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太阳岛外滩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 与水质生物评价
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资源综合评价方案

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资源综合评价方案湿地公园类似于小型保护区,但又不同于保护区和一般公园,它是集湿地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方面于一体的典型生态型公园,它也是解决湿地开发与保护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因此,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知指导意义。
在评价时参考《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和《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等法规和标准,对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了科学评价,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保护价值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是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利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是开展松花江沿岸各种珍惜鸟类、鱼类、珍惜植物研究的基因库和就地保护的重要基地。
此外,由于市松花江沿岸的湿地是距市最近的湿地,它对于净化松花江水体,市空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因此,对其保存完好的部分进行重点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自然生态评价1.1.1生态效益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肾脏”,湿地公园重点生态保护区是湿地生态系统的缩影,它所具有的生态功能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维持人类经济活动和创造人类社会福利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生态功能不能被人类直接消费,它是具有巨大潜力的间接用途的功能。
(1)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内保存较完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极强的蓄水、集水和保水功能。
湿地素有“地球之肾”之称,这也正是对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的真实写照。
湿地公园内的河流泡沼和湿生植被都发挥着上述的功能,产生着巨大的生态效益。
(2) 调节气候。
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是松花江流域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于调节该区域内的气候起到重要的作用。
该区域内生态环境和气候比较稳定,对周围地区的气候维持和调节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日常生活起到保障作用。
北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的生物评价

北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的生物评价曹然;黎征武;毛建忠;盛萧;王旭涛;邓培雁【摘要】Water quality bioassessment was conducted based on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s investigated at 25 sampling sites in the Beijiang River.In this study, 46 genera of macroinvertebrates belonging to 31 families and 15 orders were identified, among which aquatic insects (30 genera), mollusks (eight genera), annelids (six genera), and crustaceans (two genera) accounted for 65.22%, 17.39%, 13.04%, and 4.35% of the total, respectively.Polypedilum, Barbronia, and Branchiura sowerbyi were the dominant species among all the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s.The Shannon-Wiener index, Margalef index, Pielou index, biotic pollution index (BPI), biotic index (BI), family biotic index (FBI), and Goodnight-Whitley modified index (GBI) were used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Beijiang Riv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riety and the number of macroinvertebrate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had changed remarkably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1980s.The biodiversity had decreased, the proportion of pollution-tolerant species had increased, and the water quality had deteriorated according to physical and chemical parameters.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 seven biological indices showed a certain difference.Some of the indices 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each other.The BPI and FBI indices were more adaptable to the water quality bioassessment of the Beijiang River due to their accuracy and rationality.The water quality was at low orextremely low levels at six sites, at moderate levels at 16 sites, and at high levels at three sites, indicating that the water quality at all the 25 sites was at a moderate level on the whole.Human activities had some influence on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river.The overall water quality of the Beijiang River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based on water quality bioassessment.%对北江25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并根据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对水质进行生物评价.研究中共采集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46属,分别隶属于15目31科,其中水生昆虫30属,占65.22%;软体动物8属,占17.39%;环节动物6属,占13.04%;甲壳动物2属,占4.35%.出现频率最高的3个种属分别为多足摇蚊属(Polypedilum)、巴蛭属(Barbronia)以及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sowerbyi).应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生物学污染指数BPI (biotic pollution index)、BI(biotic index)、FBI(family biotic index)、Goodnight-Whitley修正指数(GBI)7种生物指数对北江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20世纪80年代的评价结果相比,北江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在种类和数量等多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耐污种所占比例增加,水质理化参数恶化;7种生物指数的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指数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FBI指数和BPI指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更强,适用于北江水质的生物评价.在25个采样点中,6个采样点水质综合评价等级为较差或极差,16个采样点水质评价等级为一般,3个采样点水质等级为良好,整体水质属于一般的水平.人类活动对河流的水质状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水质生物学的角度衡量,北江水质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期刊名称】《水资源保护》【年(卷),期】2017(033)004【总页数】8页(P80-87)【关键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生物评价;水质;北江【作者】曹然;黎征武;毛建忠;盛萧;王旭涛;邓培雁【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云南昆明 650106;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 广东广州510611;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6近年来,生物评价法已成为河流健康评估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1]。
大型底栖动物快速生物评价指数在城市河流生态评估中的应用

大型底栖动物快速生物评价指数在城市河流生态评估中的应用大型底栖动物快速生物评价指数(Macroinvertebrate Rapid Biotic Assessment Index,简称MMI)是一种用于评估水体生态质量的指标。
它通过研究底栖无脊椎动物(比如昆虫、螃蟹、蚯蚓等)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来评估水体生态的健康状况。
底栖无脊椎动物对环境的敏感性较高,可以作为水体环境质量的灵敏指标。
在城市河流生态评估中,MMI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MMI能够快速且准确地评估城市河流水体的生态质量。
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河流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和水环境污染,水体生态出现问题的几率较高。
使用MMI指标可以通过采集底栖无脊椎动物样本并对其进行鉴定统计,快速评估水体的生态状况。
指标的计算方法简单且易于操作,减少了评估的时间和资源成本。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地点的MMI值,可以了解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MMI能够提供城市河流水体生态系统的快速修复评估。
城市河流的改造和修复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城市化过程中,河流受到了很大的破坏,水体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往往发生变化。
使用MMI指标可以评估修复工作的效果,判断水体生态系统是否恢复到较佳状态。
通过监测MMI值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修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
此外,MMI还可以评估不同修复方法的效果,为选择最合适的修复方案提供参考。
再次,MMI能够评估城市河流水体生态服务功能。
城市河流不仅是生态系统,也是提供给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所需的重要资源。
通过评估MMI指标,可以了解水体生态系统对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比如水源涵养、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持等。
这有助于城市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更好地认识到城市河流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最后,MMI的应用还可以促进公众参与城市河流生态保护。
公众是城市河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之一、通过开展底栖无脊椎动物样本采集和MMI指标计算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公众对水生生态的认知和关注。
大型底栖动物快速生物评价指数在城市河流生态评估中的应用

大型底栖动物快速生物评价指数在城市河流生态评估中的应用大型底栖动物快速生物评价指数(Macroinvertebrate Family Rapid Bioassessment Index,简称MF-RBI)是一种用于评估水体生态状况的方法,通过对水体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评估,可以反映水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状况。
近年来,MF-RBI在城市河流生态评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MF-RBI作为一种快速评估方法,在城市河流生态评估中具有优势。
城市河流是受到人类活动干扰较大的生态系统,传统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费时费力,不适用于城市河流生态评估。
而MF-RBI通过对底栖动物的采样和分类鉴定,能够快速获取底栖生物群落的信息,从而评估水体生态状况。
与传统的采样方法相比,MF-RBI更具有高效性和便捷性,适用于大规模调查和长期监测。
其次,MF-RBI作为一种综合评估指标,能够反映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状况。
底栖动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体质量和生态环境变化敏感。
MF-RBI通过对底栖生物的丰富度、多样性和生态位重要性的评估,能够综合反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杂性。
因此,使用MF-RBI指数进行城市河流生态评估,可以提供关于水体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综合信息,为水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MF-RBI适用于城市河流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评估。
城市河流的生境类型复杂多样,包括河道、河滩、湖泊、湿地等不同生态系统。
MF-RBI可以根据不同的生境类型选择相应的底栖动物分类群,并进行评估分析。
例如,在河滩生态系统中,MF-RBI可以通过评估激波生态系统中的石蜉、蠊、蚊种等底栖动物,反映水体生态质量。
在湖泊生态系统中,MF-RBI可以通过评估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反映湖泊水质和生态状况。
因此,MF-RBI适用于评估城市河流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状况,提供了一种统一的评估方法。
大纵湖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大纵湖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大纵湖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泊之一,位于华北平原的东部,是京杭大运河的源头,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水源地。
大纵湖的水域面积广阔,水质清澈,环境优美,有着丰富的底栖生物资源。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大纵湖的水资源,对其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进行评价研究已成为重要的课题。
一、大纵湖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大纵湖是一个典型的淡水湖泊,其底栖生物群落结构丰富多样。
主要的底栖生物包括藻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
首先是藻类,它们是湖泊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产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为湖泊中的生物提供养分。
大纵湖中的藻类种类繁多,有绿藻、蓝藻、硅藻等。
其次是浮游动物,这些微小的生物是湖泊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它们在湖水中进行滤食,吸收有机物和无机物质,为底栖动物提供食物。
最后是底栖动物,包括蠕虫、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等,它们生活在湖底泥沙中,是湖泊底栖生物群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大纵湖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可以了解湖泊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为湖泊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大纵湖水质生物学评价除了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外,大纵湖的水质状态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对象。
水质生物学评价是指利用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指标来评价水质状况的方法。
在大纵湖水质生物学评价中,常用的生物指标包括浮游植物密度、浮游动物丰度、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底栖动物生物量等。
浮游植物密度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种类反映了湖泊水体的营养状态和受污染程度。
在大纵湖中,浮游植物密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湖水营养盐的水平,从而了解水质的状况。
浮游动物丰度是另一个重要的水质指标,浮游动物是湖泊生态系统中的早期指示生物,它们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
通过对大纵湖浮游动物丰度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质的变化趋势,为水质保护和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也是水质生物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和物种多样性反映了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而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则反映了湖泊底部有机质的分解和营养盐的循环过程。
太阳岛松花江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作者简介: 韦二雄 (1986-) ꎬ 男ꎬ 硕士ꎬ 高级工程师ꎮ 研究方向: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ꎮ
※园林园艺 农业与技术 2024ꎬ Vol 44ꎬ No 05 12 9
普包含湿地动植物科普中心、 湿地讲堂、 湿地数字标
本、 云游 松 花 江 湿 地、 仿 真 互 动 湿 地、 寒 地 湿 地 花
3 2 3 云游松花江湿地
云游松花江湿地是松花江湿地科普中心设立的一
园、 湿地志愿者之家、 爱鸟志愿者之家、 湿地文创、
个数字化展示区ꎬ 旨在通过数字技术手段ꎬ 将松花江
海绵湿地、 哈尔滨市湿地节、 湿地眺望台、 湿地观鸟
沿线的湿地资源进行数字化呈现ꎬ 并提供互动性、 真
屋ꎻ 湿地游赏包括泥滩乐园、 湿地花园、 水上乐园、
实感和科普性的体验ꎮ 该专区涵盖了松花江流域的多
湿地艺术园、 湿地民宿、 湿地露营、 湿地码头ꎻ 湿地
农业与技术 ※园林园艺
心设置ꎬ 是一种独特的花园景观ꎬ 其以湿地植被为主
赏湿地自然风光、 体验水上娱乐活动的理想场所ꎮ 站
要设计元素ꎬ 通过布局、 景观构成、 植物种植等多种
在码头上ꎬ 游客可以远眺湖泊的波光粼粼ꎬ 感受湿地
手段ꎬ 展现出湿地生态的美丽和神秘ꎮ 在湿地公园中
的宁静祥和ꎬ 如果运气足够好ꎬ 还能看到在湖中嬉戏
设置一个种类丰富的湿地花园ꎬ 不仅可以增加游客的
的水鸟和在湿地觅食的白鹭ꎮ 此外ꎬ 码头附近还设有
游览体验ꎬ 还能够提高公园的生态价值和生态教育功能ꎮ
2
( 主要为杨树、 柳树和榆树等) 占地约 14 2hm ꎻ 中
2
2
裸露地占地 23 7hm ꎻ 北侧靠堤顶路有 1 处提水泵站
大纵湖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大纵湖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大纵湖是一个位于我国西南部的大型湖泊,是当地重要的水源和生态系统。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大纵湖的水质和生物多样性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为了对大纵湖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评价和保护措施的制定,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大纵湖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的研究。
在研究中,科学家对大纵湖进行了多个站点的底栖生物样本采集,对水样进行了多项水质指标的监测,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大纵湖的底栖生物群落结构丰富多样,主要包括藻类、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其中以藻类和底栖动物的数量和种类最为丰富。
而水质方面,大纵湖的总氮、总磷、叶绿素a等指标处于一定的变化范围内,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变化和空间分布差异。
在底栖生物群落结构方面,研究发现大纵湖的藻类种类较为丰富,包括硅藻、蓝藻、绿藻等,其中硅藻在湖水中的丰度较高,且在不同季节和水深下显示出一定的分布差异。
底栖动物方面则主要包括原生动物、蠕虫、甲壳类等,其丰度和多样性也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和空间性变化。
这些底栖生物对大纵湖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对湖泊的水质和营养循环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而在水质生物学评价方面,科学家通过监测大纵湖的水质指标,包括总氮、总磷、叶绿素a、透明度等,并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得出了大纵湖的水质状况。
研究结果显示,大纵湖的总氮和总磷浓度整体呈现出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在一些河口和入湖口附近,其浓度较高,说明这些地区可能存在较严重的污染问题。
而叶绿素a浓度则显示出一定的季节性变化,夏季和秋季浓度较高,而冬季和春季浓度较低。
透明度方面,大纵湖的水质整体较好,水体透明度较高,呈现出清澈的特点。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科学家对大纵湖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关的保护措施建议。
建议加强对大纵湖流域的环境保护,尤其是加强河流入湖口附近的污染治理工作,减少污染物的输入。
加强对大纵湖的生态监测和管理,对水质、底栖生物群落等方面进行持续的监测和研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浅析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浅析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自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并开始进行重点建设。
文章在对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深入分析。
标签:国家湿地公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黑龙江太阳岛1 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现状黑龙江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区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松花江哈尔滨段河道的滩地被大面积破坏占用,大部分区域已经被开垦成了耕地,松花江边的大量塔头钱等原生植被遭受破坏。
因此,结合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建设“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打造“北国水城”的战略宏图,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有序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进行了大量的湿地恢复、宣教展示、湿地保护等工程建设。
1.1 合理利用区进行了人工湿地恢复,建设了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人工湿地恢复主要指一湖三岛湿地园的建设,其位置在冰雪大世界北侧及东北部、哈尔滨市政府南侧,紧邻哈尔滨市政府大楼,一湖三岛湿地园占地总面积205.61公顷,是黑龙江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合理利用区的主要部分。
一湖三岛湿地园建园前为农民开垦耕地和部分荒地,规划投资近2亿元疏通水道,人工建设水域面积达44.61公顷的太阳湖、中岛、东岛和西岛。
2008年国家林业局批准黑龙江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开始,一湖三岛湿地园相继投入5000余万元进行了服务设施、绿化和护堤改造等基础性工程建设,形成了人工湿地,并在周边打造绿化林带3000余亩护岸保土减少水土流失。
目前,一湖三岛湿地园重点建设了栈道、浮桥连接三个小岛和岸滩及松北大道西侧滩涂(除去冰雪大世界区域)和江中小岛,帮助游客更好地在该区域进行生态旅游活动;修建了林间健身步道,便于游人健走休闲;修建了凉亭便于游人休憩、观景;设置了部分垃圾箱、警示标牌。
且目前哈尔滨市通江街—太阳岛风景区—一湖三岛水上游览航线已经开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前沿, 2019, 9(2), 170-178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9 in Hans. /journal/aephttps:///10.12677/aep.2019.92026Biodiversity of Benthic Maroinvertebratesand Bioassessment for Water Quality in Sun Island Bund WetlandsJingjing Cao1, Yan Cai2, Yao Meng1, Fangying Chai3, Manhong Liu1*, Hongxian Yu11College of Wildlife Resources,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2Hunan Platzer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Changsha Hunan3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HeilongjiangReceived:Mar. 24th, 2019; accepted: Apr. 8th, 2019; published: Apr. 15th, 2019AbstractSurvey was conducted in Sun Island Band Wetland in 2016 about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s, having analyzed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es,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s and the habitats, studied 4 biodiversities of different habitats, using Biological Contamination Index (BPI) and Chandler Biological Indice (CBI) to eva-luate the water pollution status for the wetlan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ater quality showed a transition from mild pollution to clean. A total of 64 species of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s, which belonged to 26 families were collected, 38 species of aquatic insects, 17 species of molluscs, 6 species of annelids and only 3 species of crustaceans. The species density of various points was between 52 ind/m2to 923 ind/m2, the Hexiangze and the Yingtianchi were the hot area of species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4 biodiversity Indices in different habi-tats, it turned out that different sediments have different biological diversity, the maximum Simpson diversity index (d) is 10.04 in the Mud-sand (M-S) type, and the Margalef index (D) and the Shannon-Wiener index (H’) were 2.51 and 2.56.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m (P > 0.05). Only the Pielou index (J’) was 0.91 ± 0.02, and i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sediments (P < 0.05). There are 3 kinds of water flowing in Sun Island Band Wetland: open lotic, seasonal lotic and closed lentic. The maximum of seasonal lotic (d) was 10.76, and the minimum of open lotic (d) was 2.00. The most complex Submergent-flouting-emergent plant community (S-F-E), d was 7.96, the largest, D and H’ were 1.54 and 2.20 respectively, the largest as well.KeywordsSun Island Band Wetland,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s, Habitats, Biodiversity,Water Quality Evaluation*通讯作者。
曹晶晶 等哈尔滨太阳岛外滩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 与水质生物评价曹晶晶1,蔡 艳2,孟 瑶1,柴方营3,刘曼红1*,于洪贤11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2湖南普拉特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3黑龙江省水利厅,黑龙江 哈尔滨收稿日期:2019年3月24日;录用日期:2019年4月8日;发布日期:2019年4月15日摘 要2016年在太阳岛外滩湿地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物种的水平分布特征,根据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栖境的关系,研究了不同栖境下4种生物多样性,利用生物学污染指数(BPI)和Chandler 生物指数(CBI)对该湿地水体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水质呈现轻度污染向清洁过渡的阶段。
研究结果表明,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6科64种,水生昆虫种类最多,为38种,其次为软体动物17种,环节动物6种,甲壳动物只发现3种。
各样点物种密度在52~923 ind/m 2之间,荷香泽和映天池为物种分布的热点区域。
基于对不同栖境类型4种生物多样性指数的比较分析,发现底质类型不同,生物多样性也不同,其中泥–沙类型(M-S)的Simpson 多样性指数(d)最大为10.04,Margalef 丰富度指数(D)和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2.51和2.56,这三种生物多样性指数差异都不显著(P > 0.05)。
只有Pielou 均匀度指数(J’)为0.91 ± 0.02,并且在不同的底质类型中表现差异显著(P < 0.05)。
太阳岛外滩湿地水流类型分为流水、季节性流水和静水三种类型,季节性流水(SL) d 最大为10.76,而流水水体(OL)最小为2.00。
生境最为复杂的沉水–浮水–挺水植物群落(S-F-E),d 最大为7.96,D 和H’也最大,分别为1.54和2.20。
关键词太阳岛外滩湿地,大型底栖动物,栖境,生物多样性,水质评价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1. 引言太阳岛外滩湿地位于哈尔滨市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属于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沿江湿地,岛内有野菱湖、荷香泽、云鹭池等众多湖泊泡沼,湿地保护完好,是众多水禽、两栖爬行类和鱼类的栖息地。
该湿地水源充沛,水生生物丰富,大型底栖动物是水生态系统碎屑食物链的重要生物类群之一,在营养物质的矿化、调节泥水界面物质交换及促进水体自净等方面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曹晶晶等流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常用的水生态系统重要的指示生物之一,广泛应用于水质生物监测、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水生态修复评价等[1] [2] [3] [4]。
随着国家对湿地保护的日益重视,国家湿地公园也相继建立,对其研究和评价方法也越来越完善。
常用的方法有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Chandler生物指数(CBI)评价等,都是通过研究环境生物状况来评价湿地水环境质量。
迄今,孟瑶等[5]对太阳岛外滩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一些研究,发现大型底栖动物34种,其中水生昆虫种类最多,为19种。
并且得出影响其物种分布的主要水体理化因子为磷酸盐和氧化还原电位的结论。
太阳岛湿地公园旅游业发展比较迅速,游客的活动等人为干扰较大,水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本研究再次对太阳岛外滩湿地不同水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和水质进行评价,为太阳岛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恢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地概况和研究方法2.1. 研究地概况哈尔滨太阳岛外滩湿地西起阳明滩湿地,东至太阳岛湿地公园西区规划堤防,是包括松花江河漫滩、江边沼泽地、众多岗丘及丘间洼池等地貌类型的江漫滩湿地,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夏季较短。
年平均气温3℃,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80 mm,集中在夏季6~8月。
太阳岛外滩湿地中挺水植物优势种主要为香蒲(Typha orientali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as)、桃叶蓼(Polygonum persicaria)和长杆苔草(Carex kirganica)等,浮水植物优势种主要为东北菱(Trapa manshurica)、浮萍(Lemna minor)和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沉水植物主要以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刚毛藻(Cladophora)、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和水绵(Spirogyra sp.)等优势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