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范文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精选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精选教案三篇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是: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计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中运算律的使用。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精选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精选教案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页例2及“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1.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对策:借助画线段图和分析数量关系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要积极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真正理解数量关系后再列式解答。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及补充练习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下列各题。
4/15+7/151/2-1/35/9×3/52÷1/21/4÷418÷1/218×1/20÷2/51-3/41÷4/721×3/710/7÷1521÷3/71/2×1/35/6×36进行口算,学生将得数写本子上,时间到后统计完成的题目数量及正确率。
2.口答。
(1)五(1)班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那么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2)一本故事书已看了2/7,还剩全书的()。
(3)一根绳子长12米,剪去了1/4,剪去了()米。
(4)一盒牛奶900毫升,喝去了1/3,喝去了()毫升。
指名学生口答得数并分析每一题的数量关系。
二、学习新知1.教学例2。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精选10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1【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体验运算律的作用。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以及运算定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谈话:元旦节快要到了,我们班的同学打算做一些小饰品来装饰教室,请看老师带来的数学信息。
出示信息:同学们做了24朵红花,做的黄花比红花朵数的1/3多2朵。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结合情景理解算理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问题。
师:我们首先解决做黄花多少朵?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请你根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独立列式解答。
生汇报:241/3+2师:你是怎么想的?说说你的解题思路?该如何计算呢?师板书过程。
为什么先算241/3?师:观察这个算式,有乘有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深化运算顺序3/8(3/4-1/6) 5/6-4/92/3 7/123/14+7/8师:运算顺序都能掌握,选择其中的两个快速得算出结果来。
做完后集体订正。
师:做这类计算题时,我们注意什么呢?教师总结看想算查(3)抽象运算顺序师:观察这几个算式,他们都是有关分数的计算,里面包含了加减乘除还有小括号,想一想,它们的运算顺序是这样的?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师生小结:由此得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合集12篇)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合集12篇)分数混合运算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是以整数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及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为基础。
教材在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时,通过几组算式,让学生计算出○的左右两边算式的得数,找出它们的相等关系。
出整数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
接着再通过例6教学怎样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以培养学生的简捷思维能力,提高计算的速度。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并会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由于在讲小数乘法时,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已被推广和应用,因此学生可以通过比较,用类推的方法得到整数乘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分数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3.使学生知道在运算时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得计算简便。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中的数的特征,选择正确、合理的简算方法。
教学过程备注活动一: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教师出示例5:让学生计算并观察每组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指名与全班交流。
教师加以点拔。
规律: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活动二:应用定律进行简算。
教师出示例6:让学生独立试做,发现简便算法。
然后指名汇报,说说在简算时分别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活动三:巩固练习。
1、完成14下面的做一做。
订正时注意让学生说说每题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
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活动四:课堂。
板书:分数混合运算教案第2篇一、引入新课1、出示例1:要做两种中国结,第一种每个用2/5米彩绳,第二种每个用3/5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读题,独立完成。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7篇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精选7篇)篇1: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能力目标:培育学生操作、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策略:主要教法:合作探究教学打算:投影。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学生说出以前学过的整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图,激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
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学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详细的计算方法。
3、对问题的解加以解释,即航模小组有3人。
4、进一步小结。
三、练习。
1、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2、练一练。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3题让学生先独立分析题里等量关系试,然后沟通。
列式完成。
3、数学故事:学生独立完成。
四、评价总结。
五、课外拓展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进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主要教法:探究法教学打算:投影一、复习导入学生说出以前学过的整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1、出示情景图,激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
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学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详细的计算方法。
3、对问题的解加以解释,你能用图来表示吗。
4、学生讨论完成。
5、汇报、进一步小结。
三、练习A、试一试1、让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B、试一试2、让学生先独立分析题里等量关系试,然后沟通。
集体订正。
四、评价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相互评价。
五、课外拓展练习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进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混合运算。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分数的基本运算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旨在让学生能够运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于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对运算顺序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不够灵活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能够理解运算顺序,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和运算顺序。
2.难点: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如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际例子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括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和实例讲解。
2.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小明有2/3的苹果,他又得到了一些苹果,最后他有苹果的总数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
2.呈现(15分钟)讲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包括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讲解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如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精选6篇)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精选6篇)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篇1教学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1. 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 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27+85=113(人)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329×6 =2×987=1974(人) =1974(人)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
(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3)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分数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混合运算的顺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分数加减法、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方面,可能还存在以下问题:1. 运算顺序混乱,不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2. 运算过程中,容易出错,特别是在通分、约分方面;3. 解决实际问题时,不知道如何运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2. 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应用;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PPT;2. 准备实例题目;3. 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有2/3斤苹果,妈妈给了他1/4斤香蕉,小明一共有了多少水果?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分数加减法、乘除法,以及混合运算。
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运算顺序,以及通分、约分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优秀10篇)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优秀10篇)《分数混合运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能正确描述数量关系,画线段图,并根据数量关系和线段图列出算式并正确解答乘加、乘减分数应用题,在不断探索中领悟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
2、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说一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明确整数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对分数同样适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谈话:上午,我们度过了另人难忘的感动时刻,现在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来感受祖国的怀抱,追随我国的世界遗产探究分数的奥秘。
同学们,我国的世界遗产你去过那里?(生说)今天,请跟老师一起走进天坛。
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在看完之后最先给出答案。
(课件出示视频,问题:天坛比紫禁城多多少万平方米?)(1)独立解答生汇报:273—273÷3=273—91=182(万平方米)答:天坛比紫禁城多182万平方米。
(2)小组合作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整数的运算顺序。
生说师巡视。
(3)生单独汇报师:谁把知道的说给大家听?(生汇报)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分数混和运算的顺序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些关于天坛的资料,我们来了解一下。
1、课件出示教科书103页天坛、故宫的情境:齐读,你知道了什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2)北京天坛的占地面积比故宫多多少公顷?师:同学们,我们把第二个问题先放在问题口袋里,我们先来解决“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2、师:想一想,要解决的这个问题与哪些信息有关?3、师:怎样理解“比天坛公园的1/4多4公顷”。
(独立解答)4、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汇报一下?让学生到前面展示不同的方法,并分别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范文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是在学生熟悉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下面给大家分享《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欢迎借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解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一、导入1、笔算下面各题。
24÷4 16×5-37 46 50×[(900-90) ÷9]2、计算下面各题。
二、教学实施1、例3。
(1)老师整理情境中的信息。
(2)学生明确题意。
(3)学生分析题目并解答(4)老师提问:可以列综合算式吗?小组讨论并汇报,如何列综合算式。
(5)分析运算顺序。
师问:这两道算式里分别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33页“做一做”。
3、变式练习。
分数、小数混合运算:三、课堂作业设计1、填空。
(1)20米是()米的五分之二,20米的五分之二是()米,20米的五分之二是56米的。
(2)()吨的四分之三比8吨还多1吨。
2、计算。
(1)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的第1、2、3题。
(2)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七的第1—8题。
四、课堂作业设计1、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口算。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并掌握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并掌握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情景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中国地大物博,中国的许多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其中北京的天坛和故宫就是世界遗产中的文化遗产。
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天坛和故宫的图画,同学们欣赏一下他们的雄伟吧!欣赏完图片,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关于他们的信息北京天坛的占地面积约是272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天坛公园的四分之一多4公顷生:阅读信息师: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生:知道天坛公园的面积为272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天坛公园的四分之一多4公顷生:根据故宫的信息可以知道是把天坛公园的面积看成单位“1”师:信息有了,还缺少问题,你能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吗?生: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老师和同学共同画线段图进行解析师:同学们拿出笔,列出算式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理由二、自主探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1.解决问题,感知运算顺序。
老师巡视生1:先算天坛公园占地面积。
272× =68(公顷)再算故宫的占地面积。
68+4=72(公顷)答: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72公顷。
师:我列的综合算式272× +4谁和老师的一样举手示意(好多孩子都举起了手)师:同学们看这道算式,里面含有分数并含有乘、减运算,我们称这样的算式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师:272× +4这道题先算什么呢?生:先算乘再算加师:对,从我们刚才的分式中就可以看出,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原来学习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生:(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
(3)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师:猜想:分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有什么联系?生: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师:谁能说一下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生:(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
(3)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2.运用知识,练习巩固,掌握分数混合运算顺序。
师:知道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拿出你的练习本试一试吧?1、1+ ×2、× +同学们都能按顺序做题但对于第1题的答案会出现1的情况,对于这样的现象提出点评和正确写法。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看看下面的题错在哪里?幻灯片上出现两道题2+ ÷2+ [1-( + )]÷=1÷1 =( + )÷=1 = ÷=同学们能找出它们错在哪里。
(同学说,老师修改)师:我们会做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那么再复杂一点的会做吗?(会)做题时我们不但要知道他们的运算顺序,还要做到认真计算。
看下面的题,找四名同学做,下面的同学一组做一道。
三、合作探索,发现分数运算定律。
1.出示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师:做完了上面的题你们有点累,休息一下,欣赏一下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的部分名胜古迹吧!师:欣赏过后,你为我们的祖国自豪吗?师:老师带来了有关它们的信息,我们来看一下。
截止2004年底,我国拥有世界遗产30处,其中文化遗产占,自然遗产占,其它遗产占。
师: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请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生1:先算我国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各有多少处,再算他们的和。
30× +30×=21+4=25(处)答: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25处。
生2:我是先算我国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占我国世界遗产总分数的几分之几,再算一共有多少处。
30×( + )=30×=25(处)答: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25处。
2.观察比较,发现运算定律。
师:请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0×( + )30× +30×我们发现这两道算式是相等的关系30×( + )=30× +30×这就说明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数的运算简便。
师:我们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的题师:通过上面的例题,老师总结了一下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小秘诀知识巧记分数四则混合算,运算顺序记心间;乘加乘减无括号,加减在后乘在先;有了括号序改变,加减在后乘在先;混合式题算准确,明确顺序是关键。
四、课堂总结,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坐好。
今天,我们通过照片欣赏了咱们祖国的世界遗产,从中你收获了哪些知识?为了咱们祖国有更加辉煌的明天,你想做些什么?《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能正确描述数量关系,画线段图,并根据数量关系和线段图列出算式并正确解答乘加、乘减分数应用题,在不断探索中领悟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
2、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说一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明确整数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对分数同样适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谈话:上午,我们度过了另人难忘的感动时刻,现在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来感受祖国的怀抱,追随我国的世界遗产探究分数的奥秘。
同学们,我国的世界遗产你去过那里?(生说)今天,请跟老师一起走进天坛。
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在看完之后最先给出答案。
(课件出示视频,问题:天坛比紫禁城多多少万平方米?)(1)独立解答生汇报:273-273÷3=273-91=182(万平方米)答:天坛比紫禁城多182万平方米。
(2)小组合作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整数的运算顺序。
生说师巡视。
(3)生单独汇报师:谁把知道的说给大家听?(生汇报)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分数混和运算的顺序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些关于天坛的资料,我们来了解一下。
1、课件出示教科书103页天坛、故宫的情境:齐读,你知道了什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2)北京天坛的占地面积比故宫多多少公顷?师:同学们,我们把第二个问题先放在问题口袋里,我们先来解决“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2、师:想一想,要解决的这个问题与哪些信息有关?3、师:怎样理解“比天坛公园的1/4多4公顷”。
(独立解答)4、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汇报一下?让学生到前面展示不同的方法,并分别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1)272×1/4=68(公顷) 68+4=72(公顷)先算天坛公园占地面积的1/4是多少,再算故宫的占地面积。
(2)272×1/4+4=68+4=72(公顷)学生交流解题步骤。
点题:同学们,你们看在272×1/4+4这个算式中有几种运算?(乘法、加法)像这样,在一道含有分数的算式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5)小组探究在这个算式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猜想:这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吗?课件出示含有除法、减法、带小括号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
(二)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1、情景引导问题师:刚才同学们解了天坛、故宫,其实我国的世界遗产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课件出示:遗产视频。
)结束后出示教科书103页世界遗产信息图。
学生独立解决。
提示:在这里把谁看作单位“1”?把我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30处看做单位“1”; 7/10、2/15怎样都表示在单位“1”的线段图中。
全班交流,展示做题方法。
(1)30×7/10+30×2/15 (2)30×(7/10+2/15)=21+4 =30×25/30=25(处) =25(处)方法(1):先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各有多少处,再算一共有多少处。
方法(2):先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占我国的世界遗产总数的几分之几,再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
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同学们,观察一下30×7/10+30×2/15和30×(7/10+2/15)这两个算式,用到了我们学过的什么运算律?(乘法分配律)这说明什么?整数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