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职工信息管理系统

合集下载

高校人事管理系统

高校人事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学号:姓名:班级:教师:Xx大学课程设计名称:高校人事管理系统1.设计内容某高校主要人员有:在职人员(行政人员、教师、一般员工)、退休人员、返聘人员和临时工。

现在,需要存储这些人员的人事档案信息:编号、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政治面貌、最高学历、任职时间、来院时间。

要求:1) 添加删除功能:能根据学院人事的变动情况,添加删除记录;2) 查询功能:能根据编号和姓名进行查询;3) 编辑功能(高级):根据查询对相应的记录进行修改,并存储;4) 统计功能:能根据多种参数进行人员的统计(在职人数、党员人数、女工人数、高学历高职称人数);5) 保存功能:能对输入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存储,要求重载插入和提取符以完成数据的保存和打开。

6) 人员编号在生成人员信息时同时生成,每输入一个人员信息编号顺序加1。

3.3基本功能要求1.功能选择用菜单实现例如:***************************************************高校人事管理系统——————————————————————————1--增加人员资料2--删除人员信息3--修改人员信息4--查询人员信息5—统计人员信息6—数据保存7—显示所有信息8—退出****************************************************请选择<1--9>:用户通过输入不同的数字进入不同的菜单。

次级菜单主要显示本程序的功能,主要的功能有增加人员资料,删除人员信息,修改人员信息,修改人员信息,查询人员信息,统计人员信息,数据保存,显示所有信息和退出功能。

2.运行时给出明确的提示信息比如,选择1,系统会提醒用户输入编号,输入完系统会进一步提醒用户输入其他信息和选择,进入相应的选择后会提醒用户选择其他子选择和输入;比如,输入增加人员,又选择“在职人员(行政人员、教师、一般员工)、退休人员、返聘人员和临时工”再输入信息。

高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

高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

面向对象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设计内容:高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完成时间:年月日目录一、课设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系统以及需求分析 (2)(一)系统目标 (2)(二)开发工具可行性分析 (2)三、程序功能描述以及模块结构 (3)(一)函数功能模块描述及主要类描述 (3)(二)程序流程图 (4)(三)信息结构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用户使用说明与调试结果 (4)(一)使用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调试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优缺点分析 . (11)五、总结 (11)一、课设题目1、问题描述某高校,主要人员有:领导、教师和学生,共有的信息包括:编号、姓名、性别、年龄。

其中领导还应包含的信息有:任职部门(学院、各系部)、职称;教师还应包含的信息有:职称、任职时间、专业;学生还应包含的信息有:所在班级、所在宿舍等。

某高校有四类员工:教师、实验员、行政人员,教师兼行政人员;共有的信息包括:编号、姓名、性别、年龄等。

其中,教师还包含的信息有:所在系部、专业、职称;实验员还包含的信息由:所在实验室、职务;行政人员还包含的信息有:政治面貌、职称等。

2、功能要求(1)基本功能1) 添加功能:程序能够任意添加上述四类人员的记录,可提供选择界面供用户选择所要添加的人员类别,要求员工的编号要唯一,如果添加了重复编号的记录时,则提示数据添加重复并取消添加。

2) 查询功能:可根据编号、姓名等信息对已添加的记录进行查询,如果未找到,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如果找到,则显示相应的记录信息。

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

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

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通过对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数据分散、信息不对称、系统繁琐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人事管理效率和质量。

引入大数据技术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大数据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供更精准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为高校管理者提供更强大的工具和手段。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将探讨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大数据平台的建设问题,旨在提高高校人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推动高校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

1.2 研究意义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高校的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来优化人事管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大数据平台,可以实现对高校人事管理相关数据的集中管理、智能分析和有效应用,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通过对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管理问题和优化空间,为高校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建设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大数据平台也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为高校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管理创新和智能决策奠定基础。

开展相关研究对于推动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对提升高校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旨在提高高校人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具体而言,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当前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整合现有资源,优化流程,提升管理效率;2. 探讨大数据技术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应用,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提供决策支持,实现精细化管理;3. 设计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大数据平台的架构,建立高效的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系统;4. 探讨关键技术和方法,研究如何有效整合各类数据资源,保障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5. 实施系统,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从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平台功能,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

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

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摘要】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高校管理效率与水平,建设综合大数据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建设需求,探讨了大数据在该系统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综合大数据平台的架构设计和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建设综合大数据平台能够更好地支持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提高数据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未来,应重点关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不断完善平台功能和性能,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一研究成果对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发展现状、需求分析、应用、架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成果、未来研究方向、实践意义、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才信息管理、人事决策支持等重要职能。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也在不断升级和更新。

目前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着信息孤岛、数据碎片化、系统异构等问题,导致信息流通效率低下,管理难度增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构建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大数据平台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对海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挖掘,可以为高校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人才信息,为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开展关于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大数据平台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深入探讨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并探讨大数据在其中的应用,最终设计一个符合高校实际需求的综合大数据平台,为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如何通过建设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大数据平台,实现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目标,提高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辽宁省高校教职工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工作情况的通报

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辽宁省高校教职工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工作情况的通报

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辽宁省高校教职工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工作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4.01.12•【字号】辽教办发[2014]5号•【施行日期】2014.01.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辽宁省高校教职工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工作情况的通报(辽教办发〔2014〕5号)省内各普通高校: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辽宁省高等学校教职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辽教办发〔2012〕310号)和《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3/2014学年初<高等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与<辽宁省高等学校教职工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衔接工作的通知》(辽教办发[2013]285号)精神,截止到2014年1月2日,省内各高等学校基本完成了教职工基本信息的入库、补全、核实,以及与高等学校事业统计报表数据衔接等工作,现已进入系统数据日常更新维护管理阶段。

为了使该系统在全省教育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本着激励先进的原则,现将高校教职工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工作统计结果通报如下。

一、教职工信息入库、补全及与事业统计的衔接情况1.有16所高校全部完成本校教职工基本信息的入库、补全、核实,以及与高等学校事业统计报表数据衔接工作,分别是:辽宁医学院、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辽宁商贸职业学院、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营口职业技术学院、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抚顺职业技术学院、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工程职业学院、辽宁理工职业学院、大连软件职业学院、辽宁医学院医疗学院,对以上学校按时完成教职工信息数据采集工作提出表扬。

2.完成本校教职工基本信息入库,并与事业统计报表中教职工总数基本一致的学校有95所,占全省高校总数的88.0%。

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

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

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摘要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大数据平台建设,是实现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举措。

本文结合大数据技术和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的实际情况,探讨了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步骤和技术架构。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大数据平台建设应注意的问题与挑战,并给出相应解决方案,以期提高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高效管理。

AbstractKeywords: big data technology;university personnel 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comprehensive big data platform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已成为高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校人事管理涉及到教工档案管理、薪资福利管理、考勤管理、招聘培训管理等方面,信息化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能够更好地提高管理效率,优化管理流程,让高校管理更加规范和便捷。

1.1 更好地了解教职工情况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大数据平台建设不仅能够实现对教职工的基本情况(如人员基本信息、岗位信息、工作年限、评价等)进行全面综合的梳理和共享,更是具有对多维度的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展示和交互的能力。

通过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和数据分析,教育管理者可以及时了解教职工的需求和状态,做到全面掌握和跟进,进而进行有针对性地管理和激励。

1.2 实现智慧人事管理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大数据平台建设可以实现智慧人事管理,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结合高校人事管理的实际,实现对人才培养、人才激励、用人制度等方面进行精准决策和预测分析,更好地实现统筹科研、人事、财务等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实现高效管理。

1.3 提高工作效率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大数据平台建设能够实现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统计分析,解放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能够快速地进行数据查询和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高校管理系统

高校管理系统

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个功能齐全、简单易用的信息管理系统能有效地减轻学校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它的功能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

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其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

对于前者要求建立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以及安全性好的数据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经过详细的调查分析,选用SQL Server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设计工具以及Visual Basic 6.0作为前台开发工具,进行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学校需管理大量的教师信息,如果以人工的方式对其管理,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本系统以此作为开发的目标,用以减轻教师管理人员的负担。

系统以高校教师信息为研究对象,主要负责高校教师相关的信息管理,根据不同用户权限,实现教师基本信息的添加、修改、查询、统计功能;实现定时教师评价,并进行统计管理功能;实现教师课程查询、调整以及工作量计算等功能。

关键词:教师信息管理系统Visual Basic 6.0 SQL Server 2000 管理信息系统Desig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llege Teach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AbstractTeach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 full-featured, easy-to-u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various staff's burden of the schools. Its content is crucial to the administrators and policy makers.College Teach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a typic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nclud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of the background databas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ont-end applied program. The former calls for establishing a database which demands data consistency and integrity and security. And the latter calls for making the applied program full-featured and easy to use and so on. After the detailed survey and analysis, I choose SQL Server 2000 as the tool for the design of background database and choose Visual Basic 6.0 as the tool for development to design the Teach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In college, a large number of teachers’information need to be managed. It will spend a lot of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if using the artificial way to manage them. By this achievement development goal, this system uses to lighten the teacher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s' burden. The college teaching information is regarded as the system's object of research. The system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Based on different user rights, it can be achieved that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teachers to add, modify, query and statistical functions, and achieved that teacher to evaluate and statistical management functions regularly, and achieved that the teacher's course to query, adjustment, the workload to calculation functions.Key words: Teach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Visual Basic 6.0; SQL Server 2000; MIS目录1 引言 (1)1.1 开发背景 (1)1.2 开发意义及目的 (1)1.3 系统的发展与研究 (2)1.4 设计主要工作 (3)2 系统开发工具 (5)2.1 Visual Basic 6.0简介 (5)2.2 SQL Server 2000简介 (7)2.3 ADO简介 (8)3 系统开发概述 (9)3.1 系统需求分析 (9)3.2 系统运行环境 (10)3.3 系统可行性分析 (10)3.4 系统开发设计思想 (11)3.5 系统E-R图 (12)4 系统总体设计 (15)4.1 系统结构设计 (15)4.2 数据库设计 (17)4.2.1 数据字典设计 (17)4.2.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20)5 系统详细设计 (24)5.1 登录界面设计 (24)5.2 系务员模块设计 (25)5.2.1 登录管理界面设计 (26)5.2.2 信息管理界面设计 (27)5.2.3 密码管理界面设计 (28)5.2.4 信息查询界面设计 (30)5.2.5 重新登录界面设计 (31)5.2.6 退出系统界面设计 (31)5.3 教师用户模块设计 (32)5.3.1 查询基本信息界面设计 (33)5.3.2 查询工作量界面设计 (34)5.3.3 查询课程界面设计 (35)5.3.4 工作评价界面设计 (35)5.3.5 师资结构界面设计 (38)5.4 教学秘书模块设计 (38)5.4.1 课程安排界面设计 (39)5.4.2 工作量界面设计 (40)5.4.3 工作评价界面设计 (41)6 系统测试 (44)7 结论 (47)谢辞 (48)参考文献 (49)附录 (50)外文资料 (75)1 引言1.1 开发背景科技进步将人类带到了信息时代,计算机已成为各行各业在业务处理与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并对各行业的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

构建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思考与实践_1

构建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思考与实践_1

构建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思考与实践发布时间:2022-10-13T06:54:02.709Z 来源:《中国教工》2022年6月11期作者:彭新亮[导读] 高校构建人事信息管系统既要满足基础性人事管理业务需求,也要面向大平台实现与多项系统的资源融合,以期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彭新亮广东东软学院摘要:高校构建人事信息管系统既要满足基础性人事管理业务需求,也要面向大平台实现与多项系统的资源融合,以期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实现更多增值服务。

为此,从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结构、功能、设计与实现论述构建思路,以供高校参考。

关键词: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引言:高校机构改革后院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整体化水平大幅提高,日常需要将管理职能集中,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程序,因此,需要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为支持,但由于程序更新缓慢、软件功能落后,采用以往的管理系统与数据库工作容易造成信息采集不全、重复工作量大问题。

基于此,为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加速资源整合、提高高校人事管理质量构建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具有迫切性与必要性。

1 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结构分析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是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的重要举措,应基于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原则,避免重复建设、全面消除信息孤岛。

因此,系统结构应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应实现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顺畅衔接,即面对大平台进行结构设计,要求技术路线、数据库、硬件架构、信息标准统一,并结合个性化服务,为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提供一站式服务,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1]。

另一方面,结合高校人事管理工作量大、质量要求高、信息庞杂等特点,构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2 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分析2.1 横向功能横向功能设计上,按照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流程与方式进行,其主要子系统功能如下:用户管理系统。

允许用户完成多个账号建立,不同部门、不同用户享有权限不一致,在系统上可以对不同范围进行操作,但只能进入与自身工作职责对应的范围、使用对应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职工信息管理系统
组长:王军
组员:秦亮渤张俊孙金周
指导老师:戚隆宁顾飞
2010年8月28日,星期六,晚上,宿舍
秦亮渤,张俊,孙金周,王军四个人在一起商量选题,最终确定做高校职工信息管理系统这个题目,然后大家一起策划课程任务书。

2010年8月29日,星期日,上午,宿舍
先是四个人一起讨论如何编写系统分析报告,然后分开进行工作。

王军:编写分析报告中的系统任务分析
孙金周:负责绘制用例图
秦亮渤:负责建立类的静态模型
张俊:负责分析报告中的说明部分
2010年8月30日,星期一,上午,计算机中心
王军:完成分析报告用例规约的管理员管理信息部分
孙金周:完成分析报告用例规约的管理员查询信息部分
张俊:完成分析报告用例规约的职工操作部分
秦亮渤:试验MFC对话框对话框数据文件读写程序。

今日问题:本来使用上学期fstream发现操作起来不是很方便,而且需要在代码开头处添加语句。

解决方案:秦亮渤研究书上面关于MFC文件操作的内容后,改变文件读取方法。

全组共同测试,获得成功。

2010年8月31日,星期二,上午,计算机中心
四个人参考教材,熟悉各种控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今日问题:有些控件的使用不正确,导致不能正常输出。

解决方案:和同学讨论或问老师
2010年9月3日,星期五,上午,计算机中心
今天开始编写系统设计报告。

孙金周:负责报告中的实体类设计
王军,张俊:进行对话框概要设计
秦亮渤:负责对话框数据组织
2010年9月6日,星期一,上午,计算机中心
今天开始对话框的详细设计
张俊:设计管理员管理信息部分的对话框
孙金周,秦亮渤:负责主对话框和管理员查询信息部分的对话框
王军:负责设计职工登录的对话框设计
2010年9月7日,星期二,上午,计算机中心
王军,秦亮渤:将各人的对话框连接起来,并完成系统设计报告初稿
张俊,孙金周:开始编写实体类代码
今日问题:对话框显示的汉字出现乱码
解决方案:问了老师,知道要将对话框属性中的语言选项改为中文。

2010年9月8日,星期三,上午,计算机中心
张俊:编写登录密码验证的部分
王军:开始编写管理员管理信息部分的代码
孙金周:开始编写管理员管理信息部分的代码
秦亮渤:开始编写职工信息查询的代码
今日问题:在调用对话框类的时候出现问题
解决方案:反复试验后知道该如何调用对话框类
2010年9月10日,星期五,上午,计算机中心
王军、张俊:继续编写管理员管理信息部分的代码
孙金周:继续编写管理员管理信息部分的代码
秦亮渤:继续编写职工信息查询的代码
2010年9月11日,星期六,下午,宿舍
王军、张俊:负责将代码分开编写的代码整合在一起
孙金周、秦亮渤:寻找系统漏洞,完善系统程序
今日问题:发现系统输出时信息与预期不是完全匹配
解决方案:对代码稍加修改后输出正常
2010年9月12日,星期日,上午,计算机中心
四个人分别编写数据测试系统,获得成功。

2010年9月13日,星期一,上午,计算机中心
王军、孙金周:完善系统分析报告
张俊、秦亮渤:完善系统设计报告
2010年9月14日,星期二,上午,计算机中心
孙金周、秦亮渤、王军三个人一起制作答辩用的PPT。

张俊:编写程序使用说明书
2010年9月17日,星期五,上午,教室
今天上午进行了MFC课程设计的答辩。

老师和同学提出了些问题:
1.为什么不在显示信息的列表对信息进行修改,而选择输入编号单独调出此人的信息后再修改?
答:因为职工信息较多时,靠编号很容易就可找到要修改的职工。

而且单独用一个页面显示该职工的信息,将该职工的各项信息分别显示在相应的位置,可以很方便修改。

对于不变的信息将沿用原来的信息。

2.为什么没有使用多条件同时查找?
答:我们在写任务书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设计过程并没有添加这个功能,这不得不说是我们的一个遗憾。

另外,还有人对我们的对话框形式并不是很优化提出问题,这个问题是由于课程设计时间紧迫,我们在外观上花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