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卫生间标准(小学)

合集下载

校园卫生间准则重点小学

校园卫生间准则重点小学

校园卫生间准则重点小学1.卫生环境维护:(1)使用卫生间时要保持室内整洁,不乱扔垃圾,不在地上乱涂乱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使用完卫生间后,要冲洗马桶并确保没有任何残留物,保持卫生间干净整洁。

(3)不随意将卫生纸或其他物品扔进马桶,以免堵塞管道。

应将卫生纸等废弃物放入垃圾桶。

(4)每天放学前,检查卫生间是否干净整洁,如有需要,主动清理卫生间,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2.文明用餐:(1)不得将食品、糖果、咀嚼胶等带进卫生间,以免造成脏乱。

(2)用餐后要及时洗净双手并使用洗手液,确保个人卫生。

不能将食物残渣掉进水池,应将废弃物放入垃圾桶。

(3)倡导节约粮食,不浪费食物,做到“光盘行动”。

3.公共秩序:(1)不得以开玩笑的方式锁住卫生间门,以免影响他人使用。

(2)使用卫生间时,要保持安静,不说话或交谈,并尽量缩短时间以节约资源。

(3)不得恶意损坏卫生间设施,如墙壁、地面、门窗等。

4.文明待人:(1)要尊重和关心他人的隐私,不得偷窥、窥探他人,保持良好的个人礼仪。

(2)使用卫生间时要排队等候,不得插队。

(3)如果发现卫生间内有不文明行为,应及时向老师或负责人报告。

5.紧急情况:(1)如果遇到卫生间设施出现故障,无法正常使用,应及时向相关人员报告。

(2)如果有突发性身体不适,应尽快离开卫生间并告知老师或工作人员。

总结:校园卫生间准则的重点在于保持卫生环境、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待人,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礼仪,更好地维护学校卫生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应定期组织开展卫生间使用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和遵守卫生间准则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校园卫生文化氛围。

学校厕所评估标准

学校厕所评估标准

学校厕所评估标准学校厕所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其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和学习环境。

因此,学校厕所的评估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学校厕所评估标准。

一、卫生标准1.1 厕所清洁度:学校厕所的地面、马桶、洗手池等设施应保持干净,没有异味和污渍。

1.2 厕所通风:学校厕所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避免细菌滋生。

1.3 垃圾处理:学校厕所应有垃圾桶并定期清理,确保垃圾不会滞留在厕所内。

二、设施标准2.1 设施完备:学校厕所应有足够的马桶、洗手池和纸巾等设施,方便学生使用。

2.2 设施维护:学校厕所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使用和安全。

2.3 设施舒适:学校厕所的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舒适度,如座椅高度、洗手池高度等。

三、安全标准3.1 防滑措施:学校厕所地面应采取防滑措施,避免学生在使用时滑倒。

3.2 紧急设施:学校厕所应配备紧急呼叫装置或者急救箱,以应对突发情况。

3.3 安全出口:学校厕所应有明确的安全出口标识,确保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撤离。

四、环保标准4.1 节水措施:学校厕所应采取节水措施,如安装节水马桶和自动感应水龙头。

4.2 垃圾分类:学校厕所应设置垃圾分类桶,鼓励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4.3 环保材料:学校厕所装修应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五、管理标准5.1 定期检查:学校应定期对厕所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5.2 学生教育:学校应加强学生对厕所卫生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

5.3 反馈机制:学校应建立学生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对厕所状况的意见和建议。

综上所述,学校厕所评估标准应包括卫生、设施、安全、环保和管理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学校厕所的卫生状况和使用体验达到最佳水平。

惟独通过全面的评估和管理,才干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学习环境。

小学公厕卫生管理制度

小学公厕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学生、教职工及来访人员的身体健康,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公厕,包括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区域的公厕。

二、卫生责任划分1. 公厕卫生责任区域划分为:地面、墙面、洗手台、马桶、蹲位、便器、门把手、洗手盆、纸巾盒等。

2. 公厕卫生责任落实到人,具体责任人为:(1)教学楼公厕:由教学楼管理员负责;(2)宿舍楼公厕:由宿舍管理员负责;(3)食堂公厕:由食堂管理员负责;(4)校园内其他公厕:由校园绿化管理员负责。

三、卫生标准1. 地面:保持干净整洁,无积水、污垢、杂物等。

2. 墙面:保持干净,无涂鸦、污渍等。

3. 洗手台、马桶、蹲位、便器:保持干净,无污垢、积水等。

4. 门把手、洗手盆、纸巾盒:保持干净,无污渍、破损等。

5. 洗手台:配备洗手液、纸巾等,确保使用方便。

6. 公厕内无异味,空气清新。

四、卫生管理措施1. 公厕管理员每日对公厕进行清扫,确保卫生达标。

2. 公厕管理员负责检查公厕设施,如有损坏及时报修。

3. 公厕管理员负责监督使用公厕的人员,确保不乱扔垃圾、不破坏公厕设施。

4. 公厕管理员定期对公厕进行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5. 公厕管理员负责公厕的日常维护,确保公厕设施完好。

五、奖惩措施1. 对认真履行职责、卫生状况良好的公厕管理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不履行职责、卫生状况较差的公厕管理员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处罚。

3. 对破坏公厕设施、乱扔垃圾等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六、监督与检查1. 学校卫生检查小组定期对公厕卫生进行抽查,确保卫生达标。

2. 学生、教职工及来访人员对公厕卫生状况有意见和建议,可以向学校卫生检查小组反映。

3. 学校卫生检查小组对公厕卫生情况进行通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卫生检查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上级部门规定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上级部门规定为准。

小学南校区卫生评比细则范本

小学南校区卫生评比细则范本

小学南校区卫生评比细则范本1. 卫生检查标准1.1 教室卫生- 教室地面整洁无杂物,无积尘。

- 教室桌椅、黑板、书籍整齐摆放。

- 窗户清洁,玻璃无污渍,窗帘整洁。

- 保持空气流通,充足的自然采光。

- 垃圾桶摆放整齐,分类投放垃圾。

1.2 厕所卫生- 厕所门窗保持通风,清洁,并保证可正常使用。

- 公共厕所纸巾、洗手液是否及时补充。

- 盥洗台、镜子、卫生间纸巾干净整齐。

- 垃圾桶无异味,及时清理。

1.3 食堂卫生- 食堂排队整齐,秩序良好。

- 食堂餐具及时清洗消毒,存放整齐。

- 食品冷藏保存合规,无过期食品。

- 食堂桌面及地面整洁无陌生物。

- 食堂垃圾分类投放。

1.4 教学楼走道与楼梯- 走道、楼梯无杂物堆放,通道畅通。

- 楼梯扶手保持干净,无污渍。

- 疏散标志牌清晰可见。

- 走道与楼梯保证光线明亮。

- 定期组织卫生评比小组进行检查评定。

- 设立评比评分表,根据不同卫生检查项目进行综合评分。

- 考核内容涵盖教室卫生、厕所卫生、食堂卫生、教学楼走道与楼梯等方面。

- 评比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班级,确保公正性和客观性。

- 学校卫生评比由每月一次,积累季度、年度综合评比。

3. 卫生评比奖励机制- 根据每次评比排名和积分计分,设置最佳卫生奖、进步卫生奖等奖项。

- 将获奖班级、获奖学生公示于公告栏,予以表彰。

- 给予获奖班级适当的奖励,如免去当周带队值日的任务。

- 在学校活动中,通过颁奖等方式宣传和鼓励优秀的卫生表现。

4. 卫生改善措施- 定期开展卫生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卫生意识和责任感。

- 组织学生参与卫生检查和整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 配备足够的清洁工具和清洁用品,保证卫生人员正常清理卫生。

- 增加垃圾桶数量,加强分类投放宣传,提高环境卫生意识。

- 定期检查学校设施设备,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的设备。

5. 卫生评比结果公示- 将每次评比结果公示于校园显眼位置,确保透明公正。

- 向班级、学生发布评比意见,积极反馈改进建议。

学校厕所评估标准

学校厕所评估标准

学校厕所评估标准引言概述:学校厕所的卫生状况对学生的健康和学习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确保学校厕所的卫生和安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评估标准。

本文将介绍学校厕所评估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一、卫生状况评估1.1 厕所清洁度- 厕所应该定期清洁,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

- 应有足够的清洁用品和设备,如洗手液、纸巾等。

- 垃圾桶应定期清理,以避免滋生细菌和异味。

1.2 卫生设施- 厕所应配备足够数量的马桶、洗手池和洗手液。

- 马桶和洗手池应保持正常运行,无漏水和堵塞现象。

- 应提供足够的洗手液和纸巾,以鼓励学生正确洗手。

1.3 卫生防护措施- 厕所应有足够的洗手间隔,以确保学生的隐私和卫生。

- 应提供卫生防护用品,如手套和纸巾,以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 应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消毒,确保厕所的卫生状况符合标准。

二、安全状况评估2.1 防滑措施- 厕所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以减少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意外摔倒。

- 应保持地面的干燥和清洁,避免积水和湿滑现象。

- 应定期检查地面的防滑性能,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2.2 紧急疏散通道- 厕所应设有明确的疏散通道,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学生能够迅速撤离。

- 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障碍物阻挡。

- 应定期检查通道的安全性,确保学生能够安全疏散。

2.3 紧急设备- 厕所应配备紧急设备,如急救箱和火灾报警器。

- 设备应处于易于寻找和使用的位置,并保持正常运行。

- 应定期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和有效性,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使用。

三、无障碍评估3.1 无障碍设施- 厕所应提供无障碍设施,以方便行动不便的学生使用。

- 应设有无障碍通道、扶手和坡道等设施。

- 设施应符合无障碍标准,便于行动不便的学生进出厕所。

3.2 标识和指示- 厕所应有明确的标识和指示牌,以指导学生正确找到厕所。

- 标识和指示牌应易于理解和辨认,包括文字和图标。

- 应定期检查标识和指示的完好性和清晰度,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找到厕所。

3.3 空间布局- 厕所的空间布局应符合无障碍标准,方便行动不便的学生使用。

学校厕所评估标准

学校厕所评估标准

学校厕所评估标准一、引言学校厕所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学生在学校期间能够使用安全、卫生、舒适的厕所,我们制定了学校厕所评估标准。

二、评估标准1. 厕所数量与布局1.1 学校厕所数量应根据学生人数合理配置,每100名学生应提供足够数量的厕所。

1.2 厕所布局应合理,便于学生使用,设有男女分开的厕所。

2. 厕所卫生2.1 厕所应保持干净整洁,无异味和污渍。

2.2 厕所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卫生环境。

3. 厕所设施3.1 厕所应配备足够数量的马桶、洗手池和纸巾等卫生用品。

3.2 厕所设施应保持完好,无损坏或者漏水等问题。

4. 厕所安全4.1 厕所应有明确的安全标识,指示逃生通道和紧急出口。

4.2 厕所应配备紧急呼叫装置,以便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求助。

5. 厕所通风与照明5.1 厕所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减少异味和细菌滋生。

5.2 厕所应有充足的照明设备,确保学生在使用厕所时能够清晰看到周围环境。

6. 厕所隐私保护6.1 厕所应设有适当的隔间和隐私保护措施,保护学生的隐私权。

6.2 厕所内应有足够的隐私空间,确保学生在使用厕所时不受到他人的干扰。

7. 厕所无障碍设施7.1 厕所应设有无障碍设施,方便身体残障学生的使用。

7.2 无障碍设施包括坡道、扶手等,以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

8. 厕所水源和排水系统8.1 厕所应有稳定可靠的水源供应,保证学生正常使用。

8.2 厕所排水系统应畅通,避免阻塞和水浸现象的发生。

三、结论学校厕所评估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学生在学校期间能够使用安全、卫生、舒适的厕所。

通过评估标准的执行,学校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厕所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

同时,学校厕所评估标准也为学校提供了一个参考,以便在新建或者改造厕所时进行规划和设计。

我们希翼通过这一标准的实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

学校厕所评估标准

学校厕所评估标准

学校厕所评估标准一、引言学校厕所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学校厕所的质量,确保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制定学校厕所评估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校厕所评估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二、评估标准内容1. 厕所数量和分布(1)根据学生人数和性别比例,合理确定厕所的数量和分布。

(2)男女厕所应分开设置,并且数量比例要合理。

(3)厕所应布局合理,便于学生使用。

2. 厕所卫生状况(1)厕所应保持干净整洁,无明显异味。

(2)厕所地面、墙壁、门等应定期清洁,保持无污渍和细菌滋生。

(3)厕所内设备如抽水马桶、水龙头、镜子等应保持正常使用和清洁。

3. 厕所设施和器具(1)厕所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抽水马桶,并保持正常使用。

(2)厕所内应配备洗手池和肥皂,并保持正常供应和清洁。

(3)厕所内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纸巾或手纸,并保持供应充足。

4. 厕所安全性(1)厕所内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确保学生在使用时能够看清周围环境。

(2)厕所内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以便学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求助。

(3)厕所门应易于开启和关闭,并保证学生的隐私。

5. 厕所通风和排气(1)厕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减少异味和细菌滋生。

(2)厕所应设置合适的排气设施,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6. 厕所无障碍设施(1)厕所应设置无障碍通道,方便行动不便的学生进出。

(2)厕所内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如坐便器扶手、无障碍洗手池等,以方便行动不便的学生使用。

7. 厕所管理和维护(1)学校应制定厕所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要求。

(2)学校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厕所设施,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设备。

(3)学校应加强厕所的日常清洁工作,确保厕所的卫生状况。

三、评估标准要求1. 学校应建立学校厕所评估小组,负责对学校厕所进行定期评估。

2. 评估小组应根据评估标准内容,对学校厕所进行全面评估,并记录评估结果。

3. 评估小组应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反馈评估结果,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小学卫生量化评分细则(三篇)

小学卫生量化评分细则(三篇)

小学卫生量化评分细则根据一般的卫生标准制定,以下是一份参考细则:1. 教室环境卫生:- 地面清洁度:地面无灰尘、垃圾和污渍;- 空气质量:教室通风良好,无异味和烟雾;- 垃圾桶管理:垃圾桶摆放整洁,定期清理和更换垃圾袋。

2. 学生个人卫生:- 衣着整洁:学生衣着干净整洁,无破洞和污渍;- 手部卫生:学生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习惯,经常洗手;- 饮食卫生:学生餐具清洁,进食过程卫生。

3. 厕所卫生:- 卫生间整洁度:卫生间无异味,地面、墙壁、马桶等干净整洁;- 网络安全:卫生间内无暴露的电线和电器设备;- 打扫频率:卫生间定期清洁,垃圾桶及时清理。

4. 操场及公共区域卫生:- 地面清洁度:操场及公共区域地面无杂物、垃圾和污渍;- 绿化管理:操场及公共区域内植物整洁、有序;- 河湖情况:操场及公共区域临近河湖的,河湖水质清洁。

5. 教师个人卫生:- 衣着整洁:教师衣着干净整洁,无破洞和污渍;- 手部卫生:教师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习惯,经常洗手;- 饮食卫生:教师餐具清洁,进食过程卫生。

6. 安全管理:- 紧急设备:学校应配备紧急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防火安全:学校应有有效的防火措施,消防设施正常运行;- 休息区安全:学校休息区应干净整洁,避免学生受伤。

以上只是一份简要参考,每个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适合自己的卫生量化评分细则。

小学卫生量化评分细则(二)可以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教室卫生:评估教室的整洁程度和卫生环境,包括地面、桌椅、黑板、墙壁等的清洁情况,垃圾桶是否及时清空等。

2. 洗手间卫生:评估洗手间的清洁程度和卫生设施的完善情况,包括马桶、洗手池、地面、墙壁等的清洁情况,纸巾和肥皂是否充足等。

3. 餐厅卫生:评估餐厅的整洁程度和食物安全情况,包括餐桌、餐具、水杯的清洁情况,食物的存放和处理是否合格等。

4. 操场卫生:评估操场的整洁程度和安全情况,包括草地是否整齐,设施是否完好,垃圾桶是否及时清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卫生间标准(小学)1 卫生间建造标准1.1 位置1. 学校卫生间的位置应选定通风及采光良好的地点。

2. 与学生最常用的教室走廊相连接,避免过度偏僻或远离教室,造成安全、管理与清洁的不方便。

3. 除了教室的学生外,也应考虑户外活动学生使用卫生间的方便性,而设施户外(运动场、校舍周围)、体育馆、活动中心(尤其是场地对外开放者)和游泳池内均应有卫生间的设置。

4. 应顾及残障学生使用的便利性,设置残疾人及身体不适者专用卫生间,以符合现阶段照顾弱势群体的时代趋势。

5. 卫生间应设置于方便衔接自来水之地点以充足供应自来水,甚至于学校如有不同水源供应时,最好能装置互通的控制阀,以备万一其中一处故障时,可以打开控制阀而使水互通,以免部分卫生间缺水使用不便。

同时亦应考虑靠近化粪池或卫生下水道。

化粪池设计不要过于复杂,出水口水位不可过低,以里排水,多层楼的建筑,各楼的卫生间宜设置于同一位置,以利排水管道的集中安置。

6. 绝对不可靠近饮用水源之蓄水池,应远离水井、地下贮水槽、自来水,以避免水管漏水受到污染。

蓄水池与化粪池均设在地面下时,必须距离十五公尺以上,以避免饮用水源受污染。

7. 卫生间化粪池不宜设终日晒太阳而致散发臭味的位置,并应考虑一年中风向变化情形。

此外,学校设计化粪池时,应妥慎考虑其容量,使用人数在五人以下者,腐败槽、沉淀槽及过滤槽不得小于1.5立方公尺,超过五人以上时,每增加一人,应增加总容量0.1立方公尺。

1.2 数量小学卫生间内标准配置如下:1.31. 卫生间光线不足易造成使用维护的不便与安全问题,故除选择采光好的地点外,应设置适当面积之窗户以及人工照明设备,使其照度至少应在70Lux以上,为达到良好的通风及采光,窗户面积最好不少于地面四分之一,窗户的位置应避免可由外部窥视,玻璃的种类应考虑可保护隐私的毛玻璃。

2. 卫生间的通风不良,易产生臭味,每一便所门上下应至少保留十公分缝隙,以利空气流通。

为使内部空气不致影响其它教室,可装置抽风机,并采排气式换气,使厕所内经常保持负压状态,换气数应至少10次。

3. 在色彩上,卫生间墙壁、地板应铺设白色、淡蓝色或其它明亮淡雅色彩的磁砖,也可以彩绘磁砖制作画饰。

不但明亮度高、污垢易发现,且色彩柔和温馨。

4. 卫生间应保持干净、通风、无臭味,如为增加芳香效果,应注意使用天然提炼、无毒性的芳香剂会淡香水。

1.4 内部设施1. 大便器(1)形式及摆置:除了残障厕所使用马桶之外,大便器以蹲式为佳,选用适当尺寸大小,以宽敞为原则。

以提供坑位放置方式:●卫生间空间宽敞时,大便器依一般情形直式摆放。

厕位蹲位距后墙不应小于0.3m;大便槽的蹲位宽度不应大于0.18m。

●厕所空间不足时,可将大便器依厕位对角线设计摆放,以增加卫生间空间。

●为了使学童快速而正确的如厕,建议在大便坑位之两侧,以不同颜色之磁砖或脚印,标示如厕时正确之脚踏位置。

(2)冲水方式:有脚踏式、手压式、手拉式和感应式冲水等。

为了避免学生忘记冲水,建议使用感应式冲水。

2.小便器(1)形式:小便器形式宜采侧围悬壁式并配合设置一座落地式便池,以应不同身高学童之使用需求。

(2)高度:小学正是学生生长最迅速的时期,小便器之前缘,应考虑使用者之平(3)(4)冲水方式:一般采随手按钮式,惟基于卫生考虑,如学校经费许可,可用红外线自动感应冲水。

(5)专用捣摆:基于保障个人隐私权,小便器之间应设有隔板或捣摆,如为全壁式小便池,宜设横隔板,以避免窥视。

3.便所门扇便所门扇宜向内开,以维护学生的安全及厕所观瞻;且为了避免使用者之压迫感及安全性,门扇高度不宜过高。

隔板高度不应低于1.2m4.置物箱便所内设置物箱(板)、挂钩,同时要注意设置位置及高度,以便于置放随身物品。

5.厕所出入口应设置遮壁、屏风或盆栽,以维护使用人的隐私性。

1.5 外部设置1.洗手台卫生间应设置男女分开专用洗手台,因为上表尺寸只是平均数据,学生身高还是存在一定差异,还要考虑到会有坐轮椅的患者,洗手台应设置成高低式,尺寸可以参照上表。

洗手台的水龙头一般选用旋转式,建议改用电子感应式,并于水龙头出水口加上套头,使出水成喷水式或喷雾式,较为省水。

另考虑到冬天普通自来水较冰,部分学生因此不愿洗手,建议学校在卫生间安装暖水保,但是卫生间清洁人员每天早上都要调好水温,避免学生洗手时被烫伤。

洗手台要提供洗手液,以便养成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建议在墙上安装洗手液盒,应高于洗手台面10公分左右,可以避免浪费,台面也会比较整洁。

2.工具间学校应在卫生间隔壁设置一个工具间,良好的工具间,应注意通风及及空间规划,使学生对于清洁用具的处置能达到相当的适切性,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拖把应放在容易干又不碍观瞻的地方,应加装拖把架子及放置清洁用品的挂钩、置物架等。

3.标示设置可采用统一规定的男女厕所标示,残障卫生间应有残障使用之标示。

4.壁式挂镜卫生间镜子不宜过高,应考虑不同年级的身高差异,尺寸可和高低洗手台相匹配,卫生间内装设镜子不要对着便所的门或小便器。

5.烘手机卫生间应在洗手台附近设置烘手机,方便师生洗手后烘干使用。

也可以安装擦手纸盒。

鉴于普通烘干机存在细菌感染的隐患,建议学校在洗手台附近同时安装擦手纸盒和喷气式干手机。

6.卫生纸卫生间内应配备卫生纸,以备使用者不时之需。

卫生间洗手台附近的墙上可安装大盘纸装置,在每间便所可配备小卷卫生纸。

7.垃圾桶以有盖、脚踩开合式的较佳。

每个厕位最好都配一个垃圾桶。

1.6建材1. 卫生间建筑饼钢筋混凝土建造,壁面贴方块砖或磁砖为宜。

2. 天花板应使用防水质材,避免遇水潮湿变形。

3. 排水管路:(1)大便槽主干管采用聚氯乙烯(PVC)管,以确保主干管的畅通不易堵塞。

(2)主干管尾端(即清洁工具间)装一玻璃纤维(FRP)清洁口,并设不锈钢阻隔栅,以阻挡杂物流入化粪池,维持化粪池正常功能,延长化粪池使用年限。

4. 排臭抽风系统采用4英寸PVC管,并用丁形管与主干管上端相通。

5. 小便器未装设自动感应冲水设施者,宜装置一中央控制主机,控制定时自动冲水器,每节上课后五分钟定时冲水一次。

6. 便所门:(1)便所门板宜采用强力ABS板材或铝门、塑钢门,防止腐蚀及破坏,且便于维修及清洁维护。

(2)便所门板宜采经济、实用、耐用的自动回转绞链,学生开启后自动回归(没有弹簧,利用偏心原理)。

(3)便所门以门栓住为宜,喇叭锁常因学童使用不当或人为破坏致不堪使用。

7.地板:卫生间地面所使用之材质必须有防滑功能,以防意外事情发生。

同时最好能使用耐酸碱、耐磨损的材料,方便清洁人员维护打扫。

另建议学校在天气潮湿的期间给每个卫生间铺上防滑垫,以防地面潮湿发生意外事件。

1.7 无障碍空间(特殊人群专用卫生间)1.门口应有残障专用卫生间标示。

2. 便所空间:一间以200公分×200公分以上较适当,厕所内至少有150公分可供轮椅回转的空间。

3. 出入口:有效宽度为85公分以上,依规定设置斜坡道,地面高低差应在2公分以下,并装设外开门、自动门、拉门(上商悬吊)或折迭门。

4.小便器:男厕所至少设置一个落地式小便器,并采自动洗净装置马桶,针对坐轮椅者,高度以45公分为宜,针对拄拐杖者,高度较高以方便脚无法弯曲者使用,对视觉残障者宜加设脚台(或以扶手代之)方便辨位,冲洗阀宜设脚踏式或置于马桶边方便操作处。

5.安全扶手:内部应设置固定扶手或回旋扶手,扶手面宜有纹路方便握持,直径3.2-3.8公分,与墙壁间隔5公分,马桶周围水平扶手高度65-70公分,垂直扶手高度65-150公分,小便器左右两侧扶手高约60公分,扶手上缘高约80-83公分,小便器前扶手高约110公分。

6.镜子:宜使用倾斜式或大型者为佳,镜子上下缘分别约离地面170公分与90公分,如使用圆形者,则镜中心点高度约为120公分。

7.水龙头:宜使用长柄把手。

8.地面:应使用防滑材料,坡度1/100。

9.紧急警铃:在扶手附近安装警报器按钮,一旦发生意外,学生可用过警报器求助。

10. 其它:置物处、卫生纸盒、残障设施标志(如点字板)和「使用中」标示,亦应一并配备齐全。

注:建议在男女卫生间隔壁单独建造一个残疾人专用卫生间,基本配置可参照上述条例;学校空间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在男女卫生间内选择靠近门口的隔间作为残疾人专用卫生间,隔间空间应较大,基本配备可参照上述条例,镜子可以省略。

1.8 清洁标准1.每个学校应根据学校面积和卫生间数量,配备足够的保洁人员,建议每1个卫生间(包括2间男女卫生间、洗手台、工具间等全部空间)配备1个保洁人员,以保障每个卫生间都能及时打扫;建议学校从专业的保洁公司聘请保洁团队,以保障保洁人员的专业性。

2.每个卫生间的墙上贴相应保洁人员的健康证。

3.每个卫生间的墙上应有保洁人员的打扫签到表,以保障保洁工作按时完成。

4.学校的后勤老师每天定时检查整个学校的卫生保洁工作,特别是卫生间的保洁工作应重点检查,每次检查的时间、卫生间位置、保洁工作完成质量情况、以及相对应得保洁人员名字等都要记录在每天的工作记录本上。

大小便器专用清洁剂内外清洁专用干布擦拭干净免费提供芳香球每天四次便后内外清洁无痕、光洁透亮、无异味台面专用湿布清洁,专用干布擦拭干净,免费提供洗手液随时无污渍、无灰尘、无杂物、无水渍,及时补充洗手液门窗专用湿布清洁表面,专用干布擦拭干净每天一次无污渍、无灰尘、无杂物镜面专用工具清洁表面,专用干布擦拭边角每天两次光洁透亮、无灰尘、无水渍手盆专用清洁剂清洁、专用干布擦拭干净每天四次无污渍、无灰尘、无杂物水龙头专用清洁剂清洁、专用干布擦拭干净每天四次无污渍、无灰尘、光洁透亮天花专用工具、清洁剂进行清洁每月一次无污渍、无灰尘、无蜘蛛网、无水渍灯具专用工具、清洁剂进行清洁每月一次无污渍、无灰尘、洁净光亮纸盒专用清洁剂清洁表面、专用干布擦拭干净每天一次无污渍、无灰尘、光洁透亮、及时补充厕纸烘手器专用清洁剂清洁表面每天一次无污渍、无灰尘、光洁透亮垃圾桶专用清洁剂进行清洁、消毒,专用干布擦拭干净每天两次无污渍、无灰尘、无异味,外部清洁无污迹、内部杂物不过满隔板专用清洁剂清洁表面、专用干布擦拭干净每天一次无污渍、无灰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