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方法

合集下载

针灸治疗偏瘫穴位的效果

针灸治疗偏瘫穴位的效果

针灸治疗偏瘫穴位的效果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病患者逐年增长,常见的有脑梗塞、脑血栓,年龄大都在中老人群中且越来越年轻化。

临床症状表现为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涡斜,是造成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严重者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偏瘫是心脑血管病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脑部功能,使患者出现身体一侧偏瘫,发病机制是脑部血管由于受到压力高或血脂稠等因素影响,血液流动限制,脑部缺血时间长导致脑组织受伤害,结果患者留下严重后遗症,肢体活动受限,影响生活质量,自理能力差,患者经西医治疗后,肢体活动自主能力较差,所以临床中常用中医针灸治疗,帮助患者恢复部分能力,。

一、针灸选穴原则选穴原则分为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选穴及经验选穴原则,近部选穴是在偏瘫肢体周围进行选穴,例如面部偏瘫选择迎香、人中、地仓等,体现了“经络所在,主治所在”的规律;远部选穴是在经络循行路线上选择可以治疗本病的腧穴,例如足阳明经循行路线上的梁丘、足三里等,体现了“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规律;辩证选穴是根据患者病因病机的特点进行选穴,根据患者病程进行选穴治疗。

偏瘫属于中医“中风”范畴,在八纲辩证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分为中经络、中脏腑及恢复期,中经络没有神志上的改变,只是以半身不遂、口眼涡斜为主,中脏腑主要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中风多因劳倦内伤、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导致的脏腑功能失司,风痰夹瘀上扰头脑;病位在脑,与心肝肾有关,病机为风火痰气血。

二、针灸治疗头部穴位选择百会、四神聪、前顶、后顶、风池,运用醒脑开窍针法可以帮助患者开窍醒神;面部穴位:太阳、迎香、颧髎、地仓、颊车、人中,主要治疗患者口眼涡斜、流涎、面瘫等症状,通过刺激患者面部穴位,使面部经络疏通;上肢穴位:八风、合谷、外关、手三里、曲池、肩髃、肩井、臂臑,这些穴位可以帮助患者肢体活动,缓解患者活动受限的症状;腹部穴位:天枢、上脘、气海、关元,大部分为足阳明胃经上的腧穴,中医治疗痿证独取阳明经,患者卧床时间久,腹部穴位可以缓解便秘情况,气海和关元治疗患者尿失禁或癃闭等病症;下肢穴位:伏兔、梁丘、足三里、丰隆、昆仑、申脉、太溪、照海、三阴交、阳陵泉;其中有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阳胆经上的腧穴,有助于下肢能力恢复。

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

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

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会导致偏瘫等严重后遗症。

中风后,很多患者都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来帮助他们重获健康。

在中国,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在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从中医针灸的原理、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策略以及临床效果三个方面对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进行探讨。

一、中医针灸的原理中医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施加适当的刺激来调整人体的气血流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根据中医理论,中风是由于脑脉络失调、气血不畅、阴阳失衡等引起的。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流动,改善脏腑功能,从而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针灸疗法主要包括针刺和灸疗两种。

针刺是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插入针具,以达到调整气血的目的。

灸疗则是通过在穴位上燃烧艾草或其他草药,使热量和药效渗入人体,以促进气血的流通和调理脏腑功能。

这两种疗法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调整人体的气血流动,从而达到治疗中风偏瘫的目的。

二、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策略康复治疗是中风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手段。

对于偏瘫患者来说,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语言康复、功能训练、心理康复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中,针灸疗法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康复手段。

在康复治疗中,针灸疗法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挥作用:一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通过在特定穴位施加刺激,可以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二是缓解患者的肌肉痉挛和疼痛。

中风后,患者常常会出现肢体肌肉的痉挛和疼痛,通过针灸疗法可以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三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中风患者常常会因为疾病而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通过针灸疗法可以调整患者的情绪,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疾病。

三、临床效果许多临床研究表明,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针灸面部中风(面瘫)的治疗

针灸面部中风(面瘫)的治疗

针灸面部中风(面瘫)的治疗面部中风,又称“面瘫”、“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分为中枢性与周围性,周围性面瘫又分为管内损伤与管外损伤;中枢性面瘫(核上性)与周围性面瘫(核下性)的鉴别缓缓掀开大海的一角,公众号:央草的学习笔记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运动传导通路|教学大纲面神经管内损伤与管外损伤的鉴别缓缓掀开大海的一角,公众号:央草的学习笔记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运动传导通路|教学大纲分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多数表现为面部额纹变浅、眼不能闭、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等;以下介绍面部中风的针刺治疗:!针刺患侧穴位前,建议先针健侧20分钟;对侧合谷:在头面部下针之前,要先刺对侧合谷,刺合谷有麻醉作用,可减轻在头面部针刺的痛感;地仓透颊车:3寸针透刺,平补平泻;!面瘫所致的嘴歪、流涎,在针刺地仓时必须用透针,eg:地仓透颊车;But半身瘫痪所致的嘴歪、流涎,针刺地仓的方法有所不同:单刺地仓,张口进针,穿透脸颊,像“拉锯”一样行针,如此刺地仓 2-3次即可改善;太阳:眼尾与眉尾延长线交点凹陷处,直针浅刺;阳白透鱼腰:将阳白下皮肤捏起,针尖从阳白穴入,刺到眉毛中间的鱼腰;!一说阳白位于眉上1寸,以“离穴不离经”为原则,二者皆在瞳孔直上;对侧解溪:久病者,用迎随补泻--补法,随经向下斜刺;!上眼睑闭合由足阳明胃经管理,解溪为胃经母穴,久病=虚症,“虚则补其母”;对侧内庭:新病者,迎随补泻--泻法,逆经向上斜刺;人中(水沟):向上斜刺,人中沟下1/3与中1/3交界;(编者注:人中位置一说于上、中1/3交界)承浆:唇下正中凹陷,舌强不语、语言不利,下针时张口;廉泉:对着舌根方向刺入1寸--1.5寸,舌强不语;!经治疗面部回正后,需再刺人中、承浆几次,起固定作用,不然容易歪向另一侧;偏方:用新鲜的鳝鱼血涂在患侧面部,可拉着歪的脸回正;!满头大汗,并对着冷气(电风扇)吹,易患面部中风,so流汗就要透发,不要让汗水停滞在皮下,否则不要流汗;!中风后针刺治疗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一周之内效果最佳,针灸+中药对面部中风的治疗效果→“百发百中”;。

如何用针灸治偏瘫

如何用针灸治偏瘫

如何用针灸治偏瘫文章目录*一、如何用针灸治偏瘫1. 如何用针灸治偏瘫2. 偏瘫的患者吃什么好3. 偏瘫后遗症有哪些呢*二、偏瘫患者怎么进行心理保健*三、中风偏瘫康复锻炼方法如何用针灸治偏瘫1、如何用针灸治偏瘫主穴:耳背穴耳背心、耳背肾、耳背肝、耳背肺、耳背脾。

耳前穴神门、心、皮质下、交感、脾。

配穴:交感、肝、胃、大肠、额、缘中、枕。

一般仅用常用穴,如预防过程中出现某些症状时,再据症酌配辅助穴。

一般于考前1个月施术,用黄荆籽贴敷(如无,可用王不留行籽代替),令被防治者自行按压,每日3~5次,每次按压10~20min,另于睡前20min常规按压一次。

以局部发红、发热为佳。

5日更换1次。

2、偏瘫的患者吃什么好患者不能吃太多的油腻的食物,但是患者身体的总能量还是要保持,因此要给患者多补充蛋白质,蛋白质的话最好是优质蛋白,像瘦肉、鱼肉、鸡蛋等都是挺好的,但是鸡蛋的话蛋黄要控制量。

清淡的饮食不仅不能过于油腻,同时盐的含量不能过量,多吃食盐会导致患者的血管粥样硬化加重。

3、偏瘫后遗症有哪些呢患者一侧感觉出现障碍,就是一侧肢体没有感觉,这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因为这个会对我们还在产生非常严重的额伤害,所以必须加以重视才行。

一侧视力障碍的情况出现,我们很多的患者都只能看到一侧的物体,另外有的患者甚至无法认清家人和地点以及时间等。

偏瘫患者怎么进行心理保健中风偏瘫患者大多有心理障碍,认为得了不治之症。

他们由原先生龙活虎到猝然无法动弹,想到今后要长期躺在病榻上生活,身处失望、沮丧、焦灼的煎熬之中,不能接受这个事实而心理抑郁。

他们常常有一种无名的怨恨使态度变得生硬,情绪异常,面对自己亲属表现尤为严重。

心理抑郁的患者,获助欲望下降,肢体活动意向减少,脑及全身血流相对缓慢,脑部病灶部位侧枝循环也不易建立,因此肢体功能的恢复受到影响。

很多患者及家属对正确的训练方法一无所知,一味用蛮力为患者进行肢体训练,造成误用综合征,结果导致肢体痉挛甚至挛缩畸形。

中风偏瘫的针灸推拿治疗

中风偏瘫的针灸推拿治疗
LIAO Qi XIE An-shu
Division Two of Rehabilitation,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Neijiang, Sichuan Province 64100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on hemiplegic motor function and viability in stroke patients. Method 96 patients with stroke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group(50) and acupuncture group(46) in this study. All participants were cured by acupuncture treatment. The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group also had massage therapy. All patients had the Fugl-Meyer and ADL scores at 48 hours and 28 days after stroke. Results scores of Fugl -Meyer and ADL grading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group are more higher than the acupuncture group(P<0.01). The shoulder pains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group were obviously alleviated, the cases of basically recovered patients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e acupuncture group. The efficacy and duration of disease constitute in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group were highly better than the acupuncture group. The total clinical efficacies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patients were superior to the acupuncture group.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remarkably improve the hemiplegic motor function and viability in acute stroke patients.It can reduce shoulder pain level and shorten the treatment period.

中风后偏瘫怎么办?试试传统康复疗法针灸

中风后偏瘫怎么办?试试传统康复疗法针灸

中风后偏瘫怎么办?试试传统康复疗法针灸中老年人是中风偏瘫疾病的高发人群,大多数人罹患中风偏瘫疾病后的主要表现是一侧肢体肌力衰退,活动不灵活或完全失去活动能力。

通过专家的临床研究发现,偏瘫是最常见的中风后遗症,经过专业系统化的治疗后,部分患者能够完全恢复自理能力。

一、中风偏瘫(一)中风偏瘫的概念中风属于中医学名词,而偏瘫则是中风患者最主要的症状之一。

中风偏瘫患者除了肢体活动障碍以外,部分患者通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性障碍,比如冷热不知或疼痛不觉等等,还有可会出现同侧视野缺损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患者平视前方时看不到瘫痪一侧的物品或来人,需要将头转向瘫痪一侧才能看到。

图1 中风的早期症状(二)中风疾病的先兆中风患者首先会出现剧烈的头晕感受,特别是突然出现眩晕状况,此外,中风患者还会出现强烈的头痛感,与一般的头痛感不同的是,中风患者的头痛往往是突然加重或间断性头痛慢慢转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

中风患者发病时会出现肢体麻木症状,通常表现为脸部一侧麻木或手脚麻木,还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舌头麻木或一侧上下肢发麻。

中风患者会出现暂时性的吐字不清或讲话不顺畅现象,不明原因的跌跤或摔倒,精神状态受到疾病影响,引发短暂性的意识不清或智力障碍,整天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突然出现一过性视物障碍时,患者会自觉眼前昏黑亦或是出现暂时性失明。

除此之外,中风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等症状,一侧或某一肢体不由自主地抽动或颤抖,频繁出现鼻出血等症状。

(三)中风偏瘫的发病原因中风偏瘫的危险因素与患者的年龄和生活习惯具有密切的关联性,患者的年龄越大,发病率也会相应提高,患者具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加大中风的风险性,老年人是引发中风疾病的主要群体,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引发中风偏瘫?这与中风的病因息息相关。

广义上来讲,引发中风偏瘫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血管病变基础与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流动力学基础,前者主要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或高血压性细小动脉硬化动脉炎症,后者容易导致血液成分改变,其中包含着血压因素在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阴经穴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中的作用

阴经穴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中的作用

阴经穴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中的作用治疗中风偏瘫在中医学中通常采用针灸方法,选择的穴位主要为手足阳明经穴,此穴位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会出现相应的局限性。

而近年来伴随中风病因的新发现,以阴经穴为主要穴位或者配合阴经穴位具有显著的效果,通过试验研究之后证实阴经穴在对中风偏瘫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标签:阴经穴;针灸治疗;中风偏瘫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在古籍中记载较多,通常选择手足阳明经穴进行治疗,而辅助穴位则采用太阳以及少阳经穴[1]。

而此治疗方法一直延续至今,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对中风病因的临床研究逐渐加多,此研究则从阴经穴治疗中风偏瘫进行分析,予以以下报道。

1 理论基础古代则认为中风的发病原因和“风”存在一定的关系。

而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则证实,中风和气虚、瘀火等存在一定的关系[2]。

而虚者通常为肾阴虚以及气虚,而实者则是风、火以及痰等,在整个疾病中本虚标实始终存在。

患者在患病急性期中的主要标志为标实,而在整个恢复期过程中的主要标志则为虚。

同时中经络常见痰,中脏腑则常见痰火,并且后期常见虚。

而中风偏瘫通常产生在中经络以及中脏腑后期时,所以在对中风偏瘫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的主要目的则是化痰以及祛瘀。

而痰的出现和肺脾肾存在直接的关系,肺脾肾均为阴经,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化痰时需要选择阴经穴位。

中风偏瘫所表现的虚则是肝肾阴虚以及气虚,因为在对患者进行补虚的过程中需要以阴经穴位为主要穴位。

此外,风火通常为阳经,在治疗可以采用阴经穴,由于阴经和阳经具有一定的表里关系,在临床治疗中可以相互配合。

所以,在对中风偏瘫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阴经穴具有一定的根据。

大部分学者则认为阴经以及阳经进行相互结合采用,从而达到平衡的状态[3]。

然而在实际治疗中不应只单独选择阳明经,从而对阴经穴位予以了忽略,这样会对气血产生一定的影响。

治疗时虽然对三阳经进行相应的重视,此外还应选择阴经穴位。

对中风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应按照实际病程时间而定,在患病初期,病程時间为3个月以内,主要治疗穴位为上下肢阴经穴位,而在患病的后期,病程时间为6个月以上,主要治疗穴位则为上下肢阴经穴。

针刺治疗中风病方法概述

针刺治疗中风病方法概述
中 图分 类 号 : R 2 5 5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0— 7 1 5 6 ( 2 0 1 3 ) 0 1— 0 0 6 0— 0 2
针 灸治 疗 中风疗 效确 切 , 以 目前 针灸 病谱 研 究结 果 看, 在神经系统针 灸病 谱 中 占第 1位 。有研 究显 示 , 针
常规针刺组为 4 4 . 4 4 %。
5 电 针
的基础上提 出的。选穴 上 打破 了历来 治疗 中风选 阳经 穴
位 的惯例 , “ 醒脑 开窍 ” 针法 以阴经 穴位和督 脉穴位 为 主 ,
并且在手法上采取 以“ 泻” 法为主 , 对 每个 穴位 的操 作方法
都有 明确 的要求 , 即先刺 双侧 内关 , 直刺 1~1 . 5寸 , 采用捻
中风后常 出现 半身 偏 瘫 , 如果 按 照 常规 治 疗方 法 针刺 患
里、 合谷、 环跳等 ; 肝 阳上亢 重在 平肝 潜 阳, 穴位 主 要选 风
池、 大椎 、 曲池 、 外关 、 合谷 等 ; 痰 浊阻 窍重在 化 痰开 窍 , 穴
位 主要选哑 门、 上 廉泉 、 天突、 通里 、 丰 隆等 。传统 针刺 的
疗的一种传 统治疗手法 。中医认为 , 人体是 一个有 机的整
多 的, 传统针刺主要 是指 根据不 同的证型选取 不 同的穴位 组合进行针 刺 。杨继 采取普 通 针刺治 疗 中风 8 8例 , 气
虚血瘀重在 补气 活血 , 穴位 主要选 肩髑 、 曲池 、 外关 、 足 三
体, 经络也是上下左右贯 通相连 的。针刺健侧 穴位 调动其 经脉之气 以驱患侧的 同经之邪 , 可 以达到全 身气血 阴 阳的 平衡 。缪刺 、 巨刺法就是建 立在这一 基础上 通过针 刺对侧 穴位来调 畅气 血 、 疏通 经 络 , 从 而治 愈 疾病 的一 种 方 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方法
导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过身边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患者朋友,可以说,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首先,我们自己的穿衣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过身边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患者朋友,可以说,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首先,我们自己的穿衣住行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次,还会影响我们的夫妻间的生活,很可能造成家庭关系破裂,那么当我们出现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针灸治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能大家对此还不太清楚。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护理方法。

方法:
取穴:主穴:分二组。

甲组:内关、水沟、极泉、委中、三阴交、尺泽;
乙组:肩榭、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太冲、悬钟。

配穴:分二组。

甲组:吞咽困难加风池、翳风;手指屈曲不能加合谷;失语加金津、玉液;乙组:肢瘫加肩贞、后溪、风市、秩边、昆仑、丰隆;面瘫加颊车、地仓;失语加哑门、廉泉。

操作:每次取一组,主、配穴对应选用。

内关,直刺1~1.5寸,用提插捻转手法(泻法)1分钟;继刺人中,向鼻中隔下斜刺5分,用雀啄法(泻法),至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

三阴交,成45度角进针1~1.5寸,采用提插补法,以病人下肢抽动为度。

极泉,宜直刺进针1~1.5寸,提插泻法,至肢体连续抽动3次为度。

尺泽、委中针法与极泉同。

风池、翳风,快速捻转手法运针半分钟。

合谷用提插泻法。

金津、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