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办公楼电梯问题
办公楼电梯规划规范建议

办公楼电梯规划规范建议在高层和超高层办公楼日益增多的今天,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物内主要的交通工具,因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这种关注中,候梯时间和乘梯的舒适性成为人们最关注的两个问题。
据统计,现代高层办公楼高峰期普遍的候梯时间都在10-15分钟,有些旧式办公楼甚至达到20分钟,不仅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便,而且浪费了人们宝贵的时间。
除此之外,乘梯时的拥挤和失重感也往往被人所诟病。
怎样做到建筑物内电梯的舒适性和人性化设置,尤其是缩短乘客的候梯时间,以让电梯更快捷高效地为我们服务,不仅是建筑设计师、电梯商、开发商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法律工作者所要关注和解决的社会问题。
用法制来规范和引导社会发展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有法必依的前提是有法可依。
电梯的数量跟电梯服务的优质高效密切相关,但高昂的电梯成本以及电梯对楼内建筑空间的占用往往让开发商对安装多数量的电梯望而却步。
因此如何确定一个合适的电梯数目以让办公楼能够正常运作的同时还能获得一个良好的综合效益是非常重要的。
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有关办公楼电梯设置的规范有以下条款:《民用建筑设计通则》4.3.1:电梯1、电梯不应计作安全出口,设置电梯的建筑物仍应按防火规范规定的安全疏散距离设置疏散楼梯。
2、电梯井不易被楼梯环绕。
3、在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每栋建筑物内或建筑物内每个服务区,乘客电梯的台数不宜少于2台。
4、电梯不应在转角处紧临布置,单侧排列的电梯不得超过4台,双侧排列的电梯不得超过8台。
5、电梯候梯厅的深度应符合表4.3.1的规定,乘客电梯≥最大轿厢深(B)住宅电梯单台≥1.5B;单侧4台≥2.40m;双侧多台≥相对B之和,井≥4.50m。
病床电梯单台、单侧多台≥1.5B;多台双侧≥相对B之和。
6、电梯井道和机房不宜与主要用房贴邻布置,否则应采取隔振、隔声措施。
7、机房应为专用的房间,其转户结构应保温隔热,室内应有良好通风、防潮和防尘;不应在机房顶板上直接设置水箱及在机房内直接穿越水管或蒸汽管。
建筑质量问题案例分析

建筑质量问题案例分析标题:东海国际大厦建筑质量问题案例分析案例概述:东海国际大厦是一座位于中国某城市的高层综合办公楼,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总工期计划为3年。
然而,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多个质量问题,给业主和使用者带来了重大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事件一: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2008年)项目建设中,工程团队发现混凝土结构墙面存在裂缝和弯曲变形现象,严重超出了规划设计要求。
经过测量和分析,确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监控不到位。
该问题导致部分外墙的承重能力下降,存在安全隐患。
事件二:电梯安全问题(2009年)在建设过程中,有多个电梯出现频繁故障和运行不稳定的情况。
经过调查发现,电梯制造商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导致电梯质量低下。
一些电梯甚至出现了意外停止和坠落的情况,造成一些工人和工程师受伤。
事件三:外墙隔热问题(2010年)东海国际大厦外墙应用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进行隔热处理,然而,不久后业主和使用者开始投诉,在炎热的夏季,大厦内部温度明显偏高,严重影响了工作环境。
经过技术检测,发现该复合材料对热量隔离效果远低于预期,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律师点评:东海国际大厦的建筑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业主和使用者的权益,给他们带来了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根据《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督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及行业规范,承建商应负有合理审查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义务。
对于存在的质量问题,业主和使用者有权向法院起诉,要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建议业主和使用者保留相关证据,包括工程合同、施工图纸、技术验收报告等,以证明承建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失职行为。
可以委托律师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承建商承担违约责任,返还已支付的工程款,并赔偿因质量问题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
此外,如果涉及电梯安全问题,可以向工商部门投诉制造商,并要求撤回其相关资质。
对于承建商,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和行业标准履行建设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并主动采取补救措施消除质量问题。
办公楼维修改造方案改善楼梯和电梯安全性能

办公楼维修改造方案改善楼梯和电梯安全性能办公楼作为现代商业活动的核心场所,其安全性能的保障至关重要。
其中,楼梯和电梯的安全性对员工和来访人员的工作环境与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提升办公楼的安全性能,本文将就楼梯和电梯的问题提出改善方案,并详细阐述其实施细节。
一、楼梯安全性改善方案楼梯是办公楼中常用的通道之一,然而,由于日常使用频繁以及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磨损等原因,楼梯的安全性存在一定隐患。
因此,以下是改善楼梯安全性的方案:1. 定期检查和维护:应定期进行楼梯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修复。
包括楼梯扶手的稳固性、楼梯踏板的磨损情况以及楼梯的防滑性等等。
这将确保楼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提供足够的照明:楼梯的充足照明对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感和途中的可见性至关重要。
因此,在楼梯的上下方和拐角处安装适当的照明设备,以确保楼梯通道的明亮度。
3. 加装防滑垫:为了增强楼梯的防滑性能,可以在每个楼梯踏板上加装防滑垫。
这些垫子可以有效防止人员在楼梯上滑倒和摔伤,确保人员出行的安全。
二、电梯安全性改善方案电梯是办公楼内运送人员和物品的重要工具,其安全性的保障对于办公楼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
以下是改善电梯安全性的方案:1. 定期检修和维护:将电梯的维护工作纳入到常规的维护计划中,并确保定期进行电梯的检修,并且严格按照维修合同要求进行维护。
这将有助于发现和排除一些潜在的故障隐患,并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 安装安全系统:更新或增强电梯的安全系统,例如安装安全门、防止超载的传感器和自动关门装置等。
这些安全系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障人员和物品的安全。
3. 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南:在电梯内部和电梯门旁设置清晰的操作指南,包括应急按钮的使用方法、楼层按钮的功能和报警装置等。
这将帮助工作人员正确、迅速地操作电梯,并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必要的措施。
总结通过对办公楼楼梯和电梯安全性问题的改善方案的探讨,可以明确楼梯和电梯的保养和维护的重要性。
办公楼电梯更换需求概况

办公楼电梯更换需求概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办公楼电梯的更换需求变得日益迫切。
办公楼电梯是办公楼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将员工和访客从一个楼层运送到另一个楼层的重要任务。
然而,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和技术的迅速更新,旧的电梯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如频繁故障、运行速度变慢和能源效率低下等。
首先,办公楼电梯更换需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安全问题。
旧的电梯可能存在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如电梯门无法正常关闭、电梯停在错误的楼层、电梯运行不稳定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对员工和访客的生命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为了确保人员的安全,更换办公楼电梯势在必行。
其次,旧的电梯在运行效率和能源消耗方面存在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一代电梯拥有更高的运行速度和更低的能源消耗,可以更有效地满足办公楼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
相比之下,旧的电梯由于设计陈旧和技术落后,运行速度较慢且能耗较高,无法满足现代办公楼的需求。
因此,更换电梯是提高办公楼运行效率和节约能源的有效方式。
另外,新的电梯还具备更多的智能化功能,如远程监控、自动故障诊断和数据分析等。
这些智能化功能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例如,远程监控功能可以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自动故障诊断功能可以快速识别电梯故障原因,减少维修时间。
这些先进的功能可以提高电梯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提升办公楼的整体运行效率。
综上所述,办公楼电梯更换需求的概况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电梯的安全隐患、低效能耗和缺乏智能化功能等问题逐渐显现,办公楼需要更换新一代电梯来提升安全性、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
通过更换电梯,办公楼可以有效解决旧电梯存在的问题,并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
办公楼电梯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

办公楼电梯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1. 背景描述随着办公楼的不断发展和扩展,电梯已经成为办公楼的重要交通方式。
然而,电梯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确保员工、访客和物品的安全,我们有必要识别和整改办公楼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
2. 安全隐患分析分析电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 维护保养不到位有些办公楼电梯的维护保养工作可能存在不到位的情况,例如定期保养和检查频率不足,或者不及时处理小故障。
2.2 电梯设备老化一些电梯设备可能已经过时,存在老化情况。
设备老化可能导致电梯性能下降,存在故障和安全隐患。
2.3 运行异常和故障频发部分办公楼电梯的运行异常和故障频发,包括电梯突然停止、开关门故障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电梯的安全性。
2.4 缺乏紧急应急措施在一些情况下,电梯存在缺乏紧急应急措施的情况。
当发生意外情况时,缺乏有效的紧急求助和救援机制。
3. 整改措施建议针对以上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整改措施:3.1 加强维护保养工作确保电梯的定期维护和检查工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提高维保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加强故障排除能力。
3.2 更新和升级设备对于老化和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设备,考虑进行更新和升级。
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电梯的性能和安全性。
3.3 加强运行监控和维修响应建立完善的电梯运行监控系统,及时发现电梯运行异常和故障情况。
同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加强故障维修和处理工作。
3.4 增设应急措施和紧急求助设备安装紧急求助装置,为使用者提供紧急报警和救援机制。
确保电梯内部和周边设有紧急求助按钮和相关设备。
4. 持续监督和培训整改措施的落实需要定期监督和评估。
并且,对电梯使用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以上是针对办公楼电梯安全隐患的分析和整改措施建议,希望能够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办公楼电梯事故处置方案

办公楼电梯事故处置方案一、前言办公楼电梯事故是一种严重的安全事件,不仅会威胁员工和访客的生命安全,还会对公司的声誉和运营造成巨大的影响。
因此,制定一份有效的电梯事故处置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预防措施、应急响应和事故调查等方面,为办公楼电梯事故的处置提供详细建议。
二、预防措施1.定期电梯维护和检查:每月对电梯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维护。
特别是对电梯的安全门、传感器和紧急停止按钮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
2.建立电梯使用规定:制定电梯使用规定,明确谁可以使用电梯以及如何正确操作和使用电梯。
要求员工接受电梯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意识和知识。
3.安装监控摄像头:在电梯前后安装监控摄像头,监测电梯的使用情况。
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及时通过监控录像找到事故原因。
4.维修合同管理:与电梯检修公司签订合同,并建立管理机制。
定期检查合同履行情况,确保合同中规定的服务内容和标准得到满足。
三、应急响应1.事故报告:一旦发生电梯事故,任何发现事故的人员都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
相关部门应建立快速响应机制,要求事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紧急救援:电梯维修人员和安全人员应立即赶到现场,评估事故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救援措施。
如果有人被困在电梯里,应及时提供援助,并保持与困人的良好沟通,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3.事故现场封控和疏导:将事故现场封控,防止更多的人员进入事故区域。
同时,疏导其他员工和访客,引导他们使用其他电梯或楼梯。
4.事故通知和联络:如果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严重财产损失,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管理层以及相关机构或监管部门。
对于人员伤亡事故,应及时报告社会公安机关。
四、事故调查1.事故调查小组:组织一支专业的事故调查小组,由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组成。
该小组应具备相关的技术和专业知识,能够对电梯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
2.事故原因分析:通过实地调查和收集相关证据,对电梯事故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
主要包括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维修不到位等各种可能的原因。
电梯问题整改报告模板

电梯问题整改报告模板一、问题的描述在某市场办公楼的电梯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具体情况如下:1.电梯上下行存在抖动现象,且声音较大;2.电梯进出门不能及时关闭,需要手动推合门;3.电梯内部显示面板上的数字和文字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以上问题均会给市场办公楼的用户和员工使用电梯带来不便,同时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使用者的运行安全和使用体验,我们需要对电梯进行整改。
二、整改计划1.对电梯进行检查和维修,消除电梯上下行的抖动现象,并减小电梯的噪音;2.更换电梯进出门闭合机构,保证安全可靠地实现自动开关门;3.更换显示面板,确保数字、文字清晰可辨认。
以上整改计划的时间安排如下:•检查和维修电梯:计划时间为2天(日期为X月X日至X月X日);•更换电梯进出门闭合机构:计划时间为1天(日期为X月X日);•更换显示面板:计划时间为1天(日期为X月X日)。
在整改期间,需要进行以下安全和管理措施:•关闭电梯,在整改时间段内停止使用;•为市场和员工提供替代临时电梯,保证上下楼层需求;•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整改工作,确保操作规范、安全。
整改结束后,需要进行以下验收措施:1.对电梯进行试运行和检测;2.对整改情况进行记录和归档,作为后续电梯维护的重要依据;3.进行客户和员工满意度调查,获取整改效果评价。
三、预算和资金使用以上整改计划所需预算共计XXX元,具体费用明细如下:1.检查和维修电梯:XXX元;2.更换电梯进出门闭合机构:XXX元;3.更换显示面板:XXX元。
资金使用将按整改计划时间节点,分期使用和报销。
四、负责人和联系方式本次电梯整改工作由市场管理部负责,具体负责人为XXX,联系方式为XXX。
五、总结和展望本次电梯整改工作,是为了消除使用者的不安全和不便利之处,以及更好地保障市场和员工的利益和权益。
我们将全力以赴,按照整改计划进行整改工作。
同时,也需要从整改过程中,总结和收获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和提升电梯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客户和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高层住宅电梯安全要求

高层住宅电梯安全要求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高层住宅电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然而,电梯作为一种特殊的设施,其安全问题十分重要。
为了确保高层住宅电梯的安全运行,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要求。
1. 选用符合规定标准的电梯
电梯的选用首先要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了《电梯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了电梯的制造、安装、维修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因此,在选用电梯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选择。
2. 配备完备的安全装置
电梯的安全装置对于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电梯应配备完备的安全装置,如限速器、上、下极限开关、门锁等,以确保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能立刻切断电梯运行。
3. 加强电梯维护和检查
每部电梯都应该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电梯安全情况。
特别是在高层住宅电梯中,由于乘客密度大、使用频率高,电梯的维护和检查必须更加重视。
4. 培养乘客正确的乘梯文明习惯
无论是乘客还是物业,在电梯的安全问题上都有责任。
因此,物业应当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规范乘客的乘梯行为,培养良好的乘梯文明习惯。
乘客应当文明乘梯,按照规定的电梯载重、停靠楼层等要求行动,不得压缩运行安全空间。
总之,高层住宅电梯的安全关系到广大业主和居民的生命安全,对于物业公司来说也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管理任务。
只有认真遵循上述要求,才能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2.3.日期:年月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高层办公楼电梯问题摘要繁华的都市和人口密度的高度集中使得电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交通工具。
在办公场所,每天的上下班时间都会在拥挤的人潮中听到对电梯运行速度和调控安排的不满和抱怨,然而在电梯运行速度既定的情况下,合理的安排电梯停靠楼层的方案变成了提高电梯运行效率的唯一出路。
对于问题一,要设计一个较优的电梯调运方案,我们首先建立一个模型,对电梯调运可使用的随机运行方案、奇偶层运行方案、分层运行方案、随机与分层相结合这四种方案进行计算、比较、分析,得出分层运行方案为运行效率最高的调运方案。
针对问题中有6部电梯的情况,采用上述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即分层运行方案。
在负责低层、高层运送任务的电梯数均为3部,且低层三部电梯负责的各楼层总人数不少于高层三部电梯负责的各楼层总人数的原则上,对分两层的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得出三部电梯负责低层(2-15层)运送任务,另外三部电梯负责高层(16-30层)运送任务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考虑到最优方案的运行总时间过长,我们对其进行优化,即考虑乘客可步行1-2层楼梯,对该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得出6部电梯不可能满足运送要求的结论,为问题二的解决做铺垫。
对于问题二,通过问题一最优模型的计算结果可知,6部电梯无法满足运送要求,在重新安装改造电梯时考虑增加电梯的数量以满足要求。
运用问题一中建立的最优分层模型来确定需要电梯的型号及数量,不仅考虑要在40min内将所有乘客运送至目的地,还要考虑到电梯的安装成本。
对低层可安装低速或中速电梯、高层可安装中速或高速电梯的五种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电梯安装的最优方案,即负责低层(2-15层)运送任务需12部低速电梯,负责高层(16-30层)运送任务需12部中速电梯。
关键词:分层运行运行总时间调运方案候梯时间一、问题重述商用写字楼在早上8点20分到9点00分这段时间里,上班的人陆续到达,底楼等电梯的地方就人山人海,公司要求设计一个合理有效的电梯调度运行方案。
各层楼的办公人数(不包括第一层楼)见表1(1) 数据m;(3)电梯的最大运行速度是304.8m/min,电梯由速度0线性增加到全速,其加速度为1.22m/s2;(4)电梯的容量为19人.每个乘客上、下电梯的平均时间分别为0.8s和0.5s,开关电梯门的平均时间为3s,其它损失时间(如果考虑的话)为上面3部分时间总和的10%;(5)底楼最大允许等侯时间最好不超过1分钟;第一问:假如现有6部电梯,设计一下电梯调运方案,使得在这段时间内电梯能尽可能地把各层楼的人流快速送到,减少候梯时间。
第二问:如果大厦管理者想重新安装改造电梯,除满足以上运行要求外,还考虑电梯安装的安装成本,比如用较少的电梯比更多的电梯花费少,一个速度慢的电梯比一个速度快的电梯花费少,能选用电梯分别有快速,中速,慢速三种,给管理者写一个方案,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来实现(如需用数据分析说明,可设选用电梯的最大速度分别是243.8 m/min,304.8 m/min,365.8m/min)。
二、模型假设1. 每次进入电梯的人数均达到最大容量,即19人;2. 电梯下行时不上人;3. 电梯减速时加速度也为1.22m/s2;4. 只考虑把上班的人从一楼送到各自确定的层数,而不考虑其在中途乘坐电梯的情况;5. 电梯每次到底楼时,都有足够多的乘客,可上满电梯;6. 每个乘客在每层下的概率相等。
7. 低速、中速、高速电梯的加速度相同,为1.22m/s2;三、符号约定1. m=19——电梯最大载人量;2. n S——电梯上升到n层时的高度;(2=<n<=30)3. H——第一层的高度(7.62m);4. h——从第二层起每层楼的高度(3.91m);5. a——电梯的加速度(1.22m/2s);6. V——电梯的最大速度(5.08m/s);7. n t——电梯从底楼上升到第n层的时间(s);8. t上——每个乘客上电梯的平均时间(0.8s);9. t下——每个乘客下电梯的平均时间(0.5s);10. k t——开电梯门的平均时间(3s);11. g t——关电梯门的平均时间(3s);12. T——电梯运行总时间(s);13. x——电梯实际停的站数;14. Ex——电梯停靠站数的期望;15. N——一组电梯所服务的楼层数;四、问题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楼大厦随处可见,而电梯已经成为现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
由于电梯的承载能力有限,但是乘客数量较多易造成拥挤,合理安排电梯的安装及调运方案问题亟待解决。
对于问题一,目前各种高层建筑可用的电梯运行模式有:随机运行方案、奇偶层运行方案、分层运行方案和随机与分层相结合的方案,分析各种方案所用的总时间及其运行效率可知:分层运行方案在这几种电梯调运方案中所用的总时间最少、运行效率最高,所以我们在设计电梯调运方案时使用分层运行方案,可将所有等待乘客快速运至目的地。
又考虑到题中要求底楼最大允许等候时间最好不超过1分钟,经过计算我们将30个楼层分为高层、低层两部分,有三部电梯负责低层乘客的运送,另外三部电梯负责高层乘客的运送。
负责高层、低层运送的电梯运行总时间应基本相同,而低层每个周期运行时间较短,在安排电梯调运时需要令低层的电梯负责的楼层数较高层电梯负责的楼层数多。
通过具体计算确定高低层的分层方案。
分层方案较为合理但总的运送时间过长,这时我们考虑让乘客乘坐电梯到一定楼层,然后走楼梯行至目的地,这样大大减少了总运送时间。
对于问题二,通过问题一的计算分析可知,6部电梯不能满足全部的运送要求,需增加电梯数量。
仍然按照第一问题中建立的模型,采用分层运行方案,确定所需电梯数量及型号。
电梯型号有低速(243.8m/s)、中速(304.8m/s)、高速(365.8m/s)三种,负责低层运送任务的电梯行走路程较短,可采用低速或中速电梯,负责高层运送任务的电梯行走路程较长,可采用中速或高速电梯,我们对低层用低速电梯、高层用中速电梯,低层用低速电梯、高层用高速电梯,低层用中速电梯、高层用高速电梯这三种方案分别进行计算分析,考虑总的运行时间及电梯的成本,从而确定重新安装改造电梯的最优方案。
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问题一的求解:首先分析随机运行方案、奇偶层运行方案、分层运行方案和随机与分层相结合方案这四种方案的优劣。
设楼层数为(b+1)(b>=1);电梯每次上行均在第1层满载,容量为k,下行不接客;第1层无乘客出电梯,在允许到达的其余各层均有乘客出电梯;每层有m 名工作人员,即在电梯运送所有乘客完毕后,每层累计有m 名乘客在该层出电梯,则需电梯运送的乘客数为b*m ;电梯运行中每经过一层的时间为常数1t ;供乘客出入电梯的时间也为一常数2t ;运送所有乘客的总时间为T 。
为简化描述同时不失一般性,我们假设有两台电梯同时独立运行,电梯运行方案的比较标准定为运送所有乘客的总时间T ,各种方案的计算过程如下:随机运行方案:该方案允许电梯可以在任意层停靠,由于随机运行,两台电梯平均运行周期均为(2*b*1t +b*2t ),共运送乘客2*k 人,运送所有乘客共b*m人,所用时间为T ,由1222k bt bt bm T可得: 212(2)2b m t t T k; 奇偶层运行方案:该方案要求两台电梯中一台停靠奇数层,另一台停靠偶数层,当b 为偶数时,停靠奇数层的电梯的运行周期为(2*b*1t +b*2t /2),而停靠偶数层的电梯的运行周期为[2*(b-1)*1t +b*2t /2],由21222bt bt k km T可得: 212(4)4bm t t T k; 分层运行方案:该方案将以(b*n+1)(0<n<1)层为界分为上下两段,一台电梯运行第1层至第(b*n+1)层,另一台运行第1层至第(b+1)层,由 1212()(1)kbt b nb t n bm T 1222k bnt bnt nbm T 可得: 222122122122(1)(2)(2)b m n t t nt T k b n m t t T k,T=max(1T ,2T ); 当n=*n =22121121)()t t t t 时,该方案达到最优,T=2*212()(2)b n m t t k;随机与分层相结合的方案:该方案仍以(b*n+1)(0<n<1)层为界分为上下两段,一台电梯运行第1层至第(b*n+1)层,另一台运行第1层至第(b+1)层,而另一台电梯则可停靠所有楼层,在平均情况下可设乘客在各层出电梯的机率相等,即平均在每层有k /b 名乘客出电梯.由于目的地为第(b*n+2)层至第(b+1)层的乘客可由两台电梯运送,而目的地为第2层至第(b*n+1)层的乘客仅由一台电梯运送,故所需的总时间为运送目的地为第2层至第(b*n+1)层的乘客所用的时间,由 12*2h nb bt bt b bnm T可得: 212(2)b m t t T k; 通过对上述四种方案的计算易得:222121212(4)(2)(2)42b m t t b m t t b m t t kk k ; 221221212(4)(2)(2)42bm bt bt t b m t t b m t t k k k; 综上考虑电梯的运行效率可得:分层运行方案>奇偶层运行方案>随机运行方案>随机与分层相结合的方案。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分段运行方案是及时的将所有等待的乘客快速运至目的地,尽快地疏散等候区的乘客的最优方案。
基于上述的计算分析,我们采用分层运送方案对6部电梯进行调运。
先假定三台电梯负责写字楼高层乘客的运送任务(16-30层),另外三台电梯负责低层乘客的运送任务(2-15层)。
对于负责低层的三部电梯:有假设可知,任一乘客在任一层楼下的概率i p =1/N,对于m 个乘客,至少有一个在第i 层下的概率为:p=1-m (1-1/N);可得:Ex=1[1(1)]m N N对低层的电梯,电梯向上运送乘客停靠站数的期望为:Ex1=19114[1(1)]14=10.58;(x1低层的总层数) 取Ex1=11;由于共有14站,其中电梯停留了11站,用最多隔一层停的方式考虑,认为其在第二层停一次,其余十站中有三站隔一层楼停一下,其余六站一层停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