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春小麦栽培技术
春小麦品种天民184配套栽培技术

春小麦品种天民184配套栽培技术春小麦是一种主要生长在北半球的麦类作物,因其生长周期在春季,因此得名春小麦。
天民184是一种优秀的春小麦品种,具有高产、抗逆、耐倒伏等特点。
对于天民184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合理的种植管理可以发挥其最大的产量潜力,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
下面将介绍天民184春小麦配套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土壤选择和土壤改良春小麦对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但最适宜的土壤类型是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土壤选择上,应该避免选择重茬土壤和盐碱土壤,以确保种植的顺利进行。
在土壤改良上,可以适量施入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二、适当的播期选择在播种时间上,天民184适宜在春季2月下旬至3月初进行播种,以避免遇到寒冷天气或高温天气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选择适当的播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减少灾害风险。
三、适宜的密植密肥在密植密肥上,适宜的播种密度是每亩80-100公斤,使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结合施用方式,以保证冬小麦的生长所需的养分。
在播种时,可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氮、磷、钾元素含量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冬小麦各个生长阶段的需求。
四、适时的灌溉管理在灌溉管理上,要注意合理的用水,以保证土壤的湿润度和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特别是在春季干旱的天气中,需要及时浇水,以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五、病虫害预防天民184春小麦品种对病虫害抵抗能力较强,但也需要进行相应的防治工作,避免病虫害在生长季节的大面积侵害。
可以采用合理的轮作制度,定期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六、适当的田间管理在田间管理上,要注意及时的除草除菌,以减少杂草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土壤湿润度和通风透气。
还需要注意及时的松土和松苗,以促进冬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七、适宜的收获时机天民184春小麦品种的适宜收获时机为成熟期,可以通过观察颗粒的饱满度和果穗的颜色来确定收获时机。
在收获时,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收割机械和加强后续的晾晒和贮存工作,以确保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春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2 ]杨改红. 鲜食糯玉米高产栽培 及产 业化 开发 研究卟 乡村 科技 。 2 0 1 2 ( 3 ) : 1 7 . f 3 】魏初 时 , 吴新增 , 李华 丽. 水 果型甜 、 糯玉米 新品种 筛选
试验总结Ⅱ 】 . 现代园艺 , 2 0 1 2 ( 3 ) : 8 — 9 .
产 增收 的 目的 。
关键 词 : 千粒 重 ; 叶 面肥 ; 种 子 田建设 ; 清 杂
近年来 , 随 着 小 麦 收 购 价 格 的提 高 , 小 麦 种 技 术 , 可 以提 高 小 麦 的 产 量 和 销 售 等 级 . 增 加 农 植面 积 逐 年 扩 大 。但 是在 小 麦 生 产 过 程 中 , 由于 民 的收 入 。
d o i :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0 0 7 — 3 5 7 4 . 2 0 1 3 . 0 3 . 0 0 6
春 小 麦 优 质 高 产 栽 培 技 术
顾 成 刚
巴里坤 县奎 苏镇 农技 站 。 新疆哈 密
8 3 9 2 0 3
摘 要 : 针 对 小麦 在 收购 过程 中 出现 的等 级 差价 问题 , 笔者 认 为在 种植 优 良品种 的前提 下 , 通 过 秸 秆还 田、 种 子 包衣 处理 、 叶 面肥喷 施 、 毛粮 清杂等 手段 可 以提 高春 小麦在 收 购 时的等 级标 准 。 实现农 民增
1 2 0 4 . b B
1 2 1 3 . 3 b B
1 o 2 8 . 6 c DE 8 8 1 9 g g
[ 4 】李新彦,马现斌. 鲜 食糯 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U 】 . 种子
( 上 接 第 9页 )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作者:李生翠孟琦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年第01期一、选用优良品种品种选用原则:早熟、稳产、多抗、品种搭配、品种的商品化程度高。
二、整地栽培要求播前要有适宜的土壤墒情,墒情不足时应先造墒再起垄。
如农时紧,也可播种以后再顺垄沟浇水。
起垄前深松土壤20~30cm,耙平,除去土坷垃及杂草后再起垄,以免播种时堵塞播种耧,影响播种质量。
播前精细整地,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部分复合肥。
整地时,基肥的施用原则与一般的精播高产栽培方法相同。
三、播种1、播种量:28~30公斤/亩。
播期偏晚或有盐碱的地块,播种量可适当大些,30~32公斤/亩。
2、拌种:播前每100kg种子用40%拌种双160克干拌均匀,堆闷4小时后即刻播种,可有效防治小麦散黑穗、腥黑穗病等的发生。
3、播种期:开春后当机车能下地时,即可进行播种,原则上要突出个“早”字,可抢墒播种,为穗大粒多奠定基础。
四、肥水管理严格掌握浇水时期,适时浇好冬水,干旱年份要注意垄作小麦苗期尤其是早春要及时浇水,以防受旱和冻害。
后期灌水多少应视天气情况灵活掌握。
小麦起身期一般追施尿素150~225kg/bm2尿素,肥料直接撒人沟内,可以起到深施肥的目的,然后再沿垄沟小水渗灌,切忌大水漫灌。
待水慢慢浸润到垄顶后停止浇水,这样可防止小麦根际土壤板结。
小麦孕穗灌浆期应视土壤墒情加强肥水管理,根据苗情和地力条件,脱肥地块可以在浇水的同时追施尿素75~150kg/bm2,这样有利于延缓植株衰老,延长籽粒灌浆时间,提高产量,同时为玉米套种提供良好的土壤墒情和肥力基础。
五、合理施肥和灌溉1、追肥。
根据研究得出“氮肥后移”能明显提高品质的结论,春季管理宜采用2次追肥:对于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或地力一般群体略小的麦田宜在起身末期至拔节初期进行第1次追肥浇水;对于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或地力水平高,群体适宜或偏大的麦田,宜在拔节中期进行第1次追肥浇水,第1次追肥应占春季追氮肥总量的80%~90%,浇第2水时(孕穗挑旗期)再施春季追氮肥总量的10%~20%的氮肥。
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小麦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的主要粮食之一。
小麦的优质高产对于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为了保证小麦的优质高产,农民需要掌握一定的栽培技术规程,以帮助小麦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和养分,保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下面将介绍小麦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一、土壤选择小麦适宜生长的土壤是深厚、疏松、肥沃、土质疏松、排水良好、供水充足的土壤。
选择土壤时应该选择pH值适中,富含有机质,以及富含磷、钾、铁等微量元素的土壤。
土壤还应该有能促进小麦生长的菌群,保持土壤的活力和养分,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二、品种选择小麦的品种选择直接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栽培要求,选择具有高产、耐病虫害、耐旱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
例如冬小麦可以选择耐寒、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春小麦可以选择耐旱、耐病虫害的品种。
三、种植密度和投入量种植密度和投入量直接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冬小麦的种植密度为26.67-33.33万株/亩,春小麦的种植密度为20-23万株/亩。
在施肥方面,根据土壤养分、小麦品种和生长阶段的需要,合理施入氮、磷、钾等养分,保证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四、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小麦栽培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包括翻耕、施肥、中耕、除草、灌溉、防治病虫害等。
翻耕和中耕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小麦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施肥要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合理施入氮、磷、钾等养分,并且要注意施肥技术,保证养分的有效利用。
除草要及时,防治病虫害也要及时,避免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灌溉要根据小麦的生长需要,及时、适量的供水,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
五、防治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小麦栽培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小麦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锈病、赤霉病、蚜虫、白粉虱等病虫害的危害。
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每日巡查,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进行防治,避免病虫害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六、收获管理小麦的收获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春小麦品种天民184配套栽培技术

春小麦品种天民184配套栽培技术天民184是一种优质的春小麦品种,适合于北方地区的春季种植。
该品种生长期短、抗旱性强、产量高、质量好,受到越来越多种植户的欢迎。
为了确保天民184的高质量产量,种植户需要按照配套的栽培技术进行管理和种植。
下面是天民184配套栽培技术的详细介绍。
一、品种选用选用优质、有活力的小麦种子进行种植。
种子的选用应符合以下条件:1.根据生态环境、土壤类型和经济条件等因素,选用适宜的小麦品种。
2.选用自然成熟的小麦种子,色泽鲜亮、无病虫害、无霉变现象。
3.要选择较大的和较整齐的种子,避免使用过小、左右弯曲、萎缩、破损、有病虫等缺陷的种子。
二、土壤处理1.前期耕作。
春季耕作是露土深松的一次机会,耕后应及时翻压表土使种子和苗子成为好的接触状态。
浅耕混勾,深耕深翻,覆盖经耕作除去根系或收割留下的旧杂草、灌木、秸秆等物质。
2.土壤施肥。
天民184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
春季播种时应在土壤中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和化肥,特别是磷、氮等元素,以确保小麦的叶片和根系能够得到需要的营养物质。
3.土壤整平。
小麦生长需要土壤湿度,提高田地的自然土质和排水条件,消除泥中石、杂草根系,保证小麦苗木顺利生存。
4.土壤调理。
春季作物生长期间土壤湿度大,完全深耕,翻耕前需要加入生物肥料或生物调理制剂技术。
农民朋友在耕地时可使用一些高效微生物复合肥料,以减轻土壤压实、缓解红轮状病毒等土壤传播的病害,在下一轮整地作业时整洁容易。
三、播种管理1.播种时间。
春季小麦天民184品种的播种时间一般应在三月中下旬,不宜过早或过晚。
2.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以两至三倍的小麦种子为宜,种子覆盖层的厚度应不超过2厘米。
3.密度控制。
天民184的种植密度以每亩225至275 kg为宜。
4.补种管理。
小麦的发芽率可能受到严寒的干扰,因此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补种,以确保最后的播种量。
四、生长管理天民184品种的生长管理应包括以下方面:1.浇水。
在生长初期的情况下应适当浇水以促进生长。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先来说说选种吧,就像战士上战场得挑趁手的兵器一样重要!咱得选适合当地环境的优良品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想想,要是种子不行,那后面咋能有好收成呢?比如有些品种可能抗倒伏能力强,有些可能更耐旱,咱就得根据咱那地的具体情况来选呀!
再讲讲播种。
播种时间可得把握好,早了晚了都不行!你说这是不是就跟跑步比赛,起跑时间很关键一样?太早了,苗长不好;晚了,又赶不上好时候。
而且播种的深度也要合适,太深太浅都可能影响出苗哟!
施肥那也是重中之重啊!就跟咱人要吃饭补充营养一样。
氮磷钾得合理搭配,就像一顿饭得有菜有肉有主食才均衡嘛!缺了啥都不行。
还有浇水。
不能一股脑儿地乱浇,得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来。
干旱的时候要及时浇,可不能让它们渴着;但要是雨水多的时候,就得注意排水啦,不然淹了可就糟糕了。
除草也是个费心的事儿呢。
那些杂草就像小偷一样,会偷走小麦的养分!咱可得及时把它们清理掉,让小麦能茁壮成长。
管理小麦就像照顾孩子一样,得细心、用心。
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要是咱把这些要点都做好了,还愁春小麦产量不高吗?那肯定能大丰收哇!我的观点就是,只要咱认真对待春小麦的栽培,按照这些要点去做,就一定能让咱们的付出得到满满的回报!。
春小麦品种天民184配套栽培技术

春小麦品种天民184配套栽培技术天民184是一种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春小麦品种,下面是天民184的配套栽培技术介绍。
一、选地和秧田1.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有良好的排水性的田地栽培天民184。
2. 秧田前进行土壤检测和改良,确保土壤养分均衡和PH值适宜。
二、选种和田间管理1. 优选大粒、完整、健康的种子,按照每亩使用种子4-5公斤的比例播种。
2. 播种前,将种子用清水浸泡24小时,然后晾干备用。
3. 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初之间,避免大雨和严寒。
4. 按照正确的密度进行播种,一般为每亩8-10万株。
5. 勤松土,保持田面湿润,及时给予适宜的灌溉。
6. 注意防治病虫害,在发现病虫害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等。
三、施肥1. 秧田前进行基础施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产量目标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2. 进入生育期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追肥,尤其是在拔节-孕穗期和孕穗-花粒期需适当增施磷钾肥料。
3. 注意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和产量下降。
四、病虫害防治1. 天民184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和褐带叶枯病等较为抵抗力强,但仍需注意防治。
2. 防治春季小麦病虫害的关键是合理布局种植面积,合理控制密度,保持通风和日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发现病虫害时,可采取相应的化学防治措施,及时喷洒农药。
五、收获和贮藏1. 天民184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初采收,收割前3-5天停灌,使籽粒充实并易脱粒。
2. 收割后晾晒2-3天,然后进行清理、打杂、筛蓝等工作。
3. 选用适当的储藏方法,如对种子可以选用密封包装,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通过以上配套栽培技术的实施,可以提高天民184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的增收提供支持。
合理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春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春小麦栽培技术要点1.条施肥,肥托种。
在播种前,把肥条施在地下9厘米深处,然后把种子播到3~4厘米深处,麦苗在三叶期麦粒养分耗尽时,恰好肥料供应上。
2.施足底肥。
若冬前作准备,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磷铵15公斤、尿素15公斤,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进行耕翻,做到“胎里富”,耕深达到20~25厘米。
冬前未做准备,每亩施标准氮肥30~50公斤(因地力不同适当增减)、标准磷肥30~50公斤,钾肥及微肥适量。
3.适时早播,缩小行距。
春小麦播种越早越好,小麦在春化阶段抗冻能力较好,一般不会出现冻害。
春小麦分蘖少,个体较小,采取密植更能获得高产。
一般行距17厘米左右为宜,或大小行,大行20厘米,小行13~15厘米。
播种量依据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及亩穗数而定,一般亩穗数35万穗左右为宜,这样播种量20公斤左右为宜,地力差或墒情差可适当增加播量。
4.早管理。
春小麦3叶期胚乳养分用尽,又值穗分化和分蘖期,需要大量的养分。
春季雨水少,麦苗覆盖不了地面,地面裸露大,跑墒快。
因此,春小麦管理要早追肥、早灌水,促进早分蘖。
二叶一心灌头水,地力差的结合浇水追施碳铵35~40公斤,或尿素15公斤,地力好的施肥推迟到起身拔节期。
原则上头水后二水要紧跟,间隔10~15天。
二水后,三水要缓,一般在第二节间定型、无效分蘖死亡后再灌三水。
5.浇好灌浆水。
灌浆期注意雨天、大风天不浇水,防止小麦倒伏。
小麦扬花后按间隔15天左右浇一水。
6.注意病虫害防治。
由于春小麦茎叶较冬枝嫩,更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
因此,春小麦比冬小麦更要加强病虫害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春小麦栽培技术
摘要阐述了优质春小麦的播前准备和播种期间的技术要求,以期为广大农户种好优质麦提供依据。
关键词优质春小麦;播前准备;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8)22-0191-01
1播前准备
1.1细致整地
对低洼易涝积雪过多的地块,要早动手活雪,把雪水排出。
已秋翻的地块要早活雪,早扬粪,早耙耢,早平欠沟,早打坷垃。
大豆、玉米、土豆茬种小麦的地块,可在后期土壤化冻7cm以上时进行耙茬播种。
玉米茬在播种前把茬子捡净。
耙茬整地要顺耙、对角耙结合进行。
原平作地块,耙茬深度要保证8~10cm,原垄作地块一定要耙平垄台,以消除垄沟垄台差异为标准。
耙耢作业要达到不漏耙、不拖堆,使土块直径小于5cm,使种小麦的地块达到肥、湿、活、平、碎、紧的状态。
1.2选用优质高产良种
选用龙麦26、克丰10号、龙辐麦10号和龙辐麦12号等优质高产品种。
1.3选种与种子处理
用重力式选种机选种,把杂质、破碎粒和秕粒剔出,选择无病大粒的种子做种。
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用种子量0.2%的拌种双拌种
可防治小麦黑穗病,用拌种器或手工混拌均匀即可。
1.4种子发芽试验
种子拌药前,必须做好发芽试验。
播种前对麦种的发芽率要进行1次复查,取样一定要有代表性,准确地进行发芽试验,防止种子出现问题。
如果发现发芽率低的种子马上进行串换,要选用发芽势强、发芽率高的种子作种。
1.5准确计算播种量
播前要准确掌握种子的发芽率、清洁率、千粒重、确定保苗株数,适当估计田间损失(一般田间损失率20%左右),然后按照播量公式计算播种量。
公顷播种量(kg)=
1.6做好播种量试验和田间校正
播种机下地之前,要搞好播量场内试验,调好单口流量。
播种机下地之后根据计算的播种量进行校正,增加大轮的打滑系数,防止大轮沾泥过多减少播量,使误差控制在正负2%以内。
2播种期间的主要栽培技术
2.1对机械作业质量的要求
不重不漏、种满种严,行距标准,播量准确,下种下肥均匀。
具体要做到:看好播种箱、播肥箱;看好输种管,不堵不漏;看好扶土环,不露籽,不拖堆;看好起落杆,播齐地头。
严格机械作业质量,行车稳,走的直,三速播种,杜绝田间停车。
要计算好划印器,行距误差不超过2cm,往复结合线误差不超过3cm,播量误差不超
过正负2%。
2.2适时早播
土壤化冻至5cm就可播种,一般4月10日前播完小麦,确保小麦种在高产期内。
2.3深度适宜
播种深度要控制在3~5cm之内,做到深浅一致,覆土严实,防止下窖,以免影响种子出苗。
2.4因地施肥,氮磷搭配
麦田施农家肥做底肥,可结合整地耙入土中。
施用化肥应根据土壤肥力确定施肥品种和氮磷比例。
在五大连池市当前施肥水平条件下,要通过氮磷配合把土壤氮磷比值调到1~2∶1,要杜绝单施一种化肥。
岗薄地增加氮肥的比值,配合施用磷肥;低洼地、肥沃地以增施磷肥为主,少施氮肥。
施氮磷化肥375kg/hm2。
2.5合理密植
小麦的高产密度,采用10cm单条平播,保苗在750~800万株/hm2为佳。
在最佳密植幅度内,要坚持肥地宜密,瘦地宜稀;早熟品种宜密,晚熟品种宜稀;矮秆品种宜密,高秆品种宜稀。
2.6随种随压
一般要做到播压结合,随播随压,土地黏湿、播种当时不能镇压的地块,要适时补压。
3参考文献
[1] 夏洪玲.强筋春小麦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j].小麦研究,2007(1):17-18.
[2] 刘新月,张久刚,王宗云.优质抗旱小麦新品种晋麦78号选育[j].小麦研究,2007(1):23-25.
[3] 卫云宗.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临旱6号[j].小麦研究,2007(1):35.
[4] 王兴语,孙钦洪.鲁东南冬小麦高产施肥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7(12):108.
[5] 侯秀涛.超高产小麦新品种——汶农6号[j].农业科技通讯,2007(2):54-55.
[6] 姚卫华.优质春小麦寒地高产栽培技术[j].小麦研究,2007(2):34-36.
[7] 张殿双.春小麦新品种克丰12号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j].小麦研究,2007(2):28-29.
[8] 周文富.优质专用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世界,2000(12):34-35.
[9] 马文龙,郭瑞林,冯志新,等.安麦7号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