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的介绍与保护

合集下载

石林景区概况介绍

石林景区概况介绍

石林景区概况介绍
石林是云南昆明地区的旅游胜地,位于昆明东南部,距昆明
市有60公里,是一个以喀斯特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

石林属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由亿万年前地壳运动而形成的。

石林以“奇”而闻名天下,因其形态万千、千姿百态,被誉
为“天下第一奇观”。

石林分布在滇中高原,海拔200~1800米之间,面积约4平方公里。

石林由众多峰丛组成,其中以石峰、石
柱为主。

石林的分布范围很广,从滇中高原的许多山麓到四川盆
地和云贵高原的广大地区都能看到石林。

它是一个由石灰岩组成
的巨大峰林,有石峰、石柱、石笋、石芽等象形怪石。

它在西南
地区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0多座,其中最高的是云南石林海拔为2810米的阿诗玛峰顶。

它是由一
系列石柱、石芽、石芽组成的石峰森林景观。

石林是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由许多石峰和石柱组成的典型
喀斯特地貌景观。

其中石峰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山峰和石柱构成了
云南石林景区内主要景观——石林景区。

—— 1 —1 —。

介绍云南石林的导游词

介绍云南石林的导游词

介绍云南石林的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云南石林!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的自然奇观。

云南石林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列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石林是由公元多年前的地壳运动中形成的具有奇特地貌的石灰岩地层,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林类型地貌之一,被誉为“石海”,有“奇险、峻秀、雄奇、灵秀”之称。

石林分为大、小两个区域,总面积达350多平方公里。

其中大石林是主要景区,以其独特的地貌景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石林内部有数量众多的奇石,形状各异,栩栩如生,给人一种置身仙境的感觉。

尤其是“继母石”、“驼峰石”、“牦牛石”等,被赋予了寓意吉祥的众多传说故事。

大石林内有指示牌标示了主要景点和路线,游客可以按照指示牌进行游览。

沿路欣赏奇石峰林、峡谷峰岭、洞穴溶洞等景观,这里的神秘与壮丽形成强烈的对比。

在石林的各个景点,还可以欣赏到彝族传统的表演,如“田野风情”、“百年婚礼”等,让您感受到当地独特的文化氛围。

小石林则是大石林的一个分支,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

这里的地貌虽然没有大石林那么壮观,但同样有着许多奇特的石头。

相比于大石林的壮丽,小石林更加原始、宁静,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在这里,您可以漫步在石溪畔,欣赏到更多的树石奇观,体会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除了石林本身的壮丽景色外,石林周边的人文景观也值得游客们的体验。

比如石林彝族村寨,这里保留着彝族原始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彝族的民俗表演,品尝地道的彝族美食。

此外,还可以到附近的水洞河漂流,感受一下惊险刺激的水上活动。

石林周边还有许多温泉度假村,可以放松身心,享受一段惬意的时光。

在游览过程中,游客们需要注意保护景区环境,不乱丢垃圾,不随意破坏自然景观。

同时,也要注意安全,遵守导游的安排和提示,保持团队的整齐行走。

石林地貌复杂,有些地方地形陡峭,需要特别小心。

最后,石林作为世界级的自然奇观,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和身心上的愉悦,更是让我们对大自然的伟力和鬼斧神工深感敬畏。

云南石林景点的详细介绍

云南石林景点的详细介绍

云南石林景点的详细介绍云南石林,又称“大观石林”,是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东南部的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

它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

景点特色:1. 巨大石柱:石林的主要特色是数以千计的巨大石柱,它们像是从地面长出来的巨石森林,因此得名“石林”。

这些石柱形状各异,有的如树木一般挺拔,有的如巨石塔楼般雄伟。

2. 多彩的石峰:石林地质结构复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石峰,其中以钟乳石峰最为著名。

这些石峰色彩斑斓,形态奇特,给人以惊叹的视觉享受。

3. 石林湖泊:石林内还有一些美丽的湖泊,湖水碧绿清澈,倒映着周围的石柱和石峰,营造出迷人的水景。

4. 多民族文化:石林地区是云南省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游客在游览石林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到当地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游览线路:石林景区内设置了多个游览线路,游客可以根据时间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线路。

其中主要的线路包括:1. 一线天:是石林内最具代表性的线路,沿途可以观赏到大量奇特的石柱和石峰。

2. 石林湖:游览石林湖区,欣赏湖光山色,领略水乡风情。

3. 香格里拉广场:这里是观赏整个石林全景的最佳位置,也是拍摄美丽照片的绝佳地点。

4. 竹筏漂流:在石林湖区还可以体验竹筏漂流,漫游在碧绿的湖水上,感受水上风光。

Tips:1. 石林地区气候多变,请根据季节穿着合适的衣物,注意防晒和保暖。

2. 需要大量步行,建议穿着舒适的鞋子,方便游览。

3. 石林内游览区较大,建议提前规划好行程,合理安排时间。

4. 石林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尊重当地的民族风俗和习惯。

云南石林以其独特的地质景观和多样的民族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和领略。

无论您是自然爱好者还是文化探索者,石林都会为您带来难忘的旅行体验。

云南石林的简介

云南石林的简介

云南石林的简介
云南石林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区。

它位于昆明城南38公里处,总面积146平方公里。

景区分为石林公园和长湖、星月湖、翠湖三大风景区,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背景,以神奇、瑰丽、险峻的喀斯特石峰、石林为主体,以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群为特色。

它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发建设的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最具国际知名度的旅游胜地之一。

石林风景区是在地壳上升,剥蚀作用下形成的峰丛和石芽(即“喀斯特地貌”)上发育起来的以喀斯特地貌形态构成的自然风景区。

石林风景区和长湖、星月湖两大景区组成,其中以石林景区为中心。

这里有巍峨壮丽的峰丛、石柱、石芽等岩溶景观和茂密的森林、茂密的草山等自然景观。

主要景点有:千年古刹——云峰寺,天下第一奇观——石林,“阿诗玛”群雕等。

长湖景区位于石林风景区内,长约3公里,湖面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

—— 1 —1 —。

云南路南石林导游词范文(二篇)

云南路南石林导游词范文(二篇)

云南路南石林导游词范文尊敬的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云南路南石林!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壮丽景观的魅力和历史文化。

一、石林简介云南路南石林是世界自然遗产,素有“石质王国、地质博物馆”之称。

石林总面积达400平方公里,是最大的石林群落,被誉为“世界石林的祖玛瑙”。

二、地质背景云南路南石林形成于2亿5000万年前的二叠纪。

在当时,这片地区是一个海洋,因为地壳的运动,海底地壳上升,海水流失,暴露在地面上的石头受到风化侵蚀,形成了今天独特的石林地貌。

三、石林特点1.石林景观:\t石林由奇峻交错的石柱、石林、石峰组成,形状各异,栩栩如生。

有的形似人、有的形似动物、还有的像古代建筑,可谓“百步像人,千步像仙”。

2.主要景点:\t石林主要包括大字型区、大水池区、牡丹峰区、白族文化区等。

\t(1)大字型区:这里有一株巍峨挺立的大柏树,它的枝叶繁茂,形似大字。

这株大字柏生长在石柱上,所以这里被称为大字型区。

\t(2)大水池区:这里有一个青石池塘,清澈见底。

池塘四周环绕着奇峰怪石,景色十分壮观。

池塘边还有休闲椅,供游客休息。

\t(3)牡丹峰区:这是石林内最高的峰,形似牡丹花,故得名牡丹峰。

站在峰顶俯瞰,整片景色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t(4)白族文化区:这里保存着白族的传统文化,有白族民居、白族手工艺品等。

游客可以了解白族的风俗习惯,欣赏白族的歌舞表演。

四、历史文化路南石林是云南白族聚居区,白族是云南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

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在石林内,我们可以欣赏到白族的传统歌舞表演,感受到他们勤劳智慧的民族精神。

五、旅行攻略为了有一个愉快的旅行体验,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1.穿着舒适,注意防晒和保暖;2.注意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3.遵守景区规定,注意自身安全。

六、总结云南路南石林是一片壮丽的石林地貌,它的独特之处使其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奇峰怪石的美丽风光,感受到白族的独特文化。

希望大家在这里度过一个愉快的旅程!谢谢大家!云南路南石林导游词范文(二)大家好,欢迎来到云南路南石林!我将为大家带领游览这个自然奇观,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神奇的地方吧!云南路南石林是世界自然遗产,被誉为“石林之王”,是中国最大、最著名的石林之一。

石林简介介绍

石林简介介绍

文学、艺术与传说
文学
石林地区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包括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诗歌等。其中,《阿诗玛》是 石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之一,它讲述了阿诗玛与强权势力的斗争故事,具有深刻 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
艺术
石林地区的艺术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为题材,如刺绣、绘画、雕塑等。这些作品 展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技艺,也是石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3
石林文化
民族风情与习俗
彝族风情
石林地区的彝族人民保留着传统的民族风情和习俗,包括服饰、饮食、婚嫁、节 庆等。游客可以在当地的农家乐和民俗村体验到地道的彝族生活。
哈尼族风情
石林地区也有哈尼族聚居,他们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生活习俗,如梯田文化、 长街宴等。游客可以在哈尼族村落了解更多关于梯田文化和哈尼族传统的生活方 式。
住宿
石林景区内有多家酒店和客栈供游客选择, 其中一些酒店和客栈提供观景阳台,可以欣 赏到石林的美景。此外,昆明市区也有许多 酒店和客栈供游客选择,可以根据个人需求 和预算进行选择。
餐饮与购物
餐饮
石林景区的餐饮选择较多,包括云南特色小 吃、当地美食和各种国际美食。在景区内可 以找到许多餐馆和小吃摊,可以品尝到地道 的云南菜和其他地方美食。此外,昆明市区 也有许多餐厅和咖啡馆,提供各种美食和饮 品。
石林简介介绍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石林概述 • 石林景观 • 石林文化 • 石林保护与开发 • 石林旅游贴士 • 总结与展望
01
石林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石林是一种喀斯特地貌,由石灰 岩经过长时间的风化和溶蚀作用 形成。
特点
石林形态各异,有的高大挺拔, 有的低矮粗犷,具有独特的审美 价值。此外,石林还具有丰富的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石林景区简介

石林景区简介

石林景区简介
石林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

石林风景区面积约80平方公里,由大、小石林和长湖、月湖、小石林等十多个景点组成。

景区内以石为景,以林著称。


其形态奇特,拔地而起,巍峨壮观,鬼斧神工,蔚为壮观而被誉
为“天下第一奇观”。

石林风景区内的石林景观是典型的喀斯特
地貌,以石峰、石柱、石芽、溶洞组成的自然景观资源为主体,
并以大量的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为内涵。

这里的岩溶地貌形成于
第三纪古新世晚期至全新世初期,是一片海蚀地貌。

整个景区分
为大石林东、西两个片区。

以大石林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分布有长
湖景区、月湖景区和小石林景区。

大石林位于大石林以北10公里处,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面积约0.5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之一。

由数
座相连的峰林组成,因其高度均在300米以上,所以又称为“百
尺高塔”。

其中有两座分别高约200米和150米的石峰最为奇特。

—— 1 —1 —。

昆明石林风景区简介概况

昆明石林风景区简介概况

昆明石林风景区简介概况
石林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四大喀斯特地貌之一,以峰林为主的
自然风光,为典型的“云中花园”、“天外世界”,被誉为“天下
第一奇观”。

它包括石林风景区和长湖风景区。

昆明石林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南郊,距昆明城区28公里。

其形成始于距今约40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早更新
世早期,距今约四五千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

它以雄伟的石峰、幽深的峡谷、千姿百态的溶洞、神秘的石芽、
雄奇的石林、美丽的湖泊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著称。

石林风景区由石林、长湖两部分组成,面积约76平方公里,以石而胜,“千峰林立”、“万壑争流”。

其中以“石林”最负盛名,为中国四大名景之一。

石林以石胜而闻名天下,主要景点有:阿诗玛石像(又名阿
诗玛石)、舍身崖、英雄树、阿诗玛石像、大草坪等。

长湖是昆明石林风景区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长湖湖面海拔1820米,面积为5.3万平方米,湖水平均深度为3米左右。

—— 1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保护石林
专业:地理信息科学2013级
学号:20130461023
姓名:刘丛谊
摘要
石林是大自然运动的杰作,是世界喀斯特(岩溶)地貌的精华。

约3亿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泽国,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终于形成了现今极为珍贵的地质遗迹。

石林涵盖了地球上众多的喀斯特地貌类型,一簇簇、一片片,这一簇酷似马来西亚的石林;那一片又像美洲的石林;而另一片又和非洲的石林相同。

这林林总总的景致让见多识广的世界喀斯特专家似曾相识,赞叹不已,称其为世界地貌的博物馆。

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石林,或因路途艰险,仅能在飞机上拍摄观赏;有的隐匿在茫茫林海中无法到达而令人望景兴叹。

中国石林却以最好的通达条件让游人走近他,欣赏他。

在相差不到500米的高差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石芽、峰丛、溶丘、溶洞、溶石湖、瀑布、地下河,洋洋洒洒,美不胜收。

无论俯视、平视、仰视都有不同的景致尽收眼底,构成了典型的高原喀斯特生态系统和最丰富的立体全景图,被誉为"大自然雕塑博物馆"。

关键字
喀斯特地貌石林世界自然遗产景观保护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溶岩地貌。

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喀斯特地貌可分出以下6种: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
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米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格外旖旎。

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

在广西境内,经常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或“仙女镜”。

石林世界自然遗产景观
大石林:这里的石林直立突兀,线条顺畅,呈淡淡的青灰色。

最高大的独立岩柱高度超过40米。

其中的"莲花峰"、"剑锋池"、"犀牛望月"等为典型景点。

而"望峰亭"为欣赏暮途穷"林海"的最佳处。

在石林中属大石林开发得最早,整个景区由密集的石峰组成,犹如一片石林盆地。

人行峰林中,不几步便被石峰挡道,曲折迂回之后,又是另一种天地。

小石林:与密集诡秘的大石林相比,近邻的小石林便显得疏朗、清雅。

宽厚敦实的石壁像屏风,将小石林分割成若干园林。

小石林中最有名气的景点当数"阿诗玛"。

如今小石林景区
装置了照明灯,若夜游到此,在灯光的映照下,可以看到各种各样显得出神入化的奇石。

长湖:长湖风景区藏身于海拔1907米的群山绿野中,故又名"藏湖",民间传说中阿诗玛的故乡。

长湖平面形状如身形欣长秀美的彝家少女,除主湖外,还有十数个娇小湖泊如珍珠般散落在玉盘内,湖中有四个小岛,景色优美。

旱季时湖边较近的小岛便露出路来,可涉水到岛上采摘野果和山花。

游客在长湖可乘竹排漂流,或垂钓,或登山领略湖光山色。

还可享受湖畔露营的野趣。

夜晚租住帐篷,看彝族歌舞表演,参加火把晚会狂欢。

乃古石林:"乃古"是彝族撒尼语,包含了"古老"和"黑色"的意思。

乃古石林的确也是一片黑黝黝的肤色,与大石林明快的青灰色截然不同,景区面积足有8平方公里,由东区、西区、白云洞、白云湖、古战场、站屯滴水瀑布等组成。

乃古石林的石峰多耸立高处,登上峰顶便可饱览一片片紧密相连的黑色石海,特别有气势。

在乃古石林中漫游,可以感受到石峰间的距离,显的较为宽松,空旷之中独石兀立的景色随处可见,而且其造型古拙粗犷,一派蛮荒的味道。

更令人叫绝的是乃古石林地下处处有溶洞,已经探明的大小溶洞就有9个。

于是,便有人用"峰上望、林中游、地下钻"这三句话来归纳乃古石林的特点。

飞龙瀑(大叠水):被称为"珠江第一瀑"的飞龙瀑(大叠水),落差近90米,是珠江水系落差最高的瀑布,与险峻的峭崖翠谷峙立相望,飞瀑如巨龙腾空,气势恢弘。

景区内还有特色各异的小叠水,半瀑园、清水河等,山壁之间设有别致的"山洞旅馆"。

圭山国家森林公园:圭山是镶嵌在石林县东南的一颗"绿宝石",是远近闻名、休闲避暑的佛教名山。

2000年12月,圭山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

圭山海拔2610米,是石林县最高峰,因形似巨包而得名"龟山",后演化为"圭山"。

山间有原始天然植被分布,古木参天,清泉流淌,景色宜人。

圭山寺为当地名寺,香火旺盛。

登高望远,泸西县、圭山岩溶地貌一览无余!
保护
1.延续历史,传承文化,切实保护石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为独特的创造性和对特定历史时期文化的典型表现性。

因此,保持真实性和整体性是两个基本要素。

应在遗产地风貌区保护、文物修缮等方面注意坚持这两条原则,防止过度开发。

在去石林游玩的时候不要乱刻乱画,注意保护环境,在石林的周围减少化工厂,防止因为酸雨的腐蚀而毁坏石林的完整性。

宣传石林世界遗产时,不能虚构,不能为了美化效果就肆意改变其外貌,保护石林的真实性。

2.明确管理主体,加快遗产保护立法。

应学习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抓紧研究遗产地管理体制的改革,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专门的世界遗产保护机构和科研机构。

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是目前做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法律依据,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好。

对于石林,石林县应该专门的配给环境管理人员和治安管理人员,对于环境的检测不能放松,不能为了经济发展就放低了对于石林环境的标准,这只是相当于饮鸩止渴。

3.合理开发,适度利用。

强调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性、社会公益性和传世性,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共识。

在这方面,我们应尽快“与世界接轨”,坚决扭转将世界遗产的性质界定成“旅游资源”的错误倾向,更不能将遗产保护地变成经济开发区。

4.保护技术有待提高。

我国遗产地的高层管理人才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保护技术相对落后,亟待提高。

应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重视引进先进保护技术和手段,鼓励遗产地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科技创新
5.加强研究,扩大宣传教育。

世界遗产保护是群众性事业,应扩大宣传,积极发动和吸引更多的人共同参与。

应重视和发挥志愿者及民间社会组织在遗产保护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整合中央和地方科研力量,开展对各遗产地乃至整个世界遗产保护事业
的研究,组织编纂出版一批有较高理论价值的专著;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提高他们保护、珍爱祖国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

参考文献
云南石林世界自然遗产简介
百度百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