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双辽市简介
四平市概况

四平概况自然概况四平市位于松辽平原中部,吉林省西南部,辽、吉、蒙三省(区)交界处,堪称松辽平原的一颗明珠。
现辖公主岭市、双辽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铁东区、铁西区、辽河农垦管理区和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四平经济开发区、四平红嘴高新技术开发区、范家屯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40平方公里,总人口340.5万人,市区人口54.8万人。
四平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远在殷、周时代就有先人在这里生存繁衍,距市区50公里的二龙湖畔燕国古城遗址,是汉民族最早开发东北的见证。
历史上的夫余、高句丽、契丹、女真、蒙古、满族、朝鲜族都在这里生活过,留下了诸如辽代韩州、金代信州、明代叶赫部落等文化古逮,加之钟灵毓秀的山川地貌,更为这块黑土地增尽了迷人的色彩。
四平物华天宝,地灵人杰。
距市区30公里的叶赫满族镇,是清代孝慈高皇后的出生地;慈禧、隆裕两皇后的祖籍地。
文有翰林,武有将军。
清末苦名爱国将领依克唐阿将军、打响中华民族抗战第一抢的马占山将军、著名爱国人士桂重远先生、张学良将军的夫人于凤至女士都出生于这块土地。
四平是东北的军事重镇,解放战争期间,“四战四平”名遐中外,被史学家誉为“东方马德里”。
四平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基础设吨完备,服务功能齐全。
四平工业基础雄厚、体系宅备。
四平农业发达,地处“松辽平原黄金玉米幸’的中心地带。
素有东北三大粮仓之一的美誉,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四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初春杨柳吐绿、仲夏百花盛开,深秋层林尽染、寒冬银装素裹。
:四平市是国家级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和省级园林城市。
近年来,许多欧、亚等国家和地区都与四平进行各种友好往来,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也纷纷来平游观光、投资办厂。
四平市已与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各种联系,并与俄罗斯白山市、日本须坂市、美国沃索市建立了友好城市。
四平投资环境宽松,政策优惠。
为提高政府服务的行政效率,专门成立了政务大厅,实现了“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和行政审批时限制,努力为来平投资兴业的有识之士,提供最优质服务。
四平市简介

四平市简介四平市地处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松辽平原腹地。
全市幅员面积14080平方公里,总人口340万人,其中市区面积74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60万人。
现辖公主岭市、双辽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铁东区、铁西区、辽河农垦管理区和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四平经济开发区、四平红嘴高新技术开发区、公主岭经济开发区。
四平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解放战争期间,“四战四平”战役名遐中外,四平被史学家誉为“东方马德里”。
在“攻坚克难、求富图强”四平精神引领下,四平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等称号,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第五批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全国首批成长型创业之城。
四平历史悠久。
远在殷、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生活,距市区50公里的二龙湖畔燕国古城遗址,是汉民族最早开发东北的见证。
历史上的夫余、高句丽、契丹、女真、蒙古、满族、朝鲜族在这里留下了诸如辽代韩州、金代信州、明代叶赫部落等文化古迹,现存有大青山村文化遗址,叶赫古城遗址,辽、金时代的昭苏城遗址等古迹多处。
距市区30公里的叶赫满族镇,是清代孝慈高皇后的出生地,慈禧、隆裕两皇后的祖籍地。
清末著名爱国将领依克唐阿将军、打响中华民族抗战第一枪的马占山将军、著名爱国人士杜重远先生、张学良将军的夫人于凤至女士都出生于这块土地。
四平生态宜居。
位于北纬42°31'至44°09',东经123°17'至125°49'之间,属于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呈现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初春杨柳吐绿,仲夏百花盛开,深秋层林尽染,寒冬银装素裹。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高度在100—500米之间,东部长白山余脉,山峦起伏,生长着茂密的天然林;中部沃野千里,地势平坦,约占总面积的79%,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西部接壤科尔沁草原,一望无际,草场、风电场风光无限。
双辽历史

双辽历史双辽市城区原称郑家屯,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郑家屯位于吉林省西部、双辽市境域西南部,地处吉林、辽宁、内蒙古三省(区)交界点,东、西辽河汇流处,坐落在西辽河的西岸上。
郑家屯自古以来就以“辽河航道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和“东北重镇”而闻名全国。
据说在明朝初年,郑家屯一带还是平沙无垠,杂草丛生的大草原。
距今双辽市城区5公里有一座饽饽山,古时候叫金山。
传说元朝末年朱元璋攻下北京城后,迅速派麾下大将军冯胜进军东北开原(今辽宁省开原市)、然后挥师北上,一举消灭了盘踞在金山的元朝残余势力。
至今在饽饽山一带还时有古战场的遗物出土,似乎还能感觉到往日金戈铁马鏊战中的人喊马嘶、金鼓齐鸣之声。
到了清嘉庆初年,蒙古东部的阿鲁台•瓦剌被邻近部落打败,酋长奎蒙克斯哈达逃往黑龙江省嫩江避难。
同族的达尔罕王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把西辽河两岸划为自己的牧区。
同年,温都尔郡王把辽河西岸3公里内划为开放地,允许一部分蒙古人开荒种地。
1796年(清嘉庆元年),温都尔郡王见辽河两岸来往行人越来越多,便派一个蒙古人在今郑家屯地方开设旅店,接待来往客商。
这个店主叫正月,汉族人都称他为郑月。
也有人说,是一个汉族人郑某在此开店。
总之不论店主是蒙古族人,还是汉族人,反正后来旅店的生意越来越大,人们都尊称店主为郑爷,旅店就叫郑家店。
由于郑家店买卖兴隆,许多人家都愿意在旅店附近落户,周围住户逐渐增多,形成一个大聚落,人们就把这里叫郑家屯了。
辽河路西段1861年(清同治元年),温都尔郡王把郑家屯西北10公里、今那木斯蒙古族乡(驻后金力)白市村辟为牲畜市场。
次年开始放荒,又有许多汉族人相继来这里安家落户,有的还开设商店、旅店、牛马市,人口日益增加,村落也多起来,这一带渐渐成为边外西辽河流域物资集散的地方。
在温都尔郡王一族中有两个人,一个叫三喇嘛,另一个叫八梅伦,二人为了筹钱抵债,又把郑家屯附近郡王所有的荒地大片出卖给汉族人。
大批法库门(辽宁省法库)、奉天(辽宁省沈阳市)、锦州等地的商人、无业游民闻讯纷纷赶来,移居此地。
中国地理:吉林省(四平篇)

中国地理:吉林省(四平篇)吉林省地图中国地理:吉林省(四平篇)位于吉辽蒙交界处的四平市,是吉林省的南大门,是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东部通向长三角和京津冀的必经之地,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
被称为“四平街”、“东方马德里”,总面积1.03万平方公里。
下辖2个区:铁东区、铁西区,1个县级市:双辽市,2个县: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1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四平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于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漫长寒冷。
境内无大河流,仅有6条小河流,属辽河水系,昭苏太河流域。
植被特点为长白山植物区系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东部、东南部低山丘陵区的植被多为次生阔叶幼林、灌丛、杂草;西部、西北部平原区植被为草甸草原向旱生草原的过渡类型,主要有野生稗草、野生谷草,沼泽及低洼地多为柳灌丛杂以湿生草类。
野生植物有药用植物、果食植物、林木植物、花草植物数百种。
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较少,只有山兔、山雉、刺猬、狐狸、黄鼠狼等。
矿产资源富集,已发现矿产54种,探明储量的有23种,如砂硅砂、钠基膨润土、白银、石油、天然气、褐煤及地热资源。
四平市的著名景点有:四平战役纪念馆、叶赫那拉古城、一马树森林公园、牧情谷旅游风景区、北方巴厘岛景区、伊通南山旅游风景区、伊通满族民俗馆、二龙湖景区、二郎山庄风景区、大孤山风景区,以及山门风景区、四平烈士陵园、四平解放烈士纪念塔、四平山门中生代火山省级地质公园、四平山门火山地质公园、四平英雄广场、四平战役联军指挥所旧址、山门头道沟生态观光区等。
双辽市的景点还有:双辽白鹤省级自然保护区郑家屯博物馆、八一水库、架树台湖湿地公园等。
梨树县的景点有:转山湖水库、伽蓝寺等。
伊通县的景点还有:伊通火山群、三道清真寺、环碧山庄、报国普乐寺、阿木巴克围场等。
四平市还有各种古迹。
四平市的特产和美食有:伊通大米、双辽小米、卧龙白薯、双辽花生、四平玉米、熏兔、李连贵熏肉大饼、伊通鹿茸、玻璃叶饼、烤鳗鱼、梨树五味子、伊通蕨菜、伊通景台大葱、四平饺子、茄子饭等。
双辽市天气预报

双辽市天气预报双辽市天气预报双辽市位于中国吉林省东南部,属于东北平原地区。
它拥有四季分明的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则温暖而湿润。
作为一个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城市,双辽市的天气变化多端,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在双辽市的冬季,寒冷是人们最直观的感受。
从11月开始,气温逐渐下降,12月时已经低至零下十几摄氏度。
在1月和2月,气温常常保持在零下二十度左右,有时甚至会低于零下三十度。
这样的低温使得双辽市的大街小巷都被白雪覆盖,形成诗意的冬景。
此时,人们需要穿上厚厚的羽绒服、毛衣、帽子、手套和耳套,才能抵御严寒。
进入了春季,双辽市的天气开始变暖。
从3月开始,气温回升,但仍然较冷。
春季的双辽市风和日丽,温暖而宜人。
这个季节,城市里的花草开始绽放,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春季是外出游玩的好时机,人们可以在周末去郊外的公园或乡村漫步,享受大自然的美丽。
随着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双辽市来临。
从6月到8月,气温逐渐上升,达到最高峰。
夏季的双辽市湿度较高,炎热的天气让人感到闷热不适。
此时,人们需要多喝水,减少在炎热时段的户外活动,避免中暑。
夏季是一个雨水较多的季节,偶尔会有暴雨或雷阵雨,这给人们的出行增加了一些困扰。
当夏季逐渐过去,秋季的双辽市到来。
从9月开始,气温开始下降,但仍然较为温暖。
秋季的双辽市干燥宜人,天空晴朗,阳光明媚。
此时是一年中比较适合旅行的季节,人们可以去山区、森林或湖泊附近旅行,欣赏秋天的美景。
总的来说,双辽市的天气每个季节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同的体验。
寒冷的冬季让人们需要做好保暖工作,夏季的闷热使人们需要注意防暑,春秋两季的温暖和宜人则是出游的好时机。
了解双辽市的天气情况,可以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双辽策划方案

双辽策划方案1. 引言本文档是关于双辽策划方案的详细说明,旨在为双辽市的发展提供指导方向。
双辽市作为吉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本文档将从城市规划、经济发展、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的策划方案,并对实施过程进行详细的规划。
2. 城市规划2.1 城市布局双辽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占地面积较大,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注重合理的区域布局。
根据区域资源和市民需求,建议将双辽市划分为五个主要区域:市中心区、经济开发区、文化旅游区、生态居住区和农业发展区。
市中心区将成为政府办公、商业中心,经济开发区将承担产业发展的重任,文化旅游区将展示双辽市的历史和文化,生态居住区将是城市宜居的居住区域,农业发展区将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2.2 交通规划为了提高双辽市的交通效率,必须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
首先,完善市内交通网络,建设更多的地铁线路和公交线路,同时推广绿色出行方式,鼓励市民骑自行车或步行。
其次,改善市区道路状况,扩建主要道路和高速公路,提升交通流畅度。
最后,在市区周边建设交通枢纽,便于市民出行和货物运输。
这些交通规划措施将促进双辽市的经济发展和便民措施。
3. 经济发展3.1 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双辽市的经济主要依赖传统的农业和重工业,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建议将重点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如新能源、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
同时,发展服务业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如金融、教育、医疗等。
这些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将为双辽市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
3.2 培育创新创业氛围要想促进经济发展,必须培育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首先,建立科技创新中心,吸引高科技企业和创业团队进驻双辽市。
其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最后,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场地和资金支持。
这些措施将为双辽市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力量和经济增长点。
4. 教育医疗4.1 教育发展教育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石,因此在双辽市的策划方案中要重点关注教育发展。
四平市双辽市简介

双辽市简介地理位置双辽市位于吉林省西部,东西辽河汇流区,是吉林、内蒙古、辽宁三省的交界处。
位于东经123'20"-124'05",北纬43'20"-44'05"之间,南接辽宁省昌图县和吉林省梨树县,东邻公主岭市,北靠松原市的长岭县,西连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和后旗。
东西最宽62公里,南北最长89公里,幅员面积312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8.4万亩。
3.2场址建设条件3.2.1地形、地貌、地震情况1、地形、地貌双辽市总的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升高,即东高西低,北岗南洼,地形地貌属于松辽平原。
在全县范围内,既无高山,又无典型低地,但长期的风积、河淤,造成了地面凸凹不平、岗洼交错、沙丘草带相间的微域地形差异。
县内大部分属于沙垄地形(沙坨子)。
2、地震情况建设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3.2.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1、工程地质双辽市座落在西辽河一级阶地上,呈堆积地形、平原地貌景观,地面较平坦,地层上部为1-3m亚砂土或淤泥质亚粘土,下部为中细砂,地面为广泛分布的第四系地层所覆盖,根据当地地质资料报告,双辽市地层岩性如下:黄白色、灰白色风积沙,粉细砂,中细砂与表灰色淤泥质亚粘土、亚砂土等构成。
2、水文地质双辽市地下水类型为半细雨砂层孔隙潜水,含水层岩性埋藏深度26-30m,地下水含量丰富,地下水水质较好。
双辽属于缺水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70m3,是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41%。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3.15(包括东西辽河过境水量)亿m3,其中地表水为10.89亿m3,地下水储量为2.26亿m3,可开采量1.68亿m3,已开采1.27亿m3。
境内有三条主要河流,分别为东辽河、西辽河和新开河。
双辽市共有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5处,总库容量7278万m3。
东辽河在双辽市境内河道长72km,流域面积960.35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8.2m3/s,年过境总量5.74亿m3(太平站)。
四平市概况

四平市概况
四平市位于松辽平原中部,吉林省西南部,辽、吉、蒙三省(区)交界处,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41平方公里,总人口332万人,市区人口60万人。
四平市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6℃左右,年均降水量为582毫米,年平均日照2702.9小时,日照充足。
全市年平均风速2.8米/秒。
四平市自然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为23.99亿立方米,其中全市多年河川径流量为12.5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11.43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地貌类型多样,地域性差异明显。
山地约占总面积的6%,丘陵占总面积的15%,平原约占总面积的79%,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生长多种农作物。
有森林总面积为30.65万公顷。
草地总面积14.4万公顷,其中放牧场8.92万公顷。
采草场3.7万公顷。
四平市的东部、南部和西部的半山区、丘陵地带,山峦起伏,草木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各种矿藏达37种,金属矿藏主要有金、银、铁、锰、铜、锌等,其中银持的储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二。
非金属矿藏主要有石灰石、硅灰石、大理石、澎润土、石英砂。
天然气储量110多亿立方米。
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08年全年GDP实现585亿元,同比增长21%,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32183万元
四平市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辽市简介
地理位置
双辽市位于吉林省西部,东西辽河汇流区,是吉林、内蒙古、辽宁三省的交界处。
位于东经123'20"-124'05",北纬43'20"-44'05"之间,南接辽宁省昌图县和吉林省梨树县,东邻公主岭市,北靠松原市的长岭县,西连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和后旗。
东西最宽62公里,南北最长89公里,幅员面积312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8.4万亩。
3.2场址建设条件
3.2.1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1、地形、地貌
双辽市总的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升高,即东高西低,北岗南洼,地形地貌属于松辽平原。
在全县范围内,既无高山,又无典型低地,但长期的风积、河淤,造成了地面凸凹不平、岗洼交错、沙丘草带相间的微域地形差异。
县内大部分属于沙垄地形(沙坨子)。
2、地震情况
建设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3.2.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工程地质
双辽市座落在西辽河一级阶地上,呈堆积地形、平原地貌景观,
地面较平坦,地层上部为1-3m亚砂土或淤泥质亚粘土,下部为中细砂,地面为广泛分布的第四系地层所覆盖,根据当地地质资料报告,双辽市地层岩性如下:
黄白色、灰白色风积沙,粉细砂,中细砂与表灰色淤泥质亚粘土、亚砂土等构成。
2、水文地质
双辽市地下水类型为半细雨砂层孔隙潜水,含水层岩性埋藏深度26-30m,地下水含量丰富,地下水水质较好。
双辽属于缺水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70m3,是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41%。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3.15(包括东西辽河过境水量)亿m3,其中地表水为10.89亿m3,地下水储量为2.26亿m3,可开采量1.68亿m3,已开采1.27亿m3。
境内有三条主要河流,分别为东辽河、西辽河和新开河。
双辽市共有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5处,总库容量7278万m3。
东辽河在双辽市境内河道长72km,流域面积960.35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8.2m3/s,年过境总量5.74亿m3(太平站)。
西辽河在双辽境内河长44.2km,流域面积2140.651 km2(含市内新开河流域面积),多年平均流量15 m3/s,多年平均流量变差系数为0.65,年过境总量4.73亿m3。
西辽河枯水呈现周期性。
东、西辽河与辽宁省境内的三江口处汇合而后称辽河。
西辽河在吉林省境内河长52.5km,年过境总水量10.78亿m3。
3.2.3气候条件
双辽市处于中温带亚湿润大区第二气候区,属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严寒,夏季较热,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全年热量充足。
全年主导风向:西南风
最大风速:34.5m/s
平均风速:3.3m/s
全年静风频率:16%
历年平均气温:5.3度
平均最低气温:-16.7度
平均最高气温:23.4度
极端最低气温:-34.2度
极端最高气温:37.8度
平均年降水量:464.7毫米
相对湿度:55%
最大冻土深度:1.5米
无霜期:134天
年日照时数:2536.0小时
3.2.4交通条件
双辽市是吉林省西部的铁路和公路交通中心,境内有郑大线(郑家屯—大虎山)、平齐线(四平—齐齐哈尔)两条铁路通过,过境总长100余公里,设站13个。
截止2004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已达1,209公里。
其中,有沈明(沈阳—明水)、集锡(集安—锡林浩特)
2条国家级公路,总长117公里;长双(长春—双辽)、郑太(郑家屯—太平川)2条省级公路,总长118.4公里;8条县级公路、20条乡级公路,总长330公里,村屯级公路总里程643公里,1997年达到了乡乡通油路。
“十一·五”期间,国家规划建设的大庆至广州、长春至深圳、集安至双辽等三条高速公路都在双辽通过。
3.2.5社会环境条件
双辽市隶属于吉林省四平市。
幅员面积3121.2平方公里,全市现有耕地面积9.98万公顷,林地6.7万公顷,草原7.5万公顷。
人均占有耕地0.24公顷。
所辖14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189个行政村。
城区人口41.36万,农业人口26.74万,其中汉族居多,还有蒙古、回、朝鲜、锡伯、达斡尔、壮等少数民族。
双辽市资源丰富,境内除东辽河、西辽河等5条河逶迤流过,还有中小型水库9座。
全市水资源总量达2.52亿立方米,双辽市矿产资源别具特色,七棵树砂矿硅砂储量达9亿吨,经过精选,其二氧化硅含量在89%以上,是生产玻璃、加气混凝土、精密铸造及电子工业的优质原料,已被国家列为硅质原料生产基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双辽市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6200户,从业人员达2万人,私营企业77户,从业人员1860人。
目前,全市已有各类市场62处,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了5.5亿元。
国电双辽发电厂是吉林省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总装机容量240万kwh,一期装机容量120万kwh,2000年投产发电。
双辽硅砂资源丰富,硅砂透明度好,砂质纯静,粒度均匀,结构
密实,勘探储量9亿t,被誉为世界四大富矿之一,经过浮选后二氧化硅含量可达98%以上,是生产优质玻璃、加气混凝土、精密铸造及电子工业的优质原料,已被国家列为硅质原料生产基地。
福耀集团双辽有限公司投资10亿多元先后建设了600t级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在线镀膜生产线、28万t精选砂生产线,并对双辽原400t级浮法玻璃生产线进行线上改造。
双辽市耕地面积13.2万公顷,林地6.7万公顷,草原7.5万公顷。
全市粮食产值年平均15亿元,花生年产1亿元,不仅是重要的玉米出口基地,大豆、高梁、谷子、水稻和杂豆在国内外市场也享有盛名,跻身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行列,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截止2005年末,全市猪、牛、羊、禽发展数分别达到100万头、35.5万头、74万头、1,300万只,其中,大鹅300万只,计划3年内突破1,000万只。
双辽市先后被命名为全国肉羊基地县(市,下同)、全国瘦肉猪基地县、全国生态示范县。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6%,被评为全国生态林业先进市。
双辽境内除东辽河、西辽河等5条河流逶迤流过,还有中小型水库8座。
全市水资源总量达2.52亿立方米。
双辽市富余劳动力10万多人,全市现任专业技术人员8,482人,仅熟练技术工种工人有3,000余人,同时,双辽市劳动力成本较低,平均仅为南方发达地区工人工资的1/3。
土地资源全市幅员面积3,121.2平方公里,人均占有耕地0.33公顷,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