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牛角罐
新型牛角罐治疗风湿性膝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民族医药中国民间疗法 CHINA’S NATUROPATHY,Mar.2019,Vol.27No.6 ※基金项目:内蒙古蒙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资助项目(GCY20150706)新型牛角罐治疗风湿性膝关节炎的临床观察※包连胜,其合力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通辽028000)【摘要】 目的:比较真空罐与新型牛角罐治疗风湿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2例。
两组患者均采用蒙医拔罐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使用真空罐,治疗组使用牛角罐。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8%,二次治愈率为30.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23%,二次治愈率为7.69%。
结论:牛角罐在缓解风湿性膝关节炎的疼痛和症状方面优于真空罐。
【关键词】 蒙医;拔罐放血疗法;风湿性关节炎;新型牛角罐中图分类号:R29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21/j.cnki.11-3555/r.2019.0603 蒙医传统疗法所用的器具,包含碗筷、锥子、马鞍等生活物品和工具[1]。
牛角罐是古时蒙古族利用周围资源发明的蒙医传统疗法器具之一,也是早期蒙医学者临床常用的器具之一。
牛角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滋阴凉血、祛风湿、治淋通石的功效。
因此,牛角制作的拔罐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优势较为显著。
风湿性关节炎是常见的结缔组织急性或慢性炎症,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和疼痛是其最常见的典型症状[2]。
研究认为风湿性关节炎可能与遗传、免疫、感染及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其主要病理特点为关节腔滑膜炎症、形成肉芽肿、软骨与骨组织破坏和细胞增殖导致关节间隙消失、关节僵直,甚至丧失关节功能。
风湿性关节炎是目前临床上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
为了更好地挖掘、开发传统的牛角罐,笔者研发出新型的牛角罐,以使其更加简便、更适合于临床,并将其应用于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证明其临床疗效优于真空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
文献方法研究蒙医治疗脑震荡和藏医治疗脑震荡的区别

且 局 部 有 集 水 时 , 用 把 芒 果 核 、 苣 苔 、 胆 等 放 在 损 采 苦 熊 伤 的 颅 骨 缝 上 后 进 行 艾 灸 。 震 荡 患 者 采 取 上 述 治 疗 后 应 脑 吃 较 热 食 品 , 后 服 用 香 附 子 等 温 药 , 用 马 麝 熟 皮 条 包 之 再 扎 好 即 可 。 术 后 护 理 应 注 意 加 强 营 养 , 卧 修 养 , 要 参 静 不 加 体 力 劳 动 。 治 疗 脑 外 伤 时 采 用 姜 花 椒 、 拨 等 药 材 敷 荜
合 在 百 会 、 椎 6和 7间 、 白 交 穴 、 突 旁 穴 位 上 进 行 艾 颈 黑 剑 灸 。脑 骨 膜 损 伤 、 骨 头 损 伤 、 神 经 损 伤 引 起 的 说 话 不 脑 脑 清 楚 、 部 肿 胀 等 的 治 疗 法 大 概 都 看 视 病 情 给 药 的 同 时 辅 脑
强 的外 治 治 疗 是 艾 灸 治疗 - 。 …一
11 医 文 献 《 药 月 帝 》 九 十 六 章 《 疗 脑 外 伤 ( 骨 .藏 医 第 治 颅
缝 )记 载 : 》 治疗 颅骨 缝包 括 治疗 损伤 的血 管 和脑外 伤 ( 颅
骨 缝 ) 治 疗 脑 外 伤 ( 骨 缝 ) 括 脑 骨 膜 损 伤 、 骨 头 损 。 颅 包 脑 伤 、 神 经 损 伤 引 起 的 说 话 不 清 楚 、 水 肿 等 。 当 脑 血 管 脑 脑 受 到 损 伤 ,而 且 血 管 损 伤 不 严 重 时 采 用 牛 角 拔 罐 的 方 法 ,
… …
没 有 伤 口的脑 伤 时必 须 先 把 受 损 伤 部位 包 扎 好 , 五 灵 把
脂 、 酪 、 的酵 母 、 奶 酒 花椒 、 茴 香 、 小 麝香 等 药 材 搅 拌 和 好 并 熬 成 的 浓 渣 子 , 成 形 放 在 清 理 干 净 的 受 伤 处 包 扎 好 , … 较 捏 …
刮痧拔火罐

拔罐方法
1,留罐法(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滞留一定时间的方法) 留罐法(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滞留一定时间的方法) 走罐法(罐具吸拔住后, 2,走罐法(罐具吸拔住后,将罐自上而下反复拉动至皮肤 潮红) 潮红) 闪罐法(罐具吸拔于施治部位后, 3,闪罐法(罐具吸拔于施治部位后,手握罐体快速外拔发 出声响,以不留痕迹为宜) 出声响,以不留痕迹为宜) 刺血拔罐法(用消毒后的三棱针刺破穴位病灶部表皮, 4,刺血拔罐法(用消毒后的三棱针刺破穴位病灶部表皮, 使之出血,然后立即拔罐) 使之出血,然后立即拔罐) 5,留针拔罐法 起罐方法:15—20分钟可将罐取下, 起罐方法:15—20分钟可将罐取下,取时一手将罐向一面倾 分钟可将罐取下 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 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 就会与皮肤脱开。 就会与皮肤脱开。
治疗机理
• 本疗法有宣通气血,发汗解表,疏筋活络,调理脾胃等功 本疗法有宣通气血,发汗解表,疏筋活络, 而五脏之俞穴皆分布于背部, 能,而五脏之俞穴皆分布于背部,刮治后可使脏腑秽浊之 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 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 • 根据现代医学分析,作用于神经系统,借助神经末梢的传 根据现代医学分析,作用于神经系统, 导以加强人体的防御机能。作用于循环系统, 导以加强人体的防御机能。作用于循环系统,使血液回流 加快,循环增强;淋巴液的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 加快,循环增强;淋巴液的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
火罐四大禁忌
• • • • • 饱腹、空腹都不宜拔火罐操作; 饱腹、空腹都不宜拔火罐操作; 拔火罐前要先排净大小便; 拔火罐前要先排净大小便; 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火罐; 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火罐; 拔罐的斑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罐等; 拔罐的斑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罐等; 严重疾病者,皮肤病溃烂者,醉酒者禁做。 严重疾病者,皮肤病溃烂者,醉酒者禁做。
用蒙医传统牛角拔罐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的疗效观察

用蒙医传统牛角拔罐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的疗效观察 1.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传统疗术三科 260000;2.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蒙药种植研发室 260000;3.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传统疗术一科 260000【摘要】目的:探讨蒙医牛角拔罐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将56例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牛角拔罐组(18例)、蒙药组(18例)、蒙医针刺组(20例)等三组,治疗结束后,对比三组治疗总疗效。
结果:三组疗效比较,蒙医牛角拔罐组总有效率 88.90%,蒙药组总有效率为 61.10%,蒙医针刺组总有效率为 85.00%,三组总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是P <0.05)。
结论:蒙医牛角拔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蒙医托雷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蒙医牛角拔罐;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对称性小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点是滑膜长期的慢性炎症,逐渐增生形成血管翳,造成对软骨及骨关节的侵袭破坏,在晚期的时候会导致关节强直和畸形,并可伴有肌肉萎缩的出现,是造成患病人群劳动能力丧失和形成肢体残疾的主要病因之一。
RA在我国发病率为 0. 2% ~0. 4%,因RF病程缓慢,预后差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且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1]。
如今蒙医牛角拔罐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广泛受关注,其治疗疗效好,起效迅速,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及探讨。
现将蒙医牛角拔罐疗法、蒙药、蒙医针刺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性研究,进一步探讨蒙医牛角拔罐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 1月至 2017年8 月期间收治的西医诊断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蒙医诊断符合托雷病的患者56例,参照蒙医《蒙医病症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蒙医传统疗术学》、《百科全书》、《蒙医内科学》确定诊断标准[2]。
蒙药与拔罐放血疗法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体会

蒙药与拔罐放血疗法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观察蒙药结合拔罐放血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80例患者,辨证论治疗的方法,给予蒙药额尔敦乌日乐、玛日钦-13、嘎日迪-13、古日古木-13、萨仁嘎日迪等蒙药,同时结合蒙医拔罐放血疗法。
结果治疗后有有效率93%。
结论蒙药结合拔罐放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蒙药拔罐放血疗法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208-02颈椎病是常见疾病,分为五种:椎动脉型,脊髓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因颈椎退行性病变引起椎基底动脉缺血而表现的一组症候群,临床以中老年多见,笔者从2011年8月至今采用蒙药结合拔罐放血疗法治疗80例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0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男性33例,女性47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8年。
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发的《中医病诊诊疗标准》及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颈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即:①颈性眩晕,可有猝倒史;②旋颈试验阳性;③多数伴有交感神经症状;④ 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动脉造影及椎动脉血液检查可协助定位。
1.3治疗方法1.3.1蒙药治疗根据病人病情,辨证论治使用蒙药主方额尔敦乌日乐、玛日钦-13、嘎日迪-13、古日古木-13、萨仁嘎日迪等蒙药。
1.3.2拔罐放血治疗方法;第一步:①患者坐位,用普及型真空拔罐器KZ-AI 罐,在患者颈下部最疼痛部位或者颈上部的“塔克扎”穴位上拔罐。
②约10分钟后去罐,用75% 酒精棉球消毒拔罐部位,再用消毒特制的三棱针(针长105㎜,直径1.25㎜,针柄25㎜,针身80㎜)直刺5-7次,进针25-40㎜深,迅速拔针再行拔罐。
③约10分钟后去罐,用75% 酒精棉球消毒拔罐部位、敷以消毒纱布、予以包扎。
12.十二.蒙医服务项目(235)

关节穿刺针法 关节 协日乌素穿刺法 部位 蒙医腹部针法 次 蒙医腰背针法 次 急性腰扭伤蒙医快针法 次 落枕蒙医快针法 次 体针针刺法 次 抗痉挛针刺法 次 穴位注射法 穴位 电针针法 二个穴位 窜针针刺法 次 介入温针仪疗法 二个穴位 温针灸法 次 白山蓟灸法 次 西河柳灸法 次 35 35 35 20 30 20 10 40 40 60 60 40 40 30 30
QBAA0003 (二)萨木疗术 QCAA0001 (三)拔罐类疗法 QCAA0002 (三)拔罐类疗法 QCAA0003 (三)拔罐类疗法 QCAA0004 (三)拔罐类疗法 QCAA0005 (三)拔罐类疗法 QCAA0006 (三)拔罐类疗法 QCAA0007 (三)拔罐类疗法 QCAA0008 (三)拔罐类疗法 QCAA0009 (三)拔罐类疗法 QCAA0010 (三)拔罐类疗法 QCAA0011 (三)拔罐类疗法 QCAA0012 (三)拔罐类疗法 QDAA0001 (四)针刺类疗法 QDAA0002 (四)针刺类疗法
QEAA0004 (五)灸疗类疗法 QEAA0005 (五)灸疗类疗法 QEAA0006 (五)灸疗类疗法 QEAA0007 (五)灸疗类疗法 QEAA0008 (五)灸疗类疗法 QEAA0009 (五)灸疗类疗法 QEAA0010 (五)灸疗类疗法 QEAA0011 (五)灸疗类疗法 QEAA0012 (五)灸疗类疗法 QFAA0001 (六)诺哈拉呼疗术 QFAA0002 (六)诺哈拉呼疗术 QFAA0003 (六)诺哈拉呼疗术 QFAA0004 (六)诺哈拉呼疗术 QFAA0005 (六)诺哈拉呼疗术 QFAA0006 (六)诺哈拉呼疗术
锁骨骨折整骨术 次 肩胛骨骨折整骨术 次 肱骨颈(解剖颈或外科颈)骨 折整骨术 肱骨干骨折整骨术 次 肱骨髁上骨折整骨术 次 尺骨鹰嘴骨折整骨术 次 尺骨干骨折整骨术 次 桡骨骨折整骨术 次 尺桡骨双骨折整骨术 次 孟氏骨折(尺骨上1/3骨折合 并桡骨小头脱位)整骨术 科雷氏骨折(上肢挠骨远端 骨折合并尺骨脱位)整骨术 掌骨骨折整骨术 次 指骨骨折整骨术 次 腕舟状骨骨折整骨术(包括 其他腕骨) 股骨颈骨折整骨术 次 500 次 300 360 300 次 次 540 400 400 400 500 400 500 400 次 300 400 300
藏蒙医药知识简介

部 分 常 用 方 剂
七十味珍珠丸:珍珠、猫眼石、佐太、西红花等。开窍、镇静、活血通络。 二十五味珍珠丸:藏红花、黑种草子、荜茇等。心血管病。 仁青芒觉:佐太、牛黄、西红花、螃蟹、芒果等70多种。解毒消炎、利尿、
祛腐生肌、滋补强身。 仁青常觉:西红花、诃子、麝香等160多味。消炎解毒、健脾和胃、活血 止痛。 二十五味鬼臼丸:鬼臼、藏茜草、熊胆、藏紫草等。祛风镇痛、调经止血、 补气养血。 佐珠达西:佐太、熊胆、西红花、牛黄、肉豆蔻、丁香、短管兔耳草等35 味。疏肝健胃、消肿散结、解毒止痛。 大月晶丸:寒水石、天竺黄、西红花、甘青青等35味。消炎解毒、和胃止 酸、消食化痞。 十一味金色丸:金诃子、黑冰片、波棱瓜子等。清热解毒、化瘀。胆囊炎。 十味黑冰片丸:黑冰片、石榴、肉桂等。温胃消食、破积利胆。 志嘎汗散:冰片、天竺黄、红花等13味。清热解毒、消炎。小儿流脑、脑 炎等。 六味安消散:诃子、寒水石、藏木香等。和胃健脾、导滞消积、润肠通便、 理气、降脂。
藏洪莲: 红景天: 喜冷湿、光。藏南、中到东的广 喜凉润、肥,畏炎热、也耐瘠薄。 大地区,海拔3100-5400米的高山 西藏喜马拉雅、念青唐古拉山区,海 草地、沼泽湿地、林缘湿地,锡金、 拔3300-5400米的山坡草地、高山灌 不丹也有分布。 丛、石砾草坡、冰碛石滩等处,尼泊 [性味]性温、味辛。 尔、不丹亦有分布。 [功能主治]退黄消炎、清热解毒、 [性味]味甘、苦、涩、性凉。 补肾益肝、增强肝脏代谢功能。 [功能主治]消炎止血、抗病毒作用,
藏蒙医药知识简介
藏 医 药基础 知识
藏 医 药 的 历 史
2000多年 地域: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 宗教:本教、藏传佛教(喇嘛教) 高原,海拔3000m以上 皮肤致密、厚,嗓音洪亮 医药起源:圣人;动物本能;巫术;劳动实践 人体疾病与龙神有关 藏医 中原、印度、阿拉伯 佛教 受西方影响,注重人体的解剖结构
论蒙医针刺拔罐疗法治疗作用

[ 1 朱观 煦,等 .拔罐疗法的负压性能[ ] 1] - .中国针灸,19 ,3 T 98 .
作者简介 :陈英松 ( 99 1 7 一),医学博 士,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研 究方向:蒙医传统疗法现代研究。 通讯作者 :阿古拉 ( 9 5 1 6 一),医学博 士,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研 究方向:蒙医学研究 。
论 蒙 医针 刺拔 罐 疗 法 治 疗 作 用
陈英 松 吴七柱 阿 古拉
呼和浩特 0 0 1 10 1 内蒙古医学 院蒙医药学 院,内蒙古
【 摘 要】蒙医针刺拔罐疗法是通过针刺与拔罐刺激来 吸出恶血、黄水之类病邪气而 治病 的一种 传统外治疗法。具有改善赫依、血循 行,止痛 ,祛恶血 、黄水、消肿,预防疾病等治疗作用达N5 病外除 目的,受到 良好 的临床效果 1 【 关键词 】蒙医;针刺拔罐疗 法;治疗作用 【 中图分类号 】R 9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10 — 5 7( 0 0 4 1 6 I 0 78 1 2 1 )2 — 6 一
t r a i n o a a a t b u b r y ( o u n i a L )l a e n s r p a dt o f c tr c y m l e r M r s i d c . e v s i t e—
[ ] 王玮 ,王琳 .黄酮类化合物 的研究进 展 [] 6 J .沈 阳医学 院学报 ,2 0 ,4 02
【 ]曹 纬国,刘志勤 ,邵云,等.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7 J .西北 植物学报,2 0 ,2 1 ):2 4 . 0 3 3( 2 21 [] 姜国芳,谢 宗波 ,乐长高.银杏叶黄酮类 化合物 的研究进展 [] 8 J .时珍国 医国药,20 ,1 5 0 4 5( ):3 6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角本身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
具有清热解毒,滋阴凉血,降血压,去风湿,治淋通石的药用功效。
它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
这种疗法可以祛巴大干、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
火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火罐同时施行。
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功能作用:
1、纯物理疗法,安全迅速。
2、传统蒙医疗术法,治愈多种疾病。
3、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提高肌体免疫能力。
4、集针灸、按摩、涂擦等疗法为一体。
5、祛除体内风、寒、热、毒。
牛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安神定惊、滋阴潜阳、泻心火降血压、驱风之药理作用,速血液循环,清脑凉血,镇痛止痒。
所以也是刮痧按摩之首选。
水牛角味辛、咸、寒。
辛可发散行气、活血润养;咸能软坚润下;寒能清热解毒;具有发散、行气,清热、凉血、解毒,以及活血、化瘀的作用
拔牛角罐对大多数人都适用,但有以下情况的人不宜
有心脏病、血液病、皮肤病、皮肤损伤、精神病或神经质的人,肺结核及各种传染病、各种骨折、极度衰弱、孕妇、妇女月经期、过饱、过饥、过渴、醉酒等,均应禁用或慎用拔罐疗法。
过于瘦弱的人也不宜用火罐。
头部、心脏处要慎用,不能什么伤痛都用火罐,外伤、内部肌肉撕裂等都不可用火罐,否则将适得其反。
1.孕妇的腹部、妇女的乳头禁拔;
2.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需慎拔;
3.皮肤高度过敏,或患皮肤病的人禁拔;
4.久病年老、极度虚弱、消瘦者需慎拔;
5.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度疲劳者禁拔;
[拔牛角罐注意事项]:
1.拔罐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
夏季拔罐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拔罐部位。
2.拔牛角罐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拔牛角罐部位的瘀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拔罐。
再次拔罐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瘀斑退为标准。
4.拔牛角罐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