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30年)
新建铁路鲁南快速铁路客运通道菏泽至曲阜段

新建铁路鲁南快速铁路客运通道 菏泽至曲阜段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曲阜至菏泽城际铁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评价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16 年 4 月 武 汉
一、建设项目概况 (一)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新建铁路鲁南快速铁路客运通道菏泽至曲阜段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西部经济隆起 带的临枣济菏发展轴,西起菏泽市管辖的牡丹区,东至济宁市管辖的曲阜市,途经 菏泽市管辖的牡丹区、定陶县、郓城县和巨野县,济宁市管辖的嘉祥县、汶上县、 任城区、兖州区和曲阜市。是山东省“三纵三横”城际铁路网第三横南通道的重要组 成部分,。其地理位置见下图 1-1。
(m3/d) 147
80
33
污水性质
污水处理工艺
生活污水、 集便污水
生活污水、 集便污水、
含油污水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化粪池+MBR、 高浓度集便废水:化粪池+厌
氧生物滤池 生活污水:化粪池+MBR、 高浓度集便废水:化粪池+厌
氧生物滤池 含油污水:隔油池
化粪池+MBR
排放去向及 受纳水体说明
附近沟渠
评价范围浮游植物共有 22 种,分别属于 5 个门。其中裸藻门 2 种、蓝藻门 3 种、硅藻门 7 种、甲藻门 1 种、绿藻门 7 种、隐藻门 2 种。评价范围内浮游动物共 有 80 种,其中原生动物 39 种、轮虫 24 种、枝角类 10 种、桡足类 7 种。评价区底 栖动物共有 26 种。,本工程跨越流域鱼类资源种类 4 目 8 科 23 种。多为中国江河平 原鱼类,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鲫(Carassius auratus)、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鲤(Cyprinus carpio)、鲇(Silurus asotus)等构成了该区鱼类的主体。
临沂城市介绍

临沂作为山东省会、胶东、鲁南三个经济圈叠加之地,鲁南经济圈向东 开放门户,具有面积人口多(各占全省九分之一)、经济体量相对较大 (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4600.25亿元位居全省第5位)、对外开放载体 平台集聚等诸多方面优势条件。 临沂市委、市政府以鲁南经济圈为新契机,科学决策,研究确立了“东 拓、西联、南融、北接”区域战略。
七.临沂启阳机场国际口岸已经正式开放,正在推进启阳国际机场二期、跨 境电商综试区、国际陆港、国际邮件互换局等建设,规划建设国际生态 城。
临日都市区·核心城市
临日都市区以临沂为中心城市, 核心区为临沂市区、日照市区, 协同纳入莒南、临沭、费县、沂 南、沂水、平邑、兰陵、莒县等 地,是山东省四个都市区之一, 也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组成 部分。
铁路
铁路营业里程为518公里,先 后有菏兖日、枣临、山西中南 部铁路通道等铁路相继建成通 车,开通了中欧、中亚国际国 内铁路货运班列
公路
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 27685.605公里,居全省第 一,其中,高速公路515.2公 里,国道1363.8公里,省道 907.8公里
高铁
鲁南高铁已于2019年11月正 式通车,近期还规划有京沪高 铁二通道、济莱临、临沂至连 云港等高速铁路
四.正在建设临沂临港1400万吨高端不锈钢与先进特钢基地,致力于打造 服务鲁南及周边区域的“钢铁新城”;
五.沂蒙山获批世界地质公园,环蒙山区域整体被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未来将朝着“世界地质名山、国家生态样板”目标迈进;
六.临沂综合保税区(全省有7个,鲁南圈只有临沂有)在全省全国位次大 幅提升;
鲁南经济圈是山东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 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所作出具体部署之一,包括 临沂、枣庄、济宁、菏泽4市,总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总人 口约3393万,GDP经济总量约为1.4万亿,重点是发展高效生 态农业、商贸物流、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定位是乡村振兴先 行区、转型发展新高地、淮河流域经济隆起带。
2014山东铁路建设情况

委领导接受齐鲁周刊专访:抢抓机遇务实推动山东铁路跨越式发展发布日期: 2015-01-04 信息来源:齐鲁周刊访问次数: 297 字号:[ 大中小 ]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是大众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具有运能大、占地少、速度快、安全舒适、节能环保和全天候等明显的技术经济比较优势,在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快铁路发展,对于实现转方式、调结构,解决人民群众出行和大宗货物运输、港口集疏运瓶颈,完善路网结构,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实现由大到强、走在前列,具有重大意义。
山东铁路建设的过去和未来是何种图景?“四纵四横”、“三纵三横”等铁路规划的出台对于山东经济建设起到何种作用?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东。
2008,山东铁路建设跨越元年《齐鲁周刊》:铁路作为我省综合交通规划重点建设内容之一,特别是自2008年部省共建以来,全省铁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从2008到2014,在这几年时间里,铁路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赵东:自2008年,开启部省合作建设铁路新机制,山东铁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008年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着力加快全省铁路建设,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务实推动,全省铁路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到2014年底,全省“四纵四横”铁路网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新建、改建铁路4053公里,超额完成“十二五”新建改建铁路3800公里的规划目标。
关于全省铁路建设发展的速度,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建国初期的1949年,山东铁路通车里程887公里,2008年达到3329公里,铁路通车里程增加了2442公里;今年,全省铁路通车里程将达到5412公里,比2008年新增通车里程2083公里;“十二五”铁路建成后,全省铁路通车里程达到6100公里,新增通车里程约2800公里,比建国后的前60年新增铁路通车里程还要多。
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

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目 录前言 (1)一、规划基础 (2)(一)发展形势 (2)(二)发展要求 (2)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4)(一)指导思想 (4)(二)基本原则 (4)(三)规划目标 (5)三、规划方案 (6)(一)普通国道网 (6)(二)国家高速公路网 (8)四、规划实施 (9)(一)实施方案 (9)(二)实施效果 (10)(三)保障措施 (10)附图 (12)前 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一章、第六条)明确,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国家公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规定的国道,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由具有全国性和区域性政治、经济等意义的干线公路组成。
其中,普通国道网提供普遍的、非收费的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国家高速公路网提供高效、快捷的运输服务。
为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广泛、安全可靠的国家公路网络,特编制《国家公路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期限为2013年至2030年。
《规划》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中长期布局规划,体现了国家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的战略方针,是指导国家公路长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规划基础(一)发展形势。
1981年,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和交通部印发的《国家干线公路网(试行方案)》明确,国道由“12射、28纵、30横”共70条路线组成,总规模约11万公里;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明确,国家高速公路网由“7射、9纵、18横”等路线组成,总规模约8.5万公里。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10.6万公里,其中普通国道10.6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6.4万公里。
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我国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显著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国家公路网规划与建设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覆盖范围不全面。
山东三纵三横铁路网

山东规划“三纵三横”快速铁路济青1小时通达原标题:山东规划“三纵三横”快速铁路济青1小时通达环渤海地区山东省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示意图山东省快速铁路网交通圈示意图今天上午,记者从山东省发改委获悉,山东省正规划研究覆盖全省17市的快速铁路网。
规划项目包括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以及市郊城际铁路,并将通过“三纵三横”快速铁路网的建设,建成以省会为中心,覆盖全省的1、2、3小时生活圈。
铁路运输:今年在建铁路项目12个,“四纵四横”缓解烟威出行难题省发改委副主任、铁路办主任赵东介绍说,2007年底,我省铁路运营里程3305公里,路网规模整体较低,铁路运输的“瓶颈”制约突出。
2008年,《山东省2008—2015年铁路建设规划》出炉,提出了到2015年,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500公里。
规划实施至今,我省共争取国家批复铁路建设项目19个,项目总投资1845亿元,新建改建铁路里程3867公里。
截至目前,开工建设项目18个,新建改建铁路里程3643公里。
“尤其是今年,山东在建的铁路项目12个,建设里程2167公里,是我省历史上铁路建设规模最大的一年。
”赵东介绍说,其中,今年海天至青岛铁路、邯济铁路复线扩能改造等3个项目建成通车,完成新建改建铁路262公里。
明年,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德大铁路、胶新电化等一批重大项目将建成通车,完成新建改建铁路1312公路,长期以来困扰烟台、威海的铁路快速出行问题将得到缓解。
2015到2016年,石济客专、龙烟铁路、黄大铁路、青连铁路等项目建成通车,累计完成新建、改建铁路建设里程约4052公里,超额完成全省“十二五”铁路3800公里的规划目标,全省铁路将形成“四纵四横”的运输格局。
以货运为主的“四纵四横”铁路主框架将解决我省运输瓶颈,打通港口集疏运通道。
快速铁路:建设“三纵三横”快速铁路,打造全省1、2、3小时生活圈货运铁路网络不断完善的同时,快速铁路网的建设也日益紧迫。
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04| New Economy Leader | 2021年第01期摘 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方向,是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保障。
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经历了认知探索、理念形成和基本成熟三个重要阶段,取得了非凡成就,是几代人艰辛奋斗的结果。
我们要遵循“倒逼市场主体主动竞争、引导新兴产业发展、培育驱动运输服务融合发展的核心载体、提升区域交通协同能力、综合运用前沿技术”这个总体思路,在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体制机制、投融资政策和新业态监管等方面不断创新突破,推进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创新发展和全面跃升。
关键词:交通强国;综合交通运输;市场竞争;产业政策;创新发展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夏杰长一、前言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交通运输业发展,一直致力于推进交通运输业现代化进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这意味着在新时代,我们要开启建设交通强国新征程,完成党和人民赋予交通运输行业的新使命。
“综合交通运输”是交通运输的集约化发展阶段,其通过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促进资源有效利用、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逐渐成为当前世界主流的运输模式。
这是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保障。
由于各国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等存在较大差异性,综合交通运输理论较为薄弱,且涉及复杂的竞合关系,科学处理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各种关系和衔接融合是颇有难度的挑战,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有前瞻性预判和切实解决方案。
本文将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交通强国”战略思想为引领,紧密结合《“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有关部署,剖析“十四五”期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创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各种运输方式如何按其技术经济特点分工协作、衔接融合、连续贯通和合理布局,科学设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推动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高速公路加快发展的意见-鲁政办发〔2016〕3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高速公路加快发展的意见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高速公路加快发展的意见鲁政办发〔2016〕3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高速公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经过多年发展,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5348公里,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省高速公路要不断完善路网结构,提升通行服务能力,计划通车里程达到7600公里,对部分干线高速公路进行拓宽改造。
为促进高速公路加快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强化规划引导(一)增强规划刚性约束。
按照《山东省高速公路网中长期规划(2014-2030年)》,严格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程序,维护规划严肃性,对列入规划的项目要积极开展前期工作,落实建设条件,加大推进力度,按照规划时限完成建设任务,增强规划执行力。
(二)完善规划调整机制。
研究建立规划定期评估和调整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适时完善、调整和修订规划,并相应调整投融资政策。
因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亟需的项目,可以按程序适时进行局部调整。
(三)改革规划管理方式。
坚持统一规划与分级负责相结合以及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省和设区市建设高速公路的积极性。
省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全省高速公路规划及实施的监督管理,适时对新建项目开展投资人招标工作。
设区市政府可以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提出项目建议,多个设区市政府可以联合提出跨区域项目建议,报经省政府同意后作为项目实施主体负责投资人招标工作,并由省政府授权相关部门与投资人签署投资协议,设区市政府负责项目推进。
山东高速公路网中长期规划

《山东省高速公路网中长期规划》(2014-2030年)调整方案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规划编制单位: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环评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二〇一七年六月目录1规划概况 (1)2环境现状 (1)2.1自然环境 (1)2.2社会环境 (3)2.3生态环境 (3)2.4高速公路环保现状回顾 (4)3规划环境影响分析 (5)3.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3.2水环境影响分析 (7)3.3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8)3.4声环境影响分析 (9)3.5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9)3.6环境风险事故影响分析 (9)4规划协调性分析 (10)5规划合理性分析 (10)6环保对策与建议 (11)6.1规划布局调整建议 (11)6.2环境保护对策与减缓措施 (14)7 评价总结论 (18)1规划概况2014年11月颁布的《山东省高速公路网中长期规划(2014-2030年)》确定了全省“八纵四横一环八连”(简称“8418网”)的高速公路网总体布局,总里程约7900km。
至201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348km,在建约1592km,实现了“十二五”期既定目标。
随着国家和山东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交通运输作为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型行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为此,山东省发改委和交通运输厅联合组织编制了《山东省高速公路网中长期规划(2014-2030年)调整方案》。
根据调整方案,全省高速公路网布局为“九纵五横一环七连”(简称“9517网”),总里程约8300km。
同时完成大交通量路段改扩建里程约1300km。
调整方案依据适度超前、引领发展,统筹规划、完善布局,提质增效、强化服务,协调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原《规划》进行适当调整。
主要通过调整建设时序、实施研究线位、新增规划线位和新增研究线位等形式布局。
2环境现状2.1自然环境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总的地势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可分为鲁西-北平原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鲁东低山丘陵区三个一级地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