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四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风貌、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在城市规划中,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绿色空间的组成部分,包括公园、广场、绿地、林地等,是城市中最重要的环境要素之一。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保障城市环境质量和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规划原则和方法。
意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在于:1.保障城市环境质量。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规划和设计城市绿地系统,可以保障城市空气、水质等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2.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重要场所。
通过规划和设计城市绿地系统,可以提供足够的公共空间和场所,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3.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规划和设计城市绿地系统,可以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规划原则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有以下几点:1.以人为本。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应以人为本,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
规划和设计应根据城市居民的品味和文化水平,提供恰当的绿地设施和服务。
2.综合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应统筹考虑城市环境、交通等多种因素,促进城市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协调发展。
3.节约开发。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应遵循节约开发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绿地资源,减少绿地开发面积,减少因开发绿地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保护环境。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应遵循环保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和谐。
规划方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分析城市环境。
分析城市空气、土壤、水质等情况,了解城市绿地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2.制定规划方案。
综合考虑城市居民需求和环境因素,制定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案,确定绿地的类型、数量、分布等要素。
3.确定场地和功能。
确定城市绿地系统中各绿地的场地和功能,根据不同绿地的功能要求,设计相应的设施和景观。
论城市绿地对城市环境的重要性

؛ںه城市安全概论课程论文论城市绿地对城市规划的重要性院系: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城市规划年级:1202B学号:1237150214姓名: 刘世昌指导老师:郝翠丽时间:2016年7月论城市绿地对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摘要】:城市绿地对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较好的城市绿地规划方案影响了一个城市较好的风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总体的品位。
城市绿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城市的发展概况与规律,为城市的发展规锦上添花。
本文从城市绿地对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入手,阐述城市绿地的概念、城市绿地的主要作用、城市绿地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要求我们从保护好城市绿地着手,来提高城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建设和保护城市绿地可以对城市环境和气候进行改观,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城市绿地,城市规划,重要性The Importance Of The Theory Of Urban Green Space In Urban Planning 【abstract】:The importance of urban green space in urban construction. Good affecting the urban green space planning of a city a good style, but also to a certain extent, improve the overall urban grade. Urban green space to a certain extent, reveal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and law, rul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is article obtains from the importance of urban green space for urban planning, explains the concept of urban green space, the main func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and urban green space of social significance and economic benefits. Beginning from requires us to protect the urban green space, to improve the city's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tec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on urban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so as to realize the harmony of man and nature.【Key words】:Urban green space,The city planning,Importance1.城市绿地的概念城市绿地是指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施,基本上由绿色植物所覆盖,并赋以一定的功能与用途的场地。
城市绿地系统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城市绿地系统对环境质量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绿地系统被广泛引入城市规划中。
城市绿地系统包括公园、花坛、绿化带等,其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有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城市绿地系统能够净化空气。
城市中汽车尾气、工业排放等污染物不断释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而绿地系统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从而提高空气的氧含量,减少有害气体的浓度。
此外,植物的叶片表面还能够吸附一些悬浮颗粒物,如灰尘和颗粒状的有机物,减少它们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其次,城市绿地系统能够改善城市热环境。
城市中的高密度建筑、水泥路面等极易吸收太阳热量,形成“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的温度较郊区高出数度。
而绿地系统中的植物具有良好的遮阳和蒸腾作用,可以减少阳光直射建筑物表面,降低建筑物和地面的温度。
另外,绿地中的水体如湖泊、河流等也可以通过蒸发来散发热量。
因此,城市绿地系统能够通过降低温度,改善城市的热环境。
此外,城市绿地系统还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枯竭。
城市中的大量水泥地面会导致雨水无法渗透,在雨季来临时,大量的降雨水仅能通过排水管道流入河流,而无法补充地下水资源。
而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土地表面是由植物、土壤和草坪组成的,它们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可以使雨水有效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
同时,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湖泊、河流也能够储存雨水,减少降雨时的洪涝灾害。
此外,城市绿地系统还能够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中的绿化带、公园等绿地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够提供心理上的安慰和享受。
绿地中的植物与人的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的存在可以缓解人们的压力、焦虑和抑郁情绪,为人们带来舒适和愉悦的感受。
因此,城市绿地系统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还能够提高人民的生存环境。
然而,城市绿地系统并非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城市用地有限,如何合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建设绿地系统是一个难题。
城市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城市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城市的迅速扩张与发展,然而,这也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减少污染、调节气候、增强生态系统功能等角度,探讨城市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首先,城市绿地具有减少污染的作用。
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导致了大量的废气排放与垃圾产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而城市绿地能够通过吸收废气与污染物、吸附垃圾等方式,减少了这些有害物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同时,城市绿地还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提高城市空气的质量,减少雾霾等空气污染的问题。
研究表明,城市绿地的存在可以降低城市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清新的生活环境。
其次,城市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
城市化进程导致了严重的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内的温度一般比郊区高出几度甚至更多。
而城市绿地可以通过蒸腾作用降低周围的温度,提供凉爽的气候环境。
此外,城市绿地还可以通过影响风向、减轻风力等方式,降低城市的风速,形成自然的风扇效应,为城市居民带来舒适的气候条件。
研究发现,在炎热的夏季,城市绿地可以使气温降低2-8摄氏度,显著改善城市的热环境。
再次,城市绿地能够增强生态系统的功能。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的建设活动不断扩展,城市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而城市绿地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和维持大量的生物多样性。
城市绿地为各种植物和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发展。
此外,城市绿地还提供了城市居民进行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的场所,增加了城市居民对自然的亲近感和幸福感。
研究还表明,与无绿地区相比,有绿地的城市居民更健康、更快乐。
综上所述,城市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能够减少污染、调节气候,还能够增强生态系统的功能,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城市绿地的建设与保护应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城市绿地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城市绿地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破碎化。
作为城市中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不仅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城市绿地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首先,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绿地对气候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城市高楼大厦、沥青路面等硬质建筑和人口集中带来的大量热量会导致“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气温较农村地区高出数度。
而城市中的绿地能够通过蒸腾作用、阴凉效应和热量吸收等途径,降低气温并改善周边环境。
研究表明,绿地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少热量积聚,改善人们的生活舒适度。
其次,城市绿地对水资源的保护和调控也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雨水的渗透能力降低,导致城市洪水风险增加。
而城市绿地中的植被能够吸收大量雨水,并通过根系和土壤层的作用,减缓并储存雨水。
此外,绿地的存在还能促进雨水的自然蒸发和蒸腾作用,进一步降低城市降雨引起的洪水情况。
因此,合理规划和保护城市绿地,对于维护城市水资源的平衡和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另外,城市绿地还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着积极作用。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建筑和基础设施所占据,导致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和破碎化,很多物种面临生存困境。
而城市中的绿地为这些物种提供了栖息、繁殖和觅食的场所,使得城市成为野生动植物和人类共生共存的地方。
同时,城市绿地中的植物也能够吸收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并释放氧气,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研究表明,城市绿地能够提供重要的生态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此外,城市绿地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绿地中散步或休闲能够降低人们的压力和心理负担,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与此同时,绿地中的植被和景观也能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感官刺激,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合理规划和保护城市绿地,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至关重要。
城市绿地建设的意义与方法

城市绿地建设的意义与方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城市绿地的匮乏。
城市绿地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地建设的意义以及一些常见的建设方法。
一、城市绿地建设的意义1. 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城市绿地是人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理想场所。
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人们渴望能够有一个绿草如茵、清新宜人的环境,享受户外健身、散步、野餐等活动。
城市绿地的建设可以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带来减压的效果。
2. 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绿地具备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功能,能够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
大量的植被可以吸收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等,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从而提高城市空气的品质。
3. 调节气候:城市的高密度建设导致热岛效应的加剧,城市绿地的建设可以缓解这种现象。
通过绿化、树木的遮荫及蒸发作用,城市绿地能够降低城市的气温,并改变城市的微气候格局,为人们创造一个宜人的生活环境。
4. 保护生态环境:城市绿地不仅提供了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还能够保护城市的水源、土壤等生态功能。
它们可以减少城市水资源的流失和土壤的侵蚀,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二、城市绿地建设的方法1. 建设公园和绿地:公园和绿地是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预留一定的用地空间用于公园和绿地的建设。
这些公园和绿地应该尽可能多样化,包括花坛、草坪、树木等,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2. 竖向绿化和屋顶绿化:城市中的立体绿化可以通过在建筑物外墙和废墟上种植藤蔓植物或树木来实现。
屋顶绿化是将建筑物的屋顶进行绿化处理,种植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形成绿色屋顶,不仅可以提供休闲空间,还能减缓雨水流失和降低室内温度。
3. 林草结合的开放空间:结合城市的地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可以在城市中建设一些以草地、花坛和树木为基础的森林公园。
通过增加绿地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提供居民活动的场所。
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性和效益

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性和效益城市绿地建设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下面将从社会、环境、健康等方面详细阐述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性和效益。
一、提升居民生活质量1.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城市绿地作为居民休息、聚会和娱乐的场所,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交和娱乐需求,提供一个放松心情、减轻工作压力的空间。
2.促进安全感和社区凝聚力。
城市绿地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安全、宜人的居住环境,不仅增强了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还有利于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凝聚。
3.改善生活环境。
城市绿地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减少噪音,并吸收雨水,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居住舒适度。
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1.调节气候和改善环境。
城市绿地可以调节城市气候,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2.保护水资源。
城市绿地可以起到保护水源的作用,吸收雨水并减少水质污染,提供水源补给,维持城市水循环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3.保护生物多样性。
城市绿地为各种植物和生物提供了一个生存繁衍的栖息地,维护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了珍稀植物和动物的物种。
三、提升居民健康水平1.增加运动和休闲机会。
城市绿地为居民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适合进行各种户外活动,如跑步、散步、骑自行车等,促进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
2.缓解压力和改善心理健康。
城市绿地的自然景观和环境可以缓解人们的压力和疲劳,提供心理舒适感,改善居民的心理健康。
3.改善环境质量和减少疾病发生。
城市绿地的存在可以净化空气,降低空气中的污染物,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四、推动经济发展1.促进旅游业发展。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的一大景观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度假,推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旺。
2.创造就业机会。
城市绿地建设需要大量的设计、施工、养护等人力资源,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提升房地产价值。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城市绿地系统一直以来都是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和健身的场所,同时还能改善城市环境、调节气候、增加生态多样性等。
因此,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也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所需考虑的因素和方法。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依据城市发展需要,在城市区域内合理布局绿地空间的过程。
它能够提供绿色、健康的城市环境,改善人们居住和工作的质量。
同时,城市绿地系统还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1. 区域协调性原则:城市绿地系统应与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保持协调,确保绿地的布局和分布能够满足不同区域的需求。
2. 多功能性原则:绿地不仅仅是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应该兼具生态和环境功能,例如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水源等。
3. 连续性原则:城市绿地系统应该具备一定的连续性,形成绿色的廊道,便于人们的出行和休闲活动。
4. 毗邻性原则:城市绿地系统应该与城市其他的重要场所相连接,例如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方便居民的日常活动。
三、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关键要素1. 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至关重要。
根据城市的整体规划,确定各个区域的绿地规模、类型和功能。
2. 绿地类型:城市绿地系统应包含不同类型的绿地,如公园、广场、街头绿化等,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3. 生态恢复: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需要注重生态恢复,提高绿地的生态功能。
可以通过植被恢复、水生态修复等手段来实现。
4. 基础设施: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还需要配套良好的基础设施,例如步道、自行车道、灯光设施等,方便人们的出行和使用。
5. 管理运营: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后,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运营。
包括绿地的养护、安全管理、活动组织等。
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的案例以新加坡为例,该城市通过积极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成功创建了绿色、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四平市绿地系统规划对该城市的影响
一、四平市2016——2030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项目区位
四平市位于松辽平原中部,吉林省西南部,辽、吉、蒙三省(区)交界处,北与松原市接壤,西与内蒙古毗邻,南与辽宁省相连,北与长春市相依, 是吉林省距离沿海口岸和环渤海经济圈最近的城市。
全市市域面积14080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面积1085平方公里。
2、规划区结构布局:
规划区结构布局:“一核”、“三轴”、“多节点”。
一核:由中心城区公园、南北河生态景观廊道等组成的规划区景观核心。
三轴:京哈高铁沿线绿化景观轴,集双高速道路沿线景观轴,由叶赫森林公园、转山湖景区及二龙湖水源保护区构成的生态景观轴。
多节点:分布中心城区外由半拉山国家森林公园、下三台水源保护区等组成的东南部生态景观节点。
3、规划内容:
规划期末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21.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达到10.3%。
规划期末广场面积达到约54公顷。
规划期末防护绿地面积达到179.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1.5%。
规划外环路40-200米宽生态绿带,结合外环西侧规划郊野公园。
4、规划目标:
规划近期目标
形成以中心城区山水环境为依托,公园绿地建设为重点,道路绿化为骨架,庭院绿化为基础的较为完善的绿地网络体系,实现景观保护有效,绿化指标达标,市政建设合理,生态环境良好的吉林省级园林城市。
远期目标
全面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出的各项建设要求,将四平市建设成为生态及居住环境优美、文化内涵丰富的国家级园林城市。
要基本实现能流、物流的良性循环(农副产品等有机营养物质)和主要生态因子(碳、氧、水等)的平衡,城市生
态环境指标、生活环境指标和基础设施指标符合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有良好的市域生态环境,自然地貌、植被、水系、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得到了有效保护,绿地分布合理,生物多样性趋于丰富,形成了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
二、对城市风貌的影响——以四平市中心公园(南湖公园)为例: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为城市居民进行游憩、工作、生活、生产提供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阳光充沛的人工、自然环境的城市空间系统,是由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不同功能的绿地组成的有机整体。
具有改善城市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的作用,并为市民提供生活、生产、工作和学习、活动的良好环境,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和改善城市自然环境,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丰富城市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生产、生活、娱乐、健康所需要的良好条件。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环境质量逐渐下降,给城市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这就需要城市园林绿地形成一个系统,从而有效地发挥保护环境、美化城市、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功能。
四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于改善城市风貌做出了突出贡献,将中心城区公园和南北河生态景观廊道等组成景观核心。
使内部景观系统更加完善,该景观核心也成为四平市重要的景观节点。
将原来的公园环境进行大面积的改善。
改建后的中心公园多了回廊亭阁,可以一览湖水,多了湖心岛,增加了很多中式园林的元素,很多建筑造型效仿苏州园林。
改建前:
改建后:
通过这些积极的改造建设,大大的改善了城市的市容市貌。
三、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
城市绿地合理布局是在科学的规划体系指导下,合理的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形成一个稳固的体系,使其可以发挥最大的生态、景观、社会及经济效益。
这样系统性的布局结构,可以让分散的绿地在统一的目标下从分散到联系、再到整合,紧张而又有机地联系起来相互促进,在效益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共同发挥最大效能。
针对四平市绿地系统规划而言,它将京哈高铁沿线和集双高速道路沿线做成两条景观轴,将叶赫森林公园、转山湖景区及二龙湖水源保护区构成另外一条生态景观轴。
在空间上形成了两横一纵的空间布局。
在高铁沿线两条景观轴形成了“六无”、“两绿”、“两配套”的基本水平。
“六无”即:无垃圾渣土,乱堆废料;无白色污染,黄土露天;无违规广告,违法经营;无乱停车辆,栅栏窝棚;无残垣断壁,违法建设;无破损栅栏,缺株断株。
“两绿”即:实现铁路两侧景观绿化带建设。
“两配套”即:实现铁路两侧现有生活区域相关设施的配套完善。
形成了由半拉山国家森林公园、下三台水源保护区等组成的东南部生态景观节点。
城市绿地结构和空间布局规划是提高城市建设环境的重要措施。
要保证城市绿地建设的效果就要对现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在促进生态平衡发展的基础上坚持科学的结构设计和空间布局,从而保证城市绿地建设的效果和实用性,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供强大的动力。
四、针对绿地建设现状提出的意见:
1、在区域上提升主城绿化效果,建设生态走廊
城市是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在我国的一些城市中由于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早就出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在城市中结合森林公园等多种绿地建设形式,在城市中的主要出入口设置精品绿地,不仅能够实现城市生态建设效果,也能够良好的反映出城市的风貌。
在进行生态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要制定出科学的规划,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和区域平衡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充分结合生态园林建设、生态景观建设以及建筑特色,建设具有优良的栖息地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的生态廊道,形成联系绿色环带、绿色中心等的城市绿地系统。
2、在节点上应增加小型公园的建设数量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其总体的经济发展能力对于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是由于进行城市绿地的维护费用较高,因此就使得一些城市中存在绿地空间不能够免费对市民进行开放,在一些绿地的使用中存在收费经营的状况,这就使得绿地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公共服务作用。
二是在现代城市中绿地的建设效果仍和生态城市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由于城市建设用地的宝贵性,使得新建公园建设不足,城市建设扩张速度远远大于公园的建设速度,在我国的城市绿地面积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和生态城市建设的总目标仍相差4平方米。
绿地空间数量的有限性使得城市中绿地面积的建设不能够满足市民生活的休闲需要,从而也制约了城市环境净化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3、在部分社区中应加大绿化效果
在四平绿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绿化空间和经济投入严重不足的现状。
一是在旧居住小区中的绿化没有得到统一的规范。
在城市中一些新兴的小区建立后,才逐步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
在现阶段中,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针对早期居住区进行规划的理念已经渐渐落后,因而造成了小区中的已建绿地面积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二是社区绿地空间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被车辆和建筑用地大面积侵占的现象。
随着城市中车辆数量的增多,住户停车需求使得停车位不断地扩建,因此就产生了绿地面积被占用的现象,同时也使得居民的休闲空间面积较小。
三是在一些新建的小区中,开发商为了建设出更多的住房,一般采取压缩绿地等空间的方法,绿地缺少重视和设计,绿地布局只是凑足绿地率指标而已。
4、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公园环境
城市绿地的建设具有生态保护、景观观赏、文化宣传和减灾等功能,属于公共资源的范畴,对于人们的生活产生着积极的意义。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居住空间、街道和工作、学习区域的生活模式。
因此,公共绿地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重了重要的活动场所。
在城市绿地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和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原则,采用建设中小型的绿地面积为主,各种形式相结合,减少绿地的服务半径,提高使用效果。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