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与生物制药
新型的动物生物制药厂—转基因动物乳腺反应器

2 3 乳腺 组织 可 以对 人 体 蛋 白质 进 行 正 确 的 修 饰 . 和 后加 工 , 产品 的生 物学 活性 接 近 天然 产 品 。 2 4 在 动物 乳腺 表达 的 外 源基 因可 以遗 传 。 旦获 . 一 得 一 个 生 产 某 种有 价 值 蛋 白质 的动 物 个 体 , 以用 可
了细 胞 基 因工 程药 物 , 能 够 表 达 人 或 哺 乳 动 物 的 它 蛋 白 , 乳 动 物 细 胞具 备 对 蛋 白进 行 修 饰 加 工 的条 哺
件 。但这 种 方法 对 人 或哺 乳 动物 细 胞 培养 要 求 的条 件相 当苛 刻 , 成本 太 高 ; 是 人们 想 到是 否 可 以将人 于 们所 需 目的 基 因直 接 导 入 哺 乳 动 物 如 鼠 、 、 、 兔 羊 猪 的体 内 , 在 哺 乳动 物 体 内得 以表 达 , 而 获得 目的 其 从
疑 难 疾病 的 生 物 治疗 药 物 越 来 越 多 的 时 代 , 物 技 生
术 将 成 为 2 世 纪 的重 要 支柱 产 业 之一 。 目前 , 1 生物 技 术 的 应 用 约 有三 分 之二 属 于 医药 , 转 基 因动 物 而
常规 畜 牧技 术 繁殖 生 产群 体 , 究技 术 虽然 复 杂 , 研 费
基 因产 品 。把人 或 哺 乳动 物 的某 基 因导 入到 哺 乳 动 物 的 受精 卵 里 , 受精 卵染 色 体 DNA 整 合 , 随 细 与 并 胞 分 裂 稳定 地 遗 传 到 下 一 代 , 生 新 的 个 体 转 基 因 产 动 物 。 基 因动 物开 创 了生 物 医药 产业 的新 途 径 , 转 可 大 大 地 降低 成本 和 投 资风 险 。1 9 9 6年 8月 9日出版 的 si c ce e杂 志发 表评 论 , 国 已步 入 一 个研 制 治 疗 n 美
生物乳腺反应器的原理及进展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原理及进展摘要: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技术是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其目的是利用动物乳腺产生目的蛋白。
利用该技术生产的蛋白具有低成本,高活性,易提取纯化的优点。
虽然该技术尚处于发展时期,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地商业潜力,是许多公司大力发展的对象。
关键词: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原理、进展、优点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mammary gland reactor)是指利用动物乳腺特异性启动子调控元件指导外源基因在乳腺中特异性表达,并能从转基因动物乳汁中获取重组蛋白的一种生物反应器。
1生物反应器(bioreactor) 经历了3 个发展阶段:细菌基因工程、细胞基因工程、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
细菌基因工程产物往往不具备生物活性,必须经过糖基化、羟基化等一系列修饰加工后, 才能成为有效的药物,而细胞基因工程又因为哺乳动物细胞的培养条件要求相当苛刻,成本太高,限制了规模生产。
动物生物反应器具有产品质量高,容易提纯的特点,弥补了其它各类基因表达系统的缺陷。
它是在转基因技术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7自从上世纪80年代出现以来,已经取得了许多突破,现己成为生物技术研究的热点。
并向商业化阶段转变,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并且利用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饮用奶,以期望获得既能满足蛋白质需要,又能增加抵抗力的品质全面的奶,为人类服务。
21、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原理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原理是应用重组DNA 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尚处于原核阶段的动物胚胎中,经胚胎移植得到转基因乳腺表达的个体。
1 外源基因在乳腺特异性表达需要乳蛋白基因的一个启动子和调控区,即需要一个引导泌乳期乳蛋白基因表达的序列,这样才能将外源基因置于乳腺特异性调节序列控制之下,使其在乳腺中表达再通过回收奶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目的蛋白。
它是一个专门化的分泌腺体,可以生产出具完全生物活性的药用重组蛋白质,其纯化简单,生产投资及成本相对较少,而且对环境不具污染性,也被称为“分子农场”。
07转基因动植物制药

重组人抗凝血酶Ⅲ:可抑制血液中凝血酶活 性,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血塞形成,对治疗 抗凝血酶缺失症具有显著效果。全球每年的 潜在市场约为1.5亿美元。
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应用
其他应用:利用转基因绵羊、牛和兔乳腺生
物反应器生产的
人α-抗胰蛋白酶(抗蛋白酶缺乏性肺气肿) 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抗栓药) 人C1抑制剂(治疗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乳腺生物反应器的优点
1、产量高,成本低
乳腺组织是一种高效的产奶器官: 奶牛:8000~10000L/头· 年, 绵羊和山羊:800~ 1000L/头· 年 以最低表达量1g/L的重组蛋白计算: 奶牛: 8~10kg /头· 年 绵羊和山羊:0.8~1kg /头· 年
一头奶牛重组蛋白年产量相当于1000L发酵罐
植物表达系统的生产方式
稳定表达
——外源抗原基因直接转染植物基因组
瞬时表达
——植物病毒载体瞬时表达外源抗原基因
稳定表达
启动子:主要采用CaMV35S组成型表达启
动子,但其表达水平较低 应用:乙肝表面抗原(HBsAg)、链球菌 变异株spaA蛋白、大肠杆菌热不稳定肠 毒素B亚单位和霍乱毒素B亚单位等 优点:可通过杂交生产多价疫苗
Pharming
Farming
其他动物生物反应器
动物生物反应器的主要类型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 动物血液生物反应器 动物膀胱生物反应器 精液、蛋清、蚕茧
动物血液生物反应器
血液中表达,大型家畜血液丰富,屠宰 即可收获产物 产物进入血液循环:有些物质会影响动 物健康(如激素、细胞分裂素、血纤维 溶酶因子等) 外源蛋白与内源蛋白难分离 可生产人血红蛋白、抗体、生长激素及 非活性状态的融合蛋白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动物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是基于转基因技术平台,使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基因组中并定位表达于动物乳腺,利用动物乳腺天然、高效合成并分泌蛋白的能力,在动物的乳汁中生产一些具有重要价值产品的转基因动物的总称。
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的外源蛋白种类广泛,从小分子肽到大分子复杂蛋白质,从生物活性酶到抗体、病毒抗原蛋白均可有效生产。
利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重组蛋白的优点有:(1)生物活性高,无污染。
动物乳腺有完整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系统,包括糖基化、磷酸化、羧基化等,从而保证了产品的高生物活性。
(2)易分离提纯,成本低廉。
现有的一些人药物蛋白之所以昂贵,除了原料难以收集外,另一原因是分离提纯极为困难成本极高。
而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产物直接经乳汁分泌出体外,只需用常规方法除去酪蛋白沉淀乳清,再经层析即可得到重组蛋白,已经建立起完整的分离纯化生产程序。
(3)产量高。
外源基因在动物乳腺中的表达量可以达到每升几克到几十克,小群转基因大家畜的产量即可满足全世界市场的需求。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已经成为生物技术领域最具开发应用前景的尖端方向。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发展简史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1980年,Gordon等将重组DNA用显微注射法导入小鼠受精卵原核,首次获得了整合有外源基因的小鼠。
1982年,Palmiter等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显微注射到小鼠受精卵中,首次获得了体重为正常小鼠2 倍以上的“超级小鼠”并提出了从转基因动物中提取药物蛋白的设想。
此后几年的许多研究奠定了转基因动物技术体系的基础,但真正的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则始于1987 年Gordon 等的工作,他们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与小鼠乳清酸蛋白(WAP)基因的启动子构成重组基因,成功地培育出了37只在乳汁中能表达tPA 的转基因小鼠,同年,世界上第一只能从乳汁中分泌α1-抗胰蛋白酶(AAT)的转基因绵羊在英国罗斯林研究所诞生。
从此,开始了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实用性研究。
生物技术制药的研究进展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班级:生物工程学号:071454116 姓名:刘俊超摘要: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Mammary Bioreactor)是一种利用动物转基因技术在乳腺细胞中表达多肽药物、工业酶、疫苗和抗体等蛋白的技术。
该技术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其效率是利用以大肠杆菌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100倍,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高新技术。
本文综述了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原理,研究进展与应用。
关键词: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应用1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原理乳腺生物反应器(mammary gland bioreactor)技术是指利用乳腺特异表达的乳蛋白基因的调控序列构建表达载体,制作转基因动物,指导外源基因在动物乳腺中特异性、高效率地表达,以期从转基因动物乳汁中源源不断地获得外源活性蛋白。
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原理是应用重组DNA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尚处于原核阶段(或1~2细胞的受精卵)的动物胚胎中,经胚胎移植得到转基因乳腺表达的个体。
外源基因在乳腺特异性表达需要乳蛋白基因的一个启动子和调控区,即需要一个引导泌乳期乳蛋白基因表达的序列,这样才能将外源基因置于乳腺特异性调节序列控制之下,使其在乳腺中表达,再通过回收乳汁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目的蛋白。
2研究现状2.1国外进展GordonL[l] 等将重组DNA 采用显微注射方法导人小鼠受精卵,首次获得了带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小鼠。
Palmiter等[2]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显微注射到小鼠的受精卵中,获得比普通小鼠大得多的“硕鼠”,并提出可以从转基因动物中提纯有价值的药用蛋白。
此后,国外在此项技术上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荷兰的Phraming公司[3]培育出含人乳铁蛋白的转基因牛,每升牛奶中含有人乳铁蛋白1 g。
英国爱丁堡制药公司[4]已培育成功含a一1一抗胰蛋白酶(AA T)的转基因羊,每升羊奶中会有此种蛋白30 g。
V elander W H 等L3 报导用转基因猪生产人蛋白C的量为1 g/L。
生物医药领域中的生物反应器技术

生物医药领域中的生物反应器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生物反应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生物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用于培养和维持微生物、动植物细胞等生物体生长和代谢活动的装置。
它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能够控制温度、pH值、氧气浓度、营养成分等参数,使得生物体能够高效地生长和产生所需的产物。
生物医药领域中的生物反应器技术具有以下几个重要应用:1. 生物制药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体如细菌、酵母、真菌、动植物细胞等生产药物的过程。
生物反应器技术使得生物制药过程更加稳定、高效。
例如,利用生物反应器技术可以提高重组蛋白和抗体的产量,实现大规模生产。
此外,通过优化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条件,可以提高产物的质量和纯度,减少不必要的副产物。
2. 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技术在细胞培养中的应用是生物医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细胞培养是用于生产生物制品如克隆抗体、疫苗、干细胞等的过程。
利用生物反应器技术,可以为细胞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氧气和营养物质的浓度等。
同时,生物反应器技术也可用于控制细胞的扩增速率和分化状态,以满足特定的产品需求。
3. 生物能源生物能源是利用生物质如农作物秸秆、木材、油脂等进行发酵或燃烧产生能量的过程。
生物反应器技术在生物能源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发酵过程产生生物气体或生物燃料。
生物反应器可以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温度、pH值、氧气浓度等参数,提高发酵产物的产量和质量。
生物能源的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还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4. 环境保护生物反应器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
例如,利用生物反应器技术可以处理污水和废水中的有机化合物和重金属污染物。
生物反应器通过生物降解、吸附和生物转化等作用,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此外,生物反应器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土壤修复、废弃物处理和空气净化等方面。
总之,生物医药领域中的生物反应器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具,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细胞培养、生物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进展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进展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进展1161001413167 刘星星摘要: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是动物细胞技术在生物制药工业方面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及其进展,包括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转基因动物技术和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动物细胞工程;生物制药;细胞融合;转基因动物;细胞培养2.传代细胞系(continuous cell lines,CCL)原代细胞经过传代筛选克隆,从多种细胞成分中挑选并纯化出某种具有一定特征的细胞株称为CCL。
许多CCL 建立于50年代,用它们来生产疫苗不仅可以降低实验动物的量,并且因为所用的细胞性质均一,通过体外大规模培养技术生产的疫苗可以保证质量,避免了动物个体差异产生的疫苗质量不稳定问题。
但 C C L 在生物学特性上与肿瘤细胞有许多相似之处, 有时是从肿瘤细胞衍生而来, 由于缺乏有效的科学手段来排除其潜在的致瘤性, 因而数十年间未允许 C C L 用于生产。
7 0 年代以后,大量研究工作证实了二倍体细胞的安全性, WI-38 是第一个生产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的二倍体细胞系。
二倍体细胞系一般从动物胚胎组织中获取,有明显的贴壁和接触抑制特性,有正常细胞的核型,一般可传代培养 5 0 代,且无致瘤性,现在C C L 已被广泛用于人用治疗性药物的生产,但仍不是理想的生产细胞系。
表 1 列出了一些常用的生产用动物细胞系。
3.工程细胞系工程细胞系是指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或细胞融合技术对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进行修饰改造或重组,获得具有稳定遗传的独特性状的细胞系。
用于构建工程细胞的动物细胞有BHK-21、CHO-dhfr、Namalwa、Vero、SP2/0、Sf-9 等细胞系[1-2]。
SP2/0 - A g 1 4 工程细胞系是通过融合的方法,从抗羊红细胞活性的 B A L B / c 的小鼠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系P 3 X 6 3 A g 8 融合杂交瘤SP2/NL-Ag 亚克隆中分离获得,可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2]。
乳腺生物反应器技术与前景

乳腺⽣物反应器技术与前景乳腺⽣物反应器技术与前景前⾔:暑期讲座班上听了唐克轩教授对于⽣物反应器的介绍后,本⼈对乳腺反应器有了很⼤兴趣。
于是假期整理了关于乳腺反应器的相关资料,作为学习报告。
摘要:报告分析了乳腺⽣物反应器的发展背景、研究概况;从定义、原理、建⽴乳腺反应器的基本⽅法⽅⾯详细的讲解了相关知识;从现在应⽤的相关⽣物⼯程技术⼊⼿,分析了各种⽅法的可借鉴优点以及存在的不⾜,并且提出了可以解决的办法;展望将来乳腺⽣物反应器的科研前景。
关键词:乳腺⽣物反应器;⽣物⼯程;转基因技术1国际国内背景1.1 ⽣物⼯程发展在新技术⾰命的影响下,传统的化学药物模式正在为⽣理药学模式逐步替代,预⽰着医药⼯业体系的划时代变⾰。
在⽣物⼯程药物的⽣产中,基因⼯程技术的运⽤显⽰出了其⽆与伦⽐的优越性:基因⼯程技术能明显提⾼⽣化药物的⽣产效率;基因⼯程提供了⼤规模制取传统技术难以制备的⼈体内活性物质的技术;基因⼯程药物对过去难以治疗的⼀些病症有特殊效果。
基因⼯程药物⼀般毒副作⽤较⼩。
1.2 乳腺⽣物反应器的研究概况1980年Gordon ⽤显微注射法将外源胸苷激酶基因转⼊⼩⿏基因组,⾸开转基因⼩⿏之先河。
1982年,Palmiter 等成功地获得了转⼈⽣长激素的“硕⿏”轰动了整个⽣命科学领域。
1987年Gordon 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cDNA与⼩⿏乳清酸蛋⽩(WAP)基因启动区构建融合表达结构,⾸建乳腺⽣物反应器⼩⿏模型。
1991年Wright等在⽺的乳腺中表达了⼈抗胰蛋⽩酶基因,且其含量⾼达35g/L。
此后,转基因动物乳腺⽣物反应器的研究进⼀步深⼊,相继获得了多种珍贵蛋⽩,⼈α1-抗胰蛋⽩酶、⼈尿激酶、⼈凝⾎因⼦Ⅸ等诸多重要蛋⽩在转基因动物中业已获得有效表达,显⽰出乳腺⽣物反应器美好的应有前景。
2 乳腺⽣物反应器2.1 乳腺⽣物反应器定义及特点动物乳腺⽣物反应器是基于转基因技术平台,使外源基因导⼊动物基因组中并定位表达于动物乳腺,利⽤动物乳腺天然、⾼效合成并分泌蛋⽩的能⼒,在动物的乳汁中⽣产⼀些具有重要价值产品的转基因动物的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44卷第10期生物学通报19 !!!!!!!!!!!!!!!!!!!!!!!!!!!!!!!!!!!!!!!!!!!!!
圆球形,宽度略大于长度(图9~11)。
瓦韦孢子的上述发育过程与乌苏里瓦韦Lepisorus ussuriensis (Regel et Maack)Ching非常相似[4]。
3个细胞长的单列丝状体是观察到的发育最快的,这可能与采集固定的时间有关。
如果在晚一时间进行固定,可能还会观察到片状体,甚至原叶体;也或许孢子只能在孢子囊内发育到丝状体阶段,后面的发育要在离开孢子囊后完成(本文显微照片见封三)。
植物具有的胎生现象表现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较强适应特性,是一种特殊的繁殖方式,如红树科植物的胎生是为了适应海滨环境。
作者认为,瓦韦孢子的“胎生现象”也是为了大量、及时而有效地繁殖后代的一种“策略”,这可能与瓦韦的附生生活方式有关。
至于其他产地或生境中的瓦韦孢子是否也具有这种萌发方式,以及瓦韦利用这种孢子萌发方式来适应环境的生理生态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主要参考文献
1Nayar B.K.,Kaur S..Gametophytes of homosporous ferns.Bot Rev,1971,37(3):295—396.
2戴锡玲,庞婉婷,王全喜.我国胎生植物概述.生物学教学,2008,33(4):4—5.
3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6卷第2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1.
4包文美,敖志文,陈发生.东北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研究Ⅰ.水龙骨科.植物研究,1985,5(4):101—114.
(E-mail:daixiling80@)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技术是基于转基因技术平台,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基因组中并定位表达于动物乳腺组织,通过回收奶就可以提取有重要价值的生物活性蛋白的方法。
利用转基因动物的乳房代替生物发酵,大规模地生产人类所需的药用蛋白,开创了生物医药产业的新途径。
用来生产药用蛋白的生物反应器除了乳腺生物反应器外,还有血液生物反应器、膀胱生物反应器和精液生物反应器等。
然而,乳腺生物反应器较其他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制药中有更大的优势。
本文对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制药的优越性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动物乳腺反应器在生物制药中的优越性
1.1动物乳腺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由于乳汁不进入血液循环,故乳腺组织表达的药用蛋白绝大部分不会回到血液中,这样就避免了外源性药用蛋白对动物生理代谢过程造成影响,因而不会对动物的健康造成危害。
1.2乳腺组织是一种高效的蛋白质合成器动物乳腺每年产奶量多,因而目的蛋白表达量多。
一头奶牛一年可生产乳蛋白250~300kg,一只绵羊或山羊一年可生产乳蛋白25~30kg,一只家兔一年生产的乳蛋白也可达到3~5kg,如果把1%的乳蛋白替换成药用蛋白,其产量将十分可观[1]。
用动物乳房生产外源蛋白,目前在初乳中已达到70g/L,在常乳中达到35g/L[2]。
此外,乳汁中蛋白质的种类相对较少,主要是酪蛋白、乳球蛋白、白蛋白和从血液中扩散出来的少量血清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因此易于分离纯化目的蛋白,且生产工艺简单。
1.3表达产物生物活性稳定乳腺组织有能力对表达的蛋白进行大规模复杂而专一的翻译后修饰,并且可折叠成有功能的构象,所以生产出的药用蛋白活性非常接近于天然蛋白质,具有高活性、低抗原性和高稳定性的优点。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与生物制药
刘玉梅张自强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利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类所需的药用蛋白,在制药领域展现出了广阔前景。
综述了应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制药的优越性和应用进展。
关键词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物制药转基因动物
中国图书分类号:R282文献标识码:A
20生物学通报2009年第44卷第10期
1.4动物乳腺组织表达的外源基因可以遗传动物乳腺表达的外源基因可以遗传给后代,因此一旦获得一个能生产某种有价值的药用蛋白的动物个体,就可以通过人工受精、胚胎分割及克隆等方式繁殖生产群体[4]。
研究技术虽然复杂,费用高昂,但其生产过程却较容易。
1.5缩短新药上市周期从药物生产周期来看,目前,一种新药从研制开发、药审,直到上市,整个过程需要10~15年,如果利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新药生产的周期缩短为5年左右,如以转基因动物研制的周期来计算,转基因羊从显微注射到泌乳的周期是18个月,即18个月就可以进入生产阶段,而转基因牛也只需要25~29个月。
1.6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丰厚用动物乳腺生产药用蛋白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且产奶量高的动物多为草食动物,饲养成本也比较低。
一头转基因牛相当于一个制药车间,况且转基因牛可无限繁殖,易于扩大生产规模。
维持一头转基因牛的泌乳及纯化的费用仅为细胞发酵系统成本的1‰,费用及其低廉[5]。
此外,应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来制造药用蛋白也是一种可以获取巨额利润的新型产业,如荷兰金发马(Genpharm)公司用转基因牛生产乳铁蛋白,预计每年从乳汁中提炼出来营养奶粉的销售额是50亿美元。
乳腺生物反应器产业基本上是一个畜牧业生产过程,用乳汁生产药用蛋白的过程不产生工业废料,无毒性物质或有害物质释放,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应用动物乳腺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的研究进展
2.1国外研究进展自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设想以来,国外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87年,Gordon等首次报道在小鼠的乳腺中表达了人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基因;1991年,Wright G.等培育出乳腺特异表达人抗胰蛋白酶转基因绵羊,表达水平高达35g/L;1992年Velande等报道了乳腺表达人C蛋白的转基因猪,表达水平达到1g/L[6];2006年4月,韩国Park J.K.等通过精子微注射受精卵获得了整合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转基因猪,对F1代以及F2代母猪的乳样进行分析表明,其氨基酸组成与商业化的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完全相同[7]。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转基因动物乳腺组织为主要生产手段的医药产业。
据美国红十字会和美国遗传学会测定,到2010年所有基因工程药物中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的份额可达到95%。
2.2国内研究进展我国对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起步比较早,20世纪80年代初,施履吉院士就提出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构想,并成功获得了表达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转基因兔,为我国通过转基因动物的途径获得珍贵药物奠定了基础。
1995年,我国首次在小鼠乳腺中成功地表达了人的基因;1996年10月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与复旦大学合作研制成功的能在乳腺中表达人凝血因子Ⅳ的转基因羊;2005年,国家“863”计划组利用转基因体细胞克隆技术,分别获得了转人乳铁蛋白、转人溶菌酶、转乳清白蛋白等转人基因蛋白,其中人乳铁蛋白和人α-乳清白蛋白是国际上首次利用转基因克隆牛而获得的。
虽然我国在该项技术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还处于探索阶段,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
自国家“863”计划对“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应用研究”立项后,逐步受到有关部门和企业界的重视,研究和开发的力度加强,前景非常乐观。
3展望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已有数10年的历史,取得了丰硕成果。
虽然目前在基础理论、实验技术以及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但应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必将成为一项极具发展前景的科技产业。
主要参考文献
1臧莹安,霍军,王喜军等.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与生物制药.家畜生态,2003,24(2):64—66.
2朱小甫,渠敬峰,吴旭锦等.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畜牧兽医杂志,2007,26(3):50—52.
3杨雪峰,刘玉梅,张文娟.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在现代生物制药中的应用.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6:21—22.
4周京明,顾沛沛.奶牛乳腺生物反应器及其产业化前景.中国奶牛,2007,6:31—33.
5彭礼繁,罗光彬,薛可.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当代畜禽养殖业,2008,9:5—7.
6Park J.K.,Lee Y.K..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produced in milk of transgenic pigs.J.Biotechno.l,2006,122(3):362—371.
(E-mail:l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