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摄影 影棚布光及基本用光技巧

合集下载

影室儿童摄影的四种场景风格布光实例

影室儿童摄影的四种场景风格布光实例

影室儿童摄影的四种场景风格布光实例摄影中的“场景”可以交代拍摄环境,也是画面氛围形成的要素。

人物造型、摆姿,整体的色彩风格,都必须考虑场景的特点来设计。

场景布置可繁可简,以能够完美表达摄影者的拍摄意图为标准。

一、简欧设计风格简欧设计风格的特点是简约、质朴、典雅,强调高贵的气质和浪漫的情调。

色彩上常使用象牙白、浅灰等高调的颜色来营造平静而理智的氛围。

本组作品使用白色背景营造出高调的画面氛围。

人物造型简约而复古,服饰采用棉、麻、毛等材质,体现出自然、古朴的质感,白色、浅亚麻色、浅灰色构成了整个造型的色调——简约而富有层次。

在道具方面,简易的铁艺篮子、毛线织物、手工木凳等也体现出简欧风格的实用性特征。

布光方法主灯是一个柔光箱,布置在人物右侧45°的位置,在人物后侧(主灯的对角线方向)布置一个蜂巢作为辅灯,提供较硬朗的轮廓光,有利于体现服装的质感,丰富画面的层次。

这里需要强调,由于背景与人物服饰均为浅色,较为接近,利用较硬的光线有助于区分它们的层次。

另外,当主光为软质光,辅光为硬质光时,应当特别注意主灯对画面的主导性作用,保证画面光线柔和,整体过渡自然。

本例中辅灯灯值比主灯低两档。

二、美式乡村风格美式乡村风格风格简洁、明快、质朴、舒适,而且充满文艺气息,色彩运用较为含蓄保守,一般以自然色调为主,绿色、褐色较为常见,这些物质本来的颜色营造出闲散与自在,温情与柔软的氛围。

本组作品选择土褐色作为主色调,油画布的裂纹体现出怀旧的气息,人物身着同色系棉麻材质的衣物,与干草、麻布构成了质感上的和谐;保留了木头原始纹理的木凳也体现出原始粗犷的美式风格。

这些极具质感和线条纹理的服饰道具丰富了画面的质感与层次,打破了画面色彩单一的沉闷感。

女孩的姿态与神态充满了调皮与可爱的意味,画面充满了故事性。

布光方法为了获得比较硬朗的光线,采用蜂巢作为主光源,布置在人物右侧45°的位置,人物左侧布置柔光箱补光,以减小光比,照亮暗部细节。

儿童摄影布光技巧

儿童摄影布光技巧

儿童摄影布光技巧儿童摄影是一门独特的艺术,通过照片传达孩子们的纯真和活力。

然而,与成人摄影不同,儿童摄影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技巧。

一方面,孩子们通常比较活泼,难以使他们保持姿势;另一方面,他们的肤色和面部特征与成人不同,需要使用特殊的布光技巧来展现他们的可爱和天真。

下面是一些儿童摄影布光的技巧,帮助您在拍摄儿童照片时获得更好的效果。

1.使用柔和的光线儿童的皮肤嫩嫩的,所以在拍摄儿童照片时,避免使用强烈的直射光线。

这样的光线会造成明暗不均的效果,使孩子们看起来不舒服。

相反,选择柔和的光线,可以通过使用漫反射器或软盒来实现。

这样的光线可以使孩子们的皮肤看起来更加嫩滑和自然。

2.利用自然光自然光是拍摄儿童照片的最佳选择之一、尽量利用自然光来照亮孩子们的面部和身体。

例如,可以在户外进行拍摄,使用早晨或傍晚的柔和阳光照明。

此外,可以利用窗户旁边的自然光,在室内进行拍摄。

不过要注意避免直射的太阳光,可以使用窗帘或白纸来进行漫反射。

3.利用反射板反射板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您控制和调整光线的方向和强度。

在拍摄儿童照片时,可以使用反射板来补充光线,使孩子们的脸部或眼睛更加明亮。

常见的反射板颜色有白色,银色和金色,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4.使用柔光箱柔光箱是一种封闭的灯具,可以产生均匀柔和的光线。

在儿童摄影中,柔光箱非常有用,可以帮助减轻光线对孩子们的影响,使他们更容易保持镜头前的姿势。

柔光箱还可以产生自然阴影,增加照片的层次感。

5.注意眼睛的明亮度孩子们的眼睛是照片中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因此要注意保持眼睛的明亮度。

可以使用灯光或反射板来增加眼睛的亮度和反射光。

另外,还可以使用后期处理软件来突出眼睛的细节和色彩。

6.留出足够的空间在拍摄儿童照片时,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们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这可以帮助他们保持自然和放松的状态,更容易捕捉到他们真实的表情和动作。

尽量避免拍摄过于局限的近景照片,可以多尝试宽景和全身照。

儿童摄影用光技巧

儿童摄影用光技巧

儿童摄影用光技巧拍摄一般人像照片,通常比较注重对肌肤质感的表现,讲究对比分明、层次细腻。

拍摄儿童照片则不然,如果用人造光造型,则以柔为佳,尽量避免用明暗反差较强的光线。

通常采用明朗、简洁的顺光,以求把孩子拍得娇嫩、饱满、丰润。

若是在户外,利用自然光线进行拍摄,则可优先考虑采用逆光拍摄,如正面光线不足,则可再加辅助光(反光板或闪光灯)。

在全影网家庭内作光源的灯具,一般可分为热、冷两型。

作为热型光源的有钨丝电灯、碘钨灯、卤钨灯等。

其特点为光线明亮灼目,并在放光的同时,释放出很强的热能。

作为冷型光源的有闪光灯,其特点为瞬间放光,且没有灼人的热量。

如果用热型灯作光源为儿童拍照,刺目的光线和过高灯温,常会使孩子的心绪变得恐惧、烦躁或汗流满面、啼哭吵闹。

相反,若用冷型灯光作光源,则可使被摄儿童免受白炽灯耀眼之光和高温烘烤之苦,使他们犹如嬉戏于自然之中,容易消除对拍照所持的紧张心理状态。

这样的照片是以人为主,以景为辅。

现在比较流行的外景拍摄方法,就是在大景致中拍摄,要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较少,而景致的表现更为突出。

儿童摄影的指导思想是先找到一片美丽的风景,然后把人物安排进去就可以了。

当然,这要求摄影师具备一定的风光拍摄基础。

人物在画面上基本都是以全身出现。

在这样的拍摄中,由于取景的范围较大,反光板等辅助照明设备使用起来就显得非常不方便了。

怎样才能保证人物和背景的受光条件统一呢方法就是:靠姿态来调整人物的受光条件,使之和背景受光条件统一,也就是说人物的姿态如何安排(特别是人物的面部朝向),由光线的效果来决定,例如:在日出日落时人物应处在迎光的方向;中午时分,太阳在人的头顶,人物则应该扬起脸,避免眼、鼻下出现阴影。

当然在实际的拍摄中大景别和小景致是交替进行的,所以拍摄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论。

5、如何取景和天气也有很大的关系。

全影儿童摄影的人像拍摄应该选择合适的天气和时间,尽量避开正午阳光的直射。

天气不好时天空灰暗,应该减少天空在画面中的面积或巧妙地使用树枝等将天空划“破”开。

摄影师进修班高级课程││十种影室儿童摄影用光

摄影师进修班高级课程││十种影室儿童摄影用光

柔和的平光也可以用来模拟自然光的散射光效果。 使用两只柔光箱.利用柔光箱的边缘光拍摄.效果非 常柔和,形成阳光穿过云雾的清新氛围。
利用反射光也能够形成柔和的平光效果。用两只柔光箱在 相机的左右两侧向后打:用墙面的反射光为光源。为了增 加画面的立体感.可以在人物身体一侧增加一只轮廓光。 光线柔和.细腻.均匀.适合表现如雪景等柔调的场景。如果 影棚条件许可.也可以利用影棚顶部来反射光线.但要注意 光线的强度及适当补光。
九、油画风格照片的布光 画意摄影用光讲究.一方面要考虑对人物的刻画.同时还要表现好整体氛
围.所以往往需要多灯拍摄。 一般来说.主体照明多采用侧光.影调比较浓郁。要使用辅灯. 反光板等
进行补光.或者采用反射的散射光线来补光.以获得更加唯美的效果。 侧光能较好地表现出立体感和质感,在布光时注意主体与背景的光比.
四、逆光拍摄 逆光能够营造出浓郁的影调氛围。拍摄中要把握层次和质感.还要进行
适当的补光。在进行逆光布光时.适当突出眼神光很重要.要注意反光 板或正面补光的位置是否能在孩子的眼睛中形成漂亮的反光点。 1.逆光作为主造型光 在婴幼儿拍摄中.逆光是非常重要的布光方式.能有效保护孩子的眼睛。 可以把主灯放在孩子身后(躺着的身体一侧)略高的位置. 向下以45 度角照射,以能表现面部的立体感为宜。这种光线非常适合表现孩子 的肌肤。 可以在距离孩子稍远的前方放置一盏辅灯.灯头向上.利用天花板反射 光线来补光.或直接使用反光板(可使用多块)。注意控制补光的强度, 不要破坏逆光的整体效果。
为了避免光线溢出在背景上. 可以把主灯贴近人物,从较高 的角度向下照亮。在人物身体的另一侧使用多块反光板.尽 量靠近孩子充分补光,使背光面的影调更为柔和。
人物与背景的距离应保持在2米以上。适当增加发光或轮廓 光也能够使人物与背景分离开。

儿童摄影布光技巧

儿童摄影布光技巧

儿童摄影布光技巧儿童摄影布光技巧 - 模拟自然光效在影室儿童摄影中,不能只是用灯光来照亮人物得到合适的曝光就可以了.而应综合考虑灯光的特性以及主题环境色彩人物性格等因素这样才能拍摄出好照片。

本文就一些基本的儿童影室用光方式和技巧进行讲解,希望对大家的拍摄有所帮助。

一,单灯拍摄在影室用单灯拍摄可通过光影营造定的氛围。

在操作上也比较简便只要一只灯一块背景和几个反光板就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

使用单灯拍摄儿童一般来说比较适合的光位应该是前侧光,高度与孩子的眼睛大致相当或略高一点。

这样的光位能够最大程度度地提供拍摄所需的亮度,配合反光板的使用可得到适度的光影过渡。

应选择功率较大的灯具.因为拍摄时般为抓拍,回电速度要足够快。

使用单灯拍摄儿童如果需要强调光影效果,可以在灯头上加八角柔光箱这样能够获得更加接近太阳光的效果。

应该注意的是八角柔光箱的照射范围比普通柔光箱要小要注意孩子的高度和活动范围,把灯光调整到适当的位置。

单灯的光影效果很适合表现人物的面部照片很耐看。

光圈+ f/16速度.1/125sISO.1 00灯光1/2挡焦距:47mm高度.1.5m小孩子比较活泼好动而单灯光线的方向性强照射范围相对较小,如果让他们在影室里随意跑动可能很难获得良好的效果。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让孩子安静下来比如让他们坐下来以确保拍摄的效果。

为了获得更加柔和曲影调过渡效果特别是避免面部的一例出现过于浓重的阴影可以在拍摄时多用块反光板让阴影部分亮一些。

光圈:f/22速度.1/125s. ISO:100两块白色反光板成”V字形放置。

两块白色反光板平行放置二、双灯拍摄在影室中使用主辅双灯拍摄,更利于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表现。

双灯的组合运用灵活多样,灯位光质的不同可以演变出多种布光方式。

这里我们介绍两种基本形式。

1、左右夹光两只灯以左右45度的位置平均布光这种光线柔和匀称.没有浓重的阴影。

如果配合浅色背景则影调更加明快适合拍摄高调照片但人物立体感会有所削弱所以要根据具体的拍摄情况来决定灯光的位置强度和光质。

儿童摄影实景制作之室内用光技巧

儿童摄影实景制作之室内用光技巧

儿童摄影实景制作之室内用光技巧根据小编多年经验,来讲一下儿童摄影实景制作中的室内用光技巧,小编可是从事了近10年的儿童摄影行业哦,希望能给有单反相机,喜欢拍照的孩子爸爸妈妈有所帮助。

其实一开始我也不怎么懂的啦,在有一个好师傅的带领下我才这么一步步的走上来的,呵呵。

室内用光一般分为主光、补光、背景光、发丝光。

这几种光如果能灵活运用,会显得被拍摄的孩子特别立体生动,有艺术感觉。

1、主光主光即决定被摄者照明格局的首选灯光,而其它的灯光则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现代影室所用的主光通常是由柔光灯箱发出的。

之所以采用柔光灯箱,是因为它发出的光线较为均匀,便于控制。

所谓的柔光灯箱,其实就是把一只或数只灯泡放入一个箱体里,通过能使光线散射的柔光箱罩(一般由塑料或纺织品制成)对被摄者照明,箱体越大,灯泡越多,功率越强,照明范围越广。

对于一般的影楼来说,口径为一平方米左右的柔光灯箱就能胜任了。

其照明的距离和角度可根据需要进行任意调整,而曝光量的确定就以主光为依据。

2、补光补光也叫辅助光,顾名思义,它所起的作用就是对阴影进行补充照明,使阴影变得浅淡。

其实,补光所用的可以是与主光同样的柔光灯箱,通过照明距离或输出功率来调整它与主光的光比。

如果补光的曝光比主光少3挡光圈的话,其光比就是1:3,也就是说其结果将得到较深的阴影。

如果补光的强度接近主光的话,比方说相差半级光圈的话,那么阴影部分就变得非常浅淡了。

为了简便起见,补光的光源可以固定在天花板或墙上,只是通过调整输出功率的方式来控制阴影的深浅。

至于怎样才能使补光取得与主光的最佳光比,则只能靠反复地试验。

3、背景光在大多数情况下,被摄者都与背景拉开一定的距离。

由于光源的照明随着距离的增加而明显地减弱,而背景比被摄者距离光源更远,所以背景的亮度要比被摄者暗许多。

如果按被摄者的照明情况曝光的话,则背景就会显得更暗了,结果是被摄者看起来如同融入黑暗的背景之中。

如果摄影师不介意这种背景效果的话,当然也就用不着背景光了。

儿童摄影棚布光基础教学

儿童摄影棚布光基础教学

儿童摄影棚布光基础教学灯光位置和功能当用一盏散射光作为主光的时候,辅光多半是一块反光板—一块轻便的、表面高反光的东西,用来将主光的光线折射回被摄者面孔下身体上的阴影里;然而,如果用散射光源作为辅光,要确保辅光光线不至于进入到你不需要的地方,例如背景或者照相机镜头。

光的质地光可以是明锐的、坚硬的,也可以是柔和温柔的。

一种光源所显现出来的质地与它投射在被摄体上大小有关系。

光源的大小:小且不扩散的光源可以制造出边缘明晰的阴影区域,质感表现良好,这类光源可以制造出戏剧性的人像效果;而另一方面,大的光源则制造出柔和的、更优雅的、通常看起来讨人喜欢的视觉效果—特别是对儿童到被摄者的距离:然而,在很靠近被摄者的时候,即便是小光源一也能产生更柔和的效果,比它们在一定距离外时照亮更多的阴;反过来,一个在一定距离之外的大光源却能让光的质地变得更“硬”,不管它固有的尺寸大小。

聚射光与散射光聚射光(比如用弧形反射物反射的)本质上是明锐的、坚硬的,它在高光区域和阴影区域之间制造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这种光源需要许多实践经验才能用好它—这大概是为什么它们不常用,尤其是在儿童摄影中。

散射光(带柔光箱、反光伞、栅格等)简单易用,可以用散射物扩散发出的光,使得被摄者沐浴在柔和的、不那么强烈的光线下。

这是儿童肖像的上好光源。

那些大一点的光源可以将光线扩散到更大的区域,给那些经常快速变换位置的被摄者照亮足够大的地儿时特别理想。

使用扩散光源的一个额外好处就是你通常不需要补光;高光会延展“包围”着面部轮廓;如果实在需要补光,通常用一个反光板就足够应付了。

一个柔光箱会制造出柔和迷人的光线,对照亮小脸蛋特别理想。

柔光箱高度柔化了光线,甚至可能用一块在光源前面附加的柔光布对光线加倍柔化。

另外,一些柔光箱加装了电源允许装载多个灯头。

反光伞,包括允许从中间拍摄的那种,比需要吊臂才能安置的柔光箱更简单易用而且便于携带。

摄影用的反光伞不是白色就是银色的,银色反光伞比白色反光伞反射的光更“硬”更直接,它能在面孔上的高光部位产生漂亮的“硬光”。

小摄影棚拍照技巧

小摄影棚拍照技巧

小摄影棚拍照技巧
摄影棚的原理是改变物品周围的光线分布方式,使得光线能均匀地漫射到商品的每一个角落。

这样,避免因光照不足而产生局部阴影,照出来的照片就会比较漂亮。

今天,店铺给大家分享小摄影棚拍照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小摄影棚拍照技巧1、正面光
将灯光以水平角度直射人物,令五官阴影位不明显,如果将灯光角度向上调整的话,下巴、鼻子等部分便会出现阴影。

这两种都是“正面光”打灯方法,大家可视需要决定灯光位置。

小摄影棚拍照技巧2、顶光
不少朋友对打灯的印象可能都是放在人物前面,稍侧角度或者后面背光,其实还有另一种方法“顶光”。

如采用这种打光,头顶、鼻子及额头部分都够亮,但眼睛、脸颊等部分都更暗了,突显出神秘感。

小摄影棚拍照技巧3、底光
试试从底下的角度为模特打灯,大家应该都能预计到效果了,这样是脸部及五官都十分清楚,但头顶位置就变暗了。

这样看就觉得有点狰狞了,不过大家万圣节等要拍出恐怖感的话不妨试试。

小摄影棚拍照技巧4、45度角光
这方法下由于不是正面向人像打灯,所以在照亮脸部的同时,更多阴影能够呈现出来,例如右边脸的鼻子等,形成两边脸的轻微反差。

在受光面部的另一端出现一个呈倒三角型的亮区,即是伦勃朗式照明(也有人称之为三角光、林布兰光)。

小摄影棚拍照技巧5、侧光
从水平角度不断移动灯光,可以看到人像脸上光影细节的变化。

试试从侧边为模特打灯,这样就突显出一边脸亮位与另一边脸暗位的强烈反差,呈现出与正面45度角时不一样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摄影影棚布光及基本用光技巧
光的类型
顺光与侧光:这是人像摄影中两种基本的光;顺光的意思是光源照亮脸部朝向相机的部分,侧光的意思是光源照亮睑部侧向相机的部分。

顺光比侧光少用,因为它将面部轮廓扁平化,不强调面部结构;侧光可以强调面部轮廓,并且可以有选择地用光让面孔狭窄或者宽广。

用一盏弱一点的辅光配合时,侧光会制造出有明亮高光和浓重阴影的生动光影效果。

基本布光模式:虽然传统肖像摄影上有5种固定的布光模式(派拉蒙式、环型式、伦勃朗式、夹板光式和证件照式),但是它们很难用在儿童摄影上,因为它们都提倡明锐、不柔和的用光。

当你用大的散射光源的时候(这种光源通常是儿童摄影的常用王光类型)这些布光模式的效果就很不明显,因为阴影的边缘看起来太柔和了。

牢记这个重要的布光原则:主光一定要亮过辅光。

辅光在削弱没被照亮的阴影时是有用的,但更重要的是主光。

主光常摆放在孩子前方的一侧,在孩子面部的另一侧产生阴影;升高或者降低主光并将之移到被摄者的一侧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主光仅照亮面部高光部位。

当使用散射光源的时候,就像Stacy Bratton在这两幅照片里用的那种巨型柔光箱,只要转动脑袋就可以看出顺光和侧光的区别在这两个例子里,头戴可笑钩编帽的宝宝脸部有更多的阴影,因而是侧光;而大一点的女孩那张,面部完全转过来高光部位更多更显著,这是顺光。

如果Stacy让她的被摄者向相机方向侧一点面孔,就成了侧光。

羽化光效果
羽化光效某指的是利用光源的边缘部分,而非中心高亮的光。

如果你将光源直接指向被摄体,闪光灯的造型光可能误导你认为布光平均,而实际你将发现中心区其实很亮并形成一个发散状的高亮区域。

羽化光效果则能帮助你均衡照射在被摄体的光线,让你利用光源边缘的光,不用中心的高亮光这个可以通过把光打远、打偏或打高,而不直射在被摄体因为这样你才使用的是边缘光。

必须小心保持光源的光量不下降。

这种时候手持闪光测光表非常有用,记得时时用测光表确认光线并试拍几张。

David Bentley用单一散射光源放在非常接近他的年轻被摄对象的位置,因此光线可以包裹住他背光那一面的脸,不需要使用补光。

在反射的亮光中,你可以看到光源的形状,包括了多个闪光灯头。

你还能看到摄影师使用了光源边际的羽化光,因而使光源像羽毛般展开。

Bently 是用光的大师并师从多位鼎鼎大名的肖像摄影大师。

关于主光的位置还有一些要牢记的要点:当光源位置高于或者大约平行与被摄者鼻子位置的时候,光源应该靠近头部,阴影将落在鼻子、下巴下方一些部位,还有眼窝;睫毛甚至会在眼睛上投下淡淡的阴影,这就需要一些辅光照亮这些阴影让眼睛重新闪闪发光。

当你将光源放低一些拉远一些时,面孔明显“变得”丰满起来,在面孔的另外一边,也明显看到更多的阴影部位;大部分人像摄影师遵循一个通则:将主光摆放在相机/被摄者大约成30°到45°夹角、中等高度的地方。

眼神光:眼神光是眼睛虹膜反射的细小的(纯白)反光,让眼睛看起来生动有神;没有眼神光的话,被摄者看起来就显得茫然呆滞。

你拍出的眼神光会与你用的主光形状一样-如果用柔光箱,眼神光就是方形;如果用的是带栅格的灯,眼神光就呈现长条状或者矩形,诸如此类。

如果你用
了第二盏灯或者反光板给眼睛加光,那么它们都将反映在眼睛里,这“第二眼神光”可以在拍摄后处理得更自然一些。

光比
“光比”这个词是用来描述人像摄影中面部阴影部分和高光部分的强度比,用数字表示为比例;例如,光比为3:1,意味着有3个单位的光亮度落在面孔的高光部分,而同时只有1个单位的光亮度落在阴影部分。

光比非常有用,因为它让人像摄影中被摄体的反差多少准确地表示出来;也因为反映了主光和辅光之间的光强度,光比也可以指出在你将要拍摄的人像上有多少暗部细节。

计算光比:在如何计算光比上有相当多的争论和混淆;这主要是因为你在两个系统里工作:一个是算术的一个是对数的。

光圈F数是镜头焦距和镜头光孔的比例,这就是为什么需要例如f/2.8这样的表示法;一级光圈和下一级光圈意味着进光量不是一半就是一倍,例如,光圈f/8让两倍于光圈f/11的光量通过镜头,但只有光圈f/5.6的一半。

然而,我们说光比的时候,每一整档光圈相当于2个单位的光量,每一半档光圈则相当于1个单位的光量。

这难免是个让人疑惑,但是光比理论的确是这样解释和引证的。

在人像摄影中,辅光的亮度通常被计为一个单位的光量,因为它既照亮了人物面部的高光部分也照亮了阴影部分。

仅仅照亮人物面部高光部分的主光亮度必须与之相加。

举个例子,想象一下你正在拍摄一个小小孩,主光亮度比辅光高一档(这两盏灯可以分别独立测光)辅光的1个一单位亮度(因为它同时照亮面孔的阴影部分和高光部分)在计算光比时必须加到主光的2个单位亮度上,表示为3:1的光比。

适用儿童的光比:你会经常看到儿童摄影中几乎都用2:1到3.5:1这样中低比例的光比。

2:1的光比,将是你采用的最低光比。

它将使面孔产生最少的立体感。

2:1的光比意味着主光与辅光具有同徉的亮度(当主光光源产生的一个单位光量照亮面孔的高光部位时,辅光光源产生的一个单位光量也落在面部的阴影部分。

和高光部分—1+1=2:1)。

这是一张Brain Shindle拍三姐妹的杰作,用了一只放在相机左侧的大柔光箱,相机右侧还放了块白色大反光板,上方用了只散射的发型光灯。

Brain移动了第二组制造眼神光的灯光位置,让方形的眼神光变成了圆形,让画面更有一种传统经典的感觉。

当主光亮度比辅光高一档时,光比为3:1(辅光产生的一个单位光量照亮面孔的两边,主光产生的两个单位光量落在面孔的高光部位—2+1=3:1)。

这个光比在彩色和黑白摄影中都非常流行,因为它能制造出高光和暗部都有丰富细节的曝光组合,它表现出相当好的面孔立体感,是刻画大部分脸型的理想光比组合。

强光比会制造很强的戏剧性,但是不见得适合儿童,这种被称为“补偿性”布光光比很少被用在儿童摄影上。

夹板光和4:1的光比对面如满月的成年人来说可以显著地“拉长”他的脸,可对于孩子们来说,胖呼呼的脸正好是幸福生活的写照—让他们看起来是那么天真无邪。

一些推荐配置
大柔光箱:超大的光源(或许大过许多儿童)是儿童摄影中比较流行的选择。

摄影师Brian Shindle用一个4X6英尺的大柔光箱和一个2X4英尺的副柔光箱,让他的小客人沐浴在柔和的光线下;Stacy Bratton也爱用大光源(主要是一个中间加装了遮光布的72 X 54英寸嵌入式柔光箱,她把柔光箱的下边与地面平行并且直射被摄者,这样制造出一种方形的眼神光,她的标志性用光。

当将它们放在地板上用时,那大柔光箱看起来就像是透过窗户或者门道射进来的光线,当用得是地方时,它们就是一个绝妙的梦境。

柔光箱和银色反光板:另一种儿童证件照式造型中流行的光源配置是一只柔光箱配银色反光板。

这种光从正面平行直射面部—但由于会从稍微侧一点的角度拍摄,这种光线事实上适台表现肌肤。

光线被柔化后使得光晕范围也可以利用。

银色反光板被放在相机和被摄者之间靠下的地方,调整到最大限度地反射补光光线(注意:用这种光源的时候加一个镜头遮光罩很重要,因为柔光箱
散射的光线有可能进入镜头;当然,你可以让光源的光晕避开镜头投射到背景上去,但是这样用反光板反射补光就比较困难了。

)
这里,Stacy Bratton在一侧使用了她特制的巨型柔光箱,但是没有使用辅光;3.5:1的强光比营造了戏剧性的灯光效果-她也用了一盏小背景灯稍微照亮画过的背景布。

Fran Reisner的影棚
以前,Fran R eisner的室内影棚是过去许多影棚都有的这样或者那样缺陷的集大成者,她的另外一个修车厂似的影棚,天花板低矮,房间的长度和宽度都不够。

而Fran还喜欢用长镜头拍儿童肖像,足够的房间长度就必不可少。

她现在的影棚长宽大约32X20英尺,足够她用长镜头拍全身像;她10英尺(约3m高的天花板上有套灯光导轨,避免了灯具移动时的混乱,同时还大大加强了机动性。

这个影棚还有一扇双层玻璃门和三扇大窗户,能让人惊叹地提供自然光的多种变化。

由于房间朝南,Fran还设计了一个8英尺(约2.4m深的门厅来消除直射的光线。

在夏天的清晨有直射光线的时候,她就用柔光物让它散射,她说:“我不是跟它一起玩儿,就是用块柔光布简一单控制控制它。


Fran Reisner在达拉斯郊外建造她住所的同时也另外建了一间独立的影室。

影室被设计成她能够利用得天独厚的、被薄纱窗帘和双层玻璃门柔化了的窗户光。

她的灯光都安装在天花板上的轨道上,但是通常她只用灯头上加装了白色反射物的柔光箱作为补光,窗户光的包围效果相当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