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除法:商中间与末尾有0
精选数学小学《商中间有0或者末尾有0的除法》课后反思

《商中间有0或者末尾有0的除法》课后反思有了前几节课计算除法的经验,大多数学生都能比较完整的列出竖式。
在第一个班级教学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中我发现光靠一个例题就发现与之前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学生有点困难,于是在第二个班级教学时我又让学生算了一道804÷4,再通过比较,就有很多学生发现①商中间有0 ②竖式中有0减0等于0。
于是我提议0-0=0能不能简写呢?请学生自学书本65页茄子老师写的简便方法,再交流,交流时帮助学生梳理,明确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数之后,计算被除数十位上0÷几时,只要在商的十位上写0占位,而这一步的具体计算过程都省略不写。
在解决商末尾有0的除法算式时,由于有了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经验的积累,学生在尝试计算时,大多愿意用简写的方法。
有部分学生在处理余数的0时拿不定注意,有的将0写在十位的下面,有的将0写在个位的下面。
我适时的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你认为写在什么地方比较合理?通过讨论,学生认为写在十位上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前面除完了,个位上的0就可以不用再除了。
如果是写在了个位,就表示要将0下移下来继续除,算式不太完成。
解决了两个问题后,我引导学生与之前的除法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引出课题并归纳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一般算法。
学生对于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已经比较容易理解,但是计算过程中仍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我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反思,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中,我出示了几道比较典型的错例,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错在哪里?怎样可以避免这类错误?学生通过讨论发现,在计算时一要细致认真,每一步都要慎重计算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正确率;二要在计算前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可以有效避免漏写商中间或末尾的0。
此外还可以通过演算来验证。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两个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两个人报的所有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
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 )A.1 B.2 C.都可以2.在“苹果重量的23相当于橘子的重量”中把()看做单位“1”.A.苹果重量B.橘子重量C.苹果与橘子的重量和3.一批玉米种子,发芽粒数与没有发芽粒数的比是4:1,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A.20% B.75% C.25% D.80%4.要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原来的15000,应选择的比例尺为()。
小数除法商不够补零的例题

1. 小数除以整数除不尽添0继续除。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的步骤与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也就是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只是要在商中对齐被除数的小数点处,点上小数点。
除到小数部分还有余数时,要在余数的末尾添上0继续除。
2. 商中间有0的小数除法
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时,如果商的中间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在商的那一位上用“0”占位。
3. 被除数、除数都是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
整数除以整数,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末尾添0再继续除,商应在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继续定商;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应在商的整数部分补0,点上小数点,在被除数的末尾添0再继续除。
【例】
【练习】单位换算(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的数÷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42分=()时
3.24吨=()千克
4时18分=()时
2时15分=()时
2.5时=()时()分
【竖式计算】
12.8÷5 26.5÷25 8.48÷8
8.32÷4 95.1÷15 31.5÷14。
小数除法商中间有0的计算题

小数除法商中间有0 的计算题一、12.18÷121. 计算过程:-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12 除以除数12,商1。
-再把下一位1 落下来,1 除以12 不够商1,就商0 占位。
-然后把1 和后面的8 组成18,18 除以12 商1 余6。
-所以结果是1.015。
2. 解析:当被除数某一位上的数不够除时,要用0 占位,再把下一位落下来继续除。
二、25.242÷231. 计算过程:- 25 除以23 商1 余2。
- 2 和下一位2 组成22,22 除以23 不够商1,商0 占位。
- 22 和后面的4 组成224,224 除以23 商9 余17。
- 17 和2 组成172,172 除以23 商7 余11。
-结果是1.097。
2. 解析:商中间出现0 的原因是某一位上的数小于除数,不够除,这时要商0 占位。
三、36.324÷331. 计算过程:- 36 除以33 商1 余3。
- 3 和3 组成33,33 除以33 商1。
-把下一位2 落下来,2 除以33 不够商1,商0 占位。
- 2 和4 组成24,24 除以33 不够商1,商0 占位,24 后面补0 继续除。
- 240 除以33 商7 余9。
-结果是1.104。
2. 解析:连续两位不够除时,都要商0 占位,然后补0 继续除。
四、48.408÷441. 计算过程:- 48 除以44 商1 余4。
- 4 和4 组成44,44 除以44 商1。
-下一位是0,0 除以44 商0。
-再把8 落下来,8 除以44 不够商1,商0 占位,8 后面补0 继续除。
- 80 除以44 商1 余36。
-结果是1.1002。
2. 解析:当中间一位是0 时,直接商0,后面的数不够除也商0 占位,补0 继续除。
五、52.545÷511. 计算过程:- 52 除以51 商1 余1。
- 1 和5 组成15,15 除以51 不够商1,商0 占位。
2023年“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2023年“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2023年“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1这节课突出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较好地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1、在情境中教学,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情境中提出、发现、解决、应用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体验计算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
2、尊重学生已有经验,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自主构建新知识。
3、重视估算。
在教学中把估算作为计算的一种策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笔算前先进行估算,注意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提高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023年“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2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目标首先是让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然后再运用它进行计算,并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我首先复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及0占位的知识,为后面新知的复习做好铺垫。
在教学例5时,我采取让学生自己看图讲故事,从而引出0÷3=0,进一步发现“0除以任何数都得0”,在次基础上我又出了一个5÷0=?,学生思考片刻后发现根本找不出这个数,因为没有一个数和0相乘能得5。
所以学生再次将刚才得出的结论进一步完善。
对于例6的教学,我则采取的充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首先让学生自己试算,然后请两名学生就自己的算法进行讲解,再让其他学生对他们的两种不同算法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发现简便算法更优化。
本节课的练习我也是分层设计,首先进行基本的计算练习、然后是判断改错、最后是思维拓展。
思维拓展题的设计不仅将本节课的气氛推向____,更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的准备。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公开课)

应用案例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在数学问题、统计分析和工 程计算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实践演练
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和实践操作,提高对商中间或末 尾有0的除法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总结与重点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需要我们注意处理末尾0的 情况,并灵活应用不同的解决方法。
通过掌握和实践,我们可以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商中间或末尾有0 的除法。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可能会出现小数点后的数字过长的情况,给计算带来 困难。
同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也需要注意处理末尾0的情况,以及对计算结 果的理解和解释。
解决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方法
精简计算
通过简化计算过程,减少出现末尾0的可能性。
调整小数点位置
可以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将除法转换为整数除法,再将小数点移回原位。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公开课)
在这个公开课里,我们将深入探讨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定义和例子,以 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什么是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 法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指在除法运算中,商的某一位数字为0的情况。 例如,1080除以6得到的商为180。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问 题与挑战
问题与讨论
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如果大家有任何问题或者 需要深入讨论的话题,请随时提问。
使用科学计数法
对于过长的小数,可以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结果。
具体运算步骤和例题解析
1
Step : 准备除数和被除数
将除数和被除数准备好,确保清楚明了。
2
Step 2: 逐位相除
从左到右逐位相除,并记录每一位的商。
3
Step 3: 处理末尾0
深度调研_有效迁移_细化与比较——以“商中间有0小数除法”为例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4 . 4案例分析课堂/实践KETANG SHIJIAN荩深度调研有效迁移细化与比较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东坝中学小学部梁学勤摘要:小学数学中“商中间有0小数除法”是学生的易错点,既有整数除法学习中遗留下的“老病根”,又有因为小数点介入而引发的“并发症”。
教师应该俯下身子,针对真实学情进行深度调研,分析其根源,采取进行有意义的迁移、扎实有效的细化、巩固意义上的比较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数除法;迁移;细化;比较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有两类问题需要注意,一是由于旧知巩固不扎实出现的老问题,称之为“老病根”;二是经验迁移不得力出现的新问题,这些可统称为“并发症”。
两类问题互有联系,并且在学生的练习中反复出现。
“老病根”根除不了,“并发症”就会连续出现。
深刻调查学生出错的原因并对症下药很有必要,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预判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抓住学困点,辨清出错类型,并探究出针对性强的方法、策略和路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力[1]。
一、问题和困惑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小数除法中涉及到商中间有0的问题。
与商末尾有0的问题相比,学生更容易在商中间有0的计算中出错,有的弄不清算理,有的糊涂于算法,有的是整数除法中遗留下来的问题。
还有的学生因为多了个小数点,碰到“商中间有0小数除法”就头疼,过往的经验无法有效迁移,数位上稍不注意就会出错,就会引发新问题。
二、调查与分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整体解决“老病根”与“并发症”,必须建立在学生真实学情的前测上,以便后续对策有依据,有针对性。
我们选择四年一班与四年二班共90名学生进行前测。
商中间有0整数除法的正确率远远大于商中间有0的小数除法(见表1)。
表1 商中间有0的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前测表统计那么,出现如此明显差异的现象根源是什么呢?是学生粗心大意,还是算理与算法的迁移不够呢?为此我们进一步深入到一些细节之中进行调研,抽取了部分学生的竖式计算草稿,发现商中间漏0的学生比比皆是。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数学教案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题。
难点: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题的计算方法和规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生活实例,引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探究:让学生尝试计算一些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题,总结计算方法和规律。
3. 讲解演示: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题的计算方法和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4. 练习巩固: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批改,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提高:出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并解决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和作业,评价学生对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和规律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还有哪些类型的除法题目可以运用类似的计算方法或规律?2. 介绍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和找零等,让学生感受除法的实用价值。
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

我说的课是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一说教材的课的内容是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的内容。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并掌握了一般的笔算除法,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商中间和末尾有零的除法”是小学数学算法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学习除数是两、三位数的整数除法”、“小数除法”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意义,学会被除数中间和末尾有0使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2.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掌握被除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3.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与人合作、交流的愉快,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说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是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因此教学本课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展开情节,讲师徒4人在桃园分桃的有趣故事,在故事中出现数学问题,引出前置小研究这样设计的原因在于由学生熟知的故事导入新课,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还可以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达到课始趣生的效果。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这一部分我设计了2个环节。
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除法的学习。
通过讨论前置性小研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计算时应该注意的地方,最后总结出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这样实实在在的把学生放到了主体地位,通过小组合作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当堂检测我制定了以下分层练习基础练习为:课本30页练习七第二题纠错题和课本29页“做一做”。
提高练习为:结合教材例6提出联系实际生活的数学问题这样设计不仅使所有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可以使有余力的学生拓宽了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收获在本堂课最后让学生说说本堂课的收获,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