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叶公好龙寓言故事寓意
叶公好龙寓言故事

叶公好龙寓言故事叶公好龙寓言故事1识别一个人,不是看他的宣言,而要看他的行动。
叶公平时总说他爱龙,甚至作出很多爱龙的表现,但是,一旦真龙出现,他那怕龙的本质便立即暴露无遗了。
下面小编整理收集了叶公好龙寓言故事,欢迎阅读!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自称叫叶公的人。
叶公经常对别人说:“我特别喜欢龙,龙多么神气、多么吉祥啊!”于是当他家装修房子的时候,工匠们就帮他在房梁上、柱子上、门窗上、墙壁上到处都雕刻上龙,家里就像龙宫一样。
就连叶公自己的衣服上也绣上了栩栩如生的龙。
叶公喜欢龙的消息传到了天宫中真龙的耳朵里,真龙想:“没想到人间还有一个这样喜欢我的人呢!我得下去看看他。
”有一天,龙从天上降下来,来到了叶公的家里。
龙把大大地头伸进叶公家的窗户,长长的尾巴拖在地上。
叶公听到有声音,就走出卧室来看,这一看可不得了了,一只真龙正在那里瞪着自己,叶公顿时吓得脸色苍白,浑身发抖,大叫一声逃走了。
后来,人们用“叶公好龙”这四个字比喻那些表面上喜欢某种事物,其实并不是真的喜欢的人或事。
叶公好龙寓言故事2寓言故事: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
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
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只是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
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
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鲁哀公听。
然后,子张悄然离去了。
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夫去把子张请来。
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
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
那故事是这样的:有个叫叶子高的人,总向人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欢龙。
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具上刻着龙,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纹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龙。
10个寓言故事及寓意

《叶公好龙》:看事物要懂得去看到它的本质,不能够盲目的去追捧一些事物。
《望洋兴叹》:做人不要狂妄自大,更不能好高骛远。
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一往无前。
《眉眼嘴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都有自己专属的贡献,不能只顾局部,不考虑整体的作用。
《凤凰和猫头鹰》:有远大志向的人追求高洁却不被世俗小人理解,贪求利禄的小人用阴暗的心理来猜测人格高尚者的行为,真可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五十步笑百步》: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对事情有一个大局观,不能只针对一面进行分析,要将事情的本质研究透彻。
《八哥学舌》:即使舌灿莲花,但如果只会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主见与观点的话,那么这样的言语也是没有价值的。
我们要积极思考,勇敢地探求真理,不做思想上的懒汉。
《自鸣得意的老鼠》:无论做什么事情需要保持冷静、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凡事得懂得进退有度的这个道理,千万不能够因为一时的得意而任性妄为,失了分寸,否则可能会自食恶果。
《把石头当宝贝》:即使是一样不值钱的东西,如果喜欢它,就会赋予它价值和情感,你就会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去爱护它,珍惜它,而反过来说,做人不能偏执己见,要倾听别人的意见。
《蛀虫》:遇到问题要想解决的方法并且去及时执行,而不是争吵不休.《相差不多》:不要像富人和他的儿子一样,骄傲自满,并且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就算富人的儿子非常聪明,但是富人的儿子也要继续学习,做人就得学会谦虚!《小乌鸦学喜鹊叫》:人要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不要弄虚作假,装腔作势,要做一个本分实诚的人,才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
《姜从树生》: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要为了维护自己的脸面而无视客观的现实。
真理比面子更有价值,我们要做一个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人。
而非为了面子,坚持己见,坚持错误的观点,这样的做法不利于自己成长。
《蝙蝠》:告诉人们,做人不能当两面派。
《邹忌比美》:听到别人的赞美,不要沾沾自喜,而要冷静地分析一下这赞美的真假,不然人就会变得糊涂了。
叶公好龙的故事和寓意(读了《叶公好龙》这篇寓言)

叶公好龙的故事和寓意(读了《叶公好龙》这篇寓言)你好,我是眉画张敞。
我很有兴趣看到这个问题,因为我从这个寓言里看到了很多类似的社会现象,觉得这个寓言言简意赅,深刻而有说服力。
这个寓言经常用来形容生活中那些声称喜欢某样东西,但实际上并不是真的喜欢,甚至是恐惧和厌恶的人和事。
这个寓言让我明白了,我们生活中很多人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喜欢的只是氛围,外表,格调,优雅,想象中的美好。
我们先来看看原文:叶喜爱龙,只在长条形的钩子上、酒器上刻有龙,家中刻有雕龙。
于是天龙闻之,窥之,教训之。
叶公看见一条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丢了魂似的,惊恐万分,无法控制自己。
叶公不是一条好龙,也不是一条像龙一样的龙。
意思就是:叶公因他的儿子而出名,他非常喜欢龙。
衣服挂钩上雕龙,酒具上雕龙,家里的装饰品也是龙。
天空中真正的龙听说叶公非常喜欢龙,所以他从人间来到这里看叶公。
真正的龙从叶公家的窗户伸进头来,把尾巴放在他的大厅里。
当叶公看到真龙时,他吓得面如土色,转身就跑。
看来叶爷不是真的喜欢龙,而是喜欢看起来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我喜欢这个寓言主要是因为它寓意深刻,讽刺了生活中很多相似的人和事。
我有一个朋友,可能去过一些农庄,或者陶渊明、孟浩然的诗看多了,他很羡慕乡村生活。
他说,乡村生活是人生的终极生活,人要回归乡村。
那是一种精神上的回归。
总之我把乡村生活看得诗情画意,如歌如梦,写了很多希望回归乡村的诗。
后来村里的土地流转了,他高兴极了,觉得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田园梦了。
但由于资金有限,我让朋友在村里弄了十几亩地,有方便的水电路等东西,还租了一个农民的闲置院子,终于可以开始自己的田园生活了。
可惜,现实的农村生活和他想象的相差甚远。
各种问题耗尽了他的资金,他不堪重负。
他不可能花钱雇人做农活的一切。
他干了几次农活后,又脏又累,又冷又饿。
不到两年的时间,他想象中的农村生活简直没有一天。
他接触到的只有无聊、肮脏和疲劳。
最后,他撤资离家,在阳台上养了两盆花,完成了田园梦。
《叶公好龙》

结局
• 叶公回到家中,发现龙已经离开了。他感到很遗憾,因为他错 过了与龙见面的机会。但是他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盲目地 追求自己并不真正了解的东西。
03
人物形象
叶公的形象
01
02
03
封建官僚形象
叶公作为地方官员,有着 封建官僚的典型特点,他 对上级的命令绝对服从, 对百姓的利益漠不关心。
《叶公好龙》
2023-11-09
目 录
• 故事背景 • 故事情节 • 人物形象 • 艺术手法 • 故事寓意及影响 • 其他版本及比较
01
故事背景
时代背景
古代中国
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和审 美观。
春秋战国时期
该故事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民 间传说和寓言故事。
故事寓意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只是表面上喜欢某种事 物,但实际上并不了解或欣赏它的人。叶公 表面上对龙非常热爱,但当真正的龙出现时 ,他却害怕得逃跑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而要了解它的本质。对Βιβλιοθήκη 世的影响要点一文学影响
《叶公好龙》这个故事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一个经典 寓言,经常被引用和改编。它被用来形容那些只是表 面上喜欢某种事物,但实际上并不了解或欣赏它的人 。
虚伪的形象
叶公表面上爱好龙,但实 际上并非真正喜欢龙,而 是为了迎合皇帝和显示自 己的地位。
短视的形象
叶公只关注眼前利益,忽 视了长远利益,对百姓的 疾苦视而不见,只关注自 己的权力和地位。
其他人物形象
皇帝的形象
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对叶公的爱好表示赞赏,但实际上并非真正关心百姓的疾苦。
成语寓言成语故事儿童讲故事中文绘本故事-叶公好龙

龙失望极了,它决定再也不 出现在人们面前了。 而子张托车夫把这个故事讲 给鲁哀公听,就是想要提醒 他不要做叶公那样的人。
现在,人们就用成语" 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 喜欢某种事物,实际 上并不是真的喜欢。
离开了鲁国。
又过了很多天,鲁哀公突然想起了 子张,想要见他。而子张的车夫告 诉鲁哀公,子张早就离开鲁国了。
"大王,子张让我给您讲一个故 事。" 车夫对鲁哀公说。
楚国有一位叶公,他非常喜欢 龙。他让工匠在房子的柱子上、 窗户上、房檐上都刻上了龙。
就连叶公的酒杯和酒壶上, 都画有腾飞的龙。
天上的龙听到这个消息非 常感动,它决定给叶公一 个惊喜!
叶公好龙
鲁国国君鲁哀公常常对人说,他渴望有能力、有才干 的人来辅佐他治理国家。有一个叫子张的人,听到这 个消息后,赶了很久的路来投奔鲁哀公。可是,鲁哀 公却命令侍从把子张安排到了驿馆。
子张在驿馆等了一天又一天, 可他连鲁哀公的影子都没见 到。子张叹了口气,说∶"鲁 哀公自称渴望人才,原来只 是说说而已呀……"然后他便
龙悄悄地来到了叶公的家。
龙悄悄钻进了叶公 家的厅堂里。
叶公听到声响,来到厅堂 一看,发现那里竟然有一 条真龙。他惊慌失色,一 边跑一边大喊"救命"。
叶公的反应把龙也吓了一跳。"叶公不是喜欢我吗?怎么吓 成这样?"龙有些糊涂了。 后来,龙终于明白了∶ 这位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只 是喜欢龙的图案而已。
叶公好龙的道理和启示故事内容是什么

叶公好龙的道理和启示故事内容是什么叶公好龙的道理和启示: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要诚实,要做表里如一的人,不要盲目地去追捧、崇拜一些事物,喜欢一样东西,不能只看它表面的现象,而要深入了解它内在的本质。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叶公好龙的道理和启示1、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要诚实,要做表里如一的人,不要盲目地去追捧、崇拜一些事物,喜欢一样东西,不能只看它表面的现象,而要深入了解它内在的本质。
2、故事讲述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
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
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分,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3、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叶公好龙的故事叶先生很喜欢龙。
室内外的衣钩和酒器上刻着龙。
所以他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从天而降来到叶公的住处,龙头放在窗台上看,龙尾伸展厅。
叶公见是真龙,转身跑开,被吓得不知所措,惊恐万状,迷惑不解。
叶公其实并不喜欢龙。
他只喜欢看起来像龙的东西,其实不像。
叶公好龙出自哪里叶公好龙的故事,源自西汉刘向所著《新序·杂事》。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楚国的叶县,也就是今天河南省叶县一带。
叶县的县令沈诸梁,字子高,是个爱龙的人。
他在腰带扣上画着龙,祭祀、饮酒的爵和樽上刻着龙,房屋上可以雕刻、纹饰的地方也都是龙的形象。
他对龙的追慕可谓远近闻名。
天上的龙听说了,便降临到叶公的住处拜访。
叶公好龙寓言故事

叶公好龙寓言故事叶公好龙寓言故事叶公好龙是一句成语。
常用以“叶公好龙”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害怕。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叶公好龙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叶公好龙寓言故事篇1:叶公好龙原文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译文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
他这样爱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
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寓意比喻表面上或口头上爱好、赞赏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爱好,或者实际上并不了解,一旦真正接触,不但并不爱好或赞赏,甚至还惧怕它,反对它。
叶公平时非常喜爱龙,但见了真龙后却被吓得掉头逃跑,可见他并非真正喜爱龙,只是喜欢图片上的龙罢了。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弄虚作假、惺惺作态的人。
启示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叶公好龙寓言故事篇2:东郭先生和狼晋国大夫赵简子率领众随从到中山去打猎,途中遇见一只像人一样直立的狼狂叫着挡住了去路。
赵简子立即拉弓搭箭,只听得弦响狼嚎,飞箭射穿了狼的前腿。
那狼中箭不死、落荒而逃,使赵简子非常恼怒。
他驾起猎车穷追不舍,车马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这时候,东郭先生正站在驮着一大袋书简的毛驴旁边向四处张望。
原来,他前往中山国求官,走到这里迷了路。
正当他面对岔路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窜出了一只狼。
那狼哀怜地对他说:“现在我遇难了,请赶快把我藏进你的那条口袋吧!如果我能够活命,今后一定会报答您。
小学六年级常考古文言文寓言故事及寓意

一、叶公好龙1、原文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选自【汉】刘向《新序·杂事五》)2、翻译文字:叶公子高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
他这样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延伸到了厅堂里。
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魂飞魄散,一脸惊惶。
由此看来,这个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3、寓意: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二、掩耳盗铃1、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
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2、译文: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
只是钟太大,没法背。
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3、寓意: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三、刻舟求剑1、【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2、【译文】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
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
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3、寓意: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自护其短: (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叶公好龙寓言故事寓意叶公好龙成语典故
原文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寓言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自称叫叶公的人。
叶公经常对别人说:“我特别喜欢龙,龙多么神气、多么吉祥啊!”于是当他家装修房子的时候,工匠们就帮他在房梁上、柱子上、门窗上、墙壁上到处都雕刻上龙,家里就像龙宫一样。
就连叶公自己的衣服上也绣上了栩栩如生的龙。
叶公喜欢龙的消息传到了天宫中真龙的耳朵里,真龙想:“没想到人间还有一个这样喜欢我的人呢!我得下去看看他。
”有一天,龙从天上
降下来,来到了叶公的家里。
龙把大大地头伸进叶公家的窗户,长长的尾巴拖在地上。
叶公听到有声音,就走出卧室来看,这一看可不得了了,一只真龙正在那里瞪着自己,叶公顿时吓得脸色苍白,浑身发抖,大叫一声逃走了。
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寓意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