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关联词语的种类与使用
关联词语分类及用法中学语文

关联词语分类及用法中学语文
关联词语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重要的语法知识点,它们用于连接句子或句群,表达不同逻辑关系。
以下列举了关联词语的几种主要分类及其用法:
1. 并列关系:
- 关联词:和、跟、同、以及、既…又…、不是…而是…
- 例句: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2. 转折关系:
- 关联词:虽然…但是…、尽管…可是…、却、然而、不过、只是…
- 例句: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他依然坚持早起锻炼身体。
3. 因果关系:
- 关联词: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之所以…是因为…
- 例句:因为他勤奋刻苦,所以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 条件关系:
- 关联词:只要…就…、只有…才…、除非…否则不…、如果…那么…
- 例句:只要你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5. 让步关系:
- 关联词:无论…都…、尽管…也…、哪怕…也…
- 例句:尽管困难重重,他们也始终坚持不懈。
6. 递进关系:
- 关联词:不但…而且…、不仅…还…、更、甚至…
- 例句:他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7. 选择关系:
- 关联词: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 例句:你要么现在做作业,要么明天早上早点起床完成。
学生在使用关联词语时需注意根据语境正确选用,确保前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明了,以增强句子表达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关联词语可分为8种类型

关联词语可分为8种类型关联词语在语言表达中起到桥梁的作用,能够将句子、段落或篇章中的不同部分连接起来,使之具有逻辑和连贯性。
根据词语的功能和用法,关联词语可分为以下8种类型。
1. 并列关联词语并列关联词语用于连接相同地位或者并列的信息,常见的有“和”、“以及”、“并且”等。
例如:“我们今天要学习数学、英语和物理。
”并列关联词语能够将多个相同类别的事物或概念并列在一起,使句子更加明确和详细。
2. 递进关联词语递进关联词语用于表示一个事物、观点或情况在程度上逐渐加深或发展。
常见的有“而且”、“此外”、“越来越”等。
例如:“这种草地不仅美观,而且越来越绿。
”递进关联词语能够将句子中的信息循序渐进地呈现,增强句子的连贯性。
3. 转折关联词语转折关联词语用于表示一个事物、观点或情况在某一点上突然转变或产生对立。
常见的有“但是”、“然而”、“相反”等。
例如:“他原本对这个计划有兴趣,但是听完之后改变了主意。
”转折关联词语能够将句子中的信息对比明确地展示出来,使句子更有说服力。
4. 因果关联词语因果关联词语用于表示一个事物或情况是由于另一个事物或情况的原因而发生。
常见的有“因为”、“由于”、“所以”等。
例如:“他们没带伞,所以淋湿了。
”因果关联词语能够将句子中的因果关系表达清楚,使句子逻辑严谨。
5. 条件关联词语条件关联词语用于表示一个事物、观点或情况发生的条件。
常见的有“如果”、“只要”、“除非”等。
例如:“如果你有时间,请来我的生日派对。
”条件关联词语能够将句子中的条件要求明确传达,使句子具有明确的条件性质。
6. 目的关联词语目的关联词语用于表示一个事物、观点或情况的目的或意图。
常见的有“为了”、“以便”、“以此”等。
例如:“他努力学习,是为了考上大学。
”目的关联词语能够将句子中的目的或意图明确传达,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
7. 比较关联词语比较关联词语用于表示两个事物、观点或情况的相似或差异。
常见的有“与其”、“比较”、“如同”等。
现代汉语关联词语的种类与使用

现代汉语关联词语的种类及使用关联词语,指的是在句中起着关联作用的词语;使用得当会使文章文从字顺,假设使用不当则成为病句。
一、关联句分为8种类型: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则……则……、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等。
2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风光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甚至……等。
3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等。
4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局部相反。
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教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
5因果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6 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
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等。
7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管〕……也〔都〕……、只有……才……、但凡……都……、除非……才……等。
8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现代汉语关联词分类及使用

7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 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 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 论)……也(都)……、只有……才……、凡是…… 都……、除非……才……等。 8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 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 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 于是……、……又……、……便……等。
4.关联词语逻辑关系不当,分句间在意义上缺乏密切联系;分 句位置颠倒,不合逻辑。 例1 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 族的艺术瑰宝。 此句的第一分句的语意要比第二个分句更递进一层,前后分句有 逻辑错误。所以,应先是中华民族的后是全人类的。 例2 他由于深知这场比赛关系到祖国荣誉,所以在整个赛程中精 神抖擞,力克群雄,一路领先,最终夺得金牌。 这句话是因果复句,但是两个分句从逻辑上看构不成因果联系, 把认识到比赛的重要性作为夺冠的原因,显然理由不充分。光有 思想认识,没有实力,是很难拿到金牌的。这句话应该改为: 他由于已具备了夺冠的实力,这次赛前又深知比赛关系到祖国荣 誉,训练特别刻苦,所以在整个赛程中能顺利闯关,力挫群雄, 一路领先,最终夺得金牌。 例3 他因为生病了,所以发烧了。 这两个分句之间也不是因果关系,不是只要“生病”就一定“发 烧”,只有一部分疾病能引起发烧。应改为:他不但生病了,而 且发烧了。或者改为:他生病了,还发烧了。
反而 因而 “反而”表示以某种行为或状况为前提,通常应产生 某种结果,但实际产生了相反的结果。“因而”常单 用在后面分句,相当于“因为”,表原因。 (10)昨天夜里下了一夜的雪,天亮后不但没有停, 而且越下越大了。 (11)作者没有很好地把握主题,单凭主观想象加入 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和人物,反而大大削弱了作品的 思想性和艺术性。 例10“不但”虽然经常与“而且”搭配。但在该句中, 它只能与“反而”搭配。 例(11)中,作者未能把握主题,其结果必然是“大 大削弱作品思想性。所以这两者之间不存在“相反” 的结果。应改为“因而”。
关联词语的分类及用法

关联词语的分类及用法关联词语的分类及用法关联词语是大家在小学期间的知识点,大家掌握它的用途了吗? 关联词有两种:一种是由词组成的关联词,如“那么”、“因而”等;另一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而形式的关联词,如“因为……所以……”、“即使……也……”等。
这两种形式的关联词之中,我们见的'最多的是成对出现的,即第二种形式。
成对使用的关联词,因为每一对都表特定的语法关系,所以它们的搭配是固定的,不能随意调换。
如我们只能用“只有……才……”,而说“只要……才……”这就不对了。
关联词语的使用:(1)一般方法:初读句子,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
选择关联词语,填入句子。
在读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意是否正确。
(2)两个注意点搭配要得当:使用一组关联词语是要前后呼应,要"成双配对",不能交叉使用,这样才能是句意畅通、明确。
运用要合理:该用的时候用,不该用的时候就不用,不要生搬硬套。
根据句子表达的需要,正确的选择关联词语。
关联句分为4种类型:1 并列关系概念:各分句间所表示的意思、事件或动作是并列平行关系,有的分句分别说明描述几种情况,有的分句表示相对相反或同时发生的几种情况。
……又……又…………一边……一边…… 例:弟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既……又…… 例:李老师既会拉小提琴, 又会吹笛子。
……也…… 例:爸爸不抽烟, 也很少喝酒。
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既……又,也,又,还,同时。
不是……而是、是……不是……。
2 承接关系概念: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
……一……就(便)…… 例:我一做好功课, 便到球场踢球。
……首先……然后…………便…………於是…………才…… 例:哥哥拟好作文大纲, 才打草稿。
……接著……3 递进关系概念: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分句在意思上比前一分句更近一层。
关联词语可分为8种类型

关联词语可分为8种类型关联词语在语言表达中起到连接词句、词语之间关系的作用,可以使文段结构合理、逻辑清晰。
根据其功能和使用方式的不同,关联词语可分为以下8种类型:并列关联词、因果关联词、对比关联词、转折关联词、顺序关联词、选择关联词、解释关联词和强调关联词。
下面将对每种类型进行详细介绍。
1. 并列关联词并列关联词用于连接并列的词句或短语,表示并列或者同时发生的关系。
常见的并列关联词有:“和”、“又”、“与其...不如”等。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和橙子。
”这里的“和”起到连接两者的作用,表示两个水果都是我喜欢吃的。
2. 因果关联词因果关联词用于表达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有:“因为”、“所以”、“由于”等。
例如:“他感冒了,所以不能去上学。
”这里的“所以”连接了感冒和不能上学的因果关系。
3. 对比关联词对比关联词用于表达两个事物之间的对比或相反的关系,常见的有:“但是”、“而”、“与其...不如”等。
例如:“他的成绩很好,而我则还需努力。
”这里的“而”表示两者成绩的对比关系。
4. 转折关联词转折关联词用于表达两个词句之间的转折关系,常见的有:“但是”、“然而”、“虽然”等。
例如:“虽然天气很冷,但是我还是去跑步了。
”这里的“但是”连接了天气冷和我去跑步的转折关系。
5. 顺序关联词顺序关联词用于表达事物按照顺序发生的关系,常用的有:“首先”、“然后”、“最后”等。
例如:“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材料;然后,开始操作;最后,看到了美味的成果。
”这里的“首先”、“然后”和“最后”按照顺序连接了做菜的步骤。
6. 选择关联词选择关联词用于表达两个或多个选择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或者”、“还是”、“要么”等。
例如:“你想要喝茶或者咖啡?”这里的“或者”连接了两个选择的关系。
7. 解释关联词解释关联词用于对前面内容进行解释或补充说明,常用的有:“即”、“也就是说”、“例如”等。
例如:“他很懒,也就是说,他不喜欢运动。
现代汉语关联词分类及使用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有些关联词语需要成对搭配使用,如果随意改换,就会出现关联 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影响到意思的准确表达。如:“即使”只 能与“也”搭配,“不只是”只能与“而且是”搭配, “无论” 只能与“还是”或“或者”搭配。等等。 (12)只有多施肥,适时灌溉,这块地就能长好庄稼。 (13)因为他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因此,他能够建筑起他的学 术高塔。 (14)她一面笑着,显得很善良敦厚,热情地把我们带到一个房 间里。 (15)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每个作家都有自己 的风格,但同时代的作品总会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例(1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就”跟“只有”不能搭配,应把 “就”改为“才”。例(13)应用“所以”。也可以将前面分句 中的“因为”删除,后一分句保留“因此”。例(14)这里需要 成对使用关联词语“一面……一面”,表示并列关系,应在“热 情地”前面加上“一面”,使前后照应。例(15)“即使”只能 与“也”搭配表假设关系。而此例是转折关系,将其改为“虽 然”,后边的“但”就能与之搭配了。
二、关联词语的使用 关联词语是复句的有机部分(单句中也有关联词)。一 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些关联词语,是单用还 是成对地配合使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 1.错用关联词语:
况且 何况 “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带有对比 的意味。“况且”有“再说”之意,表示进一步说明理 由,但没有对比的意味。 (1)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 况且这么一条小船。 (2)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何况井的四周都 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例(1)应该用关联词“何况”。例(2)应用“况且”。
3.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大致说来,关联词在句中的位置是有一定限制的,各分句主语相 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后,各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放在主 语前。 (16)来参加会议的人较多,他因为性格内向,个头不高,所以 人们一直没有特别注意他。 (17)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 也是要不得的。 (18)由于她父母思想腐旧,竟然将女儿严管起来,不让随便外 出。 (19)至于我报考师范类院校,是既定方针,哪所学校放在第一 志愿,还没作最后决定。 例(16)“因为”放在“他”之前,因为这两句中两个分句的主 语不同。例(17)“即使”放在“文字”之前,因为这两句中两 个分句的主语不同。例(18)“由于”应放在“她父母”之后, 因为该句两个分句主语相同。例(19)“至于”应放在“哪所学 校前,因为“至于”表示另提一事。“我报考师范院校”是一件 事,“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是另一件事。
关联词语的分类及用法8种关系

关联词语的分类及用法8种关系
关联词语可以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以下是8种常见的关系分类及其用法:
1. 递进关系(表示逐渐加强的关系):而且、再者、此外、并且、无论、尤其是、更重要的是等。
例句:他不仅聪明,而且学习努力。
2. 转折关系(表示对前面内容的否定、对比或相对关系):但是、然而、可是、不过、与其、虽然、尽管等。
例句:今天天气很热,可是我还是出门锻炼了一下。
3. 因果关系(表示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因为、所以、由于、致使、以至于、以致等。
例句:因为下雨,所以他没有去球场。
4. 选择关系(表示选择或两者之间的比较):或者、还是、要么、与其、不是……而是等。
例句:他可以选择去上班或者去旅游。
5. 条件关系(表示条件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如果、除非、假如、只要、要是、即使等。
例句:只要你愿意努力,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6. 时间关系(表示时间的先后顺序):首先、然后、接着、最后、同时、随后等。
例句:我先洗澡,然后再做晚饭。
7. 举例关系(表示举例或引用):比如、例如、譬如、如同等。
例句:有很多水果可以选择,比如苹果、香蕉等。
8. 总结关系(表示总结或归纳):总之、总而言之、总的来说等。
例句:总而言之,这个项目有很多挑战,但是我们还是要继续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关联词语的种类及使用关联词语,指的是在句中起着关联作用的词语;使用得当会使文章文从字顺,若使用不当则成为病句。
一、关联句分为8种类型: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等。
2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甚至……等。
3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等。
4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
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
5因果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6 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
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等。
7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等。
8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等。
二、关联词语的使用复句:是指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于单一意思,但说的事情相关的句子,如:(1)海花才落,杏花又开了。
(2)河不深,可是水太冷。
(3)明天不下雨,我们上西山去。
这三个复句各包含两个分句。
同一复句里的分句,说的是有关系的事。
一个复句只有一个句终语调。
关联词语是复句的有机部分(单句中也有关联词)。
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些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使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
1.错用关联词语:况且何况“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带有对比的意味。
“况且”有“再说”之意,表示进一步说明理由,但没有对比的意味。
(1)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况且这么一条小船。
例(1)应该用关联词“何况”。
(2)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
何况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例(2)应用“况且”。
因而从而进而“因而”表示因果。
“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进而”则是表示“继续向前,进一步”之意,不表因果、目的、结果。
(3)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的分析之后,因而思考教育的深层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例(3)该用“进而”。
(4)我亲自感受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从而,我对近百年那些为中国寻求解放之路,前仆后继地探索和牺牲的先驱者,一直怀有崇敬的心情。
例(4)该用“因而”(5)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例(5)该用“从而”。
以至以致这两个词都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
都能表因果关系,但“以致”多指不好的结果或述者不想看到的结果。
而“以至”却没有这种含义。
(6)由于大量捕杀,以至这种珍贵的动物逐年减少,现已濒于灭绝。
例(6)该用“以致”。
(7)情势的发展十分迅速,以致使很多人感到惊奇。
例(7)应该用“以至”。
尽管不管“尽管”,用于让步转折句,它后面跟的词语不能有选择性(多么、怎么、如何),常和“这么”、“那么”相应。
“不管”,用于无条件式的条件复句,它后面跟的词语往往有选择性(多么、怎么、如何),或是列举可供选择的几项,或是包含疑问代词“谁”、“怎样”等。
(8)由于这些条件的吸引,不管收费惊人,许多家长依旧趋之若鹜。
例(8)该用“尽管”,用于让步转折复句(9)尽管工作怎样忙,他还坚持天天记日记。
例(9)该用“不管”,用于无条件式的条件复句。
反而因而“反而”表示以某种行为或状况为前提,通常应产生某种结果,但实际产生了相反的结果。
“因而”常单用在后面分句,相当于“因为”,表原因。
(10).昨天夜里下了一夜的雪,天亮后不但没有停,而且越下越大了。
例10“不但”虽然经常与“而且”搭配。
但在该句中,它只能与“反而”搭配。
(11)因为作者没有很好地把握主题,单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和作物,反而大大削弱了伤口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例(11)中,作者未能把握主题,其结果必然是“大大削弱作品思想性。
所以这两者之间不存在“相反”的结果。
应改为“所以”。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有些关联词语需要成对搭配使用,如果随意改换,就会出现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影响到意思的准确表达。
如:“即使”只能与“也”搭配,“不只是”只能与“而且是”搭配, “无论”只能与“还是”或“或者”搭配。
等等。
(12)只有多施肥,适时灌溉,这块地就能长好庄稼。
例(1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就”跟“只有”不能搭配,应把“就”改为“才”。
(13)因为他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因此,他能够建筑起他的学术高塔。
例(13)应用“所以”。
也可以将前面分句中的“因为”删除,后一分句保留“因此”。
(14)她一面笑着,显得很善良敦厚,热情地把我们带到一个房间里。
例(14)这里需要成对使用关联词语“一面……一面”,表示并列关系,应在“热情地”前面加上“一面”,使前后照应。
(15)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但同时代的作品总会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例(15)“即使”只能与“也”搭配表假设关系。
而此例是转折关系,将其改为“虽然”,后边的“但”就能与之搭配了。
3.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大致说来,关联词在句中的位置是有一定限制的,各分句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后,各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放在主语前。
(16)来参加会议的人较多,他因为性格向,个头不高,所以人们一直没有特别注意他。
例(16)“因为”放在“他”之前,因为这两句中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
(17)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例(17)“即使”放在“文字”之前,因为这两句中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
(18)由于她父母思想腐旧,竟然将女儿严管起来,不让随便外出。
例(18)“由于”应放在“她父母”之后,因为该句两个分句主语相同。
(19)至于我报考师类院校,是既定方针,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没作最后决定。
例(19)“至于”应放在“哪所学校前,因为“至于”表示另提一事。
“我报考师院校”是一件事,“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是另一件事。
(20)有关文化用品的业人士认为,文化用品是商业更新最快的商品。
例(20)“有关”应放在“业人士”之前。
(21)先提出实施措施,进而提出计划。
例题(21)“进而”位置不当,改为“先提出计划,进而提出措施”。
前一个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例1:不但我们学习雷锋,而且要学习他的彻底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例2:我不但拥护他,而且从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拥护他。
例3:不仅中药疗效好,而且价格低廉,无副作用。
例4:过去,地产品的质量不是比沿海的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例5、我不仅认识他,王军也认识他。
例6、我本想这次能在家乡同你见面,回家后才知道由于你正忙着搞科研,不回来了。
后一个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例1:由于会议开得及时,所以抓住了关键,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例2:英文在那里并不太通行,反而在大酒店、餐厅及一些旅游区的商店里,可以见到日文。
4.关联词语逻辑关系不当,分句间在意义上缺乏密切联系;分句位置颠倒,不合逻辑。
例1 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此句的第一分句的语意要比第二个分句更递进一层。
应先是中华民族的后是全人类的。
所以前后分句有逻辑错误,前后分句应颠倒一下。
例2 由于他深知这场比赛关系到祖国荣誉,所以在整个赛程中精神抖擞,力克群雄,一路领先,最终夺得金牌。
这句话是因果复句,但是两个分句之间从逻辑上看构不成因果联系,把认识到比赛的重要性作为夺冠的原因,显然理由不充分。
光有思想认识,没有实力,是很难拿到金牌的。
这句话应该改为:由于他已具备了夺冠的实力,这次赛前他又深知比赛关系到祖国荣誉,训练特别刻苦,所以在整个赛程中能顺利闯关,力挫群雄,一路领先,最终夺得金牌。
例3 他因为生病了,所以发烧了。
这两个分句之间也不是因果关系,不是只要“生病”就一定“发烧”,只有一部分疾病能引起发烧。
应改为:他不但生病了,而且还发烧了。
或者改为:他生病了,还发烧了。
(22)因为他认真学习,所以当上了三好生。
例(22)“认真学习”和“当上三好生”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前一分句可改为因为他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23)因为他每天坚持跑步,所以从来没有生过病。
例(23)单从“每天坚持跑步”,还不能推出“从来没有生过病”,后一分句可改为“所以身体越来越健壮了”。
1)充分条件的逻辑关系不当例1、A1只要雨水充足,B2庄稼就长得好。
例2、如果你不骄傲自满,那么你就不会落后。
例3、要改造自然也是如此,假如我们经过艰苦的劳动,就能创造出人类最需要的一切。
例4、如果小王患肺炎,则他会发烧。
小王发烧了。
所以,他一定患了肺炎。
2)必要条件的逻辑关系不当例1、只有电灯亮了,线路里才有电。
例2、(只有学习好,才能当三好学生。
)小王学习好,所以,小王一定能当三好学生。
例3、(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就不能做好工作。
)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就一定能做好工作。
例4、(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深刻地反映生活。
)他深入生活了,他就能深刻地反映生活。
分句位置颠倒例1:气功不但可以治疗运动员的新旧伤病,而且还可以缓解运动员大赛前的紧心理。
例2:经过一年多的基础理论知识课程的学习,他写起小评论来毫不费力,何况是写一篇有独立见解的论文呢?例3、都下雪了,何况是?例4:根瘤菌寄生在豆科植物的根部,不但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气,而且为植物提供氮素养料。
5.滥用关联词语。
(24)有一些电视剧本不能采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格调太低,只能迎合少教人的口味。
例(24)应去掉"因为"。
(25)玲是一位工程师,而且是一个孝子,她的孩子们也都很有出息。
例(25)“工程师”和“孝子”两件事可以并列但没有递进关系,不应用“而且”,直接删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