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勃教案

合集下载

《少年王勃》教学教案设计

《少年王勃》教学教案设计

《少年王勃》优秀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少年王勃》的作者、背景及意义。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1.2 教学内容:简介《少年王勃》的作者、创作背景及作品特点。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背景。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情况。

收集学生对作品的疑问和建议,以便后续教学。

第二章:人物分析2.1 教学目标:分析《少年王勃》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变化。

培养学生对人物描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对人物的描写细节。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对人物的看法。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例子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分析能力。

收集学生的分析报告或口头表达,进行评价。

第三章:情节理解3.1 教学目标:理解《少年王勃》的故事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线索。

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情节的发展。

通过讨论或写作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或写作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文学手法分析4.1 教学目标:分析《少年王勃》中的文学手法和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意思维。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比喻、象征等文学手法。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创作风格。

4.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对文学手法的发现。

引导学生通过创作练习,运用学习到的文学手法。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鉴赏能力。

收集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

5.1 教学目标:综合讨论《少年王勃》的作品主题和现实意义。

少年王勃教案15篇

少年王勃教案15篇

少年王勃教案少年王勃教案15篇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少年王勃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少年王勃教案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20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录音,找生字。

2、交流:tan chang pian zhang tu du探昌篇章突读3、读。

4、自己选1—2个记一记。

5、交流。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滕王阁在哪儿?王勃怎么会被邀请参加宴会的?2、指名读。

3、交流问题。

板书:才气4、质疑四、写字。

第二课时一、导入,制订学习目标。

1、质疑。

2、板书:有才气出示:wu落霞与孤鹜齐飞,gong秋水共长天一色。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一)情境创设,重点突破。

1、自读,找出“落……色”的意思。

2、(图、文出示)“远处,天连着水……轻轻地飘荡……”。

gong3、指导朗读,学习生字:共4、这幅图上表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美吗?(出示:秋景、迷人)(二)学习第四自然段,第二自然段。

1、回味诗句。

(读)2、王勃怎么写出的?自读第2段,指读第4段。

[出示词语:胸有成笔、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动作)] 学习生字:绝3、引出第5自然段。

理解:千古传诵三、写生字。

共、绝第三课时一、背诵三、四段。

二、练习。

1、抄写词语。

2、完成《练习册》P50页。

少年王勃教案2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人物故事。

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藤王阁序》,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气横溢。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

第二、三、四自然段讲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藤王阁序》。

《少年王勃》教案

《少年王勃》教案

《少年王勃》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少年王勃》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王勃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感受其才子气质。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学会欣赏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少年王勃》的内容介绍。

2. 王勃的生平和主要文学成就。

3.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王勃的生平和主要文学成就。

2.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王勃的才子气质及其成因。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王勃的生平和主要文学成就。

2. 让学生默读课文,感受王勃的才子气质。

3. 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探讨王勃的才子气质及其成因。

4.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王勃的其他作品及其文学成就。

3. 写一篇关于王勃的作文,可以是评论、传记或感想等形式。

六、教学评估: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估学生对王勃的了解和审美能力。

2. 在课堂上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 对学生进行课后访谈,了解他们对王勃及其作品的看法。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文学博物馆,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2. 邀请文学家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学。

3. 开展古代文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3.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九、教学计划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适当调整教学计划。

少年王勃教学教案

少年王勃教学教案

少年王勃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少年王勃的背景和成就。

2. 激发学生对王勃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王勃的生平背景。

2. 讲述王勃的成就和贡献。

教学步骤:1. 引入课程,向学生介绍王勃的生平背景。

2. 讲述王勃的成就和贡献,如他的文学成就和对文化的影响。

3. 引导学生思考王勃为何能取得如此成就,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章:少年王勃的文学成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少年王勃的文学成就。

2.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介绍王勃的文学作品和风格。

2. 分析王勃的文学成就和影响。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王勃的文学作品,如《滕王阁序》、《洛神赋》等。

2. 分析王勃的文学风格,如豪放、婉约等。

3. 讨论王勃的文学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王勃的作品为何具有如此魅力。

第三章:少年王勃的思想和哲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少年王勃的思想和哲学观念。

2. 培养学生对哲学的思考和探讨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王勃的思想和哲学观念。

2. 分析王勃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王勃的思想和哲学观念,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

2. 分析王勃的思想如何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引导学生思考王勃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章:少年王勃的交游与影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少年王勃的交游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和重视。

教学内容:1. 介绍王勃的交游和人际关系。

2. 分析王勃的交游对他的成就和影响。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王勃的交游和人际关系,如与杜甫、白居易等人的交往。

2. 分析王勃的交游如何对他的成就和影响产生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总结少年王勃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2. 激发学生对王勃研究的兴趣和拓展。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总结王勃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2. 提供拓展阅读和研究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拓展。

少年王勃教学教案

少年王勃教学教案

少年王勃教学教案第一章:导言教学目标:1. 了解少年王勃的背景和成就。

2. 掌握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

3. 对少年王勃的研究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少年王勃的生平背景。

2. 讲解少年王勃的主要成就。

3. 演示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少年王勃的背景资料。

2. 组织学生讨论少年王勃的成就。

3. 指导学生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

作业:1. 学生自行查阅更多关于少年王勃的资料。

2. 学生准备关于少年王勃的成就的简报。

第二章:少年王勃的文学成就教学目标:1. 了解少年王勃的文学成就。

2. 分析少年王勃的作品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少年王勃的文学成就。

2. 分析少年王勃的作品特点。

3. 引导学生阅读少年王勃的作品。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阅读少年王勃的代表作品。

2. 分析少年王勃的作品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 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少年王勃的文学作品。

作业:1. 学生完成对少年王勃作品的阅读和分析。

2. 学生准备关于少年王勃作品特点的简报。

第三章:少年王勃的思想成就教学目标:1. 了解少年王勃的思想成就。

2. 分析少年王勃的思想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思想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少年王勃的思想成就。

2. 分析少年王勃的思想特点。

3. 引导学生阅读少年王勃的思想作品。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阅读少年王勃的思想代表作品。

2. 分析少年王勃的思想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 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少年王勃的思想作品。

作业:1. 学生完成对少年王勃思想作品的阅读和分析。

2. 学生准备关于少年王勃思想特点的简报。

第四章:少年王勃的书法成就教学目标:1. 了解少年王勃的书法成就。

2. 分析少年王勃的书法特点。

3. 培养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少年王勃的书法成就。

2. 分析少年王勃的书法特点。

3. 引导学生观赏少年王勃的书法作品。

少年王勃教学教案

少年王勃教学教案

少年王勃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与背景介绍教学目标:1. 了解少年王勃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激发学生对王勃作品的兴趣,培养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王勃的生活年代、家庭背景及其文学成就。

2. 分析王勃的作品风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少年王勃》的背景介绍部分。

2.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王勃生平的了解和对其作品的期待。

第二章:诗歌创作与鉴赏教学目标:1. 学习和欣赏王勃的诗歌作品,理解其诗意和表达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选取王勃的代表性诗歌进行学习和欣赏。

2. 分析王勃诗歌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阅读并朗诵选定的王勃诗歌。

2. 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美感。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散文创作与鉴赏教学目标:1. 学习和欣赏王勃的散文作品,理解其文风和表达手法。

2. 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选取王勃的代表性散文进行学习和欣赏。

2. 分析王勃散文的文风、结构布局和语言特色。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阅读并朗诵选定的王勃散文。

2. 分析散文的结构布局和语言特色,引导学生体会散文的美感。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散文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作文写作与技巧教学目标:1. 学习和掌握王勃作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

2. 培养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分析王勃作文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手法。

2. 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练习,运用王勃作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阅读王勃的作文作品,分析其写作特点和表达手法。

2. 教师进行示范写作,展示如何运用王勃作文的写作技巧。

3.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

第五章:综合活动与评价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王勃作品的全面理解和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少年王勃》教案

《少年王勃》教案

《少年王勃》教案精选第一章:王勃的生平与成就1.1 导入:介绍王勃的时代背景和家庭背景1.2 学习目标:了解王勃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1.3 教学内容:1.3.1 王勃的生平介绍:出生、成长、求学、仕途1.3.2 王勃的文学成就:诗歌、骈文、辞赋等1.4 教学活动:1.4.1 观看王勃生平介绍视频,引发学生兴趣1.4.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王勃生平的理解1.4.3 教师讲解王勃的文学成就,展示相关作品1.5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搜索王勃的相关作品,进行阅读和欣赏第二章:王勃的诗歌创作2.1 导入:回顾王勃的生平,引出他的诗歌创作2.2 学习目标:分析王勃的诗歌风格和主题2.3 教学内容:2.3.1 王勃的诗歌创作背景: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2.3.2 王勃的诗歌风格:豪放、激情、含蓄等2.3.3 王勃的诗歌主题:抒发个人情感、表达社会抱负等2.4 教学活动:2.4.1 教师展示王勃的代表性诗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感受2.4.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王勃的诗歌风格和主题2.4.3 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练习,尝试模仿王勃的风格2.5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继续阅读王勃的诗歌,选择一首进行深入分析第三章:王勃的骈文艺术3.1 导入:介绍骈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出王勃的骈文艺术3.2 学习目标:理解王勃骈文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3.3 教学内容:3.3.1 骈文的基本知识:定义、特点、结构等3.3.2 王勃的骈文艺术:修辞手法、语言运用、情感表达等3.3.3 王勃的骈文代表作品:《滕王阁序》等3.4 教学活动:3.4.1 教师讲解骈文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骈文的结构3.4.2 学生分组阅读王勃的骈文代表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3.4.3 学生进行骈文创作练习,尝试模仿王勃的风格3.5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继续阅读王勃的骈文作品,选择一篇进行深入分析第四章:王勃的辞赋创作4.1 导入:回顾王勃的文学成就,引出他的辞赋创作4.2 学习目标:分析王勃的辞赋风格和主题4.3 教学内容:4.3.1 王勃的辞赋创作背景: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4.3.2 王勃的辞赋风格:华丽、细腻、抒情等4.3.3 王勃的辞赋主题:表达个人情感、描绘社会现实等4.4 教学活动:4.4.1 教师展示王勃的代表性辞赋,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感受4.4.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王勃的辞赋风格和主题4.4.3 学生进行辞赋创作练习,尝试模仿王勃的风格4.5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继续阅读王勃的辞赋作品,选择一篇进行深入分析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导入: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总结5.2 学习目标:巩固对王勃生平、诗歌、骈文和辞赋的理解和欣赏5.3 教学内容:5.3.1 学生分享对王勃的理解和欣赏,总结学习收获5.3.2 教师提出拓展阅读建议,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王勃的作品5.4 教学活动:5.4.1 学生进行总结分享,交流学习感受5.4.2 教师给出拓展阅读建议,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王勃的作品5.5 作业布置:学生根据拓展阅读建议,选择一部王勃的作品进行深入阅读和研究第六章:王勃与初唐文学6.1 导入:介绍初唐文学的特点及其对王勃的影响6.2 学习目标:理解王勃在初唐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6.3 教学内容:6.3.1 初唐文学的基本特点:文学风格、题材、表现手法等6.3.2 王勃的文学贡献:对初唐文学的发展和影响6.3.3 王勃与其他初唐文学家的比较:如杜甫、李白等6.4 教学活动:6.4.1 教师讲解初唐文学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初唐文学的风格6.4.2 学生分组阅读王勃的作品,分析其在初唐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6.4.3 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比较王勃与其他初唐文学家的差异和特点6.5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初唐文学家的作品,分析其文学特点第七章:王勃的思想与哲学7.1 导入:介绍王勃的思想背景,引出其哲学观念7.2 学习目标:理解王勃的思想观念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7.3 教学内容:7.3.1 王勃的思想背景:儒家、道家、佛家等7.3.2 王勃的哲学观念:人生观、价值观、宇宙观等7.3.3 王勃作品中的思想体现:诗歌、骈文、辞赋等7.4 教学活动:7.4.1 教师讲解王勃的思想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其哲学观念7.4.2 学生分组阅读王勃的作品,分析其在作品中的思想体现7.4.3 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王勃思想与哲学的理解和感悟7.5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深入研究王勃的一部作品,分析其思想与哲学的内涵第八章:王勃的影响与后世评价8.1 导入:介绍王勃对后世的影响及其在后世的评价8.2 学习目标:理解王勃的历史地位及其在后世的影响8.3 教学内容:8.3.1 王勃对后世的影响:文学、思想、文化等方面8.3.2 王勃在后世的评价:历代评论、研究、传颂等8.3.3 王勃作品在后世的影响:如《滕王阁序》等8.4 教学活动:8.4.1 教师讲解王勃对后世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其在后世的地位8.4.2 学生分组查找历代对王勃的评价,分析其在后世的声誉8.4.3 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王勃影响与后世评价的理解和看法8.5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深入研究王勃的一部作品,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第九章:比较文学视角下的王勃9.1 导入:介绍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引出对王勃的比较研究9.2 学习目标:理解比较文学视角下的王勃研究及其意义9.3 教学内容:9.3.1 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定义、研究方法、目的等9.3.2 王勃的比较研究:与其他文学家、文化背景、文学流派的比较9.3.3 王勃作品的跨文化解读:在国际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9.4 教学活动:9.4.1 教师讲解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其研究方法9.4.2 学生分组进行王勃的比较研究,分析其与其他文学家、文化背景、文学流派的异同9.4.3 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王勃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解和看法9.5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查找国际上对王勃的研究,分析其在国际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十章:课程总结与拓展10.1 导入: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总结10.2 学习目标:巩固对王勃及其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解和欣赏10.3 教学内容:10.3.1 学生分享对王勃及其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解和欣赏,总结学习收获10.3.2 教师提出拓展阅读建议,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王勃及其比较文学研究10.4 教学活动:10.4.1 学生进行总结分享,交流学习感受10.4.2 教师给出拓展阅读建议,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王勃及其比较文学研究10重点解析本文档详细编写了一个关于《少年王勃》的教案,内容包含了十个章节。

《少年王勃》的教学教案

《少年王勃》的教学教案

《少年王勃》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少年王勃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感受其才子形象。

2.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3. 引导学生学习王勃坚定的信念和奋发向前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少年王勃》的内容简介。

2. 王勃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3. 课文中的重要词句解释。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王勃的才子形象。

2. 学习王勃坚定的信念和奋发向前的精神品质。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

2. 欣赏王勃的文学才华。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介绍王勃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王勃才子形象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学习王勃的精神品质。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王勃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引导学生关注少年王勃的才子形象。

【新课内容】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感。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适时解答疑问。

3.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要词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王勃才子形象的理解。

2.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案例分析】1. 教师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学习王勃的精神品质。

2. 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如何在学习、生活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奋发向前的精神。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王勃的才子形象及其精神品质。

【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 收集其他关于王勃的资料,了解其更多信息。

六、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内容: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感。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适时解答疑问。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要词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王勃才子形象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少年王勃
[目标预设]
1.掌握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够联系前文,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所表现出的意境。

3.联系语言文字和教师补充的相关资料,认识文思敏捷、才华横溢的王勃。

预习问题汇总:
[重点、难点]
1. 能够联系前文,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所表现出的意境。

2.进一步感受“文包诗”的文体特点。

[设计理念]
建立“大语文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从读书实践中来,是从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亲密对话的过程中来。

本设计注重学生悟读的训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悟读,在教师的资料补充中品赏课文。

在读中体验,读中感悟,升华认识,获得思想启迪,真正实现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设计思路]
从题目入手,整体上把握教材,通过“听说”→“评说”→“查证”→“评议”的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对少年王勃的认识变得丰满起来。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少年王勃》。

齐读课题。

2.师:我们可能听说过电影《少年周恩来》,看过电视剧《少年包青天》,和我们的课文一课,为什么题目中强调“少年”呢?
3.学生交流:交代的人物的年龄,说明王勃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地方。

4.总结:自古英雄出少年,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王勃。

二、听说王勃。

1.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地轻声地读读课文。

2.指名分组读读这组词句:
出示:
(1)南昌滕王阁宴会都督
(2)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3.指名分组读词的同时,相机提问,帮助理解。

※读完第(1)组词语:联系第一自然段,运用这组词简单地说说故事的起因。

师:对于王勃,都督最早了解多少?(学生交流。

)他只是听说很有才气。

(板书:听说有才气)
※读完第(2)组词语:读完这组词语有什么发现?还知道哪些表示才思敏捷的词?
※读完第(3)组词句,教师介绍:《滕王阁序》全文约有七百字,这是文中最有名的诗句,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诗。

三、评说王勃
1.师: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2-4自然段,走近王勃,看看“很有才气”是否“名不虚传”。

2.默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画,你从哪些字词里觉得王勃“很有才气”。

3.精读交流。

※[“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
①为什么大家不敢答应?(都督邀请的可都是一些名士呀。


别人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时候,王勃在干什么?
②出示:[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师:把他们的表现联系起来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
③师:是啊,通过对比,让我们看到了王勃的勇气,有句话说得好,“艺高人胆大”因为有才气,才有勇气啊!(板书:勇气)
※[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
①理解“文思如泉”“笔走如飞”的意思,说说你能读出什么?
②师:追问:就像事先写好背出来的一样。

是事先准备好的吗?(路过南昌、探望父亲)
③师:果然有才气啊!(板书:才气)
※[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①理解“拍案叫绝”的意思。

②教师讲解:原本这位都督的女婿,也是一位学士,事先准备了一篇文章,打算在这次宴会上展示一下的,让别人写也只是客套话,这么短的时间,写出一篇好文章,确实很难,哪想,少年王勃不但写成了,还写得特别好,难怪都督要----拍案叫绝。

王勃让都督从很生气到很欣赏,的确靠的自己的才气。

③师:再读读这两句诗,你能读懂其中的妙处吗?
④学生齐读。

教师引导结合课文来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

⑤【媒体出示:“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⑥师:多么迷人的江上秋景,让我们和王勃一起来欣赏,谁能把这迷人的秋景读出来吗?
⑦指名读,赛读与评点,学生齐读。

多美的景色呀,我们一起来吟诵诗句。

学生齐读。

四、查证王勃。

1.这个故事史书里有记载。

出示:《唐才子传》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教师简单解释,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
(引导学生从“欣然”、“顷刻”等词感受其才思敏捷。


2.出示资料: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王勃的诗文,今存170多篇。

只可惜27岁意外去世。

(引导学生感受其少年成才,才华横溢。


3.这句诗,大家应该不陌生。

出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就是王勃的诗句,流传至今,我们再来读读。

(学生齐读。


五、总结提升。

1. (指读课题)《少年王勃》让我们感受到了王勃少年时期的光华,《少年王勃》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一个少年的风采。

2.王勃成就了本来名不见经传的滕王阁。

一千多年来,滕王阁成为了人人想去观瞻的名胜。

而如今,滕王阁已成为了南昌城里的第一名胜。

王勃写的《滕王阁序》则是滕王阁上的一颗璀璨的珍珠。

3. 王勃的诗点亮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星空。

(指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些诗句值得我们牢记。

六、课堂练习:
1.完成《语文学习记录册》上的“阅读”部分。

七、仿作指导:
1.出示要求。

要求:读懂P78《滁州西涧》,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里的意境表达出来。

2.理解《滁州西涧》。

3.总结课文写法。

4.练笔。

附板书:
9.少年王勃
听说很有才气
评说勇气才气
查证才华横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