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概况
四平地区地表水水质状况分析

四平地区地表水水质状况分析作者:高玉军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3年第12期【摘要】通过四平地区水质监测站2012年实测水质资料,对主要河流湖库水质状况进行分析,确定水质类别、超标参数及超标倍数,为治理水环境污染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四平;地表水水质;分析文章编号:1673-0380(2013)012 -0062-01一、自然地理概况四平市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3°18 20″至 125°46 30″,北纬42°49 12″至44°9 20″之间,东与长春市的双阳区、吉林市的磐石市相邻,西接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后旗,南邻辽源市的东丰、东辽县和辽宁省的西丰、昌图县,北靠松原市的长岭、长春市的农安县。
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有东辽河、西辽河、伊通河、招苏台河及条子河等河流。
二、水质站网分布目前在全市境内共建有11处水质监测站,分别是东辽河的二龙山水库入口、二龙山水库库心、二龙山水库出口、城子上、双山渠首、王奔站,西辽河的双辽站,伊通河的伊通、寿山水库站、条子河的下三台和四平站。
三、监测参数监测参数有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氟化物、砷、汞、六价铬、氰化物、挥发酚、铜、铅、锌、镉、总磷、总氮、硫酸盐、氯化物等20项。
四、分析方法采用“地图叠加法”确定每个监测断面所监测河段(或湖库面)的水质类别。
即先将某一监测断面参加分析的每个参数的代表值与分析标准进行对比,确定出每个参数的水质类别,再从中选出水质最差(类别最高)者作为该监测断面所监测河段(或湖库)的水质类别。
五、分析结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第三类标准作为分析依据,采用2013年实测资料,对四平市境内的东辽河、西辽河、条子河、伊通河以及主要水源地二龙山水库、下三台水库等水体进行水质分析。
东辽河监测河长为305.2公里,在辽源市境内为79.2公里,四平市境内为226.0公里。
四平土壤类型大全

四平土壤类型大全【实用版】目录1.四平市地理位置与土壤概况2.四平市主要土壤类型及其特点a.黑土b.棕壤c.褐土d.红壤e.栗钙土f.漠土g.潮土h.盐碱土i.岩性土j.高山土正文四平土壤类型大全四平市位于中国吉林省中南部,地处松花江、辽河两大流域,土壤资源丰富多样。
四平市的土壤类型主要包括黑土、棕壤、褐土、红壤、栗钙土、漠土、潮土、盐碱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土壤类型的特点。
1.黑土黑土主要分布在四平市东部的松花江流域,这种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肥力,适合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
2.棕壤棕壤主要分布在四平市南部的辽河流域,这种土壤质地较粘,含有一定的有机质,保水性能较好,适合种植大豆、玉米、水稻等作物。
3.褐土褐土主要分布在四平市中西部地区,这种土壤质地较疏松,排水性能好,但保水性能较差,适合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等作物。
4.红壤红壤主要分布在四平市西南部地区,这种土壤呈酸性,有机质含量较低,但矿物质丰富,适合种植茶树、果树等经济作物。
5.栗钙土栗钙土主要分布在四平市北部地区,这种土壤钙含量较高,质地较粘,保水性能好,适合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
6.漠土漠土主要分布在四平市西北部地区,这种土壤水分稀少,矿物质丰富,但有机质含量较低,适合种植耐旱作物如棉花、大豆等。
7.潮土潮土主要分布在四平市南部的辽河、松花江流域,这种土壤地势较低,水分丰富,适合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作物。
8.盐碱土盐碱土主要分布在四平市西部地区,这种土壤含盐量较高,pH 值偏碱性,适合种植耐盐碱作物如棉花、甜菜等。
9.岩性土岩性土主要分布在四平市山区,这种土壤质地较硬,保水性能差,但矿物质丰富,适合种植林木、茶叶等经济作物。
10.高山土高山土主要分布在四平市海拔较高的山区,这种土壤气候寒冷,有机质含量较低,适合种植适应寒冷气候的作物如马铃薯、荞麦等。
吉林省四平市天池风景区介绍

吉林省四平市天池风景区介绍天池风景区位于吉林省四平市磐石市,是一个以湖泊为主题的自然风景区。
风景区坐落在长白山东麓,占地面积广阔,景色优美,是旅游者们亲近大自然的理想选择。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个美丽的风景区。
一、自然环境天池风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这里有一个被誉为“人间仙境”的天池湖泊,这是一个由冰川作用形成的高山湖泊。
天池湖面呈椭圆形,四周山峦环绕,湖水碧蓝清澈,湖畔生态环境良好。
在湖泊周围,还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四季变幻的山花,以及各种野生动物。
这里的自然环境保持得相当完整,给游客们提供了一个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
二、主要景点1. 天池天池是风景区的核心景点,也是游客们乐此不彼的去处。
湖水清澈透明,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蓝色的光芒,景色美不胜收。
湖水周围有悬崖峭壁,犹如大自然的屏障保护着湖泊的纯净。
在湖边,游客们可以坐船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宁静祥和的氛围。
2. 水岸栈道沿着天池湖岸修建的水岸栈道是一个欣赏风景的好地方。
栈道蜿蜒曲折,围绕湖泊穿行,沿途有茂密的树林,湖水倒影,可以欣赏到不同的湖景。
同时,在栈道上步行,可以体验大自然的静谧和纯粹,真正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
3. 瀑布群天池风景区还有丰富多样的瀑布景点。
在天池湖区域,有多个瀑布从崖壁上冲刷而下,水流奔腾,声势浩大。
其中最有名的是“九龙瀑布”,因瀑布壁立千仞,水势猛烈,形态如九条神龙飞瀑而下而得名,是这里的一大壮景。
4. 历史遗迹天池风景区还保留着一些重要的历史遗迹。
在游览的过程中,游客们可以在风景区内看到古老的寺庙、庙宇和古建筑,这些遗迹见证了这个地方丰富的历史文化。
三、旅游活动天池风景区不仅提供了好的观景点,还有各种丰富的旅游活动供游客体验。
游客们可以选择坐船游览天池,徜徉在湖面上,感受湖水的宁静。
此外,还可以徒步游览水岸栈道,一边欣赏湖光山色,一边健身锻炼身体。
在天池风景区,还有一些户外运动项目,例如划皮艇、攀岩等,可以让游客们更加亲近大自然并享受运动的乐趣。
四平市双辽市简介

双辽市简介地理位置双辽市位于吉林省西部,东西辽河汇流区,是吉林、内蒙古、辽宁三省的交界处。
位于东经123'20"-124'05",北纬43'20"-44'05"之间,南接辽宁省昌图县和吉林省梨树县,东邻公主岭市,北靠松原市的长岭县,西连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和后旗。
东西最宽62公里,南北最长89公里,幅员面积312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8.4万亩。
3.2场址建设条件3.2.1地形、地貌、地震情况1、地形、地貌双辽市总的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升高,即东高西低,北岗南洼,地形地貌属于松辽平原。
在全县范围内,既无高山,又无典型低地,但长期的风积、河淤,造成了地面凸凹不平、岗洼交错、沙丘草带相间的微域地形差异。
县内大部分属于沙垄地形(沙坨子)。
2、地震情况建设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3.2.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1、工程地质双辽市座落在西辽河一级阶地上,呈堆积地形、平原地貌景观,地面较平坦,地层上部为1-3m亚砂土或淤泥质亚粘土,下部为中细砂,地面为广泛分布的第四系地层所覆盖,根据当地地质资料报告,双辽市地层岩性如下:黄白色、灰白色风积沙,粉细砂,中细砂与表灰色淤泥质亚粘土、亚砂土等构成。
2、水文地质双辽市地下水类型为半细雨砂层孔隙潜水,含水层岩性埋藏深度26-30m,地下水含量丰富,地下水水质较好。
双辽属于缺水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70m3,是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41%。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3.15(包括东西辽河过境水量)亿m3,其中地表水为10.89亿m3,地下水储量为2.26亿m3,可开采量1.68亿m3,已开采1.27亿m3。
境内有三条主要河流,分别为东辽河、西辽河和新开河。
双辽市共有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5处,总库容量7278万m3。
东辽河在双辽市境内河道长72km,流域面积960.35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8.2m3/s,年过境总量5.74亿m3(太平站)。
吉林四平旅游景点

吉林四平旅游景点
吉林省四平市坐落于吉林省东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城市。
以下是四平市的旅游景点。
1. 塔山风景区:这里是四平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被誉为“东北小黄山”。
塔山风景区有着绝美的自然风光,山峰起伏,瀑布飞流,草木葱茏,云雾缭绕,是一个理想的登山和观光胜地。
2. 水洞沟风景区:水洞沟风景区是一个集森林、山峰、水景、奇石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
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有着“天然氧吧”的美誉,是旅游和休闲的好地方。
3. 四平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四平市南部,是全国著名的森林公园之一。
这里的山峰陡峭,植被丰富,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清新的空气,是一个理想的旅游和休闲胜地。
4. 天桥岭景区:天桥岭景区是一个既有自然风光,又有悠久历史的景区。
这里山水相连,风光秀丽,有着“东北小九寨沟”的美誉。
景区内的天桥岭关楼,是明代边防重要建筑之一,是游客必去的景点之一。
以上是四平市的几个著名旅游景点,如果你打算游览东北,不妨来一次四平之旅,感受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悠久历史文化。
- 1 -。
四平概况

四平市相关资料--------------------------------------------------------------------------------四平市总区域面积14323k㎡。
总人口数总数328万人。
市人民政府驻铁西区,邮政编码:136000。
行政区划代码:220300。
电话区号:0434。
中文拼音:Siping Shi。
--------------------------------------------------------------------------------行政区划截止到了2005年12月31日,四平市辖2个市辖区、1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
四平市区域面积14323k㎡,人口数总数328万人(2004年)。
铁西区区域面积 162k㎡,人口数总数 25万。
邮政编码136000。
铁东区区域面积 945k㎡,人口数总数 26万。
邮政编码136001。
双辽市区域面积3121k㎡,人口数总数 41万。
邮政编码136400。
公主岭市区域面积4027k㎡,人口数总数104万。
邮政编码136100。
梨树县区域面积3545k㎡,人口数总数 85万。
邮政编码136500。
县人民政府驻梨树镇。
伊通满族自治县区域面积2523k㎡,人口数总数 47万。
邮政编码130700。
自治县人民政府驻伊通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止到了2005年12月;区域面积、人口数总数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数总数截止到了2004年底。
*--------------------------------------------------------------------------------历史资料因是长春往南铁路地第五站,又称为“五站”。
因此处是哈大线、平齐线与四梅线地交叉点,有四通八达地意思;在这里站西二里半地地方有一村落叫“四平街”,因此就命为四平街站。
四平二龙湖简介

四平二龙湖简介四平市是辽宁省的一座中等大小的城市,位于抚顺市的西北部,东临葫芦岛,西靠大连,南连抚顺,北接朝阳市。
四平市面积661平方公里,人口95.99万(2018年)。
四平是一个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古城,素有“山东小秦”之称,历史上曾是辽河北岸的重要护城河口和防御要点,四平历史上经历漫长,拥有悠久的历史遗产。
其中最重要的遗址当属休门山、二龙湖,前者是四平最重要的古城遗址,后者则是一处宜人的自然景观。
二龙湖乃四平的标志性景观,总面积97.5公顷,有面积约38公顷的主湖、面积约27公顷的林湖、面积约20公顷的小湖和面积约12公顷的滨湖等构成。
湖面景观以及湖中的岛屿时而出现,时而断绝,呈现出拥有活跃变化的特征。
二龙湖景区内紧邻休门山古城,以及保存完好的双龙亭,双龙亭的建筑由两座飞檐琉璃瓦庙支撑,夹在翠竹林中间,它不仅凸显了龙的威严,更体现出君臣团结的伟大景观。
每年来到二龙湖的游客不计其数,二龙湖大桥及湖中的纳凉石引得无数游客驻足,二龙湖更是形成了植物群落,其中包括樱花、木兰、杨树、柳树等,在湖中,还有着大量的游鱼及候鸟,给四平市景观增添了无穷的美感。
此外,四平还拥有滨淮河景观、柳河万千景等众多景点,其中二龙湖被誉为四平市最美的水景区,每年春秋季节,游客潮涌动,这里也是鸟类越冬的必经之地之一。
四平和二龙湖融为一体,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相映成趣,二龙湖游览线路中更有重要景点如古老的休门山古城、休门山长城、双龙亭等,通过一番游览,可让游客深入了解休门山古城的历史变迁,以及古城内的文物及景观。
四平二龙湖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辽宁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一处宜人的旅游风景区,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游览。
古老的休门山古城,独特的自然风景,周边的保护区,及一座座古老的建筑,都让二龙湖成为四平最具代表性的景点。
四平市简介

四平市简介四平市地处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松辽平原腹地。
全市幅员面积14080平方公里,总人口340万人,其中市区面积74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60万人。
现辖公主岭市、双辽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铁东区、铁西区、辽河农垦管理区和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四平经济开发区、四平红嘴高新技术开发区、公主岭经济开发区。
四平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解放战争期间,“四战四平”战役名遐中外,四平被史学家誉为“东方马德里”。
在“攻坚克难、求富图强”四平精神引领下,四平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等称号,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第五批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全国首批成长型创业之城。
四平历史悠久。
远在殷、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生活,距市区50公里的二龙湖畔燕国古城遗址,是汉民族最早开发东北的见证。
历史上的夫余、高句丽、契丹、女真、蒙古、满族、朝鲜族在这里留下了诸如辽代韩州、金代信州、明代叶赫部落等文化古迹,现存有大青山村文化遗址,叶赫古城遗址,辽、金时代的昭苏城遗址等古迹多处。
距市区30公里的叶赫满族镇,是清代孝慈高皇后的出生地,慈禧、隆裕两皇后的祖籍地。
清末著名爱国将领依克唐阿将军、打响中华民族抗战第一枪的马占山将军、著名爱国人士杜重远先生、张学良将军的夫人于凤至女士都出生于这块土地。
四平生态宜居。
位于北纬42°31'至44°09',东经123°17'至125°49'之间,属于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呈现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初春杨柳吐绿,仲夏百花盛开,深秋层林尽染,寒冬银装素裹。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高度在100—500米之间,东部长白山余脉,山峦起伏,生长着茂密的天然林;中部沃野千里,地势平坦,约占总面积的79%,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西部接壤科尔沁草原,一望无际,草场、风电场风光无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平概况自然概况四平市位于松辽平原中部,吉林省西南部,辽、吉、蒙三省(区)交界处,堪称松辽平原的一颗明珠。
现辖公主岭市、双辽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铁东区、铁西区、辽河农垦管理区和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四平经济开发区、四平红嘴高新技术开发区、范家屯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40平方公里,总人口340.5万人,市区人口54.8万人。
四平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远在殷、周时代就有先人在这里生存繁衍,距市区50公里的二龙湖畔燕国古城遗址,是汉民族最早开发东北的见证。
历史上的夫余、高句丽、契丹、女真、蒙古、满族、朝鲜族都在这里生活过,留下了诸如辽代韩州、金代信州、明代叶赫部落等文化古逮,加之钟灵毓秀的山川地貌,更为这块黑土地增尽了迷人的色彩。
四平物华天宝,地灵人杰。
距市区30公里的叶赫满族镇,是清代孝慈高皇后的出生地;慈禧、隆裕两皇后的祖籍地。
文有翰林,武有将军。
清末苦名爱国将领依克唐阿将军、打响中华民族抗战第一抢的马占山将军、著名爱国人士桂重远先生、张学良将军的夫人于凤至女士都出生于这块土地。
四平是东北的军事重镇,解放战争期间,“四战四平”名遐中外,被史学家誉为“东方马德里”。
四平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基础设吨完备,服务功能齐全。
四平工业基础雄厚、体系宅备。
四平农业发达,地处“松辽平原黄金玉米幸’的中心地带。
素有东北三大粮仓之一的美誉,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四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初春杨柳吐绿、仲夏百花盛开,深秋层林尽染、寒冬银装素裹。
:四平市是国家级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和省级园林城市。
近年来,许多欧、亚等国家和地区都与四平进行各种友好往来,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也纷纷来平游观光、投资办厂。
四平市已与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各种联系,并与俄罗斯白山市、日本须坂市、美国沃索市建立了友好城市。
四平投资环境宽松,政策优惠。
为提高政府服务的行政效率,专门成立了政务大厅,实现了“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和行政审批时限制,努力为来平投资兴业的有识之士,提供最优质服务。
昔日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正是今日商贾青睐的经商宝地。
四平经济2010年,全市经济整体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均呈较快增长态势,全市生产总值779.6亿元,同比增长14.2%。
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11.5亿元、333.2亿元、234.9亿元,分别增长 6.7%、23.7%、12.6%。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27.4:39.6:33.0调整为今年的27.1 : 42.7: 30.2。
一、产业经济规模扩大,有效供给较快增长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粮食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
全市全力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农村经济保持稳定良好发展态势。
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21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
农业经济发展主要特点:一是粮食生产喜获丰收。
全市上下积极应对春寒夏旱、暴雨洪灾等极端气候因素影响,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实现粮食总产量达771.1万吨,比上年增长38.8%。
二是畜牧业发展生机勃勃。
2010年,全市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628.9万头、327.6万头、226.2万只和2.3亿只,分别比上年增长16.4%、8.4%、8.9%和4.5%。
随着畜禽饲养量的增多,畜产品产量也在同步增加,肉类总产量达到138.1万吨,比上年增长6.1%。
其中,猪牛羊肉、禽蛋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7.4%和0.9%。
三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全市自来水受益村338个,比上年增加38个。
通汽车村1151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9.3%。
通电话村1157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9.8%。
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电,村村通邮,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
平均每个乡镇占有一个以上综合市场或专业市场,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活。
工业总量突破千亿元。
2010年全市55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突破千亿元,达到1036.5亿元,比上年增长37.3%,增幅居全省第三位。
完现工业增加值287.6亿元,比上年增长25.9%。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2O10年,随着货物、资金、信息流的活跃,全市商贸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其他服务业保持了稳定发展,对整个第三产业发展的贡献不断加大。
全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6%。
二、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内生动力逐步增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今年以来,全市积极落实重点项目责任制,投资成为加快转变、加快赶超、加快隆起的第一动力,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6・6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增幅居全省第三位。
全年建设3000万元以上项目882个,其中:建设亿元以上项目278个。
呈现出重大项目落地多、布局合理项目多、外来投资项目多、成长性好项目多、抓存量技改项目多的“五多”亮点。
全市共举办项目集中开工仪式11次,双辽电厂二期、四平热电厂二期、华能风电厂四期、吉林油田伊通油区石油增能、庆达新能源年产zO0兆瓦晶硅太阳能电池、奋进专用汽车年产6000辆特种车、巨元比克换热器三斯、亿豪动漫基地、辽河垦区统筹推进城镇化建设等91个亿元以上项目实现了集中开工。
总投资9・8亿元的四平烟厂30万大箱易地改造项目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审批。
总投资25亿元的上海同捷新能源50万辆汽车、总投资50亿元的伊通油母页岩开发、总投资56亿元的长平10车道高速公路、四平军地合用机场等重点项目前期进展顺利。
消费市场繁荣稳定。
⒛10年,受国家拉动消费政策、经济恢复性增长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市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7亿元,增长18・8%,乡村市场增势较强,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51・5亿元,增长24.1%;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236・2亿元,增长17・7%。
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补贴销售家电产品18万多台(部)。
全市积极支持服务业发展,争取国家和省服务业专项资金5220万元。
旅游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收入实现12・5亿元,完成全市旅游总体规划,隆重举行了中国叶赫满族民俗旅游节和叶赫风情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
三、经济运行环境改善,流且经济活力继续增强金融信贷稳步增长。
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备项贷款余额365.3亿元,比年初增加5.8亿元。
其中,中长期贷款139.5亿元,比年初增加21亿元。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45.1亿元,比年初增加69.2亿元。
农行累计发放惠农卡45万张。
全市担保公司达到11家,小额贷款公司达到12家,实现担保额14亿元,小额贷款3亿元。
企业融资取得实质性突破,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转入纳斯达克主板挂牌交易,铁东大豆蛋白肽项目获得北欧投资银行贷款995万欧元。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2010年全市共有到位资金的招商项目1089个,新引进项目731个,续建项目358个,到位资金279.3亿元。
全面实施“南接北融”战略,与长春、沈阳签署区域合作战略框架协议,与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长春光机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与两市企业签约了84个合同项目,投资总额136.5亿元。
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72亿美元,增长87.5%。
企业景气持续上升。
据对100家企业的景气调查显示,全市上下克服因难,企业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企业扭转了上年的不景气局面,对宏观经济形势看好。
到年末,企业景气指数达129.5点,比2009年末提高10个点。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到2010年末,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1%,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呈现三涨四跌一平态势,其中,食品类和居住类上涨幅度较大,分别上涨12.6个和2.8个百分点。
衣着类下降幅度最大,下降6.1个百分点。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长4.0个百分点。
四、经济效益明显提升财政收入增长势头强劲。
2010年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56亿元,增长30.2%,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7.9亿元,增长30.7%。
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12亿元,增长43.4%。
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85.4%。
湖南中烟四平卷烟厂、四平金士百啤酒有限公司、四平供电公司3户企业纳税超亿元。
工业企业效益保持较高水平。
企业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效益也大幅提升。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3.3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31.8%;实现利润总额β8.2亿元,利税总额64.8亿元,分别增长44.7%和40.9%。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04.8%,比上年提高31.4个百分点。
五、民生工作扎实推进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进一步提高。
全力实施“工资倍增计划”,从10月份起,财政供养人员津贴补贴标准人均月提高600元。
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730元占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59元,比上年增长9.0%。
粮食获得大丰收使得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586元,比上年增长21.6%,位居全省第二位,增幅比上年提高14.2个百分点。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今年以来,全市继续实施稳定、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
城镇新增就业 5.7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市累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68.05万人。
全市积极向上争取民生资金,特殊教育、社会救助、社区卫生等75个项目得到国家资金1.05亿元。
社会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全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3.03亿元,城市和农村人均补助费分别增长5.9%、15.8%。
铁东区、铁西区被国家确定为新农保试点单位,新农合参合率达95.5%,实现了新农合制度全覆盖。
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棚户区改造完成拆迁面积41.14万平方米,已开工建筑面积173.2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开工8万平方米。
超额完成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12096户农民喜迁新居。
完成464处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8.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全市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75项,完成6个乡镇卫生院和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市体育场和全民健身中心投入使用。
人口民族四平市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740平方公里,总人口340・5万人,其中市区人口为54.8万人。
现辖公主岭市、双辽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和铁东t铁西区。
17个乡、56个镇、29个街道办事处、219个居民委员会、1159个村民委员会。
2010年,全市总人口340・5万人,其中四平市区54.8万人。
全市幅员面积为1408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为740平方公里。
四平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36个民族,汉族人口约占91.6%。
在35个少数民族中,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人口较多。
全市有1个民族自治县、即伊通满族自治县;有4个民族乡镇, 即铁东区叶赫满族镇、公主岭市二十家子满族镇、公主岭市龙山满族乡、双辽市那木斯蒙古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