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勃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少年王勃》教学教案设计

《少年王勃》教学教案设计

《少年王勃》优秀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少年王勃》的作者、背景及意义。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1.2 教学内容:简介《少年王勃》的作者、创作背景及作品特点。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背景。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情况。

收集学生对作品的疑问和建议,以便后续教学。

第二章:人物分析2.1 教学目标:分析《少年王勃》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变化。

培养学生对人物描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对人物的描写细节。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对人物的看法。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例子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分析能力。

收集学生的分析报告或口头表达,进行评价。

第三章:情节理解3.1 教学目标:理解《少年王勃》的故事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线索。

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情节的发展。

通过讨论或写作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或写作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文学手法分析4.1 教学目标:分析《少年王勃》中的文学手法和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意思维。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比喻、象征等文学手法。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创作风格。

4.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对文学手法的发现。

引导学生通过创作练习,运用学习到的文学手法。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鉴赏能力。

收集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

5.1 教学目标:综合讨论《少年王勃》的作品主题和现实意义。

小学三年级语文《少年王勃》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少年王勃》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少年王勃》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少年王勃》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9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秀美的景象。

4、感受少年王勃才思灵敏,才华横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理解《滕王阁序》中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才思灵敏,才华横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教学预备: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9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学预备:课件一、导入。

1、指名读题。

2、在这里,少应当读shao,用少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3、你对王勃有什么了解?4、今日,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写《滕王阁序》的?二、初读。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应的生字词。

3、出示生字词。

〔1〕自生字词。

〔2〕正音昌、章:读翘舌音。

诵:读平舌音。

都、督:都是多音字,在这儿读du。

〔3〕带读,指读。

4、老师这儿还有文中的一些词,你会读吗?〔出示:滕王阁序、整修一新、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

〕〔1〕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和这些词带入文章中,再去读一读。

6、〔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指读。

7、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三、理解课文内容。

1、王勃写《滕王阁序》的缘由是什么?经过又怎样?结果呢?想一想,文章哪些部分写出了以上问题的答案。

2、教学第一段〔第1自然段〕〔1〕自读第一段,你知道王勃写《滕王阁序》的缘由是什么吗?〔2〕探望可以换什么词?〔3〕〔出示挂图〕简介滕王阁,相机理解整修一新。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_三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_三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_三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少年王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10 个生字,认识5 个二类字和2 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直面王勃1、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一:少年王勃英姿勃发的图2、询问:你知道这位英俊少年是谁吗?生交流:王勃(相机板书课题)指导读题:多音字“少(sh ào )”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少年王勃有了哪些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3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少年英才,了解一下他是如何写《滕王阁序》的。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自己借助拼音初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思考一下:从课文中你看到了一个()的王勃。

2、请你来展示一下你的读书成果。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什么事情?(课文主要讲王勃应邀参加宴会,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藤王阁序》,后来《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过渡:那你知道王勃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滕王阁序》的吗?写得怎么样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几自然段给我们介绍了这些内容。

学生浏览后交流:第2 —4 自然段。

三、品读课文,体验感悟1、请大家把心放到课文中,跟随王勃一起走进滕王阁,走入那场宴会。

自由读第2 —4 自然段,找找王勃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交流并出示:都督要求客人写一篇庆贺文章,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1 )从“谁也不敢答应”看出什么?(2 )客人们这时心里会怎么想呢?(3 )指导读好这句话:体会客人们面面相觑,极其慌张,不只如何是好的心情。

2、面对都督的要求,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这时的王勃在干什么呢?(1 )指读第3 自然段,其他同学看课件。

《少年王勃》教案设计

《少年王勃》教案设计

《少年王勃》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少年王勃》,使学生了解王勃的生平事迹,体会其少年时期的才华与抱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历史意识。

1.2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王勃的生平背景、少年时期的才华展现以及其代表作《滕王阁序》的诞生背景。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表达。

第二章:王勃生平背景2.1 教学目标了解王勃的生活年代、家世背景及其在当时文学界的地位。

2.2 教学内容介绍王勃的生活年代、家族背景,以及他在初唐文学史上的地位。

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文献资料等方式,生动展示王勃的生平背景,引导学生对其生活年代和文学地位有所了解。

第三章:少年王勃的才华3.1 教学目标了解王勃少年时期的文学才华,感受其文采飞扬的作品。

3.2 教学内容选取王勃少年时期的作品进行品读,如《滕王阁序》片段等,体会其文学风格。

3.3 教学方法采用分角色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王勃的文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章:《滕王阁序》的诞生背景4.1 教学目标了解《滕王阁序》的创作背景,体会王勃的创作心境。

4.2 教学内容介绍《滕王阁序》的创作背景,包括滕王阁的历史地位和王勃创作该文的动机。

4.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文献资料等方式,生动展示《滕王阁序》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王勃的创作心境。

5.1 教学目标5.2 教学内容5.3 教学方法第六章:王勃的文学成就与影响6.1 教学目标认识王勃在初唐文学中的重要地位,理解他的文学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6.2 教学内容分析王勃的主要文学成就,探讨其对唐代文学及后世文人的影响。

6.3 教学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王勃对文学体裁如骈文的发展所做的贡献。

第七章:《滕王阁序》的艺术特色7.1 教学目标深入分析《滕王阁序》的艺术特色,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7.2 教学内容详细解析《滕王阁序》的辞藻、结构、情感表达等艺术特色。

《少年王勃》的教学教案设计

《少年王勃》的教学教案设计

《少年王勃》的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少年王勃》。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王勃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3)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培养文学素养。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 王勃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的掌握。

3. 重点词语和句式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汉语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 对王勃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的深入理解。

3. 如何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课文的韵律和意境。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少年王勃》的文本。

2. 王勃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王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简单介绍王勃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意境。

(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理解王勃的文学成就。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详细讲解王勃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5. 实践环节:(1)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体会课文的韵律和意境。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7. 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写一篇关于王勃的生平和文学成就的短文。

8. 板书设计:少年王勃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练习等,评估学生的积极性。

《少年王勃》教学教案设计

《少年王勃》教学教案设计

《少年王勃》优秀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作者王勃的生平和作品背景,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培养文学素养。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主题,锻炼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欲望。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提高语文基本素养。

3. 了解作者王勃的生平和作品背景,感受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结构,把握文章主旨。

2. 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3. 联系实际生活,深入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注释。

2.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巩固已掌握的知识点。

(2)简介王勃的生平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资料,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总结文章主旨。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汇报。

4. 课堂讲解:(1)针对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的用法和词义。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3)深入讲解课文中所传达的价值观,联系实际生活进行阐述。

5. 练习巩固:(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课后反思: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少年王勃》教案设计

《少年王勃》教案设计

《少年王勃》教案设计第一章:了解作者王勃1.1 学习目标:了解王勃的生平背景。

掌握王勃的代表作品。

1.2 教学内容:介绍王勃的生活年代和社会背景。

分析王勃的代表作品,如《滕王阁序》等。

1.3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王勃的生平。

学生展示对王勃代表作品的分析成果。

第二章:诗歌创作技巧2.1 学习目标:掌握王勃的诗歌创作技巧。

学会运用王勃的创作方法。

2.2 教学内容:分析王勃的诗歌创作风格和技巧。

引导学生学习王勃的诗歌创作方法。

2.3 教学活动:学生通过阅读王勃的诗歌,分析其创作技巧。

学生尝试创作诗歌,展示并分享创作成果。

第三章:散文写作风格3.1 学习目标:了解王勃的散文写作风格。

学会运用王勃的散文写作技巧。

3.2 教学内容:分析王勃的散文作品,如《滕王阁序》等。

引导学生学习王勃的散文写作风格和技巧。

3.3 教学活动:学生通过阅读王勃的散文作品,分析其写作风格。

学生尝试写作散文,展示并分享写作成果。

第四章:王勃作品的思想内容4.1 学习目标:理解王勃作品中的思想内容。

学会分析王勃作品中的主题思想。

4.2 教学内容:分析王勃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如《滕王阁序》中的忠诚、谦逊等。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分析王勃作品中的主题思想。

4.3 教学活动:学生通过阅读王勃的作品,分析其中的思想内容。

学生展示对王勃作品主题思想的分析成果。

第五章:课堂总结与拓展5.1 学习目标:总结学习王勃的心得体会。

拓展对其他唐代文学家的了解。

5.2 教学内容:学生总结学习王勃的心得体会,进行分享。

教师介绍其他唐代文学家,引导学生拓展学习。

5.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准备进行分享。

学生听取教师对其他唐代文学家的介绍,进行拓展学习。

第六章:文学背景与历史脉络6.1 学习目标:理解王勃作品产生的文学背景和历史脉络。

学会分析文学与社会历史的关联。

6.2 教学内容:探讨唐代文学的发展背景,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分析王勃作品如何反映当时的历史脉络和社会状况。

《少年王勃》教学教案设计

《少年王勃》教学教案设计

《少年王勃》优秀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少年王勃》的生平和成就。

激发学生对文学和写作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简要介绍王勃的生平背景。

引发学生对王勃作品中描绘的少年时代的思考。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少年时期的经历和感受。

通过图片展示和视频片段,生动形象地介绍王勃的生平。

1.4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展示王勃的画像和相关的背景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第二章:文学作品分析2.1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王勃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王勃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情节。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

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采用问题分析和解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深层含义。

2.4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王勃的作品,并关注其中的情节和人物。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析。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

第三章:写作技巧分析3.1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王勃作品中使用的写作技巧。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王勃作品中使用的写作技巧,如描写、对话、情节安排等。

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和创作,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

3.3 教学方法:通过例证和解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王勃作品中的写作技巧。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创作,巩固所学的写作技巧。

3.4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分析王勃的作品,向学生介绍其中的写作技巧。

学生进行模仿创作,尝试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

教师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第四章:文化背景介绍使学生了解王勃作品中的文化背景。

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王勃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
本文是关于少年王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感知人物,导入新课。

1、同学们知道,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朱德总司令和李广将军的故事,其实,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聪明才智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他就是:少年王勃!
2、你了解他吗?你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简单交流预习后的了解,并质疑。

(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了什么令人佩服的事呢?)(课文中的评价很有才气、奇才;积累的资料如: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背诵他写的诗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说说王勃做了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三、再读课文,厘清字词。

1、再读课文,巩固字词。

(一)检查预习及初读情况。

课文都预习了,生字能记住了吗?
出示:探望南昌都督宴会文章野鸭读书滕王阁序姓阎邀请凝望
(1)谁来响亮地读一读?
(2)在你自学生字时,发现哪个生字比较难记?(注意:探右边不是宝盖头。

督的下边是目(监督要用眼睛)序的下边没有一撇)
(3)齐读
(二)指名读课文。

1、分小节读课文,读时相机指导学生读不好的长句。

四、词句导读,切入重点。

1、老师这儿还有一些词,你能读好吗?
出示:
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
a、指名读。

b、这些词语的意思你了解吗?(胸有成竹在文中指王勃有把握干什么?(经过边看边想,很有把握写好这篇庆贺的文章))(文思如泉:写文章的思路像泉水一样涌流)(笔走如飞:写文章时速度很快,一气呵成)(拍案叫绝:案:狭长的桌子。

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


c、读读这些词,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d、带着理解再来读一读词语。

e、到课文中读读这些词语。

这些词都是赞美王勃在写作上具有超人才华的,那他写出了怎样杰出的名句呢?
2、学生找出名句,谁来读?
(1)出示:落下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点多名学生读,对于如何停顿引发争议)
(2)到底该如何停顿呢?如果你理解了句子的意思,你就会读了。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的哪一段话描写的就是这句话的情景?用横线画下来。

(3)交流出示: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4)再轻轻的读一读句子,想一想哪一句写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意思。

哪一句写的是“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

(5)真厉害,再考考你们:
理解“孤鹜”(野鸭)、“齐飞”(野鸭缓缓地飞翔、云霞轻轻地飘荡,好象在一起飞。


(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你们真不简单!多么迷人的江上秋景,让我们和王勃一起来欣赏,谁能把这迷人的秋景读出来?
指名读,赛读与评点。

(从你的目光中,老师看到了你心中的画面)(省略号给人韵味无穷的感觉,从省略号,你感受到了什么?)
(7)教师配乐朗读
来,让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老师想把这美妙的感受通过朗读带给大家。

请你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口中读出感
觉,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这可是朗读的最高境界啊!让我们一起沉醉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景中。


(8)这么美的景色把王勃深深地吸引住了,在他的眼中仿佛是一幅优美的画,一首韵味无穷的诗.我们一起来吟诵诗句。

学生齐读。

五、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练读课文。

这么美的诗句,只是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一句而已。

课文围绕王勃写成《滕王阁序》的这件事,写了哪些内容?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呢?
请大家分组进行讨论,讨论时要说一说这样分段的理由哦。

交流:把学生的分法写在黑板上。

2、朗读全文。

六、作业设计
1、背诵第三自然段和王勃相应的名句。

2、想一想,14岁的王勃只是有有才气的少年,为什么会成为众人眼里的“奇才”呢?
板书:少年王勃

《滕王阁序》
一(1)参加宴会
二(2-4)写成名文
三(5)传诵千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