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峡赏雾(教案)(2)
巫峡赏雾(教案)(2)

《巫峡赏雾》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积累“巫峡、俊秀、痴情、璀璨夺目”等词语。
2.美读课文,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3.学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一、正确读写并积累“巫峡、俊秀、痴情、璀璨夺目”等词语,体会语言表达技巧。
二、学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我们缺少的是对美的发现。
的确,在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
2.揭示课题。
二、学生自由认知阅读,要求读准字音三、感知阅读,要求读得顺口流畅1.请班里朗读水平较高的1、2名范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2.针对朗读的情况,作简短的点评。
3.配乐朗诵,进入情境,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
四、欣赏巫峡雾的美课文一共写了几种不同形态的雾?请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雾,用“我最喜爱()雾,我欣赏它的()。
”的句式说话。
1.自主欣赏。
2.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成果,教师归纳。
五、欣赏课文的语言美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用了哪些优美、贴切的词句和比喻、拟人的手法来描写景物,你最喜欢哪些?谈谈看法,进而可以仿造例句。
六、感知课文的思路流向,理清层次1.找出课文哪些语段是描绘巫峡的雾的美景的。
学生回答。
明确:第3-7自然段。
2.轻声诵读第1、2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和课文主体部分有什么联系。
3.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这样的结尾与描绘景物是所表露的情感有何联系?七、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一、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的情况。
二、诵读赏析描写跑马雾的语段1.集体诵读。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跑马雾”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课文主要表现了跑马雾的什么特点?(2)描写“跑马雾”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你认为本段写景有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4)试举出本段中选词准确精当的例子。
《巫峡赏雾》教学设计

《巫峡赏雾》教学设计巫峡赏雾是一首古朴美丽的诗,描绘了秋天巫山峡谷中雾气的美丽景色。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活动:一、诗歌欣赏1.师生共同阅读《巫峡赏雾》,理解诗歌的基本意义。
2.分别让学生独立朗读诗歌,并观察、体验自己看似熟悉,实际有些陌生的题目。
回答:哪儿是"中国第一溪"?哪儿是"夷陵峡"?3.引导学生借助几幅图片或者幻灯片,了解巫山峡谷的地理环境和美丽景色。
4.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从自己的角度解读诗歌,比如深秋的感觉、巫山的美景等。
二、情景表演1.将诗歌分成几个段落,分别请几个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景表演。
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尽量将诗歌中的意境通过表演方式展现出来。
2.安排一些学生充当主人公、雾气等角色,让其他同学充当观众,观看他们的表演,并用几个形容词来形容表演中巫山峡谷的雾气。
三、诗词创作1.给学生提供一些秋天或山水的相关词汇,如秋叶、风景、山峰等,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力,创作自己的诗句。
2.指导学生将自己创作的诗句整理成一首完整的小诗,并进行共读和欣赏。
四、绘画创作1.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诗歌等形式,感受秋天巫山峡谷中雾气的美丽景色。
2.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铅笔、水彩、粉笔等),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力,绘画出自己的巫山峡谷中的雾气景色。
3.学生可以在绘画后,再次阅读诗歌,尝试加入一些自己的创作感悟或者诗句。
五、沉浸式体验1.借助科技手段,例如虚拟现实技术或者360°全景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巫山峡谷中雾气的美丽景色。
2.学生可以带着耳机和VR眼镜观看,仿佛身临其境地走在巫山峡谷中,感受雾气给人带来的神秘和美感。
3.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写下自己在沉浸式体验中的感悟和想法。
六、展示和分享1.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诗句、绘画作品、沉浸式体验感悟等展示给全班同学。
2.学生可以互相欣赏、交流,并共同学习和进步。
小学语文《巫峡赏雾》教学设计(通用6篇)

小学语文《巫峡赏雾》教学设计(通用6篇)小学语文《巫峡赏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父巫峡雾的变化及美景教学重点体会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和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和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准备预习、搜集有关巫峡的诗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快乐读书屋2《巫峡赏雾》巫峡是长江山峡之一,因巫山而得名。
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随同作者一起走进巫峡,欣赏巫峡的雾。
二、新授(一)自读课文启发兴趣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4页,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同学,2.请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课文主要写了巫峡的雾,是分几部分来写的,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回答这个问题,(二)层递吟咏升华阅读情感1巫峡为什么叫雾峡,是因为它多雾。
2巫峡的雾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呢?用一个词来概括(俊秀迷人) 你是从哪知道的?你能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吗?3.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巫峡的雾的呢?请同学们看自学提示:课件: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请你画出课文主要描写课哪几种雾?每种雾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运用哪些方法把雾具体形象描述出来的?把你找到的相关句子和同桌交流。
4.汇报(是完成板书)山帽子雾有什么特点?作者怎样描写的?请你读一读半山雾像什么?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把它写具体形象的?轻纱雾的特点是什么?你是通过那句话知道的?(指导读的轻一些)江雾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跑马雾又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你读出它的气势作者抓住了各种雾的特点,大量运用联想、想象手法,使巫峡的雾似真似幻,仿佛带领我们遨游人间幻境。
比喻、排比、拟人等表现手法的使用使云雾姿态更加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极具观赏的视觉冲击力,使我们享受了一顿丰盛的云雾奇观盛宴。
5.第二部分一开始先写巫峡的雾俊秀迷人,又分写了5种雾的各种姿态,这种结构叫什么?(总起--分述)以后我们在写作文时,也可以运用此种结构方式。
六年级上册《巫峡赏雾》教案两篇

《巫峡赏雾》教案1[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读写“绝妙、境界、银光闪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热血沸腾、痴迷”等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巫峡各种不同的雾,体会巫峡如梦如幻的境界。
4.体会作者抓住各种雾的特点来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体会巫峡各种雾的特点,想象雾的景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与策略](一)欣赏课件,产生阅读期待1.出示多媒体课件:自然界的许多自然现象:风、雨、雷、电、雾、霜、冰雹、雪等等。
师导入:同学们,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创造了这么多奇妙的自然现象。
作家笔下的自然界奇景,也值得我们去“神游”一番。
速读下面三句话,说一说,作者描写的是哪种自然现象?它有什么特点?请你读出它的特点。
(课件演示三句话)a.寒风,卷着黄沙,鬼哭神号地吹来,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青天变成黄天,降落着黄沙。
地上,含有马尿驴粪的黑土与鸡毛蒜皮一起得意地向天空飞。
半空中,黑黄上下,渐渐混合,结成一片深灰的沙雾,遮住阳光。
b.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c.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
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的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在黑暗中工作。
教师引导:作家准确生动的语言、形象逼真的画面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雾,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尤其是巫峡的雾堪称为秀美绝妙的雾。
让我们一起走进它,感受它、欣赏它,赞美它。
【本环节依据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整合了教材和生活的知识,激起学生积极体验和深入探究的欲望,形成迫切参与的心理状态,产生阅读期待,从而形成阅读活动自主、自由的内驱力。
《巫峡赏雾》教学设计

《巫峡赏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积累“巫峡、俊秀、痴情、璀璨夺目”等生字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美读课文,欣赏巫峡雾的美,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体会生字词中拟人词语在文中的丰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并理解生字词,揣摩词语在文中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难点:揣摩词语在文中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朗读碟、字幕投影片等。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畅谈雾,引入课题:1. 师生礼仪问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到屏幕(黑板)上这个字,大家齐读!当你们看到这个雾字时,你会想到哪些关于雾的词语或句子呢?(学生畅谈雾,自由谈)师:刚才同学们说的可真好!可见我们对雾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戴箕忠一齐走进巫峡赏雾。
也就是我们课本里的26课,好的,谁来把课题读一遍。
(指名读课题)师:读这个时我们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好呢?(二)感知课文内容:1.师:巫峡的雾究竟是怎样的雾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看大屏幕。
(课件播放课文朗读)2.学生尽情欣赏。
3.师:刚才我们欣赏了课文,巫峡的雾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学生尽情谈感受)(三)自由读文,划记生字词:1.师:是啊,巫峡的雾是那样的美妙,神奇!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并划记好生字词。
(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2.学习生字词;师:同学们读得可认真了。
那么,哪些是我们课文中的生字词呢?(学生说)(课件出示有拼音的生字词)师:同学们很快找出了课文中的生字,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读读看。
(指名读、小组开火车读、全班齐读)3.指导记忆、书写生字;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师:老师把拼音去掉了,现在你们还会读吗?(指名读、男女分别竞赛读)师:在这些生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记?(学生说)那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记的?生:用熟字加偏旁的办法、编个顺口溜的方法等等……师:同学们真有办法!能想到那么好的妙方。
教科版《巫峡赏雾》的教学设计

教科版《巫峡赏雾》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巫峡赏雾教学目标:1.了解《巫峡赏雾》的作者及背景;2.学生能够理解、朗读并背诵课文;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了解赏雾的文化背景;4.学生能够通过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深入思考并理解赏雾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录音机、图片、PPT、赏雾、浓雾、山峡等相关实物或图片。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张雾气腾腾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进行描述。
教师提问:你们是否在生活中曾经看到过类似的景象?如何形容这样的景象?它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教师进一步导入: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一篇诗歌《巫峡赏雾》。
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能够看到浓雾吗?赏雾有什么意义呢?Step 2:学习诗文(20分钟)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读诗文,并齐读。
教师进行诗文解读,解释生词及词语的含义,让学生了解赏雾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交流彼此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并互相补充和完善。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展示汇报:每个小组进行汇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Step 3:朗诵背诵(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背诵《巫峡赏雾》。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方式和重点词句的表达。
学生进行小组内背诵,教师巡视指导。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课堂朗诵。
Step 4:赏雾活动(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一起进行赏雾活动。
教师选择一个雾气较大的室外区域,带领学生观察、感受和描述雾气。
学生借助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赏雾活动的描写。
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自己的感受与观察写一篇赏雾的作文。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赏雾活动的分享和作文朗读。
Step 5:总结(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总结。
教师提问:赏雾的文化背景和意义是什么?你们在赏雾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回答问题并互相补充。
教师进行总结,并以这样一句话作为课堂结束的总结:赏雾,赏美,体会生命的无穷可能性。
Step 6:课后延伸作业:学生撰写一篇赏雾的作文,表达自己对赏雾意义的理解。
《巫峡赏雾》

《巫峡赏雾》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巫峡的迷人之处;2、赏析描写跑马雾的语段,学习课文写景的方法,掌握课文写景特点;3、根据课文的描述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增强想象力,培养语言感受能力;4、激发学生对美丽神奇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进行生动描述的方法【教学难点】状物抓住特征,想象丰富合理【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巫峡赏雾》。
(板书课题)2、配乐播放巫峡雾的图片,直观感受特点。
师:巫峡的雾美吗?巫峡的雾给作者什么样的感觉呢?文中主要写了哪几种雾?(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二、深入文本,理解感悟(一)共同赏析跑马雾1、跑马雾有什么特点?2、你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学生默读思考,引导学生结合描写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预设:(1)“那雾看上去如同关在圈栏中的马群,你挤我,我挤你,显得浮躁不安。
”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写出雾的形态。
(2)“一时间马群拥挤不堪,有的挤得仰起头,有的挤得翘起尾,有的挤得竖起鬃毛,有的挤得腾起四蹄”排比句,写出了拥挤的马群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的姿态,富有动感,很有气势。
3、播放跑马雾视频4、师生合作朗读,感受气势。
(二)合作解读其它雾1、师生回忆学习跑马雾方法。
2、出示合作要求:(1)找一找:小组同学选取最喜欢的一种雾读一读,思考:这种雾有什么特点?(2)画一画: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美?请画出来,并把自己的感悟批注在一旁。
(3)议一议:作者是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把这雾景具体、形象地描写出来的?(4)品一品: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这种雾的美。
3、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探究。
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探究所选定的语段,分析该部分的写景特点。
4、交流汇报:学生汇报,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提示:(1)山帽子雾:课件出示:“太阳准时赴约,直把山帽子雾吻得银光闪闪,璀璨夺目。
太阳升起来了,山帽子雾银光闪闪,璀璨夺目。
巫峡赏雾教学设计

《巫峡赏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赏析优美的语句,体会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
2、抓住总起句,理解各种雾的特点。
3、学习写景状物、抓住特点细致描绘的描写手法。
4、体会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抓住总起句,理解各种雾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写景状物、抓住特点细致描绘的描写手法。
教学方法:画一画,读一读,议一议,品一品来学习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巫峡是长江三峡的一峡,因巫山而得名,那里到处云雾缭绕,美不胜收,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随同作者一起进巫峡,欣赏巫峡的雾,会让你们一饱眼福。
二、欣赏视频跟读,感受巫峡美雾。
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文中写了几种雾,他们的特点是什么?2、每一段的开头有什么特点?3、课文采用了什么结构方式?三、理清文章结构,理解各种雾的特点。
1、理清第一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开篇直奔主题,总的来说就是:巫峡雾多。
2、说说哪一自然段概括了巫峡的雾给人的总体感觉。
(第二自然段)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俊秀迷人、如梦如幻)请用圆圈标记出来。
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注意我们标记的词语。
3、哪几段描写了巫峡的雾的不同姿态。
请同学们读一读每一段开头的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请把写出各种雾特点的词画出来。
(每一段的开头一句话,都概括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这样写能让读者很快抓住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课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4、欣赏巫峡的雾,我认为巫峡的雾是()的雾?五、自主探究那么,这几种雾,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请同学们自己选一种你最喜欢的雾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感悟。
1、展示自学要求(1)读一读:选取你最喜欢的一种雾读一读。
(2)画一画: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美?请画出来,并把自己的感悟批注在一旁。
(3)议一议:作者是怎样把这雾景具体、形象地描写出来的?(4)品一品: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这种雾的美。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教师检查。
六、汇报交流1、汇报第3自然段(1)齐读这一段,问:作者是怎样把山帽子雾写具体的?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美?为什么?(2)想一想:你能把这个句子换成陈述句吗?我们再读读原句,说说哪个句子好?为什么?(原句好,因为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巧妙地点出了太阳和山帽子雾形成的时间和天气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巫峡赏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积累“巫峡、俊秀、痴情、璀璨夺目”等词语。
2.美读课文,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3.学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一、正确读写并积累“巫峡、俊秀、痴情、璀璨夺目”等词语,体会语言表达技巧。
二、学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我们缺少的是对美的发现。
的确,在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
2.揭示课题。
二、学生自由认知阅读,要求读准字音
三、感知阅读,要求读得顺口流畅
1.请班里朗读水平较高的1、2名范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2.针对朗读的情况,作简短的点评。
3.配乐朗诵,进入情境,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
四、欣赏巫峡雾的美
课文一共写了几种不同形态的雾?请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雾,用“我最喜爱()雾,我欣赏它的()。
”的句式说话。
1.自主欣赏。
2.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成果,教师归纳。
五、欣赏课文的语言美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用了哪些优美、贴切的词句和比喻、拟人的手法来描写景物,你最喜欢哪些?谈谈看法,进而可以仿造例句。
六、感知课文的思路流向,理清层次
1.找出课文哪些语段是描绘巫峡的雾的美景的。
学生回答。
明确:第3-7自然段。
2.轻声诵读第1、2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和课文主体部分有什么联系。
3.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这样的结尾与描绘景物是所表露的情感有何联系?
七、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的情况。
二、诵读赏析描写跑马雾的语段
1.集体诵读。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跑马雾”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课文主要表现了跑马雾的什么特点?
(2)描写“跑马雾”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你认为本段写景有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4)试举出本段中选词准确精当的例子。
针对同学们的讨论和推举代表的回答情况,教师适当引导、点评。
三、合作解读写“山帽子雾”“半山雾”“轻纱雾”“江雾”等的语段。
可设计以下问题供学生参考。
山帽子雾语段:在不改变文意的前提下,将拟人句改为一般的描叙性的句子,试比较有何不同。
半山雾语段:写雾中的小路、黄牛、放牛人有什么作用?
轻纱雾语段:明明是雾在飘动,为什么说“山峰也跟着走动,农舍也跟着走动……”?
江雾语段:找出本段的拟人句,仔细加以体会。
四、声情并茂地集体朗读全文,体会文章蕴涵的情味美。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为了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巫峡雾的美,请你给巫峡写一段广告词。
板书设计:
巫峡赏雾
山帽子雾大而圆
半山雾遮山俊秀迷人
轻纱雾丝丝缕缕秀美多姿
江雾随江潮而起如诗如画
跑马雾气势好生了得如梦如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