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穴 内再播 种 。
1 . 喷施 除草 剂与 覆膜 4
二是 灌 溉 与排 水 。 花 花铃 期 耗 水量 大 , 逢 高温 季 节 , 棉 且 必 须做 好 抗 旱 工作 。 水最 好 在 早 、 灌 晚和 夜 间进 行 , 以沟 灌 渗 透 为宜 [ 切勿 大 水 漫 灌和 在 中午 高温 时 灌 水 。 铃 期 若 出 3 1 。 花
是 中 耕培 土 。 般可 中耕 1 2次 , 结 合 中 耕 进 行 1次 培 一 ~ 并 土 。 是去 叶枝 。 三 当棉 株 第 1薹果 枝 上的花 蕾 能明 显 辨认 时 ( 3I n , 以下 节 位 中腋 芽 ( 枝 ) 全 部 打去 。 是清 约 l ) 其 T l 叶 应 四
2、 棉研 1 9鲁 5号 , 规 棉 品 种 选 用 皖 棉 3 、 棉 3号 、 常 4泗 泗 棉 4号 。 购买 种 子时 , 到 有经 营 资质 的单 位 , 要 同时 注意 查看 种 子 的质量 和包 装 袋标识 , 以确保 棉花 种 子质 量达标 。
12 播 种 期 .
沟 排 水 , 水 抗 旱 。 期 正 逢 雨季 , 造成 水 涝 、 害 , 灌 蕾 易 渍 必须 加 强 清 沟排 水 工作 , 除 明 涝暗 渍 。 蕾 期干 旱 , 立 即灌 消 若 应 水 抗旱 。 五是 防治 病 虫害 。 期 主要 害 虫有 蚜虫 、 蕾 红蜘 蛛 、 棉 铃虫 、 马 、 蓟 盲蝽 象 等 , 害 以枯 萎病 为 主 , 及 时防 治 ; 病 应 对
河北地区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

河北地区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河北地区棉花是我国主要的棉花产区之一,具有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的优势,因此在这一地区栽培棉花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了实现棉花高产高质量的目标,必须掌握科学的栽培技术要点。
本文将从土壤选择、种子选择、灌溉管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河北地区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土壤选择棉花生长对土壤要求严格,河北地区棉花适宜的土壤类型为砂质壤土和壤质土。
要选择排水性良好的土壤,避免因土壤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要注意土壤pH值,棉花生长适宜的pH值在6.0-7.5之间,因此需要进行土壤酸碱度的调节。
要及时对土壤进行翻耕松土,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二、种子选择优质的种子是高产高质棉花的基础。
在种子选择上,要选用良种,选择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强的种子进行播种。
要选择外观完整、颗粒饱满的种子,避免因种子质量问题影响后期的生长。
在种子处理上,可以对种子进行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和抗病能力。
三、灌溉管理河北地区棉花生长季节气温较高,土壤水分蒸发快,因此要做好灌溉管理工作。
首先要根据棉花生长的不同生育期给予适量的水量,避免因水分不足或过多导致棉花生长受影响。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提高灌溉效率。
要注意避免水分过多导致土壤积水,影响根系呼吸。
四、施肥技术合理施肥是保证棉花高产的重要因素。
首先要进行土壤肥力分析,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进行施肥。
其次针对棉花的不同生长阶段,要进行科学施肥,及时补充棉花所需的养分。
要选择有机肥和化肥结合的施肥方式,提高施肥效果。
五、病虫害防治棉花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因此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首先要做好病虫害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情况。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严格按照农药使用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喷洒。
最后要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采取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多种方式,减少对棉花的危害。
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棉花种植业是山东省博兴县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博兴县棉花种植面积19.95万亩,亩产皮棉80千克左右,有效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但近年来,受棉花品种、种植技术的限制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棉花产量有所降低。
为实现棉花“高效、高产、优质”的种植目标,进一步巩固博兴县棉花产业优势,笔者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耕作制度、土壤肥力状况和种植方式等,对博兴县棉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以供棉农参考。
一、科学选种与种子处理科学选种是提高棉花产量的重要环节。
在选择棉花品种时,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立地条件,优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如玉君6号、鲁棉338、鲁棉1131、鲁棉696、K836均是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品种。
在播种前,应先晒种,晾晒3天左右。
在晾晒期间,勤翻动种子,确保晾晒均匀。
晒种可以消除种子表面细菌,加快种子的发芽速度,降低种子含水量,提高种子发芽率。
二、科学选地与整地棉花种植地,要求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排水条件良好。
整地时,应深翻土壤25~30厘米,可风化土壤、冻死虫卵,减少病虫害。
同时清除残留的农作物块根、小石块、残膜等杂物。
结合整地施基肥,每亩施用优质农家肥3000~4000千克、复合肥40~50千克。
在完成整地、施肥后,将土壤耙松、耙平。
要求整地后的土壤上层疏松、下层密实,地里没有硬土块,从而为棉花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精细播种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非常重要,早播会影响棉花发芽出苗率,晚播会导致棉花生育期紧张。
可以考虑当地的气候温度、土壤墒情等,如50厘米深处土壤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适合播种。
博兴县在4月下旬进行春播。
使用精量播种机,行距80~90厘米,每亩播种量为3~4千克,亩保苗3500~5000株。
在播种的过程中,注意随时检查滚筒内的种量,避免少播或者漏播。
若发现漏播,要及时补播。
四、科学管理1.苗期管理。
在棉花苗期,做好中耕除草工作。
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K y r s otn hg - u l n ih yed c lv t ntc iu s e wo d c t ; ih q ai a dhg - il ; ut ai h q e o y t i o en
棉花 高 产栽培 ,要 根 据棉 花 的生长 发育 特点 ,因地制 宜 、合理密植 、科学水肥管理 、病 虫害防治 、合理化学调控
褐 ( ) 病 等 ;虫 害主要 有棉 蚜 、地 老虎 、盲 椿象 、蓟 马 纹 斑 等 。防治苗期病害 ,可选用多菌灵 、农用链 霉素 、乙蒜素 、
1 苗期管理
11 适 时放苗 .
证 苗全苗壮 的关键 。放苗的原则是放绿 不放 黄 ,在棉花子 叶 由黄变绿时及时破孔仔L 直径 4 5c 放苗 。过早或过晚 ,易  ̄ m)
法。
22 灌 溉排水 、中耕培 土 .
棉株进入蕾期 ,营养生长与
生殖生长加快 ,对水 分要求增多 ,但只能轻灌 ,最好 隔行 沟 蕾期降雨较 多 ,要 注意保持 田间排水畅通 ,以免 引起根 系生 长不 良。浇后或 雨后 及时深 中耕 ,同时进行培土 ,培土高度 1 2c O~1 m,促进根系下扎 ,增强棉花抗旱抗倒能力 ,搭好丰 产架子。推广棉 田化学除草 ,要选准适合制剂 ,规范用药。
Absr c Ba e n te c aa trsiso o na i ee tgowt tg s, b c u e s e ln so o a o dio , a o tad fee tc tr n ta t s d o h h rceit fc Ro tdf r n r h sa e c e a s e di g fl c lc n t ns i d p i rn ul ea d u ma a e n c n o ist e h e d f o o r wt dd veo m e t t mp o ec o ed n po u lyp r o e . n g me te h olge ome tten e so c R ng o ha e lp n , oi r v rpyilsa d i rveq ai u p s s t n m t 栽 培 育 种 源自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优质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与 苗床 土 混合 均 匀后 , 实 整平 , 足水 播 种 。 种 前 种 子 踩 灌 播
连续 晒 35 , 高 种子 的发 芽 势和 出苗 率 。 — 以提 d 干籽播 种 。 种
子 1 1 , 求钵体 73t , 钵 粒 要 . i 不能 小于 67c 为防 苗期 病 n . m, 害 , 种 后 用 五氯 硝 基 苯 或 多 菌 灵 1 , 少 量 细 土 混 合 下 0g 与 后 , 匀撒 于床 面 , 均 然后 覆 细 土半 寸厚 。 管 理 上采 取 短 苗 在 床 、 支架 、 高 多开 口 、 只通 风不 揭膜 的管 理方 法 。 以有 效地 可
报 工作 , 广综 防统 治 。 推 在药 剂使 用 上 , 制剂 、 酯类 与氨 磷 菊 基 甲酸 酯 类农 药轮 换交 替使 用 , 喷足 药 液 。 以达 到节 本增 效 目的 。 老虎 的 防治 指 标 是被 害 株 率达 5 可 用棉 籽饼 毒 地 %,
饵 防 治 , 用 9 %敌 百 虫 7 0gh 加 水 75L喷 洒 3 . 即 0 5 /m , . 75
1 .- 25、 0 4 / m 50 2 . 3 - 5gh 。
避 免 因揭盖 不 及 时发 生 苗病 或 风 烧 苗 。 取 只通 风 不 揭膜 采 的管 理 方 法 , 般 不发 生 虫 害 。 害 防 治 , 子 叶期 和 炼 苗 一 病 在 时 , 多菌 灵 5 0倍 液 叶面 喷施 各 1次 , 药 时要 等叶 片露 用 0 喷
盖上, 当天 不再放 风 , 以提 高床 温 。 无土 育苗 使 用无 土基 质 , 苗床 用促 根 剂 灌 根 , 栽 前 浸根 , 移 苗床 成 苗 率高 , 栽 带走 移 根 系多 , 生产管 理简 化 , 减轻 劳动强 度 , 工节本 。 省
棉花优质栽培新技术

棉花优质栽培新技术一、配套栽培技术(一)选用优质抗虫棉品种鲁棉24、鲁棉研21、鲁棉研15、豫杂35、邯杂98-1等(二)育苗1.播量:营养钵育苗用种1斤/亩,直播2-4斤/亩2.播期:春播在3月中下旬,夏播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3.种子处理(1)选种:选用纯净、健壮、饱满、大小均匀发芽率高的种子,剔除秕粒、大白毛粒。
(2)晒种:播前10-15天选晴天晒种1-2天。
(3)浸种:(对于毛籽)用55-60℃温水浸30分钟,及时搅拌,然后再加冷水浸泡4-5小时,浸后捞出凉到种子发白。
4.播种(1)建苗床,方块育苗:先在床内放营养土并充分踩实填平,随后浇透水,使床面有7-8 cm明水,待水下渗后,划线定距播种。
(2)播种覆膜:每方块播籽2-3粒,播后用喷雾器轻洒一遍水,然后覆土1.2-1.5 cm,随之用薄膜盖成小拱棚。
播后苗前不通风,不揭膜,1片真叶时床温保持在25-30℃,2-3片真叶时床温20-25℃,移栽前5-7天,揭膜炼苗。
(三)移栽1.适时适龄移栽。
以4月下旬到5月5日为宜,苗龄约40天左右,真叶3-4片。
2.保证移栽质量。
移栽前,浇好起苗水。
施足“安家肥”浇好“团结水”。
一般亩家肥1000-1500公斤,饼肥25公斤。
(四)肥水管理重施有机肥作底肥,巧施追肥(要求氮、磷、鉀配追肥)。
做到早施、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后期可配合喷施叶面肥。
按亩产皮棉80-100公斤计算,亩施纯氮20-25公斤,氧化钾7-8公斤,五氧化二磷3-4公斤。
各时期的施用比例按基肥30%,花铃肥50%,盖顶肥20%分配。
(五)化学调控1.蕾期:亩用1克缩节胺兑水15公斤喷洒叶面。
2.初花期:亩用1. 5-2克缩节胺兑水20-25公斤喷洒叶面。
3.花铃期:亩用3-4克缩节胺兑水20 25公斤喷洒叶面。
(六)病虫害防治1.苗期病害:用65%代森锌500-800倍液喷雾防治立枯病,猝倒病。
2.枯黄萎病:用80%乙蒜素1500倍液灌根。
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棉花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棉花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一、合理选择优质棉种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抗逆能力强、产量稳定的棉花品种是提高棉花优质高产的基础。
对于南方地区,宜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早熟品种,如南优及南荣系列;对于北方地区,宜选择抗寒性好且产量高的中、晚熟品种,如中棉系列和晚熟普通棉。
二、合理施肥和浇水精细化施肥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在播种前要进行充分的基础施肥,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在生长期根据棉花的生长需要进行适时施肥,特别是施氮肥和钾肥。
根据土壤条件和棉花需水量的变化,合理调整浇水频次和量。
三、科学管理棉花生长及时除草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嫩苗期,要采取浅耕深松的措施,提高土壤通气性和渗透性。
在生长过程中,及时修剪不良生长的枝条和叶片,保持植株的通风透光性。
定期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
四、科学控制棉花花期合理控制棉花的花期是提高棉花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南方地区,应尽量提早种植,使棉花在早熟期最短天气稳定期的时段内开花;在北方地区,应尽量延后种植,使棉花在天气稳定期内开花。
合理控制花期可以避免大雨或连阴天对棉花的影响,减少棉铃病毒的传播,提高开花率和结铃率。
五、科学采摘和储存合理采摘时间和方法可以保证棉花的质量。
一般采摘时间应在当棉铃破裂的30天内进行,避免采摘过早或过晚。
采用机械采摘时,要根据不同地区、品种和株冠开展技术与设备适应性研究。
采摘后要及时进行储存,保持棉花的干燥和通风,防止霉变和虫害。
结语:棉花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需要综合考虑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病虫害压力等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农民要加强技术培训和学习,掌握最新的种植技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省是我国第二大产棉区,种植面积和总产在全国均占较高的比重,也是我国著名的优质棉生产基地。
为提高棉花的产量,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现将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选用良种,培育壮苗要选用优质、抗逆能力强的丰产良种,如中棉所12、苏棉1号等。
播前晒种2~3d ,并采用浸种、拌种或催芽播种等方式,提高棉籽的发芽率。
壮苗是早发、高产的前提,采用多种措施培育壮苗,以为高产奠定基础。
2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增产的中心环节,也是当前中国棉花促增产的基本技术途径,是提高棉花群体光能利用率的重要栽培措施。
首先,在中国现有大面积生产条件下,从总体上看,由于有机肥料不足,综合地力偏低,可适当增加栽植密度[1]。
随着生产条件和栽培技术的改善,密植促早技术的推广,尤其是缩节胺等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改善了棉田通风透光条件,致使种植密度进一步提高。
其次,在综合条件有利于棉花生产发育和单株生长力发挥时,种植密度也可以减少。
此外,种植的密度与品种的种性与栽培措施有关,如早熟品种、中晚熟品种宜稀植;露地栽培宜稀植,覆膜栽培宜密植。
3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是指棉花直播时或移栽后立即在地表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是一项简单易行、促早发早熟、趋利避害的增产措施。
其技术要点如下:一是在季节与前作腾茬早的条件下,适时早种,早栽后及时覆膜,覆盖要严,深度以50%~70%为宜,并保持膜面干净,至开花后揭膜。
二是选用生产潜力较大、长势稍旺、后劲足的中熟品种[2]。
三是种植密度应较露地栽培稍稀,栽植密度以低于4500株/hm 2为准。
四是移栽肥与花铃肥要施足,以防早衰。
4加强田间管理4.1合理施肥棉花生产要施足基肥,这是棉花丰产的重要措施。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采用深施,以促进根系下伸,使棉株平衡生长。
尤其是磷肥,应采用基肥深施,可以满足棉花各生育期吸收利用。
棉花从出苗起,除了需要大量N 、P 、K 外,还需要硼、锌、铁、铜和钼等微量元素,同时棉花生育期中养分在不同器官的积累和分配随着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栽培育种棉花高产栽培,要根据棉花的生长发育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密植、科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合理化学调控等,从而达到苗期壮苗早发,蕾期稳长增蕾,花铃期增蕾保铃,吐絮期早熟不衰,使棉花获得优质高产。
1 苗期管理1.1 适时放苗棉花出苗达80.0%以上时,及时放苗是保证苗全苗壮的关键。
放苗的原则是放绿不放黄,在棉花子叶由黄变绿时及时破孔(孔直径4~5 cm)放苗。
过早或过晚,易抽干死苗或灼伤或形成高脚苗,不利于培育壮苗。
1.2 查苗补苗、间苗、定苗生产上,因土壤、气候、种子、播种质量等多种因素,造成缺苗断垄,或出苗不齐等现象。
必须尽早查苗补种。
在棉苗缺苗20.0%时应采取催芽补种的办法,20.0%以下采用芽苗移栽(移稠补稀)的办法。
1.3 肥水调控棉花苗期需肥量较少占总量的5.0%。
土质肥沃,底肥已增施氮肥的及壮苗和旺苗棉田,苗期可不追施氮肥。
土壤墒情差的旱薄、盐碱地和未施基肥的棉田应根据苗情施好苗肥,应早施、轻施速效氮肥,追施尿素45.00~75 .00 kg/hm2。
1.4 中耕松土苗期中耕不仅能破除板结,清除杂草,减少蒸发与病虫危害,促进棉苗根系发育,达到壮苗,促使早发。
一般苗期应结合天气情况中耕2~3次,棉苗现行时,浅中耕3~5 cm,以后逐渐中耕深度达8~10 cm。
天旱时应浅锄保墒,降雨较多时,应深锄放墒增温。
1.5 早期防治病虫害苗期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立枯病、褐(纹)斑病等;虫害主要有棉蚜、地老虎、盲椿象、蓟马等。
防治苗期病害,可选用多菌灵、农用链霉素、乙蒜素、高锰酸钾其中2种喷施,混合叶面肥喷施,效果理想。
2 蕾期管理2.1 增施发棵搭架肥地力肥沃、底肥足、生长旺盛的棉田,可不追肥或少追肥。
对底肥不足、长势弱的棉田,应早施蕾肥,并适当施入速效氮肥如尿素120.00~225.00 kg/ hm2;肥料种类上,氮肥、钾肥一起施;适量喷施硼肥;提倡施用优质复合肥。
2.2 灌溉排水、中耕培土棉株进入蕾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加快,对水分要求增多,但只能轻灌,最好隔行沟灌,保证10~30 cm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0%。
如蕾期降雨较多,要注意保持田间排水畅通,以免引起根系生长不良。
2.3 早去叶枝叶枝不能直接开花结铃,营养体大,消耗养料多、影响田间通透性。
正常密度的棉田,棉花去叶枝适宜时间,应在第1果枝与叶枝可以区分时,将第1果枝以下叶枝全部去掉,保留主茎叶。
对缺苗处、地头、边行,每株也可保留1~2个叶枝,以利用空间和边行优势。
2.4 病虫防治、化学调控此期主要病害为枯萎病、黄萎病,在盛发期,适宜药剂为用70.0%的甲基托布津500~1 500倍液、多菌灵1 000倍液、或1.0%~2.0%的碳铵水进行灌根,对控制促进病株恢复生长有明显作用。
虫害为棉铃虫、蚜虫等。
用75.0%拉维因可湿性粉剂300 g/km2、2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6.00 kg/ km2、或20.0%灭多威乳油900 mL 或2.5%功夫乳油600 mL,进行叶面喷施。
2.5 适时揭膜一般棉田宜在棉株盛蕾期进行揭膜。
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棉田湿度大时可适当提前揭膜为宜,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师树旺(河北省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北磁县 056500 )摘 要根据棉花不同生育时期的特点,因苗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栽培管理技术,满足棉花生长发育的需要,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棉花;高产;技术中图分类号 S 562 文献标志码 B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Cott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Shi Shuwang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tton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because seedlings of local conditions, adopt a different culture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to meet the needs of cott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o improve crop yields and improve quality purposes.Keywords cotton; yield; technology作者简介:师树旺(1978-),中学二级教师,从事农林生物技术教学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1-04-17栽培育种重盐碱地和干旱地区的地膜棉,可延长覆膜时间或全生育期覆盖[1]。
3 花铃期管理3.1 重施花铃肥花铃期棉桃大量形成,是棉花一生中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重施花铃肥是保伏桃、争秋桃、防早衰的关键措施。
追肥要根据棉花品种、棉株长势和土壤肥力灵活掌握。
一般棉田,在初花期施用占追肥总量的10.0%~15.0%,旺苗棉田迟施或水后施肥。
进入盛花结铃期,占追肥总量的30.0%~45.0%。
一般施用尿素量150.00~225.00 kg/hm2,氯化钾或硫酸钾75.00~150.00 kg/ hm2。
结合开沟将肥料条施,施后覆土、灌水,以减少养分的挥发损失[2]。
3.2 合理灌溉与排涝灌溉参考天气、土壤、棉株长势而定,一般掌握10~15 d不下雨或中午上部叶片萎蔫下垂,16:00后还不能恢复正常,叶片色暗无光泽时应浇水,最好于早、晚进行,以沟灌,水面略低于垄面为佳。
3.3 精细整枝 1)打顶尖。
适时打顶,可打破棉株顶端优势,有效控制植株高度,改善光合产物运输与分配,有利于果枝和棉铃生长,提高成铃率。
根据“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的原则,在当地早霜到来前80~90 d打顶。
打顶应采取1心1叶打小顶的方法,选择晴天,利于伤口愈合。
2)打边心。
打边心就是去掉各果枝的生长点,控制横向生长。
一般下部果枝留2~4个果节,上部果枝留3~5个果节,待果枝达到计划果节时,将其顶心摘除。
空枝可结合打顶除去,以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减少蕾铃脱落。
3)抹赘芽。
一般在棉花打顶后,由于除去了植株的顶端优势,或者去叶枝后,棉花叶腋内的芽迅速长出,形成赘芽。
赘芽不能开花结果,消耗养分又影响通风透光,一经发现,应及时打掉[3]。
3.4 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为了控制棉花旺长,增蕾保桃。
从盛蕾到盛花期根据“前轻后重”的原则化控2~3次。
一般在初花期,下雨后用缩节胺30~45 g/hm2加水喷雾,盛花期用缩节胺45~75 g/hm2加水喷雾,结合治虫,控制营养生长。
4 吐絮成熟期管理4.1 根外追肥棉花吐絮期根系活动逐渐减弱,吸收养分的能力明显减弱。
对有叶片过早失绿,出现脱肥早衰现象的棉田,宜采用根外追肥,从初絮期起喷施1.0%~2.0%的尿素溶液和0.5%的过磷酸钙溶液2~3次,每次间隔约7 d。
对生长过旺,表现贪青晚熟的棉田,可叶面喷施浓度为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3%的过磷酸钙浸出液,促进养分运转与棉铃发育,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有利于提早吐絮。
4.2 防旱排渍秋旱年份,初絮期高产棉田土壤水分不足,会影响铃质量,应及时以小水沟灌。
如遇多雨年份,要及时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减少脱落,防止贪青晚熟。
4.3 整枝去叶与调整株形1)整枝去叶。
加强后期整枝,可以促进有机养分向棉铃集中,有利于棉花的成熟吐絮。
对肥水充足,长势过旺的棉田,要将主茎下部丧失功能的老叶,空枝及赘芽全部抹除,摘除中、上部的无效花蕾。
2)推行并垄,调整株形。
如遇田间湿度高,荫蔽较重的棉田。
可以采用推行并垄的措施,即趁土壤湿润时将相邻的两行棉株推并在一起,呈“八”字形,使并在一起的两行棉花两侧及行间地面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起到增温降湿、通风透光,减少烂铃的作用。
但应避免棉株机械损伤,减少蕾铃的脱落。
4.4 科学应用催熟剂应用催熟剂,可以促进棉铃发育,使棉桃早成熟、早吐絮,增加霜前花产量。
1)乙烯利催熟,适用于后期长势较旺、青铃较多的高产棉田。
具体方法是:在霜前15~20 d,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用浓度为40.0%的乙烯利1.50~2.25 kg/hm2,对水750.00~1 000.00 kg 稀释后使药液分布均匀,重点喷施于上部晚秋棉铃上,使各部位的青铃都着药,,以提高催熟效果。
若喷药后6 h内遇雨,则需重喷。
留种棉田不宜喷施。
2)无踪催熟,适用于因播种晚而晚熟和间作套种的棉田,及早催棉株落叶,利于通风透光。
选择适宜剂量克无踪600~750 mL/hm2对水450.00~600.00 kg喷施,7~8 d叶片可落光达到吐絮高峰期。
4.5 治虫防病、防烂铃防治害虫。
棉铃虫、红铃虫、斜纹夜蛾等可采用20.0%灭多威乳油1 5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
棉花烂铃率一般在10.0%~30.0%,引起烂铃的因素有田间荫蔽、秋雨连绵、低温及棉铃红腐病、炭疽病、黑果病、铃疫病等病菌。
4.6 及时采收棉铃充分吐絮后要适时采摘,防过早剥青铃,影响纤维成熟;防过迟采收使纤维拉力降低,以棉铃开裂后7 d采收为好。
尽量不让吐絮棉遭受雨淋或日光暴晒过久,以免降低棉花纤维品质。
采摘时要分等级。
4.7 拾净残膜地膜棉揭膜可在封行前后,也可在采收结束,视具体情况确定。
但不论何时揭膜,在棉秆拔后都要拾净残膜,以防污染土壤和对下茬作物造成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1] 董树亭. 作物栽培学概论.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9.[2] 郝玉体,王书平,沈效红,等. 棉花高产优质高效关键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2008(6):62-63.[3] 戴金平. 作物生产技术.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