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齿轮机构变速原理

合集下载

行星齿轮变速箱原理

行星齿轮变速箱原理

行星齿轮变速箱原理
行星齿轮变速箱是一种常见的自动变速器,它主要由太阳轮、行星轮和环形轮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太阳轮是行星齿轮变速箱的输入轴,通过发动机的动力传输至变速箱。

太阳轮上有一组齿轮,称为行星架,它与行星轮和环形轮相连。

2. 行星轮是连接在行星架上的一组齿轮。

它们围绕太阳轮旋转,并与外部的环形轮相连。

同时,每个行星轮上还有一个孔,称为行星轮孔。

3. 环形轮是固定在变速箱壳体中的齿轮。

它与行星轮的齿轮进行啮合,并通过输出轴将动力传递出去。

4. 在行星齿轮变速箱中,通过控制行星轮和环形轮的连接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速度转换。

当某个行星轮与太阳轮和环形轮同时连接时,太阳轮的动力将传递给该行星轮,然后经过行星轮的轮毂齿轮传递至环形轮。

这样,输出轴将得到一个特定的速度比。

5. 当需要变换速度时,可以通过控制离合器或制动器来改变行星轮和环形轮的连接方式。

例如,将行星轮与太阳轮连接,而与环形轮分离,就可以实现高速档。

而将行星轮与环形轮连接,而与太阳轮分离,就可以实现低速档。

通过以上操作,行星齿轮变速箱可以实现连续平稳的变速过程,满足不同驾驶条件下的动力需求。

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电子课件第三章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电子课件第三章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3-1 行星齿轮机构及换挡执行机构
2.制动器
(1)片式制动器(双活塞型) 在丰田A40和 A340系列自动 变速器中'有一个由外活塞和内活 塞构成的双活塞型制动器,用以 缓冲制动器接合时产生的振动。 如图3-1-11所示。
15 第 三 章 行 星 齿 轮 变 速 机 构
3-1 行星齿轮机构及换挡执行机构
10 第 三 章 行 星 齿 轮 变 速 机 构
3-1 行星齿轮机构及换挡执行机构
1.离合器
自动变速器离合器均为湿式多片式离合 器,它的功用是连接轴与行星齿轮机构中的 元件,或是连接行星齿轮机构中的不同元件。
(1)结构及组成 离合器主要由离合器鼓、活塞、主动摩 擦片、从动钢片、回位弹簧等组成,如图31-7 所示。
—、行星齿轮机构
1.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与类型 最简单的行星齿轮机构为一个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如图3-1-1 所示,
由一个太阳轮、—个齿圈、一个行星架及若干行星齿轮组成。
4 第三章 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3-1 行星齿轮机构及换挡执行机构
1.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与类型 行星架、太阳轮和齿圈是单
排行星齿轮机构的三个基本构件, 且它们具有公共的固定轴线,如 图3-1-2 所示。
7 第三章 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3-1 行星齿轮机构及换挡执行机构
2.行星齿轮机构的变速原理
(2)双行星齿轮机 构的运动规律
图3-1-5 所示的传动 简图就是市面上较为流行 的一款自动变速器中的传 动部分。
8 第三章 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3-1 行星齿轮机构及换挡执行机构
3.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传动方式 如图3-1-6所示,通
3-1 行星齿轮机构及换挡执行机构
1.湿式多片式离合器的检修

行星齿轮变速器原理解析

行星齿轮变速器原理解析
•换档方式:手动变速器通过齿轮在轴上 的滑动或齿套啮合来实现换档;自动变速 器则是通过多片式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来 实现换档。
齿轮变速机构原理:
前离合器接合,后离合器分离,为低档; 前离合器分离,后离合器接合,为超速档。
二、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行星齿轮机构的组成: 它由太阳轮或称为中心轮、行星齿轮、行
2、传动比计算
小齿轮做中间齿轮 ,与传动比无关。 当行星架未制动时 ,行星架3以n3 转动。对整体行星 排施加一个与行星 架3转速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速度 -n3,这对构件的 相对速度无影响, 使行星排变为定轴 式转动。
齿圈
行星轮
太阳轮
行星架
传动比:i
主动轴转速n主 从动轴转速n从
=从动齿轮齿数Z从 主动齿轮齿数Z主
备注
太阳轮 行星架 齿圈 行星架 太阳轮 齿圈
n1/n3=1+α n3/n1=1/1+α
同向 减速增扭
同向 增速减扭
2)锁定太阳轮
行星轮自动并顺时针公转, 齿圈也顺时针旋转 问题:以下两种类型在AT 中适宜做哪一个档位?
主动件 齿圈
从动件 锁定件 行星架 太阳轮
行星架 齿圈
太阳轮
传动比 n2/n3=1+α/α
转,降速,传动比较大,在汽车上常用作前进2档;反之 ,若行星架主动,齿圈被动,最大齿轮带动较大齿轮旋 转,升速,传动比略小于1,在汽车上用作前进超速1档
3.当行星架固定时 太阳轮主动,齿圈被动,最小齿轮带动较大齿轮旋
转,降速,反向,在汽车上用作倒档。
五、换档执行机构工作原理
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换档执行机构主要 由离合器、制动器和单向离合器三种执行 元件组成。离合器和制动器是以液压方式 控制行星齿轮机构元件的旋转,而单向离 合器则是以机械方式对行星齿轮机构的元 件进行锁止。

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行星齿轮变速器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装置,主要用于传递动力和变速。

它由太阳轮、行星轮、内齿轮和外齿轮四个基本部件组成。

工作原理如下:
1. 太阳轮是输入轴,通过输入轴传递动力给行星轮。

2. 行星轮是固定在太阳轮周围的轮子,其齿数通常比太阳轮多。

每一个行星轮都通过行星架连接到内齿轮。

3. 内齿轮是位于行星轮内部的轮子,与每个行星轮咬合。

它的齿数与行星轮相同,但反向安装。

4. 外齿轮是输出轴,固定在内齿轮上,通过内齿轮传递动力给外齿轮。

在工作过程中,输入轴的旋转动力会通过太阳轮传递给行星轮,行星轮则通过行星架将动力分散到多个行星轮上。

每一个行星轮与内齿轮咬合,再经由内齿轮传递给输出轴的外齿轮。

通过改变太阳轮和行星轮的相对位置,可以实现不同的速比。

例如,当太阳轮固定不动时,行星轮绕太阳轮旋转,输出轴便会以较高的速度旋转,实现加速。

相反,如果行星轮固定不动,太阳轮旋转,则输出轴会以较低的速度旋转,实现减速。

总结起来,行星齿轮变速器通过太阳轮、行星轮、内齿轮和外齿轮的组合,利用它们之间的齿轮传动关系,实现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速度变换。

它具有结构紧凑、传动平稳、承载能力强等优点,在各种机械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第章 行星齿轮变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章 行星齿轮变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太阳轮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2、拉威娜式自动变速器齿轮机构动力传递 路线
1)行星架制动,小太阳轮输入 传动路线: 小太阳轮→短行星齿轮→长行星齿轮(仅有
自转)→内齿圈→输出轴,此变速结果为 同向减速传动。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2)大太阳轮制动,小太阳轮输入 传动路线: 小太阳轮→短行星齿轮→长行星齿轮(随
应用相对较小。
3 小减速比 (e) 太阳轮 齿圈 行星架 汽车自动变速器减速挡。
4 小增速比 (b) 太阳轮 行星架 齿圈 汽车自动变速器超速挡。
5 减速反向 (c) 行星架 太阳轮 齿圈 汽车自动变速器倒挡。
6 增速反向 (f) 行星架 齿圈 太阳轮
应用相对较小。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3.2.4 多排行星齿轮机构
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统称为自动变速器行星 齿轮机构换档执行元件或施力元件。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3.4 典型行星齿轮传动原理及工作 分析
3.4.1 拉威娜式行星齿轮传动原理
图3-13 拉威娜式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1-小(前)太阳轮;2-行星架;3-短行星轮;4-长行星齿轮;5-齿圈;6-大(后)太阳轮
轮机构等速传动。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2、离合器的组成
图3-8 自动变速器离合器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3、离合器的工作过程
各钢片与摩擦片压紧接 合在一起时,具有共同 转速并传递相应的转矩。
芯体或壳体可以与输入轴、 输出轴、太阳轮、内齿圈、 行星架、单向离合器中任 意一个部件直接或间接相 连。
通过壳体或芯体可将输入(力矩 及转速)导入或将输出(变换后 的力矩及转速)导出,也可将行 星齿轮机构中的任两个元件连接 一起,实现直接传动。

行星齿轮变速器原理解析

行星齿轮变速器原理解析

行星齿轮变速器原理解析
1.输入轴上的太阳轮与行星轮相连。

当输入轴旋转时,太阳轮带动行星轮转动。

2.行星轮的牙齿与行星架上的行星齿轮啮合,形成了行星系统。

行星齿轮环绕内齿圈运动,并在行星轴上自转。

3.由于行星齿轮的存在,内齿圈会固定住,不会随着太阳轮的转动而旋转。

4.内齿圈与输出轴相连,当内齿圈固定住时,输出轴就不会旋转。

反之,当内齿圈可以自由转动时,输出轴也会旋转。

根据这个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对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工作过程做以下分析:
1.当输入轴转速较大时,太阳轮带动行星轮高速旋转。

2.行星齿轮固定在行星架上,随着行星轮的旋转而自转。

由于行星齿轮与内齿圈相连,内齿圈不会旋转,输出轴也不会转动。

3.当输入轴的速度减小时,太阳轮传递给行星轮的速度也会减小。

由于行星齿轮的自转速度不变,内齿圈就会开始旋转。

4.通过合理选择行星轮和太阳轮的数目,可以实现不同的速比。

当内齿圈旋转一周时,输出轴也会旋转一定的角度。

5.这样,通过控制输入轴的转速和内齿圈的固定情况,可以实现输入输出轴之间的转速变换。

总结起来,行星齿轮变速器是一种通过多个行星齿轮的组合,实现输入输出轴之间转速变换的机械传动装置。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行星齿轮的自转和固定,实现输入轴转速和输出轴转速之间的变化。

通过合理选择行星轮和太阳轮的数目,可以实现不同的速比,满足不同转速需求。

简述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及其变速原理

简述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及其变速原理

简述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及其变速原理单排行星齿轮机构是一种常见的变速机构,由太阳轮、行星轮、内齿轮和输入输出轴组成。

其变速原理是通过改变行星轮与内齿轮的结构时发生的相对运动来实现变速。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包括太阳轮、行星轮、内齿轮和输入输出轴。

太阳轮位于机构中心,是与输入轴连接的固定元件;行星轮围绕太阳轮运动,由卫星装置悬挂在非固定太阳轮上,是与太阳轮、内齿轮之间的齿轮配对;内齿轮位于机构最外层,与行星轮的齿轮配对,同时也是与输出轴连接的固定元件;输入输出轴则将外部输入的动力转化为机构内部的动力,实现传动。

变速原理主要是通过改变行星轮与内齿轮的结构时发生的相对运动来实现变速。

具体来说,当太阳轮以一定的转速旋转时,行星轮会绕太阳轮转动,并与内齿轮相连。

根据齿轮传动原理,当行星轮通过卫星装置转动时,内齿轮也会转动。

当内齿轮的齿数大于行星轮时,内齿轮的转速将比输入轴转速慢,即为减速。

反之,当内齿轮的齿数小于行星轮时,内齿轮的转速将比输入轴转速快,即为加速。

在单排行星齿轮机构中,通过改变行星轮与内齿轮之间的转速比,可以实现不同的变速效果。

这是通过改变内齿轮的齿数或者行星轮的齿数来实现的。

当太阳轮和内齿轮固定,改变行星轮的齿数时,即可实现不同的输出速度。

反之,当太阳轮和行星轮固定,改变内齿轮的齿数时,同样可以实现不同的输出速度。

总之,单排行星齿轮机构是一种常见的变速机构,通过改变行星轮与内齿轮之间的结构时发生的相对运动来实现变速。

其结构包括太阳轮、行星轮、内齿轮和输入输出轴。

通过改变行星轮和内齿轮的齿数,可以实现不同的变速效果。

行星齿轮工作原理

行星齿轮工作原理

行星齿轮工作原理
行星齿轮是一种常用的传动装置,由太阳轮、行星轮、内齿圈以及行星架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太阳轮为输入轴,当输入轴旋转时,太阳轮也会随之旋转。

2. 行星轮位于太阳轮的周围,与太阳轮通过齿轮啮合。

3. 内齿圈是行星齿轮的固定部分,与行星轮的齿轮同样进行啮合。

4. 行星架连接行星轮和内圈并支持行星轮的旋转。

5. 当输入轴旋转时,太阳轮将动力传递给行星轮,同时行星轮也在内齿圈内转动。

6. 行星架使得行星轮能以自身轴心旋转,并且它们通过行星轮的齿轮连接。

7. 行星轮相对于太阳轮的转速由太阳轮的转速和行星轮的齿轮比共同决定。

8. 通过调整行星架的位置和齿轮的个数,可以改变输出轴的转速和扭矩。

通过上述工作原理,行星齿轮可以实现高扭矩输出和传动效率
的提高。

由于其结构紧凑,广泛应用于汽车变速器、航天器和机械工业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技术系教案
2014 /2015 学年第2 学期课程名称:汽车构造(二)授课教
师:陈检龙
上一讲回主页下一讲
阳轮与行星轮),也包含内啮合(齿圈与行星轮) 二、行星齿轮机构的变速原理 (一)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 1、一个最简单的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组成 一个最简单的行星齿轮机构也叫一个行星排。

由包括一 个太阳轮(位于中心) 、一个内齿圈(位于最外) 、一个行星 加架、一组 3-4 个行星轮(支承于固定在行星架的行星齿轮 轴上,并同时与太阳轮及内齿圈相啮合)所组成。

我们把一个最简单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称为一个“行 星齿轮排”,简称“行星排”。

★小知识:在这里, “排”有点像“竹排”中的“排” , 表示“自成体系”的特定结构。

2、一个行星排的结构特点:
(1)一个行星排的三个基本功能元件是:太阳齿轮、齿 圈、行星齿轮及行星齿轮架。

它们是必不可少的元件。

(2)行星轮虽然只是在空转,但也是传动及运动平衡元 件,最少得有 一组 3 个,才能保证机构的平稳运行。

(3)基本功能元件(太阳轮、齿圈及行星架)的回转轴 线重合; 般均匀布置在太阳齿轮周围;
(4)太阳齿轮位于中心位置;几个行星齿轮借助于滚针 轴承和行星齿轮轴安装在行星齿轮架上,这些行星齿轮同时 与太阳齿轮和内齿圈相啮合,并一
(5)当行星齿轮机构运转时,行星轮既可以绕着自己的 轴线来自转,又可以随行星架一起绕太阳轮公转。

3、行星排的种类 行星排种类较多,常用的有:单行星排、双行星排和复 合行星排。

重点介
绍: ·要
求 掌握 行
星齿轮变
速机构的变
速原理 ·利用实物 和动画演示 的方式 重点 讲解

个单 行星排的变 速
原理
只有一组行星轮在同一公转轨道上运行的行星排叫单行
星排。

有两组行星轮在不同公转轨道上运行的行星排叫双行星排。

由一个单行星排和一个双行星排共齿圈、长行星轮和行
星架的行星排叫复合行星排。

4、行星排的功能特点一个行星排可以通过固定不同的元件,或改变联结关系,可得出不同的转速和转向。

这就是它的变速变向原理所在。

一个单行星排或双行星排均能获得八种功能状态。

(二)一个单行星排的变速变向原理
在一个单行星排中,当行星架参与旋转运动时,其等效为一个虚拟的内齿圈,齿数( Z3 )等于太阳轮齿数( Z1)和内齿圈齿数( Z2 )之和。

当行星架固定不动时,其只等效为一个惰轮(惰轮只能是外齿轮)
(1)三元件无固定,且任一元件为主动,其余的任意元件被动,可得空挡。

(2)三元件无固定,且任意两元件接合为一体输入或输出,另一元件输出或输入,可得直接挡。

(3)内齿圈固定,太阳轮主动,行星架被动,可得低速一挡。

(4)内齿圈固定,行星架主动,太阳轮被动,可得超速二挡。

(5)太阳轮固定,行星架主动,内齿圈被动,可得超速一挡。

(6)太阳轮固定,内齿圈主动,行星架被动,可得低速二挡。

(7)行星架固定,内齿圈主动,太阳轮被动,得反向加速,不
采用。

(8) 行星架固定,太阳轮主动,内齿圈被动,可得低速反向, 用作倒挡。

★一个单行星排的 8 种转速及转向归纳
★一个单行星排的 8 种转速及转向归纳表要点: 无固定又无联结时,空挡 从固定件看变向特点 : 行星架固定
时,反向。

无固定但任联两件、 或固定太阳轮、 或固定内齿
圈时, 有挡的,再从输入、出端看变速特点 4 、(从输入看)行星架 (最小)输入时,减速。

5 、(从输出
看)行星架 (最小)输出时,加速
8 种状态的传动比计算 n a Z b n b Z a
上式中的字母 a 、b 分别代表输入、 输出;同向则取正号, 反向则取负号
1、 有挡的,
2、 3、
同向。

最大)输入时,加速;太阳轮 最大)输出时,减速;太阳轮 (三)一个单行星排的
i 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