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针灸科中风门诊病历
中风病中医病历书写规范范文

中风病中医病历书写规范范文# 中风病中医病历。
一、基本信息。
姓名:张三。
性别:男。
年龄:65岁。
民族:汉。
职业:退休工人。
婚姻状况:已婚。
住址:[详细住址]联系方式:[电话号码]二、主诉。
右侧肢体突然无力、言语不利1天。
三、现病史。
患者昨天上午像往常一样在小区里遛弯儿呢,正走着走着,突然就觉得右边的胳膊和腿就跟不是自己的似的,一下子就没劲儿了,走路就开始歪歪斜斜的。
同时啊,嘴巴也不利索了,想说话呢,但是舌头就像打了结一样,只能发出一些含含糊糊的声音,可把自己给吓坏了。
家里人赶紧就把他送到咱们医院来了。
这一路啊,患者右侧肢体的无力感也没有减轻,而且还感觉有点头晕乎乎的。
从发病到现在,患者没有呕吐,没有大小便失禁,意识一直还算是比较清楚的,就是心里头特别着急,也不知道自己这是咋啦。
四、既往史。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多年了,平时就吃着降压药呢,但是血压控制得不是特别好,经常忽高忽低的,就跟调皮的小孩似的。
还曾经被诊断过冠心病,不过症状不是很严重,也没怎么系统治疗过。
否认糖尿病、肾病等其他慢性病史。
以前做过阑尾炎手术,那都是好多年前的事儿了,术后恢复得还不错。
没有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按计划进行。
五、个人史。
患者出生并生长在本地,抽烟有40多年了,每天差不多能抽一包烟,烟瘾可不小。
喝酒也喝了几十年了,每天晚饭的时候都得喝上二两白酒,他还说这是他的小乐趣呢。
饮食方面啊,口味比较重,爱吃咸的、油腻的东西,像什么红烧肉、咸鱼之类的都是他的最爱。
平时运动量比较少,就是在小区里溜达溜达,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就爱跟老伙计们唠唠嗑。
六、家族史。
家族中父亲有高血压病史,母亲患冠心病去世。
否认家族中有遗传性疾病史。
七、体格检查。
1. 体温:36.8℃。
2. 脉搏:80次/分。
3. 呼吸:18次/分。
4. 血压:160/100 mmHg。
5. 神志清楚,精神欠佳,表情焦虑。
体型偏胖,面色红润。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
门诊针灸病历模板

头(左 右 额 顶 枕 颞 颊 颌)颈(喉 项 )背(上 下 左 右 中)
肩(左 右 上 前 后 外)肘(左 右 尺 桡 前 后)腕(左 右 尺 桡 掌 背)
胸(左 右 上 下 左 右 )肩胛(左 右 中 上 下 内 外)腰(左 中 右)盆(左 右 中)
腹(左 右 上 下 中)髋(左 右 前 外 后)臀(左 右 内 外 上 下)
2、针灸针刺部位是皮下浅筋膜层,不会损伤神经及主要血管;
3、针灸治疗时可能稍有刺痛,少有晕针,偶尔出血,有晕针、晕血病史患者请提前告知;
4、病情发展是缓慢过程,祛病非一朝一夕可完成,患者最好按疗程调理,具体情况需依据治疗期间病情改善状况而定,一般病程越久,疗程越多;
5、针灸治疗本双方自愿原则,极少数患者由于自身体质等原因,有可能无效或短时间内复发,患者需理解并自承风险。
检查:
治疗:
医生签字
三诊时间
月 日
病况
主诉:好转 同前 更差 改变了位置
检查:
治疗:
医生签字
四诊时间
月 日
病况
主诉:好转 同前 更差 改变了位置
检查:
治疗:
医生签字
五诊时间
月 日
病况
主诉:好转 同前 更差 改变了位置
检查:
治疗:
医生签字
六诊时间
月 日
病况
主诉:好转 同前 更差 改变了位置
中医中风会诊单怎么写范文

中医中风会诊单怎么写范文尊敬的诊疗团队成员:根据患者李某的情况,请您参考以下中医中风会诊单:姓名:李某性别:男年龄:65岁初诊日期:2022年6月1日主诉:李某患有中风,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以及头晕等症状。
希望通过中医中风治疗能够改善上述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现病史:李某于一个月前突发中风,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头晕,伴有失眠、健忘等症状,未出现呕吐、晕厥等。
经西医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仍存在右侧肢体无力。
既往史:李某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长期口服降压药物和降糖药物,未曾手术。
个人史:李某从事体力劳动,饮食正常,爱吃油炸、煎炒等油腻食物,不吸烟,不饮酒。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神志清楚。
血压:160/90mmHg,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
周围血液循环良好,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
右侧上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3级,言语明确,生活自理能力存在困难。
辅助检查:CT示:脑出血灶已吸收减轻,未见新发脑出血。
诊断:1. 中风后遗症,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
2. 高血压病。
3. 糖尿病。
治疗计划:1. 中医药治疗:首先,通过中药调理气血,扶正祛邪,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中风后遗症恢复。
推荐使用北五味子饮、四君子汤等方剂。
其次,结合针灸治疗,选择头身穴、合谷穴、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灸,促进气血流通,增加肢体活动度。
最后,配合艾灸疗法,针对肢体无力等症状,选用建中、中脘、关元等穴位艾灸,促进阳气升发。
2. 中医养生建议:李某应适量锻炼身体,特别是进行康复性运动,帮助恢复肢体功能。
饮食上宜低盐、低脂,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鱼类等。
避免熬夜、过劳,保持良好心情。
复诊计划:李某预计每周进行一次中医药治疗,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药物反应情况。
每月进行一次复诊,评估疗效并调整治疗方案。
敬请各位专家给予指导和建议,多谢合作!中医主治医师:XXX 中医副主治医师:XXX 中医医师:XXX。
中医针灸门诊病历范文

一、针灸门诊病历样本和其他科的门诊病历没有太大的差别,1.主诉:2.现病史:3.既往史:4.查体:包括一般的阳性体征和针灸的病变腧穴、经络,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腰部肌紧张压痛阳性,腰3-4.、4-5、及腰5骶1压痛阳性,痛沿督脉、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循行放射,腰阳关、环跳穴压痛阳性,直腿抬高试验左30度,右90度,加强实验,左阳性,右阴性,拾物试验阳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等等。
5.辅助检查。
6.诊断:包括中医、西医诊断7处理:就是你做的治疗,特殊之处在于要把针刺治则、取穴、刺法、还有什么TDP、拔罐等等写清楚。
二、针灸门诊病历样本和其他科的门诊病历没有太大的差别,1.主诉:2.现病史:3.既往史:4.查体:包括一般的阳性体征和针灸的病变腧穴、经络,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腰部肌紧张压痛阳性,腰3-4.、4-5、及腰5骶1压痛阳性,痛沿督脉、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循行放射,腰阳关、环跳穴压痛阳性,直腿抬高试验左30度,右90度,加强实验,左阳性,右阴性,拾物试验阳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等等。
5.辅助检查。
6.诊断:包括中医、西医诊断7处理:就是你做的治疗,特殊之处在于要把针刺治则、取穴、刺法、还有什么TDP、拔罐等等写清楚。
三、中医门诊病历书写范例3.5%葡萄糖盐水500ml静脉滴入,立即 10%葡萄糖液500ml+雷尼替丁0.15g,静脉滴入安络血注射液10mg肌注,bid4.待床入院初步诊断 1.胃脘痛(脾胃虚寒,瘀血阻络)眩晕(气血两亏) 2.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失血性贫血四、有中医门诊病历范文吗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范文住院病历姓名:。
性别:男年龄:5岁民族:。
出生地:。
婚况:未婚职业:。
单位:。
邮政编码:。
常住地址:。
入院时间:2002年4月13日10时病史采集时间:2002年4月13日10时病史陈述者:患儿母亲可靠程度:基本可靠发病节气:清明后主诉:反复发热、咳嗽5天现病史:缘患儿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发热,咳嗽,有痰,鼻塞,呕吐胃内容物一次,曾多次到我院门诊求治,予中药及静滴先锋VI、鱼腥草治疗,症状未见改善。
中医针灸科门诊病历范文30份(合集3篇)

1. 病历格式门诊病历格式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生活史、诊断及治疗方案等内容。
在填写过程中要力求简明扼要,不需要用太多的文字。
2. 注意主诉主诉是患者自述的不适或病情表现,是门诊病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要认真听取患者的自述,并写明关键词汇。
主诉的准确性对于病情的确定有重要的作用。
3. 描述病史现病史是指患者目前的病情表现,如何发病、症状、程度等。
既往史包括患者以往的疾病史、手术史、过敏史等。
家族史包括患者的亲属中是否有相关疾病等。
生活史包括患者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工作情况等。
这些内容都应在病历中详细描述。
4. 中医诊断在填写门诊病历时,要注意区分中西医的诊断,用中医术语描述病情。
中医诊断应以病因、病机为核心,根据病情的不同来确定辨证论治的方案。
5. 习惯用语在病历中可以使用一些固定的习惯用语,如“现病史:”、“体格检查:”、“诊断:”等。
这些固定用语可以使病历的内容更加规范、清晰。
6. 详细记录门诊病历的书写应当详细,记录患者的整个就诊过程,例如患者的主诉、病史、检查结果、辨证论治、治疗方案等等。
这些详细资料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病情的观察都是必不可少的。
7. 科学规范门诊病历的书写必须遵守科学规范、医德医风。
在书写过程中要尽量客观、真实,不夸大病情,更不能随意开药。
8. 保护隐私门诊病历中包含了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这些内容必须得到保护,不能外泄。
在书写病历时要注意保密。
9. 不断学习中医药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门诊病历的书写是中医的一门基础功夫。
医者不能停止学习和探索中医之道,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病历书写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正确书写病历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还可以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减轻医疗纠纷风险。
接下来,本文将介绍正确的病历书写方法及其范例。
一、病历书写的基本要素病历书写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2.主诉: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什么;3.现病史:患者疾病发生到就诊期间所出现的症状、体征、用药情况等;4.既往史:包括过去的疾病、手术、外伤、药物过敏、家族遗传史等;5.个人史:包括饮食、生活习惯等;6.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和系统检查;7.辅助检查: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8.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进行诊断;9.治疗计划:为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规范性的记录。
中风病中医病历书写规范范文

中风病中医病历书写规范范文# 中风病中医病历。
姓名:[姓名]性别:[性别]年龄:[X]岁。
民族:[民族]职业:[职业]婚姻状况:[婚姻状况]住址:[详细住址]联系电话:[电话号码]一、问诊。
1. 发病情况。
患者家属代诉,患者在[发病时间],突然就感觉半边身子不利索了,左边的胳膊和腿就像不是自己的似的,软绵绵的,还不听使唤。
当时把一家人都吓了一跳,这好端端的,咋就突然这样了呢。
2. 诱因。
家属寻思着,发病前这几天啊,患者可没少生气。
就因为家里那点琐事,和老伴儿吵了好几架。
而且啊,患者平时就喜欢吃那些个油腻的东西,像红烧肉啥的,一顿能吃不少,还不爱运动,整天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3. 既往史。
患者以前身体就不咋好,有高血压病史,都好几年了。
那血压就像调皮的孩子,时高时低的,也没太规律吃降压药。
还得过糖尿病,甜的东西也没太忌口,血糖也是控制得马马虎虎。
4. 家族史。
患者他爸以前也有高血压,后来也是因为脑中风走的。
家里人都担心他也走上这条老路,没想到还是没躲过去。
5. 现病史。
从发病到现在啊,患者左边的肢体还是不能动,话也说不利索,只能含糊地蹦出几个字。
嘴角还歪向右边,口水止不住地流。
这几天吃饭也费劲,只能喝点流食,像米汤之类的。
大小便还失禁了几次,可把家属愁坏了。
患者这精神状态也不好,整天迷迷糊糊的,就想睡觉。
6. 刻下症状。
除了上面说的那些,我再仔细一瞧,患者面色有点红,舌头伸出来啊,偏向左边,舌苔又黄又腻的,就像刚从油锅里捞出来似的。
脉象呢,滑数有力。
患者还老是觉得口苦,嘴里有股怪味,心里头烦热得很,像有团火在烧。
二、望诊。
一进病房,就看到患者躺在病床上,左边肢体瘫软无力。
头发有点乱,眼神也比较呆滞。
面部呢,如前面所述,右侧口角下垂,流着口水。
整体气色看起来比较差,但是面色泛红,就像喝多了酒似的。
再看舌象,舌头红,舌苔黄腻厚浊,伸舌偏左,这一看就是体内有湿热,而且经络气血不通畅的表现。
三、闻诊。
走近患者,能闻到一股口中浊气,估计是因为这几天吃不好、消化不好,再加上体内有热,浊气上泛。
中风入院病历怎么写范文(通用4篇)

中风入院病历怎么写范文(通用4篇)中风入院病历怎么写范文第1篇(1)气虚血瘀型症状:肢体缓纵不举,或见挛卷,或见疼痛,舌质淡或紫暗,舌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沉细或涩。
方药:补阳还五汤:生黄芪30g,当归、桃仁、赤芍、川芎、炙地龙、红花各15g。
(2)风中经络型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肌肤不仁,发热恶寒,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滑或弦。
方药:肉桂6g,炮附子5g,麻黄5g,防风、防己、当归各12g,人参、川芎、白芍、杏仁、黄芪、甘草各10g,生姜5片。
(3)腑气不通型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赤黄,或见头晕烦躁,舌红,舌苔黄或腻,脉滑或弦。
方药:厚朴、大黄、枳实、甘草各10g(4)气虚痰阻型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面色萎黄,语言骞色,痰稀而白,或见头晕目眩,舌质淡有齿痕,舌苔白滑或腻,脉滑或弦。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人参、甘草各10g,茯苓、白术、陈皮各15g,半夏、竹茹、胆南星各15g。
(5)邪热壅盛型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面色潮红,口渴喜冷饮,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药:川芎、白芍、白术、菊花、桔梗、荆芥穗、连翘、黄芩、寒水石各10g,当归、石膏各15g,砂仁、薄荷、滑石、大黄各5g。
(6)气滞经络型症状:肢体瘫痪或口眼弯斜,胸胁胀满,叹息为快,脘腹满闷,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
方药:八味顺气散:人参、白术、白芷、乌药、青皮各10g,茯苓、陈皮各15g,甘草8g。
猜您感兴趣:中风入院病历怎么写范文第2篇主诉:反复头晕、头昏3年,再发7天现病史:患者于3年前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头昏,呈反复发作,当时行头颅CT提示“脑梗塞”,遂住院治疗,好转后出院。
3年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平时自行不规则口服“血塞通片”等药物治疗后症状可稍好转,能进行正常日常生活。
7天前,无明显诱因下,上述症状再发,无恶心,无呕吐,视物不旋转,经自服上述药物(具体剂量不详)后无明显好转,未经特殊处理,为求诊治,前来我院,门诊遂拟诊为“脑梗塞、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收住入院。
中风康复治疗病历

中风康复治疗病历患者信息- 姓名:XXX- 年龄:XX岁- 性别:XX- 诊断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主诉患者主诉是因突发性头痛、右半身无力、言语不清来院就诊。
现病史患者突发性头痛、右半身无力、言语不清,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家属发现后立即送往医院。
患者基本平日无任何相关疾病史,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患病史。
既往史患者除突发性头痛、右半身无力、言语不清的症状外,无其他明显疾病史。
体格检查患者入院时,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卧位,语言表达异常困难。
生命体征稳定,血压为XXX/XX mmHg,心率为XX次/分钟。
神经系统检查发现右半身肢体活动受限,肌力约为3/5,口舌活动困难。
辅助检查1. 头颅CT(计算机断层扫描)床旋片显示脑卒中病灶,位于左侧大脑半球的中动脉供血区,存在脑缺血区域。
没有出血征象。
2. 脑电图(EEG)脑电图显示脑电活动在左大脑半球受损处存在异常放电。
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诊断:- 中风(脑卒中)- 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左侧大脑半球脑缺血区域- 右侧肢体活动受限、言语障碍治疗方案针对患者中风导致的脑缺血,我们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 抗凝治疗: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预防血栓的形成。
- 血管扩张剂:使用尼莫地平,有助于改善脑血流灌注。
- 营养支持:添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促进神经修复和康复。
2.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肢体康复训练、平衡锻炼和口腔康复训练,以促进患者肢体活动恢复、恢复言语能力。
- 言语治疗:通过言语训练、语音复制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言语表达能力。
-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患者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和心理压力。
随访计划针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我们制定了以下随访计划:1. 一个月后:复查头颅CT,评估脑缺血情况。
2. 三个月后:复查脑电图,评估脑电活动恢复情况。
3. 六个月后:进行康复评估,评估肢体活动和言语表达能力的恢复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中风
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二月
现病史:患者于二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头晕,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送当地医院,当时测血压:200/100mmHg 查头颅CT示:脑干、右侧丘脑、双侧基底节及左侧小脑梗塞灶及软化灶。
住院经活血溶栓、降压等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
现仍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为求进一步康复,故来本院就诊。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
无吸烟史。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传染病接触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及其他过敏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查体:T : 36.5 C, P : 85 次/ 分,R 21 次/ 分,BP 14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清,精神软。
舌淡,苔白腻,脉弦。
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颈软,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语颤音正常,双肺叩清音,心肺听诊无异常。
伸舌基本居中,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无偏斜,悬雍垂基本居中,偏瘫步态,言语无明显障碍,左侧肌力V级,右侧上肢肌力H 级,右侧下肢肌力W -级,右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右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右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肢体浅感觉存在,右Babiski征阳性。
中医辨病依据:根据患者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伸舌基本居中,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无偏斜,悬雍垂基本居中,偏瘫步态,左侧肌力V级,右侧上肢肌力H级,右侧下肢肌力W -级,右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右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右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肢体浅感觉存在,右Babiski征阳性等,中医诊断为:中风。
中医辩证依据:根据患者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伸舌基本居中,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无偏斜,悬雍垂基本居中,偏瘫步态,左侧肌力V级,右侧上肢肌力H级,右侧下肢肌力W -级,右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右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右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肢体浅感觉存在,右Babiski征阳性,舌淡,苔白腻,脉弦等,辩为: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病因病机分析:年老体衰,元气既虚,致气虚不能鼓动血脉运行,血行乏力,脉络不畅而形成气虚血瘀之证。
瘀阻脑脉,则见半身不遂,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肢体瘫软;血行不畅,经脉失养,故见肢体麻木;瘀血内停,气虚血不上荣故面色晄白;心脉失养,故心自悸动;气虚不摄,则自汗,短气
乏力,舌淡,苔白腻,脉弦为气虚血瘀之象。
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
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针灸: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平补平泻针法,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
推拿:治宜益气通络,推拿在脊柱两侧,患侧为主按揉,患肢肌肉以揉捏法为主,配合四肢关节的屈伸等运动,患侧上肢屈肌,下会伸肌为手法刺激重点,并用擦法刺激手足阳明经筋皮部为重点,手法宜轻柔,并可根据缪刺方式,在肢体健侧交叉取穴。
隔天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