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数学教育学0350试题与答案
2017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7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完整版)感谢凯程陆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大贡献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A.实用主义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文化教育学【解析】B批判教育学喜欢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从阶级分析的离场研究教育,关注意识形态。
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解析】D请注意,A和B是价值取向,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以下道德教育模式中,将“学会选择”作为核心理论的是A.价值澄清模式B.认识发展模式C.体谅模式D.社会学习模式【解析】A价值澄清模式重在让学生“选择”价值观。
4.某语文老师在古诗单元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了写七律诗的作业,根据布鲁姆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该作业在认识目标的分类中属于A.分析B.理解C.评价D.综合【解析】D学生去写一首七律诗,是调用了对所有七律诗的知识去完成的,所以是综合。
5.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差异在于A.评价目的不同B.评价方法不同C.评价内容不同D.评价主体不同【解析】A形成性评价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终结性评价是为了甄别学生。
6.我国1958年确立的教育方针强调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C.坚持立德树人D.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解析】A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7.我国中学曾经分别开设《动物学》和《植物学》的两个科目,后来合并为《生物学》一个科目,从课程组织的类型来看,合并后的《生物学》属于A.融合课程B.综合课程C.分科课程D.核心课程【解析】A两个科目合并为新的科目就叫做融合课程。
8.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的拥护者,在教学模式上更倾向于选择A.程序教学模式B.掌握教学模式C.探究教育模式D.范例教学模式【解析】CABD均属于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数学真题和参考答案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5分,共40分)1.若lim ()0x a f x k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0,)r k ∀∈,0δ∃>,(,)x a a δδ∀∈-+,且x a ≠ ,有()f x r >B. (0,)r k ∀∈,(,)x a a δδ∀∈-+,且x a ≠ ,有()f x r >C. (0,)r k ∀∈,0δ∃>,(,)x a a δδ∀∈-+,有()f x r >D. (0,)r k ∃∈,(,)x a a δδ∀∈-+,有()f x r >2.下列矩阵所对应的线性变换为y x =-的对称变换的是( )A.1101⎛⎫⎪⎝⎭ B.1110⎛⎫ ⎪⎝⎭ C. 1111-⎛⎫ ⎪-⎝⎭ D. 0110⎛⎫⎪-⎝⎭3.母线平行于x 轴且通过曲线 2222222160x y z x y z ⎧++=⎪⎨-+=⎪⎩的柱面方程是( )A.椭圆柱面 223216x z +=B.椭圆柱面 22216x y +=C.双曲柱面22316y z -=D. 双曲柱面22216y z -=4.若()f x 是连续函数,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f x 存在唯一的原函数()xa f t dt ⎰B. ()f x 有无穷多个原函数C. ()f x 的原函数可以表示为()+x af t dt r ⎰(r 为任意数) D. ()xa f t dt ⎰ 是()f x 的一个原函数5.设A 和B 为任意两个事件,且A B ⊂,()0P B >,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P B P A B <B. ()(|)P A P A B ≤C.()(|)P B P A B >D. ()(|)P A P A B ≥6.设102030201A ⎛⎫⎪= ⎪ ⎪⎝⎭,下列向量中为矩阵A 的特征向量的是( )A.TB. (2,0,1)TC. (101)T -,,D. (0,0,1)T7.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I-VI 卷)的我国数学家是( )A.徐光启B.刘徽C.祖冲之D.杨辉8.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这个定义方式属于( )A.公理定义B.属加种差定义C.递归定义D.外延定义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9.已知椭圆面方程2222+36x y z +=。
2017上半年数学学科知识与教 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答案

2017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1、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 若=a〉0,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r(0,a),N〉0,当n〉N时,有a〉rB. r(0,a),N〉0,当n〉N时,有a〉rC. r(0,a),N〉0,当n〉N时,有a〉rD. N〉0,r(0,a),当n〉N时,有a〉r2. 下列矩阵所对应的线性变换为关于y=-x的对称变换的是()A. B C D3. 空间直线:与它们的位置关系是()A. 与垂直B. 与相交,但不一定垂直C. 与为异面直线D. 与平行4. 设f(x)在[a,b]上连续且,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对任意x[a,b],都有f(x)=0B. 至少存在一个x[a,b],使f(x)=0C. 对任意x[a,b],都有f(x)=0D. 不一定存在x[a,b],使f(x)=05. 设A、B为任意两个事件,且AB,P(B)〉0,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P(B)P(A\B)B. P(A)P(A\B)C. P(B)P(A\B)D. P(A)P(A\B)6. 设A=下列向量中为矩阵A的特征向量的是()A. (0,1)B. (1,2)C. (-1,1)D. (1,0)7. 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Ⅰ-Ⅵ卷)的我国数学家是()A. 徐光启B. 刘徽C. 祖冲之D. 杨辉8. 在角、等边三角形、矩形和双曲线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有()A.1个B.2个C.3个D.4个2、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9. 已知抛物面方程2x+y=z(1) 求抛物面上点M(1,1,3)处的切平面方程;(4分)(2) 当k为何值时,所求切平面与平面3x+ky-4z=0相互垂直。
(3分)10. 已知向量组a=(2,1,-2,),a(1,1,0),a=(t,2,2)线性相关。
(1) 求t的值;(4分)(2) 求出向量组的一个极大线性无关组。
2017年下教师资格证初级数学真题及答案

A.线段
B.正五边形
C.平行四边形
D.椭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35 分)
9.将平面曲线 y=x2 分别绕 y 轴和 x 轴旋转一周,所得旋转曲面分别记作 S1 和 S2。 (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分别写出曲面 S1 和 S2 的方程;(4 分) (2)求平面 y=4 与曲面 S1 所围成的立体的体积。(3 分)
6.已知随机变量 X 服从正态分布 N(μ, ),设随机变量 Y=2X,那么 Y 服从的分布是( )。
A.N( μ, )
B.N(4μ,4 )
C.N( μ,4 )
D.N(μ, )
7.“矩形”和“菱形”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
A.同一关系
B.交叉关系
C.属种关系
D.矛盾关系
8.下列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针对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该教师的教学目标,分析该例题的设计意图;(10 分) (2)类比上述例题中的问题二,设计一个新问题,使之符合教学目标③的要求;(8 分) (3)设计该例题的简要教学流程(8 分),并给出解题后的小结提纲。(4 分)
2017 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六、教学设计题(本大题 1 小题,30 分)
17.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后,某教师设计了一节习题课的教学目标: ①进一步理解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②能综合运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等知识解决问题; ③提高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他的教学过程设计中包含了下面的一道例题: 如图 1,在四边形 ABCD 中,E,F,G,H 分别是 AB,BC,CD,DA 的中点。 问题一 求证:四边形 EFGH 是平行四边形; 问题二 如何改变问题中的条件,才能分别得到一个菱形、矩形、正方形?
(完整word版)2017全国三卷理科数学高考真题及答案(3),推荐文档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理科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22(,)1x y x y +=│,B ={}(,)x y y x =│,则A I B 中元素的个数为A .3B .2C .1D .02.设复数z 满足(1+i)z =2i ,则∣z ∣=A .12B CD .23.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 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 B .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C .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份D .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 4.(x +y )(2x -y )5的展开式中x 3y 3的系数为A .-80B .-40C .40D .805.已知双曲线C :22221x y a b -= (a >0,b >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x =,且与椭圆221123x y +=有公共焦点,则C 的方程为 A .221810x y -=B .22145x y -= C .22154x y -= D .22143x y -= 6.设函数f (x )=cos(x +3π),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f (x )的一个周期为?2πB .y =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x =83π对称C .f (x +π)的一个零点为x =6π D .f (x )在(2π,π)单调递减 7.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为使输出S 的值小于91,则输入的正整数N 的最小值为A .5B .4C .3D .28.已知圆柱的高为1,它的两个底面的圆周在直径为2的同一个球的球面上,则该圆柱的体积为A .πB .3π4C .π2D .π49.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1,公差不为0.若a 2,a 3,a6成等比数列,则{}n a 前6项的和为A .-24B .-3C .3D .810.已知椭圆C :22221x y a b+=,(a >b >0)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1,A 2,且以线段A 1A 2为直径的圆与直线20bx ay ab -+=相切,则C 的离心率为A.BCD .1311.已知函数211()2()x x f x x x a ee --+=-++有唯一零点,则a =A .12-B .13C .12D .112.在矩形ABCD 中,AB=1,AD=2,动点P 在以点C 为圆心且与BD 相切的圆上.若AP u u u r=λAB u u u r +μAD u u u r,则λ+μ的最大值为A .3B .C.D .2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三真题及答案解析 .doc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三真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2分)(1)若函数⎪⎩⎪⎨⎧≤>-=0,,0,cos 1)(x b x axxx f 在0=x 处连续,则( ) )(A 21=ab 。
)(B 21-=ab 。
)(C 0=ab 。
D (2=ab 。
【答案】)(A【解】aax x f x 21cos 1lim)00(0=-=++→,b f f =-=)00()0(,因为)(x f 在0=x 处连续,所以)00()0()00(-==+f f f ,从而21=ab ,应选)(A 。
(2)二原函数)3(y x xy z--=的极值点为( ))(A )0,0(。
)(B )3,0(。
)(C )0,3(。
)(D )1,1(。
【答案】)(D【解】由⎪⎩⎪⎨⎧=--='=--='023,02322x xy x z y xy y z yx 得⎩⎨⎧==0,0y x ⎩⎨⎧==1,1y x ⎩⎨⎧==3,0y x ⎩⎨⎧==0,3y x y z xx 2-='',y x z xy 223--='',x z yy 2-='',当)0,0(),(=y x 时,092<-=-B AC ,则)0,0(不是极值点;当)1,1(),(=y x 时,032>=-B AC 且02<-=A ,则)1,1(为极大点,应选)(D 。
(3)设函数)(x f 可导,且0)()(>'⋅x f x f ,则( ))(A )1()1(->f f 。
)(B )1()1(-<f f 。
)(C |)1(||)1(|->f f 。
)(D |)1(||)1(|-<f f 。
【答案】)(C 【解】若0)(>x f ,则0)(>'x f ,从而0)1()1(>->f f ;若0)(<x f ,则0)(<'x f ,从而0)1()1(<-<f f ,故|)1(||)1(|->f f ,应选)(C 。
2017年考研数学三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数学三试题本试卷满分150,考试时间180分钟一、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1)若函数0,(),0,x f x b x >=⎪≤⎩在0x =,处连续,则( )(A )12ab =(B )12ab =-(C )0ab =(D )2ab =(2)二元函数(3)z xy x y =--的极值点是( ) (A )(0,0)(B )(0,3)(C )(3,0)(D )(1,1)(3)设函数()f x 可导,且()()0f x f x '>,则( ) (A )(1)(1)f f >- (B )(1)(1)f f <-(C )(1)(1)f f >- (D )(1)(1)f f <-(4)设级数211sin ln 1n k nn ∞=⎡⎤⎛⎫-- ⎪⎢⎥⎝⎭⎣⎦∑收敛,则k =( ) (A )1(B )2(C )1-(D )2-(5)设α是n 维单位列向量,E 为n 阶单位矩阵,则 (A )TE αα-不可逆 (B )TE αα+不可逆(C )2T E αα+不可逆(D )2TE αα-不可逆(6)设矩阵200021001A ⎡⎤⎢⎥=⎢⎥⎢⎥⎣⎦,210020001B ⎡⎤⎢⎥=⎢⎥⎢⎥⎣⎦,100020002C ⎡⎤⎢⎥=⎢⎥⎢⎥⎣⎦,则 (A )A 与C 相似,B 与C 相似(B )A 与C 相似,B 与C 不相似 (C )A 与C 不相似,B 与C 相似(D )A 与C 不相似,B 与C 不相似(7)设,,A B C 为三个随机事件,且A 与C 相互独立,B 与C 相互独立,则A B ⋃与C 相互独立的充要条件是(A )A 与B 相互独立(B )A 与B 互不相容(C )AB 与C 相互独立(D )AB 与C 互不相容(8)设12,(2)n X X X n ≥为来自总体(,1)N μ的简单随机样本,记11ni i X X n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21()nii Xμ=-∑服从2χ分布(B )212()n X X -服从2χ分布(C )21()nii XX =-∑服从2χ分布(D )2()n X μ-服从2χ分布二、填空题:9-14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9)3(sin x dx ππ-=⎰_______。
2017年上半年真题试卷答案

2017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解析】由数列极限的定义, 0lim >a a n n =∞→,则有0>ε∀,∃正整数N ,当N n >时,有ε<a a n -。
所以对于),(a r 0∈∀,若令0>r a ε-= ,0>N ∃,当 N n >时,有r a a a n --<,即r a a a r a n ----<)<(,可得r a n > 。
2.C 【解析】设任意点),(y x F =1,易得1F 关于x y -=的对称点),(x y F --=2。
因此,设该题所求矩阵为⎥⎦⎤⎢⎣⎡22211211a a a a ,可列式⎥⎦⎤⎢⎣⎡⎥⎦⎤⎢⎣⎡=⎥⎦⎤⎢⎣⎡--y x a a a a x y 22211211 ,得⎩⎨⎧+=-+=-y a x a x y a x a y 22211211,⇒⎩⎨⎧=-=-==011022211211a a a a ,,, ,即所求矩阵为⎥⎦⎤⎢⎣⎡--0110。
3.D 【解析】先求1l ,2l 的方向向量,k j i kj i 864023221++-=-,所以1l 的方向向量是(-4,6,8) ;k j i kj i 432102121--=-,2l 的方向向量是(2,- 3,- 4) 。
两个方向向量成比例,所以两条直线平行。
4.B 【解析】因为)(x f 在[a ,b ]上连续,所以由定积分中值定理可知,][0b a x ,∈∃,⎰==-ba x x f ab x f 0d 0)())((,即00=)(x f 。
5.B 【解析】因B A ⊂,且1≤)(B P ,故)()()()()(B A P B A P B P AB P A P ||≤==。
6.D 【解析】令0313021=--=---=-))((λλλλλA E ,可得λ =1或3。
当λ = 1时,0=-x )(A E 的基础解系为T 01),(=α,即对应特征值1的特征向量为)(011≠k k α,当λ = 3时,03=-x )(A E 的基础解系为T11),(=β,即对应特征值3的特征向量为)(022≠k k 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设计CAI课件脚本时,忽视了我们的对象是知识相对不丰富、认识事物不全面的小学生。课件设计时有成人化倾向,以成人的审美情趣、认识事物的方法、理解问题的角度来设计CAI课件。我认为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审美观,站在小学生的视角上,多为学生着想,设计出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审美情趣的课件。
(五)、播发动画激发学生想象力
针对小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典故、迷语、趣闻等,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思维,丰富联想,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识学习中去,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⒈重形式轻内容。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像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但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反而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譬如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一位教师想让学生计算几道进位加法而设计一副美丽的迷宫,在迷宫内写出算式,然后问学生:“看哪个小朋友最先算出来?”没几个小朋友算出来,原因是大部分学生被那美丽的迷宫迷住了,这样的多媒体课件就偏离了教学目标,冲淡了教学主题。
(2)要求学生作出积极的反应;
(3)对学生的反应要有及时的反馈和强化;
(4)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进度;
(5)使学生有可能每次都作出正确的反应,把错误降低到最低的限度.
2.简述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涵义及其特征
答:所谓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数学活动经验有以下的特征: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应用数学2017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数学教育学【0350】A卷
大作业满分:100 分
一、简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简述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法的基本要点
答:程序教学法的基本要点是:
(1)把教材分成具有逻辑联系的“小步子”;
(三)、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适时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疑问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导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学生思维转折处采用恰当方法及时点拨提示,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又少走弯路,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例如当学生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学生在计算半圆周长时,常把圆周长的一半误为半圆周长。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一是受圆周长计算方法和“半”(1/2)字的影响。二是在思维转折处发生了障碍,没考虑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二者的区别。此刻,展示半圆图(弧长和直径可以分离的复合片)。通过抽拉演示并伴以“半圆周长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一提问,学生就会立刻明白错在哪里,并使之印象非常深刻。
(四)、在学生思考问题受阻时的作用
我们教师如能在学生思维困惑处介入电教媒体,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也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投影在银幕呈现“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等分数概念诸多要素有了全面的感知,即而抽象概括,一个东西(一个苹果、蛋糕)、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些小旗、一片森林、一群羊、一队小朋友)都可看作单位"1"(同时银幕不断显示这些画面,加深对单位"1"的具体理解——单位"1"小可小到比细胞还小,大可大到整个宇宙)。由平均分成2份、3
二、实践与综合运用题(60分)
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工作(可选择小学、初中、高中其中之一),分析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优势与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答题提示:
1.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优势;(20分)
2.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容易出现的问题;(20分)
3.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策略。(20分)
⒋认识上的偏差。
有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片面理解,认为只要使用了现代的教学设备,就是进行了现代多媒体教学,因此公开课一定要用多媒体。有的教师为了上一堂公开课,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制作课件上,为表现艺术美感,在课件中使用大量的音乐,有的甚至在学生思考问题时还配以背景音乐。没有把媒体与教学内容充分整合,认真分析哪些内容用什么方式表现为好,利于学生学习。也有的教师忽视了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在设计课件时内容涵盖一节课的全部内容,包括激情导入、设疑、例题讲解、练习题、课外知识等。这样一来,教师只是多媒体的操作者,而且这样大的信息量,势必造成媒体对学生长时间的刺激,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了不断变化的屏幕上,忽视也来不及分析理解重要的知识点,造成消化不良,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吃力,加之长期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丧失新鲜感,若教师教学组织不当,学生感觉单调,视觉疲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像这种“相遇问题应用题”的教学,我认为既要帮助学生理解运动方向的概念,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掌握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解法一,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动画画面:
一声铃响后,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用不同颜色表示同一时间内两人所行的路程。我根据屏幕的演示,引导学生思考:求出2小时后两人所走的路程之和,即是赣州、南康两地间的距离。列式为:10×2+8×2=36(千米)。
多媒体教学应该发扬传统教学的精华,切不可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抛弃优势方面,只为赶时髦,摆花架子,顾此失彼。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将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整合,发挥各种教学手段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在教学中使它们取长补短。
三、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策略
⒈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兴趣培养。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解法二,我利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将甲、乙两人在第1、2小时所行的路程的画面分别移动,再合并在一起,我再结合动画问:“怎样求两人2小时所行路程之和?”学生根据画面演示的情况,很快得出:先求出甲、乙两人一小时的速度和,再乘以2小时,即可以求出赣州、南康两地间的距离。列式为:(10+8)×2=36(千米)。
(1)数学活动经验,是具有数学教学目标的主动学习的结果;(2)数学活动经验,专指对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具体操作和探究所获得的经验,以区别于广义的抽象数学思维所获得的经验;(3)数学活动经验,是人们的“数学现实”最贴近现实的部分;(4)学生积累的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和探究性学习联系在一起,使其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⒉重媒体轻教师。
有些多媒体教学课,会出现不分课程内容,过分依赖媒体技术,僵化地使用现代化媒体的现象。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外,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这种情感的交流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有语言手势、肌体动作以及神态等等。而现在的有些CAI教学缺少了教师的热情参与,教师成为课件的放映员,学生成为缺乏活力的观众,课件成了一本供学生观看的“课本”。既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思考,又增加了学生视觉上的负担,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很不利。我认为现代媒体只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辅助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不应丧失的,现代教育技术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之一。
份„„最后抽象为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将抽象出来的各个本质
属性综合起来就很自然地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各个击破
为使学生设身处地思考问题,还可以创设特定的故事情境导入新课。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可用动画创设故事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同时”、“相向”两概念的意义,促进了对新知识的探究。教学时,在两张胶纸上各画一汽车,通过抽拉直观演示,显现两车相遇的全过程。如这样分解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a时间:同时;b地点:两地;c方向:相对;d结果:相遇。待学生掌握了这些特征后,进一步通过投影片抽、拉的演示,弄清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等概念的含义。即速度和——单位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相遇时间——从两车同时出发到同时相遇所经过的时间;相距距离——相遇的这段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教者通过投影直观演示,突出了相向而行的两车各从起点出发开始直到两车相遇难点。突破了难点后,学生对相遇应用题特征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因而解答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这样既生动有趣,又蕴含着知识,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帮助学生理解新知,为课堂教学的成功铺下基石。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动画来模拟甲、乙两人运动方向: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甲或乙先行的情况,显示了或走或停的动态过程,形象有趣的把解题思路呈现给学生,形成表象,变抽象为形象,置学生于所创设的情境中,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教《圆的认识》,教师设计米老鼠和唐老鸭进行骑车比赛,先是米老鼠骑“三角形”车轮,唐老鸭骑正方形车轮的比赛,它们虽然想方设法让车子转动车子就是不动的滑稽样,让同学们哈哈大笑。第二场比赛,米老鼠骑轴心不在圆心的车子颠簸不止,唐老鸭骑轴心在圆心的车子平稳行驶的场面,让学生自己提出有关数学问题然后小组合作解答,这样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不但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作用,对数学有了一种亲切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大胆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