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先师孔子》-山东人民版思品五下精品PPT教学课件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伟大的先人第1课时至圣教师孔子教案新人教版

4. 行为习惯:在学习行为习惯方面,五年级的学生有的学习习惯较好,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容易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内容,因此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讨论和交流;同时,还可以设置实验操作台,以便进行实验教学。此外,还可以将教室布置得简洁、舒适,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
5. 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播放设备等教学工具,以便教师能够顺利进行课堂教学。
3. 情感态度:学生对孔子的事迹和思想产生敬佩之情,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 行为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他们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主动与同学讨论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孔子的事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新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至圣先师》教学设计9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至圣先师》教学设计9一. 教材分析《至圣先师》这一课时主要介绍孔子,让学生了解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孔子的智慧,理解孔子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底蕴,对儒家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孔子的认识可能仅停留在名字和地位上,对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观念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注重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深入理解孔子的思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理解孔子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会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提高自己的品德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孔子的智慧,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理解孔子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
2.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提高自己的品德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等素材的课件,直观展示孔子的生平事迹和思想观念。
2.教材:准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课本和相关辅助材料。
3.黑板:制作孔子名言和道德规范的板书,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孔子的画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儒家思想,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寻迹孔子故里》-山东人民版思品五下精品PPT教学课件

书,记载有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2020/12/6
6
家世渊源:
•
孔子的先世出自王家,为子姓殷商遗民。在
商朝,孔氏长支被封为宋公,负责商朝历代君王的祭祀。
商朝灭亡后,孔氏远祖微子启(商纣王的哥哥、殷末“三
仁”之一)受封于宋,都商丘,奉殷商祀。
•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 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 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 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 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2020/12/6
10
总结:
•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
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
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
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
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君命,可谓士矣。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
•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 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020/12/6
7
政治生涯:
•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热血,也有自
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至圣先师孔子》教学设计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至圣先师孔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至圣先师孔子》是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的一个单元,主要介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生平和思想。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孔子的身世、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政治理想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史料,使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和思想,感受孔子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品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孔子生活的时代距离现在有两千多年,学生对于孔子及其思想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深入了解孔子的生平和思想,感受孔子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品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孔子的身世、教育思想和政治理想,理解孔子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孔子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品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孔子的身世、教育思想和政治理想。
2.教学难点:孔子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现代价值。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孔子的生平和思想,引导学生理解孔子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阅读理解法: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深入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理想。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孔子及其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4.案例分析法:分析孔子的言行举止,使学生感受孔子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品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至圣先师孔子》。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和动画等。
3.参考资料:相关书籍、论文和网络资源,用于教师备课和课堂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孔子的画像,引导学生回忆起已学的孔子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年级品社下《至圣先师》

《至圣先师》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第三课:寻迹孔子故里活动主题一:至圣先师课时:一课时课题至圣先师年级五教材版本山东人民版课程内容我们的国家9: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
我们共同的世界3:初步了解一些人类的文化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教材分析《至圣先师》是(鲁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第三课中的第一个三级活动主题。
“寻迹孔子故里”这一学习主题中,设计了两个三级活动主题:“至圣先师”和“孔子的影响”。
通过两个主题活动使学生对孔子以及他的思想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孔子是一个对中国乃至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艺术,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至圣先师”主题活动,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和世界著名历史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然后以孔子名言和小故事的形式初步感受孔子的一些思想和孔子对教育的贡献,体会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知道孔子是一个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国家大事和一些文化遗产有一定的接触,但对于古代名人的深入了解还很欠缺。
一方面学生的读书能力已达到一定的水平,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地操作也较为熟练,能自己上网浏览、了解与搜索资料,所以,课前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另一方面学生有自己地见解与看法,让他们充分讨论,然后达成共识。
依据这一学情教师从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自觉关注并体验。
充分考虑城乡差异,着眼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探究性、活动性、趣味性和教育性。
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的生平和孔子故里三孔的概况,对孔子有初步的了解。
2.搜集孔子的名言、故事,了解孔子的思想和贡献;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做专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伟大的先人——至圣先师孔子课件(省一等奖)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曲阜孔庙
至 圣—思想家 孔子 《论语》
先 师--教育家
《论语》被作为 国礼赠送给了联 合国和其他国家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010年英国首相来访引用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法国总统来访时引用
“温故而知新”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复旦演讲时引用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海淀区实验小学 王夏萍
四川水利学校孔子像
南京师范大学孔子像
北京师范大学孔子像
浙江大学孔子像
在孔子家乡举行祭奠活动 上海举行纪念孔子活动
香港举行纪念孔子活动 海峡两岸举行纪念孔子活动
第一课 伟大的先人
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成立 英国
澳大利亚
俄罗斯
截至2016年12月,遍布世界5大洲, 全球140个国家(地区)建立512所孔子 学院和1073个孔子课堂。孔子的生日被 定为“世界教师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孔子列为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每年在山东曲阜召开孔子思想国 际交流研究大会。
让我们一起捧读
3、了解其他伟大的先人
“子”是古代对特别 有学问男子的尊称。
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 家、教育家,儒家学 派创始人。
“有不会的 问题,问老 师还行。问 同学太丢人 了 !”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作业?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悦)乎”
“温故而知新” ——《论语》
关于学习方法的讨论:
只
只
要 多
PK
要 多
读
思
《孔子拜师》公开课ppt课件

至 圣 先 师 孔 子
我国伟大的思 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
—
远近闻名 相距 学问 风尘仆仆 纳闷 迎候 等候 止境 长进 请教 保留 传授 敬重 品行
他拜谁为师? 他去哪里拜师? 为什么要拜师? 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孔子和老子一个虚心求教, 一个诲人不倦,都表现出了高尚 的品德,所以获得了人们的敬重。
你身边有具 有这样品质的人 吗?请举例说说。
走进传统文化,了解生活中 的传统文化
京剧艺术
龙 门 石 窟
四川乐山大佛
民间剪纸艺术
中 国 传 统 文 探 化 寻 之 旅
小组专题研工作): 获取资料的途径:网上搜寻( )翻阅图书( ) 寻找实物( ) 实地考察( )其他方 法( ) 你找到的资料: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烈日炎炎的夏天,孔子不停向 洛阳走去。 凉风习习的秋天,孔子 大雨瓢泼而下,孔子 天蒙蒙亮,孔子 夜晚,天很黑,孔子 ; ; ;
;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 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 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 家,您就是老聃(dān)先 生吧?”
彬彬有礼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 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 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 他离开家乡曲阜(fù),去洛阳拜 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谦虚好学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 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 走到了洛阳。
济宁
曲阜
兖州
偃师
郑州
开封
洛阳
商丘
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A.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至圣先师孔子》PPT-山东人民版思品五下PPT教学课件

2021/01/21
1
孔子家世
❖ 孔子的先世为商末微子启后裔, 封于宋,因孔子的六世祖叫孔父 嘉,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其 曾祖父孔防叔为避宋国内乱逃到 了鲁国。
❖ 孔子
❖ 父亲叔梁纥是鲁国出名的勇士,
其正妻只生九女,其妾生一子孟
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
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
2021记/01/2·1太史公自序》 )
6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也。”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 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论语·八佾》)
❖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 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 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 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则天下 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
❖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 乱也。”(《泰伯》)
❖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2021/01/21
15
礼之用,和为贵
2021/01/21
14
中庸
❖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雍也》)
❖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 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
❖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 商也不及。”(《先进》)
❖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
卫、宋、陈、蔡、楚列国,都不为时君
所用,归死于鲁。孔子长期聚徒讲学,
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三千人,
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由此形成儒家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名2/6 丘字仲尼。
2
孔子生平
❖ 公元前551—前479年。春秋鲁国陬邑 (山东曲阜)人。孔子长九尺有六寸,
❖ 孔庙
(今1.9米以上),人皆谓之“高人”而
异之。在鲁曾任相礼(司仪)、委吏
(管理粮仓)、乘田(管理畜养)一类
的小官,鲁定公时任中都宰、司寇,因
不满意鲁国执政季桓子所为,去而周游
❖ 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玄宗李隆 基封孔子为“文宣王”。“文宣”为谥号, “王”是爵位。
❖ 宋仁宗至和二(1055年)年改文宣公为衍圣 公,后代相沿不改。
2020/12/6
4
孔门弟子
❖ 四科十哲 ❖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 言语:宰我、子贡 ❖ 政事:冉有、季路 ❖ 文学:子游、子夏 ❖ 孔子——曾子——子思 ❖ 思考题:孔子为什么选择传授文化?
2020/12/6
5
春秋——礼乐崩坏的时代
❖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 乎?是以论其世也。” (《孟子·万章下》 )
❖ 轴心时代--春秋战国
❖ 东周以降,王室日益衰微,“周之子孙,日 失其序” (《左传》隐公十一年郑庄公之 言 )。
❖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
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史
2020记/12/6·太史公自序》 )
6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也。”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 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论语·八佾》)
❖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 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 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 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则天下 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
❖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 而》)
❖ 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 圣: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
❖ 忠: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
2020/12/6
8
恕
❖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
❖ 《中庸》: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
于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 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 先施之。
❖ 《大学》: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
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
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 此之谓絜矩之道。
2020/12/6
9
义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 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2020/12/6
为仁由己
❖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 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 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 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2020/12/6
12
正名
❖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 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 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 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 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
❖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 乱也。”(《泰伯》)
❖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2020/12/6
15
礼之用,和为贵
❖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 后君子。”(《雍也》)
2020/12/6
14
中庸
❖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雍也》)
❖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 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
❖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 商也不及。”(《先进》)
❖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
2020/12/6
13
君君父父
❖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 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颜 渊》)
❖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 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
其父者有之。(《孟子·滕文公下》)
2020/12/6
7
仁――爱人忠恕
❖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 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
❖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 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
至圣先师—
2020/12/6
1
孔子家世
❖ 孔子的先世为商末微子启后裔, 封于宋,因孔子的六世祖叫孔父 嘉,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其 曾祖父孔防叔为避宋国内乱逃到 了鲁国。
❖ 孔子
❖ 父亲叔梁纥是鲁国出名的勇士,
其正妻只生九女,其妾生一子孟
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
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
晚年娶颜徵在为妻,生了下孔子,
卫、宋、陈、蔡、楚列国,都不为时君
所用,归死于鲁。孔子长期聚徒讲学,
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三千人,
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由此形成儒家学
派。
2020/12/6
3
孔子世家
❖ 《史记·孔子世家》。
❖ 西汉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汉平帝追封孔 子为“褒成宣尼公”,古人认为“褒成”是 国名,“宣尼”是谥号,“公”是爵位。
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 其犹病诸!(《雍也》)
2020/12/6
11
礼――克己复礼
❖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 (《学而》)
❖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 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阳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