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预习提纲
一年级上册数学预习提纲

班级:一( 1)班教师: xx第一单元:准备课课题:数一数预习内容:教科书P2---5预习纲要:1、察看我们的校园,谈谈校园里有些什么?2、能够用哪个数字来表示?课题:比多少预习内容:教科书P4 例 1预习纲要:1、你能谈谈小猪xx 的故事。
2、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谈谈“相同多”、“多多少”、“少多少”:3、试试达成P7 的“做一做”、练习一: 3、4 题第二单元地点预习内容:P9 的主题图预习纲要:1、察看主题图,我从图中获取的数学信息:2、我提出的问题,谁在谁的上(下)面、谁在谁的“前(后)面”3、试试: P9“做一做”及练习二第 1、2、3 题4、预习后我的收获:课题:左右预习内容: P10预习纲要:1、察看主题图,我从图上获取的数学信息:谁在谁的左(右)面2、我提出的问题。
3、试试达成 P10“做一做”及练习二第 5 题第三单元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课题: 1~5 的认识预习内容:课本P14、15、16预习提示:1、我从题中获取的数学信息:图上有些什么?用哪个数字来表示?2、试试 P16“做一做”及练习三第 1、2、44、预习后我的收获:课题:比大小预习内容:教科书P17预习纲要:1、经过预习我知道了:2、试试达成 P17 的“做一做”:1、2 题及练习三:课题:第几3、6、7 题预习内容:教科书P20预习纲要:1、经过预习我知道了:2、试试达成 P20 的“做一做”及练习四 1、2 题3、我的收获:课题:分与合预习内容:教科书P21预习纲要 :一、经过预习我知道了:二、试试达成做一做1、2 题及练习四第 3 题三、我的收获:课题:加法预习内容:教科书P24预习纲要:一、预习后我知道了:4+1=51+4=53+2=5 2+3=5二、试试达成P25 的“做一做”1、2、3 题及练习五第 1、2、 3 题三、我的收获:课题:减法预习内容:教科书P26、27预习纲要:1、看图,说图意并列式2、试试达成 P27“做一做”及练习五 1、2 题4、经过预习我的收获:课题:认识 0预习内容: P30预习纲要:1、我从图中获取的数学信息:2、试试 P30“做一做”及练习五 4、5 题4、我的收获: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课题:认识图形预习内容:教科书P34-35预习纲要:1、察看主题图,我获取的数学信息:2、我提出的数学识题,并解答:3、试试 P35“做一做”及练习八第 1、2、3 题。
一年级数学学习重点大纲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提纲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强烈推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暑期预习要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预习要点在校复习顺序认数——钟表、图形、统计——计算——解决问题——综合练习。
建议:1、家校一致、同步复习;有计划;忌时松时紧。
2、可以根据孩子的补充习题、历次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查漏补缺;对于孩子比较薄弱的内容;要加强正对性复习和练习。
3、要引导孩子主动的参与到复习过程中去。
可采用的一些形式:让孩子自己出题目练习;孩子自己去收集学习中的问题;意在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
复习要点一、认识20以内各数1、应知应会:能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会读写0~20各数;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组成。
(比如: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能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第几要注意从左或右开始数的。
会使用“=、>、<”表示数的大小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大小、多少。
2、基本形式(1)数一数;写出相应的数字。
把相同数量的物体连一连(2)位置与顺序例:△△△△△△☆◇△△△△△在上图中;从左往右数;◇排第()个;从右往左数;☆排第()个;☆左边有()个△;一共有()个△;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从右数第三个△涂上颜色。
(此种类型中往往操作内容较多;要提醒孩子边读边圈出关键词;分清左右、并防止漏题)(3)数位名称与数的组成掌握个位、十位、一位数、两位数例: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数位的顺序要牢牢记住)20是(两)位数;6是(一)位数。
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是()。
1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注意在括号中应填写阿拉伯数字)(4)数序例:8和10中间的一个数是()。
和15相邻的数是()和()。
(5)数的大小。
例:12○13 12○4+7 12-4○3+6(有计算的要先计算并把得数写在算式的下面;再进行比较)□>3 4+□<8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2 8 16 4 11 9 0 12 20填一填(隐含从大到小的要求 )12 8 16 4 11 9 0 12 20()>()>()>()>()>()>()>()>()◆◆◆◆◆▲▲▲▲▲▲▲▲□>□□<□19比()多1;比()少1。
(完整word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和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一、读数、写数.1、数位表是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有1个十在十位写1,有2个十在十位写2,有几个一在个位写几。
(即: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
)例如:十五写作15,它的十位是1,表示1个十;个位是5,表示5个一。
2、读20以内的数.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16 17 18 19 20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单数:1、3、5、7、9 ·(每隔2个)双数:2、4、6、8、10 ·(每隔2个)3、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10个一就是1个十,1个十就是10个一。
如: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二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读作是大写:汉字写作是小写:数字4、数字“0”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
5、由一个数字(0除外)组成的数叫一位数,由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叫两位数。
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
6、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计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1、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同样多、多、少.2、例如给数字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一年级数学预习提纲

课题:第 单元,信息窗 。
页码:第 页到第 页。
日期: 月 日 星期 天气: 假期预习内容:二单元《认识钟表》、四单元《认识图形》、六单元《人民币的认识》、八单元《厘米、米的认识》。
家长同志一定不要教孩子认数和计算!!!!!!拜托了!!!!!!预习须知:家长严格按环节评价,不评价不让孩子进行下一个环节;依据课本为根本,预习中不看辅导书,更不能直接给孩子答案;要引导孩子仔细认真地读、想、说、做、问、练、测、归纳和总结;不要以完成为目的,要做好学习后的拓展(最后一个环节),这样既能灵活运用所学内容,又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更有钻研精神。
千万要记住:过程展现这一栏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填,不会写的字一定要用拼音代替(既可避免倒插笔,又能熟悉拼音)。
(每两天完成一个信息窗,不够的请家长复印)预习环节读一读想一想说 一 说 做 一 做问一问练一练测 一 测拓一拓方法步骤 通过仔细阅读与观察主题图,我获得的数学信息 我想提出的数学问题 我是这样想的 试着做一做我不懂的问题试着完成自主练习 我来完成小测验我来出题做一做过程展现 信息1:信息2:信息3:信息4:信息5: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问题5:条理说清楚、词语说准确、语言说标准、语句说流利、过程说明白……做课本例题(写工整、不涂改、写全面),解决提出的问题。
问题1: 问题2:问题3: 问课本:(反复读课本) 问家长:(家长要注意引导,避免直接给答案。
) 问资料:(家长和孩子共同查阅材料或上网查询,避免孩子玩耍。
也可给老师打电话。
)好方法写在这里:有错题写在这里:家长根据孩子完成情况,选择孩子完成不太好的出三到五个题进行小测验(有现成的课时过关题更好)。
1、解答: 2、 解答: 家长评价。
(暑期预习资料)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课预习单》

(暑期预习资料)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
课预习单》
目标
本文档旨在为一年级学生提供数学上册的全课预单,帮助他们在暑期期间进行研究和复。
预内容
以下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的全课预单内容:
1. 第一课:数的认识
- 数的认识和书写
- 数的比大小
- 数的分类(0至10)
2. 第二课:加法的认识
- 加法概念
- 加法记号(+)
- 加法运算
3. 第三课:减法的认识
- 减法概念
- 减法记号(-)
- 减法运算
4. 第四课:十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十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 十以内数的减法运算
5. 第五课:进一和退一
- 进一的概念
- 退一的概念
- 进一和退一的运算
6. 第六课:相等和不相等
- 相等和不相等的认识
- 相等和不相等的比较
7. 第七课:长短和高矮
- 长短的概念
- 高矮的概念
- 长短和高矮的比较
8. 第八课:比较长短和高矮
- 比较长短
- 比较高矮
9. 第九课:轻重和重量
- 轻重的概念
- 物体的重量
总结
本预习单涵盖了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所有内容,包括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十以内数的运算、进一和退一的概念、相等和不相等的认识、长短和高矮的概念以及轻重和重量的认识。
通过完成这个预习单,一年级学生在开学前可以对数学上册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预习,为新学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暑期预习资料)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预习知识点清单

暑期预习资料: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预习知识点清单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预习知识点清单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预习清单及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预习清单及知识点一、预习清单1. 阅读课本:打开课本,找到《1~5的认识》这一部分,仔细阅读相关内容,包括文字描述、插图和例题。
2. 准备物品:准备一些能够代表1~5数量的小物品,如小棒、积木、水果等,以便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
3. 观看教学视频:如果有条件,可以观看一些针对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视频,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4. 提出问题: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记录下自己不懂或不确定的问题,以便在上课时向老师请教。
二、知识点1. 认识1~5:-了解1~5各数的含义,知道它们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掌握1~5各数的顺序,能够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 书写1~5:-学习1~5各数的正确书写方法,包括数字的形状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练习书写,确保每个数字都能够工整、准确地书写出来。
3. 比较大小:-学会使用“>”“<”或“=”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理解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含义及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4. 基数与序数的理解:-了解基数的概念,即使用1~5来表示物体的个数。
-初步理解序数的概念,知道第几表示的是位置而不是数量。
5. 数的分与合:-初步了解2~5的数的分与合,知道一个数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几个部分也可以合成一个数。
三、预习建议1. 动手实践: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多使用小物品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 积极思考: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记录下来,并尝试自己思考解决,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及时复习:预习完成后,及时回顾和复习所学内容,巩固记忆,确保自己能够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点。
通过以上预习清单和知识点的学习,相信你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这一部分的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在上课时,你可以带着自己的问题和思考去听讲,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签字:家长签字: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预习提纲第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三年级班姓名教师评价家长签字:第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四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预习提纲年级班姓名教师评价家长签字: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预习提纲第二单元帮妈妈整理衣服信息窗一年级班姓名教师评价家长签字:第二单元帮妈妈整理衣服信息窗二年级班姓名教师评价家长签字:第三单元 10以内数的加减法信息窗一年级班姓名教师评价家长签字:第三单元 10以内数的加减法信息窗二年级班姓名教师评价家长签字:第三单元 10以内数的加减法信息窗三年级班姓名教师评价家长签字:第三单元 10以内数的加减法信息窗四年级班姓名教师评价家长签字:第三单元 10以内数的加减法信息窗五年级班姓名教师评价家长签字:第三单元 10以内数的加减法信息窗六年级班姓名教师评价家长签字:一、整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第六单元 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年级 班 姓名 教师评价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连一连,做火车用到的物体都是什么图形,你能说出每种图形的名字吗?让爸爸妈妈帮你写上。
( )( )( )( )三、试一试。
请你在家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并说给爸爸妈妈听。
四、问题口袋。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问题,记下来,和同学老师一起解决。
家长签字:预习帮助:做这样一个火车,都用到了哪些物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上课时说给同学和老师听?你还有其它问题吗?第五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信息窗一年级班姓名教师评价一、整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观察66页信息窗,说出图上都有什么?你想知道什么(预习指导:说给爸爸妈妈听,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一:海滩上有()只海鸥用木块摆一摆,十个一就是一个() 11里面有()个十和()个一2、你知道吗?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3、解决问题二:仔细观察信息窗,数一数一共有()个小朋友。
4、解决问题三:仔细观察信息窗,数一数礁石上有()只海鸥。
5、你知道吗?10个1是一个十,2个十是()。
(预习指导:用小棒表示小朋友和海鸥,摆一摆、数一数,十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一个十)三、试一试。
1、一个十2个一合起来是()2、“11”十位上的“1”表示()3、16里面有()4、有2个十,就在()位上写2。
5、比14大,比16小的数是()。
四、问题口袋。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问题,记下来,和同学老师一起解决。
家长签字:第五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信息窗二年级班姓名教师评价一、整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观察70页信息窗,说出图上都有什么?你想知道什么?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摆小棒、算一算: 12+3= 17-4=2、你想知道吗?①在加法算式12+3=15中,12叫(),3叫(),15叫()。
②在减法算式 17-4=13中,17叫(),4叫(),13叫()。
三、试一试。
2+3= 5+4= 6+3= 7+2=12+3= 15+4= 16+3= 7+12=6-4= 9-6= 7-3= 5-2=16-4= 19-6= 17-3= 15-2=四、问题口袋。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问题,记下来,和同学老师一起解决。
家长签字:第四单元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信息窗一年级班姓名教师评价一、整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观察教科书75页信息窗一,想一想,图中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游戏?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做这个游戏。
做完游戏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把问题说给爸爸妈妈听。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平时写字你用哪个手握笔?大多数小朋友都是用哪只手写字,你知道吗?()2、走路时,要在马路的哪边行走?你知道吗?()3、你坐过汽车吗?你知道方向盘在那个方向吗?()4、想一想,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哪边是左,哪边是右吗?把方法告诉爸爸妈妈,上课时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三、试一试。
画一画,在树的左面画5,3,在树的上面画2个,在树的下面画1个。
四、问题口袋。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问题,记下来,和同学老师一起解决。
家长签字:第六单元 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信息窗二 年级 班 姓名 教师评价一、整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观察教科书77页信息窗一,想一想,图中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你能帮助图中的小朋友吗?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请说给爸爸妈妈听。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连一连 1、这是从汽车哪个位置拍的?2、这是从汽车哪个位置拍的?3、这是从兔子哪个位置拍的?4、这是从兔子哪个位置拍的? 三、试一试。
连一连,从不同方向看到 的形状。
四、问题口袋。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问题,记下来,和同学老师一起解决。
前面 后面侧面 上面下面前面后面 侧面上面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信息窗一年级班姓名教师评价一、整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1、观察信息窗,说说图中提出的什么问题。
2、你能指着画面具体说说知道了什么?可以求什么?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参加赛跑的有()人,参加投沙包的有()人。
2、想一想,怎样才能知道需要写多少个号码?3、一共有多少个运动员?怎样列式?()4、想一想9+6=(),把你的计算方法、想法说给爸爸妈妈听。
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算的?你能看懂吗?5、6+9=()三、试一试。
四、问题口袋。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问题,记下来,和同学老师一起解决。
家长签字: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信息窗二年级班姓名教师评价一、整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1、观察信息窗,说说图中提出的什么问题。
2、你能指着画面具体说说知道了什么?可以求什么?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两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8+7=2、两组一共要多少瓶矿泉水?6+7=三、试一试。
四、问题口袋。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问题,记下来,和同学老师一起解决。
家长签字: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信息窗三年级班姓名教师评价一、整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1、观察信息窗,说说图中提出的什么问题。
2、你能指着画面具体说说知道了什么?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每人踢15个,踢进9个,有几个没进呢?15-9=2、16人参赛,有9人踢完了。
还有几人没踢呢?=三、试一试。
四、问题口袋。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问题,记下来,和同学老师一起解决。
家长签字: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信息窗四年级班姓名教师评价一、整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1、观察信息窗,说说图中提出的什么问题。
2、你能指着画面具体说说知道了什么?可以求什么?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15个人分成两组,第一组8人。
第二组几人?15-8=2、15个人分成两组,如果第一组7人。
第二组几人?三、试一试。
四、问题口袋。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问题,记下来,和同学老师一起解决。
家长签字: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信息窗五年级班姓名教师评价一、整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1、观察信息窗,说说图中提出的什么问题。
2、你能指着画面具体说说知道了什么?可以求什么?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1号运动员投中几个?14-5 =2、2号运动员投中几个?11- =3、3三、试一试。
四、问题口袋。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问题,记下来,和同学老师一起解决。
家长签字:第八单元我换牙了—统计年级班姓名教师评价一、整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观察教科书104页信息窗,想一想,途中小朋友正在做什么?你能帮组图中的小朋友吗?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请说给爸爸妈妈听。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小知识:小朋友的牙齿叫做乳牙,有20颗,成人的牙齿有32颗,小朋友到了6岁的时候乳牙开始脱落,又重新长出新的牙齿,这个阶段称为换牙。
1. 小朋友,你们换牙了吗?请教爸爸妈妈了解自己换了()了牙。
2. 想一想,利用什么办法能知道全班同学换牙的情况?三、试一试。
请小朋友在小组中调查,把你调查的换牙记录填在表格中。
四、问题口袋。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问题,记下来,和同学老师一起解决。
家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