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
然而,在棉花生产中,由于气候、土地、品种等因素的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因此,研究和应用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概述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和栽培技术,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管理: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较高的土壤作为棉花的种植土壤。
同时,对土壤进行改良,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和肥力水平等,为棉花的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
2. 种植技术:选择适宜的品种,种植密度等具体技术措施。
在整个生长期中,合理施肥、浇水、调控温度等,保证棉花生长的正常进行。
3. 病虫害防治:为了防止棉花生长过程中受到病虫害的侵扰,可以采用化学药剂、有机生物制剂等多种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
二、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和效果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具体来说,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栽培技术,可以实现以下几个目标:1. 提高棉花的产量:通过适宜的施肥和浇水,有效控制雨淋和落花现象,使得棉花的花、铃、籽等各个部位能够正常发育,从而提高棉花的鲜重和干重,实现棉花的高产增产。
2. 提高棉花的品质:通过选择适宜的品种、控制棉铃数量、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保证棉花的质量。
同时,通过科学的采收、加工和贮藏方法,确保棉花在运输中不受损,从而提高棉花的商品价值。
3.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和栽培技术,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提高棉花生产的效益,并且能更好地发挥生态效益,为棉花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创新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一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也开始对棉花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棉花生产注入新的活力:1.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能够有效改良棉花品种,提高抗病虫害、抗逆性能、质量和产量,从根本上提高棉花的种植效益。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因其具有优良的纤维性能和良好的经济价值,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而棉花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花品质和减少病虫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以期能够帮助农民朋友们提高棉花产量,增加经济收益。
一、地力肥沃,土壤疏松1.选择适宜的土地选择适宜的土地是棉花高产栽培的前提。
棉花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说,适宜种植棉花的土地应该是地力肥沃、土壤疏松、排水性好的土地。
2.合理施肥合理施肥也是棉花高产栽培的关键。
在种植棉花的时候,要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和棉花的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保证棉花的养分供应。
3.土壤疏松还需要注意保持土壤的疏松性,通过合理的耕作措施,保证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能力,为棉花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二、合理密植,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1.合理密植在棉花的种植过程中,合理的密植是提高棉花产量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过合理的密植,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从而增加经济收益。
2.科学调整行距在调整行距时,要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和降水情况,选择合适的行距,以保证每株棉花都能充分获得阳光和营养物质,并防止棉花之间的竞争,从而提高棉花的产量。
3.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合理的密植还能够提高机械化作业的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科学浇水,稳定产量1.科学制定浇水方案合理的浇水方案对于棉花的生长和产量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降水情况,科学制定浇水方案,保证棉花在不同生长期都能得到合适的水分。
2.适时浇水在浇水过程中,要注意适时浇水,避免棉花缺水和过水现象的发生,保证棉花的正常生长,稳定产量。
3.充分利用雨水还可以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设备,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防治病虫害,提高品质1.科学选用抗病虫害品种在选择品种的时候,要尽量选择抗病虫害的棉花品种,降低病虫害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棉花种植业是山东省博兴县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博兴县棉花种植面积19.95万亩,亩产皮棉80千克左右,有效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但近年来,受棉花品种、种植技术的限制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棉花产量有所降低。
为实现棉花“高效、高产、优质”的种植目标,进一步巩固博兴县棉花产业优势,笔者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耕作制度、土壤肥力状况和种植方式等,对博兴县棉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以供棉农参考。
一、科学选种与种子处理科学选种是提高棉花产量的重要环节。
在选择棉花品种时,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立地条件,优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如玉君6号、鲁棉338、鲁棉1131、鲁棉696、K836均是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品种。
在播种前,应先晒种,晾晒3天左右。
在晾晒期间,勤翻动种子,确保晾晒均匀。
晒种可以消除种子表面细菌,加快种子的发芽速度,降低种子含水量,提高种子发芽率。
二、科学选地与整地棉花种植地,要求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排水条件良好。
整地时,应深翻土壤25~30厘米,可风化土壤、冻死虫卵,减少病虫害。
同时清除残留的农作物块根、小石块、残膜等杂物。
结合整地施基肥,每亩施用优质农家肥3000~4000千克、复合肥40~50千克。
在完成整地、施肥后,将土壤耙松、耙平。
要求整地后的土壤上层疏松、下层密实,地里没有硬土块,从而为棉花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精细播种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非常重要,早播会影响棉花发芽出苗率,晚播会导致棉花生育期紧张。
可以考虑当地的气候温度、土壤墒情等,如50厘米深处土壤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适合播种。
博兴县在4月下旬进行春播。
使用精量播种机,行距80~90厘米,每亩播种量为3~4千克,亩保苗3500~5000株。
在播种的过程中,注意随时检查滚筒内的种量,避免少播或者漏播。
若发现漏播,要及时补播。
四、科学管理1.苗期管理。
在棉花苗期,做好中耕除草工作。
棉花地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棉花地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棉花是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之一,其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滴灌技术是现代园艺、土壤肥料管理和增产技术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水肥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受到了农业生产者的高度重视。
早期的棉花滴灌技术应用较少,不仅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也相应地浪费了大量有限的水资源。
本研究旨在利用棉花地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探寻一种高效率、节水、省劳、增产的栽培模式,以提高棉农产值,带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棉农提供更可行、更具实效性的农业技术方案。
二、研究内容:本次研究拟采用棉花地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具体的实现方法、技术步骤和操作方法,并结合棉花生长生理学特点制定滴灌技术系列措施,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棉花品种性状,分析适合滴灌栽培的棉花品种并进行实验验证;2、合理设计棉花地下滴灌系统,确定灌溉间隔、数量、水量等参数,并对系统的安装、维护及管理进行深入研究;3、建立滴灌测土、施肥和管理技术系统,制定化肥、生物肥料和微量元素等营养供应方案,研究科学的农药、杀虫剂和除草剂防治措施;4、对比滴灌与传统灌溉技术的差异,分析滴灌在节水、减少土面水蒸发和保护土壤的作用;5、进行一系列指标和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棉花地下滴灌技术的优势和有效性。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研究采用实验方法,通过实地试验和室内实验相结合,以找出最佳滴灌技术参数和最佳的棉花生长环境条件。
研究实验步骤如下:1、选定试验地点和棉花品种,制定研究方案;2、测定土壤理化性质,记录环境因子的变化;3、对棉花生长生育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掌握其变化规律、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4、进行系统的灌溉和肥料供给,比较滴灌和传统灌溉技术的不同效果;5、通过测量、记录和分析数据,总结出实验得出的结论,提出合理的技术措施并进行经济性分析。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将从棉花地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的角度,探究有效节约水源、节省投资、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增产率的科学方法,为滴灌技术在棉花栽培上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棉花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棉花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一、合理选择优质棉种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抗逆能力强、产量稳定的棉花品种是提高棉花优质高产的基础。
对于南方地区,宜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早熟品种,如南优及南荣系列;对于北方地区,宜选择抗寒性好且产量高的中、晚熟品种,如中棉系列和晚熟普通棉。
二、合理施肥和浇水精细化施肥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在播种前要进行充分的基础施肥,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在生长期根据棉花的生长需要进行适时施肥,特别是施氮肥和钾肥。
根据土壤条件和棉花需水量的变化,合理调整浇水频次和量。
三、科学管理棉花生长及时除草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嫩苗期,要采取浅耕深松的措施,提高土壤通气性和渗透性。
在生长过程中,及时修剪不良生长的枝条和叶片,保持植株的通风透光性。
定期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
四、科学控制棉花花期合理控制棉花的花期是提高棉花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南方地区,应尽量提早种植,使棉花在早熟期最短天气稳定期的时段内开花;在北方地区,应尽量延后种植,使棉花在天气稳定期内开花。
合理控制花期可以避免大雨或连阴天对棉花的影响,减少棉铃病毒的传播,提高开花率和结铃率。
五、科学采摘和储存合理采摘时间和方法可以保证棉花的质量。
一般采摘时间应在当棉铃破裂的30天内进行,避免采摘过早或过晚。
采用机械采摘时,要根据不同地区、品种和株冠开展技术与设备适应性研究。
采摘后要及时进行储存,保持棉花的干燥和通风,防止霉变和虫害。
结语:棉花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需要综合考虑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病虫害压力等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农民要加强技术培训和学习,掌握最新的种植技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新疆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新疆棉花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棉花产量、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新疆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首先是科学施肥技术。
新疆地形复杂,土壤肥力差异大,因此科学施肥是提高棉花产量的关键。
在施肥方面,要根据当地土壤的肥情进行精准施肥。
一般而言,苗期需要追施磷钾肥,开花期需要追施氮肥。
还要注意合理施用有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
其次是适宜的密植技术。
新疆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域,而棉花为喜光作物,在充足的阳光照射下更容易实现高产。
适当密植可以增加棉花之间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一般而言,新疆地区的密植指标为每亩2.5-3万株。
在密植时要注意留足间隔,保证棉花之间的透气性和通风性,避免发生病虫害。
再次是科学浇水技术。
新疆地区的降水不足,因此科学浇水是实现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棉花种植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浇水量和浇水频次。
一般而言,苗期需要密集浇水,开花期需要增加浇水频次。
还要遵循“早灌、少灌、弃灌”原则,在浇水时注意灌溉量和灌溉强度,以保证棉花良好的生长条件。
最后是病虫害防控技术。
新疆地区的棉花病虫害较多,因此科学的病虫害防控技术对于提高棉花产量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要采用综合防控措施,避免单一防控方法导致病虫害抗药性的出现。
还要提前预防,加强棉花苗期的病虫害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扩大。
科学施肥、适宜密植、科学浇水和病虫害防控是新疆棉花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棉花产量,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推动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
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棉花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需要采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
一、合理选种棉花的品种选择对于增产和提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建议选用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栽培方式的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的新品种。
同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期,避免错过最佳播种时间。
二、科学施肥合理施肥是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在播种前,要对土壤进行调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棉花生长需要,科学配制施肥方案。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基础肥+追肥的施肥方式。
基础肥应注重对土壤的改良和保护,追肥应根据植株的生长状况和时节,适时适量地施肥。
三、加强田间管理棉花的田间管理对于增产和提质至关重要。
要加强灌溉、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在灌溉方面,要根据棉花生长需要和土壤水分状况,科学制定灌溉计划,克服干旱和涝害。
在中耕方面,要注意保持土壤松散,并控制中耕深度和频次。
在除草方面,可以采用机械或化学除草的方式,但要注意不要损伤棉花根系和叶片。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
四、加强采摘和贮藏管理采摘是棉花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要注意采摘时间和方法,避免损伤棉花纤维和产量。
同时,在贮藏方面,也需要注意防潮防霉、密封保鲜等问题,确保棉花的质量和产量。
总之,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一个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过程。
需要在品种选择、施肥、田间管理、采摘和贮藏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才能取得更高的棉花产量和质量。
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棉农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各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供棉农们参考。
一、科学施肥棉花是高需肥作物,所以施肥是关键措施之一。
为了提高肥效,棉农应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求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科学施肥,量化施肥。
在普通耕地上应控制氮肥用量,以免产生过肥现象;在土层不足的旱塘和山坡上,应尽量降低磷肥的使用量,以免造成水体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
施肥时还应注意中肥、微量元素等配合使用。
二、选优育优选优育优是指选择高产、抗病虫害的优秀品种,通过肥料、水分及其他生长调节剂的控制来培育出高产、高品质的棉花。
优良品种在生产上表现出来的好处是很多的:植株强壮、能抵御多种病虫害的侵害,更能承受干旱、水浸、盐碱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且产量高、品质好。
三、定期修剪定期修剪可以促进棉花植株的伸长,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同时可以增加花芽数量和果实质量,有利于提高棉花的产量。
定期修剪的时间应在花期之前进行,要注意不要损伤了主茎和枝梢。
四、合理灌溉合理的灌溉是重要的措施之一。
棉花不耐干旱,但也不宜过度浇水。
因为过度浇水,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还容易造成土壤氧气不足,影响棉花生长。
因此,灌溉时要结合实地环境因素,根据土壤质地、降水量、干旱程度以及棉花生长阶段的需水量合理浇水。
五、病虫害防治棉花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昆虫和病菌的侵害,如棉铃虫、白粉病、灰霉病、蚜虫等。
为了保证棉花产量和品质,必须对这些病虫进行有效的防治。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耐病优质的品种、定期喷洒杀虫剂、使用生物杀虫剂、加强田间管理等。
总之,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很多,棉农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环境因素和棉花特征,选择适宜的栽培技术,从而可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摘要:棉花是我国的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纺织工业的原料。
因此,研究我国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我国棉花的产量,为纺织工艺提高充足的原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棉花的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正式播种,棉花的苗期管理工作,棉花的蕾期管理工作,棉花的花铃期管理工作,棉花的吐絮期管理工作到病害防治以及棉花虫害防治,介绍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方法。
关键词:棉花苗期播种蕾期病虫害
中图分类号:s43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2-099-02
棉花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种植,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民的收入以及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研究棉花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增加我国农民收入,为纺织工艺提高充足的原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从棉花的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正式播种,棉花的苗期管理工作,棉花的蕾期管理工作,棉花的花铃期管理工作,棉花的吐絮期管理工作到病害防治以及棉花虫害防治介绍了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方法。
1 棉花的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棉花播种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棉花种子的选择以及土壤的准备工作。
做好种子的选择工作以及土壤的准备工作是棉花高产的第一步。
1.1 种子的选择及准备
理论上来讲,棉花种子的选择必须要求出芽率在86%以上,其纯度,净度也有非常高的要求。
因此,这就要求在种子的选择上必须按照要求来做,需要强调的是尽量避免选用上一年的棉种,因为上一年的棉种发芽率会降低20%。
另外,在选好种子后,必须要进行硫酸脱绒、药剂拌种、浸种。
1.2 棉花种植对于土壤的准备工作
要想保证棉花高产,对于土壤进行良好的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种植棉花的土地必须进行深耕,同时要选择地暖墒好,上虚下实,地面平整疏松、细碎无坎坷的土壤。
同时必须保证充足的有机肥,需量要求大约为每亩地3000千克有机肥左右。
通过使用充足的有机肥来熟化土壤并以此来提高肥力。
2 正式播种
对于播种的时间要求也是要讲究科学的,一般情况下在5厘米地膜温度达到12℃-14℃,开始播种,播种采用机械或气吸式精量播种,保证下种量在1.8 kg/亩左右(精量播种)。
另外播种要用地膜覆盖,均匀播种,每亩施过磷酸钙40kg到45kg+尿素或二铵30kg 到20kg+硫酸钾5-8公斤。
还有就是,播种的行距一致,播种笔直,下种均匀,深度一致。
这些细小环境是保证高产的关键因素。
3 棉花的苗期管理工作
棉花出苗期的管理工作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旦管理不好,就会
出现延误生长甚至死苗的现象。
出苗期遇到特殊情况要特殊对待,比如出苗期遇到大雨,出现土壤板结的现象,必须及时中耕松土破除板结,提高地温。
出苗后如果苗不全,断垄的现象,必须及早及时的进行补种。
另外,苗期要进行土壤的松碎工作,对苗间垄内,进行中耕几次,耕深大约在15厘米到18厘米之间。
进行松土时,不能让土压住棉花苗。
定苗从两片子叶展平开始,要求留足苗、留匀苗,确保种植密度。
缺苗断垄处,可留双苗。
4 棉花的蕾期管理工作
棉花的蕾期生长目标为:协调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做到棉株壮而不疯,稳而不衰,搭好丰产架子,田间管理主要是做肥好肥水管理,化学调控,防治病虫害。
具体做法主要包括:稳施蕾肥;整枝去叶;中耕培土、清理三沟;防治病虫害以及化学调控。
对于稳施蕾肥工作的具体做法为:根据土壤肥力和棉株长势而定,一般每亩施尿素两公斤左右。
对于整枝去叶工作的具体做法为:当第一果枝出现后,将多余的叶枝去掉。
长势旺的棉田,可把叶枝以下的老叶全去掉。
对于中耕培土、清理三沟工作的具体做法为:做到雨后及时中耕松土、高培土,深锄促根壮,开沟防渍涝,同时铲除除杂草。
化学调控工作的具体做法为:每亩喷施1-2克缩节安,可加速乐硼2包喷施。
5 棉花的花铃期管理工作
棉花的花铃期是棉花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夺取高产的关键时期。
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花铃期化控;花铃期肥、水管理;整枝打顶摘旁心。
对于花铃期化控必须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
对于花铃期肥、水管理主要采取喷施硼、锌、钼、锰等棉花专用微肥,这样增产效果非常显著。
对于整枝打顶摘旁心工作,必须做到立秋前后,将主茎顶心摘去一叶一心,以利于上部果枝伸展。
空枝、黄叶可结合打顶除去,以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
6 棉花的吐絮期管理工作
棉花的吐絮期管理对于棉花的高产也是一大关键环节,主要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点:补充肥料补充水分同时防治旱灾排解涝灾;对棉花进行整枝;防治病虫。
6.1 补充肥料补充水分同时防治旱灾排解涝灾
在棉花的吐絮期,一定要做好补充肥料补充水分同时防治旱灾排解涝灾工作。
肥采取叶面追肥弥补根系吸收的不足,防止脱肥早衰。
当遇到秋旱的时候,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灌水,另外遇到秋雨,要做好排水沟,将棉花地里面的水排除。
6.2 对棉花进行整枝
整枝不但是花铃期的主要工作,吐絮期也要继续进行去空枝、抹赘芽工作。
6.3 防治病虫
棉花的吐絮期容易出现棉铃虫、红铃虫,一定要通过多种途径
做好防治病虫的工作。
7 病害防治以及棉花虫害防治
病害以及棉花虫害是制约棉花产量的最主要的因素,控制病害及棉花虫害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时刻做好与病害及虫害作斗争的准备。
主要的病害和虫害主要包括:苗期的立枯病,枯萎病或黄萎病,棉红叶枯病,棉蚜虫和红蜘蛛以及棉花药害。
针对这些病害和虫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7.1 苗期立枯病
针对棉花苗期出现的立枯病问题主要采取预防的措施,在种植的时候对种子进行相应的处理以此来解决。
解决方案为:每100斤种子用拌种灵5两或0.3%敌克松3两拌种进行防治。
在200斤种子里面掺拌拌种灵大约1斤,或者采用0.3%的敌克松6两进行掺拌。
这两种办法都能有效的解决苗期立枯病的问题。
7.2 枯萎病或黄萎病
针对枯萎病或黄萎病的现象,采取的措施为:在棉花定苗后大约间隔一周喷代森锌或代森锰锌500-800倍液。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治枯萎病或黄萎病,保证棉花正常生长。
7.3 棉红叶枯病
棉红叶枯病是由于棉花缺钾导致的。
针对棉红叶枯病的现象,采取的措施为:在棉红叶枯病出现的季节,施钾肥,同时注意其前期多喷几次磷酸二氢钾或小灰水等钾肥。
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棉红
叶枯病问题。
7.4 棉蚜虫和红蜘蛛
针对棉蚜虫和红蜘蛛虫害,要采用有效的放虫害药物进行防治,防治棉蚜虫和红蜘蛛的药主要包括:吡虫啉,甲胺磷,氯化乐果,呋喃丹等。
这几种药物中,通过实验,吡虫啉的效果较好。
同时在喷药的时候,几种药物混合打效果更加明显一些。
另外,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人工抓虫。
7.5 棉花药害
棉花药害是影响棉花高产的另外一种病害,针对这种病害,主要采取的措施为:使用赤霉素等生长激素或者用碱水洗喷雾器。
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棉花药害。
另外,在收获季节是保证真正高产的收官阶段,必须按以下要求进行采收:(1)最佳收获期是棉铃开裂一周左右;(2)做到“四分、三找、四不带”。
(3)尽量在下雨前收获。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保证棉花的高产,才能保证老百姓的收入。
参考文献:
[1] 张双凤,张爱民,赵钢勇,等.棉花黄枯萎病拮抗菌株的筛选及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9(s2).
[2] 王秀萍,张国新,鲁雪林,等.冀东滨海盐碱地区水改旱棉花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7(19).
[3] 查明亚.春杂棉1号在沿江地区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17).
[4] 缪新龙,柳延涛,李军,等.北疆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7(s2).
[5] 曾红军,施敏,刘洪亮,等.新疆石河子垦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棉花,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