程。

二、基本要求(一)理论知识方面通过理论课学习,要求学生对饲料分析、饲料质量检测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内容和研究进展有较全面的掌握,掌握国家有关饲料标准的基本内容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法,了解饲料法规和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实践技能方面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和操作技能锻炼,掌握饲料常规成分分析、纯养分分析、饲料卫生指标、饲料加工质量以及常用物理检测分析、快速检测分析的操作方法,熟悉实验室目前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并掌握和了解当前仪器分析技术的有关仪器操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定氮仪、氨基酸分析仪、测热仪、动物血液生化分析仪等)、动物试验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实施方法、以及本专业实验仪器设备的配套建设。

动物营养实验指导

动物营养实验指导

实验一样本的采集与制备方法饲料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样本的代表性,因此饲料样本的采集与制备方法是饲料分析和检测的重要环节。

一采集样本的目的与要求由一种物品中采集供分析用的样本称之为采样或取样。

采样是饲料分析的第一步。

采样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样品的理化指标的分析,客观地反映受检饲料原料或产品的品质。

因此,所采取的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即能够代表全部被分析的原料物品。

否则即使以后的分析方法和处理无论多么严谨﹑精确,所得出的分析结果都毫无科学性﹑公证性和实用价值。

对饲料加工业而言,采样正确与否将影响其多方面的决策,例如:配方设计时对原料的选择;原料供应商的决策; 对一批原料的取舍与对加工程度的确定;对产品的鉴定-产品是否符合其规格要求与保证值;对全部保证项目,在规定的期限内是否稳定以及加工条件是否控制与官方检验的必要性等。

显然,饲料生产和质量控制人员的许多决策问题需要以采集样本的指标为依据。

因此,正确的采样应该是从有不同代表性的区域取几个样点,然后把这些样本充分混合,使之成为整个饲料的代表样本,然后再从中分出一小部分作为分析样本之用。

其最后分析的结果就作为整个被采取样本饲料的平均值。

要使采样合乎规范化,则必需加强管理。

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各种原料﹑加工工艺﹑产品;必须严格规定各种采样方法的步骤以及采用特定的仪器设备。

管理人还须指导采样人员掌握正确的采样方法及了解采样原料的基本特点。

对采样系统的要求包括二方面:其一是对采样人员和教育与培训;其二是对采样工具(包括手动和自动)的正确设计与安装。

采样人员应通过专门培训,且具有高度责任心和熟练的采样技能方能上岗。

在采样过程中,要认真按操作规程进行,并做到随机,客观,避免人为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及时发现和报告一切异常的情况。

采样工具的制造原料要求耐磨损而且是不易损坏的材料(如不锈钢)。

二、样本采集的方法与原则(一)常用样本类别与定义(1)标准样本:是指由权威实验室仔细分析化验后的样本。

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实训指导书

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实训指导书

《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实训指导书第一部分实验部分 (2)实验一畜禽营养缺乏症临床症状观察 (2)实验二常用饲料的识别及感官鉴定 (2)实验三应用饲料配方软件进行配方设计 (3)实验四饲料样本的采集、制备及保存 (4)实验五饲料中水分的测定 (6)实验六、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8)实验七配合饲料粉碎粒度的测定 (9)第二部分实训部分 (10)实训一、饲料中钙的测定 (10)实训二、饲料中总磷量的测定 (15)实训三、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 (17)实训四、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19)实训五、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 (21)实训六、饲料配方的设计 (23)第一部分实验部分实验一畜禽营养缺乏症临床症状观察一、目的要求通过幻灯片、录像片的放映或到饲养现场观察,识别动物营养缺乏症的表现,达到能确认动物典型营养缺乏症的目的。

二、材料用具动物营养缺乏症电子课件三、方法步骤首先由教师结合课件,启发学生回顾课堂讲授的有关内容。

师生无同总结出所观察到的动物营养缺乏症的典型症状。

然后让学生反复观看,以加深记忆,增强识别能力。

主要观察内容如下:1、观察钙、磷、铜、锰及维生素D等所引起的“佝偻症”表现。

2、观察生长猪缺乏锌引起的“不全角化症”、羔羊缺锌引起的皮肤炎的表现。

3、观察猪、鸡缺乏维生素B12所引起的贫血症。

4、观察猪、鸡缺乏维生素A患“干眼症”的表现。

5、缺乏维生素E引起的羔羊“白肌病”、肉鸡“脑软化症”的表现。

6、鸡缺维生素B1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及缺乏维生素B2引起的“蜷爪麻痹症”的表现。

7、猪缺乏烟酸引起的“癞皮症”及缺乏泛酸引起的“鹅行步伐”的表现。

8、动物缺乏维生素B族引起的皮肤炎症。

9、鸡缺乏维生素B6引起的眼睑炎性水肿。

四、作业记录观察到的营养缺乏症的典型症状,并从营养的角度阐述其产生的原因。

实验二常用饲料的识别及感官鉴定一.目的要求对所提供的饲草、饲料能正确识别、认识和描述其典型感观特征,并能根据其营养特点进行分类。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讲义:一、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1.1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第二版.张丽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1.2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杨胜.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

2.参考书2.1《实用饲料分析手册》.宁开桂.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2.2《饲料添加剂分析》.[美]National Feed Ingredients Association.李伟格,李美同,苏晓鸥等译审.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2.3《饲料原料简易检测与掺假识别》.姜懋武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2.4《保健食品化学及其检测技术》.何照范,张迪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2.5《食品成分分析手册》.宁正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2.6《饲料质量分析检验》.夏玉宇,朱丹.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

专题一:饲料的质量管理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目的要求1.1 了解饲料分析的目的、作用和任务;1.2 掌握饲料分析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方法;1.3 了解饲料分析的发展及饲料质量管理的内容一、绪论(一)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概述是指运用实验手段,分析、测定饲料原料及产品的质量特性,然后把测定的结果与规定的质量标准相比较,以判断饲料的营养价值或对产品质量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1、目的:评定饲料营养价值和营养质量2、作用:为饲料营养价值评定、饲料生产、质量管理以及按照饲养标准进行饲料配合提供依据;23、任务:以动物营养学和饲料科学为指导,利用分析化学的理论与方法,测定饲料中营养素、有毒有害成分的含量(二)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技术发展史1. 简史:18世纪,初步有了评价饲料营养价值的体系,如:1725年,在波西米亚(捷克一地区)用藁杆饲料单位为标准,来比较藁杆和干草的营养价值(Tyler,1975),贝根(Bergen,1781)比较了猪和牛的几种饲料(土豆、大麦、野豌豆、玉米、萝卜、胡萝卜、黑麦和干草)的营养价值等;Captain Middleton也曾用干草来比较牛的饲料价值(1吨优良干草相当于8吨萝卜根或8.5吨含萝卜缨子的萝卜,或6吨苏格兰苞菜,或3吨胡萝卜,或1英担(50.8Kg)亚麻籽饼;19世纪初,德国莫格林农业研究所所长Albrecht Dariel Thaer在化学家H.Einhof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干草当量体系即“干草价”,1861年,Wolff等改良了“干草价”,编了一个饲料营养价值表;F.Magendie进一步的研究深入到饲料中的有机物质,将饲料分为含氮物和非含氮物,W.Prout在1843年将饲料分为含白蛋白、含油、含糖几部分;1864年,Henneberg和Stohmann在德国的Weende试验站改进并建立了饲料概略成分分析体系,沿用至今1884年9月,“公职农业化学家协会”成立;20世纪后,饲料的纯养分分析与仪器分析的发展。

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教学

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教学

粉碎机 2、分样筛 3、分析天平 刻度移液管 5、移液管 6、滴定管 容量瓶 8、烧杯 9、滤纸
试剂
仪器设备
氯化物的提取
22%
测定
40%
测定
实验九 产蛋鸡的日粮配合
*
目标 提供鸡的饲养标准和饲料营养成分表,学生能根据鸡日粮配合的原则,要求及方法、设计出可用于生产的产蛋鸡日粮配方。
2
测定 移取试样分解液1ml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钒钼酸铵显色剂10ml,在722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测得试样分解液的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查得试样分解液的含P量。
*
实验八 饲料中可溶性氯化物的测定
第一部分
本标准规定了用硫氰酸盐反滴定测定饲料可溶性氯化物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


01
02
H2SO4 2、混合催化剂 3、NaOH 4、硼酸 5、混合指示剂 6、HCl标准液 7、蔗糖 8、硫酸铵 9、硼酸吸收液
三、试剂
粉碎机 2、分样筛 3、分析天平 4、消煮炉 滴定管 6、凯式定N仪 7、锥形瓶 9、容量瓶 10、消煮管
1
2
*
实验三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
*
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N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H2SO4破坏有机物,使含N物转化成(NH4)2SO4,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N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6.25,计算出CP含量。
原理
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
适用范围
要求
原则 饲料品质优良、适口性好具有调养性 日粮组成多样化
01
02
(3)每100kgkg DM为宜
用试差法配

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取完好颗粒20粒采用径向加压测定每个颗粒的破坏压力计算其平均值和标准差测定方法选取长度6毫米以上大小和长度相同的颗粒饲料20颗用镊子将颗粒料放在已调零的硬度计的载物台上正对压杆下方转动手轮以中等速度均匀使压杆下压颗粒饲料破碎后读取压力数值记为x颗粒饲料中所含粉料20mm筛下物质量占其总质量的百分比jiagangpage10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技术取冷却1小时后的颗粒料15千克在实验室用规定筛号的金属筛分三次用分钟将筛下物称量计算三次筛下物总重占样品总重的百分率该百分率即为颗粒饲料的含粉率43粉化率粉化率表示颗粒饲料在贮运过程中抗挤压耐摩擦的能力粉化率与颗粒的强度硬度有关可用回转箱法测定将测定含粉率时的筛上物用四分法取样二份每份500克然后分别放入粉化仪的回转箱内盖紧箱盖开机回转10分钟停机后取出样品用规定筛格在振筛机上筛1分钟称取筛下物的重量
生物显微镜下特征:种皮由 4 层细胞构成,即栅状细胞、沙漏状细胞、海绵状组织和糊粉 层。其中沙漏状细胞形似沙漏,长 30~70 微米,为其鉴别的重要特征。此外种皮上有天花痘般 的形状纹延绵,该形状更易识别。
(三)掺假鉴定与化学快速分析 1.鱼粉掺假鉴定分析
初步判断:感官鉴定、显微镜检、水浸泡、容重测定等 测定真蛋白含量,以真蛋白/粗蛋白的比值进行判断 饲料氨基酸的测定与判断
JiaGang
Page 1
(二)、饲料的显微镜检测 1.适用范围:饲料原料和霉菌毒素 2.原理:以动植物形态学、组织细胞学为基础,将显微镜下饲料的形态特征、
物化特点、物理形状与实际使用饲料原料应有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鉴别方法。 常用的显微镜技术包括体视显微镜技术和生物显微镜技术
3. 镜检的目的
应有的成分是否存在、是否含有有害因子、加工处理的方式是否恰当

动物营养实验

动物营养实验

动物营养学实验指导(饲料分析与饲料检测技术)实验一 饲料水分的测定实验二 饲料粗蛋白的测定实验三 饲料粗脂肪含量的测定实验四 饲料粗灰分测定实验五 饲料钙的测定实验六 饲料总磷的测定实验一 饲料水分的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饲料样品中干物质的测定,让学生了解饲料干物质含量与饲料营养价值之间的关 系。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各类饲料样品中干物质(水分)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试样在 105±2℃烘箱,在一个大气压下烘干,直至恒重,逸失的重量为水分。

三、实验设备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2、分样筛:孔径 0.45mm (40 目) ;3、分析天平:感量 0.0001g ;4、电热式恒温烘箱:可控制温度为 105±2℃;5、称样皿:玻璃或铝质,直径 40mm 以上,高 25mm 以下;6、干燥器:用变色硅胶作干燥剂。

四、测试方法洁净称样皿,在 105±2℃烘箱中烘 1h ,取出,在于燥器中冷却 30min ,称准至 0.0002g ,再烘干 m30in ,同样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小于 0.0005g 为恒重。

用己恒重称样皿称取两分平行试样,每份 2~5g (含水重 0.1g 以上,样品厚度 4mm 以 下)。

准确至0.0002g , 不盖称样皿盖, 在 105±2℃烘箱中烘 3h (以温度到达 105℃开始计时) , 取出,盖好称样皿盖,在干燥器中冷却 30min ,称重。

再同样烘干 lh ,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小于 0.002g 。

水分(%)=样本质量水分质量×100=0121m m m m --×100 式中:m1—105℃烘干前试样及称样皿质量(g ) ;m2一 105℃烘干后试样及称样皿质量(g ) ;m0一已恒重的称样皿质量(g ) 。

每个试样,应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两个平行样测定值相 差不得超过 0.2%,否则应重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营养学实验指导(饲料分析与饲料检测技术)
莱阳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2005年7月
动物营养学实验指导第一章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第二章饲料物理性状的检测
第三章饲料的显微镜检测
第四章饲料分析的基础知识
实验一饲料水分的测定
实验二饲料粗蛋白的测定
实验三饲料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饲料粗灰分测定
实验五饲料钙的测定
实验六饲料总磷的测定
实验七饲料盐分的测定
实验八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
实验九能量的测定
实验十豆粕中尿素酶活性的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