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案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案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案小组成员:一、修复目标一定区域内植被覆盖率95%以上,蜈蚣草种植2亩、黑麦草种植2亩、向日葵种植3亩、本土植物3亩。

二、修复必要性随着工业废水和城市垃圾的大量排放,污水的农业灌溉,土地的重金属污染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

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不仅危害农作物的生产物,而且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由于重金属对植物危害的表现常常现象不明显,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问题往往被人们所忽略,而且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污染过程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治理也比较困难。

三、实施内容根据区域内重金属污染区的地形地貌因子(地面坡度、覆土厚度、土层物质组成、灌溉条件)、土壤物理性质(容量、分散系数、初始入渗速度、孔隙度)、土壤化学性质(酸碱度、水溶性钙含量、氮磷钾含量)、生物因子(酶活性、微生物总量、呼吸强度)等指标判定影响区域土壤修复与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性因子。

并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及相关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研究技术等相关资料确定总体思路。

四、方案具体实施调查1、现状作采样工作图和标注采样点位图针对示范区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测量:确实示范区地形、地貌、面积、形状、地面坡度、覆土厚度、土层物质组成、灌溉条件、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生物因子等指标。

绘制示范区草图。

2、现状监测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将示范区划分为近乎等面积的四个区块,在每个区块中心布设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采样点1个,共布设4个监测点位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3、采样器具准备工具类:铁锹、铁铲、圆状取土钻、螺旋取土钻、竹片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

器材类、GPS、罗盘、照相机、卷尺、铝盒、样品袋、样品箱等。

文具类:样品标签、采样记录表、铅笔、资料夹等。

4、监测项目镉、砷、铅、锌采样、土壤采样样品流转、运输中防损、样品交接、样品制备、制样工具及容器、制样程序、风干、细磨样品、样品分装、样品保存。

五、土壤分析测定1、测定项目镉、铅、砷、锌2、样品处理普通酸分解法准确称取g(准确到mg以下都与此相同)风干土样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用几滴水润湿后,加入10 mLHClρml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蒸发至约剩5 ml时加入15 mLHNO3ρml继续加热蒸至近粘稠状,加入10 ml HFρml并继续加热,为了达到良好的除硅效果应经常摇动坩埚。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嘿,铁子们,今儿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个相当硬核的活儿——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咱们这就开始,准备好了吗?咱得明确一下这个工程的背景和目标。

咱们国家近年来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有大量受污染的土地亟待修复。

咱们这个示范工程,就是要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科学、高效、经济的修复之路。

一、工程概述1.工程名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2.工程地点:地区3.工程目标:修复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使其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恢复土地的生产功能。

4.工程期限:2年二、工程实施方案1.调查评估要对污染土壤进行详细调查,包括污染类型、污染程度、污染范围等。

这个阶段,咱们要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如无人机遥感、便携式检测设备等,对污染土壤进行全面检测。

2.修复方案设计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修复方案。

这里有几个关键点:(1)物理修复:包括换土、客土、深耕、覆盖等手段,目的是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2)化学修复:通过添加化学试剂,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3)生物修复: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资源,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吸附、转化、降解。

3.工程实施(1)确保施工质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操作。

(2)做好施工安全防护,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工程进度。

4.监测与评估(1)定期采集土壤样品,检测重金属含量。

(2)评估修复效果,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三、工程难点与创新点1.难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复杂,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跨学科合作。

2.创新点: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路线,提高修复效率。

四、工程预期成果1.修复受污染土壤,恢复土地生产功能。

2.形成一套完整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体系。

3.为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成功案例。

好了,铁子们,这就是咱们这个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大致内容。

土壤修复工程方案设计

土壤修复工程方案设计

土壤修复工程方案设计一、简介土壤修复工程是为了修复受污染的土壤,保护环境,保障人民健康。

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工厂、矿山、城市垃圾处理场等,受到工业和城市污染的土壤,其中重金属污染、化学污染、放射性污染、有机污染等现象时有发生,污染程度较重。

二、调查分析1.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所需修复的土壤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重金属含量等。

借助传感器、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手段,获取更精确的数据。

2. 影响因素分析对土壤污染的成因、蔓延途径、主要受害物种等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主要源头和主要污染物。

三、修复方案设计1. 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土壤修复技术种类繁多,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土壤改良、物理化学修复等。

结合土壤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

2. 植物修复根据土壤的情况,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修复。

植物修复技术能够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和分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起到净化土壤的作用。

植物修复技术不仅可以修复土壤,还可以美化环境,提高土壤的生态功能。

在选择植物时,需要考虑植物的耐受性、吸收能力、成长速度等因素。

3. 微生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利用微生物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来修复土壤。

选择适宜的微生物菌种,并针对原污染物进行配制发酵物质,在土壤中进行投放适量的微生物菌种。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净化土壤。

4. 土壤改良利用土壤改良技术,通过添加有机物、矿物材料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降低土壤的毒性。

这种修复技术常用于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修复中。

5. 物理化学修复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包括化学还原、氧化修复、离子交换等。

通过添加化学试剂、改变土壤的pH值等手段,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或者提高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性,以便后续的修复工作。

四、工程实施1. 土壤修复工程的安全要求在进行土壤修复工程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1.1项目背景1.2项目目标修复工程的目标是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重金属含量降低至国家标准以下,恢复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功能,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二、修复工程方案2.1调查评估阶段在此阶段,需要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调查和评估,包括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估、风险评估等,以确定修复工程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2.2修复措施选择阶段根据调查评估结果,结合土壤属性、重金属种类及其毒性等因素,选择适当的修复措施。

常见的修复措施包括原位稳定化、物理隔离、植物修复和化学萃取等。

2.2.1原位稳定化原位稳定化是指通过对土壤进行添加剂处理,改变土壤中重金属在土壤内的形态和稳定性,从而减少重金属的迁移和毒性。

常用的添加剂包括石灰、膨润土等。

2.2.2物理隔离物理隔离是通过在重金属污染土壤表面覆盖一层隔离层,阻断土壤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避免重金属的进一步扩散。

常用的隔离材料包括高密度聚乙烯薄膜等。

2.2.3植物修复植物修复是通过植物的吸收、积累和转运作用,富集并转移重金属,使其从土壤中去除。

常用的植物修复工程包括植物种植和土壤改良等。

2.2.4化学萃取化学萃取是通过使用化学试剂,将土壤中的重金属与试剂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并使其转移到溶液中,从而达到去除重金属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试剂包括酸、碱等。

2.3工程实施阶段根据选择的修复措施,进行工程实施。

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3.1施工方法根据具体的修复措施,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包括适当的设备和技术选择,确保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2.3.2施工机制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工作任务和时间计划,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

2.3.3监测与评估工程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重金属含量的监测和评估,以及植物生长状况的观察,及时对修复工程的效果进行评估。

2.4修复效果评价阶段修复工程完成后,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包括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植物生长状况观察、土壤肥力评估等。

土壤修复工程方案(3篇)

土壤修复工程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土壤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土壤污染治理工作。

本方案针对某地区土壤污染问题,提出一套综合性的土壤修复工程方案。

二、项目目标1. 恢复土壤功能,提高土壤质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2. 降低土壤污染风险,保护生态环境;3. 优化土地资源利用,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4. 推广土壤修复技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三、项目范围1. 污染土壤调查与评估;2. 土壤修复工程设计;3. 土壤修复工程实施;4. 土壤修复效果监测与评估。

四、项目实施步骤1. 污染土壤调查与评估(1)收集资料:收集项目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环境质量、污染源分布等相关资料。

(2)现场调查:对污染土壤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污染程度、污染范围、污染类型等。

(3)样品采集:根据调查结果,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

(4)评估分析: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污染物含量分析,评估土壤污染程度,为后续修复工程提供依据。

2. 土壤修复工程设计(1)修复方案设计:根据土壤污染类型、污染程度、修复目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

(2)工程设计:确定修复工程的具体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

(3)工程投资估算:根据工程设计,估算修复工程的投资成本。

3. 土壤修复工程实施(1)施工准备: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前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2)施工实施:按照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土壤修复施工。

(3)施工监管: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4. 土壤修复效果监测与评估(1)监测点位设置:根据修复工程范围和修复目标,设置监测点位。

(2)监测指标:监测土壤中污染物含量、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

(3)监测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修复效果。

五、土壤修复技术方案1. 物理修复技术(1)原位固化/稳定化:通过添加固化/稳定化剂,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可迁移性,减少污染物的扩散。

青州工业土壤修复实施方案

青州工业土壤修复实施方案

青州工业土壤修复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青州市是一个工业发达的城市,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壤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为了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制定青州工业土壤修复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土壤污染现状青州市工业土壤主要受到化工厂、炼油厂和电镀厂等企业的排放影响,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含量较高,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生长。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土壤修复。

三、实施方案1. 调查评估首先,需要对工业土壤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明确污染的类型、程度和范围。

通过土壤采样分析,确定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污染源控制针对工业企业的排放情况,必须严格控制污染源的排放。

建立健全的环保监管体系,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防止新的土壤污染发生。

3. 生物修复针对土壤中的有机物污染,可以采用生物修复的方法,通过引入特定的微生物,促进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恢复土壤的肥力和生物活性。

4. 土壤改良针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可以采用土壤改良的方法,通过添加石灰、有机肥料等物质,降低土壤的酸度,减少重金属的活性,从而减轻土壤的污染程度。

5. 植物修复在修复过程中,可以选择耐污染的植物进行种植,利用植物的吸收和富集作用,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促进土壤的自然修复。

6. 监测评估修复工作完成后,需要对修复效果进行监测评估,确保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修复策略,保障土壤环境的持续改善。

四、结语青州工业土壤修复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坚持科学规划、依法治理,积极推进工业土壤修复工作,努力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钢铁厂土壤修复施工方案(3篇)

钢铁厂土壤修复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

钢铁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如废渣、废水、废气等,其中废渣的堆放和处置对土壤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钢铁厂土壤修复工作。

本方案旨在针对某钢铁厂土壤污染问题,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土壤修复施工方案。

二、项目目标1. 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确保修复后的土壤环境安全;2. 提高土壤肥力,恢复土壤生态系统功能;3. 优化钢铁厂环境,降低污染风险;4. 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范围本方案针对某钢铁厂内土壤污染区域进行修复,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废渣堆放区;2. 废水处理区;3. 废气排放区;4. 辅助设施区域。

四、修复原则1. 安全原则:确保修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二次污染;2. 科学原则:采用先进的土壤修复技术,确保修复效果;3. 经济原则:在保证修复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修复成本;4. 可持续原则:修复后的土壤应具备可持续利用的能力。

五、修复技术1. 物理修复技术(1)土壤翻耕:对污染区域进行翻耕,将污染土壤与未污染土壤混合,降低污染程度。

(2)土壤剥离:将污染土壤剥离至指定区域,进行集中处理。

2. 化学修复技术(1)化学淋洗:利用化学药剂将土壤中的污染物溶解,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2)化学固化/稳定化:利用化学药剂将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形态,降低污染风险。

3. 生物修复技术(1)植物修复:选择对污染物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植物,通过植物根系吸收、转化污染物。

(2)微生物修复:利用微生物分解、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

六、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制定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流程、施工方法、施工设备等。

(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质量。

(3)备足施工材料、设备,确保施工进度。

2. 施工流程(1)污染区域调查:对污染区域进行详细调查,了解污染程度、污染范围等。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实施方案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实施方案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实施方案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实施方案1工程内容根据示范区内重金属污染区的地形地貌因子(地面坡度、覆土厚度、土层物质组成、灌溉条件)、土壤物理性质(容重、分散系数、初始入渗速度、孔隙度)、土壤化学性质(酸碱度、水溶性钙含量、氮磷钾含量)、生物因子(酶活性、微生物总量、呼吸强度)等指标,判定影响区域土壤修复与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性因子。

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国内外相关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研究技术等相关资料确定本次示范工程工程内容及总体思路:将东岭锌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侧兴隆场村涂家崖组10亩区域土壤污染严重的农田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示范基地。

对选取的示范基地首先进行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监测,在调查监测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平整,一方面选取不同重金属富集植物种类及方法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示范工作,另一方面选取不同淋洗剂采用土壤淋洗法治理修复受重金属污染土壤。

对于植物修复技术,在示范区不同片区分别种植对重金属铅、镉、锌、砷等具有较强富集能的蜈蚣草、黑麦草、向日葵等绿色植物进行治理修复研究,其中,对种植向日葵片区开展在向日葵根部土壤混和添加不同人工合成的鳌合剂对比土壤重金属治理修复效果研究工作;对于物理化学修复技术中的淋洗法修复技术,在示范区内选取0.5亩土壤分别采用HCl、柠檬酸和Na2-EDTA三种常用淋洗剂和不同的淋洗次数等条件进行土壤淋洗法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试验,利用一年时间初步取得示范治理成效,为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工作全面开展打好坚实基础。

2工程具体实施方案调查2.1土壤现状调查监测①现状作采样工作图和标注采样点位图。

收集包括监测区域土类、成土母质等土壤信息资料。

收集工程建设或生产过程对土壤造成影响的环境研究资料。

收集造成土壤污染事故的主要污染物的毒性、稳定性以及如何消除等资料。

收集土壤历史资料和相应的法律(法规)。

收集监测区域工农业生产及排污、污灌、化肥农药施用情况资料。

收集监测区域气候资料(温度、降水量和蒸发量)、水文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二O—一年五月目录第一章项目实施指导思想及原则--------------------- 11.1指导思想------------------------------- 11.2实施原则------------------------------- 1第二章项目实施的目标---------------------------- 32.1修复目标------------------------------- 32.2示范目标------------------------------- 32.3生态目标------------------------------- 4第三章工程内容和实施方案------------------------- 53.1工程内容------------------------------- 53.2工程具体实施方案调查------------------------ 63.2.1------------------------------------------------------------- 土壤现状调查监测63.2.2---------------------------------------------------------- 土壤分析测定163.3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193.3.1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 203.3.2-------------------------------------------------------------------- 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 ------------------------------------ 203.4污染指数、超标率(倍数)评价------------------- 213.5区块划分------------------------------- 223.5.1-------------------------------------------------------- 特重污染区223.5.2-------------------------------------------------------- 重污染区223.5.3-------------------------------------------------------- 一般污染区233.5.4-------------------------------------------------------- 轻度污染区233.6工程设计方案--------------------------- 233.6.1-------------------------------------------------------- 淋洗法方案233.6.2---------------------------------------------------------- 螯合剂研制方案243.6.3------------------------------------------------------------- 植物修复的栽植方案243.7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323.8植物的管护方案--------------------------- 333.9治理方案优选及推广------------------------- 353.10后评估- ----------------------------- 35第四章项目施工与管理---------------------------- 374.1 项目实施组织机构------------------------- 374.2 项目管理------------------------------- 37第五章项目实施进度------------------------------ 39第一章项目实施指导思想及原则1.1 指导思想重金属污染防治内容是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十二五”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的规划主线的主要体现,是改善民生、保障安全的集中所在。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完善政策措施,进行污染评估,分区、分类有针对性地采用经济高效的修复技术,组织开展受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工程。

扎实做好区域汞提金遗留土壤污染治理工作,维护好、保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2 实施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环境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三者的和谐统一发展才能最终满足人类的需求,也才能最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2)循环经济原则在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追求最实用有效的科学技术、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

(3)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原则从**的实际出发,根据区域及示范区重金属污染的实际现状,合理采用不同的生态治理方式及物种,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在科学可行的前提下最终实现目标。

(4)简单、有效、易操作、节约原则对各类保障措施尽量提出简单、有效、易操作的方式方法,最大程度的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第二章项目实施的目标2.1 修复目标通过实施**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到2012 年12 月,示范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明显下降,重金属含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三级标准,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技术日臻成熟,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监测和监控体系建立健全,本目标的实现通过土壤监测检验。

2.2 示范目标通过在示范区内不同片区栽种不同重金属富集植物种类,并相应观察试验对比不同种植栽培等条件下植种的重金属土壤修复治理效果;采用不同淋洗剂和淋洗条件进土壤淋洗法治理修复研究试验,从而得出区域行之有效且具有成本和时效优势的重金属土壤富集植种及土壤淋洗法重金属污染治理修饭最佳条件,为日后在** 整个县域全面开展重金属突然污染治理修复工作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3 生态目标示范区内植被覆盖率95% 以上,蜈蚣草种植2亩、黑麦草种植2亩、向日葵种植3亩、本土植物3亩。

第三章工程内容和实施方案3.1 工程内容根据示范区内重金属污染区的地形地貌因子(地面坡度、覆土厚度、土层物质组成、灌溉条件)、土壤物理性质(容重、分散系数、初始入渗速度、孔隙度)、土壤化学性质(酸碱度、水溶性钙含量、氮磷钾含量)、生物因子(酶活性、微生物总量、呼吸强度)等指标,判定影响区域土壤修复与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性因子。

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国内外相关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研究技术等相关资料确定本次示范工程工程内容及总体思路:将东岭锌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侧兴隆场村涂家崖组10 亩区域土壤污染严重的农田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示范基地。

对选取的示范基地首先进行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监测,在调查监测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平整,一方面选取不同重金属富集植物种类及方法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示范工作,另一方面选取不同淋洗剂采用土壤淋洗法治理修复受重金属污染土壤。

对于植物修复技术,在示范区不同片区分别种植对重金属铅、镉、锌、砷等具有较强富集能的蜈蚣草、黑麦草、向日葵等绿色植物进行治理修复研究,其中,对种植向日葵片区开展在向日葵根部土壤混和添加不同人工合成的鳌合剂对比土壤重金属治理修复效果研究工作;对于物理化学修复技术中的淋洗法修复技术,在示范区内选取0.5 亩土壤分别采用HCl 、柠檬酸和Na2-EDTA 三种常用淋洗剂和不同的淋洗次数等条件进行土壤淋洗法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试验,利用一年时间初步取得示范治理成效,为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工作全面开展打好坚实基础。

3.2 工程具体实施方案调查3.2.1 土壤现状调查监测①现状作采样工作图和标注采样点位图。

收集包括监测区域土类、成土母质等土壤信息资料。

收集工程建设或生产过程对土壤造成影响的环境研究资料。

收集造成土壤污染事故的主要污染物的毒性、稳定性以及如何消除等资料。

收集土壤历史资料和相应的法律(法规)。

收集监测区域工农业生产及排污、污灌、化肥农药施用情况资料。

收集监测区域气候资料(温度、降水量和蒸发量)、水文资料。

收集监测区域遥感与土壤利用及其演变过程方面的资料等。

现场踏勘,将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利用,丰富采样工作图的内容。

针对示范区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测量,确实示范区地形、地貌、面积、形状、地面坡度、覆土厚度、土层物质组成、灌溉条件、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生物因子等指标。

绘制示范区草图。

②现状监测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将示范区划分为近乎等面积的四个区块,在每个区块中心布设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采样点 1 个,共布设 4 个监测点位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采样器具准备工具类:铁锹、铁铲、圆状取土钻、螺旋取土钻、竹片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

器材类:GPS 、罗盘、照相机、卷尺、铝盒、样品袋、样品箱等。

文具类:样品标签、采样记录表、铅笔、资料夹等。

安全防护用品: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药品箱等。

监测项目:镉、砷、铅、锌采样:采样点可采表层样或土壤剖面。

一般监测采集表层土,采样深度0〜20cm ,特殊要求的监测(土壤背景、环评、污染事故等)必要时选择部分采样点采集剖面样品。

剖面的规格一般为长 1.5m,宽0.8m ,深 1.2m 。

挖掘土壤剖面要使观察面向阳,表土和底土分两侧放置。

一般每个剖面采集A、B、 C 三层土样。

地下水位较高时,剖面挖至地下水出露时为止;山地丘陵土层较薄时,剖面挖至风化层。

对B层发育不完整(不发育)的山地土壤,只采A、C两层;干旱地区剖面发育不完善的土壤,在表层5〜20 cm、心土层50cm 、底土层100 cm 左右采样。

对 A 层特别深厚,沉积层不甚发育,一米内见不到母质的土类剖面,按A层5〜20 cm、A/B层60〜90 cm、B层100〜200 cm 采集土壤。

草甸土和潮土一般在A层5〜20 cm、C1层(或B层)50 cm、C2层100〜120 cm 处采样采样次序自下而上,先采剖面的底层样品,再采中层样品,最后采上层样品。

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竹片或竹刀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剖面每层样品采集1kg 左右,装入样品袋,样品袋一般由棉布缝制而成,如潮湿样品可内衬塑料袋(供无机化合物测定)或将样品置于玻璃瓶内(供有机化合物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