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护理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措施

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措施

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措施
骨折病人术后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休息与运动:在术后早期,应确保骨折部位得到充分的休息,以促进愈合。

同时,根据医生建议,逐步开始适当的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并加速骨折愈合。

2. 伤口护理: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防止感染。

观察手术部位的红肿、疼痛、渗出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 疼痛管理:术后疼痛是常见的,但过度的疼痛可能影响患者的休息和康复。

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适当的止痛药进行疼痛管理。

4. 饮食调理:骨折术后应加强营养摄入,多食用富含蛋白质、钙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蔬菜等,以促进骨折愈合。

5. 功能锻炼:在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

功能锻炼应逐步增加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

6. 心理支持:骨折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不安等情绪。

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足够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7.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骨折病人的术后康复。

请注意,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护理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

骨折术后康复期应如何护理_注意事项有哪些

骨折术后康复期应如何护理_注意事项有哪些

骨折术后康复期应如何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骨折是日常生活中最需要注意的一种疾病,一旦发生骨折,则影响患者生活状态,工作、起居生活等都受到影响,而且骨折术后康复期没有护理好,严重的会使患者产生心理压力,精神紊乱等,因此,我们做好骨折患者康复期的护理工作,使患者早日康复,在生活中实现自我保健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骨折术后康复期应如何护理呢?有哪些注意事项?一、骨折术后康复期护理方式1、饮食护理事实上,骨折患者在术后的几天会产生不适症状,卧床休息或饮食习惯都需要调整,一般骨折后首要的护理就是饮食,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食物是不适合患者食用的,比如辛辣的食物,难以消化的食物,包括面食、糯米等,护理人员尽量食用易于咀嚼的食物,以便患者肠道消化,切勿食用油炸食品。

2、合并症护理术后患者不能在短时间内下床自理,护士在手术结束时需要观察患者手术处的皮肤温度、以及触碰时是否有疼痛感,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现症状后及时采取治疗,当患者本身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时需特别护理。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年龄制定培训计划,做好饮食教育和管理工作。

3、心理护理患者骨折手术后会有一段时间生活不能自理,这很大程度上会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尤其患者作为家庭的经济首要来源,一旦不能生活自理,那整个家庭的压力重担也成为一大心理压力。

因此,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波动,耐心做好心理辅导,增强安全感,降低患者心理压力,此外,家庭成员需在旁陪伴,多鼓励患者,让患者思想往积极方向发展,从而减轻心理疾病。

一般当患者出现心理问题时,需及时请医生进行详细了解,全面的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的原因,护理人员在工作时需做到体贴、关怀,使患者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并且通过医生的积极治疗下,以及患者配合得当,就可以以最快速度让身体康复。

4、功能锻炼护理骨折手术过后,很多人忽视了功能锻炼来进行康复护理,他们认为运动会损害骨头正常恢复,其实这是一大误区,有针对性的进行功能锻炼不仅可以预防肌肉萎缩、滑膜粘连、包膜挛缩,而且有助于间歇性生理应激加速骨折端愈合,促进骨折修复。

骨折后的康复护理

骨折后的康复护理

骨折后的康复护理骨折是指骨头的完整性被破坏,通常发生在外力作用下,如跌倒、运动损伤等情况下。

一旦发生骨折,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护理,以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和恢复功能。

在进行康复护理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骨折类型,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一、术后护理骨折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特殊的护理,以确保骨折部位的稳定和愈合。

术后的伤口护理要做到清洁、无菌,定期更换敷料,防止感染。

同时要避免扭伤、碰撞等活动,保持伤肢的稳定,避免骨折复发。

二、疼痛管理骨折后常伴随剧烈的疼痛,因此疼痛管理是康复护理中重要的一环。

可以通过使用药物缓解疼痛,如非甾体抗炎药和镇痛药等。

此外,热敷和冷敷也能有效减轻疼痛感。

三、功能锻炼骨折的康复护理需要与康复师、物理治疗师合作,进行功能锻炼。

康复师会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包括主动和被动锻炼。

主动锻炼是指患者自主进行肌肉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被动锻炼是指康复师或物理治疗师对患者进行手动治疗,以增加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

四、营养补充在骨折康复期间,患者需要摄入充足的营养,以加快骨折愈合。

特别是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对于骨骼健康和愈合至关重要。

建议患者增加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如乳制品、豆类、鱼肉等;同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和蛋白质。

五、心理支持骨折对患者不仅身体上造成伤害,还可能对其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康复护理过程中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调整心态、保持积极的态度,并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康复指导。

总结:骨折后的康复护理是一个复杂而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骨折类型,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在康复护理中,术后护理、疼痛管理、功能锻炼、营养补充和心理支持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骨折的愈合和恢复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科学的康复护理措施,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健康教育

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健康教育

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健康教育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发生在手腕部位。

术后健康教育对于康复和恢复手功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的一些注意事项和康复方法。

1. 术后伤口护理术后伤口护理是恢复的第一步。

患者应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避免接触水和污染物。

每天检查伤口,如有红肿、渗液或疼痛加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2. 动作保护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力,以免引起伤口再次受伤或骨折不稳。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与手腕相关的活动,如提重物、剧烈运动等。

使用石膏固定后,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及时更换石膏,并注意固定的稳定性。

3. 药物治疗术后可能需要一些药物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药物,并注意避免对药物过敏或有不良反应的情况。

4.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术后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物理治疗,可以增加手腕的灵活性和力量。

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一套适合的运动和康复计划。

患者应积极参与物理治疗,并按照治疗师的建议进行锻炼。

5.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避免突然扭转手腕或进行剧烈运动;避免受到碰撞或外力冲击;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充足的休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

6. 骨折复查和随访骨折复查和随访是术后康复的必要环节。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后续治疗和康复。

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的健康教育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正确的伤口护理、动作保护、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患者可以更好地恢复手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在术后的康复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和物理治疗师的指导,坚持治疗和锻炼,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骨折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

骨折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

骨折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骨折手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患者康复的速度和效果。

本文将从伤口护理、饮食调理、疼痛管理、康复锻炼等方面详细介绍骨折术后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一、伤口护理1. 伤口清洁:手术后第二天开始,每天进行一次伤口清洁。

清洁前需用肥皂水洗手,再用生理盐水或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

使用无菌纱布轻轻擦拭伤口,不要用力过度。

2. 更换敷料:如果敷料被污染或渗透,则应及时更换。

更换敷料时需要注意保持手部卫生和无菌操作。

3. 预防感染:手术后易感染,应注意预防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避免使用含有色素和香料的化妆品;不要让他人触摸伤口;避免游泳等水上活动。

二、饮食调理1. 补充足够的营养:手术后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

应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豆类、瘦肉等。

2. 控制饮食量:手术后,由于患者活动量减少,容易导致体重增加。

因此,应控制饮食量,并避免过度进食高热量的食物。

3. 增加水分摄入量:手术后应增加水分摄入量,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每天应喝足够的水,并多吃富含水分的蔬菜和水果。

三、疼痛管理1. 应用镇痛药:手术后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应及时使用镇痛药进行控制。

但要注意遵医嘱使用,并注意药品剂量和频率。

2. 使用冰敷或温敷:冰敷可以缓解局部肿胀和疼痛,温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肌肉。

但使用时要注意时间和方法,避免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3. 避免过度活动:手术后应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增加疼痛和伤口的损伤。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活动,并注意休息和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四、康复锻炼1. 恰当的康复锻炼:手术后应进行恰当的康复锻炼,以帮助恢复受损部位的功能。

但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和强度,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2. 坚持锻炼:康复锻炼需要坚持不懈,不能间断或草率结束。

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骨折的护理常规

骨折的护理常规

骨折的护理常规
引言
骨折是指骨骼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破坏。

骨折的护理常规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骨折的护理常规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护理常规
1. 及时就医:骨折发生后应立即就医,确诊骨折类型和程度,进行必要的治疗。

2. 保护伤口:及时清洗伤口,并用合适的大小、材质的敷料进行包扎,防止感染和进一步损害。

3. 稳定骨折部位:采取合适的固定措施(如石膏、夹板等)稳定骨折部位,防止移位和加重伤害。

4. 镇痛治疗:根据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药物镇痛措施,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5. 伤风化痰:骨折患者长期卧床容易产生肺部问题,进行适当的呼吸道护理(如痰液引流、被动活动等)有助于预防并解决这些问题。

6. 饮食调理: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摄入,有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患者的康复。

7. 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沟通,关心和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合适的心理支持和鼓励,有助于患者的心理康复和恢复信心。

注意事项
1. 避免剧烈活动:骨折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使劲用力,以防止骨折处再次受伤或移位。

2. 定期复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及时调整固定措施,确保骨折愈合进展良好。

3. 床位护理:卧床休息期间,定期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

4. 饮食要注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品、煎炸食品等,以免影响胃肠功能。

以上是骨折的护理常规及相关注意事项,请根据医生的具体指导进行护理操作,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参考资料:。

骨折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骨折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骨折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骨折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一、骨折的基本护理原则
1、安全为基础:为保障患者安全,应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病情的恶化和发生并发症;
2、施救有序:及时快速进行急救护理,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活动;
3、保护伤口:使病人活动自如,减少伤口破坏,预防感染。

二、骨折的护理措施
1、安抚患者情绪:要协助患者控制内心的焦虑情绪,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鼓励患者勇敢面对;
2、正确处理伤口:使伤口清洁,采用无菌方法,重视伤口护理,及早进行分解被动运动,以减轻伤口压迫,保护皮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正确处理外固定:应正确给予外固定,外固定牢固又柔软,保护伤口,便于后期护理等;
4、采用热敷:热敷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加伤口供血,加速伤口的愈合;
5、减少活动:减少活动要求,使患者活动自如,减少伤口破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6、正确使用药物:择可用给予止血、抗炎、镇痛等药物,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疼痛,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7、加强营养:应加强营养,保证患者体力充沛,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疼痛,避免营养不良带来的副作用等。

三、骨折的护理注意事项
1、定期对患者进行观察,以及早发现病变改变及并发症;
2、及时进行骨折复位,避免影响患者的活动;
3、要加强护理,保护伤口,避免受伤继续加重;
4、提醒患者注意营养,增加抗感染能力,以防止感染;
5、应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进行处理;
6、要正确处理外固定,使伤口恢复自如;
7、要注重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安慰和支持;
8、要及时给予重要的护理指导,使骨折更快恢复;
9、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10、及时复诊,及时对伤口进行检查,提早发现病情的改变及并发症。

骨折术后卧床护理措施

骨折术后卧床护理措施

一、概述骨折术后卧床护理是骨折康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术后卧床期间,患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压疮、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

因此,加强骨折术后卧床护理,对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折术后卧床护理措施。

二、护理措施1. 环境与体位(1)保持病室安静、整洁、舒适,室温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50%~60%。

(2)患者取仰卧位或半卧位,根据骨折部位及患者舒适度调整体位。

一般每隔2小时翻身一次,以防压疮发生。

2. 压疮预防(1)保持床铺平整、干净、干燥,及时更换被褥,防止潮湿。

(2)使用气垫床或海绵垫,对易受压部位进行局部减压。

(3)定时检查受压部位皮肤,如有红、肿、热、痛等症状,及时处理。

3. 深静脉血栓预防(1)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量在2000ml/天以上。

(2)术后24小时内开始进行踝泵运动,每小时5~10次,每次5~10分钟。

(3)根据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4)穿着弹力袜,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4. 坠积性肺炎预防(1)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

(2)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

(3)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5. 泌尿系感染预防(1)保持会阴部清洁,每天清洗或擦拭。

(2)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量在2000ml/天以上。

(3)如有尿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尿管,预防尿路感染。

6. 饮食与营养(1)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2)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7. 心理护理(1)关心、体贴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2)耐心解释病情及护理措施,增强患者的信心。

(3)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心态。

8. 功能锻炼(1)在医生指导下,根据骨折部位及患者情况,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2)加强患肢肌肉力量训练,预防肌肉萎缩。

(3)逐步增加活动量,提高生活质量。

三、总结骨折术后卧床护理是骨折康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骨折后护理注意事项
作者:赵昌利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7期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076-02
骨折指的是骨結构连续性部分或完全断裂,好发于儿童及老年群体中,一般为一个部位骨折,少部分会出现多发性骨折。

多数骨折患者接受及时有效的处理,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患者会遗留程度不同的后遗症[1]。

骨折的病因与直接暴力、间接暴力以及积累性劳损相关,临床治疗原则为复位、固定和功能训练,但护理措施对患者而言亦有重要作用,不仅有利于巩固疗效,还能促进康复,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现就骨折后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旨在提供有效的参考。

1 骨折后观察要点
1.1机体状况
观察患者情绪、精神、睡眠、体温、血压、大小便、饮食、呼吸、脉搏等机体状况。

1.2外固定情况
观察外固定装置的有效性,包括夹板松紧度适宜与否,石膏断裂与否,牵引重量适宜与否,牵引锤落地与否,石膏筒内肢体挤压、松动与否,牵引滑轮灵活与否等。

1.3体位
观察体位是否合理,是否按照要求摆放及固定肢体;身体受压部位与患肢外固定部位是否出现水肿、破溃等,是否存在胶布过敏反应,骨牵引针孔是否存在红肿及脓液渗出等。

1.4疼痛
了解疼痛的性质、程度及病因;对患者疼痛时出现的状况、伴随症状进行仔细观察,了解局部及全身情况;仔细检查是否出现感觉异常、发热、意识障碍、出血、水肿及放射痛等体征;通过制动肢体、解除外部压迫与矫正体位等缓解疼痛的方法明确导致疼痛的原因。

1.5术后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