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的性质及用途
金属资源量铜 -回复

金属资源量铜-回复金属资源量铜:从开采到应用的全过程引言:金属资源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其中,铜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本文将围绕金属资源量铜展开讨论,从开采到应用的全过程,详细阐述铜资源的特点、全球分布、开采技术、应用领域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一、铜资源的特点铜是一种化学元素,属于过渡元素,化学符号为Cu,原子序数29,原子量63.55。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韧性,是一种理想的导电材料。
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以用于制作耐腐蚀的设备和管道。
此外,铜还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与其他金属元素形成的合金具有不同的性能和应用领域。
二、全球铜资源的分布全球铜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不均衡性,主要集中在南美洲、北美洲和亚洲地区。
智利是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其拥有丰富的铜矿资源。
其他主要的铜矿产国包括秘鲁、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
这些国家的铜资源在全球铜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对全球供应具有重要影响。
三、铜的开采技术铜的开采主要通过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两种方式进行。
在地下开采中,需要进行地下巷道的开挖、爆破和运输等工作,通过采矿机械、矿井提升设备和矿山通风设备等实现铜矿的开采。
露天开采则是将露天矿山进行爆破、挖掘和运输等工作,通过大型采矿设备和运输车辆来进行。
四、铜的应用领域铜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资源,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铜在电工工业中用于制造电缆、电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其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有效传输电能。
在建筑工业中,铜用于制作屋顶、立面和雕塑等建筑构件,具有良好的装饰性和耐腐蚀性。
此外,铜还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化工等领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五、铜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铜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确保铜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矿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铜的物理化学性质

铜的物理化学性质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本文将围绕铜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化学稳定性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性质展开讨论。
电导性铜是一种极好的导电材料,具有出色的电导性能。
它是金属中最常用的导电材料之一,也被广泛应用于电气工程和电子行业。
铜以其低电阻和良好的导电性能而闻名。
热导性铜不仅具有优良的电导性,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热导性。
它是导热性最高的金属之一,与银相比仅次于银。
因此,铜经常被用作热交换器、散热器等高温设备的材料。
化学稳定性铜具有相对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能够在常见的环境条件下保持其物理化学性质。
然而,铜在接触空气、水和一些酸性物质时会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铜氧化物。
这个氧化层可以保护铜免受进一步腐蚀。
抗腐蚀性由于铜的化学稳定性,它表现出优异的抗腐蚀性能。
相对于其他金属,铜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够抵御许多腐蚀介质的侵蚀。
因此,铜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耐用的水管、屋顶材料和海洋设备等。
光反射性铜具有良好的光反射性能,因此常用于制作镜面和表面反射器。
铜的金属光泽使其在艺术品和装饰品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可塑性铜是一种非常可塑的材料,容易被锻造、拉伸和压延成各种形状和尺寸。
这使得铜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金属制品,如线材、管道、电缆和电线。
磁学性质一般情况下,铜是非磁性材料。
这意味着铜不受磁场的影响,不能吸引其他磁性物质。
高温稳定性铜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较低的蒸汽压,因此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其物理化学性质。
这使得铜成为许多高温应用领域的理想材料,如航空航天、核能和燃气领域。
总结铜是一种具有优异物理化学性质的金属材料。
它具有出色的导电性、热导性和化学稳定性。
铜还具有抗腐蚀性、光反射性、可塑性和高温稳定性。
这些特性使得铜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电子、电气、建筑和工业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充分理解和利用铜的物理化学性质,以优化铜的应用效果并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铜元素的知识点总结

铜元素的知识点总结一、铜的性质1. 物理性质铜是一种红棕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它的熔点为1083℃,沸点为2595℃,密度为8.96g/cm³。
铜的电导率和导热率分别为第二高和第三高,仅次于银和金。
这使得铜成为重要的工业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器、建筑和工程领域。
2. 化学性质铜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可以与氧气、硫、氯等气体和非金属元素发生化合反应。
在空气中,铜容易被氧化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此外,铜还可以被酸和碱溶解,生成相应的盐类化合物。
3. 结晶结构铜的晶体结构属于立方最密堆积结构,呈现出典型的金属结构特征。
铜的晶体结构对其性质具有重要影响,影响其机械性能、导电性能和热传导性能。
二、铜的用途1. 电气工程铜是一种重要的导电材料,在电气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被用于生产导线、电缆、电机、发电机等电气设备。
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使得电气设备能够高效地传输电能和散热。
2. 建筑工程由于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韧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
铜制品如屋顶、雨水管、门窗等,不仅美观耐用,还能有效地抵抗风雨侵蚀,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 工业制造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被用于生产各种合金和化学制品。
铜合金如黄铜、青铜、铝青铜等,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耐蚀性,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
4. 医疗和生活用品铜具有抗菌性和抗氧化性,因此被用于生产医疗器械、餐具和家居用品。
铜材料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5. 艺术工艺铜在艺术工艺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被用于雕塑、铸造、装饰等方面。
铜制品如钟乐器、雕像、器皿等,展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三、铜的历史1. 古代应用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发现并利用了铜这种金属元素。
在青铜时代,人们开始使用铜来制作武器、工具和装饰品,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力和文化水平。
2. 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对铜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金属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用途。
本文将对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归纳,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1. 铜(Cu)铜是一种良好的导电体和导热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因此,铜常被用于制作导线、电缆、插头等电子器件,也常用于制作管道、容器等工业产品。
此外,铜合金还被用于制作钢琴线、乐器等。
2. 铁(Fe)铁是一种有磁性的金属,广泛应用于制造铁器、机械设备、电动机等。
铁还是钢的主要成分,钢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汽车、船舶等领域。
3. 锌(Zn)锌是一种抗腐蚀性能极好的金属,常用于镀锌处理以防止铁制品生锈。
锌合金常被用于制作各类合金制品,如合金门把手、铸造零件等。
4. 铝(Al)铝具有低密度、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一种常用的轻金属。
铝被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制造,也用于制作各种容器、包装材料等。
5. 镁(Mg)镁是一种轻质金属,具有很高的强度和优良的耐腐蚀性。
由于镁能迅速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因此常用于制造火箭燃料和防腐蚀剂,也可用于制作航空器、摩托车等。
6. 银(Ag)银是一种良好的导电体和导热体,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电池、镜片等制造中。
另外,银也被用于珠宝、餐具等装饰和制品制作。
7. 金(Au)金是一种珍贵的贵金属,因其稳定性和美观性而广泛用于珠宝、餐具、艺术品等制造。
金也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商品和投资手段。
8. 钛(Ti)钛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常用于制造航空航天器、医疗器械、化工设备等高要求的工业产品。
钛合金也广泛应用于汽车、自行车等制造中。
9. 铂(Pt)铂是一种贵金属,因其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耐磨性而被广泛使用。
铂被用于制作触媒、电化学电池、高温装备等,并在珠宝制作中有很高的价值。
10. 铅(Pb)铅是一种重金属,具有较强的韧性和耐腐蚀性。
在过去,铅被广泛应用于管道、电池等制造中,但由于其毒性和环境污染问题,现在被更环保的替代材料所取代。
有色冶金概论-铜冶金

FeS(液)+Cu2O (液) =FeO (液) +Cu2S (液)
反应
△G0=-35000+4.6T
K
a a
Cu2S Cu2O
. a FeO . a FeS
0
G lgK 4.576T
2.2.2 铜熔炼的冰铜
1. 冰铜的成分 冰铜:是由Cu2S和FeS组成的合金,其中可能 还有少量其他硫化物如Ni3S2、Co3S2、PbS和 ZnS等,但铜铁硫的含量占总量的85~95%。 2. 冰铜的性质 熔点:900~1050℃。比重:4.8~5.3 冰铜是贵金属的良好捕集剂。 液体冰铜遇水容易发生爆炸。
2.7 铜的电解精炼
铜的电解精炼是以火法精炼的铜为阳极, 电铜为阴极,在硫酸铜和硫酸电解液中 通直流电电解,根据电化学性质的不同, 杂质进入阳极泥或保留在电解液中,而 在阴极产出纯铜。
2.7.1 电解精炼的电极反应
阳极反应:阳极可能进行的反应如下: Cu – 2e = Cu2+ E0Cu/Cu2+ = 0.34伏 Me – 2e = Me2+ E0Me/Me2+<0.34伏 H2O – 2e=2H++ 1/2O2 E0H2O/O2 = 1.229伏 SO2-4 – 2e = SO3 + ½ O2 E0SO2-4/O2 = 2.42伏
2.3.1密闭鼓风炉熔炼的原理
1.炉料、炉气和温度在炉内的分布 炉料:①混捏铜精矿、熔剂(石灰、石英石) 和转炉渣组成。块料容积要占炉料容积的 50%。②炉气:周边行程。③炉料的分布不 均也使鼓风炉内温度分布不均,炉子两侧温 度高,中心低。
2、鼓风炉内的物理化学过程
铜的有关知识点总结

铜的有关知识点总结一、铜的基本性质1. 导电性铜是一种优良的导电材料,其电导率为56×10^6S/m,是铝的1.5倍,金的1.2倍。
因此,在电工领域,铜被广泛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等导电设备。
2. 导热性铜具有很高的导热性,热传导系数为401W/(m·K),是钢铁的3倍。
因此,铜被广泛用于制造散热器、换热器等高效的散热设备。
3. 耐腐蚀性铜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够抵抗大多数化学介质的侵蚀。
由于这一特性,铜被广泛用于化工领域,制造化工设备、管道等。
4. 可塑性铜是一种具有很高可塑性的金属,可以轻而易举地加工成各种形状。
这一特性使得铜被广泛用于金属加工、制造各种零件、器具等。
二、铜的用途1. 电工领域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制造电线、电缆、输电设备等。
铜线材、铜排等产品在电力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2. 建筑领域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美观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建筑装饰、屋顶、立柱等。
铜材料还被用于制造水管、散热器等。
3. 化工领域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热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化工设备、反应器、换热器等。
此外,铜也被用于制造化工阀门、管道等。
4. 机械制造领域由于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可塑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制造机械零件、轴承、齿轮等。
铜合金具有高强度和高硬度,因此也被广泛用于制造高强度零件。
5. 其他领域铜还被用于制造货币、工艺品、乐器等。
由于其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铜还被用于制造电子元器件、导热器件等。
三、铜的生产工艺1. 铜矿的开采铜矿是从地下或地表开采得到的含铜矿石,其主要含铜矿物有硫化铜矿、氧化铜矿、辉石矿等。
铜矿的开采通常包括采矿、选矿、破碎、磨矿等过程。
2. 冶炼工艺铜的冶炼工艺主要包括熔炼、精炼和铸造等过程。
首先,将铜矿石熔炼得到粗铜,然后通过精炼得到高纯度的铜,最后进行铸造得到铜锭或铜制品。
3. 铜材的加工铜材的加工工艺包括锻造、轧制、挤压、拉拔等过程。
通过这些加工过程,可以将铜加工成各种形状的材料,用于不同的领域。
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Ag, 沉积到阳极底部 到阳极底部; 留在电解质溶液中. (少量的 Ag,Au 沉积到阳极底部;Zn2+ ,Fe2+留在电解质溶液中. ) 电解精炼得到的铜, 99.98%. 电解精炼得到的铜,其含量高达 99.95% ~ 99.98%.
五,铜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铜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与其它非金属的反应: 2,与其它非金属的反应:
Cu+S 2Cu+S Cu+ Cl2
Cu2S CuCl2
3,与酸的反应 ,
铜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磷酸等)一般不反应. (1)铜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磷酸等)一般不反应.特殊条件下 可进行, 可进行,如: 2Cu + 2H2SO4(稀)+O2 或 Cu + H2SO4(稀)+ H2O2 2CuSO4+2H2O CuSO4+2H2O
电解精炼铜时, 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 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CuSO4 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电极反应: 电极反应: 阳极 Cu →Cu2+ +2eZn→ Zn→Zn2++2eFe→ Fe→ Fe2++2e-
Ag, 留在阳极泥中. (少量的 Ag,Au 留在阳极泥中. ) 阴极 Cu2++2e-→Cu
二,铜的化学性质
铜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 IB 族.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属于不活泼的金属, 因此它不能置换出酸或 中,排在氢元素的后面, 排在氢元素的后面, 属于不活泼的金属, 水中的氢. 水中的氢.
1.铜与 铜与O2 的反应: 的反应: 铜与
2Cu+O2 2CuO 现象:固体由紫红色变为黑色. 2CuO ,现象:固体由紫红色变为黑色. 在潮湿空气中还可发生腐蚀生成绿色的铜锈: 在潮湿空气中还可发生腐蚀生成绿色的铜锈: 2Cu+O2+CO2+H2O OH) Cu2(OH)2 CO3
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Cu,原子序数为29,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4周期和d区。
在自然界中,铜以众多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氧化物、硫化物、碳酸盐等。
铜及其化合物具有多种物理和化学性质,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铜的物理性质1. 颜色:铜是一种具有金属光泽的红橙色固体。
2. 密度:铜的密度为8.96克/立方厘米,属于中等密度的金属。
3. 熔点和沸点:铜的熔点为1083℃,沸点为2567℃,属于高熔点和高沸点的金属。
4. 电导率:铜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电导体,其电导率比任何其他金属都高。
因此,铜常被用于制造电器线和电线。
5. 热导率:铜是一种优良的热导体,其热导率也比大多数金属高。
因此,铜常被用于制造散热器、加热器和其他高温设备的零件。
6. 可塑性:铜是一种非常可塑的金属,可以轻易地被锤击成薄片或拉抻成细丝。
7. 韧性:铜是一种具有较高韧性的金属,它可以被制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和尺寸而不会折断或破裂。
二、铜的化学性质1. 可被氧化:铜是一种容易被氧化的金属,当铜暴露在空气中时,会逐渐变成黑色的铜氧化物。
2. 不可与水反应:铜不会与水反应,因此它是一种不可溶于水的固体。
3. 可与酸反应:虽然铜不与水反应,但它会和酸发生反应。
例如,铜和稀盐酸反应会产生氢气和铜盐。
4. 可与碱反应:铜可以和碱反应,例如,铜和氢氧化钠反应会产生氢氧化铜和水。
5. 可与氧化剂反应:铜可以和氧化剂反应,例如,铜和硝酸反应会产生氮氧化物和水。
因此,在处理铜时,需要小心处理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6. 不可被纯时间草酸溶解:铜不可被纯时间草酸溶解,但可以被加入氧化铜和盐酸或硝酸混合溶液中溶解。
三、铜的化合物性质1. 氧化铜(CuO):铜氧化物是一种黑色固体,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作为催化剂、试剂和颜料使用。
2. 亚硫酸铜(CuSO3):亚硫酸铜是一种蓝色固体,主要用于制造染料、医药和农药。
3. 碳酸铜(CuCO3):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粉末状物质,主要用于制造颜色明亮的油漆和颜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的性质及用途铜是紫红色金属,密度8.96克/厘米3,熔点1083.4℃。
其导热性和导电性在所有金属中仅次于银。
铜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氧化,但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潮湿空气中,表面易生成一层有毒的碱式碳酸铜(铜绿),这层薄膜能保护铜不再被腐蚀。
铜在盐酸和稀硫酸中不易溶解,但能溶于有氧化作用的硝酸和含有氧化剂的盐酸中。
铜还能溶于氨水。
铜易加工可制成管、棒、线、带以及箔等型材。
铜的性质及资源铜易与许多元素组成合金,如青铜(铜锡合金)、黄铜(铜锌合金)、白铜(铜镍合金)等等。
地壳中铜的含量仅占0.01%,但常形成富集的矿床,便于工作于开采和利用。
铜的矿物常见有黄铜矿、斑铜矿和孔雀石。
前二者属于硫化铜矿,后者属于氧化铜矿。
铜的用途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
铜及其合金的应用范围很广在有色金属中,铜的产量和耗用量仅次于铝,居第二位。
在电器、输电和电子工业中用量最大,据统计,世界上生产的铜,近一半消耗在电器工业中。
军事上用铜制造各种子弹、炮弹、舰艇冷凝管和热交换器以及各咱仪表的弹性元件等。
还可用来制作轴承、轴瓦、油管、阀门、泵体,以及高压蒸汽设备、医疗器械、光学仪器、装饰材料及金属艺术品和各种日用器具等。
铜的发展铜与人类铜是人类最早认识和使用的金属铜的使用历史这可以追溯到10,000年以前。
在伊拉克的北部曾经出土一件8700年前的文物——铜耳杯。
中国在4000多年前的夏禹时代访问演出就有了青铜器。
已出土的商殷时代感铜钱、铜镜、铜鼎、铜钟等文物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发达程度和中华先辈的高度智慧。
考古学家发掘出古埃及金字塔内的一段5000多年前的供水管道系统,铜制的水管直至今天仍可以使用。
与此相映,有趣的是:北京协和医院本世纪20年代安装的铜水暧件历经70余年沧桑现在依然性能良好。
现代工业,铜除了电线电缆生产主要采用新炼制的精铜外,其它广泛应用的铜及其合金,包括黄铜(铜锌合金),青铜(铜锡合金)等共有400余种,约四分之三(72%)是由回收的废旧铜再生制成的。
铜与人的健康铜是人类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金属元素它的主要作用是将食物中的铁元素转变成人体血液的红色血素。
事实上,铜对于所有的高级动植物的发育、生长和繁殖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种元素。
根据美国国家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规定的标准,人体每日铜的摄入量最少为2mg。
但是,美国农业部营养中心的官员估计,大约有一半的美国人没有达到这一标准。
铜不足的后果之一是导致人体胆固醇增加及冠心病。
所幸的是,铜存在于多数的蔬菜、水果、粮食、海产品,巧克力以及饮用水就能够保证人体摄入足够的铜。
铜的一个特点是它能阻止细菌在其表面的生长在美国,医院的门把手通常是用铜制做,以防止病菌的传播,空调系统采用铜制管道可以避免列金乃尔氏疫病的流行。
铜器的保养铜器(铜壶、铜火锅、铜盘、铜台灯等)是人们喜爱的生活器具,特别是铜质工艺品,更给室内增添不少光彩。
然而,铜器保养,却是人们头痛的事,下面介绍两种简单方法。
铜器使用久了,会变得黯然无光,可以敷上蜂蜜,并用于布擦拭。
铜器长了铜绿,可用一些柠檬汁加盐反复擦拭。
也可用布蘸煤油擦一遍,再用牙膏粉擦拭。
如果想使铜器发亮,还可用包香烟的锡纸或用木屑加些食盐擦拭。
铜的用途铜是最广泛应用的导电材料铜与电铜的导电性能仅次于银而优于其它所有的金属,因而被用作测试材料导电性能的基准。
铜不仅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而且熔点高(1083℃)、机械性能好、耐腐蚀、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是最广泛应用的导电材料。
用于电力、电子和电器工业以及其它用途的铜,通常被精炼至99.98%或更高的纯度。
家庭常用的导线是14号铜导线,铜导体直径是1.63毫米,截面积为2.08毫米。
美国每年消耗的14号铜导线的长度可绕地球赤道3670圈,相当于去月球旅行196次来回,或去太阳一趟的距离。
国际铜专业协会的专家建议选择较大截面的铜导线不仅能增加配电线路的可靠性和减少导线的发热及电压损失,而且从经济的观点讲也极有好处。
调查结果表明:导线截面增加的费用在一至二年内即可由节省的电费所补偿,而以后便能长期受益。
铜与交通工具一辆小轿车通常消耗约23公斤铜,其中的五分之三用于电气系统,五分之二用于其它装置。
汽车工业愈来愈多的采用易切削黄铜加工的零件。
仅美国的汽车业每年就消耗掉约800万磅这种代号这C36000的材料。
制造一辆农用运输拖拉机平均耗铜量约为29公斤,建筑运输汽车平均耗铜30公斤,而带电铲卡车耗铜量平均可达63公斤。
世界上最大的一台电动铲土机竟用去了36.32吨铜。
波音747-200型喷气式客机重量的2%是铜(约4100公斤),所用的铜导线长达190公里。
一台内燃机车需用铜5吨,电力牵引的地铁机车、有轨电车每辆用铜284公斤至4吨不等,平均为1044公斤,建氚动力核潜艇则每艘需铜91吨。
胆铜法的起源胆铜法是湿法冶金的起源。
而胆水炼铜却来源于炼丹术。
炼丹术是我国古人炼制尺码药的方术。
公元前世纪,我国就已经有了炼丹术的记载。
虽然炼丹的目的——“长生不死”是愚昧的、反科学的,但是历代炼丹家,借鉴劳动人民生产的经验,自采植物、矿物,开种氧化硫铁杆菌的催化作用下产生的胆水(硫酸铜)溶液,和铁作用,铁就取代硫酸铜里的铜,使单质铜沉积下来。
这就是后来定名的胆铜法。
北宋时期德兴新营人张潜所着《胆铜要略》是世界上最早的湿法炼铜技术。
张潜揭开了胆铜冶金技术,献给了朝廷,朝廷在德兴银山场、广东韶关等地推广,取得了“岁取铜数百万”巨大成果。
我国的古铜币史我国是使用金属货币最早的国家。
而金属货币中,历代又以铜币为主。
所以,我国古代的货币史,实际上就是铜币史。
我国在殷周时期固以齿贝为货币,后因真贝不够,乃用仿制品铜贝代之。
近年,在一些商朝墓葬中就发现了三枚铜贝。
铜贝是向金属货币过渡的形态。
晚商至春秋战国的古铜币分为四大类:仿贝形的叫铜贝,战国楚的蚁鼻钱,可能是铜贝的高级形态;仿刀形的叫刀币,有“齐刀”、“明刀”、“即墨刀”、“安阳刀”、“尖首刀”和“圆首刀”等,上面铸有文字;仿古代农具镈形的叫布币,也叫铲币、空首币,币上一般铸有地名,有的还铸有币值面额、干支等;仿纺轮或壁环形的叫环钱,也称“圆金”,圆形,中央有一圆孔,上面铸有文字。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了币制。
废刀、布、贝等币,规定只采有外圆中间有一方孔的方孔线,是由环钱演变而成的。
秦以后的通行货币,都是方孔钱,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如泰以“半两”为钱统一的铸币,至汉武帝元狩五年废半两钱,行“五铢钱”,到唐武德四年才废止。
西汉末五莽虽曾一度恢复使用贝币、刀币、布币,但时间很短。
自唐至清末的铜币,名称很多,如“通宝”、“开元通宝”、“重宝”、“制钱”、“太平天国圣宝”等。
清末以来所铸各种新式铜币通称“铜元”。
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政策,翌年发行新的铜辅币,旧铜元多被销熔。
现代镜子的始祖——青铜镜我国自夏代起就已进入青铜时代。
那时的青铜,实际是红铜和锡的合金。
由于青铜较红铜熔点低,硬度高,便于铸造,所以古人就用青铜铸造各种器物。
1934年在河南安阳候家庄出土了一面铜镜子,1976年在安阳小屯出土四面铜镜,这五面铜镜均出土于闻名中外的殷虚,距今3000多年;1975年在甘肃广河出土一面圆形铜镜,1976年在青海贵南县出土一面七角星纹镜,距今有4000年,可谓现代镜的始祖。
现存上海博物馆的一面汉代青铜奇镜,表明当时青铜镜的制造技术已相当高超。
这面镜和普通镜一样,正面可以照人照物;但奇怪的是,当镜面光反射到屏幕时,还可见镜背面的图案和文字。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称这面镜为“透光镜”,国外参观者称其为“魔镜”。
铜与工艺美术我国的工艺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向有“工艺之国”的称誉。
无论是石头、泥土、骨牙、竹木,或是金属,都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工艺美术作品。
商代,我国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青铜的冶炼、合金、成型铸造等技术,出现了闻名于世的青铜艺术。
考古学家提供了数以万计的青铜工艺品。
1965年在成都出土的战国中期以前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就是一件非常精细的艺术佳品。
在这只高仅40厘米、口径13.4厘米、腹径26.5厘米的壶面上,刻画了200多人的形象,人人各有特色,表现了制造者高超、精湛的技巧。
河北满城中山王陵墓中出土的错金铜熏欧阳内、长信宫灯和广西合浦望牛岭出土的凤灯,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的东汉晚期的铜质马踏飞燕等,都是罕见的铜质艺术品。
铜与古代音乐考古发现的乐器实物,足以说明我国古代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水平。
骨哨、石磬、陶埙是最早出现的吹奏、敲击乐器。
铜的使用,更给我国古代音乐增添了光彩。
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编钟,是1954年在陕西长安县普渡村长田(音和)墓出土、大小三件一组的编钟,是西周中期的制品。
近年在陕西、河南、安徽、湖北、四川、山东、河北等地出土的西周晚期至战国以来的编钟,其数目逐渐增多,由九件、十一件、十三件、十四件组成。
如在河南信阳战国楚墓出土的编钟和在湖北随县曾候乙墓出土的编钟,北宋时期,朝庭成立了“铸浮务”制造景钟八鼎和大晟乐器,铸编336枚之多,精致古雅音韵清悦表现出古代的灿烂文化,这些都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重大贡献。
中药里的铜中药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有力武器。
铜在中药里是一种矿物药和丹药。
中药里的铜及其化合物有:自然铜,别名石髓铅,主要成分硫化铁铜;石胆,别名胆矾,主要成分五水硫酸铜;铜青,别名铜绿,主要成分碱式醋酸铜的混合物;绿青,别名石绿、大绿,主要成分碱式碳酸铜;扁青,别名石青、大青,主要成分碱式碳酸铜;绿盐,别名盐绿,主要成分氯化铜。
人体中的铜铜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通常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体内约含铜75-100毫克。
人体缺铜会出现贫血、关节炎等疾病,还会导致舌头辨味能力下降。
铜对人的生理机能也有影响,铜能干扰子宫内膜的发育,有杀死精子的作用,为理想的避孕物质。
因此,铜制避孕器已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
但人体内的含铜量过多,会出现肠胃炎、肝火、冠心病等疾病。
如长期用积有铜绿的壶或锅烹翥饮食,对人体也是有害的。
缺铜的人应进食含铜量高的食物,如牡蛎、牛肉、肝、巧克力、萝卜、波菜等。
为防止人体内含铜量过多,要大力治理污染,注意环境卫生。
保证每一升饮用水中的含铜量不超过一毫克。
铜应用确实广泛,现在主要用于铜门、铜幕墙、铜雕、铜天沟、铜门窗等建筑建材的仿古铜艺的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