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职称论文

合集下载

评职称发表论文要求有什么

评职称发表论文要求有什么

评职称发表论文要求有什么在评审职称的时候,不可缺少的就是职称论文,尤其是对于申报中高级职称的人员来说,职称论文更是重中之重。

因为在评审职称的时候,不仅需要申报人员个人资历和学历达标,专业技术能力也要达标,其中论文也是证明自己能力的一方面。

那么工程师评职称发表论文要求有哪些呢?本文小编给大家做了如下一些总结:一、安全工程师论文与论(译)著,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条以上: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一篇以上;或在CN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两篇以上;(本条件所指论文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论文,均不含增刊、特刊等。

期刊必须有CN刊号,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技术价值,不少于3000字。

业绩与成果、论文与论(译)著、技术报告等是指执笔人。

)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公开出版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论(译)著(或技术手册),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主持撰写过两篇专项研究报告或技术报告,经同行业专家认定,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并对安全工程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市(厅)级或大型企业立项科研课题及其技术报告,经主管部门或归口部门组织同行业专家评审认定具有独创性见解,具有实用价值。

二、电气工程师1、电气中级工程师论文与论著,符合下列条件中二条以上(从事研发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具备(1)、(2)、(3)条中的一条):(1)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专著或译著,本人撰写一万字以上。

(2)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一篇以上,其中一篇为第一作者。

(3)在省(部)级以上本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专业学术论文二篇以上(其中一篇为第一作者);在省辖市(厅)级以上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专业学术论文三篇以上(其中二篇为第一作者)。

2、高级电气工程师论文与论著,符合下列条件中二条以上(从事研发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具备(1)、(2)、(3)条中的一条):(1)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专著或译著,本人撰写二万字以上。

(2)在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二篇以上(其中一篇为第一作者)或在国外科技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一篇以上。

林业职称评审条件

林业职称评审条件

林业职称评审条件一、背景介绍林业职称评审是指对从事林业工作的人员进行职称评定的一项制度。

职称评审的目的是评估个人在林业领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二、评审条件1. 学历要求申请林业职称评审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学历背景。

一般来说,初级职称要求本科学历,中级职称要求硕士学历,高级职称要求博士学历。

此外,申请人还需要在林业相关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或实践经验。

2. 工作年限要求申请林业职称评审的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年限。

一般来说,初级职称要求从事林业工作满5年,中级职称要求从事林业工作满10年,高级职称要求从事林业工作满15年。

工作年限是评定个人在林业领域积累的经验和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3. 专业技术能力要求申请林业职称评审的人员需要在专业技术能力方面具备一定的要求。

这包括对林业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经验的丰富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申请人需要通过相关的考试或评估来证明自己在专业技术能力方面的水平。

4. 学术研究成果要求申请林业职称评审的人员需要在学术研究方面有一定的成果。

这包括发表过的学术论文、参与过的科研项目、获得的专利等。

学术研究成果是评定个人在学术领域的贡献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5. 综合素质评估申请林业职称评审的人员还需要通过综合素质评估。

综合素质评估包括个人的道德品质、工作态度、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

评审机构将通过面试、考察等方式来评估申请人的综合素质。

三、评审程序1. 申请材料准备申请人需要准备一系列的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位证书、工作经历证明、学术研究成果证明等。

申请人需要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材料审核评审机构将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

审核的目的是确定申请人是否满足评审条件,并对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初步评估。

3. 考试或评估申请人需要参加相关的考试或评估。

考试或评估的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考试或评估的结果将作为评定申请人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依据。

林业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

林业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

林业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以下是林业职称论文发表题目,均采用论文选题题目软件,经过大数据搜索比对精心整理而成,各职称论文发表题目均为近年来所发表论文题目,可供林业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也可以作为林业毕业论文撰写选题参考。

1......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2......浅谈林业重点工程档案的管理3......浅谈林业项目管理4......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5......浅谈林业安全生产管理6......浅谈林业经济向林下经济的转移7......浅谈林业企业管理创新8......浅谈林业经营集约化9......浅谈林业科技英语的特点和翻译实践10.....浅谈林业企业人才资源管理11.....浅谈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12.....浅谈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社区参与13.....浅谈林业发展的现状与举措14.....浅谈林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15.....浅谈林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16.....浅谈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17.....浅谈林业工程绩效审计18.....浅谈林业工作站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的作用19.....浅谈林业经济的合同管理20.....浅谈林业退耕还林工程21.....浅谈林业城市建设22.....浅谈林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23.....浅谈林业产业化与新技术革命24.....莫尔道嘎林业局森林资源浅析25.....浅谈中国林业碳汇工作26.....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与目标27.....浅谈林业多种经营档案管理工作28.....浅谈林业有害生物现状与对策29.....浅谈林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30.....浅谈广西林业企业护林防火工作31.....浅谈林业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32.....浅谈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性33.....浅谈林业育苗纸杯34.....浅谈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35.....浅谈林口林业局林政管理36.....浅谈生态林业建设的意义37.....浅谈林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38.....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9.....浅谈ArcGIS在林业规划设计制图中的应用40.....浅谈林业制图中坐标系问题41.....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42.....浅谈PDA在林业一类清查中的应用43.....浅谈单户林业经营模式下影响农林投入的因素44.....浅谈林业产业的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45.....浅谈林业工程资金报账制管理46.....浅谈林业站在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中的作用47.....浅谈林业病虫害的防治48.....浅谈我国林业资源现状及监测重点49.....浅谈林业企业生存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以泉阳林业局为例50.....浅谈我县林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51.....浅谈林业物流的管理特征52.....试论林业产业的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53.....浅谈如何做好林业宣传工作54.....浅谈基层林业站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职能作用55.....浅谈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56.....试论林业机械装备与发展渠道57.....浅谈林业科技推广在兵团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8.....浅谈林业基层党务工作者应具备哪些素质59.....浅谈我国林业现状60.....实行林业税收优惠政策之浅议61.....浅谈林业生态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62.....浅谈林业产业化与税源经济建设63.....浅谈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64.....浅谈林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65.....浅谈如何做好基层林业站工作66.....浅谈林业会计核算中的统筹兼顾67.....浅谈水土流失治理中林业技术措施的应用68.....浅谈林业科技档案管理与生产应用之间的辩证关系69.....浅谈城市林业建设对策和措施70.....浅谈林业新闻媒体加强行业服务能力的实践路径71.....浅谈项目制与林业资金扶持72.....浅谈林业科技档案检索工具的作用73.....浅谈东丰林业育苗如何走向市场74.....浅析泽州县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75.....浅谈县区林业创新发展的措施76.....浅谈基层林业站在林改中的作用77.....浅谈府谷的林业发展78.....浅谈城市林业功能与效益79.....浅谈我国林业更新造林的现状及措施80.....浅谈林业育苗措施及管理81.....浅谈平湖市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82.....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冲突类型83.....浅析乡镇林业站对林业建设的重要性84.....浅谈凌源林学会在现代生态林业建设中的作用85.....浅谈林业局营林生产管理86.....浅谈四子王旗林业生态建设87.....森林·蒸散·气候·沙漠——试论中国森林变迁对沙漠演替的影响88.....浅谈乡镇林业站如何保护天然林资源89.....浅谈计算机在编绘林业专题图中的应用90.....浅谈提高林业企业政工干部的素质91.....浅谈广元市林业发展规划设想92.....浅谈国有林业企业存在问题及其改革93.....浅谈营养繁殖育苗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94.....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95.....浅谈林业重点工程档案的管理96.....浅谈林业项目管理97.....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98.....浅谈林业安全生产管理99.....浅谈林业经济向林下经济的转移100....浅谈林业企业管理创新【吉考科技授权发布】。

园林专业职称论文范文3篇

园林专业职称论文范文3篇

园林专业职称论⽂范⽂3篇沈阳市建筑⼯程师职评标准⼀、评审范围⾮国有企业专业技术⼈员。

⼆、评审级别助理⼯程师(初级)、⼯程师(中级)、⾼级⼯程师(副⾼级)。

三、评审⽅法采取“直通车”的办法,不受每年职称评审⼀次例会的限制,根据申报情况随时组织评审。

四、评审申报材料1、⾼级⼯程师审核表⼀式三份(中级以下不需填);2、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式三份(帖上照⽚);3、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报评推荐表⼀式三份;4、反映个⼈学历、资历、的相关证件(原件、复印件);5、主要业务成果(获奖证书及有关业绩证明复印件);6、论⽂、著作(原件、复印件);7、⼀⼨照⽚四张。

五、评审的⼯作内容1、计算机职称考试考前辅导;2、职称指导与推荐;3、⼯程师报卷资料指导;4、⾼级⼯程师答辩培训与指导。

六、评审条件1、学历、资历要求⾼级⼯程师:博⼠毕业满2年;本科满5年。

⼯程师:博⼠毕业;硕⼠、双学⼠学位满2年;本科、专科满4年。

2、业绩成果要求⾼级⼯程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①国家级⾃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奖;②省(部)级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奖;③市、省直厅局科技进步⼀等奖⼀项或⼆等奖两项以上;④科技成果被列为市、省直厅局级以上重点推⼴项⽬,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获得有关⽅⾯的奖励;⑤市、省直厅局以上先进科技⼯作者;⑥省(部)级重⼤科技情况(信息)成果⼆等奖。

⼯程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①省级以上⾃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奖;②市、省直厅局科技进步三等奖;③科研成果通过技术鉴定,并有⼀定推⼴价值(须附“技术鉴定证书”);④市、省直厅局级重⼤科技情报(信息)成果奖;⑤科研成果被列为市、省直厅局级推⼴项⽬。

3、论⽂、著作要求在企业从事专业技术⼯作的⼈员参加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时,对论⽂数量不做限制性要求。

经本(⾏业)企业采⽤的技术创新报告、发明专利、研发项⽬、⼯艺⽅案、技术鉴定报告、可⾏性⽅案、⾏业标准等可替代论⽂。

林业(包括经济林、花卉苗木、盆景栽培等)

林业(包括经济林、花卉苗木、盆景栽培等)

附件3:林业(包括:经济林、花卉苗木、盆景栽培等)申报本专业特定条件:申报者近三年内未出现生产及农产品质量事故。

评审条件:1、技术员凡具备下列条件的可申报评审:(1)初中毕业后在林业岗位上工作满4年,或高中或中专及以上非本专业毕业后在林业岗位上工作满2年或1年,并参加过镇(场)组织的50学时以上的林业方面的技术培训。

(2)经济林、花卉苗木栽培20亩以上;或参加县市级展览、评比获铜奖1次;或经济林、花卉苗木、盆景销售年纯收入3万元以上。

(3)能掌握林业方面的基础知识,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群众性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等技术工作,并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技术总结材料。

2、助理工程师(林业)凡具备下列条件的可申报评审:(1)中专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毕业后在林业岗位上工作满4年;非本专业的毕业生取得技术员资格满3年;(2)初中毕业后在林业岗位上工作满8年,或高中、中专及以上非本专业毕业后在林业岗位上工作满5年,并参加过县市级组织的50学时以上或镇(场)组织的100学时以上种殖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

除符合上述基本条件之一外,还须具备下列条件:(1)从事特种经济林木、花卉苗木栽培30亩以上;或参加县市级展览、评比获银奖1次;或经济林、花卉苗木、盆景销售年纯收入5万元以上;或属林业栽培示范户的,能带领5户农民共同致富,且近3年年均纯收入不低于当地农民平均纯收入的5倍。

(2)能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解决一般性技术问题,并撰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专业论文或专题经验交流材料。

3、工程师(林业)凡具备下列条件的可申报评审:(1)大学本、专科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毕业后在林业岗位上工作分别满4年和6年,或者后取得大学本科、专科本专业毕业证书且取得助理工程师(林业)资格满3年;(2)高中毕业后在林业岗位上工作满10年或中专及以上非本专业毕业在林业岗位上工作满8年,参加市级组织的林业方面中级职称专业知识培训且考试合格,或取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本专业证书(含成人大学专科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六门以上单科结业证书,以及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参加本专业知识培训半年以上、并取得结业证书),且取得助理工程师(林业)资格满3年。

林业科学论文格式

林业科学论文格式

《林业科学研究》稿件写作格式说明1 字数学术论文、综合述评等稿件一般不超过 6 个版面 , 研究简报、论坛等稿件一般不超过 4 个版面。

2 写作顺序2. 1 文题由尽可能简练的几个表达文章核心内容的关键词组成 , 以不超过 20 字为宜。

本刊一般采用系列标题和副标题的形式 , 每篇文章独立成文。

2. 2 作者署名作者人数不宜过多。

第一作者应是稿件的执笔人和修改人 , 如有例外 , 请将责任作者在署名的右上角用“*”标注,并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

2. 3 作者单位单位全称应写到院、系、研究所、研究中心一级。

2. 4 基金项目请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资助该研究的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2. 5 作者简介和通讯地址写在篇首页地脚处资助项目的下方 , 只写第一作者 ( 必要时可增加责任作者 ) 的简介和详细地址。

例如: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或在读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电话:××× Email:×××.2. 6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是为读者了解文章核心内容服务的一篇独立、完整的短文。

应做到言简意赅。

本刊要求论文摘要应包括 : ①研究目的 ; ②实验时间和地点 ( 仅指实验性研究 ); ③研究方法 ; ④研究结果 ( 一般不要列出公式和非公知的符号 ); ⑤结论与讨论等部分。

关键词为代表文章核心内容的名词 3 ~ 8 个。

2. 7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可由编辑部代写。

2. 8 英文部分内容应与中文部分完全对应。

写作格式请参见英文部分写作要求。

2. 9 引言它是本刊是否接受投稿的主要依据之一。

引言不标序号 , 也不需写出“引言”二字 , 直接写内容。

内容包括 : ①研究对象的科学价值 ; ②简述国内外学者对该主题研究的历史、现状、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存在问题和难点 , 并顺序给出参考文献的序号 ; ③作者自己研究工作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林业副高职称个人工作总结

林业副高职称个人工作总结

林业副高职称个人工作总结
在林业工作岗位上,我始终以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为指导,努力工作,不断提升
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在担任林业副高职称期间,我深感责任重大,工作任务繁重,但我始终坚持以实际行动为林业事业做出贡献。

首先,我在工作中始终以服务为宗旨,积极参与各项林业规划和项目的制定和
实施。

通过对林业资源的调查和研究,我努力提高了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和保护水平,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其次,我注重团队合作,善于与同事们进行沟通和协作。

在工作中,我始终坚
持以团队利益为重,积极协助同事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此外,我还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提升,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参
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我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林业专业水平,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能力,确保自己在工作中能够胜任各项任务。

总的来说,我在担任林业副高职称期间,始终以服务为宗旨,注重团队合作,
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为林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为林业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年度林业工程高级职称申报评审

2023年度林业工程高级职称申报评审

2023年度林业工程高级职称申报评审2023年度林业工程高级职称申报评审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职称评审成为各行各业的一项重要考核标准。

在林业工程领域,高级职称是对专业人员能力和贡献的充分肯定,也是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的重要机会。

2023年度林业工程高级职称申报评审备受关注。

一、职称申报的基本条件要想成功申报2023年度林业工程高级职称,首先需要满足一定的基本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具备相应的学历背景和工作年限要求、拥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业绩、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等。

只有具备这些基础条件,才能进一步进行职称评审。

二、职称评审的流程职称评审是一个相对复杂且严谨的过程,它通常包括材料审核、学术评审和面试环节。

申请人需要准备完备的评审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位证书、工作证明、科研成果等。

这些材料将作为评审的基础,并对申请人的工作经历、专业背景和学术能力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评审专家将对申请人的学术成果和科研能力进行评估,并针对申请人的专业特长和创新贡献进行深入讨论。

申请人需要参加面试环节,面试官将对申请人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进行考察。

整个评审过程旨在全面了解申请人的专业能力和潜力。

三、申报准备与技巧为了顺利通过2023年度林业工程高级职称申报评审,申请人需要进行周密的准备,并掌握一些关键技巧。

申请人应当充分了解评审要求和标准,并对自身的工作经历和学术成果进行全面归纳和总结。

申请人需要注重突出自身的专业特长和创新贡献,尽可能展示自己在工程技术和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

在撰写材料和进行面试时,申请人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具体阐述自己在林业工程领域的贡献和成果。

申请人还应该加强与同行专家的交流互动,不断开拓自己的学术视野和学科边界,尤其是关注当前前沿技术和热点问题。

这样,申请人在职称评审中将更具竞争力。

四、个人观点和总结作为一名林业工程领域的写手,我对2023年度林业工程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有着自己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C对榆叶梅防除蚜虫效果试验宋振军摘要:于2012年5月~2012年6月在新疆农业大学草地生态试验站进行高冰草种子繁育基地建立---高冰草生物学特性观测实验,结果表明:高冰草于4月6日就返青,4月12日分蘖,5月8日拔节,总生育期天数为32 d;返青期高度为3.2 cm、分蘖期高度为15.9 cm、拔节期高度为49.8 cm;返青期至分蘖期的生长速度为1.81 cm/d,分蘖期至拔节期生长速度为1.30 cm/d。

分蘖期分蘖数为70个/株,茎粗为1.58 mm,单枝叶数为3个,叶长为25.31 cm,叶宽为0.4 cm,叶鞘长为5.7 cm,叶面积为4.9 cm2,叶重0.96g。

关键词: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研究进展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gropyron observationsZhang Xiaowen Tutor:Zhao QingAbstract:in April 2012 to May 2012 in hiutubu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rassland ecological expe riment stations CaoZhongZi breeding base established high ice-high ice gra s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bservation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high ice grass in April 6 is turned green, April 12 tillering, May 8 filling the growth stage for 32 days d, green returned stage height of 3.2 cm, 15.9 cm, highly tillering stage jointing stage height of 49.8 cm. The growth of green period to tillering stage at 1.81 cm/d, tillering stage to jointing stage growth rate is 1.30 cm/d. Tillering stage for 70 / tiller number plant, stem diameter of 1.58 mm, and a single number of branches and leaves of three, leaf length is 25.31 cm, leaf width is 0.4 cm, 5.7 cm long sheath, leaves area of 4.9 cm2.Key words: Biological;Seed breeding;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榆叶梅是我国北方地区园林、庭院中常见的一种观赏花木。

作为园林绿化主体的花灌木其在夏季常常受到蚜虫的侵害,因此对于其病虫害的防治也成为了园林工作中的重中之重[1-9]。

针对榆叶梅、苹果、桃树、灌木枸杞有人用高渗毒死蜱乳液、啶虫脒乳油、吡虫啉、安绿宝乳油、氧化乐果、农地乐乳油、高效氯氢菊酯液进行了喷雾处理,并记录蚜虫死亡率、每百页蚜虫死亡量、天敌数量并就结果进行了实验对比[9-21]。

经查阅文献,环保型试剂LOC对榆叶梅防治蚜虫试验研究未见资料报道 [1~21],为此,我们于2012年5月-2012年6月进行了LOC对榆叶梅防除蚜虫效果的试验,为无污染试剂防治灌木蚜虫打下良好基础。

1 试验地概况试验点设在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校园内10号宿舍楼前园区,该地位于东经87°37´,北纬43°47´。

海拔850 m,年均温6.5℃,≥10℃,有效活动积温3400℃,年降水量190~230 mm左右,年蒸发量2750 mm,土壤解冻期3月底至4月初,结冻期11月中、下旬,冬季有积雪覆盖,无霜期150 d左右,土壤为灌溉荒漠灰钙土,前作为重瓣榆叶梅。

2 试验材料2.1 试验植物10号宿舍楼前园区内的榆叶梅(Prunus triloba Lindl. var. Plena Dipp)。

2.2 试验试剂LOC原液(椰子油的衍生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紫丁香的气味)、蒸馏水。

2.3 试验用具500 ml喷壶、量筒、吸耳球、滴管、放大镜、胶带、卡纸。

3 试验设计与方法3.1 试验设计选择株龄相近、株形统一、冠幅相近、蚜虫侵害程度相近的5株生长势接近的榆叶梅,并作编号、挂牌。

试验设LOC溶液3.5%(Ⅳ)、2.5%(Ⅲ)、1.5%(Ⅱ)、0.5%(Ⅰ)、0(ck)处理,每处理重复三次;每重复又分上、中、下,取10片受蚜虫侵害的树叶,采用目测法详细记录每片叶上存活的蚜虫以及天敌数量。

后进行各处理喷雾,并观察叶片受损程度。

3.2 测定项目各处理喷药后第1、3、7、10、15 d 观测标记叶片上活蚜虫数以及天敌数量,根据计算虫口减退率等比较防治效果。

将试验所得数据,按照以下公式分别计算出各自的减退率和校正防效。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活虫数-施药后活虫数)/施药前活虫数×100% 校正防效(%)= [1-CK药前活虫数×处理区药后活虫数/CK药后活虫数×处理区药前活虫数] ×100%4 结果与分析4.1 试验记录表4.1-1 LOC对榆叶梅蚜虫防除效果表单位:只、%处理药前当天药后1 d药后3 d药后7d药后10 d药后15d 虫数虫数防效虫数防效虫数防效虫数防效虫数防效虫数防效Ⅰ384 103 72.93 35 90.80 17 95.53 0 100 0 100 0 100 Ⅱ346 89 74.04 27 92.12 10 97.08 0 100 0 100 0 100 Ⅲ367 83 77.18 21 94.23 6 98.35 0 100 0 100 0 100 Ⅳ371 74 79.87 14 96.19 2 99.46 0 100 0 100 0 100 CK 341 338 0 338 0 336 0 335 0 335 0 335 0表4.1-2 LOC试剂防治榆叶梅蚜虫虫口减退率单位:%处理当天药后1 d药后3 d药后7d药后10 d药后15dⅠ73.17 90.88 95.57 100 100 100Ⅱ74.27 92.20 97.11 100 100 100Ⅲ77.38 94.27 98.36 100 100 100Ⅳ80.05 96.23 99.46 100 100 100CK 0 0 0 0 0 0表4.1-3 LOC对榆叶梅蚜虫防除效果方差表单位:口、%处理当天一片一片一片CKⅠⅡⅢⅣ4.2 实验结果分析综合以上两表可以看出,各处理在防除当天效果非常明显,分别为77.93%、74.04%、77.18%、79.87%,效果最低的是处理Ⅰ,最高的是处理Ⅳ,防除效果成逐渐递增规律,尤其在施药后的1 d、3 d、7 d、10 d后防治效果都达到100%。

虫口减退率成稳步递增状态,除虫效果稳定良好。

4.3试剂对植物叶片影响情况分析表4-3-1 LOC对榆叶梅叶片影响表单位:片、%处理药后15 d无影响叶片影响率萎蔫叶片受伤害率死亡叶片死亡率Ⅰ30 0 0 0 0 0Ⅱ30 0 0 0 0 0Ⅲ30 0 0 0 0 0Ⅳ30 0 0 0 0 0 CK 30 0 0 0 0 0表4-3-2 LOC对榆叶梅叶片上天敌影响表单位:只处理药前当天药后1 d药后3 d药后7d药后10 d药后15d虫数虫数虫数虫数虫数虫数虫数Ⅰ21 21 21 21 21 21 21Ⅱ16 16 16 16 16 16 16Ⅲ14 14 14 14 14 14 14Ⅳ12 12 12 12 12 12 12 CK 15 15 15 15 15 15 15从以上两表中可以看出,施药后15 d观察,各处理榆叶梅生长正常,没有出现任何药害现象,各处理的受伤害率、死亡率、萎蔫率均为0;试剂对原叶片上天敌影响率为0。

表明LOC在正常剂量使用下对榆叶梅生长状况是安全无影响的。

4.3经济效益分析表4-3-1 LOC对榆叶梅蚜虫防除效果经济效益表单位:元、%、ml药剂重量瓶/元浓度单价性价比浓度单价性价比浓度单价性价比浓度单价性价比A 20 3.00 5 0.75 1775 7 1.05 1400 9 1.35 1127 10 1.50 733B 10 1.50 20 3.00 7400 35 5.25 7400 50 7.50 6718 60 9.00 4900C 100 6.00 20 1.20 2900 25 1.50 2043 30 1.80 1536 40 2.40 1233D 100 38.00 7 2.66 6550 8 3.04 4243 9 3.42 3009 10 3.80 2011 LOC 1000 36.00 1 0.04 0 2 0.07 0 3 0.11 0 5 0.18 0注:A:吡蚜酮25%、B:噻虫啉1%、C:扑虫灵5%、D:氟虫清5%从上表中可以看出,LOC各处理的单价非常低廉,与各药剂对照相比分别低于1775%—7400%、1400%—7400%、1127%—6718%、733%—4900%,性价比非常明显。

建议园林观赏性灌木防治蚜虫用LOC0.5-3.5%的浓度。

5 结论LOC试剂对榆叶梅防除蚜虫的各处理在当天防除效果显著,效果最低的是处理Ⅰ,最高的是处理Ⅳ;在用药后的1 d、3 d、7 d、10 d、15 d后防治效果呈稳步递增趋势,最后都达到100%;经方差分析,LOC各处理与对照相比除虫效果良好,尤其是处理Ⅳ效果有极显著。

根据施药后15 d的持续观察,各处理对植物叶片生长的影响率、受伤害率、死亡率均为0,且对天敌影响数量也为0;着表明LOC在正常剂量使用下对榆叶梅生长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1] 魏敏.浅谈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现状及防护措施[J].2010,(5):100.[2] 吴晓玲.花灌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山西林业科技.2009,38(4):58-59.[3] 周晓新,臧立学.北方园林常见病虫害的防治[J].林木花卉.2009,(11):44-45.[4] 武三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M]中国林业.2007,(2):1-5.[5] 李宏,李友莲.果树蚜虫防治新技术[J].山西果树.2005,(2):50.[6] 彭涛.浅谈桃树蚜虫发生于防治技术[J].甘肃科技.2008,24(11):156.[7] 杨树木,董清安.防治蚜虫新法—灌根施药法[J].北京农业.1995,(9):29.[8] 吴国平,肖再良,王爱明.谈谈有些农药对敏感植物的伤害[J].浙江林业.1997,(6):26.[9] 安国宁,尹燕霜.果园常见蚜虫种类及其主要防治措施[J].西北园艺.2004,(02):39-40.[10] 穆贵材,张士权,陈伯毅,等.校园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7,(16):180-181.[11] 康永,陈红,刘继成,等.榆叶梅常见病害防治浅谈[J].现代园艺.2011,(16):43.[12] 王键宏.生物防治蚜虫取得重大突破[J].山东农药信息.2006,(4):16[13] 张淑琴.园林乔灌木病虫害综合防治[J].中国林业.2009,(10):46.[14] 武宇鹏,李友莲.蚜虫防治技术与研究应用新进展[J].山西农业科学.2003,31(2):64-68.[15] 董晓燕,王佳军,杨华,等.辽宁省苹果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现状[J].北方园艺.2010(22):145-147.[16] 李菁博,熊德平,陈进勇,等.人工摘叶控制梅花蚜虫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北京园林.2010,26(91):46-49.[17] 刘长厚,郭延荣,高有才,等.毒死蜱防治苹果蚜虫实验[J].植保科技.2007,(8):41.[18] 李定旭.苹果园蚜虫防治药剂筛选[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0(1):17-18.[19] 田书官.桃树蚜虫的防治[J].安徽林业.2007,(4):50.[20] 许文西.果树蚜虫的防治[J].果农之友.2012,(4):44.[21] 任月萍,刘生祥.四种农药防治枸杞蚜虫的药效评价[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4,25(1):43-44.[22] 王彦青,乔格侠,廉振民.新疆蚜虫的物种多样性研究[J].动物分类学报.2006,31(1):40-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