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世纪文学
5.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5.第⼆章中世纪⽂学第⼆章中世纪⽂学第⼀节概述⼀、中世纪⽂学的历史背景(⼀)中世纪的阶段划分:从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公元476年起,⾄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命,是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它是欧洲封建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崩溃的历史时期。
⼀般认为,公元5⾄11世纪是中世纪的初期,12⾄15世纪是它的中期,15⾄17世纪中叶是它的末期。
在欧洲⽂化和⽂学史上,中世纪⼀般指前两个时期,⽽后期⼀般称为⽂艺复兴时期。
(⼆)中世纪的时代特点(1)开端标志:奴⾪制的终结和蛮族登上历史舞台①奴⾪制的终结奴⾪制的西罗马帝国,在奴⾪起义和北⽅外族⼊侵的打击下,终于在公元476年灭亡了。
这⼀年标志着奴⾪制在欧洲历史中画上了⼀个句号。
②蛮族(指⽇⽿曼⼈和斯拉夫⼈)登上历史舞台侵⼊西罗马帝国的外族,包括凯尔特⼈、⽇⽿曼⼈和斯拉夫⼈,但摧毁西罗马帝国的主要是⽇⽿曼⼈。
⽇⽿曼⼈原来是些⽒族部落,正处于⽒族社会解体阶段。
他们在征服罗马各地以后,军事贵族和亲兵们分得⼤量⼟地,成为⼤地主阶级。
原来的奴⾪从新主⼈⼿中领得份地耕种,向主⼈缴纳赋税并服劳役。
从这些先前的奴⾪和⾪农以及贫困破产的⾃由民中,形成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的受压迫阶级——农奴。
因此,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曼⼈在帝国废墟上建⽴起来的那些王国,通过⼟地的⼤量集中和农民的农奴化,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
这⼀过程经过了⼏百年的时间。
在中世纪初期,各外族王国为了争夺⼟地不断发⽣战争,它们的疆域也不断发⽣变化。
中世纪的最初⼏个世纪就是处在这种混战的状况中。
(2)封建社会⽣产关系及其导致的新⽭盾封建社会的建⽴使原有⽣产关系发⽣了变化,农奴劳动代替了奴⾪劳动,农奴有了⼈⾝⾃由,可以占有部分⽣产⼯具和⽣活资料,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和⽣产⽔平⽐奴⾪社会有发很⼤提⾼。
整个社会⽣产⼒的了很⼤发展。
但农民仍担负着繁重的劳动以及名⽬繁多的苛捐杂税以及徭役等杂活,所以封建主和农奴之间的⽭盾构成了欧洲中世纪社会的主要⽭盾。
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2、中世纪欧洲文化和文学的主要思想特 点:
(1)基督教思想制约着中世纪文化。 (2)中世纪文学的基本思想-----爱国主
义和英雄主义。 (3)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
现象。
欧洲中世纪文学主要包括教会文学、史 诗与谣曲、骑士文学和城市市民文学。
1、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
教会文学在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长期占 据统治地位。目的是维护封建主阶级和 教会势力的统治。
《列那狐传奇》反映封建社会的人情事 态,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的倾向。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一节 中世纪文学概述
中世纪指的是欧洲进入封建社会时期。 封建地主阶级与农奴之间的文明与文 化相融合的产物。
(1)众多蛮族部落各自文化的融合。 (2)古希腊罗马的先进文化与蛮族落后
文化的融合。 (3)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交融. (4)基督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相融合。
2、史诗: (1)早期史诗是氏族社会末期各族人 民的口头创作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代表 作品有《贝奥武甫》。
(2)中期史诗是反映封建社会时代的 史诗作品。主要有法《罗兰之歌》、西 《熙德之歌》、德《尼伯龙根之歌》、 古罗斯《伊戈尔远征记》。
3、谣曲:
谣曲是一种故事性的诗歌,从口头文学 发展而来。代表作品有“罗宾汉谣曲”。
4、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是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中 世纪欧洲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骑士的 信条是“忠君、护教、行侠”。
骑士文学的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和骑 士传奇。
(1)骑士抒情诗: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 区; 破晓歌。
(2)骑士传奇:法国北方;亚瑟王与圆 桌骑士的故事。
5、城市文学:
又称市民文学,是12世纪以后随着工商 业中心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反映市民思 想感情的世俗文学。
中世纪文学概述

枝来象征和平。
教会文学的内容:
1、赞美诗:大部分赞美耶稣的诞生、显灵、 受难、复活。
关于耶稣:相传是上帝的独生子,是上帝 的化身,代表着上帝的意旨。他是圣母玛 利亚无孕而生。他生前到处传道,做善事 (五饼二鱼),后被门徒犹大出卖,被钉 在十字架上,死后复活。
英国卡德蒙的《圣歌》:
“让我们赞美天国的守护者,/赞美造物主 的能力和智慧,赞美光荣的天父,是他, 永恒的主,/起始了一切奇迹。/为了人类的 孩子,是他,那神圣的创造者,/先让天穹 成为屋顶,然后/那人类的眷顾者,永恒的 主,/全能的上帝,又为我们/造出中间的世 界和大地。”
教圣徒,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在新婚之夜逃 出了家门,表明自己战胜了情欲。离家出走之 后,他把身上所带的钱财散发给穷人,自己却 过着乞丐般的生活,风餐露宿过了20年,然后 他返回了家乡,为了考验自己是否已经战胜了 七情六欲。他的父母没有认出自己的儿子,只 是把他当作一个乞丐收留了,他住在家里,每 天都能听到父母思念儿子的叹息,听到自己20 年未谋面的妻子在房中哭泣,但他却没有任何 触动,这时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一名真正的 圣徒,最后他愉快地死去了。
另一方面,列那狐又肆意欺凌代表下层劳动 人民的弱小动物,许多鸡、兔、鸟类几乎成 了他的腹中之物。从这方面看,他又不是底 层市民的形象。综合看来,他应该是一个上 层市民形象。
列那狐既敢于向强大动物作斗争, 不畏强暴,又欺负小动物。是当时小 市民的象征。既反抗上层权势,又有 着狡诈圆滑的一面。
作品讲述的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
四、城市文学(市民文学):多为民间创作, 没有具体的作者。
《列那狐的故事》:
故事主要描写动物的生活,以狐狸列 那和代表贵族的狼伊桑格兰的斗争为线索, 揭露了重重的社会矛盾,辛辣地嘲讽了专 制的国王、贪婪的贵族、愚蠢的教士。
(2)(中世纪文学)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起点: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67年)终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17世纪中叶。
初期:公元5—11世纪中期:公元12—15世纪(中世纪文学)末期:公元15—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文学的状况:突出特征:宗教色彩、神秘色彩、民间文学色彩。
主要包括:1 教会文学(正统文学取材《圣经》)体裁: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圣徒言行录、梦幻故事、宗教剧等。
作者:教会僧吕主要内容: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
主要手法:梦幻、寓言、象征。
2 骑士文学(世俗封建主义文学) 兴盛地:法国宣传骑士道“忠君、护教、行侠”的骑士精神,反映大量骑士与贵妇间的“典雅的爱情”肯定对现世生活和幸福的追求,这是对基督教禁欲主义、来世主义极大的冲击。
主要内容: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宣扬和美化骑士精。
主要体裁: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作者:封建主、骑士骑士抒情诗内容:描写骑士们的所谓“典雅的爱情”。
中心主题:骑士对贵妇人的爱和崇拜。
破晓歌最为有名。
分为三个系统:古代系统:根据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改写。
著名的作品:《亚历山大传奇》骑士叙事诗《特洛伊传奇》《埃涅阿斯传奇》不列颠系统:主要写不列颠王亚瑟和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
作品:《特里斯和伊瑟》拜占庭系统:《奥卡森和尼柯莱特》3 英雄史诗(歌颂封建时代理想英雄人物的长篇史诗)。
日耳曼人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史诗《贝奥武甫》(流传至今最完整的一部早期英雄史诗)。
前期英雄史诗(中世纪初期) 日耳曼人:《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芬兰:《卡勒瓦拉》(又译《英雄国》)冰岛:《埃达》《萨迦》《贝奥武甫》:上篇《鹿厅》下篇《屠龙》中心主题:爱国主义、英雄主义、诗中的英雄具有忠君爱国、英勇善战的高尚情操。
后期英雄史诗法国:《罗兰之歌》(爱国主义的主题)(中世纪中期) 西班牙:《希德之歌》德国:《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伊戈尔远征记》英雄史诗特点:(1) 民族遭难、民族英雄拯救民族,脱离苦难。
中世纪文学概述

第一节 中世纪文学概述
学习要求
本节学习中世纪文学思潮,了解中世纪教会 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城市文学的特 点和内容。
一、中世纪文学界定
476-1640年,即西罗马帝国灭亡到英国资产阶 级革命,是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中世纪是欧洲封 建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崩溃的历史。分期:
艺术特点:多梦幻的、蒙胧的、浪漫的气氛,又多劝 善惩恶的说教。
特殊的作品:修士们的情书。禁欲主义与自然情欲的 矛盾。神学家阿贝拉尔(1079-1142) 与爱洛伊丝的 爱情故事。
宗教剧
宗教剧以圣经为题材,9世纪出现了以耶稣受难、天使显灵、 耶稣升天为内容的瞻礼式戏剧,10世纪形成以圣经故事为题 材的戏剧,13世纪出现歌颂圣母为主的表演。到了14世纪, 所有宗教题材的戏剧都被称为神秘剧。
世俗戏剧
中世纪宗教剧多,世俗戏剧少。惟一流传下来 的世俗戏剧是一部笑剧《巴特兰律师》。
这是一部骗上加骗的笑剧。律师巴特兰先生用 花言巧语骗了布商的布。牧童装羊叫,赖帐不 付律师的诉讼费。喜剧冲突突出,表现市民的 机智与聪明。为文艺复兴戏剧奠定基础。
4、城市文学(12—15世纪)
价值:反映了市民的要求,讽刺嘲笑封建主和 僧侣,肯定知识智慧的力量,充满对世俗生活 的情趣,包含有较多的现实主义因素,具有反 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倾向,成为文艺复兴时期 文学的先驱。
4、城市文学(13—15世纪)
①取材于日常的现实生活,讽刺与揭露是其特 色,风格活泼。
②作者主要是街头说唱者。 ③主题是歌颂市民的机智,讽刺贵族、骑士和
教士。 ④不崇高,小聪明,贪恋食色,有得意也有失
败,但真诚不虚伪。
4、城市文学(12—15世纪)
2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但丁的政治生涯
家庭: 家庭:但丁家庭很早就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归 尔夫党的重要成员。 尔夫党的重要成员。 青年时期: 青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但丁是归尔夫党的积极政 治活动家,曾被选为佛罗伦萨的行政官之一。 治活动家,曾被选为佛罗伦萨的行政官之一。 流放:但丁一心要保持佛罗伦萨的独立和自由, 流放:但丁一心要保持佛罗伦萨的独立和自由, 不肯接受教皇的支配,最后以终身被流放而告终。 不肯接受教皇的支配,最后以终身被流放而告终。 客死他乡: 客死他乡:但丁在流放中一直没有向教皇支持的 佛罗伦萨反动势力屈服, 1321年客死在拉文纳 年客死在拉文纳。 佛罗伦萨反动势力屈服,于1321年客死在拉文纳。
骑士传奇的艺术成就
虽然骑士传奇美化骑士阶层和骑士制度、宣扬骑 虽然骑士传奇美化骑士阶层和骑士制度、 士精神、宗教色彩浓厚, 士精神、宗教色彩浓厚,但同时也反映了个人强 烈的感情。 烈的感情。 骑士传奇在艺术上的成就,如浪漫情调、离奇情 骑士传奇在艺术上的成就,如浪漫情调、 爱情故事, 节、爱情故事,以及以一两个主要人物的经历为 中心线索来构造作品、组织故事, 中心线索来构造作品、组织故事,对人物形象及 其内心活动描写生动细致等等, 其内心活动描写生动细致等等,同样标志着人的 情感因素在艺术领域的觉醒。 情感因素在艺术领域的觉醒。
《贝 奥 பைடு நூலகம் 甫》
地位: 贝奥武甫》 地位:《贝奥武甫》是流 传迄今欧洲最早而又最为 完整的一部史诗。 完整的一部史诗。 形成:盎格鲁形成:盎格鲁-撒克逊人 于公元5 于公元5、6世纪由大陆向 不列颠岛迁移时带来了这 个传说,经过200 200多年的 个传说,经过200多年的 口头流传, 口头流传,于8世纪用中 古英语写成。 古英语写成。 内容: 内容:它反映的是北欧人 民氏族社会阶段在大陆的 生活。 生活。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30、《神曲》原名《喜剧》,薄伽丘称之为神圣的《喜剧》,中文意译为《神曲》;
二、名词解释
1、教会文学:中世纪的教会文学是适应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需要而创作的文学,由于教师们用拉丁文写成,因被僧侣垄断,亦称“僧侣文学”。教会文学的主要内容是宣传基督教义,宣传神的权威、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主要人物大多是为了基督教信仰而献身的殉教者、弃绝尘世生活遁世苦行者和长途跋涉去朝拜圣地的香客,以及禁欲的修女等。题材主要是圣经故事、圣徒传、宗教叙事诗、赞美诗、祈祷文、宗教剧等。艺术表现上多采用象征、寓意、梦幻等手法。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缺乏艺术价值,不过其象征、寓意、梦幻手法对欧洲文学有较大影响。
24、《新生》中的诗歌属“温柔的新体”诗派;
25、《神曲》采用了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的三界是《地狱》、《炼狱》、《天堂》;
26、但丁的《论俗语》是最早的一部关于语言和诗律的专著;
27、意大利第一部用俗语写成的学术论著是但丁的《飨宴》;
28、雪莱曾把但丁称为“第一个宗教改革者”是由于但丁的政治论著《帝制论》;
10、“温柔的新体”诗派:它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交替时期在意大利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抒情诗流派。它把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创作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它歌颂人们对世间女子发自心灵深处的爱情,并把所爱慕的女性理想化、圣母化。这是对中世纪轻视女性思想的反拔,较早地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恋爱观。但丁《新生》代表该诗派创作的最高成就。
(2)史诗和谣曲:“史诗”是在民间创作基础上形成的文学作品。依据其内容和产生时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中世纪早期的英雄史诗,是氏族社会末期形成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另一类是中世纪中期的英雄史诗,是封建社会确立时代的艺术作品。“谣曲”是一种故事性的诗歌。它是从民间口头文学发展而来的,“谣曲”的题材比较宽泛,有的咏唱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有的传唱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大多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在民间广为流传。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 《伊戈尔远征记》 成书于12世纪末 ,以1185年基辅罗斯 王公伊戈尔远征波洛夫人遭到失败为史实依 据,通过对这次悲剧性的 远征的具体描写和对失败原 因的阐述,表达了强烈的爱 国主义思想。
3、骑士文学
形式:骑士抒情诗、骑士传奇 内容:表现骑士冒险、骑士爱情
亚瑟王的故事
骑士制度与骑士精神 骑士阶层 骑士精神 “荣誉”、“爱情”、“忠贞”
从政治上和道德上探索意大利民族出路; 在理性和信仰的指导下探讨整个人类的 精 神出路 。
3、《神曲》的艺术特点 (1) 梦幻手法的运用
(2) 象征和比喻手法的运用
梦幻旅行 豹、狮、狼 三、九、十、百 地狱、炼狱、天堂 维吉尔、贝雅特丽齐
(3)布局精巧,结构严整 1+33+33+33=100 奇偶连锁押韵ABA、BCB、CDC “三” “三位一体” 神圣 “十” 完美 “一百”完美中的完美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西方文 学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许多故事素材、许多意象、 隐喻和象征,都是来自于圣经。
His understanding has no brilliancy, his feelings no ardour, and his voice no expression.
Jane Austen
3、《圣经》的文学形式
诗歌(Poetry) 诗化散文(Poetic Prose) 历史(History) 传说(Legends) 律法(Law) 书信(Letters) 故事(Stories) 寓言和比喻(Parables and Fables)等
推荐书目
《圣经故事》 张久宣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
市民戏剧: 《巴特兰律师的笑剧》
意义: 标志着中世纪文学向文艺复兴时期文 学的过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明的发展概况
一、文明的发展概况
二、中世纪的欧洲文学
地位: 欧洲各民族文学的起源时期
古希腊文学与文艺复兴文学之间承上启下的
纽带
基本特征:
宗教性、寓意性、象征性、教诲性
二、中世纪的欧洲文学
1. 教会文学 以布道为宗旨,宣传基督教观念的文学形式。
主要形式:
圣徒传
宗教剧 宗教抒情诗 祷告文
圣经故事
圣者言行录 梦幻故事 奇迹故事
二、中世纪的欧洲文学
《圣经》:
旧约39卷,上帝和犹太人定的约,犹太教奉为圣经。古 经——上帝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古代以色列人的传记、法 典与教规。历史——以色列民族的兴衰史。文苑——有关宗教 的哲理诗、诗歌、格言和其它文学作品。预言——先知书。 新约27卷,上帝和基督徒定的约。福音书——耶稣降生、 受洗、传道、历险。使徒行传——耶稣升天后到保罗在罗马 传教为止。三十余年。书信—— 保罗致各地教会的13封信和 另外8封。启示录——约翰根据在拔摩岛上所见异象写下的记 录,望穿时空,预示未来。
《罗兰之歌》
后期英雄史诗最重要的作品,产 生于12世纪初的法国,属于法国 英雄史诗中的查理大帝系,并将 忠臣系、叛逆系融为一炉,成功 地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 的人物形象,在曲折的事态发展 中通过人物的言行,层层揭示人 物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性格,情 感充沛,风格纯朴自然庄严。
片段欣赏
罗兰感到死神来临,从头降到了心; 他跑到松树下.躺在绿草上, 身底压着杜朗达尔和象牙号角。 他把头朝着异教徒的国土, 这样做,是想让查理大帝 和所有的法兰西人都说: 他死了,高贵的伯爵战死沙场。 罗兰伯爵躺在松树底下, 他把脸转向西班牙。 他回想起件件往事: 回想起他所征服的地方, 回想起法兰西和他的族人, 回想起查理王,养育他的恩主 忍不住潸然泪下轻轻哀叹。 他还是忘不了这些往事; 他忏悔罪恶,请求上帝宽恕: “天父啊,您从来不说假话, 您曾让圣拉萨尔死而复生, 您曾从狮口救出达尼埃尔, 拯救我的灵魂,让我避开一切厄运, 我此生所犯的罪将给我以灭顶之 灾。” 他伸出右手,把手套献给上帝, 圣加伯利用手接了过去。 罗兰用手臂支起垂下的头颅; 双手合一,走向他的黄泉。 上帝给他派去了二品天使, 以及危海中的圣米歇尔。 圣加伯利与他们一同来临, 众人带着伯爵的灵魂上了天庭。
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愿望。爱情成为实现道德完美和文化完善
的途径。……没有哪个时代的文明理想和爱情融合到这种程 度。
二、中世纪的欧洲文学
3.1 骑士传奇
反映骑士为了爱情、荣誉或宗教信仰,冒险游侠的精神以 及对爱情的追求。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 查理大帝和他的 12贵族、 亚历山大大帝的传说、 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
骑士传奇对小说的贡献:
1)开拓了想象中的世界。意
识到了自己的虚构,并延伸它, 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包罗一
切的、并与现实有重合之处的
虚构的世界。用想象来扩展自 己的精神世界。 2)提供给小说一个最重要的 要素:情节。
一、文明的发展概况
4. 最重要的生活事件
城市的发展: 900—1000年经济稳步发展, 10—14世纪,人口增长了 50%,促进了商业和城市 的发展,城市作为地方贸 易和地方行政中心开始出
现。
自治市的自由民一开始就表现得自信独立。 “城市的空气能 使人自由。”一些城市组成了联合体,给商人带来了地位及 权力。
二、中世纪的欧洲文学
3. 骑士文学
骑士阶层生活的写照和理想 的抒发 中世纪文学类型中对后世影 响最大 英雄和美人的故事 英勇和爱情的梦想
二、中世纪的欧洲文学
丹纳: 他们胡思乱想,流着眼泪,跪在地上,觉得单靠自己生 活不下去,老是想象一些甜蜜,热烈,无限温柔的境界,兴
奋。
赫伊哈津: 新的诗歌理想,一方面仍保持着性爱色彩,另一方面又
一、文明的发展概况
宗教本质上是一种精神追求,是对
神圣的追求,超越自我的追求。
敬畏、圣洁、仁慈、博爱。 蒂里希:宗教是人的终极关怀。 培 根:知识教人自高自大,惟有 爱心能造就人。 基督教将“爱神”与“爱人”并列, 作为最大的诫命。
一、文明与文化的发展概况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 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 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 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 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般也没有受到基督教的影响。
日耳曼人:《希尔德布兰特之歌》 芬兰:《卡勒瓦拉》(又译《英雄国》) 冰岛:《埃达》《萨迦》 盎格鲁· 萨克逊人 :《贝奥武甫》
二、中世纪的欧洲文学
《贝奥武甫》
盎格鲁· 撒克逊人的史诗,是流传至
今最完整的一部早期英雄史诗,古
代日耳曼人文化的结晶,也是继希 腊罗马之后,欧洲最早一部用本民
二、中世纪的欧洲文学
《特里斯丹和绮瑟》
我不知道生命是否比死亡更伟大,但是爱超越了这两者。
片段欣赏
泪水模糊了双眼 现实让人眩晕无奈 为了爱与回忆 她选择了接受 为了忠诚与尊严 他选择了逃避 在夜深人静的花园 面对真心无法回避 用爱情的烈火燃烧彼此 越过宗教与伦理的樊篱前进、前进
二、中世纪的欧洲文学
雅歌片段
我在苹果树叫醒你, 你母亲在那里为你操劳, 生养你的在那里为你操劳。 求你将我放在心上如印记, 带你臂上如戳记: 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 嫉恨如阴间之残忍。 所发的电光,是火焰的电光, 是耶和华的烈焰。 爱情,众水不能淹没, 大水也不能, 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要换爱情, 就全被蔑视。
二、中世纪的欧洲文学
一、文明的发展概况
1.最重要的精神事件:
基督教最终成为欧洲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 欧洲文化的本质成为基督教文化。
一、文明的发展概况
基督教简史:
前2/1年:耶稣诞生 28/29年:耶稣受洗 311年:罗马皇帝加勒里乌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313年:《米兰敕令》 325年:世界基督教第一次全体主教大会 337年:君士坦丁在病榻上受洗 380年:被定为罗马帝国唯一官方宗教 529年:封闭最后一所“异教学校” 1054年:东西教会分离,天主教和正教/东正教
—文明的发展概况
宗教与文化、科学、文学、法律、政治、军事具有 密切的关系。 韦伯:道德上的核准。 培根:科学技术“向着上帝的荣耀而上升,为着人 类的幸福而下降”。 普朗克:宗教与科学之间绝不存在任何真正的对立, 因为二者之中一个是另一个的补充。 维他命与荷尔蒙。
二、中世纪的欧洲文学
《圣经》本身是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它对欧洲文学的影响绝 不能低估。欧洲文学史上的许多伟大作品都取材于《圣经》 …… 《圣经》在文学上也有极高的成就,它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几乎 是欧洲每一种民族语言的第一个范本。——《世界文明史》 假使所有英文写的作品都毁灭了,只剩下英文《圣经》这一部 书,那么这部书自己就足以把英文里全部的美与力量显示出来。 ——英国学者 麦考利 西方文明建基于《圣经》,她的价值观、政治、法律、文学、 经济等方方面面无不打着《圣经》的深深烙印。西方国家元首就职 宣誓必手按《圣经》,法官判案要手按《圣经》,婚礼上神职人员 要用《圣经》为新人祝福。——《西方文明的基础》
一、文明的发展概况
基督教的体系: 上帝造人;亚当夏娃 吃了禁果;上帝认为 这是违反他的命令, 是一个犯罪行为;耶 稣降生死在十字架上; 耶稣之死是为人类赎 罪;由于耶稣的赎罪, 人类才有了希望。
一、文明的发展概况
《福音书》里耶稣的学说:
1. 上帝是天上的父,人们是兄弟; 2. 欲施诸人必施诸己; 3. 宽恕和爱自己的仇敌; 4. 以善报恶; 5. 自我克制; 6. 谴责虚伪和贪婪; 7. 反对把仪式看作宗教的要素; 8. 世界末日将临; 9. 复活与天国的建立。
2. 英雄史诗
2.1 背景与形成:英雄史诗孕育和产生在10世纪前后,繁荣于 12世纪,13世纪渐趋衰落,至14世纪初结束。
二、中世纪的欧洲文学
2.2 早期英雄史诗:
产生于日耳曼民族大迁徒时期。多以神话或历史事件
为依据,多方面地反映了氏族社会末期蛮族部落的生活,更 加突出英雄的悲剧性格,这时他们基本上还没有封建化,一
族语言写成的英雄史诗,它是英国
文学中第一部重要作品。
片段欣赏
渐渐地,言辞从胸中涌起 漫出了思想的宝库,皓首的王 看着金子,忧伤地叹息: “为了这座宝藏,我要感谢天主, 光荣之王,永恒的上帝, 让我为我的人民赢来, 让我临死前亲眼见到, 这样一份礼物! 为了这座宝藏,我交出了最后 一个冬天。请接着我照顾 王国的利益吧——我 不能久留了! “火葬之后, 令勇士们筑一座明亮醒目的大坟 高高耸立在大海的肩月甲,鲸鱼崖上 留作给我的人民的永久纪念。 让那些远道而来,迎着波涛上 昏昏迷雾的水手,从此就叫它 ‘贝奥武甫陵’吧。” 铁心的王从领口解下自己的项圈 交给那位侍臣,年轻的持矛武士, 连同他缀满宝石的盔甲、金环, 请他好好爱惜: “你是我们部落,浪手族唯一的 了。 命运摧折了我的全部亲人; 勇敢的贵族,无情的裁决。 现在,我也要跟他们去了。” 那是老王最后的遗言, 他选择高高的火堆,炙热的死焰之前 心中的思绪。他的灵魂抛下了胸膛 去到正直的人中间,接受末日的审 判。
一、文明的发展概况
骑士制度不仅是一种全欧洲的机制,中世纪就 是骑士时代,骑士阶层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而且骑 士制度具有一种影响整个时代的骑士文化与精神, 并且为蛮族时代之后的欧洲注入了一种精致的、文 明的社会理想和行为规范。直至十五世纪,骑士制 度在宗教之后,仍是支配人们思想和心灵的强大伦 理观念,人们将其看作是整个社会体系中的王冠。
一、文明的发展概况
三大骑士团:
圣殿骑士团
圣约翰骑士团
条顿骑士团
一、文明的发展概况
十字军东征: 1096—1244年,8次 骑士文化的黄金时代 骑士精神: 忠君、护教、行侠、爱情 至上、贵族化的气度、基 督徒的美德、尊重女士、 孔武有力、绝对忠诚、慷 慨、宽容、保护老弱妇孺、 热爱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