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精选|?15例奴卡菌病的临床分析
奴卡菌感染患者药学服务案例—抗感染药物专业药学监护完整案例系统解析

奴卡菌感染患者药学服务案例一、案例背景知识奴卡菌为条件致病菌,该病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或创口侵入机体,一般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或缺损如接受细胞毒药物化疗或长期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的患者中。
奴卡菌感染在临床较为少见,易被延误诊断或漏诊,病死率一般为30.0%~41.2%。
重视病原学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有效减少奴卡菌的播散和降低奴卡菌感染的致死率。
虽然该类疾病较为少见,但作为一名抗感染药物专业临床药师,应该对该病种的诊断、药物治疗、重点药学监护、药物不良反应等进行全面掌握,扩大知识面,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二、案例基本情况患者,女,44岁,体重:43kg,身高:162cm,BMI:16.4,入院时间:2011年6月15日,出院时间:2011年8月29日。
现病史:患者于2010年11月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给予口服“甲泼尼龙32~40mg、环孢素A 100~150mg”治疗,出院后继续口服药物治疗;2011年3月12日因胃部不适就诊,因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行胸片检查示左肺阴影,转入呼吸科继续治疗,具体治疗不详;2011年3月21日转入当地另一家医院,考虑“肺曲霉菌感染”,停用环孢素A,激素逐渐减量,间断给予利奈唑胺、伏立康唑、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厄他培南、卡泊芬净、吗替麦考酚酯、甲泼尼龙等治疗。
治疗期间患者症状未见好转,肺部CT有所好转,但仍有明显实变影,并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多在上午发热,发热前无明显寒战,应用退热药物后可大汗退热,同时有活动时憋气、咳嗽、咳黄白色黏痰。
5月底患者再次出现高热,体温最高39℃,2011年6月15日来本院就诊,以“肺部感染”收入急诊留院观察病房;2011年6月19日收入呼吸科。
患者自发病以来,纳差,小便量可,激素已完全停用。
入院查体:身高162cm,体重42kg,体温39.2℃,脉搏10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70mmHg。
急性面容,表情忧虑,左下肺呼吸音低。
诺卡菌感染10例临床及药敏分析

诺卡菌感染10例临床及药敏分析
潘少敏;黄东红;孙细欢
【期刊名称】《福建医药杂志》
【年(卷),期】2022(44)2
【摘要】诺卡菌革兰染色阳性分枝状杆菌,菌丝呈粗细不等的串珠状,某些菌株伸入琼脂培养基生长.诺卡菌可引起人类皮肤软组织、肺组织、中枢神经系统、手术切口等部位的感染[1].由于诺卡菌感染的微生物学特点,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造成诺卡菌病的临床诊断率偏低,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随着基础疾病及免疫功能损害患者的增加以及微生物实验室鉴定水平的提高,该病检出率有所提高.诺卡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抗菌敏感性随诺卡菌种类的不同而各异.因此,准确鉴定诺卡菌菌种对于疾病诊断和选择合理抗生素治疗至关重要.
【总页数】5页(P103-106)
【作者】潘少敏;黄东红;孙细欢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5
【相关文献】
1.诺卡菌感染的菌种和药敏试验回顾性分析
2.11株临床诺卡菌16SrRNA及药敏分析
3.结缔组织病合并诺卡菌感染6例临床分析
4.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诺
卡菌感染9例临床分析5.少见诺卡菌MALDI-TOF MS鉴定结果及临床感染特点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0例奴卡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10例奴卡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夏玉朝;杨萱;班立芳;宋留存;冉冬梅【期刊名称】《中国感染控制杂志》【年(卷),期】2017(016)005【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rapy of Nocardia infect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Methods Patients with positive specimen culture of Nocardia from May 2014 to June 2016 were surveyed retrospectively, the body status, clinical features, therapeutic regimen, and prognosis were analyzed.Results A total of 10 cases of Nocardia infection were surveyed, there were 7 males and 3 females;average age was (49.90+13.75) years old.Nocardia infection occurred mostly in population with impaired immune status or underlying diseases, the main infection site was lung, compound sulfamethoxazole was the first choice drug for treatment of infection, amikacin,imipenem/cilastatin and so on were alternative choice according to disease condition, 8 patients all improved after therapy.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made on the basis of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imaging,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combined with comprehensive judgment according to risk factors of Nocardia infection, patient can be treated timely and rationally, and the prognosis is better.%目的分析奴卡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5月-2016年6月送检标本中培养出奴卡菌的患者,对其机体状况、临床特点、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0例奴卡菌感染病例.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9.90±13.75)岁.多发生于免疫状况受损或者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主要感染部位为肺部,复方磺胺甲口恶唑为首选药物,或视病情联合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依据微生物检验、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结合奴卡菌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可使患者得到及时合理治疗,预后较好.【总页数】5页(P453-457)【作者】夏玉朝;杨萱;班立芳;宋留存;冉冬梅【作者单位】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9【相关文献】1.奴卡氏菌性脑脓肿的临床特点(附1例报告) [J], 武茜;燕兰云;龚洁;万琪;倪芳;胡欣;颜承靖2.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合并奴卡菌感染1例 [J], 王超;汤水福3.奴卡菌感染21例病例分析及临床治疗 [J], 张亚娟4.1例奴卡菌感染病例报道并文献分析 [J], 翟宇瑶;张迪;白荷荷;段万里5.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合并播散性皮疽奴卡菌感染病例报道 [J], 郭天欣;徐钢;章辉;王娇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奴卡菌感染临床诊治及预后分析

远处迁徙病灶。本研究中,分离的 18 株星型诺卡菌均为呼吸道
标本。巴西诺卡菌可通过皮肤黏膜的损伤侵犯皮下组织,形成
多发性瘘管,本研究中造成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有 9 株是巴西
奴卡菌。分离鉴定后的菌株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
(CLSI)推荐稀释法测定奴卡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将结果
波 1,李
农
斌 2,梁小英 1,周颖沛 1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 2.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2)
摘要:目的
探讨奴卡菌感染的临床诊治及预后。方法
收集医院 2010 年至 2018 年收治的 36 例奴卡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
1.1)岁。
1.2 方法
对 36 份奴卡菌感染病例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表现、影
像学结果,
诊断治疗及其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1
·交流·
China Pharmaceuticals
实验室检查
36 例均为培养阳性而确诊,痰培养阳性 20 例,脓液培养阳
性 11 例 ,胸 腔 积 液 培 养 阳 性 5 例 。其 中 ,星 形 奴 卡 菌 18 例
规生化反应对奴卡菌的鉴别较困难,对某些抗生素如庆大霉
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红霉素的敏感性试验有助于鉴别诺卡
菌属内的菌种[5]。也可依靠 MALDI-TOF 指纹图谱法和 16sRNA
序列分析对奴卡菌进行鉴定。常见的菌种为星型奴卡菌和巴西
奴卡菌,星型奴卡菌的主要感染途径为吸入,通过呼吸道入侵
肺部,引起化脓性感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易引起肺部奴卡菌
肺奴卡菌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第 6 卷第 47 期2019 Vol.6 No.4713肺奴卡菌病的临床特征分析覃彩霞,肖 锦,覃凤文(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西 南宁 530001)【摘要】目的 提高对肺奴卡菌病的认识。
方法 通过收集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确诊的1例肺奴卡菌病的临床资料,并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7年12月国内报道的70例肺奴卡菌病。
结果 71例肺奴卡菌病患者中,60例患者(85%)合并基础病,33例患者(46%)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胸痛、咯血,胸部影像学表现为空洞、斑片影、实变影、结节影、团块影,主要通过痰及肺泡灌洗液等病原学培养诊断,治疗药物主要为复方磺胺甲噁唑单用或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用药。
结论 肺奴卡菌病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学缺乏特异性,诊断的关键是细菌培养的病原学结果,如合并有基础病及免疫功能低下等肺奴卡菌病的危险因素,应警惕肺奴卡菌病的可能。
【关键词】肺奴卡菌病;危险因素;诊断【中图分类号】R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47.13.03Analysis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ulmonary NocardiosisQIN Cai-xia,XIAO Jin,QIN Feng-wen(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The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of Nanning,Guangxi Nanning530001,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Pulmonary Nocardiosi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a case of Pulmonary Nocardiosis diagnosed in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of Nanning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and 70 cases of Pulmonary Nocardiosis reported in China from January 2008 to December 2017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Among 71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Nocardiosis,60 patients (85%) were complicated with underlying diseases and 33 patients (46%) were treated with hormone or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The comm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cough,expectoration,fever,dyspnea,chest pain and hemoptysis.Chest imaging manifestations were cavitation,plaque,consolidation,sarcoidosis and mass shadow.The diagnosis was mainly made through pathogenic culture such as sputum and alveolar lavage fluid.The therapeutic drugs were mainly Compound sulfamethoxazole alone or combined use of Compound sulfamethoxazole.Conclusion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chest imaging of Pulmonary Nocardiosis lack specificity.The key to diagnosis is the etiological results of bacterial culture.If there are risk factors of Pulmonary Nocardiosis such as underlying diseases and low immune function,we should be alert to the possibility of Pulmonary Nocardiosis.【Key words 】Pulmonary Nocardiosis;Risk factors;Diagnosis肺奴卡菌病临床发病率低,是一种少见病,因其临床特点及胸部影像学缺乏特异性,在临床工作中诊断困难,易于漏诊、误诊。
肺奴卡菌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肺奴卡菌病的临床特征分析肺奴卡菌病是一种由肺奴卡菌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
它通常在免疫抑制的患者中发生,例如HIV感染者、器官移植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等。
本文将对肺奴卡菌病的临床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病原体肺奴卡菌是一种生长在土壤中的真菌,其孢子可通过飞沫传播进入人体的呼吸道。
免疫功能受损的人体对肺奴卡菌感染较为易感,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数量低下的HIV感染者。
二、临床表现1. 呼吸道症状肺奴卡菌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气促和胸痛等呼吸道症状。
患者常有黏液性或脓性痰液,并伴有发热、寒战和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2. 隐匿性感染某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而出现隐匿性感染。
这类患者的肺部病变较轻,仅有局限性炎症和肺泡渗出,临床上难以发现。
如果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隐匿性感染可能会逐渐发展为肺实质病变。
三、影像学表现胸部X线或CT检查对肺奴卡菌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影像学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肺部浸润性阴影,表现为结节、斑片状病变或空洞形成。
病灶呈边缘模糊、不规则分布,常伴有胸膜积液或纤维化改变。
四、病理学特征肺奴卡菌病的病理学特征主要包括肺泡炎症和肺内空洞性病变。
肺泡炎症表现为浸润性的炎性细胞和渗出物,常伴有脓肿形成。
空洞形成主要是由于肺组织坏死和空腔扩大所致。
五、诊断方法1. 组织学检查通过行支气管镜或肺活检术获得肺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肺奴卡菌病的诊断。
病理学鉴定可见奴卡菌菌丝、孢子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特征。
2. 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外周血或体液标本中的PCR检测、血清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可用于肺奴卡菌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定。
六、治疗方案1. 抗真菌药物肺奴卡菌病的治疗通常使用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和泊沙康唑等。
治疗方案通常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来确定,包括初始治疗和维持治疗。
2. 免疫增强治疗对于免疫抑制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免疫增强治疗,包括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免疫球蛋白治疗和细胞因子治疗等。
奴卡菌的初步鉴定

奴卡菌的初步鉴定奴卡菌属于放线菌属,可引起人的奴卡菌病,本菌多由呼吸道及皮肤创口进入人体,主要引起原发性化脓性肺部感染,出现类似肺结核的症状,从肺部病灶可转移至皮下组织,形成脓疡和多发性瘘管。
也可扩散至其他脏器,脑脓肿,腹膜炎,在组织内及脓汁中亦有类似“硫磺样颗粒”,呈淡黄色,红色及黑色不等,称为色素颗粒。
在显微镜下检查可见此小颗粒由分叉的菌丝组成,颗粒周围的菌丝呈棒状;但在痰和脑脊液标本中则见不到此种颗粒,只能见到革兰阳性的分叉或杆状杆菌。
经改良抗酸染色,疑似该菌感染并不困难,但将其鉴定到种则很困难。
本文以临床患者标本中培养分离出奴卡菌20株,结合药敏试验,生化反应和Biomeriex公司的酵母菌鉴定用API20C AUX 系统,对其进行初步鉴定[1]。
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 2003.7-2004.7年临床上分离菌株.星形奴卡菌一株(全国微生物质控菌株)巴西奴卡菌(标准菌株)。
1.2 试剂:血培养基;MH培养基;药敏纸片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红霉素;API20C AUX(法国梅里埃公司);细菌生化微量鉴定管(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1.3.1药敏试验:将0.5麦氏单位的菌液接种于MH琼脂培养基,约10min后加药敏纸片:庆大霉素10ug,妥布霉素10ug,阿米卡星30 ug,红霉素15 ug,温育于35℃经72h。
判定耐药的标准为:庆大霉素抑菌环≤15mm,妥布霉素≤20mm, 阿米卡星≤20mm, 红霉素≤30mm,环丙沙星≥35mm。
[2]1.3.2 API20C AUX系统的应用:依说明书将2.0麦氏单位的菌液分别加入系统的个孔内,温育于35℃经7d。
为防止干燥应在装置内加无菌的湿纸。
观察结果时与对照孔比较,记录糖的同化能力。
1.3.3生化试验明胶液化试验:将菌液用白金针刺入明胶培养基内,35℃温育7d.取出放4℃15min,反复摇动试管至45°,观察有无液化的明胶流动。
播散性奴卡菌病诊治及护理

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03
04
05
06
01
02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克服恐惧和焦虑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奴卡菌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饮食指导:建议患者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摄取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播散性奴卡菌病诊治及护理
刀客特万
01.
播散性奴卡菌病的认识
02.
03.
目录
播散性奴卡菌病的治疗
播散性奴卡菌病的护理
1
播散性奴卡菌病的认识
病原体及传播途径
病原体:奴卡菌属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
感染症状: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
易感人群:免疫力低下者、老年人、儿童等
治疗方法: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治疗等
5.
4.
3.
2.
1.
临床表现及诊断
鉴别诊断:需与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诊断方法:血常规、胸部X线片、痰培养等
诊断标准:符合奴卡菌病诊断标准,并具有播散性特征
临床表现:发热、寒战、头痛、肌肉关节痛、咳嗽、咳痰等
治疗原则及方法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05
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04
联合用药,提高疗效
药物剂量及疗程
1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和体重,合理调整药物剂量
2
疗程:一般治疗周期为2-4周,具体疗程需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调整
3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志精选|15例奴卡菌病的临床分析15例奴卡菌病的临床分析杨佩红,周柯,康蓓佩,贺文芳,白露,徐修礼△西检验科奴卡菌是一种需氧革兰阳性分枝状杆菌,具有弱抗酸性,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多为腐生菌。
可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侵入人体,引起局部感染,并可经血循环播散至其他器官。
奴卡菌可引起人类肺部、皮肤、中枢神经系统、角膜、脊椎、手术切口等各系统、各部位的感染[1]。
但奴卡菌感染的微生物学、影像学和临床表现无显著特征性,造成临床对奴卡菌病的诊断率偏低,容易漏诊和误诊。
近年来随着合并基础疾病及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的增加,该病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本文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5-2019年本院确诊的15例奴卡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确诊的奴卡菌病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
诊断标准:临床标本培养奴卡菌阳性。
1.2 方法收集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基础疾病、发病前是否应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学特点、治疗与预后等。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Excel2010统计和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
结果2.1 一般资料15例患者中,男7例,女8例,年龄29~86岁,平均(55.6±13.3)岁。
既往体健者4例,其中2 例肺部感染患者为农民,分别从事加工无纺布、电焊工作,另 2 例患者无任何诱因及危险因素。
11例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或有移植手术史,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例(分别伴有支气管扩张咯血、溶血性贫血、低蛋白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2例(分别合并类固醇性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肺结核),心脏移植术后患者2 例(其中1例合并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例(合并低蛋白血症),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例,糖尿病患者1例。
这11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
见表1。
2.2 临床表现15例奴卡菌感染患者中肺部感染11例,足菌肿2例,脑脓肿1例,皮肤感染1 例。
11例肺部感染患者中表现为咳嗽、咳脓痰的患者 9 例(同时伴发热5例,伴气短4例,伴胸闷、胸痛3例),另2例患者无咳嗽、咳痰表现,主要表现为气短、发热、胸闷、胸痛。
足菌肿及皮肤感染患者表现为感染部位反复红肿、溃烂、流脓。
脑脓肿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见表1。
2.3 影像学特点 11例肺部感染的奴卡菌患者均行胸部CT 检查,其中表现为斑片状密度增高影5例(其中1例同时伴有毛玻璃影、空洞、结节影);空洞形成2例(其中1例同时伴有斑片状影);结节影2例(其中1例伴有毛玻璃影、空洞,另1例伴有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2 例(其中1 例伴有结节影);胸腔积液 1例。
2例足菌肿患者 CT 显示足部软组织肿胀,可见线性低密度影。
1例脑脓肿患者头颅磁共振检查提示右侧颞叶病变,考虑脓肿的可能。
见表1。
2.4 病理学检查结果 1例肺部感染奴卡菌患者行肺组织病理检查,提示肺组织慢性炎症,部分肺泡腔内泡沫样细胞聚集,少量纤维蛋白渗出,局部小灶内肉芽肿性炎。
1例皮肤感染奴卡菌患者行皮肤组织病理检查,提示炎性肉芽肿组织合并脓肿形成。
见表1。
2.5 实验室检查结果 15例奴卡菌感染患者进行血液检查,分析评估培养当日或前 2 日之内的检验结果,8 例白细胞计数升高 [平均(16.00±6.86)×109/L],11例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平均(0.89±0.03)%],8例白细胞介素水平增高[平均(165.4±29.6)pg/mL],8例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增高[平均(104.8±61.55)mg/L],5例降钙素原水平增高[平均(1.80±0.90)ng/mL]。
15株奴卡菌的标本来源中,痰液标本7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4例,脓液2例,抽出物和分泌物标本各1例。
痰液标本分离的7株奴卡菌中,有4例标本直接痰涂片发现革兰阳性分枝杆菌,即刻行抗酸染色阴性、弱抗酸染色阳性,涂片报告提示疑似奴卡菌感染,与培养结果一致。
2.6 病原学特点用16SrRNA 通过 PCR 扩增基因序列分析对15株奴卡菌鉴定分型,序列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网站BLAST 比对,同源性≥99%为同一菌株。
15株奴卡菌中,盖尔森基兴奴卡菌6株,化脓奴卡菌3株,豚鼠耳炎奴卡菌2株,巴西奴卡菌2株,北京奴卡菌1株,鼻疽奴卡菌1株。
奴卡菌涂片染色及培养菌落见图1。
ABCDEF注:A 表示革兰染色;B表示抗酸染色;C表示弱抗酸染色;D表示盖尔森基兴奴卡菌菌落图;E表示豚鼠耳炎奴卡菌菌落图;F表示鼻疽奴卡菌菌落图。
图1 奴卡菌涂片染色(×1 000)及培养菌落图2.7 治疗与预后 15例患者中单用磺胺类药物治疗4例,以磺胺类药物为基础联合其他药物(美罗培南、头孢曲松、利奈唑胺、莫西沙星、亚胺培南、米诺环素、阿米卡星)治疗7例,其他药物单独或联合治疗(美罗培南、米诺环素、替加环素、比阿培南 + 利奈唑胺)4例。
14例患者治疗好转,1例患者死亡,死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见表1。
表1 15例奴卡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讨论奴卡菌属放线菌目,为需氧革兰阳性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可经呼吸道、皮肤软组织伤口进入人体引起感染。
本文收集的15例奴卡菌患者,肺部感染11例,足菌肿2例,脑脓肿1例,皮肤感染1例,说明奴卡菌病以肺部感染最为多见[2],也可引起局部或播散性的感染。
人体抵御奴卡菌主要依靠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各种原因引起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均可导致奴卡菌感染[3]。
奴卡菌肺部感染主要发生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器官移植术后、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血液系统肿瘤、糖尿病等存在免疫缺陷的患者[4]。
本院收集的15例奴卡菌感染病例中,11例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或有移植手术史,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2例,心脏移植术后患者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例,糖尿病患者1例。
这11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这些都是引起奴卡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中既往体健者4例,其中2例肺部感染患者为农民,分别长期从事加工无纺布、电焊工作。
分析这2例患者的感染原因,加工无纺布患者可能与长期粉尘吸入有关;从事电焊工作患者为过敏体质,长期吸入化学物质导致咳嗽多年,推测这2例患者因职业的原因长期吸入有害物质,感染原因可能与支气管黏膜防御功能减退有关[5]。
因此,免疫功能正常人群感染奴卡菌也应引起临床关注。
奴卡菌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微生物检验(革兰染色+抗酸染色+培养)、感染症状、影像学或病理学检查[6],奴卡菌的分离与培养为诊断的“金标准”[7]。
本研究分析奴卡菌培养送检当日或前2日的血液学检查结果,多数结果均为细菌感染的炎症表现,需进一步病原学培养确诊。
临床标本常规革兰染色一旦发现革兰阳性杆菌呈分枝状或着色不均匀的丝状菌时需要高度怀疑奴卡菌,可以结合抗酸染色(脱色液用3%盐酸)、弱抗酸染色(脱色液为1%硫酸)结果,与抗酸杆菌区分。
本研究中痰液标本分离的7株奴卡菌中,有4例标本直接痰涂片发现革兰阳性分枝杆菌,即刻行抗酸染色阴性、弱抗酸染色阳性,涂片报告提示疑似奴卡菌感染,与培养结果一致。
因此,实验室应重视直接标本涂片染色对奴卡菌早期诊断的意义。
奴卡菌培养分离率偏低与其特殊的微生物学特性有关,它在羊血琼脂上生长缓慢,培养48h才能看到针尖大小的菌落,所以,在常规检验中很容易被遗漏。
除了分离困难外,奴卡菌的鉴定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实验室分离的15株奴卡菌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常规鉴定,再送去测序公司分子测序复核。
质谱技术与分子测序2种鉴定方法的一致率为100%。
15株奴卡菌中,分型鉴定最多的是盖尔森基兴奴卡菌6株,其次分别为化脓奴卡菌3株,豚鼠耳炎奴卡菌2株,巴西奴卡菌2株,北京奴卡菌1株,鼻疽奴卡菌1 株。
观察奴卡菌的不同菌种,其菌落形态、镜下菌体形态、染色性状等都有差异。
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等检查结果分析,本研究收集的奴卡菌病例中,肺部奴卡菌感染患者表现为长期或间断性咳嗽、咳痰、发热、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影像学检查有斑片状密度增高影、空洞形成、毛玻璃影、结节影、胸腔积液、支气管扩张等。
脑奴卡菌感染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颅磁共振检查提示脓肿可能。
奴卡菌感染引起的足菌肿和皮肤感染都表现为皮肤溃烂、流脓。
观察奴卡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像学病理检查结果,无论是肺部、脑部、足部、皮肤等部位的感染,均与其他细菌、真菌、病毒、肿瘤等有相似之处,没有特征性的区别。
因此,临床对奴卡菌的早期诊断困难,并且容易误诊[8]。
奴卡菌药敏试验因其细菌生长缓慢、菌液不易均质化、试验操作繁琐、结果不易观察等因素影响了实验室的常规开展,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所有商品化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均无法完成奴卡菌的自动化药敏检测,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M24-A2[9]文件推荐奴卡菌选择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但该方法具有操作繁琐、成本较高的缺点,适合大批量菌株的药敏检测。
国内学者程振娜等[10]参照 NCCLS M24-A2文件标准,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了19株奴卡菌对常用的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耐药率最高的为环丙沙星,占78.9%,其次为庆大霉素和头孢吡肟,分别占21.1%和15.8%,对阿米卡星、克拉霉素、亚胺培南、利奈唑胺、复方磺胺甲噁唑未见耐药菌株。
奴卡菌感染的治疗,临床目前仍然首选磺胺类药物[11],该类药物具有较高的血清浓度和组织渗透性,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本研究15例患者中单用磺胺类药物治疗4例,以磺胺类药物为基础联合其他药物治疗7例,其他药物单独或联合治疗4例,14例患者治疗好转,1例患者死亡。
其中,奴卡菌引起的足菌肿、脑脓肿、皮肤感染患者的治疗,除了抗菌药物的使用外,外科手术、引流对病原菌的清除也极其重要总之,奴卡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不典型,临床诊断应结合患者基础疾病及免疫功能状况,疑似奴卡菌感染患者应早期多次送微生物检查或病理检验。
实验室应结合涂片、染色(革兰、抗酸、弱抗酸染色)、培养结果,提高奴卡菌培养的阳性率。
奴卡菌病多发生于合并有基础疾病及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但免疫功能正常患者也可感染奴卡菌,值得临床关注。
磺胺类药物仍为奴卡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且临床效果显著,有条件的实验室应争取开展规范化的奴卡菌药敏试验,合理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