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理论和标注实例

合集下载

形位公差标注举例标准版文档

形位公差标注举例标准版文档

解释(jiěshì)含义
代号
解释代号含义
外圆柱面的圆
度公差为0 外圆柱面对基准轴线
B的径向跳动公差为0.015
左端面对右端面的平行度 公差为0.01
公差带形状
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 0 004mm的两同心圆间的区域
在垂直于基准轴线B的任一测量平 面内,半径差为0.015mm,圆心在 基准轴线B上的两同心圆间的区域
第五页,共10页。
公差(gōngchā)带四要素分析
如下图销轴的三种形位公差(gōngchā)标注,它们的 公差(gōngchā)带有何不同?
a)
b)
c)
第六页,共10页。
分析(fēnxī)
图a为给定方向上素线的直线度,其公差带为宽度等 于公差值0.02mm的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
图b为轴线(zhóu xiàn)在任意方向的直线度,其公差 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0.02mm的圆柱体内的区域。
形位公差(gōngchā)标注举例
第一页,共10页。
形位公差
(gōngchā) 标注举例
◎ φ0.015 C
⊥ 0.0005
∥ 0.02 A
第二页,共10页。
Home
标注(biāo zhù )的解释
说明右图中 标注(biāo zhù)的形位 公差的含义。
第三页,共10页。
由于__包括了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当 __不大于给定的圆柱度公差(gōngchā)值时, 可以肯定圆柱度误差不会超差。
第十页,共10页。
图c为给定方向上被测素线对基准素线的平行度,其 公差带为宽度等于公差值0.02mm且平行于基准A的 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
第七页,共10页。
Home
第八页,共10页。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大全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大全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大全一、形位公差的概念与意义1.1 形位公差的定义形位公差是指在零件加工中,用以描述零件和参考面之间的几何关系的一种技术要求。

它包括形状公差和定位公差两个部分,用于确保零件在装配或使用过程中的相互匹配、定位和运动要求。

1.2 形位公差的意义形位公差在工程制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 - 确保零件在装配过程中的互换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 保证零件定位的精度,减少运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提高整机的工作精度和寿命。

二、形位公差的表示方法2.1 形位公差的符号形位公差的符号采用了国际规定的公差符号系统,常见的形位公差符号有: - 圆,用于表示圆度公差; - 长方体,用于表示直线度公差; - 直线,用于表示平面度公差; - 半圆,用于表示圆柱度公差。

2.2 形位公差的数值形位公差的数值通常使用浮点数或百分数来表示,其中浮点数表示公差的绝对值,百分数表示公差的相对值。

例如,+/-0.05表示公差的绝对值为0.05,而+/-5%表示公差的相对值为5%。

2.3 形位公差的位置形位公差的位置可以通过在零件上标注公差符号来表示,常见的标注方法有: 1. 在零件上直接标注公差符号和数值; 2. 在零件图纸上使用标注线和箭头来指示公差位置; 3. 使用辅助尺寸线来标注公差的位置。

三、形位公差的示例3.1 位置公差示例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位置公差示例: 1. A-B-C 垂直度公差: 0.05 mm 2. A-B 平行度公差: 0.03 mm 3. A-B-C 孔中心位移公差: 0.1 mm3.2 形状公差示例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形状公差示例: 1. A 圆度公差: 0.04 mm 2. A 平面度公差: 0.02 mm 3. A 圆柱度公差: 0.03 mm3.3 定位公差示例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定位公差示例: 1. A-B-C 平行定位公差: 0.05 mm 2. A-B-C 垂直定位公差: 0.03 mm 3. A-B-C 同心度公差: 0.02 mm四、形位公差标注的注意事项4.1 符号与数值的一致性在形位公差标注中,公差符号和数值应相互一致,不得产生歧义,以确保正确理解和解读。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大全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大全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大全形位公差标注是机械制图中常用的一种标注方法,用于表示零件的形状、位置和尺寸等方面的要求。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大全包括了各种形位公差标注的示例,可以帮助机械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形位公差标注。

1. 直线度公差标注示例直线度公差是用于表示直线的偏差程度的一种公差。

直线度公差标注示例中,一般用一条直线和两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公差的大小。

例如,一条长度为100mm的直线,直线度公差为0.1mm,则标注为“100±0.1”。

2. 圆度公差标注示例圆度公差是用于表示圆形的偏差程度的一种公差。

圆度公差标注示例中,一般用一个圆形和两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公差的大小。

例如,一个直径为50mm的圆形,圆度公差为0.05mm,则标注为“Ø50±0.05”。

3. 平面度公差标注示例平面度公差是用于表示平面的偏差程度的一种公差。

平面度公差标注示例中,一般用一个矩形和两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公差的大小。

例如,一个长为200mm、宽为100mm的矩形,平面度公差为0.1mm,则标注为“200×100±0.1”。

4. 垂直度公差标注示例垂直度公差是用于表示两个平面之间的垂直程度的一种公差。

垂直度公差标注示例中,一般用两个相交的直线和两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公差的大小。

例如,两条相交的直线,垂直度公差为0.05mm,则标注为“⊥±0.05”。

5. 同轴度公差标注示例同轴度公差是用于表示两个圆形轴线之间的偏差程度的一种公差。

同轴度公差标注示例中,一般用两个圆形和两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公差的大小。

例如,两个直径分别为50mm和60mm的圆形,同轴度公差为0.1mm,则标注为“Ø50/Ø60±0.1”。

6. 倾斜度公差标注示例倾斜度公差是用于表示两个平面之间的倾斜程度的一种公差。

倾斜度公差标注示例中,一般用两个相交的直线和两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公差的大小。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全解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全解

8.6.3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形位公差的标注示例如图8.6.2-1、图8.6.2-2所示。

图8.6.2-2
图8.6.2-1
图中各符号的含义为:

中的○是圆度的符号,表示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Ф100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格
公差值0.004的两同心圆之间。


中的∥是平行度的符号,表示零件右端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1,且平行基准格
平面A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中的⊥是垂直度的符号,表示零件上两孔轴线与基准平面B的垂直度误差,必须格
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3的圆柱面范围内。


中的◎是同轴度的符号,表示零件上两孔轴线的同轴度误差,Ф30H7的轴线必须格
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2,且与Ф20H7基准孔轴线A同轴的圆柱面范围内。

符号是基准代号,它由基准符号(粗短线)、圆圈、连线和字母组成。

圆圈的直径与框格的高
度相同。

字母的高度与图样中尺寸数字高度相同。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等,详见国家标准GB/T1182-1996、GB/T1183-1996、GB/T1184-1996和GB/T16671-1996。

形位公差举例

形位公差举例
当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时,平行度公 差带是两对互相垂直的距离分别为t1和t2 且平行于基准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 域。如图所示,ød孔轴线必须位于公差值 为0.1mm和0.2mm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 对平行平面内。
平行度(三)
当给定任意方向时,平行度公差带是直径 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的 区域。如图所示,ød孔轴线必须位于直径 公差值ø 0.1mm,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 柱面内。
面轮廓度也分无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公差、 有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公差。
位置公差
定向公差 1、平行度 2、垂直度 3、倾斜度 定位公差 1、同轴度 2、对称度 3、位置度
跳动公差 1、圆跳动公差 2、全跳动公差
定向公差
关联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在规定方向上允许的变动量, 特点:定向公差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公差带的位置可以浮动;定向公差具有综合控制
在给定方向内的直线度
如图是两个方向的示例,棱线必须位于水 平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mm,垂直方向 距离为公差值0.1mm的两对平行平面之内。
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
其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如图所示,ød圆柱体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 公差值0.04mm的圆柱体,标准规定,形位 公差值前加注“ø”,表示其公差带为一圆柱 体。
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职能。 分为: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
平 行度当(两一要)素要求互相平行时,用平行度公差 来控制被测要素对基准的方向误差。当给 定一个方向上的平行度要求时,平行度公 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 (或直线或轴线)的两平行平面(或轴线) 之间的区域。
平行度 (二)
基准的建立:
单个基准时,由实际要素建立基准应符合最小条件。

形位公差--标注案例

形位公差--标注案例

8.6.3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形位公差的标注示例如图 8.6.2-1、图 8.6.2-2 所示。

图 8.6.2-1 图中各符号的含义为: 框 格图 8.6.2-2中的○是圆度的符号,表示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Ф100 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 0.004 的两同心圆之间。

框 格 中的∥是平行度的符号,表示零件右端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 0.01,且平行基准平面 A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框 格 中的⊥是垂直度的符号,表示零件上两孔轴线与基准平面 B 的垂直度误差,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 0.03 的圆柱面范围内。

框 格 中的◎是同轴度的符号,表示零件上两孔轴线的同轴度误差,Ф30H7 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 0.02,且与 Ф20H7 基准孔轴线 A 同轴的圆柱面范围内。

符号是基准代号,它由基准符号(粗短线)、圆圈、连线和字母组成。

圆圈的直径与框格的高度相同。

字母的高度与图样中尺寸数字高度相同。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通则、 定义、 符号和图样表示法等, 详见国家标准 GB/T1182-1996、 GB/T1183-1996、 GB/T1184-1996 和 GB/T16671-1996。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精度设计与检测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分类,公差原则中的最小实体要求与可逆要求,形位误差及其检测;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的名称和符号; 2、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 3、形位公差带; 4、公差原则; 难点:公差原则,形位公差的选择。

实验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零件的形状或位置公差的检测。

学时:8 学时=6 学时+习题课 2 学时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刀具、夹具及工艺操作等因素的影响,会使被加工零件的各几何要素 产生一定的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而几何要素的形位误差会直接影响机械产品的工作精度、运动平稳性、 密封性、耐磨性、使用寿命和可装配性等。

常用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示例

常用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示例

基准轴线 被测轴线
t为同轴度公差
被测轴线 被测轴线的理想位置
意佳有限公Q司C 技 能 手 册
BEST IDEAL LIMITED
A轴线对B轴线的同轴度 大于0.01
20 轴 线对 A、 B、 C面 的
编码号率:差BI不-0大03于0.1 版本:A/1 页次:11/44 日期:July 16, 2018
4、本公司常用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示例
名称
误差形式
代号标注示例
被测直线
文字说明示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直线度
t为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分差
A线的直线度误差不大于
t是在任意方向的直线度公差
平面度 真圆度 圆柱度
t为平面度公差 被测圆柱面
t为圆度公差, t=R(max)-R(min)
被测圆柱面
t为圆柱度公差, t=R(max)-R(min)
编不号大:于B0I-.00033 版本:A/1 页次:10/44 日期:July 16, 2018
文字说明示例
被测平面
基准平面
平行度
T为平面对平面的平行度公差
被测平面
基准轴线 A
t为平面对轴线的平行度公差
A面对B面的平行度误差 0.01
平 面 B对 20H8 轴线 的 平 差不大于0.03
同轴度 位置度
20f7 轴线的直线度误 于0.01
A面的平面度误差不大于
16g6的圆度误差不小于
6g7的圆柱度误差不大 0.005
被测平面
垂直度
基准平面
t为平面对平面的垂直度公差
意佳有限Q公C司技 能 手 册
BEST IDEAL LIMITED
名称

形位公差理论和标注实例

形位公差理论和标注实例

形位公差的标注(1) 代号中的指引线箭头与被测要素的连接方法 :当被测要素为线或表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 a。

当被测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见右图 b;当被测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可以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上,见右图 c。

(2) 对于位置公差还需要用基准符号及连线表明被测要素的基准要素,此时基准符号与基准要素连接的方法:当基准要素为素线及表面时,基准符号应靠近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标注,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 a。

当基准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应与该尺寸线对齐,见上图b。

当基准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可以直接靠近公共轴线或中心线标注,见上图 c。

(3) 当基准符号不便直接与框格相连时,则采用基准代号(点击此处查看画法)标注,其标注方法与采用基准符号时基本相同,只是此时公差框格应为三格或多格,以填写基准代号的字母,见下图。

(4) 当位置公差的两要素,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允许互换时,即为任选基准时,就不再画基准符号,两边都用箭头表示,见下图。

(5) 当同一个被测要素有多项形位公差要求,其标注方法又是一致时,可以将这些框格画在一起,共用一根指引线箭头,见下图。

(6) 若多个被测要素有相同的形位公差 (单项或多项) 要求时,可以在从框格引出的指引线上绘制多个箭头并分别与各被测要素相连,见下图。

(7) 如需给出被测要素任一长度 (或范围) 的公差值时,其标注方法见图 a。

如不仅给出被测要素汪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还需给出被测要素全长(或整个要素)内的公差值,其标注方法见下图 b。

Example:形位公差间的关系及取代应用国家标准 GB1182~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包括形状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定向位置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定位位置公差——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跳动——径向、斜向、端面圆跳动,径向、端面全跳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位公差的标注(1)代号中的指引线箭头与被测要素的连接方法:当被测要素为线或表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a。

当被测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见右图b;当被测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可以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上,见右图c。

(2)对于位置公差还需要用基准符号及连线表明被测要素的基准要素,此时基准符号与基准要素连接的方法:当基准要素为素线及表面时,基准符号应靠近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标注,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a。

当基准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应与该尺寸线对齐,见上图b。

当基准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可以直接靠近公共轴线或中心线标注,见上图c。

(3)当基准符号不便直接与框格相连时,则采用基准代号(点击此处查看画法)标注,其标注方法与采用基准符号时基本相同,只是此时公差框格应为三格或多格,以填写基准代号的字母,见下图。

(4)当位置公差的两要素,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允许互换时,即为任选基准时,就不再画基准符号,两边都用箭头表示,见下图。

(5)当同一个被测要素有多项形位公差要求,其标注方法又是一致时,可以将这些框格画在一起,共用一根指引线箭头,见下图。

(6)若多个被测要素有相同的形位公差(单项或多项)要求时,可以在从框格引出的指引线上绘制多个箭头并分别与各被测要素相连,见下图。

(7)如需给出被测要素任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时,其标注方法见图a。

如不仅给出被测要素汪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还需给出被测要素全长(或整个要素)内的公差值,其标注方法见下图b。

Example:形位公差间的关系及取代应用国家标准GB1182~1184《形状和位置公差》包括形状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定向位置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定位位置公差——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跳动——径向、斜向、端面圆跳动,径向、端面全跳动。

这些项目中有些虽然概念不同,但却有密切联系,有些项目比较相似或受其他项目控制,有些是单项公差,有些属于综合公差,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取代应用。

但对这一问题往往未能注意,有时设计人员绘制了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但对于形位公差的标注却比较草率从事,常常出现标注不当或重复标注的现象。

有时由于技术人员对它的理解不同,造成应用上的混乱,给零件的制造和检测带来困难,因此,有必要深刻了解形状和位置公差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它们的各种取代用法,这样,在标注零件的形位公差时,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做到最简洁、最明确、最实用,加工最经济,检测最方便。

一、形状公差 1. 圆柱度、直线度、圆度 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的公差带是以公差值t 为半径差的两个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剖面和轴剖面内的各项形状公差,诸如圆度、轴线直线度,素线直线度等。

使用时,一般标注了圆柱度就没有必要再标注圆度,直线度。

如果一定要单独标注圆度、直线度,则其公差值必须小于圆柱度公差值(见图1),以表示设计上对径向或轴向形状公差提出进一步要求。

通常,圆柱度误差用圆度仪或配备计算机的三坐标测量装置检测,如果没有这些装置,最好不要使用圆柱度,此时可分别用圆度和圆柱面素线的平行度来代替使用(见图2)。

用圆度和平行度来代替圆柱度时,应根据圆柱体的长径比确定圆度公差值与平行度公差值。

o 当圆柱体长度大于其直径时,素线平行度公差值必须相应大于其圆度公差值(见图3a)。

o 当圆柱体长度等于其直径时,素线平行度公差值与其圆度公差值也应相等(见图3b)。

o 当圆柱体长度小于其直径时,素线平行度公差值必须相应小于其圆度公差值(见图3c)。

图1 圆柱度与圆度或直线度同时标注图2 圆度与平行度组合代替圆柱度2. 圆度、线轮廓度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其公差带是以公差值t 为半径差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其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t 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从线轮廓度公差带(见图4b)可见,线轮廓度不仅要求它的轮廓形状正确,还有一定的尺寸要求,即它的理想形状与尺寸有关,类似于尺寸偏差。

而圆度则不然,它只限制两同心圆的半径之差,至于两同心圆的直径大小没有要求,两同心圆的位置不确定。

所以,标注了线轮廓度可以得到类似于采用包容原则的效果(如图4c 实际曲线必须位于直径为79.9mm 与80.1mm 的两个同心圆之间)。

图4a 与图4c 标注的效果实际是一样的。

a)L >D b)L =D c)L <D 图3 按圆柱体长径比确定圆度公差与平行度公差图4 线轮廓度与包容原则众所周知,包容原则应用于单一要素时能综合控制圆柱孔或轴的纵、横截面的各种形状误差,其中包括圆度误差。

所以标注了线轮廓度就可以完全控制圆度误差,而不必标注圆度,即线轮廓度可以取代圆度使用。

一般对于圆曲线使用圆度比较直观、明确,尤其是在实际生产中测量圆度广泛采用两点、三点法极为方便。

而线轮廓度则专用于非圆曲线。

二、位置公差与形状公差零件被测要素的实际位置、方向总是和它的实际形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关联图5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同时标注图6 同轴度综合控制平行度图7 位置度综合控制垂直度与直线度图8 位置度综合控制同轴度图9 位置度综合控制对称度要素的理想边界控制了要素的实际位置和方向,也必然控制了该要素的形状误差。

为了操作方便起见,不论用综合量规检验还是用指示式量仪测量,一般都直接在被测量要素的轮廓表面进行。

所以位置误差是实际位置和实际形状所产生的综合效果,即测得的位置误差中包含了形状误差。

所以通常同一要素给出的形状公差值应小于位置公差值(见图5)。

三、定向位置公差与定位位置公差定向公差与定位公差的关系如同位置公差与形状公差关系一样,通常定位公差可以控制定向要求,因为被测实际要素在定位公差带内不仅其位置公差变化(平移)受到控制,同时方向变化(角位移)亦受到控制。

1.同轴度、平行度如图6中两孔轴线同轴度公差完全可以控制两轴线的平行度要求,因其控制了被测轴线对基准的平移、倾斜或弯曲,所以不必再标注两孔轴线平行度。

2.位置度与垂直度位置度是一项综合公差。

如图7所示,两孔轴线的直线度及两孔轴线对基准面的垂直度可由位置度综合控制,没有必要再重复标注。

3.定位公差(位置度、同轴度、对称度)所有定位公差的项目可由位置度来取代标注(见图8、图9)。

图8及图9中的a)与b)具有同样的控制效果,公差带形状及检测方法相同。

由此完全可以用位置度取代同轴度和对称度。

由于在生产中对上述情况标注同轴度和对称度比标注位置度更直观明确,所以图样上标注同轴度和对称度更恰当,而位置度通常用于限制点、线的位置误差。

四、各种跳动1.径向圆跳动与径向全跳动2.端面圆跳动与端面全跳动端面圆跳动的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直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t的圆柱面区域(见图11a)。

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是垂直于基准轴线,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见图11b)。

显然端面圆跳动仅仅是端面全跳动的一部分,两者作用效果是不同的。

应该根据功能要求来确定是标注端面全跳动还是端面圆跳动。

通常,只有当端面的平面度足够小时,才能用端面圆跳动代替端面全跳动。

例如,对于安装轴承的轴肩,因其径向尺寸(d1-d2)较小,可以用控制端面圆跳动误差来达到控制端面全跳动的目的(见图12)。

3.径向圆跳动与斜向圆跳动对于圆锥表面和对称回转轴线的成形表面一般应标注斜向圆跳动。

只有当锥面锥角较小时(如α≤10°)才可标注径向圆跳动代替斜向圆跳动,以便于检测。

如图13所示,设径向圆跳动误差为H,斜向圆跳动误差为h,则:h=Hcosα。

径向圆跳动的公差带是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意的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t ,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见图10a),其公差带限制在两坐标(平面坐标)范围内。

径向全跳动的公差带是半径为公差值t ,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见图10b),其公差带限制在三坐标(空间坐标)范围内。

由于径向全跳动测量比较复杂,所以经常用测量径向圆跳动来限制径向全跳动。

必须指出,在用测量径向圆跳动代替径向全跳动时,应保证被测量圆柱面上的母线对基准轴线的平行度,或者是被测量圆柱面的轴向尺寸较小,并借助于工艺方法可以保证母线对基准轴线平行度误差不大时,方可应用。

为确保产品质量,应使径向圆跳动误差值与母线对基准轴线的平行度误差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要求的径向全跳动公差值。

五、跳动公差与其他形位公差1. 径向圆跳动、圆度、同轴度2. 端面圆跳动、端面全跳动、端面垂直度、平面度a. 端面圆跳动和端面垂直度图10 径向圆跳动与径向全跳动 图11 端面圆跳动与端面全跳动 图12 用端面圆跳动控制端面全跳动 图13 斜向圆跳动端面垂直度限制整个端面对基准轴线的垂直情况。

公差带是垂直于基准轴线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它不仅限制了整个被测端面对基准轴线的垂直度误差,也限制了整个被测端面的平面度误差。

而端面圆跳动仅仅限制被测圆周上各点的位置误差和在该圆周上沿轴向的形状误差,而不控制整个端面的平面度误差和垂直度误差。

当被测端面对基准轴线存在端面圆跳动误差时,则被测端面必然存在垂直度误差,反之,当端面存在垂直度误差时,端面圆跳动误差却可能为零(见图15),此时存在端面平面度误差。

所以,标注端面垂直度公差可以控制端面圆跳动和端面平面度误差。

在设计时,对一般起固定联接作用的端面,应优先采用端面圆跳动公差,因为这样检测方便,例如,安装滚动轴承的轴肩,齿轮坯端面等。

当对加工定位作用比较重要的端面,应采用垂直度公差,以便同时控制平面度误差。

如车床花盘端面、立车工作台面等。

b.端面全跳动和端面垂直度端面全跳动和端面垂直度公差对被测要素的控制是完全相同的,两者可以相互取代,也可以采用相同检测方法。

在生产中,端面全跳动用于工件能够(方便地)围绕基准中心线回转的工件,如一般的轴类零件。

而箱体类零件的端面与孔中心线通常标注垂直度公差。

3. 径向全跳动、圆柱度、同轴度 a. 径向全跳动公差是一项综合控制指标 对单一要素的径向全跳动就是圆柱度。

但对关联要素的径向全跳动则可以同时控制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

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径向全跳动与圆柱度等同起来。

有圆柱度误差必导致有径向全跳动误差,同样有同轴度误差也必导致有径向全跳动误差(见图16)。

b. 取代用法i. 对单一要素和圆柱表面的全跳动误差的检测,如受到零件结构或检测设备的限制,可用素线的平行度和圆度代替(如图17a 与17b 的标注等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