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阳性菌感染及鉴定

合集下载

细菌革兰染色实验报告

细菌革兰染色实验报告

细菌革兰染色实验报告细菌革兰染色实验报告细菌革兰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菌分类和鉴定方法,通过染色技术可以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两类。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细菌革兰染色方法对不同细菌样本进行染色,并观察染色结果,从而了解细菌的结构和特性。

实验材料和方法:1. 细菌培养物:本次实验使用了两种不同的细菌培养物,分别是革兰阳性细菌培养物和革兰阴性细菌培养物。

2. 革兰染色试剂:包括革兰染色碱液、革兰染色酮液、碘液和洗涤液。

3. 实验器材:玻璃片、培养皿、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1. 取一小滴革兰阳性细菌培养物,涂抹在玻璃片上,使其均匀分布。

2. 用火焰将玻璃片加热,使细菌固定在玻璃片上。

3. 滴加革兰染色碱液,静置片刻,然后用洗涤液洗净。

4. 滴加革兰染色酮液,静置片刻,然后用洗涤液洗净。

5. 滴加碘液,静置片刻,然后用洗涤液洗净。

6. 用洗涤液洗净后,将玻璃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革兰阳性细菌呈现紫色或深蓝色,而革兰阴性细菌呈现红色或粉红色。

这是因为革兰阳性细菌具有较厚的胞壁,可以保留革兰染色碱液和革兰染色酮液的颜色,而革兰阴性细菌的胞壁较薄,无法保留这两种试剂的颜色。

通过观察细菌的染色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细菌的结构和特性。

革兰阳性细菌的厚胞壁使其在抗生素的作用下更加耐受,而革兰阴性细菌的薄胞壁使其对抗生素更加敏感。

这也是为什么在临床上,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细菌的革兰染色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此外,细菌的革兰染色结果还可以帮助鉴定细菌的种类。

革兰阳性细菌主要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而革兰阴性细菌主要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根据不同的细菌种类,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其生长条件、致病性以及对人体的影响。

细菌革兰染色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细菌分类和鉴定方法,通过观察细菌的染色结果,我们可以了解细菌的结构、特性以及种类。

这对于临床医学、食品安全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细菌革兰染色方法的应用,以及与其他检测技术的结合,提高细菌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

【免费下载】革兰阳性杆菌的鉴定0425

【免费下载】革兰阳性杆菌的鉴定0425

● 生化反应
动力阳性,V-P 试验阳性,能水解淀粉,可还原硝酸盐,卵磷脂酶阳性(在菌落周围
形成白色浑浊环),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甘露醇、阿拉伯糖和木糖。
● 临床意义
可使免疫功能低下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引起心内膜炎、败血症和脑膜炎。眼外伤
后感染可引起全身眼炎等。
3、枯草芽孢杆菌
动力阳性,能分解甘露醇、阿拉伯糖,产酸不产气,卵磷脂酶阴性。
糖,在明胶培养基上呈瓶刷子样生长。对万古霉素和氨基糖甙类耐药。心内膜炎、败血症
及全身感染的病人。
(五)乳酸杆菌属
细长形或球杆形,有时呈短链或栅栏形,触酶阴性,大部分动力阴性。可引起败血症、
肺炎、心内膜炎、脑膜炎等。
(六)库特氏菌属
规则、不分枝、比较大的杆形细菌,动力阳性,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硝酸盐还原
革兰阳性需氧杆菌的鉴定 一、概述 革兰阳性需氧杆菌的种类繁多,与临床疾病有关的棒状杆菌属、李斯特菌属、需氧芽
孢杆菌属、丹毒丝菌属。这类细菌多为腐生性,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和土壤中,其中有 些为人和动物的正常菌群,可条件致病,有些对人和动物具有高度致病性。
二、临床常见的革兰阳性需氧杆菌及鉴定要点 (一)棒状杆菌属 1、定义及临床意义 棒状杆菌属的细菌是革兰氏阳性、有独特形态(常排列为 X、V、W 形或中国字形、 栅栏形)、菌体大小长短不一,常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棍棒状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大部分触酶 阳性,动力阴性。除白喉棒状杆菌外,大多为条件致病菌,不产生外毒素,菌体较粗短, 着色均匀,很少有异染颗粒,这些条件致病菌可致医院内感染,引起血液、组织器官感染, 如菌血症、心内膜炎、骨髓炎等。 2、常见的棒状杆菌 (1)假白喉棒状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 ● 微生物特性 革兰阳性棒状杆菌,菌体形态酷似白喉棒状杆菌,较小,细长,无典型的异染颗粒。 呈木栅栏样排列。 ● 生化反应 触酶阳性,还原硝酸盐,尿素阳性,不发酵糖类。 ● 临床意义 寄居于人类鼻腔、咽喉部外耳道、眼结膜、外阴和皮肤等的正常菌群,可引起心瓣膜 修复术后的心内膜炎及肾移植病人致死性尿路感染。 3、常用实验 触酶、动力、CAMP 试验、吡嗪酰胺酶和碱性磷酸酶试验; 4、生化反应 葡萄糖、木糖、甘露醇、乳糖、蔗糖、麦芽糖、七叶苷水解、硝酸盐还原试验、尿素。

需氧革兰阳性杆菌检验

需氧革兰阳性杆菌检验

指导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主要手段, 但不同种类的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 感性不同,通过需氧革兰阳性杆菌检 验可了解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指 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VS
需氧革兰阳性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 通过检验可了解细菌的耐药性情况, 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
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
获得性耐药
细菌通过基因交换或获得 外源基因,获得对药物的 抗药性。
传播途径
耐药菌可通过患者之间的 接触、医院环境、动物和 食品等多种途径传播。
耐药性的检测与监测
实验室检测
通过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等方法检测细菌的耐药性。
监测系统
建立全国性的耐药性监测 系统,收集和分析耐药菌 的数据,为防控提供依据。
需氧革兰阳性杆菌检验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病原菌的分布和流行趋势进行监测,有助于了解疾病的传播 途径和流行规律。
通过需氧革兰阳性杆菌检验可监测细菌的变异和进化情况,及时发现新发和突发的病原菌,为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04
需氧革兰阳性杆菌检验的注意事项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
实验操作应在生物安 全柜中进行,确保空 气流通,防止交叉污 染。
生化反应鉴定
生化反应鉴定是通过检测细菌对不同 底物的代谢反应来鉴别细菌种类的。 需氧革兰阳性杆菌在生化反应中表现 出一定的特异性,如分解葡萄糖、果 糖、甘露醇等。
生化反应鉴定的方法有多种,如纸片 法、试管法等。通过观察生化反应的 结果,可以初步确定细菌的种类和亚 种。
血清学鉴定
血清学鉴定是通过检测细菌表面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的 反应来鉴别细菌的。需氧革兰阳性杆菌的表面抗原不同, 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反应也不同。
需氧革兰阳性杆菌检验

革兰阳性菌的鉴定操作

革兰阳性菌的鉴定操作

5.β溶血菌落
5.葡萄糖发酵试验
5.API板条试验
小、黄色菌落;镜下呈四联、八叠排列细菌,则做葡萄糖发酵试验:
阳性 则转为上一个步骤试验;
阴性 报微球菌属
6.七叶苷NaCl试验 6.Optochin试验
6.CAMP试验
6.杆菌肽试验
七叶苷试验(阴性或阳性)6.5%Nacl试验阴性: 1.α溶血,做Optochin试验:敏感且G+矛头状双球菌、脐窝状 菌落,则判断为肺炎链球菌(Optochin试验抑菌圈的直径 ≥14mm为阳性) 2.β溶血:2.1.杆菌肽试验敏感,则判断为A群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脐窝状菌落
粘液状菌落
原理:Optochin(乙基氢化去甲奎宁的商品名) 可干扰肺炎链球菌叶酸的生物合成, 抑制该菌的生长 故肺炎链球菌对其敏感,而其他链球菌 对其耐药。
Optochin试验抑菌圈的直径≥14mm为阳性
Optochin敏感试验
化脓性链球菌
临床标本培养后混杂 在口腔正常菌群中的
培养特性
菌落特征:光滑、完整微隆起、半 透明,β-溶血,奶黄色、橙黄色、 柠檬色、白色( 脂溶性色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菌落特征:菌落相对较小, 2.5~6.0mm,取决于不同菌 株,通常不产生色素,某些菌 株产生黏液性常黏附在琼脂表 面
表皮葡萄球菌
菌落特征:菌落5~8mm大小 ,完整,有光泽,不透明、光 滑,比前面提到菌种菌落较凸 起,约一半菌株产色素,奶油 、黄-橙色。
5:Staphaurex胶乳凝集试验
本法不仅可以检测金葡菌的凝固酶而还可通过 IgG抗体的FC段与金葡菌的A蛋白有特殊的亲 和力而检测之。
中等大小、黄或灰白,β溶血或不溶血的菌落,则做Staphaurex胶乳凝集试验:

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染色法的意义就在于鉴别细菌,把...

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染色法的意义就在于鉴别细菌,把...

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染色法的意义就在于鉴别细菌,把众多的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大多数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大多数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产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致病。

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有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及脑膜炎双球菌等。

在治疗上,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都对青霉素敏感(结核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而革兰氏阴性菌则对青霉素不敏感(但奈瑟氏菌中的流行性脑膜炎双球菌和淋病双球菌对青霉素敏感),而对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

所以首先区分病原菌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阴性菌,在选择抗生素方面意义重大。

革兰氏阴性菌,大多数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产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致病.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有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及脑膜炎双球菌等。

革兰氏阴性菌则对青霉素不敏感,可以选择氟喹诺酮类药物如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也可以选择大环内酯类比如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

革兰氏阳性菌,大多数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可以选择青霉素族,头孢曲松钠等。

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杆菌]为代表。

大肠杆菌为兼气性菌种,一般生存于肠道中及厌氧的还境中。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特征为有一层outer membrane 与阳性菌种不同。

目前对大肠杆菌的研究很多,除了它是一般食物中是否有被污染的指标外,很多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皆需要使用到大肠杆菌当作实验宿主。

除了大肠杆菌外,变形杆菌、痢疾杆菌、肺炎杆菌、布氏杆菌、产气夹膜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不动杆菌属、耶尔森菌属、嗜肺军团菌、百日咳杆菌、副百日咳杆菌、志贺菌属、巴斯德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性杆菌、类志贺吡邻单胞菌等也是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李式杆菌属,丹毒丝菌属,肾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梭菌属,分支杆菌属,放线菌属,奴卡菌属,棒状杆菌属,红球菌属,炭疽杆菌丹毒杆菌破伤风杆菌李氏杆菌产气荚莫杆菌气肿疽杆菌结核杆菌。

革兰阳性菌感染及鉴定 ppt课件

革兰阳性菌感染及鉴定  ppt课件

2. 根据抗原结构(C多糖抗原)---- A、B、C、D、E、F等 20群
3. 根据生化反应----需氧、兼性厌氧、厌氧等
20
根据溶血现象分为3类
21
医学常见链球 菌
22
一、A群链球菌 group A streptococcus
23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球形或椭圆形,链状排列,G(+),无芽胞,无鞭毛, 培养早期形成透明质酸的荚膜。
7
5. 葡萄球菌属的分类
8
新生霉素敏感试验
新生霉素敏感的金葡菌
新生霉素敏感的表皮葡菌
新生霉素不敏感的腐生葡菌
9
血浆凝固酶实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
-
10
(二)致病性
1. 致病物质 ①酶 ② 毒素 ③ 细菌的一些表面结构蛋白
11
1. 致病物质
凝固酶:使血浆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血浆凝固。 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
27
(2) M蛋白
是A群链球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含M蛋白的链球 菌具有抗吞噬和抵抗细胞内杀菌作用;与某些超敏反应 疾病有关。
(3) 肽聚糖
A群链球菌的肽聚糖具有致热、溶解血小板、提 高血管通透性和诱发实验性关节炎等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8
(4) 致热外毒素
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致热外毒素抗原 性强,具有超抗原作用,对兔有致热性和致死性。
革兰阳性菌感染及鉴定
1
球菌
coccus
2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G(+),分布广泛。 大部分为腐物寄生菌,不致病 。 对 人 类 致 病 的 主 要 是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 引起化脓性感染,亦可引起败血症。

第七章 革兰氏阳性球菌

第七章  革兰氏阳性球菌

被动免疫
自然被动免疫:通过胎盘、初乳
人工被动免疫:注射抗毒素、丙种球蛋 白、转移因子
第七章 革兰氏阳性球菌
• 球菌(Coccus)是球状细菌的总称,是细菌中的一大类。 • 根据革兰氏染色反应的不同可分为:
G+球菌 G-球菌
葡萄球菌、 双球菌、 链球菌、 四联球菌、 八叠球菌等
脑膜炎球菌、 淋病球菌、 卡他球菌、 干燥奈氏球菌、 黄色奈氏球菌等
四、生化特性
• 多数葡萄球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
• 致病性葡萄球菌具有 DNA酶、血浆凝固酶 和分解甘露醇的能力, 而非致病性葡萄球菌 则无。
五、抗原构造
• 葡萄球菌抗原构造复杂,已发现的在 30种以上,其化学组成及生物学活 性了解的仅少数几种,如:
1、葡萄球菌A蛋白2、Biblioteka 糖抗原第七章 革兰氏阳性球菌
• 球菌(Coccus)是球状细菌的总称,是细菌中的一大 类。
• 根据革兰氏染色反应的不同可分为:
G+球菌
葡萄球菌、 双球菌、 链球菌、 四联球菌、 八叠球菌等
G-球菌
脑膜炎球菌、 淋病球菌、 卡他球菌、 干燥奈氏球菌、 黄色奈氏球菌等
细菌感染的检查 方法与防治原则
细菌学诊断的途径
1、葡萄球菌A蛋白 (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
• SPA是存在于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 菌菌株有此抗原,所有来自人类的菌株都有此抗原,动物源则少 见。
• SPA是一种单链多肽,可与人类以及许多哺乳动物的IgG的Fc片 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免疫学中协同凝集试验就是利用这个特性。
➢其中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是 最具有代表性的G+球菌;

临床常见细菌、真菌鉴定手册

临床常见细菌、真菌鉴定手册

临床常见细菌、真菌鉴定手册
以下是临床常见的细菌和真菌的鉴定手册。

1. 革兰氏阳性菌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形态:球形、革兰氏阳性、非芽胞杆菌。

生长特点:菌落呈金黄色,优陀罗斯表型检测阳性。

常见感染部位:皮肤软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1.2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形态:球形、革兰氏阳性、无产气能力。

生长特点:菌落呈透明或灰色。

常见感染部位:肺炎、中耳炎、鼻窦炎等。

2. 革兰氏阴性菌
2.1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形态:杆状、革兰氏阴性、发酵多糖。

生长特点:菌落呈粉红色,青霉素酶试验阳性。

常见感染部位:尿路感染、胆系感染、腹部感染等。

2.2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形态:杆状、革兰氏阴性、产气能力。

生长特点:菌落呈粘稠黏液状。

常见感染部位:肺炎、泌尿生殖道感染、脑膜炎等。

3. 真菌
3.1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形态:球形、真菌。

生长特点:菌落呈白色。

常见感染部位:口腔黏膜感染、外阴温暖湿润处发病等。

3.2 马来酵母菌(Malassezia furfur)
形态:卵圆形、真菌。

生长特点:菌落呈棕黑色。

常见感染部位:头皮屑、皮脂溢出性皮炎等。

以上是常见的临床细菌和真菌的鉴定手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 状 菌落色素 金葡菌 金黄色 表皮葡菌 白 色 腐生葡菌 白色/柠檬色
血浆凝固酶
α溶血素 耐热核酸酶 A蛋白
+
+ + +
-
-
致病性

弱(条件致病)

新生霉素敏感试验
新生霉素敏感的金葡菌
新生霉血浆凝固酶实验
+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二)致病性
草绿色溶血环 透明无色溶血环 不溶血
名称
溶血 溶血
致病性
多为条件致病菌 致病力强 无致病性
医学常见链球菌
链球菌
化脓性链球菌 无乳链球菌 肠球菌 非肠球菌 肺炎链球菌 草绿色链球菌
血清 群
A群 B群 D群
溶血
β溶血 β溶血 不溶血 α溶血 α或不溶血
诊断要点
杆菌肽敏感 杆菌肽不敏感 CAMP(+) 不耐6.5% NaCl 胆汁七叶苷(+) 胆盐敏感 Optothin敏 感 胆盐不敏感
2. 培养特性
易培养,产色素。
致病性葡萄球菌菌落呈金黄色,于血琼脂平板上生长后,
在菌落周围还可见完全透明溶血环(β溶血)。
固体培养基生长现象
β溶血
3. 生化反应
多数菌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
产酸不产气。 致病性菌株分解甘露醇。 触酶阳性(与链球菌区分标准)
5. 葡萄球菌属的分类
营养要求高; 在血琼脂平板上多数有透明溶血环。(β溶血现象)
生化反应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可鉴别甲型溶血性链
球菌与肺炎链球菌)。
不产生触酶,与葡萄球菌不同。
(二)致病性
1. 致病物质
黏附素
胞壁成分
致热外毒素 链球菌溶素
M蛋白
肽聚糖
外毒素类
透明质酸酶
侵袭性酶
链激酶 链道酶
(1) 黏附素
① 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 LTA)与生
物膜有高度亲和力,是该菌定植在机体皮肤
和呼吸道黏膜等表面的主要侵袭因素。
② F蛋白 位于化脓性链球菌细胞壁内,其结
合区暴露在菌体表面,是纤维粘连蛋白
(fibronectin, FBP)的受体。有利于细菌定
植和繁殖。
(2) M蛋白
是A群链球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含M蛋白的链球 菌具有抗吞噬和抵抗细胞内杀菌作用;与某些超敏反 应疾病有关。
(3) 肽聚糖
A群链球菌的肽聚糖具有致热、溶解血小板、提高
血管通透性和诱发实验性关节炎等作用。
(4) 致热外毒素
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致热外毒素抗原性 强,具有超抗原作用,对兔有致热性和致死性。
透明质酸酶:溶解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扩散因子) 脂酶:分解脂肪和油类。 触酶:分解H2O2。
葡萄球菌溶素(α、β、γ、δ溶素):溶解细胞膜。 杀白细胞素:攻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超抗原。 表皮剥脱毒素: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症(SSSS)。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5) 链球菌溶素
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
链球菌溶素O(SLO):对哺乳动物多种细胞有毒
性作用。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链球菌溶素S(SLS):对白细胞和多种组织细胞有
破坏作用。无免疫原性。
(6)透明质酸酶
分解间质内透明质酸,使病菌易扩散。
(7)链激酶
与葡激酶类似,使血液中纤维蛋白酶原变成纤维蛋白 酶,溶解血块或阻止血浆凝固,利于病菌扩散。
引起常见疾病
皮肤感染,咽炎,风湿热,肾炎 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 败血症,心内膜炎 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 龋齿,心内膜炎


一、A群链球菌 group A streptococcus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球形或椭圆形,链状排列,G(+),无芽胞,无鞭毛, 培养早期形成透明质酸的荚膜。
培养特性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
药敏实验
血浆凝固酶 发酵甘露醇 耐热核酸酶
肠毒素检查
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
致病性
以表皮葡萄球菌的感染最常见。
1.
泌尿系感染 尿道感染仅次于大肠埃希菌
2.
3.
败血症 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术后感染
第二节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G(+)菌,呈链状排列或成双排列。 分类:
革兰阳性菌感染及鉴定
球 菌
coccus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G(+),分布广泛。 大部分为腐物寄生菌,不致病 。 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
起化脓性感染,亦可引起败血症。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 S.aureus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球形,葡萄串状排列,无鞭毛,无芽胞,G(+)。
与肺炎链球菌的鉴别
革兰阳性菌 典型链球菌形态 PYR试验:吡咯酮β萘基酰胺
荚膜:抑制吞噬,促进黏附。 SPA:与IgG的Fc结合,抑制吞噬,抗补体。
2. 所致疾病
感染类型 所致疾病 局部感染(化脓性感染) 全身感染 食物中毒 毒素性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 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侵袭性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脓汁,血液,剩余食物,呕吐物等 革兰阳性葡萄球菌 生长现象 生化反应 色素,溶血……
1.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丙型链球菌
根据溶血现象
2.
根据抗原结构(C多糖抗原)---- A、B、C、D、E、F等 20群
3.
根据生化反应----需氧、兼性厌氧、厌氧等
根据溶血现象分为3类
类别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草绿色链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丙型链球菌 不溶血性链球菌
溶血环现象
1. 致病物质
①酶 ② 毒素 ③ 细菌的一些表面结构蛋白
1. 致病物质
凝固酶:使血浆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血浆凝固。
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
坏;使感染局限化和形成血栓。
血浆凝固酶 游离凝固酶
试管法检测
结合凝聚酶
玻片法检测
耐热核酸酶:水解DNA和RNA。
纤维蛋白溶酶:激活纤维蛋白酶原。(葡激酶)
(8)链道酶
亦称链球菌DNA酶,降解DNA,使脓液稀薄,促进病 菌扩散。
2. 所致疾病

化脓性感染 (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其他系统感染
如扁桃体炎、咽炎、鼻窦炎等)

中毒性疾病(猩红热、链球菌毒素休克综合症) 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脓汁,血液,咽喉拭子 与金葡菌的鉴别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