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V带轮的设计
v型皮带轮设计标准

v型皮带轮设计标准
V型皮带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设计标准对于传动性能和机械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V型皮带轮的一些设计标准:
1. 轮槽角度:V型皮带轮的轮槽角度是指槽面与轮毂面之间的夹角,一般为30°~75°。
轮槽角度的选择应考虑皮带的弯曲疲劳强度、摩擦系数和传动效率等因素。
2. 轮槽深度:轮槽深度是指轮槽在轮毂面上的垂直深度,一般取轮径的15%~20%。
过深的轮槽会削弱轮毂的强度,过浅的轮槽则可能导致皮带打滑。
3. 皮带张力:V型皮带轮在运行过程中,皮带会受到拉伸力的作用,因此需要保证皮带具有一定的张力。
张力过大会增加皮带的磨损和疲劳寿命,过小则可能导致打滑。
4. 皮带轮间距:两个V型皮带轮之间的间距应适当,以保证皮带的稳定性。
间距过大会导致皮带晃动,过小则可能导致皮带卡死。
5. 轮毂孔径:轮毂孔径的大小应考虑安装空间和强度要求。
孔径过大会导致轮毂强度不足,过小则可能影响安装和拆卸。
6. 材质选择:V型皮带轮的材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常用的材质有铸铁、铝合金、钢材等。
7. 表面处理:为了提高耐磨性和使用寿命,V型皮带轮表面可进行镀锌、喷漆、淬火等处理。
在设计V型皮带轮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机械传动系统的要求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其满足强度、耐磨性、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普通V带轮结构和尺寸设计

普通V带轮结构和尺寸设计一、V带轮的结构。
V带轮是一种用于传动的机械元件,通常由铸铁或钢材制成。
它的结构主要包括轮毂、V形槽和轮毂孔。
轮毂是V带轮的主体部分,它通常是圆柱形的,用于支撑V带,传递动力。
V形槽是V带轮上的凹槽,用于固定V带,使其不易脱落。
轮毂孔是轮毂中间的孔,用于安装在轴上,与轴连接,实现传动。
二、V带轮的尺寸设计。
1. V带轮的直径。
V带轮的直径是指V带轮的外圆直径,通常根据传动功率和传动比确定。
一般来说,直径越大,传动功率越大,传动比越小。
2. V带轮的宽度。
V带轮的宽度是指V带轮的V形槽的宽度,通常根据V带的宽度确定。
一般来说,V带轮的宽度应略大于V带的宽度,以确保V带能够完全进入V形槽,不易脱落。
3. V带轮的V形槽角度。
V带轮的V形槽角度是指V形槽的夹角,通常为40°或30°。
一般来说,V形槽角度越小,V带轮的传动效率越高,但V带轮的结构尺寸也会相应增大。
4. V带轮的轴孔尺寸。
V带轮的轴孔尺寸是指轮毂孔的直径和长度,通常根据轴的尺寸确定。
一般来说,轴孔的直径应略大于轴的直径,轴孔的长度应略大于轴的长度,以确保V带轮能够安装在轴上,与轴连接。
5. V带轮的材料选择。
V带轮通常由铸铁或钢材制成。
铸铁V带轮成本低,但强度和耐磨性较差,适用于传动功率较小的场合;钢制V带轮成本高,但强度和耐磨性较好,适用于传动功率较大的场合。
三、V带轮的设计要点。
1. V带轮的结构尺寸应根据传动功率和传动比确定,确保传动效率和可靠性。
2. V带轮的轮毂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以支撑V带,传递动力。
3. V带轮的V形槽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角度,以固定V带,使其不易脱落。
4. V带轮的轴孔应与轴配合良好,确保V带轮能够安装在轴上,与轴连接。
总之,V带轮的结构和尺寸设计是传动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传动效率和可靠性。
因此,在设计V带轮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V带轮的结构尺寸,确保传动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机械设计—V带轮的设计

机械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V带轮传动设计班级:学号:设计人:完成日期:2012 年12 月12 日目录第一章普通V带传动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二章轴径的设计......................................... (5)一、主动轮轴材料的选择 (5)二、主动轮轴的设计及校核 (5)三、从动轮轴材料的选择...................................... . . (6)四、从动轮轴的设计及校核 (6)第三章V带轮的结构设计 (7)一、主动带轮的结构形式 (7)二、从动带轮的结构形式 (8)第四章键的选择及强度校核 (9)一、主动轮轴的键的设计及校核 (9)二、主动轮轴的键的设计及校核 (10)第五章装配图及爆炸图 (11)一、零件的爆炸图..............................................11二、零件的装备图..............................................12第六章设计总结......................................... (14)第七章参考文献......................................... (15)第一章 普通V 带传动设计1、确定计算功率p ca 由表8-7查工作系数A k =1.1,故p 1.11112.1ca A k p kw =⨯=⨯=2、选择V 带的带型根据p ca 、1n 由图可知选用A 型带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1d d 并验算带轮带速V①初选主动带轮的基准直径1d d取主动带轮的基准直径1d d =140mm②验算带速V11 3.14140144010.55m /601000601000d d n V s π⨯⨯===⨯⨯因为5 m/s<V<30 m/s ,故带轮合适 ③计算从动带轮的基准直径2d d212140280d d d i d =⨯=⨯=,圆整2280d d mm =实际传动比2112802140d d d i d ===122100%100%0%5%i 2i i δ--=⨯=⨯=<±故1140d d mm =,2280d d mm =合适4、确定V 带的中心距a 和基准长度d L①根据120120.7()2()d d d d d d a d d +≤≤+,即取0500a mm =②计算带所需的长度2120120()2()1669.224d d do d d d d L a d d mm a π+≈+++=由表8-2选带的基准长度1600dL mm =③计算实际中心距a016001669.2500465.422d do L L a a mm --≈+=+=,圆整中心距465a mm = min 0.0154650.0151600441d a a L mm =-=-⨯=max 0.034650.031600513d a a L mm =+=+⨯=中心距的变化围为441 ~513mm5、验算主动带轮上的包角1α11257.357.3180()180(280140)163120a 465d d d d α≈--⨯=--⨯=≥故合适 6计算带的根数Z① 计算单根V 带的额定功率p rp 2.28o kw =,p 0.17o kw ∆=,0.96k α=,0.99L k =00p (p +p )(2.28+0.17)0.960.99 2.33r L k k kw α=∆=⨯⨯=② 计算V 带的根数Zp 12.1 5.2p 2.33ca r z ===,所以z=6根7、计算单根V 带的初拉力的最小值0min (F )由表8-3得A 型带的单位长度质量0.1/q kg m =,所以220min(2.5-)p (2.5-0.96)12.1(F )5005000.110.55164.450.96610.55ca k qv Nk z v α∂⨯=⨯+=⨯+⨯=⨯⨯应使带的实际初拉力00min F (F )164.45N ≥=8、计算压轴力F p压轴的最小值为1min 0min 163(F )2(F )sin26164.45sin 195222p z N α==⨯⨯⨯=第二章 轴径的设计一、主动轮轴材料的选择:选用材料:45号钢, 最小直径:min 1.03d ≥ 二、主动轮轴的设计及校核①主动轮轴直径的确定:最小直径:min 1.0322.3d mm ≥= 圆整并取min30d mm =②主动轮轴的结构数据、形式如下图:③主动轮轴的强度校核:13312.1950000950000144014.860.20.230TP T n MP W d τ⨯====⨯ 114.86[]30T MP MP ττ=≤=故主动轮轴满足强度要求三、主动轮轴材料的选择:选用材料:45号钢,最小直径:3min 110 1.03pd n≥ 四、从动轮轴的设计及校核①从动轮轴的直径确定最小直径:3min 111.0328.11720d mm ≥=圆整并取min50d mm=②从动轮轴的结构数据、形式如下图:③从动轮轴的强度校核:13312.1950000950000720 6.420.20.250TPT nMPW dτ⨯====⨯16.42[]30TMP MPττ=≤=故从动轮轴满足强度要求第三章V带轮的结构设计一、主动带轮的结构形式①主动带轮基准直径1140300dd mm mm=≤,故采用腹板式②主动带轮的设计结构数据:1140dd mm=,6z=,b11.0dmm=15e mm =,min 2.75a h mm =,min 8.7f h mm =min 9f mm =,(1)293B z e f mm =-+=21402 2.75145.5a d a d d h mm =+=+⨯=③主动带轮的设计结构图:二、从动带轮的结构形式①从动带轮基准直径2280300d d mm mm =≤,故采用腹板式 ②从动带轮的设计结构数据:2280d d mm =,6z =,b 11.0d mm =15e mm =,min 9f mm =,min 8.7f h mm =min 2.75a h mm =,(1)293B z e f mm =-+=22802 2.75285.5a d a d d h mm =+=+⨯=③从动带轮的设计结构图:第四章 键的选择及强度校核一、主动轮轴的键的设计及校核:①键的选择:主动轮轴采用A型圆头平键因为主动轮轴的直径130mmd=由表6-1可知b h108⨯=⨯键宽键高,取L=70mm 主动轮轴键的标记为:/GB T1096 10870⨯⨯键②轴的键型结构:③键的强度校核:根据带轮材料和轴的材料为钢,且具有载荷变动微小由表6-2,取需用应力[]110pMPσ=该键的工作长度为701060l L b mm=-=-=键与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24k h mm==键所传递的转矩:1112.19550955080.251440PT MPn==⨯=故挤压应力:331210280.251022.346030pTMPkldσ⨯⨯⨯===⨯⨯因为22.3[]110p pMP MPσσ=<=,故合适二、从动轮轴的键的设计及校核:①键的选择:从动轮轴采用A型圆头平键因为从动轮轴的直径250d mm=由表6-1可知⨯⨯键宽b键高h=1610,取L=70mm 主动轮轴键的标记为:/GB T1096 1070⨯⨯键16②轴的键型结构:③键的强度校核:根据带轮材料和轴的材料为钢,且具有载荷变动微小由表6-2,取需用应力[]110pMPσ=该键的工作长度为701654l L b mm=-=-=键与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25k h mm==2212.195509550160.5720PT MPn==⨯=故挤压应力:3322102160.51023.7855450pTMPkldσ⨯⨯⨯===⨯⨯因为23.78[]110p p MP MP σσ=<=,故合适第五章 装配图及爆炸图一、零件的爆炸图:二、零件的装配图如下所示:第六章设计总结本设计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V带的设计,主要确定V带的类型、结构形式以及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直径、中心距、带的长度;第二部分为带轮的结构设计,主要是根据带轮的基准直径和带轮转速,确定带轮的材料、结构形式,以及轮槽、轮辐和轮毂的几何尺寸;第三部分为有关轴径的设计,确定轴径的大小并对其校核;第四部分为键的设计及校核,包括键类型的选择、键尺寸参数的确定并对其校核。
v带轮设计手册

v带轮设计手册摘要:一、引言二、V带轮的定义和分类三、V带轮的设计原理1.V带的选择2.带轮的尺寸确定3.带轮的材料选择四、V带轮的应用领域五、V带轮的优缺点分析六、V带轮的发展趋势与展望正文:【引言】V带轮是机械传动中常见的一种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类动力传动系统中。
本篇将详细介绍V带轮的设计、应用、优缺点和发展趋势,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V带轮。
【V带轮的定义和分类】V带轮,又称V型带轮,是一种用于动力传递的机械传动部件。
它由带轮和V型带组成,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比稳定、噪音低、寿命长等优点。
根据带轮的齿数和直径,V带轮可分为多种类型,如YZ型、Y型、Z型等。
【V带轮的设计原理】1.V带的选择:根据传动比、功率、转速等参数选择合适的V带。
V带的型号和规格应与带轮的齿数和直径相匹配。
2.带轮的尺寸确定:带轮的直径、宽度、齿数等尺寸需要根据传动比、载荷、转速等因素计算确定,以保证传动性能和寿命。
3.带轮的材料选择:带轮材料需具备高强度、耐磨性、抗疲劳性等性能,常用的材料有铸铁、钢、高速钢等。
【V带轮的应用领域】V带轮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传动系统中,如汽车、摩托车、工业缝纫机、印刷机械、食品机械等。
【V带轮的优缺点分析】优点:1.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
2.传动比稳定,传动效率高。
3.噪音低,寿命长。
缺点:1.承载能力有限,不适用于大载荷传动。
2.传动距离有限,不适用于长距离传动。
【V带轮的发展趋势与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V带轮在材料、设计、制造等方面不断改进,以满足更高性能、更节能、更环保的需求。
未来,V带轮将在智能化、轻量化、高速化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总之,V带轮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动部件,在各类机械传动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机械设计_大作业_V带传动设计

Ka ——包角修正系数, 由教材表 7.8 查得 Ka=0.97 由教材表 7.2 查得 KL=0.91 Δ P0——功率增量, 由式 7.19 计算功率增量Δ P0,
KL —— 长度系数,
Δ P0/kw= K b n1 (1
1 ) Ki
5
Kb ——弯曲影响系数, Ki——传动比系数, 故得
由教材表 7.4 得 Kb=0.7725×10
故 轴 TI = Td1i1 = 2.98 104 0.96 2 5.72 104 N mm
轴
TII = TI23i 2 = 5.72 104 0.97 0.98 5.93 32.24 104 N mm
卷筒轴 T卷 = TII34i3 = 32.24 104 0.98 0.99 1 31.28 104 N mm 3)运动参数汇表.1 轴名 电动机轴 轴 轴 卷筒轴 功率 P/kW 3 2.88 2.74 2.65 表 .1 各轴运动及动力参数 转矩 T/(N· m) 转 速 传动比 n/(r/min) i 29.8 960 57.2 533.3 322.4 90 312.8 90 效率
F0 = 500
Pd 2.5 K a ( ) mv 2 =500×3×﹙2.5-0.97﹚÷﹙5×5.03×0.97﹚ zv Ka
+0.1×5.032=96.6 N 十一 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压力
由教材式 7.25 得
Q/N=2zF0sin(α /2)=2×3×96.6×sin(166.4°/2)=575.5228 N 十二 带轮结构设计
轴
PII = PI23
其中 2 ——齿轮传动效率,由参考资料[1] 表 9.1 有: 2 =0.97;
v带轮设计手册

v带轮设计手册
【原创版】
目录
1.V 带轮的设计原理
2.V 带轮的结构和材料
3.V 带轮的计算和选型
4.V 带轮的制造和安装
5.V 带轮的维护和保养
正文
V 带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传动系统的传动件,以其优良的传动性能和稳定的工作性能,被广大用户所喜爱。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 V 带轮的设计原理、结构和材料、计算和选型、制造和安装、维护和保养等方面的知识。
一、V 带轮的设计原理
V 带轮的设计原理主要是基于 V 带的特性。
V 带是一种具有梯形截面的传动带,其特点是在承受相同的载荷时,其弯曲应力比平带小,因此,V 带的传动能力比平带大。
而且,V 带的接触面积大,摩擦系数大,传动效率高。
二、V 带轮的结构和材料
V 带轮的结构一般由轮体、轴承和轴组成。
轮体是 V 带轮的主体部分,其材料一般选用高强度的铸铁或铝合金。
轴承一般选用深沟球轴承或圆锥滚子轴承,轴则一般选用高强度的碳钢或合金钢。
三、V 带轮的计算和选型
V 带轮的计算主要包括载荷计算、传动比计算、功率计算等。
选型则
主要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轮径、宽度、齿数等参数。
四、V 带轮的制造和安装
V 带轮的制造一般采用铸造或锻造的方法,然后进行机加工。
安装时,首先要保证轴和轴承的同心度,然后按照设计要求,安装轴承和轮体。
五、V 带轮的维护和保养
V 带轮的维护和保养主要包括定期检查轴承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的轴承;定期清洗轮体,防止污染;定期润滑,保证良好的润滑状态等。
机械设计V带传动设计及其计算

机械设计V带传动设计及其计算V带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其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能够传递较大的功率,并且具有噪音小、寿命长等优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V带传动的设计及计算方法。
首先需要确定V带传动的工作条件,包括传动比、传动功率以及工作速度等。
根据这些工作条件,可以选择合适的V带型号和尺寸。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V带型号有Z、A、B、C、D等,它们的截面形状不同,也适用于不同的传动功率范围。
根据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V带型号和尺寸是设计的第一步。
黏着力=功率/带速其中,黏着力的单位是牛顿(N),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带速的单位是米/秒(m/s)。
根据黏着力的计算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V带张紧力。
一般情况下,V带的张紧力为传动黏着力的1.7倍。
然后需要计算V带的张紧力。
张紧力是指保持V带传动紧密连接的力,用来防止滑动和跳齿。
张紧力的计算公式如下:张紧力=动力传递功率/带速其中,张紧力的单位是牛顿(N),传递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带速的单位是米/秒(m/s)。
根据张紧力的计算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张紧轮直径和张紧力调整装置。
最后需要计算V带的寿命,并根据寿命选择合适的V带材料和质量。
V带的寿命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寿命=(C×10^6)/(P×v)其中,寿命的单位是小时(h),C是V带的寿命系数(一般为1000-4000),P是传动功率的单位(kW),v是带速的单位(m/s)。
根据寿命的计算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V带材料和质量。
综上所述,V带传动的设计及计算包括选择合适的V带型号和尺寸、计算黏着力和张紧力、选择合适的张紧轮直径和张紧力调整装置,以及计算V带的寿命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质量。
这些步骤可以确保V带传动在工作过程中能够稳定可靠地传递功率,延长传动寿命。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V带传动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其简单、可靠、易维护的特点使其成为首选的传动方式之一、本文将对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进行详细介绍。
V带传动由带轮和V带组成。
带轮有两种类型: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
主动带轮通过电机或发动机的旋转力矩带动V带旋转,从而传递动力;从动带轮则根据主动带轮的旋转而转动其他部件。
V带是通过摩擦力将扭矩从主动带轮传递到从动带轮的。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V带传动的传动比。
传动比是指主动带轮的转速和从动带轮的转速之比。
常用的传动比记为i,即:i=N2/N1其中,N1为主动带轮的转速,N2为从动带轮的转速。
如果已知带轮的直径D1和D2,可以通过带轮的周速度计算转速,即:N1=v/(π*D1/1000)N2=i*N1其中,v为V带的线速度,一般取1.5-3m/s。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所需的V带长度。
V带长度的计算公式如下:L=2*(C+1.57*(D1+D2)+((D2-D1)²-c²)/(4*c))其中,C为两个带轮中心距离,c为两个带轮的上窝高度之差,D1和D2为两个带轮的直径。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V带的传动功率。
V带的传动功率取决于主动带轮的功率和传动效率。
传动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P=P1*η其中,P为V带的传动功率,P1为主动带轮的功率,η为传动效率。
一般传动效率可取0.95-0.98最后,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V带和带轮。
选择V带应根据传动功率来确定,通过查阅V带的选型手册或相关标准来选择合适的型号。
选择带轮应根据带轮的材质、直径和结构来确定,通过查阅带轮的设计手册或相关标准来选择合适的型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V带轮传动设计班级:学号:设计人:完成日期:2012 年12 月12 日目录第一章普通V带传动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二章轴径的设计 (5)一、主动轮轴材料的选择 (5)二、主动轮轴的设计及校核 (5)三、从动轮轴材料的选择...................................... . . ...6四、从动轮轴的设计及校核........................................6第三章V带轮的结构设计.......................................7一、主动带轮的结构形式 (7)二、从动带轮的结构形式 (8)第四章键的选择及强度校核 (9)一、主动轮轴的键的设计及校核..................................9二、主动轮轴的键的设计及校核.................................10第五章装配图及爆炸图........................................11一、零件的爆炸图..............................................11二、零件的装备图..............................................12第六章设计总结...............................................14第七章参考文献...............................................15第一章 普通V 带传动设计1、确定计算功率p ca 由表8-7查工作系数A k =1.1,故p 1.11112.1ca A k p kw =⨯=⨯=2、选择V 带的带型根据p ca 、1n 由图可知选用A 型带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1d d 并验算带轮带速V①初选主动带轮的基准直径1d d取主动带轮的基准直径1d d =140mm②验算带速V11 3.14140144010.55m /601000601000d d n V s π⨯⨯===⨯⨯因为5 m/s<V<30 m/s ,故带轮合适 ③计算从动带轮的基准直径2d d212140280d d d i d =⨯=⨯=,圆整2280d d mm =实际传动比2112802140d d d i d === 122100%100%0%5%i 2i i δ--=⨯=⨯=<±故1140d d mm =,2280d d mm =合适4、确定V 带的中心距a 和基准长度d L①根据120120.7()2()d d d d d d a d d +≤≤+,即取0500a mm =②计算带所需的长度2120120()2()1669.224d d do d d d d L a d d mm a π+≈+++=由表8-2选带的基准长度1600dL mm =③计算实际中心距a016001669.2500465.422d do L L a a mm --≈+=+=,圆整中心距465a mm =min 0.0154650.0151600441d a a L mm =-=-⨯=max 0.034650.031600513d a a L mm =+=+⨯=中心距的变化范围为441 ~513mm5、验算主动带轮上的包角1α11257.357.3180()180(280140)163120a 465d d d d α≈--⨯=--⨯=≥故合适 6计算带的根数Z① 计算单根V 带的额定功率p rp 2.28o kw =,p 0.17o kw ∆=,0.96k α=,0.99L k =00p (p +p )(2.28+0.17)0.960.99 2.33r L k k kw α=∆=⨯⨯=② 计算V 带的根数Zp 12.1 5.2p 2.33ca r z ===,所以z=6根7、计算单根V 带的初拉力的最小值0min (F )由表8-3得A 型带的单位长度质量0.1/q kg m =,所以220min (2.5-)p (2.5-0.96)12.1(F )5005000.110.55164.450.96610.55ca k qv Nk z v α∂⨯=⨯+=⨯+⨯=⨯⨯应使带的实际初拉力00min F (F )164.45N ≥=8、计算压轴力F p压轴的最小值为1min 0min 163(F )2(F )sin26164.45sin 195222p z N α==⨯⨯⨯=第二章 轴径的设计一、主动轮轴材料的选择:选用材料:45号钢,最小直径:min 1.03d ≥ 二、主动轮轴的设计及校核①主动轮轴直径的确定:最小直径:min 1.0322.3d mm ≥= 圆整并取min30d mm =②主动轮轴的结构数据、形式如下图:③主动轮轴的强度校核:13312.1950000950000144014.860.20.230TP T n MP W d τ⨯====⨯ 114.86[]30T M P M P ττ=≤=故主动轮轴满足强度要求三、主动轮轴材料的选择:选用材料:45号钢,最小直径:min 1.03d ≥ 四、从动轮轴的设计及校核①从动轮轴的直径确定最小直径:min 1.0328.11d mm ≥= 圆整并取min50d mm =②从动轮轴的结构数据、形式如下图:③从动轮轴的强度校核:13312.1950000950000720 6.420.20.250TP T n MPW d τ⨯====⨯16.42[]30T M P M P ττ=≤=故从动轮轴满足强度要求第三章 V 带轮的结构设计一、主动带轮的结构形式①主动带轮基准直径1140300d d mm mm =≤,故采用腹板式 ②主动带轮的设计结构数据:1140d d mm =,6z =,b 11.0d mm =15e mm =,min 2.75a h mm =,min 8.7f h mm =min 9f mm =,(1)293B z e f mm =-+=21402 2.75145.5a d a d d h mm =+=+⨯=③主动带轮的设计结构图:二、从动带轮的结构形式①从动带轮基准直径2280300d d mm mm =≤,故采用腹板式 ②从动带轮的设计结构数据:2280d d mm =,6z =,b 11.0d mm =15e mm =,min 9f mm =,min 8.7f h mm =min 2.75a h mm =,(1)293B z e f mm =-+=22802 2.75285.5a d a d d h mm =+=+⨯=③从动带轮的设计结构图:第四章 键的选择及强度校核一、主动轮轴的键的设计及校核:①键的选择: 主动轮轴采用A 型圆头平键因为主动轮轴的直径130mm d =由表6-1可知b h 108⨯=⨯键宽键高,取L=70mm主动轮轴键的标记为:/GB T 1096 10870⨯⨯键②轴的键型结构:③键的强度校核:根据带轮材料和轴的材料为钢,且具有载荷变动微小由表6-2,取需用应力[]110p MP σ=该键的工作长度为701060l L b mm =-=-=键与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24kh mm == 键所传递的转矩:1112.19550955080.251440P T MP n ==⨯= 故挤压应力:331210280.251022.346030p T MP kld σ⨯⨯⨯===⨯⨯ 因为22.3[]110p p MP MP σσ=<=,故合适二、从动轮轴的键的设计及校核:①键的选择:从动轮轴采用A 型圆头平键因为从动轮轴的直径250d mm =由表6-1可知⨯⨯键宽b 键高h=1610,取L=70mm主动轮轴键的标记为:/GB T 1096 1070⨯⨯键16②轴的键型结构:③键的强度校核:根据带轮材料和轴的材料为钢,且具有载荷变动微小由表6-2,取需用应力[]110p MP σ=该键的工作长度为701654l L b mm =-=-=键与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25k h mm ==2212.195509550160.5720PT MP n ==⨯= 故挤压应力:3322102160.51023.7855450p T MP kld σ⨯⨯⨯===⨯⨯因为23.78[]110p p MP MP σσ=<=,故合适第五章 装配图及爆炸图一、零件的爆炸图:二、零件的装配图如下所示:第六章设计总结本设计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V带的设计,主要确定V带的类型、结构形式以及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直径、中心距、带的长度;第二部分为带轮的结构设计,主要是根据带轮的基准直径和带轮转速,确定带轮的材料、结构形式,以及轮槽、轮辐和轮毂的几何尺寸;第三部分为有关轴径的设计,确定轴径的大小并对其校核;第四部分为键的设计及校核,包括键类型的选择、键尺寸参数的确定并对其校核。
该零件主要由V带、带轮、轴、键等零部件组成,为方便带轮的装配及使用,还在轴端设置一紧固件;该零件工作时靠带传动与带轮间的摩擦来实现主、从动轮间的相对运动,它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价格成本低、缓冲吸振等优点。
这次机械设计是由带轮及V带传动组成的一套完整的简易机构,通过这次的设计,可以初步的掌握一般简单机械的一套完整的设计及方法。
此次设计主要介绍了V带轮的类型作用及构成等,大部分的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比如: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理论知识,也掌握了通过各种相关手册快速、精确的查找自身所需的知识的能力,让自己的设计观念从狭义的设计到广义的设计思路,此次的设计,也将本学期的《机械设计》所学的知识点全部的运用一遍,加深了知识点的理解,使之融会贯通,总之,此次的设计,自己收获颇多。
第七章参考文献[]1濮良贵,纪名刚. 机械设计. 8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张龙.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1版.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3王昆,何小柏,王信远.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1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3[]日大西清. 机械设计制图手册. 洪荣哲,黄廷合. 译. 杨晓辉,边宇枢. 校1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