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题技巧大攻略

合集下载

高分作文拟题十大技巧(附:200个值得借鉴套用的标题 )

高分作文拟题十大技巧(附:200个值得借鉴套用的标题 )

高分作文拟题十大技巧(附:200个值得借鉴套用的标题)1.活用动词动词的灵活运用是很多文章作文达人惯用的伎俩,好的动词不用多,一个就足以让阅卷官倾倒,其独特魅力不言而喻。

如《给心灵松绑》、《保鲜诚信》,松绑本来是具体的动作,但用在心灵上就很新鲜,让人形成思想落差,而保鲜本来是用在水果、蔬菜身上的,此时用在抽象名词诚信上,就显得特别出人意料。

2.借用专业术语在网络发达时代,一些本该用在行业内部的专业术语被广大网友所熟知,如果能够巧妙地用在作文标题中,不仅能恰当贴切地表达文章主旨,而且这种创意性的拟题方式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如《送去主义》、《校园写真》、《贫困的反作用力》、《催化人生》、《生活中的欧姆定律》、《真空下的加速度》、《拍卖诚信》等等。

3.借名拟题用名人、名言、名物、名事,并巧妙翻新,可以使拟出来的题目有种自然的亲切感,也容易被接受和认可。

如《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阿Q新传》、《阿Q学做诗》、《李白的泪水》、《感时花溅泪》、《不畏浮云遮望眼》、《痛并快乐着》、《失落的祝英台》、《一花一世界》、《科技与人文齐飞》、《一千零二夜》、《淡妆浓抹总相宜》等等。

4.逆向思维求同存异不假,求异存同更能刺激读者的小神经,因此把顺理成章的事情进行反向思考,往往能收到奇效。

如《常在河边走,也能不湿鞋》、《到班门弄斧》、《有志者未必事竟成》、《虽贫,岂困?》、《前不见古人,后岂无来者?》、《享受挫折》、《孔融让梨:是耶?非耶?》、《忙人闲事》、《眼见一定为实吗?》《要敢于走麦城》、《痛苦也是一笔精神财富》、《诚信过时了吗》、《“卖狗肉”何必“挂羊头”》、《没有异想,哪来天开?》等等。

5.巧用修辞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可以增强作文标题的吸引力,形象传神地表明写作立场,同时会使标题生动传神、富有文学色彩。

例如,比喻:《生命如涛》、《攀登路上的烛光》、《六盏红灯不能照亮前程》、《诚信,交往的桥梁》、《机遇是一条鱼》、《朋友就是生产力》;拟人:《留些诚信给自己取暖》、《粉笔的自述》、《星期天的面孔》、《阳光很活泼》、《诚信出走》;夸张:《花瓶能装下春天》;对偶:《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回环:《防盗门不防盗》;借代:倾听自己的心跳;设问:《谁丢了玉坠?》;对比:《“小人物”与“大道理”》;呼告:《妈妈,再爱我一次》等。

话题作文写作技巧之拟题技巧

话题作文写作技巧之拟题技巧

话题作文写作技巧之拟题技巧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能使文章文采倍增,令人过目难忘。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话题作文写作技巧之拟题技巧,欢迎阅读。

1、反常法(悬念法)就是故意用违背常理逻辑的语句作题目的方法。

这种题目能激起读者的兴趣,有想一口气把全文读完弄个水落石出的效果。

如《感谢车祸》,“车祸”为什么还要感谢呢?读者急于想从文中看个究竟。

其他的如《美丽的谎言》、《拍卖诚信》和《耳朵“挑食”》等,无不使读者心情荡漾。

如《蓝树叶》这个题目,既新颖又能吸引读者往下读。

树叶一般都是绿色的,怎么会是蓝色的呢?读完文章后才知道,“我”画树叶时因没有绿色蜡笔而向同桌借,但同桌不给,“我”只好把树叶涂成了蓝色。

作者安题目时有意用了反常手法。

其他的如《欲速可达》、《没有“异想”,哪来“天开”》等都有这个效果。

如:以“竞争”为话题——《感谢你的敌人》、《珍惜你的痛苦》、《败了,多好》;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往事并不如烟》、《以胖为荣》;以“素质教育”为话题——《真想做个后进生》、《渴望停电》。

2、修辞法用比喻和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拟题,也能使人耳目一新,惹人喜爱。

①比喻如:以“挫折”为话题——《别抱怨手上的牌》、《不可多得的教师》;以“环保”为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我想有个美丽的家》;关于“孝”——《请给老人一轮暖阳》;“关注生活”的话题——《我爱曲线的生活》。

②对偶如:以环境为话题——《一头白发,满山青葱》;以读书为话题——《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

③拟人如:以“树”为话题——《树的“叹息”》;以“环保”为话题——《地球就诊记》3、引用法对影片名、歌曲名、古诗名以及成语俗语等进行借用或改造,使之成为文章的题目,这就是借用。

这样的题目显得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引人喜爱。

可分为直接引用和化用。

A、直接引用引用诗词;引用歌词。

现在的流行音乐中,不少歌曲的歌名、歌词非常优美,借用它们作文章的标题,既显得活泼风趣,又容易把读者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

高考拟题的妙招 作文如何取一个好标题

高考拟题的妙招 作文如何取一个好标题

高考拟题的妙招作文如何取一个好标题方法一:紧扣材料,本色拟题。

紧扣材料,就是抓住材料的中心句、关键句、观点句,提取其关键词,或者用关键词概括材料内容,然后以关键词为核心词拟写标题。

这样的标题以朴素直观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四平八稳,不易走题。

方法二:有意增补,定点打靶。

在宽泛的话题前面或后面作适当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是最常见的快速审题和拟题技法。

这样拟题,有利于从小处着眼,顺利展开思路。

方法三:借助修辞,匠心独运。

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来拟题,拟出的标题或含蓄有趣,或别致新颖,显得富有文采,能勾起人的阅读兴趣,可避免一览无遗毛病,生动形象,精练紧凑,含蓄隽永,为作文锦上添花。

方法四:化用名言,妙趣横生。

对古诗词、歌曲名、小说名以及成语、俗语等进行适当点化,套装、借用、仿造之后作为作文标题,显得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方法五:逆向思维,别开生面。

拟题不仅要快,更要求新求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果能够克服思维定式,逆向思考,运用求异思维,把一些公认的常理做反向思考构成标题,往往能收到奇效,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怦然心动。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1。

作文拟题技巧及方法

作文拟题技巧及方法

作文拟题技巧及方法一、拟定好题目,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拟题要认真推敲和琢磨,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法: 1、以时间为中心拟题。

如《二十年后再相会》《珍惜》《三年——那深深的情谊》等。

2、以地点或事物为中心拟题。

如《我最难忘的……》《校园的早晨》《迷人的金秋》等。

3、以中心事件或情节为中心拟题。

如《暑假中的一件事》《发生在××地方的一件事》《为什么》等。

4、以文章标题为中心拟题。

如《快乐的一天》《做家务》《怎样观察》等。

5、以情感为中心拟题。

如《一件有意义的事》《难忘的第一次》《谁最可爱》等。

6、以修辞手法为中心拟题。

如《题西林壁》《荷叶圆圆》《走进森林》《回忆像一面镜子》等。

7、以作者见闻感受为中心拟题。

如《到动物园去》《山雨》《海上日出》等。

8、以题材内容为中心拟题。

如《春天的故事》《生活趣事》《寓言二则》等。

9、以语言特色为中心拟题。

如《语言的艺术》《我最得意的一件事》等。

10、根据自己的创造力来拟题。

如《智慧之光》《开拓者的风采》等。

11、以抒发作者感受为中心拟题。

如《记一件有意义的事》《以“读”为话题》《我喜欢_》等。

12、以表达作者愿望为中心拟题。

如《热爱大自然》《我想》《读后感》等。

13、以揭示人物品质为中心拟题。

如《爱在心中》《有这样一个女孩》《难忘的教诲》等。

14、以表现中心思想为中心拟题。

如《我想对老师说》《以“读”为话题》等。

15、以议论抒情为中心拟题。

如《要敢于竞争》《要善于战胜自己》《以“拥有”为话题》等。

16、以叙述为中心拟题。

如《童年的小河》《春雨》《拾贝壳》等。

17、以表现自我为中心拟题。

如《回忆自己》《以“感动”为话题》《我爱我班》等。

18、以介绍人物为中心拟题。

如《我的爸爸》《“傻”叔叔》《我最尊敬的一个人》等。

二、要扣住材料的特点,尽量做到准确生动。

除了要用自己的语言外,还要恰当地引用材料中的词语,让题目更精彩。

三、要与众不同,别具一格,要注意利用形象化的语言和修辞手法。

议论文的拟题技巧与例析

议论文的拟题技巧与例析

议论文的拟题技巧与例析题好一半文。

拟定一个新颖别致的好题目,不仅能给文章增色,而且更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令他们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对文章的得分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拟题技巧(一)“让”字秘诀1.让理智战胜贪欲2.让城市更有“温度”3.让榜样之光照亮前路4.让社会正气生生不息5.让创新激荡发展的春潮6.让青春梦想飞得更高远7.让历史照亮人类的明天8.让敬畏之光烛照文化传承9.让校训之光照亮人生之路10.让陪伴成为孩子心底的阳光(二)“是”字秘诀1.美育是一种刚需2.“平衡”是一种大智慧3.家风传统是干事创业之基4.家国情怀是立身养德之本5.清廉是对家人的最好馈赠6.悔罪是救赎与宽恕的基石7.平等是对生命最好的馈赠8.法治是化解社会冲突的正途9.“和”文化是中国人的血脉10.灾难从来都不只是“假想敌”(三)“用(以)”字秘诀1.用好作风凝聚正能量2.用改革之火点燃创新引擎3.用法治中国凝聚复兴力量4.用制度破解“换马甲”难题5.用刚性制度托起诚信中国6.用规则文明突破“关系藩篱”7.用公共理性铲除邪教土壤8.以德遗后方流长9.以创新思维增活力10.以翰墨书香养浩然之气(四)“把”字秘诀1.把文化种子播入精神土壤2.把“有意义”的事做出“真效果”3.把市民“吐槽”转化为治霾合力4.莫把工具当目的5.莫把中药当成一把草6.别把企业社会责任当口香糖(五)“不”字秘诀1.巧诈不如拙诚2.消极怠工要不得3.暂避风头不可取4.名节如璧不可污5.公恩私恩不可混6.欲如野马不可纵7.文明底线不可亵渎(六)动宾式秘诀1.养一身浩然之气2.放开“思维缰绳”3.激扬时代的好声音4.拆除心中那堵“墙”5.聆听中国真实的心跳6.守护技术创新的初心7.打开隔绝陌生人的围墙8.做守望民族精神的代言人9.走出“生活在别处”的困境10.铸就文质彬彬的礼乐中国11.树起我们心中的“英雄纪念碑”12.涵养“网络文学”的时代气息13.铲除“抱团腐败”滋生的土壤14.警惕“精神缺钙”蔓延年轻一代(七)修辞法标题1、让陪伴成为孩子心底的阳光——比喻2、灾难从来都不只是“假想敌”——化用3、树起我们心中的“英雄纪念碑”——双关(八)对仗式秘诀01.正对式标题1.用心感动,以爱承担2.荣枯随缘,遇合尽兴3.出自幽谷,迁于乔木4.精神不死,希望不灭5.向生命致敬,为人性喝彩6.春风拂柳花自开,寒气袭人雪自埋7.修己之身以立基,假外之力而雄起02.反对式标题1.小常识,大学问2.仰观宇宙,俯察万物3.舍一朝风月,得万古长空4.一点青春气,千里快哉风5.别样的道路,同样的精彩二、拟题赏析建画里乡村留梦里乡愁赏析:这个标题采用对偶手法,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传诵。

高考材料作文拟题的十个技巧(精选6篇)

高考材料作文拟题的十个技巧(精选6篇)

高考材料作文拟题的十个技巧(精选6篇)(1)切合文章主旨。

题目是文章的纲,要做到文题一致。

同时,文题还要和材料要点保持一致,不能偏离材料。

(2)符合文体要求。

如《生活中少不了关爱》《谈关爱》具有议论文的特征,如写《爱的故事》则是一个记叙文的题目。

(3)新颖、精练、有文采。

①新颖就是要做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新;②精练就是要做到简洁,一是题目要短,一般不超过8个字,二是要从小处入手,有针对某,不可太宽泛;③有文采,指标题要有内在的含义,还要有诗意有文学韵味。

失误一:“审材”失误,拟出的题目与原材料背道而驰,离“材”万里。

失误二:拟出的题目切入角度太大,属于典型的“大”而“空”。

失误三:题目中出现明显的偏离材料“内涵”的关键词失误四:题目拖沓冗长,故弄玄虚,让人不知所云。

失误五:题目平淡苍白,毫无文学某彩和美感。

1、标题用比喻,生动形象:《放手——风雨后的晴空》《挫折——人生的财富》《创造是腾飞的翅膀》《找准人生的靶子》、2、标题作比拟,情感细腻:《天空的期盼》《梦想在现实中起舞》《花开是泪的心碎了》。

3、标题巧反问,强调感情:《生于“问”?死于“问”?》《好高岂能骛远?》《敢问路在何方?》4、标题作仿拟,显出新意:《争渡,争渡,执着人生何处》《莫为他言遮望眼》《月若有情月长吟》《桃花源祭》《阅读深深深几许》《都是溺爱惹的祸》《上网,怎一个“禁”字了得》。

5、标题用对比,凸现主题:《与其坐而等,不如起而行》。

6、标题作对偶,整齐凝练:《坐下读书,站着做人》《诚以养德,信以修身》《血浓于水,理大于情》《眼前同一水,笔下情各异》。

7、标题作夸张,增强感染力:《那次转折打倒了我》《一花一世界》《魂断大观园》8、标题作引用,增强效果:《问渠那得清如许》《等待戈多》《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阳光总在风雨后》。

9、逆行拟题法和旧瓶装新酒:《不知足者常乐》《多摔一跤又何妨?》《感谢你——我的对手》《都云某痴,谁解其中味》《你快乐,我快乐》《勿为情所障目》。

中考作文拟题技巧

中考作文拟题技巧

中考作文拟题技巧在编写中考作文时,拟题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一个好的题目可以让文章更加有针对性和吸引力,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

以下是一些拟题的技巧:1. 突显主题或核心关键词:题目可以直接提炼文章的主题或关键词,突出文章的核心内容。

例如,在讨论环境污染问题时,题目可以选取“环境危机”、“污染之殇”等,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2. 使用疑问句或引用句:题目可以使用疑问句或引用句,增加文章的思考性和探讨性。

例如,在探讨是否应该减少学生课业负担的文章中,题目可以拟为“教育是负担还是机会?”这样的疑问句,或引用“厚积薄发”的句子,以引起读者思考。

3. 借助谚语或成语:利用谚语或成语作为题目,能够概括文章内容,使文章更加寓意深远。

例如,在谈论亲情的文章中,题目可以使用“血浓于水”、“家和万事兴”等谚语,突出亲情的重要性。

4. 增加戏剧性或情感色彩:题目可以有一定的戏剧性或情感色彩,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例如,在描述一次刺激的冒险经历时,题目可以选择“勇敢挑战,勇者无惧”等,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5. 使用简洁的名词或动词短语:题目可以使用简洁的名词或动词短语,以简洁明了地概括文章主题。

例如,在讨论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时,题目可以选取“网上开启新世界”、“社交网络改变人际关系”等,使题目简洁明了。

总的来说,拟题是作文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好的题目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

选择合适的题目要注意突显主题、引发思考、增加戏剧性或情感色彩,并且语言简洁明了。

拟题是作文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决定了文章的走向和阅读的吸引力。

在中考作文中,一个好的题目不仅要紧扣主题,还要准确传达作者的观点和立意。

下面将进一步探讨拟题的技巧和相关内容。

首先,一个好的拟题应能够突显文章的主题或核心关键词。

拟题不仅仅是给文章一个简单的概括,更是为读者呈现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例如,在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时,合适的拟题可以选取“友谊的力量”、“真挚的友谊”等,以表达出友谊的重要性和它所带来的影响。

13个话题作文拟题技巧

13个话题作文拟题技巧

13个话题作文拟题技巧一、确定文体,扬长避短。

紧扣话题,调动积累,选用自己的“拿手文体”写作是快速拟题的基本前提。

因为任何文章都是有体裁的,不讲文体,随心所欲地写作,只会写出结构松散,不合章法,非驴非马的“四不像”文章。

况且,话题作文也只是要求文体不限,并非不讲文体。

如:以“梦”为话题,《这一幅风光,如梦》、《比梦更美》宜写成抒情散文;《美梦成真》、《想起了那个暑假》宜写成记叙文;《说说课文中的“梦”》宜写成说明文;《梦想中国足球》宜写成议论文。

以“树”为话题,可记叙为主--《树下》、《记一次植树活动》、《我的小桃树》;可抒情为主--《松树赞》、《我爱那片小桃林》;可议论为主--《给我一片绿荫》、《植树,生存的希望》、《小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二、善于补题,以小见大。

在宽泛的话题前面或后面作适当的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是最常见的快速拟题技法。

如:以《诚信》为话题作文,其标题就可以拟为《诚信,为人的底线》、《我们需要诚信》、《带着诚信上路》、《诚信,归来吧》、《诚信是金》、《诚信不可抛》。

如:以“语文课”为话题,或激情感受,《多味的语文课》;或发挥想象,《虚构语文课》;或片断组合,《语文课剪影》;或联系实际,《语文课之我见》等。

又如,以“手”为话题,《一双灵巧的手》、《一次难忘的握手》、《对手》、《精巧的手工艺品》、《从手指的长短说开去》等文题从各个角度缩小了写作范围,选材范围更明确集中,极利于我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而顺利展开。

这种拟题方法,一般在标题中恰如其分地冠以动词,使之具有一种力量美,或在标题中开诚公布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达到一种无以辩驳的力度美。

......这是学生容易掌握的一种拟题方法,同时也使话题由大化小,避免了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

三、巧妙修辞,匠心独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拟题技巧大攻略要点解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神在两目,情见笑容”,炯炯之目,方能顾盼神飞。

好的标题不仅能揭示文章主旨,对全文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还能展现考生的才华与文学素养,使阅卷老师对文章一见倾心,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

“文题善,佳篇成一半。

”近几年高考作文,无论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要求考生自由拟题。

要想夺取作文的高分,拟定一个靓丽的标题更显得十分必要。

考生要在下笔之前,多动脑筋,斟酌探索拟题技巧,拟出高质量的标题,打造文章第一得分亮点。

高质量的作文标题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1.形象醒目。

拟题要尽量避免俗套的体例词语,如记、叙、说、论、议、感等。

寻求形象的表达,方可让人看了眼睛一亮,精神一振,如“握住别人垂下的藤索”,“藤索”指人们伸出的援助之手,是人们的帮助;用“藤索”使这一说法形象、生动、新颖,让人回味无穷。

2.概括凝炼。

好的作文题目,既能概括文章内容,揭示文章主旨,又能让读者真正一目了然,“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2007年高考江西卷作文),行文紧扣标题,交代“爱你不容易”的缘由,向语文倾诉了自己的一片痴情。

文章的标题即是主旨思想。

3.精警诗意。

一个精警的题目,一个满蕴诗意的题目是对拟题的更高要求。

精警的标题,能给人警醒,发人深思,自然能取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如“一蓑烟草任平生”(2008年福建一作文题目)富有警醒世人的作用,点亮了阅卷老师的眼睛,它也是全文中心所在,这一题目告诉读者:繁华红尘于“我”如浮云,拥有平淡致远的处世态度才是真。

同样用凝练含蓄的诗歌语言为题,给人以诗的意境、美的享受,“为‘伊’消得人憔悴”“青山寂寂水澌澌(拟声词,形容风声雨声雪声水声)”,这些题目皆意境幽远,诗意斐然。

一个好标题的诞生,有的是精雕细琢,有的是妙手偶得,有的是厚积薄发,有的是灵光乍现,考场作文拟题则必然掌握一些创新技巧。

技法讲解一、直接引用名言警句什么样的题目能够引起老师的喜爱,首先当然是名言警句,包括古诗文、格言警句、名人名言等。

名言警句、俗语格言,是经过千百年沉淀下来的语言精华。

引用人们比较熟悉的古诗词、格言以及现代比较流行的语言,会给阅卷老师一种此生有才华的赞赏感。

请看2006年河南省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诗文《短歌行》中的一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附。

老鹰雄猛、健壮,飞翔速度迅猛,从鹫峰俯冲而下,捕获猎物,这是它生存的本领,是它依附的枝头。

而乌鸦生性弱小,却一味模仿老鹰,事倍功半,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

诚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己的优点与弱点。

物如此,人亦然。

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

一代先师孔子,初时以建立以“仁”治国的完美社会为志。

周游列国之后,终于没有成功,然而它却是很好的老师,孔子的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由此可见,只有找到自己的枝头,生命的意义才能实现。

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年少时因相貌不佳总是成为别人的笑柄,然而,在他的喜剧生涯中这恰恰成为一种优势,他主演的无声喜剧电影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这不得不说他那“不佳”的容貌促成了他“上佳”的表演。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本是一名外国著名大学的学生,然而当他感觉到大学所教的内容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从事自己喜爱的电脑设计工作,最终积累了世界上无人能比的巨额财富。

社会在发展,可是道理却没有变,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枝头,生命才能闪光。

乌鸦敢于拼搏,乐于学习的精神固然值得赞赏,然而它不能认清自己的实力,不能量力而行,注定是要失败的。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绕树三匝,并非枝枝可依!人不只需要勇于拼搏的精神,更应认清自己,只有二者具备,才有可能成功。

拥有自知与拼搏,光明就在眼前,在努力过后你会发现“绕树三匝,此枝可依”!这篇文章,一下子吸引你的是什么?就是它的标题,作者巧妙的截取了曹孟德《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富含哲理的诗句作为自己的标题,使文章有一种清雅而富有哲理的诗意美,让人忍不住看看内容如何,谁愿意从这么美的标题走开呢?考生引用这样的诗句作为标题,怎么不被阅卷老师喜欢呢?当然,引用古人富含哲理的话语、诗句作为文章的标题,一般都会获得老师的好感受的。

《我的青春我做主》(2009年河北省高考满分作文)直接引用的是电视剧《我的青春我做主》的题目。

《青山一道同风雨》(2008年广西高考满分作文),引用了诗人王昌龄的诗句“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说明青山无法阻隔我们同舟风雨的携手,地域也不会隐没团结民族头上那一轮共同的月。

用这句诗来写汶川大地震可谓相当贴切。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2007年甘肃高考满分作文),直接引用了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句子,有新意,含哲理。

《此时无声胜有声》(2007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引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原文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本来是指音乐停顿之后给人回味的意境比音乐演奏本身更有意义,现在是指不做声本身更有意义。

《矮纸斜行闲作草》(2006年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引用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诗句道出对恬美生活的渴望,原诗如下: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年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2006年河南省高考满分作文),就引用了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句子,原诗如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阅卷老师评价说:文章根据材料中“乌鹊”意象展开联想,引出曹操名句,并由此再次联想,反复咏诵,由开关“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疑问引发思考,到最后的“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做出有力的回答。

诗句的巧妙引用、活用增添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2006年福建满分作文),标题引用辛弃疾的词《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今天,这句诗已成为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人生哲学的经典之言。

如《以人为鉴知得失》(河南省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就引用了唐太宗的“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名言。

阅卷老师在评价中这样说:标题化用古语,观点明确,意味深远,典雅而富有内涵。

当然,在引用的时候,不要全部引用人人都知道的名言警句,这样会让自己的引用显得没有技术含量,阅卷老师也会认为这样的引用没有什么水平,因此,你要适当引用一些知道的人不多的名言警句,让老师一看就知道这个考生看的书多,甚至连老师自己也不知道,这样,老师就会认为你有水平了。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红楼梦〉外一篇》(河南省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直接引用《红楼梦》三十四回的标题。

现在有几个人能够记住《红楼梦》中的标题呢?恐怕连阅卷老师自己也记不住。

考生这么一用,老师肯定佩服,阅卷老师评价标题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明亮的眼睛能透射出文章深邃的内涵,给人良好的印象。

当然,能够引用这样的诗句做标题,你必须要看一些别人没有看过的书,或者,你看书要比别人看得更仔细,不然,你引用的就会是人人都知道的大路货,自然就得不到高分了。

除了古诗词之外,现代流行的格言和流行语也能够起到同样的作用。

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2007年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就是一句现在非常流行的劝善的格言。

《阳光总在风雨后》(2004年河北省高考满分作文)就引用了一首流行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作为标题,老师评价说:一首歌的名字就叫“阳光总在风雨后”,文章以此为标题,有特色!二、化用名言警句直接引用,当然可以引起老师的好感,说明你见多识广,读过很多书,老师自然喜欢爱读书、知识面广的学生,但是,如果你化用名言警句,不仅说明你是一个读了很多书的好学生,更是一个灵活运用的聪明学生,老师就更欢喜了。

请看例证。

《兽首诚可贵,诚信价更高》(2009年江西卷满分作文)化用“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诗句。

《国语失语症猛于虎》(2007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就巧妙化用了孔子的名言“苛政猛于虎”的名言,很好的把国语衰落的后果说出来。

《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2007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标题反用了刘长卿《送士元》一诗中“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诗句中的意思,说明小人物一样可以成长。

《桃花源祭》(2004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考生巧妙地运用谐音,化用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阅卷老师评价说:这是一篇新桃花源记(“祭”“记”的谐音就灵气十足),全凭想象写出,但切合环保主题,对自然名胜的过度开发这一现象提出了合理的批评。

《忙兮忙兮奈若何》(2004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标题由项羽的《垓下歌》中的“虞兮虞兮奈若何”语句转化而来,给人一种幽默调侃的感觉,文题所透露出的几丝茫然与无奈,正是吸引读者阅读的强大磁力所在。

阅卷老师评价说:文章标题出彩,将全文阐述重心落实在“奈何”两字上,既是对种种为利禄而“忙”的社会现象的感慨不满,又是对忙的负面效应的批评,给了我们以人生的一种警示。

《醉翁之意,不在山水之间也——论金陵十二钗之钗黛》(2004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就化用了欧阳修的句篇《醉翁亭记》中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并反其意而用之,效果很好。

同样的道理,化用也可以不停止在书卷气十足的古诗文小说,名人名言,现代流行很广的话语也可以用来利用。

《记忆之树常青》(2007年山东卷作文),就化用了名言“生命之树常青”。

《帮助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2007年全国卷Ⅱ作文),就化用了社会流行语“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

《借一颗慧心》(河南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就用了流行歌曲《雾里看花》中的经典名句“借我一双慧眼,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巧妙地把“借一双慧眼”化成“借一颗慧心”,翻出新意。

阅卷老师评价说:标题简明新颖,开头切中话题。

因此,改造名言,为我所用,利用名言的知名度,巧妙借船出海,这样的机智将会极大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三、自己创作的哲理的标题化用现成的名言警句以及现代流行语,可以看出你的聪明,赢得阅卷老师的喜爱,但是,如果你能够自己写出富有哲理的语句出来,阅卷老师就不是喜欢你,而是敬佩你了,这样的学生才是真正的文学天才,有创造力的文学天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