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对口单招语文参考答案
江苏省职业学校对口单招联盟 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轮复习调研测试 语 文 参考答案

江苏省职业学校对口单招联盟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轮复习调研测试语文参考答案1. C(A.肖xiào B.瞋chēn D.卮zhī)2. A( B.歪风邪气 C.趋之若鹜 D.两全其美)3. D(酬:实现)4. A(见第三册P114原文)5.C(A.搭配不当,将“工程”改为“运输工具”。
B.不合逻辑,“留学生吟诵社”不是朗诵爱好者,在后面加“的社员”。
D.成分残缺,在“生态乡”后加“构想”或“目标”。
)6.B(最后一个句号应放在后引号的外面)7.B(讳饰)8.D(议论)9.D(美国)10.A(应为作者从自己的生活和阅读说起,再展开对中外文学源流的叙述。
)11.C(选文没有涉及“语言具有形成、推动和发展人的感情的作用”的内容。
)12.D(选文没有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
)13.B(A.选文第一段作者对人所共知的语言最基本的实用功能做了简略交代;C. 选文第三段仍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论述语言的功能的;D.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总是反复地向别人诉说孩子被狼吃掉的悲惨故事,可以作为“语言具有心理的功能”的例证。
)14.B(文章采用分总结构。
)15.D(下定义:……,称为生物学地球观;……,称为化学地球观;……,称为物理学地球观;分类别:研究地学分三个时代来说明。
)16.C(逻辑顺序)17.D(A.物理学地球观是根据海底岩石的地磁走向推论出板块理论;B.将“现代分子生物学”与“传统生物学”位置互换;C.是指“就有可能打破植物动物的界限”。
)18.B(选文第三段从局部回到整体,总结自然科学体系。
)19.A(B.本文和《伯格曼法则在北极》不同,不是以科学考察的事实来验证科学理论的;C. 这里的“客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出了星的爆发的特点;D.本文语言准确严谨又平实通俗,切合科普说明文的要求。
)20.B(B项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其余各项是取独)21.D(A项“衡”通“横”;B项“倍”通“背”;C项“盖”通“盍”D项“奉”是进献)22.C(C项被动句,其余各项都是状语后置句)23.C(A项“从而”古义跟从并且;B项“智力”古义智慧力量;D项“以为”古义把……作为)24.B(B项使动,其余各项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25.A(三个故事分别为“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将相和”)26.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江苏省对口单招高三年级试语文试卷1

盐城市2019年职业学校对口单招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选项的方框里)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艾蒿.(hāo)泥.古(ní)夔.州(kuí)孱.头(càn)B.狭隘.(ài)縠.纹(hú)碑帖.(tiè)暗忖.(cǔn)C.佃.户(diàn)神祇.(qí)编纂.(zuǎn)翘.楚(qiào)D.还酹.(lèi)付梓.(zǐ)酾.酒(shī)新正.(zhèng)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醍醐灌顶左睇右盼曲高和寡雕阑玉砌B.循私舞弊刮垢磨光说媒拉纤愀然不乐C.消耗殆尽蓊蓊郁郁毁家抒难余勇可贾D.莘莘学子横征暴敛越俎代庖陨身不恤3.下列加点字词的释义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一蹴而就.(成功)纵横交错.(错乱)天理..昭彰(天然的道理)B.以步当.车(代替)不经.之谈(经常)桀骜..锋利(不顺从)C.销声匿.迹(隐藏)神.乎其神(神妙)方兴未艾.(停止)D.素昧.平生(了解)烜赫..一时(声势很盛)残曛.烛天(落日的余光)4.下列各组关联词,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现在▲掌握了物质世界里头的原子的运动规律,▲可以靠电子计算机去计算。
有朝一日化学研究会主要靠电子计算机计算,▲可以“设计”出我们要的分子,“设计”出造这种分子▲化合物的化学过程。
A.由于就而且或B.即使也不仅或C.即使所以就和D.由于就所以和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A.首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的三艘军舰和几十名特种兵,将进行登舰检查、与海盗火力对抗、保护相关海域通行船只的通行安全等活动。
B.中国的月球探测将分三步走,依次为月球软着陆、绕月飞行和探测器登陆月球并取样返回,并计划在2013年发射着陆器之前,发射一个环绕月球的卫星。
2019年对口单招高考试卷语文(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江苏省2019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鲰.生(zōu)巷.道(xiàng)神祇.(qí) 瞋.目(chēn)B.狐肷.(qiǎn) 一绺.(lǚ)涂墁.(màn) 秃鹫.(jiù)C.癖.好(pì)哂.笑(shěn) 老聃.(dān)羁.绊(jī)D.渗漉.(lù)肯綮.(qìng) 蕹.菜(wèng) 骨骸.(hái)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宝马雕车名副其实横征暴敛语惊四坐B.独当一面势不可挡峨冠博带振聋发聩C.不径而走黯然泪下层峦叠嶂刎颈之交D.越俎代疱滥竽充数缘木求鱼殚精竭虑3. 下列加点的字词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相濡.以沫(口水)再接再厉.(磨)拾.级而上(轻步而上)B.繁文缛.节(琐碎)破釜.沉舟(锅)好高骛.远(追求、致力)C.以汤.沃雪(开水)颔.首赞许(点头)唯辟.作福(开创)D.海市蜃.楼(大蛤蜊)颇有微.词(轻微的)怙.(坚持)恶不悛4.下列各组关联词;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些精明能干的州县官一收到诉状就在原告面前挥毫立就写出批词或与幕友讨论后亲自写批;▲ _闻名遐迩。
有些州县官▲并不亲自写批词;但喜欢与幕友们讨论案子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 _;大多数州县官并不熟悉法律;也无能力写批词;▲ _只得求幕友作为代批。
A.所以尽管因为所以B.因而尽管虽然所以C.因而虽然然而因而D.所以虽然因为因此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A.人的进化与人的异化并肩而行;这是非常有趣的现象。
B.在短时间内;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还十分不强壮。
C.由于体态相同,谁也难以分辨出它们是旧巢双燕。
D.我忽然想到了他曾经告诉我他小时候的故亊。
精品解析:2019年江苏省普通高考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2019年江苏省普通高考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 桌帏(wěi)漫溯(sù)蹙缩(cù)蓦然(m ò)B. 杜撰(zhuàn)眼翳(yì)颙望(yóng)戮力(lù)C. 窠臼(jiù)敕造(chì)粜米(tiào)氓隶(máng)D. 孱头(càn)桂棹(chuò)珍馐(xiū)阖家(hé)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经营调度成王败寇踌躇满志战战兢兢B. 笔管条直抱残守阕顾盼神飞扬扬大观C. 冠冕堂皇重震雄风稍纵即失天网恢恢D. 雷霆轰鸣疑窦释然因地致宜孜孜不倦3.下列加点字词的释义有错误..的一组是A. 有条不紊.(杂乱)自惭形秽.(丑陋)百无聊.赖.(依赖)B. 痛.改前非(忍痛)同病相怜.(怜悯)鞭辟..入里(鞭策)C. 一丝不苟.(随便)刚柔相济.(补益)长歌..当哭(引吭高歌)D. 要言不烦.(烦琐)妖.童媛女(艳丽)生灵..涂炭(人民)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是不可少的。
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就是说,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在个人行动上,我们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A. 无论还是都不管或者都B. 不但而且也即使甚至也C. 无论还是都即使甚至也D. 不但而且也不管或者都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A. 都德的《最后一课》之所以震撼人心,便是由于侵略者不但占领土地,还禁止被征服者使用自己的语言,企图借此抹煞一个民族的记忆。
B. 我在生活中,不止一次看过碧色的寒山,而且也在“平林漠漠烟如织”以至“暝色入高楼”的环境条件之中出现过。
2019年语文单招试题答案

2019年语文单招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明辩是非B. 一诺千金一诺千斤C. 风声鹤唳风声鹤立D. 举世瞩目举世注日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欢。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让人读了受益匪浅。
D. 由于天气原因,比赛不得不推迟到下个周末进行。
答案:C3.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
B. 《水浒传》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所著。
C. 《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D.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历史记载改编的小说。
答案:B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你不认为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B. 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C. 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D. 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不是吗?答案:A5. 下列关于成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比喻说话做事抓住关键。
B. “一箭双雕”比喻一举两得。
C.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无中生有。
D. “破釜沉舟”比喻做事半途而废。
答案:D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满堂彩。
B.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仿佛是天籁之音。
C.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让人如痴如醉。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
答案:D7.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B.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等人的作品集。
C. 《左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D. 《史记》是东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
答案:D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春风吹过,万物复苏。
C. 春风拂面,暖意融融。
D. 春风轻抚着大地。
江苏省对口单招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单招班期中联合考试二年级语文及答案

江苏省对口单招教学联盟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单招班期中联合考试试卷二年级·语文2019.11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㊂两卷满分150分㊂考试时间150分钟㊂第Ⅰ卷(共44分)一㊁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㊂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题卷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㊁涂黑)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菲薄(fěi)着笔(z háo)粜卖(t iào)梁枋(fān g)B.浸渍(zì)亟待(jí)揭帖(t iè)枯燥(zào)C.赁屋(lìn)场院(c hǎn g)芜蔓(wú)缅怀(m iǎn)D.恫吓(hè)不讳(h uì)裹挟(x ié)桀骜(j ié)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无精打采祟山峻岭自顾不暇蛛丝马迹B.浅尝辄止融会贯通振聋发聩黯然泣下C.声名煊赫悚人听闻残曛烛天醍醐灌顶D.消声匿迹不落窠臼谈笑风生既往不咎3.下列加点的字词,释义都正确的一组是()A.不欺暗室(昧心)殒身不恤(死亡)振聋发聩(耳聋)B.屡试不爽(差错)沉沦之渐(沾染)无足轻重(足够)C.天作之合(配合)左睇右盼(看)义无反顾(照顾)D.惨淡经营(苦费心思)不经之谈(经常)不名一钱(占有)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我在十八日早晨,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得到噩耗,说卫队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在遇害者之列㊂我对于这些传说,至于颇为怀疑㊂A.就便竟然就然而却B.才便居然即但竟C.才就竟然即然而却D.就便居然就但竟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A.谈到本性,对稍有一点常识的人都能略知一二,我国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开篇就提出 人之初,性本善 的观点㊂B.这些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管理部门和主管领导对安全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㊂C.随着许昕㊁樊振东以惊险的比分艰难取得双打比赛的胜利,中国男队以总比分3比0击败中国台北队跻身进入决赛㊂D.空气质量与城市竞争力高度相关,一个城市的空气是否洁净,综合反映了这个城市的环境治理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㊂6.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是()A.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 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㊂B.大胆来个荒谬绝伦的设想:那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㊁几百根梁枋㊁一根方㊁一根圆㊁一根八角㊁一根六角C.宋朝名画家李公麟在他的‘放牧图“中对于重复性的运用就更加突出了㊂D.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一种战争之后的寂静,动荡之后的和平,浩劫之后的安宁,如春天清冽的大气般充塞了天地,也充塞了人的心㊂7.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括号内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真奇怪!有时候一个字儿缠住你,弄得你坐立不安㊂(拟人)B.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㊂(设问)C.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 手卷 里漫步㊂(比喻)D.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㊂(通感)8.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是()A.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抒情)B.蔡先生实在代表两种伟大的文化,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㊂(议论)C.她弯下腰,挎好筐系猛一立,因为北瓜太重,把她弄了个后仰,沾了满身土,北瓜也滚了满地㊂(描写)D.在这里,每一支修茎,每一条细枝都挺秀如画,所以特别出色㊁动人㊂(记叙)9.下列作品㊁文体㊁作者㊁作者国籍对应不正确的是()A.‘记念刘和珍君“杂文鲁迅中国B.‘五月的鲜花“戏曲李皖中国C.‘小树林中的泉水“文艺随笔康㊃帕乌斯托夫斯基苏联D.‘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科技论文梁思成中国10.下列对课文的表述有错误的是()A.‘五月的鲜花“一文写‘五月的鲜花“这首歌曲给作者带来的震撼,作者详细地描述了这首音乐的美妙旋律与深刻内涵㊂B.‘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是一篇重在谈音乐㊁绘画和建筑设计艺术的文章㊂C.‘记念刘和珍君“通篇采用记叙㊁议论㊁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有的融为一体,有的交错结合,相互为用,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使文章波澜起伏,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战斗力与感染力㊂D.‘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一文中,文章最后画龙点睛地指出蔡元培先生伟大人格中蕴含的两种伟大的文化,并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对先生深深的敬仰之情㊂二㊁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㊂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题卷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㊁涂黑)(一)①蔡先生之接物,有人以为滥,这全不是事实,是他在一种高深的理想上,与众不同㊂大凡中国人以及若干人,在法律之应用上,是先假定一个人有罪,除非证明其无罪;西洋近代之法律是先假定一人无罪,除非证明其有罪㊂蔡先生不特在法律上如此,一切待人接物,无不如此㊂他先假定一个人是善人,除非事实证明其不然㊂凡有人以一说进,先假定其意诚,其动机善,除非事实证明其相反㊂如此办法,自然要上当,但这正是‘孟子“所谓 君子可以欺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了㊂②若以为蔡先生能恕而不能严,便是大错了,蔡先生在大事上是丝毫不苟的㊂有人若做了他以为大不可之事,他虽不说,心中却完全当数㊂至于临艰危而不惧,有大难而不惑之处,直有古之大宗教家可比,虽然他是不重视宗教的㊂关于这一类的事,我只举一个远例㊂③在 五四 前若干时,北京的空气,已为北大师生的作品动荡得很了㊂北洋政府很觉得不安,对蔡先生大施压力与恫吓;至于侦探之跟随,是极小的事了㊂有一天晚上,蔡先生在他当时的一个 谋客 家中谈起此事,还有一个谋客也在㊂当时蔡先生有此两谋客,专商量如何对付北洋政府的,其中的那个老谋客说了无穷的话,劝蔡先生解陈独秀先生之聘,并要约制胡适之先生一下㊂其理由无非是要保存机关,保存北方读书人,一类似是而非之谈㊂蔡先生一直不说一句话㊂直到他们说了几个钟头以后,蔡先生站起来说: 这些事我都不怕,我忍辱至此,皆为学校,但忍辱是有止境的㊂北京大学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与这些人毫不相干㊂ 这话在现在听来或不感觉如何,但试想当年的情景,北京城中,只是些北洋军匪㊁安福贼徒㊁袁氏遗孽,具人形之识字者,寥寥可数,蔡先生一人在那里办北大,为国家种下读书爱国革命的种子,是何等大无畏的行事!(选自傅斯年‘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11.对选文内容概括不正确的是()A.选文表现了蔡元培先生对待学生严中有爱,对待大事小情能恕能严的品格㊂B.选文剖析了蔡元培先生行为深处的文化内涵㊂C.选文写了蔡元培先生临大事而不苟的勇气魄力㊂D.选文澄清了世间认为蔡元培先生接物 滥 的原因㊂12.对选文第①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加点词语 滥 表面是说先生是老好人,任何人犯错㊁任何错事都不予追究㊂B.加点词语 高深的理想 是指蔡元培先生尊重人权,重视作为个体的人的权利和自由㊂C.引用孟子的话说明先生克己复礼的 恕 的修养,公正平等地对待他人,是 勇 的体现㊂D.蔡元培先生的思想在当时具有反封建意义,既得西方先进文化 自由平等博爱 之精髓,又体现中国儒家仁者爱人的 恕 的精神㊂13.对选文第③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加点词语 北京的空气 比喻当时的政治气氛,写出了环境的险恶㊂B.加点词语 北大师生的作品 指北大师生追求科学㊁民主㊁自由的爱国行动㊂C. 北京的空气,已为北大师生的作品动荡得很了 ,与北大的陈独秀和胡适之有一定的联系㊂D. 北京大学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 写出了先生的勇毅就是侠客义士的勇毅,体现出先生不畏强权㊁勇于担当的大无畏性格㊂14.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写北洋政府的施压和恫吓,直接体现了蔡元培先生在北大的民主自由精神㊂B.作者从西方法律思想之中 无罪推论 的思想出发,是为了指出先生宽容精神的来源㊂C.写谋士的商议,突出了事情的严重性,也与蔡元培的态度形成对比,表现他推行学术自由㊁不畏强权的气魄㊂D.写先生勇于担当㊁守正不阿的胆略与前文的克己待人㊁宽厚博爱的胸襟互相辉映,表现了一个融汇中西方文化精粹的大师形象㊂(二)泉水! 守林人看到一个拼命挣扎的甲虫,从水塘中浮起来,又立刻沉了下去,说道, 伏尔加河想必也是由这样的水塘发源的吧?是的,大概是的㊂ 我同意地说㊂我最喜欢分析字眼, 守林人忽然说,难为情地微笑了一下, 真奇怪!有时候一个字儿缠住你,弄得你坐立不安㊂守林人沉默了一下,把肩上的枪扶正,然后问道:听说,您好像是个写书的?是的㊂那就是说,您用的词儿是经过考虑的?而我不管怎样努力琢磨,总难给一个字找到解释㊂人在林子里走着,脑子翻来覆去地想着词儿,这么想,那么想:这些词儿是打哪儿来的?什么也想不出来㊂我没有知识,没受过教育㊂不过有的时候,给一个词儿找到了一种解释,那真高兴㊂可高兴什么呢?我也不是教小孩子的㊂我是看林子的,普通的看守㊂现在是个什么词儿缠着您呢? 我问㊂就是 泉水 这个词儿㊂我早就注意到这个词儿了㊂我四面八方绕着圈琢磨这个词儿㊂大概因为水是从这儿淌出来的㊂泉水产生河,而河水流过我们的母亲大地,流遍祖国各地,养育着人民㊂您看这多有道理 Pодник(泉水),Pодина(祖国),Народ(人民)㊂而这些词儿好像亲戚似的㊂好像亲戚一样! 他重复一下,笑了起来㊂这些普通的词儿给我掘出了我国语言最深的根蒂㊂世世代代人民的全部经验,所有他们性格的诗的方面,都蕴含在这些词里㊂(选自康㊃帕乌斯托夫斯基‘小树林中的泉水“)15.下列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的表述有错误的是()A.守林人 难为情 是因为他自认为没有知识,没受过教育,但喜欢分析字眼㊂B. 亲戚 这个词写出了一个普通的守林人对泉水的独到理解:他从字音到字形联系到了祖国㊁人民,让普通的词变得不普通㊂C.选文中加点的 根蒂 一词是根源㊁根本之意㊂D.选文中两个加点的 这些 所指代的内容完全不同㊂16.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A.选文通过 我 与守林人的交谈,说明普通人并不像 我 一样对俄国文字有直观的美的感受㊂B.由 泉水 想到了伏尔加河,体现了守林人在对语词的琢磨中融入了对土地㊁对祖国的深情㊂C.选文最后一段表现了俄语的博大精深,语言的诗意来自作家的灵感㊂D. 泉水 一词体现了守林人对俄语内涵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㊂17.下列对文章标题的解说错误的是()A. 我 与守林人在小树林中相遇,突逢一水塘,引出对 泉水 一词的解说㊂B.借用小树林中守林人对 泉水 的独到见解表现出俄语的伟岸㊂C.偶然的相遇,偶然的对话,使作者产生了对母语的深情㊂D.守林人对 泉水 一词的解说为全文的点睛之笔,使主旨更加深刻㊂18.文中守林人 笑 的原因是()A.守林人觉得自己知道了答案,很满足㊂B.守林人为自己的聪明而感到骄傲㊂C.守林人从文字中体会到了自己和脚下大地的紧密性,体会到了幸福感㊂D.守林人对作者的一种礼貌态度㊂19.联系全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文章前面部分以叙为主,后面部分以议为主,两部分相互印证,深化了主题㊂B.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幽默诙谐,表达了作者对民族语言的认识㊂C.文章开篇点题,最后以对 泉水 的理解和拓展为全文画上了完美的句号㊂D.文章向我们展示了俄语的奇幻性和丰富性,表达了作者赤诚的爱国之心㊂三㊁文言文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㊂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题卷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㊁涂黑)20.下列各句中 而 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吾尝终日而思矣B.扣弦而歌之C.倚歌而和之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21.下列各句,没有使用通假字的是()A.冯虚御风B.合从缔交C.揭竿为旗D.孝公既没22.下列各句,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蚓无爪牙之利B.月出于东山之上C.委命下吏D.何为其然也23.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的是()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相与枕藉乎舟中C.履至尊而制六合D.序八州而朝同列2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A.望美人兮天一方B.凌万顷之茫然C.蚓无爪牙之利D.击空明兮溯流光25.下列对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过秦论“先是以时间为序,铺叙了秦由攻到守㊁由兴到衰的历史事实;然后转入议论,在对比的基础上推出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的结论,全文寓叙述于议论中㊂B.‘劝学“即 劝勉学习 之意,本文重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论述了学习的意义㊁作用㊁方法和态度,认为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使人完善道德,增长智慧,少犯过失㊂C.‘赤壁赋“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由箫声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抒写了人生处于困厄之中欲借助大自然而排遣孤独,忘怀得失,寻求自我超脱的独特生命体验㊂D.‘荀子“是先秦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㊁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荀况所作,作品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㊂第Ⅱ卷(共106分)四㊁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8小题,共20分)(一)她在娘家,因为是小闺女,娇惯一些,从小只会做些针线活;没有下场下地劳动过㊂到了我们家,我母亲好下地劳动,尤其好打早起,麦秋两季,听见鸡叫,就叫起她来做饭㊂又没个钟表,有时饭做熟了,天还不亮㊂她颇以为苦㊂回到娘家,曾向她父亲哭诉㊂她父亲问: 婆婆叫你早起,她也起来吗?她比我起得更早㊂还说心痛我,让我多睡了会儿哩!那你还哭什么呢?我母亲知道她没有力气,常对她说:人的力气是使出来的,要伸懒筋㊂有一天,母亲带她到场院去摘北瓜,摘了满满一大筐㊂母亲问她:试试,看你背得动吗?她弯下腰,挎好筐系猛一立,因为北瓜太重,把她弄了个后仰,沾了满身土,北瓜也滚了满地㊂她站起来哭了㊂母亲倒笑了,自己把北瓜一个个捡起来,背到家里去了㊂我们那村庄,自古以来兴织布,她不会㊂后来孩子多了,穿衣困难,她就下决心学㊂从纺线到织布,都学会了㊂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她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㊁又短,指甲也短了㊂后来,因为闹日本,家境越来越不好,我又不在家,她带着孩子们下场下地㊂到了集日,自己去卖线卖布㊂有时和大女儿轮换着背上二斗高粱,走三里路,到集上去粜卖㊂从来没有对我叫过苦㊂几个孩子,也都是她在战争的年月里,一手拉扯成人长大的㊂农村少医药,我们十二岁的长子,竟以盲肠炎不治死亡㊂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上走㊂在她生前,我曾对孩子们说:我对你们,没负什么责任㊂母亲把你们弄大,可不容易,你们应该记着㊂(选自孙犁‘亡人逸事“)26.用一个词语,为选文拟定贴切的标题㊂(1分)27.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举例分析其作用㊂(4分)28. 回家诉苦 和 背瓜遭遇 在刻画妻子的形象中起什么作用?(2分)29.结合选文,简析作者妻子成长与转变的原因㊂(3分)(二)①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 流言 的种子㊂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㊂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㊂②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㊂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㊂陶潜说过,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㊂ 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㊂③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㊂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㊂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㊂④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㊂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㊂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㊂⑤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㊂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选自鲁迅‘记念刘和珍君“)30.第③④⑥三段中加点的 此 字,分别指什么?(3分)31.第②段引用陶潜的诗有什么作用?(2分)32.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简要分析㊂(3分)33.概括所选语段的大意㊂(2分)五㊁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孝公既没,惠文㊁武㊁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㊁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㊂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㊂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㊂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㊁魏㊁燕㊁楚㊁齐㊁赵㊁宋㊁卫㊁中山之众㊂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㊁徐尚㊁苏秦㊁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㊁周最㊁陈轸㊁召滑㊁楼缓㊁翟景㊁苏厉㊁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㊁孙膑㊁带佗㊁倪良㊁王廖㊁田忌㊁廉颇㊁赵奢之伦制其兵㊂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㊂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㊂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㊂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㊂强国请服,弱国入朝㊂延及孝文王㊁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㊂(选自贾谊‘过秦论“)3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㊂(共2小题,每小题1分,共2分)①蒙故业,因遗策㊂②约从离衡㊂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㊂(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㊂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㊂36.联系课文,写出文本的主旨句及通篇使用的论证方法㊂(2分)37.贾谊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2分)六㊁口语交际(8分)38.小敏妈妈给她买了一双鞋,回家试穿后发现小了一个尺码㊂小敏拿到商场去换,发现大一码的鞋子颜色不是她喜欢的,如果你是营业员,这事怎么解决?请设计一段两个人的协商对话㊂(不少于三组对话)七㊁综合实践(8分)39.班级开展 分享我的创业策划 综合实践活动,你们五位同学组成一个创业团队,确定了一个创业项目㊂你还被团队推荐为成果汇报人,向同学们分享你们团队的创业项目㊂请你完成以下任务㊂①请写出本次活动的目的,至少两条㊂(2分)②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㊂(2分)③你认为影响创业项目选择的因素有哪些?请写出两个㊂(2分)④你们团队被评为最佳策划团队,请你向评委团致谢㊂(2分)八㊁应用文写作(10分)40.李明同学经过三年学习,2020年6月即将毕业㊂一日,在市人才交流中心看到一则招聘信息:江苏ˑˑ集团有限公司因业务发展需招聘10名市场推广人员,有实践经验的优先考虑;与人力资源部杨先生联系㊂请你以李明的身份写一封求职应聘信,联系电话:0522-2788ˑˑˑˑ㊂要求切合实际,格式规范,字数不少于150字㊂九㊁作文(50分)41.走过岁月的四季,我们一路向前走;穿过历史的尘烟,我们的民族向前走㊂总有一种力量激励着我们向前走㊂向前走,需要满怀的激情;向前走,需要理性的思索㊂向前走是成长,是希望,是信念,是责任,是挑战,是突破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 向前走 为题,写一篇作文㊂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㊁剧本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㊁人名等相关信息㊂江苏省对口单招教学联盟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单招班期中联合考试试卷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共44分)一㊁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 B A B D C B D B B 1.D(A项 着笔 的 着 应读z h uó;B项 揭帖 的 帖 应读t iě;C项 场院 的 场 应读c hán g㊂)2.B(A项 祟山峻岭 应为 崇山峻岭 ;C项 悚人听闻 应为 耸人听闻 ;D项 消声匿迹 应为 销声匿迹 ㊂)3.A(B项 足 意为 值得 ;C项 顾 意为 回头看 ;D项 经 意为 正常 ㊂)4.B(文段选自课内文章‘记念刘和珍君“,熟读课文,即能做出选择㊂)5.D(A项主客颠倒,应删去 对 ;B项句式杂糅,应删去 引起 ;C项成分赘余, 跻身 和 进入 语义重复,可删去 跻身 ㊂)6.C(A项 在天之灵 四字应加双引号;B项五处顿号应改为逗号;D项第二个和第三个逗号应改为顿号㊂)7.B(B项为反问㊂)8.D(D项为描写㊂)9.B(B项‘五月的鲜花“的体裁为音乐评论㊂)10.B(B项‘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是一篇重在谈 艺术创作中重复和变化的问题 的文章㊂)二㊁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一)题号11121314答案A C D A11.A(第①段:澄清世间认为蔡元培先生接物 滥 的原因,剖析其行为深处的文化内涵㊂第②③段:写蔡元培先生临大事而不苟的勇气魄力㊂A项在选文中没有体现㊂)12.C(引用孟子的话说明先生克己复礼的 恕 的修养,公正平等地对待他人,是 仁 和 智 的体现㊂)13.D(D项 写出了先生的勇毅就是侠客义士的勇毅 解说有误㊂)14.A(写北洋政府的施压和恫吓,直接体现了蔡元培先生 临大事而不苟的勇气和魄力 ,表明先生灵魂深处不惧怕任何危难㊂)(二)题号1516171819答案D B C C D15.D(D项 这些 所指代的内容相同㊂)16.B(根据课文中的信息进行筛选,B项正确㊂)17.C(作者一直以来都对母语有着深情,并不是由这次偶然的相遇和对话产生的㊂)18.C(根据课文中的信息进行筛选,C项正确㊂)19.D(A项应是 文章前面部分阐述作者对母语的认识和理解,以议为主,后面是与守林人的邂逅与对话,以叙为主,两个部分相互印证,从而深化了对祖国语言的挚爱这个主题 ;B项应是 本文语言优美生动,情感真挚 ;C项应是 作者以宝石引起全文 ㊂)三㊁文言文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题号202122232425答案D C C B D A20.D(D项表转折,A㊁B㊁C三项表修饰㊂)21.C(A项 冯 通 凭 ;B项 从 通 纵 ;D项 没 通 殁 ㊂)22.C(C项为省略句,A㊁B㊁D三项为倒装句㊂)23.B(A项 水 ,游泳,名词作动词;C项 履 ,登上,名词作动词;D项 序 和 朝 都是使动用法㊂)24.D(A项 美人 :古义,所思慕的人;今义,美貌女子㊂B项 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的样子㊂C项 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帮凶㊂)25.A(A项‘过秦论“应是 寓议论于叙述中 ㊂)第Ⅱ卷(共106分)四㊁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8小题,共20分)(一)26.持家㊂(1分)27.细节(动作)描写㊂(1分)作用是体现人物性格㊂(1分) 猛一立 一方面说明她还缺乏经验,另一方面说明她性格倔强; 哭 说明她本想在婆婆面前做得好一点,结果却露出窘相,觉得难堪,自己没受过这苦,又觉得委屈㊂(2分)(举一个例子并正确分析即可)28.起铺垫和对比作用㊂(1分)妻子吃苦耐劳的性格由它们作铺垫,形成妻子性格转变的转折点,凸显了她吃苦耐劳㊁善于学习的品质㊂(1分)29.一是她父亲的教育(1分);二是 我 母亲的调教和影响(1分);三是对家庭和子女的责任感(1分)㊂(二)30.三个加点 此 字的意思分别是:指有人说学生请愿是受人利用;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虽压抑数千年而终没有消亡;指写这篇文章㊂(每点1分,3分)31.鲁迅引用这首诗,有 青山埋忠骨 之意,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㊂(2分)32.比喻㊂(1分) 大量的木材 比喻 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 , 结果只是一小块 比喻 历史才能前进一小步 ,说明请愿时的流血是不能推动历史前进的,要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
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试卷2019

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试卷20191、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企盼(qǐ)绚丽(xuàn)承载(zài)一呼百应(yīng)B.咀嚼(jué)苍穹(qióng)譬如(bì)强聒不舍(guō)C.胚芽(pēi)笨拙(zhuō)冗杂(rǒng)豁然贯通(huò)(正确答案)D.陨石(yǔn)解剖(pāo)奠基(diàn)拾级而上(shè)2、“敕造”中“敕”的读音是“sh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下面中括号内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单选题] *A.[溺]水(ruò)竹[筏](fá)倒[毙](bì)B.保[佑](yòu)[墓]地(mù)褴[褛](lǚ)(正确答案)C.[混]杂(hùn)埋[藏](cáng)[笼]罩(lóng)D.吹[嘘](xū)[煞]白(shà)[措]施(chuò)4、1《沁园春雪》中的“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词的内容与沁园春有密切的联系。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4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B.草木荣枯,大雁去来,恐龙无处不有,沙子极为致密,这些现象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
(正确答案)C.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他们的枪声。
D.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世代传承并创造的民间文化。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焉斯天下之民至焉则将焉用彼相矣B.如洛阳亲友如相问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正确答案)C.然填然鼓之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于则移其民于河东青出于蓝,而青于蓝7、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
江苏省对口单招高三年级试语文试卷1答案

2019年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題2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选项B A C A C B B C B C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题号111213141516171819选项D C D B D C B C B三、文言文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题号202122232425选项A D C D C B四、简答(本大题共2题,8小题,共20分)26.陈王昔时宴平乐,(1分)斗酒十千恣欢谑。
(1分)27.全篇诗情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归结于“万古愁”。
(1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两句,是诗的主旨。
(1分)28.比兴、夸张手法。
(1分)以黄河水的急遽奔流和一去不复返引起人生短暂的慨叹,比喻人生易逝,年华易老;(1分)同时,以黄河的伟大永恒来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
(1分)29.略30.本文共叙写了四个场景,(1分)时间顺序(或时空顺序)。
(1分)31.本文活用了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一题。
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
(1分)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地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1分)实境是永别,虚境是回归和雪耻。
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不留痕迹。
(1分)32.开头采用了倒叙的方法。
(1分)把事件的结果提到前面来写,从而能够把几个不同的场景内容串在一起,(1分)还能与文章结尾形成呼应,增强了文章的整体感,又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1分)33.港督旗帜的降落,标志着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34.①同“啖”,吃②特意(2分)35.①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瞪着眼睛怒视着项王,头发直竖起来,眼眶都裂开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语文参考答案01-05:BABDA06-10:CABDA11-15:CAABB16-20:CBDBC21-25:DAACC2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27、颈联写浣女渔舟,描绘了一幅和谐自然,充满乡村气息的田园生活图,表现了作者对宁静安逸的隐居生活的满足之情,以及远离官场、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怀。
28、诗人为了表现“静”、“空”之美,表达其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之情,采取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显空的艺术手法。
作者将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结合起来写,唤起人们新鲜生动的视听感受,使自然界的美丽景色和神奇音响有机配合、水乳交融;我们不仅可以见到松枝疏影间泻下的如水月光,还能听到从竹林里传来浣女的喧笑和清泉在石上淙淙流淌的音韵。
山中明明有人的活动,但诗人偏偏说是“空山”,将视觉不能感受得到的形象通过听觉表现出来。
明月照、清泉流、浣女喧、渔舟动等,都是移动的景物,作者正是选取了这些山中特有的动景来表现山居的寂静的。
29、例: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
30、内容:苏比想进高级餐馆美餐一顿,却被领班看出了破绽。
社会现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贫富悬殊、等级森严,下层人民生活痛苦。
31、强调在“感恩节”那天得到“干干净净的活结领带”,对比下身的“旧裤子和破皮鞋”,交待苏比的生活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善,讽刺资本主义社会所谓“道德”的虚伪本质。
32、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33、语言幽默,强调苏比并没有吃到野鸭,也就没有实现进高级餐馆白吃一顿而被捕的愿望。
34、天下;坚固的城池
35、百越的君王低着头,颈上系着绳子,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秦国的下级官吏处理;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为的是使百姓变得愚蠢。
36、一方面写“攻”,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另一方面写“守”,极力铺叙秦始皇从政治、军事、文化、地理形势等方面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
37、选文语言带有赋的特色,讲究铺排渲染,多用骈偶,琅琅上口,加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表达效果,也增添了作品的文学色彩。
38、解说:标题+正文(标题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
从正反两面进行解说,有头像的一面是反面,有国徽的一面是正面。
39、略
40、(1)标题:×校×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庆祝教师节主题班会记录
(2)基本情况:会议名称、会议时间(注意教师节之前,如“2018年9月8日上午8:00”)、会议地点、出席人、列席人、缺席人、主持人、记录人(3)议题(或“会议内容”)
(4)议程(如“主持人讲话、××发言……、××总结发言”)
(5)结尾:如“上午10:00散会”
(6)结尾右下方:主持人:(签名)
记录人:(签名)
41、主题如“胸襟开阔”、“虚怀若谷”、“包容大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