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附图.docx
关于转发安庆市大型项目建设交通影响评价实施办法的通知

关于转发安庆市大型项目建设交通影响评价实施办法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公安局、市城乡规划局制定的《安庆市大型项目建设交通影响评价实施办法》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一○年九月十八日安庆市大型项目建设交通影响评价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合理有效地配置城市土地与空间资源,保障城市交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关于规划批准市大型项目建设前必须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宜政办秘〔2003〕116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其他区域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交通影响评价编制除应执行本办法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四条大型项目建设交通影响评价主要分析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或项目实施过程中,新增的交通需求对周围交通环境产生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在满足一定服务水平的前提下提出相应的交通改善对策,使建设项目的交通设施配置与内外交通组织符合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和管理要求,缓解项目产生的交通量对周围道路交通的压力。
第二章编制范围与分析对象第五条需进行方案阶段交通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范围:(一)重点控制区域内,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公建项目(如商业、体育馆(场)、影剧院、展览馆、会议中心、旅馆餐饮、医院、学校等)、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的居住项目,或者配建机动车停车泊位大于150个的建设项目。
(二)外围控制区域内,建筑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的公建项目(如商业、体育馆(场)、影剧院展览馆、会议中心、旅馆餐饮、医院、学校等)、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居住项目,或者配建机动车停车泊位大于250个的建设项目。
(三)大型城市交通设施,例如铁路客货站场、公路客货站场、码头、社会公共停车场、公交枢纽、轨道交通设施、港口等。
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实施新一轮安庆市城区土地级别及基准地价的通知

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实施新一轮安庆市城区土地级别及基准地价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9.09•【字号】宜政办秘〔2017〕133号•【施行日期】2017.09.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实施新一轮安庆市城区土地级别及基准地价的通知宜政办秘〔2017〕133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要求,结合我市城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市对2014年公布的安庆市城区土地级别及基准地价进行了更新,并通过省国土资源厅验收。
经市政府研究决定,现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2014年9月9日《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实施新一轮安庆市城区土地级别及基准地价的通知》(宜政办秘〔2014〕84号)同时废止。
附件:1.安庆市城区商服用地级别分布范围表、安庆市城区商服用地级别基准地价表2.安庆市城区住宅用地级别分布范围表、安庆市城区住宅用地级别基准地价表3.安庆市城区工矿仓储用地级别分布范围表、安庆市城区工矿仓储用地级别基准地价表4.安庆市城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级别分布范围表、安庆市城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级别基准地价表5.安庆市城区交通运输用地级别分布范围表、安庆市城区交通运输用地级别基准地价表6.安庆市城区水利设施用地级别分布范围表、安庆市城区水利设施用地级别基准地价表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9月9日附件1注:1、Ⅱ级地区域需扣除Ⅰ级地区域,Ⅲ级地区域需扣除Ⅱ级地区域,依次类推;2、各级别范围定级边界落界点不分割自然地块和权属单位,具体级别详见安庆市城区商服用地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图。
安庆市城区商服用地级别基准地价表附件2注:1、Ⅱ级地区域需扣除Ⅰ级地区域,Ⅲ级地区域需扣除Ⅱ级地区域,依次类推;2、各级别范围定级边界落界点不分割自然地块和权属单位,具体级别详见安庆市城区住宅用地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图。
安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

《安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送审稿)安庆市城乡规划局2016.6.27目录第1章总则 (1)第2章建设用地 (2)第3章开发强度 (6)第4章建筑间距 (9)第5章建筑退让 (15)第6章绿地控制 (20)第7章环境景观 (26)第8章综合交通 (31)第9章特别控制 (40)第10章单元控制 (44)第11章配套设施 (47)第12章附则 (56)附录A:名词解释 (57)附录B:计算规则 (61)附录C:建筑日照分析规则 (66)附录D:附图 (77)说明:1、本稿仿宋斜体字为技术管理规定或补充规定延续的条款;2、其他正文为根据最新政策、规范要求等新增条款。
第1章总则1.1 制定目的为了有效调控城市资源配置,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引导城市有序建设,塑造城市特色,根据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结合安庆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制定本通则。
1.2 适用范围本通则适用于安庆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建设用地使用与规划管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项工程建设,除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的各项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外,同时应符合本通则。
安庆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山口片区)建设用地使用和规划管理依据本通则执行。
独立工矿区、以及海口、罗岭、皖河农场等城镇建设与规划管理参照本通则执行。
风景名胜区建设与规划管理按照《风景名胜区条例》、《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等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不适用本通则。
乡、村庄建设与规划管理按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镇规划标准》、《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标准》等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不适用本通则。
1.3 控规管理体系安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体系由“控规通则”和“地块控规”两部分组成。
“控规通则”是土地使用和开发建设的通用性规划管理规定,以整体单元规划为技术支撑;“地块控规”是具体项目地块开发建设的个案性规划管理规定,以单元规划为技术支撑。
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庆市城区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实施方案和背街小巷市容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庆市城区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实施方案和背街小巷市容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4.08•【字号】宜政办发[2013]6号•【施行日期】2013.04.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庆市城区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实施方案和背街小巷市容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宜政办发〔2013〕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安庆市城区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实施方案和安庆市城区背街小巷市容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4月8日安庆市城区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和“四个安庆建设”,改善交通环境,提升城市品味,实现城市交通管理上档升级,市政府决定,自2013年4月8日至12月31日,在城区开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攻坚战(以下简称“攻坚战”),具体工作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政府领导、部门负责、齐抓共管、社会联动、综合治理”的要求,动员全社会力量,坚持标本兼治、建管并重,综合治理城区道路交通秩序,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推进“四个安庆”建设和我市追赶跨越发展。
二、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总目标,加大执法管理力度,大力规范道路交通秩序,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深化文明交通宣传教育,严厉查处交通违法行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确保道路交通秩序十日见形象、月底见成效、年内根本改观,交通违法现象明显减少,道路通行秩序明显提高,交通安全设施明显改善,交通参与者文明水平明显提升,城市交通环境明显优化,基本实现道路交通“行停有序、疏禁规范”的目标。
三、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攻坚战”领导小组,副市长、市公安局长范先汉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吴唐应任副组长,各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会及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
安庆规划最新规划方案

4.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三、规划内容
(一)经济发展规划
1.产业升级: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
2.产业集群: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3.创新驱动: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第2篇
安庆规划最新规划方案
一、规划背景
安庆市,作为长江中游的重要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当前国家战略背景下,安庆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本规划方案旨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安庆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规划目标
1.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3.项目管理:明确项目责任主体,加强项目监管,确保项目质量。
4.社会参与: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规划实施,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规划实施的合力。
5.监测评估: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调整。
五、结语
本规划方案旨在为安庆市未来发展提供指导,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在实施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国内外发展动态,结合实际,适时调整规划内容,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安庆市必将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
3.项目管理
-明确项目实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项目按期推进。
-加强项目全程监管,确保项目质量和效益。
4.社会参与
-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互动,提高规划实施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规划实施,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5.监测评估
城市规划-绿道系统规划

第一章城市概况一、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地处皖、赣、鄂三省结合部,长江中下游北岸,市域地理座标,介于东径116°57′17″至117°14′15″,北纬30°28′28″至30°42′42″之间,东南、南、西南分别与本省铜陵市、池州市和江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东北与本省巢湖市接壤,西界湖北省黄冈市,北与本省六安市毗邻;现辖桐城、枞阳、怀宁、望江、宿松、太湖、潜山、岳西一市七县,以及迎江、大观、宜秀区三区。
安庆市区滨临长江,与怀宁、桐城、枞阳三县毗邻,隔江与池州市东至县相望。
市区沿长江距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分别为692、300、433、1000公里,沿公路距上海、南京、合肥、池州、九江、黄石分别为580、300、160、60、300、300公里。
全市土地面积1539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1%; 2013年底全市户籍人口约630万人,迎江、大观、宜秀区三区,常住人口约80万人。
2、历史沿革安庆历史悠久,自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武帝南巡至市境登盛唐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达2000余年。
东晋诗人郭璞称“此地宜城”,故安庆又名“宜城”。
安庆建城至今已有785年历史,早在南宋嘉定10年(1217年),安庆知府黄干为抵御金兵南侵,始筑城于安庆,府治由潜山随迁,后因战乱,至景定元年(1260年)年,沿江置制大使马光祖复筑建成,城池面积2.7平方公里,同治元年(1862年),两江总督曾国藩驻扎安庆,在城池西边加筑一道月城,城池用地面积增加到3.65平方公里。
清康熙六年(1667年)建省的时候,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作为省名。
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国27年(1938年)抗日战争前的178年间,安庆一直是安徽省会驻地,长江岸边的军事重镇。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原安庆行署与安庆市合并,安庆市设为省辖地级市。
3、自然环境3.1地形地貌安庆大地构造属扬子古生代褶皱带的长江冲积平原,古生代晚期,属海浸区,中三迭纪印支运动中,褶皱上升为陆地,同时形成湖泊和盆地,后受燕山运动强烈干扰,火山岩浆的侵入,形成了大龙山脉,第四纪地壳又发生了显著的沉降和几次轻度抬升,伴有长江上中游大量泥沙淤积,从而形成西部丘陵岗地和东部冲积平原,以及江中的新洲。
安庆西高铁站规划方案

-设立商业服务区,提供餐饮、购物、休闲等服务。
-配备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乘客多元化需求。
7.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
-严格执行环保法规,确保施工和运营阶段的环境保护。
-景观设计融入地方文化元素,打造优美的站区环境。
五、实施策略
1.加强项目前期研究,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2.建立项目推进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协同推进项目实施。
第2篇
安庆西高铁站规划方案
一、项目概述
安庆西高铁站项目立足于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旨在打造一个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高铁站,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规划原则
1.合规性原则: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2.前瞻性原则:结合区域发展规划,预测未来交通需求,为长远发展预留空间。
3.人性化原则:以人为本,注重乘客体验,提供便捷舒适的乘车环境。
4.可持续原则: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规划目标
1.交通枢纽:构建集高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2.区域发展引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
3.绿色示范站:建成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的示范性高铁站。
4.创新驱动:运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项目品质。
四、规划内容
1.站点选址:
-选址于安庆市区西侧,毗邻城市主干道,交通便利,易于乘客集散。
-充分考虑城市规划,避免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2.站场规模:
-设立4台8线,预留扩建条件,满足未来客流量增长需求。
-设立站前广场,提供充足的乘客候车、换乘空间。
四、规划内容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ppt)

交叉口间距,道路交叉口间距主要取决于规划道路 的设计车速、隔离程度、以及不同使用对象的方便 性要求。城市各级道路的交叉口间距可按下表的推 荐值选用。
城市各级道路的交叉口间距
道路类型
设计车速 (km/h)
城市快速 路
≥80
城市主干 道
40-60
城市次干 路
40
一般道 路
≤30
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
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基本作用和发展趋势
1.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作用是: 建立完善的交通系统,全面地协调各种运输方式 之间的关系,并对城市交通实施提出任务和要求, 使各种运输方式能密切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完 成运输任务的重要手段。 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 探求使城市交通系统获得最佳效益的方法 2.发展趋势: 认识到不能无休止地建设道路; 向低成本和多目标性转移; 应有利于形成公共交通与城镇的经济生活密切配 合的城镇发展模式。
编组站是为货运列车服务的专业性车站,承担车辆解 体、汇集、甩挂和改编的业务。编组站由到发场、出 发场、编组场、驼峰、机务段和通过场组成,用地范 围一般比较大,其布置要避免与城市的相互干扰,同 时也要考虑职工的生活。
城市范围内的铁路客货站场是城市对外交通与市内交 通的衔接点,其布局基本上可分为两类:
公路线路及其布局
公路汽车站场的布置
港口在城市中的布置
航空港在城市中的布置
按其航线服务范围可分为国际航线和国内航线机场
国内机场又可分为干线机场(航程>2000km)、 支线机场(航程1000-2000km)和地方机场(航 程<1000km) 国际上不同规模机场的规模和尺度可参照下表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安庆市综合交通规划图附图1 安庆市交通现状示意图
附图2 安庆市综合交通网络规划示意图
附图3 安庆市铁路网络规划示意图
附图4 安庆市高速公路网络规划示意图
附图5 安庆市一级公路网络规划示意图
附图6 安庆市客运枢纽场站布局示意图
附图2 安庆市客运枢纽场站布局示意图
公路客运西站 公路客运中心站 公路客运东站 公路客运北站 龙山公路客运站 安庆机场 潜山汽车站 岳西汽车站 太湖汽车站 桐城汽车站 望江汽车站 宿松汽车站 枞阳汽车站 怀宁汽车站 火车客运站 花亭湖旅游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