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奔流不息的大河---黄河

合集下载

第二章第二节_奔流不息的大河(第二课时)

第二章第二节_奔流不息的大河(第二课时)

措施: 造林种草,合理放牧;修建水库,水
电站。及时疏通水道
中游景观
支流多,水量大。 含沙量大。 河道上下段为峡谷落 差大
黄河含沙量居世界各大河之冠,每年输 沙量约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堆成高、宽 各1米的土坝,其长度可绕地球赤道27周.
自然因素
黄河中游流经黄 土高原,土质疏 松,植被稀少, 降水集中
河口
桃花峪
黄土高原
黄 河 下 游 中 国 的 忧 患

读图:黄河的“忧患”在上游、中游、下游有何表现?
河口
桃花峪
上游景观
河道迂回曲折
两岸多湖泊沼泽
河水 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 荒漠化严重,有凌汛 原因: 降水少,气候干旱。 自然原因: 过度放牧,滥垦草地。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
破坏植被,导致 水土流失
治黄关键
治沙
地上河景观
下游景观
黄河入海口
河道宽浅,水流平 缓; 泥沙淤积,河床 升高为地上河;
“地上河”动画演示
水 面
河 床 面
地 面
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流程 图
土质疏松 暴 雨 植被破坏
} →
流失 流速 减慢
地势 低平 水土
泥沙淤积河床

地 上 河
甘 青 海 肃
宁 夏
山 西
渤海
陕 西 河南
山东
四 川
青、甘、川、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黄河水系水电站分布
青铜峡 龙羊峡 刘家峡
小浪底
三门峡
概念
俗称冰排,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 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冰凌有时可以聚 集成冰塞或冰坝,造成水位大幅度地抬高,最终 漫滩或决堤,称为凌洪。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 的 开河期都有可能发生凌汛。中国北方的大河, 如黄河、黑龙江、松花江,容易发生凌汛。 通俗地说,就是水表有冰层,且破裂成块状, 冰下有水流,带动冰块向下游运动,当河堤狭窄 时冰层不断堆积,造成对堤坝的压力过大,即为 凌汛。

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

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

3、黄河的奉献
上中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可供人 们发电。
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可供人们饮用和 灌溉农田。
塑造了肥沃的冲积平原,使“宁夏平 原”“河套平原”成为“塞上江南”。
上游景观
特点:河道迂回曲折 河水清浅而稳定
中游景观
水土流失严重 壶口瀑布
支流多,水量大。 河道上下段为峡谷,落 差大 含沙量大。
浪费水资源严重,上游截水流量大。 对策:宣传节水,综合利用水资源,
提高水价。
1、黄河的基本概况
(1)黄河的源流概况: ➢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主峰雅拉达
泽峰,曲折东流注入渤海,黄河的源头叫约 古宗列渠。 ➢ 黄河干流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的青、川、 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九省区。 ➢ 黄河流形如一个巨大的“几”字。 ➢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而非第二大河
加固大堤;引流失严重。
原因: 自然因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又地处温带 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 人为因素:植被破坏严重。
措施: 禁止破坏林草;退耕还林,还草;修筑梯 田,兴修水利
活动2:分析黄河断流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人为原因:生产,生活用水量很大,
活动1:黄河的“忧患”
上游的忧患: 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有凌汛
原因: 自然原因:降水少,气候干旱。 人为因素:过度放牧,滥垦草地。 措施:
造林种草,合理放牧;修建水库,水电站。及 时疏通水道
下游的忧患:
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改道,洪水泛滥, 有凌汛。 原因:
大量泥沙入河,下游河床抬高而形成 “地上河”。解冻迟,有凌汛 措施:
2、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 河口
桃花峪

广东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二节黄河2

广东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二节黄河2

黄 河 流 域 图
河口
中 游
孟津
渤海
1.黄河发源于什么山脉,最终注入哪个海洋?
2.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河口与孟津在哪里?
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
“几”字
黄河河道呈一个巨大的什么字形?
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上游梯级开 发兴建水利 枢纽
中游保持水土, 种草植树
渤海
青藏高原巴 颜喀拉山
下游固堤分 流
黄河凌汛的形成示意图
高纬度
封冻
气温低 河口
孟津 低纬度 观察 思考 河 水 气温高
凌汛是人为原因产生的吗?
黄河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穿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极其严重,为世界 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年平均输沙量高达16亿吨。 过高原、山地,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中 上 游 游
黄河下游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容易造成洪水泛滥。


P30活动:1、请你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黄 河为么多泥沙,你认为治理黄河的关健是什么? 自然因素:中游支流多,黄土疏松,植被破坏严重, 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冲入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 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变慢,泥沙沉积下来。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奔流不息的大河
第二课时
司前华侨中学地理教研组
二、中华民族的母 亲河——黄 河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 流入渤海湾,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 约75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长二长河。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华夏民族的诞生地, 中华儿女深情的称她为“母亲河”。

八年级地理黄河知识点图

八年级地理黄河知识点图

八年级地理黄河知识点图黄河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八年级地理课程中关于黄河的知识点非常丰富。

本篇文章将涵盖一些最重要的知识点和相关概念。

黄河介绍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总长度约5464公里。

它源头位于青海省、甘肃省境内的巴颜喀拉山脉,河口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的东海之滨。

黄河是中国北方主要的水资源来源之一,为华北平原等地区提供了灌溉水和饮用水。

黄河水灾黄河因为其年度泥沙输送量巨大,经常发生洪水。

黄河的洪水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著名的“八年抗洪”就是指中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黄河治理工程。

此次工程缓解了黄河洪水对华北平原的危害,但也对黄河生态环境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是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流域之一。

总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

它包括了中国的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七个省份。

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文明之一。

多个古代帝国都在这个区域建立过都城,如夏、商、周、秦、汉、唐等。

黄河三角洲黄河的河口位于山东半岛东海岸,这里形成了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第二大河口三角洲,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

由于黄河每年输送大量的泥沙,这里的土地非常肥沃。

因此,黄河三角洲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之一。

同时,黄河三角洲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黄河发源地黄河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甘肃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

这里海拔高达5396米,是中国的第三高峰。

黄河的源头区属于青藏高原的恶劣环境,水域寒冷,氧气稀薄,生物活动几乎没有。

黄河河谷黄河河谷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地势塑造因素之一。

黄河的大量泥沙沉积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平坦的河谷。

黄河河谷在中国的农业、工业和文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河谷两侧的太行山和玛鲁山是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结论黄河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八年级地理课程中的黄河知识点非常丰富,在本文中我们只是提到了其中一些最重要的知识点和相关概念。

奔流不息的大河-黄河

奔流不息的大河-黄河

治理措施
植树种草 合理放牧
植树种草
保持水土
再见
观察黄河流经的地形区,说说各河段有何特点。 上游多峡谷 中游多泥沙 下游地上河
龙羊峡水电站
经过中游后的黄河水
河段 下游
问题 水灾
原因
治理措施
流经平原地区, 加固大堤 流速减慢,泥沙 疏淤分流 大量淤积,形成 建设水利枢纽 地上河
中游
自然:土质疏松 植树种草、退 多暴雨 水土流 耕还林、还草 失严重 人为:过度开垦, 退牧还草,保 过度放牧,植被 持水土 破坏严重
全长5464千米 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
渤海
黄河的发源地 注入的海洋
黄河水系图
河口
湟水青铜峡 李家峡 龙羊峡 洮河 刘家峡 渭河
旧孟津
小浪底
说出黄河的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主要支流
观察图片:按顺序查找黄河流经的省区
甘 青 海 肃
宁 夏
山 西
渤海
陕 西 河南
山东
四 川
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 华 北 平 原
第二节 奔流不息的大河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恩城中学初中部 华柱
学习目标
一、了解黄河的概况 1、黄河的发源地、长度、流域面积及流入的海洋 2、上、中、下游的划分及主要的支流 3、干流流经的主要省区和地形区 4、上、中、下游各河段的特点 二、分析黄河的忧患 1、各河段的问题和成因以及治理措施 2、治理黄河的关键
填表
上游 干流流经的省 流经的地形区 存在的问题 中游 下游
青 川 甘 宁 内蒙古 晋 陕 豫 鲁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荒漠化
含沙量大
地上河 河道变宽,坡 度变缓,泥沙 沉积 . 加固堤坝 疏淤分洪

初中粤教版八上地理第二节 奔流不息的大河

初中粤教版八上地理第二节  奔流不息的大河

初中地理学习材料第二节奔流不息的大河★夯实基础知识点1 沟通三大洋的水系1. 大运河是世界最的人工运河,它沟通了河、河、淮河、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2、我国主要的湖泊有、、、、、等,其中最大的淡水湖是,最大的咸水湖是。

3.我国湖泊分布特点是:西部以高原较为集中,多为湖;东部以地区较为集中,都是淡水湖。

4.读右图填空。

(1)写出河流名称。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2)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

流入印度洋的河流有。

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有。

(3)从图中看出我国大部分河流流入洋,原因是。

(4)⑨是河,因它没有流入海洋,所以它是一条河。

知识点2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5.黄河源自青藏高原山,流入海,全长千米,是我国第长河。

6.黄河没有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A、山东B、内蒙古C、山西D、西藏7.黄河没有流经的地形区是A、华北平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塔里木盆地8.从右图可知,黄河干流水电站主要分布在上游河段,原因是()A、降水多B、流量大C、位于三级地势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D、流经黄土高原9.黄河下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A、河口B、孟津C、三门峡D、龙羊峡10.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它的泥沙主要来自()A、内蒙古高原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11.黄河泥沙不断淤积,使河床高出地面数十米,形成“地上河”,它出现在()A、源头B、上游C、中游D、下游12.治理黄河最关键的措施是()A、多开挖排水沟B、加高加固堤坝C、上游修建水电站D、在中游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13.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A、上游B、中游C、下游D、上游、中游交界处知识点3 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14.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海,全长,是亚洲第大河。

15.长江流经的地形区,正确的一组是()A、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D、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华北平原16.近年来,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洪灾频繁发生,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化、森林减少B、土质疏松C、滥砍滥伐,陡坡开荒D、多暴雨17.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A、源头B、上游C、中游D、下游18.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河流是()A、黄河B、长江C、珠江D、黑龙江19.长江最大的支流是()A、嘉陵江B、乌江C、汉江D、湘江20.长江流域是一个洪灾频繁、旱灾严重的地区,尤其以地区最为集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3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3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课件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滔滔黄河
黄河
中国第二长河—全长5400多千米
“几”字 形


滔滔黄河
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渤海
滔滔黄河
黄河源头之——约古宗列曲
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
甘 青海
内蒙古

肃陕 西

西 山东
河南
四川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小青川过了甘旱的宁夏,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晋 入了陕北根据地,豫见了鲁能足球队。
分洪、蓄洪作用 刘家峡水电站
培修加固大堤
引黄河水洼地沉积泥沙, 防止河床继续抬高
宁夏、内蒙古段
山东段
凌汛发生地段
黄河下游 出现了断流
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黄河 下游出现了断流现象,而且断流的天数越来越多,长度越 来越长,严重影响两岸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炸开冰坝疏导河水
为5%。
年降水量的1/5。
中游
下游
} → → 土质疏松
植被破坏 暴雨
地势 水土 低平 流失 流速
泥沙淤积 河床抬高
了肥美的冲积平原 b、提供了丰富的水能 c、提供了生产、生活水源
华夏民族的摇篮,光河辉套灿平烂原的文化
宁夏平原
塞上江南
谈收获
源地、注入海洋 上中下游分界
黄河
河口 桃花峪
特点 上游 水量充沛——水能丰富
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多泥 沙
下游 泥沙沉积——“地上 河”——多水患
因地制宜 建电站;引水灌溉—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加固堤防
治黄之本——治理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资料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_湘教版 2PPT课件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_湘教版 2PPT课件
中国的河流——
河流的分析方法:
河流概况 河流特征
发源地、流经地区、注入海洋 长度、流域面积 主要支流、分段
上游、
中游、
下游 治理保护 河流与人类关系
开发利用
一.识黄河 黄河的概况 二.颂黄河 黄河的贡献 三.忧黄河 黄河的危害 四.治黄河 黄河的治理
• 第一篇



读图2—39 黄河水系图,结合课本P50内容完 成下列问题
河口
渤海
卡日曲
河南
5464千米
旧孟 津



3、找出黄河的重要支流渭河与汾河。
卡日曲
河口
渤海
渭河
河南
5464千米
旧孟 津
读地图册P4-5:黄河流经哪些省区?

青海
宁 夏

四川

渤海
西 山东 陕
西 河南
黄河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
华北平原
黄河各河段特征
上游:落差大,水能丰 富
上 游
中游:落差大,水能丰 富,河流含沙量大
中 游
下游:泥沙淤积 形成“地上河”
• 第二篇



1、观察以下图片,你来说一 下黄河给我们带来黄河流域的 人民在黄河 的哺育之下, 创造了悠久 的历史文化。



塞上江南



黄河主要的水电站
河口
龙羊峡
旧孟津
三小 门浪 峡底
上游水电站:龙羊峡 中游水电站:三门峡、小浪底
28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黄河发源于哪?最终注入哪个海洋? 黄河发源于哪?最终注入哪个海洋? 黄河发源于哪
2找出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城市及其所在省区 找出划分黄河上、 找出划分黄河上 3找到黄河上著名的水利枢纽:龙羊峡、刘家峡、 找到黄河上著名的水利枢纽:龙羊峡、刘家峡、 找到黄河上著名的水利枢纽 三门峡、小浪底。 三门峡、小浪底。找出黄河水能开发最密集的河 段。 4黄河的长度为多少? 黄河的长度为多少? 黄河的长度为多少 5黄河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单位,哪些地形区? 黄河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单位,哪些地形区? 黄河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单位
凌汛就是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 凌汛就是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
返 回
资料
治理黄河新设想:挖沙降河, 治理黄河新设想:挖沙降河,悬河入地
每年在黄河口挖取泥沙,降低河口段河床, 每年在黄河口挖取泥沙,降低河口段河床, 这样中下游河道的积沙就会被水冲移而下, 这样中下游河道的积沙就会被水冲移而下, 使整个中下游河床逐年降低。 使整个中下游河床逐年降低。只要每年挖 沙不止,30年后黄河中下游河道积存的大 沙不止,30年后黄河中下游河道积存的大 60亿立方米的泥沙就会被冲走 亿立方米的泥沙就会被冲走, 约60亿立方米的泥沙就会被冲走,世界著 名的“悬河”就可能变成地下河。 名的“悬河”就可能变成地下河。
小结
概况
源地: 源地:巴颜喀拉山 入海: 入海:渤海 流经的省份、 流经的省份、地形区 河段的划分

黄河

治标——治理——治本 治标——治理——治本 ——治理——
作业布置 地理地图册P58—P59 地理地图册 练习册P17-18 练习册
资料
黄河的凌汛
凌汛就是冰坝阻塞河道、 凌汛就是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 升的现象。 升的现象。 黄河上游的刘家峡至包头河段, 黄河上游的刘家峡至包头河段,下游的开 封至入海口河段, 封至入海口河段,河水是从较低纬度流向 较高纬度的。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 较高纬度的。 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 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 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 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 河堤决口。现在人民政府通过采用飞机、 河堤决口。现在人民政府通过采用飞机、 大炮炸开冰坝的手段, 大炮炸开冰坝的手段,使黄河凌汛的危害 基本消除。 基本消除。 返 回
数值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黄河
长江
珠江
河流
长度( km) 长度 ( km )
年入海水量( 亿立方米) 年入海水量 ( 亿立方米 )
读图:黄河流经哪些地形区?塑造了哪些平原? 读图:黄河流经哪些地形区?塑造了哪些平原?
地上河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土质疏松 暴 雨

地势 水土低平 流失 流


地 上 河
} →
泥沙淤积河床

黄河的“ 黄河的“过” 水土流失严重
资料一:“世界上含沙量 资料一: 最大的河” 最大的河”:黄河每立方 千米水的年平均含沙量约 35千克 高峰时达570 千克, 为35千克,高峰时达570 千克。每年输入下游泥沙 千克。 16亿吨 亿吨。 达16亿吨。古人称黄河 一石水,六斗泥” “一石水,六斗泥”。如 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长宽各 一米的沙坝, 一米的沙坝,其长度是到 月球长度的3 月球长度的3倍。

读图:黄河的“忧患”在上游、中游、下游有何表现? 读图:黄河的“忧患”在上游、中游、下游有何表现?
凌汛
气候干旱、草地退化、 上游 ——气候干旱、草地退化、荒 漠化严重、 漠化严重、有凌汛
中游
——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 植被破坏严重, 植被破坏严重 严重
——形成“地上河”,洪水泛滥、 形成“地上河” 洪水泛滥、 形成 下游 有凌汛, 有凌汛,出现断流
内 蒙 古 高 原 黄土高原 华 北 平 原
青藏高原
读图: 读图:
河套平原 华北平原
宁夏平原
二、黄河的忧患及成因分析
有关黄河的讨论
1、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 民族的 母亲河。 2、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 民族的一条害河。 民族的一条害河。 你的观点呢? 你的观点呢?
黄河的功劳
• 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 上中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可供 上中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人们发电; 人们发电; • 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可供人们饮用 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和灌溉农田; 和灌溉农田; • 塑造了肥沃的冲积平原,使河套、宁 塑造了肥沃的冲积平原,使河套、 成为“塞上江南” 夏平原 成为“塞上江南”。 • 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河段
黄河忧患的成因
上游
中游 下游
降水少、放牧过度、植被破坏; 降水少、放牧过度、植被破坏; 纬度高、 纬度高、结冰早解冻迟 乱伐森林、滥垦草地、流经黄土 乱伐森林、滥垦草地、 高原 大量泥沙入河,形成地上河; 大量泥沙入河,形成地上河;纬 度高、结冰早解冻迟; 度高、结冰早解冻迟;断流
唐代大诗人李白: 唐代大诗人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 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天”:巴颜喀拉山 “海”:渤海
黄河水系图
河口
湟水 洮河
孟津
渭河
黄河长5464千米, 黄河长5464千米,根据下图数据分 5464千米 说明黄河为什么是我国第二长河, 析,说明黄河为什么是我国第二长河, 而不是第二大河? 而不是第二大河?
黄河下游出现断流现象的原因
自然因素
降 水 较 少 气 候 干 燥 , 用 水 量 大
人为原因
生 产 、 生 活 源 严 重 浪 费 水 资
蓄 水 量 大
上 游 截 流
专家会诊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具 体 措 施
• 上游:还林还草,适度放牧, 上游:还林还草,适度放牧, • 中游:开展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中游:开展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治理黄河的关键 治理黄河的关键 • 下游:加固黄河大堤;修筑堤坝 增强节水 下游:加固黄河大堤;修筑堤坝,增强节水 护水意识,同时“引长济黄” 护水意识,同时“引长济黄”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奔流不息的大河
这是哪条河流?你能猜出来吗? 这是哪条河流?你能猜出来吗?
第二节奔流不息的大 河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一、黄河的地理概况 二、黄河的“忧患” 黄河的“忧患” 三、根治黄河
阅读课本P28图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图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阅读课本 图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