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少年王勃教案
《9少年王勃》教案

《9少年王勃》教案第一篇:《9少年王勃》教案《9.少年王勃》教案即墨市北安小学邹莉课题9、少年王勃课时授课人邹莉教材简析主要内容及主题思想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即兴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的事,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华横溢。
文章秉承苏教版教材“文包诗”的特色,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溶入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中的关键词“文思泉涌、笔走如飞”为突破口,由此带动全文,使文本的人物、中心都通过这一突破得到圆满的解决。
并巧妙地通过对王勃的正面描写和对“前来参加宴会的客人”的侧面描写,表现出王勃的“才气”。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少年王勃有什么特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语言文字训练点课文三、四自然段表达方法的领悟文包诗的特点拓展读写读有关王勃的故事。
资料补充王勃的名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山中》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10个生字,重点强调:督、序二字;认识5个二类字和2个多音字。
理解“胸有成竹、拍案叫绝”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入情入境朗读,体会、想象、抓关键语句品味、补充资料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优秀品质。
2.弄清文章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哪里是重点写的,段与段之间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课文,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让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多彩,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环节及师生活动反思及改进措施课前头一天布置预习任务:1.初读课文。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碰到不会读或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标注读音,反复朗读,读会为止。
《少年王勃》的教学教案

《少年王勃》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的生字词。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王勃的生平及代表作《滕王阁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内容。
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学习王勃的才华与胆识,激发学生立志成才。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的朗读与情感把握。
3. 对王勃生平及代表作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文中古文语句的理解与翻译。
2. 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音频。
2. 王勃生平及代表作的资料。
3.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王勃的生平及文学地位。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少年王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阅字典。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惑。
3. 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教师组织小组汇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朗读感悟: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技巧,培养朗读能力。
5. 课堂小结: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
2. 熟读课文,准备进行课下展示。
3. 查找王勃其他作品的资料,了解其文学成就。
八、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生字词掌握、课文朗读、课后拓展等。
3.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十、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古典文学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少年王勃教学教案

少年王勃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与背景介绍教学目标:1. 了解少年王勃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激发学生对王勃作品的兴趣,培养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王勃的生活年代、家庭背景及其文学成就。
2. 分析王勃的作品风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少年王勃》的背景介绍部分。
2.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王勃生平的了解和对其作品的期待。
第二章:诗歌创作与鉴赏教学目标:1. 学习和欣赏王勃的诗歌作品,理解其诗意和表达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选取王勃的代表性诗歌进行学习和欣赏。
2. 分析王勃诗歌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阅读并朗诵选定的王勃诗歌。
2. 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美感。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散文创作与鉴赏教学目标:1. 学习和欣赏王勃的散文作品,理解其文风和表达手法。
2. 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选取王勃的代表性散文进行学习和欣赏。
2. 分析王勃散文的文风、结构布局和语言特色。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阅读并朗诵选定的王勃散文。
2. 分析散文的结构布局和语言特色,引导学生体会散文的美感。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散文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作文写作与技巧教学目标:1. 学习和掌握王勃作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
2. 培养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分析王勃作文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手法。
2. 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练习,运用王勃作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阅读王勃的作文作品,分析其写作特点和表达手法。
2. 教师进行示范写作,展示如何运用王勃作文的写作技巧。
3.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
第五章:综合活动与评价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王勃作品的全面理解和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少年王勃》教案

《少年王勃》教案精选第一章:王勃的生平与成就1.1 导入:介绍王勃的时代背景和家庭背景1.2 学习目标:了解王勃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1.3 教学内容:1.3.1 王勃的生平介绍:出生、成长、求学、仕途1.3.2 王勃的文学成就:诗歌、骈文、辞赋等1.4 教学活动:1.4.1 观看王勃生平介绍视频,引发学生兴趣1.4.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王勃生平的理解1.4.3 教师讲解王勃的文学成就,展示相关作品1.5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搜索王勃的相关作品,进行阅读和欣赏第二章:王勃的诗歌创作2.1 导入:回顾王勃的生平,引出他的诗歌创作2.2 学习目标:分析王勃的诗歌风格和主题2.3 教学内容:2.3.1 王勃的诗歌创作背景: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2.3.2 王勃的诗歌风格:豪放、激情、含蓄等2.3.3 王勃的诗歌主题:抒发个人情感、表达社会抱负等2.4 教学活动:2.4.1 教师展示王勃的代表性诗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感受2.4.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王勃的诗歌风格和主题2.4.3 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练习,尝试模仿王勃的风格2.5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继续阅读王勃的诗歌,选择一首进行深入分析第三章:王勃的骈文艺术3.1 导入:介绍骈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出王勃的骈文艺术3.2 学习目标:理解王勃骈文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3.3 教学内容:3.3.1 骈文的基本知识:定义、特点、结构等3.3.2 王勃的骈文艺术:修辞手法、语言运用、情感表达等3.3.3 王勃的骈文代表作品:《滕王阁序》等3.4 教学活动:3.4.1 教师讲解骈文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骈文的结构3.4.2 学生分组阅读王勃的骈文代表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3.4.3 学生进行骈文创作练习,尝试模仿王勃的风格3.5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继续阅读王勃的骈文作品,选择一篇进行深入分析第四章:王勃的辞赋创作4.1 导入:回顾王勃的文学成就,引出他的辞赋创作4.2 学习目标:分析王勃的辞赋风格和主题4.3 教学内容:4.3.1 王勃的辞赋创作背景: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4.3.2 王勃的辞赋风格:华丽、细腻、抒情等4.3.3 王勃的辞赋主题:表达个人情感、描绘社会现实等4.4 教学活动:4.4.1 教师展示王勃的代表性辞赋,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感受4.4.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王勃的辞赋风格和主题4.4.3 学生进行辞赋创作练习,尝试模仿王勃的风格4.5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继续阅读王勃的辞赋作品,选择一篇进行深入分析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导入: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总结5.2 学习目标:巩固对王勃生平、诗歌、骈文和辞赋的理解和欣赏5.3 教学内容:5.3.1 学生分享对王勃的理解和欣赏,总结学习收获5.3.2 教师提出拓展阅读建议,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王勃的作品5.4 教学活动:5.4.1 学生进行总结分享,交流学习感受5.4.2 教师给出拓展阅读建议,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王勃的作品5.5 作业布置:学生根据拓展阅读建议,选择一部王勃的作品进行深入阅读和研究第六章:王勃与初唐文学6.1 导入:介绍初唐文学的特点及其对王勃的影响6.2 学习目标:理解王勃在初唐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6.3 教学内容:6.3.1 初唐文学的基本特点:文学风格、题材、表现手法等6.3.2 王勃的文学贡献:对初唐文学的发展和影响6.3.3 王勃与其他初唐文学家的比较:如杜甫、李白等6.4 教学活动:6.4.1 教师讲解初唐文学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初唐文学的风格6.4.2 学生分组阅读王勃的作品,分析其在初唐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6.4.3 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比较王勃与其他初唐文学家的差异和特点6.5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初唐文学家的作品,分析其文学特点第七章:王勃的思想与哲学7.1 导入:介绍王勃的思想背景,引出其哲学观念7.2 学习目标:理解王勃的思想观念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7.3 教学内容:7.3.1 王勃的思想背景:儒家、道家、佛家等7.3.2 王勃的哲学观念:人生观、价值观、宇宙观等7.3.3 王勃作品中的思想体现:诗歌、骈文、辞赋等7.4 教学活动:7.4.1 教师讲解王勃的思想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其哲学观念7.4.2 学生分组阅读王勃的作品,分析其在作品中的思想体现7.4.3 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王勃思想与哲学的理解和感悟7.5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深入研究王勃的一部作品,分析其思想与哲学的内涵第八章:王勃的影响与后世评价8.1 导入:介绍王勃对后世的影响及其在后世的评价8.2 学习目标:理解王勃的历史地位及其在后世的影响8.3 教学内容:8.3.1 王勃对后世的影响:文学、思想、文化等方面8.3.2 王勃在后世的评价:历代评论、研究、传颂等8.3.3 王勃作品在后世的影响:如《滕王阁序》等8.4 教学活动:8.4.1 教师讲解王勃对后世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其在后世的地位8.4.2 学生分组查找历代对王勃的评价,分析其在后世的声誉8.4.3 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王勃影响与后世评价的理解和看法8.5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深入研究王勃的一部作品,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第九章:比较文学视角下的王勃9.1 导入:介绍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引出对王勃的比较研究9.2 学习目标:理解比较文学视角下的王勃研究及其意义9.3 教学内容:9.3.1 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定义、研究方法、目的等9.3.2 王勃的比较研究:与其他文学家、文化背景、文学流派的比较9.3.3 王勃作品的跨文化解读:在国际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9.4 教学活动:9.4.1 教师讲解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其研究方法9.4.2 学生分组进行王勃的比较研究,分析其与其他文学家、文化背景、文学流派的异同9.4.3 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王勃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解和看法9.5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查找国际上对王勃的研究,分析其在国际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十章:课程总结与拓展10.1 导入: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总结10.2 学习目标:巩固对王勃及其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解和欣赏10.3 教学内容:10.3.1 学生分享对王勃及其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解和欣赏,总结学习收获10.3.2 教师提出拓展阅读建议,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王勃及其比较文学研究10.4 教学活动:10.4.1 学生进行总结分享,交流学习感受10.4.2 教师给出拓展阅读建议,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王勃及其比较文学研究10重点解析本文档详细编写了一个关于《少年王勃》的教案,内容包含了十个章节。
少年王勃教案

9.少年王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认读生字词,学写“督”、“章”两个生字。
3.默读课文,初步感受王勃的“奇才”。
4.品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感受王勃的奇才。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滕王阁图片)同学们请看!这座雄伟的建筑就是著名的滕王阁。
阁,就是楼,四面开窗,一般建于高处,能够登高远眺,把周围的美景尽收眼底。
滕王阁之所以有名,不但因为它的建筑,还因为它所拥有的一篇序文,更因为写这篇序的人——王勃(板书)。
他当年还仅仅位少年(板书:少年)。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少年王勃(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1.师:请大家打开书,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顺。
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词语:探望南昌阎都督邀请庆贺文章宴会读到凝视野鸭滕王阁序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千古传诵胸有成竹拍案叫绝奇才(1)读给同桌听一听,有错了请相互纠正。
(2)开火车读。
(3)师评,从音、形、义上教学“都督”。
(4)齐读词语。
3.开火车读课文。
4.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上老师所给词语,说说看。
三、初识人物形象1.从哪些地方看出王勃是奇才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你能找到几处,画出来。
指名说,老师即时评价收拢。
师小结:我们从王勃“年龄小”、他的善于捕捉、他的才思敏捷、他写出千古传诵的名文,这四个方面看出他是个奇才。
(简易板书)四、品读句子,体会“奇才”。
1.下面我们就先来学习《滕王阁序》中的精妙的句子,来体会他的奇才。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出示诗)齐读。
2.这句话描写的美景书上就有,找一找,哪个自然段?(出示文)3.这句话写的就是这幅景。
我请一位同学把这段文字读一读。
“野鸭”就是诗中的哪个字呢?(鹜)除了“鹜”这个景物,诗中还写了其他的景物,也都是用一个字表示的,你能找出来吗?(霞、水、天)这句话就描写了这4个景物。
(出示“霞”的图片)看!这就叫霞。
《少年王勃》教案

二、预习反馈,知识铺垫
1、你觉得王勃是怎样一个少年?(学生自由答:有才气等等)
2、结合学生答问:文章中哪一个词语可以说明他非常有才气?(奇才)结合学生答板书。(指导理解:奇才就是少见的人才。)
3、为什么说王勃是一个奇才呢?你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回答吗?(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来回答。)过渡:到底是哪句诗,令都督拍案叫绝呢?
3、课文要求大家会背诵第三自然段,你能用一句诗概括出来吗?
4、课文要求大家会背诵第四自然段,你能用文中的句子解释吗?
5、指导朗读。
6、练习背诵。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积累才华的词:(生自由答)
2、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出示
3、探究:你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有才气吗?(生自由答)
爱观察、善思考、多读书、多积累
五、拓展延伸,随文巧练
1、联系课文,说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
2、春天已走进我们的生活,你能走进春天、感受春天吗?面对灿烂的春景,请用诗句描述,或试着自己写诗形容。
板
书
设
计
9、少年王勃
奇才文思如泉走笔如飞
教
后
反
思
课题
9、少年王勃
第 1 课时
主备人
周寿芳
复备人
审核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课文中找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分段并概括大意。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段并概括大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导学过程
复备与调整
《少年王勃》的教案

《少年王勃》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少年王勃》的主要内容,了解王勃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分析,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课文,学会如何欣赏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并欣赏古代文学家的才华和成就,激发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王勃的人生经历,学会坚持自己的梦想,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少年王勃》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和背景。
2. 对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的理解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少年王勃》的文本和相关的注释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王勃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和背景。
3. 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理解并运用到实际中。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学会欣赏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
4. 探究学习:学生通过独立探究,理解并吸收课文中的知识和信息。
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学会如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5. 总结与反馈: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布置,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2. 学习成果: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包括对重点词语和句式的运用,以及对文学手法和修辞的分析能力。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10篇)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少年王勃》教学设计(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少年王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20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准备】专题学习网站【教学过程】一、导入。
播放《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录音,请学生欣赏。
师:刚才那首诗的作者是谁?(板书: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王勃在少年时期还写了一篇千古传诵的美文,那就是《滕王阁序》。
(板书:少年)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然后说说你通过朗读了解到什么?2.指名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了解滕王阁(学生浏览网站视频、文字解说)过渡:大家读书的能力很强,真了不起!为了学习更多,请小组合作借助网页把字词学会。
三、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主浏览网页。
2、检测自学结果:无拼音、加拼音读生字、词。
过渡:字词也学会了,真不错!谁知道王勃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滕王阁序》的?请细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
四、精读课文。
( 一)情境创设,重点突破。
1、说说哪个自然段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2、“落下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到底是怎样的情景?出示动画。
3、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一情景的?(图、文出示)“远处,天连着水……轻轻地飘荡……”。
4、男生读、女生读;师生合作读。
5、这么美的句子,你喜欢吗?人们听到王勃写出这么美的句子时有什么反应?指名答。
6、请学生演一演,理解“拍案叫绝”。
7、回味诗句。
(读)8、引出第5自然段。
理解:千古传诵9、王勃怎么写出的?其他客人呢?自读第2段,指读第4 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少年王勃
陈贵菊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骛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色,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和才华横溢.(难点) 教学准备
小黑板,板贴用的词句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人物故事,齐读课题)
1、出示词语齐读,谁能读出意思来?
2、出示诗句齐读,谁能读出停顿来?(板书停顿符号/)
二、复习课文,精读指导
一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你用上"先……再……最后……"说(参加宴会—写成《腾王阁序》—成为名文) 二分清主次,指导读
1、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王勃被邀请参加腾王阁宴会?(指名读第一节)
他被邀请来参加宴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很有才气)
自读第一句话,谁能把"探望"换成另外一个词,又不改变原意,怎么读?(指名读)
2、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王勃写出的《腾王阁序》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
谁能读出句子的意思来?(读懂词语:千古传诵)
3、在这个故事当中,你认为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
(怎样写成《腾王序阁》的)
①找一找,哪个自然段重点讲写成了《腾王阁序》?(第4自然段)
提示:怎样才能读好课文呢?(要把自己当成是课文中的人物,像他那样去想一想,然后再读,才能读得好.(指名读第4自然段)
②读了课文,特别是读了第4自然段,你认为王勃是个怎样的少年?
(板书:有才华)
你是通过读了哪几个词语看出来的?(板书:胸有成竹文思如
泉笔走如飞)
引导读懂这些词意
小结:王勃虽然年少,可他才华横溢啊!
③师问:参加宴会的就王勃一个人吗?那么其他人在干什么呢?
④朗读第2自然段,理解为什么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都督要求当场写庆贺的文章,时间又短,怕写不好,有难度)
相比之下,王勃是"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他怎么就能做到"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呢?请朗读第3自然段
⑤王勃凝望江面,他看到了什么?谁用读来告诉大家?
(指名读"远处的……飘荡……)
谁能读出那迷人的秋景呢?(指名读出意思来)
师边述(画面内容)边板贴词语: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一只野鸭披着落日的余晖
联想:假如你也看到了如此美丽的秋景,你会怎样呢?(指名说)
⑥小结引出诗句:
如此美丽的秋景,使王勃的心中充满了创作的激情,当即用了两句短短的话语就把这情景描绘下来了,你知道他用的什么句子吗?
出示并齐读诗句(板贴:落霞与孤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⑦谁能看着黑板,凭着对课文的理解和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相机板书)
⑧读到如此美丽的佳句,不光是我们认为王勃是多么的有才气,就连那位都督也终于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了,他竟忍不住拍案叫绝.谁来学学他拍案叫绝的样子读读他说的话?(指名读) 引导体会词意:拍案叫绝(好)
读好"奇才!真是奇才!"两感叹号的意思.
师:同学们,你佩服王勃吗?你想怎样来称赞少年王勃呢?(指名说)
三、总结全文:今天,我们读了一个王勃参加滕王阁宴会时当场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让我们又认识一个文思敏捷,才华横溢的少年王勃.
四、师生合作:朗读三,四自然段,准备背诵(教师引读课文3,4自然段).
五、练习:背诵3,4自然段.
六、交流,拓展:
1、像王勃这样年少机敏的少年,你还知道有哪些?
(司马光,刻苦练字的怀素,敢破陋习的孙中山……)
2、你想过怎样使自己变得更聪明一些吗?
(像王勃勤思考,勤观察,敢于创作等等).
附:
一、板书设计
9少年王勃
天连着天水连着水水天一色
一只野鸭披着落日的余晖
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很有才华
参加宴会
写成了《滕王阁序》
成为名文
二、课前准备
1、小黑板出示(词句):滕王阁序刚刚整修一新很有才气
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拍案叫绝千古传诵的名文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板贴纸卡(见板书)
-1-
-2-
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