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拆分技术

合集下载

手性分子的拆分技术

手性分子的拆分技术

手性分子的拆分技术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手性分子的拆分技术郝婷玉 57 15级材料工程摘要:对外消旋体实施拆分是获得手性物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综述了外消旋体的拆分方法,主要有直接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动力学拆分法、色谱拆分法( 含毛细管电泳法) 和手性膜拆分法等五大类。

其中, 包括目前作为手性拆分主要方法的色谱技术在内的前 4 类方法, 由于批处理能力小、工业放大成本高 ,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 相反,膜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易于连续操作等优点 ,被普遍认为是进行大规模手性拆分非常有潜力的方法之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手性分子;拆分;对映体;外消旋化合物手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 在药物化学领域尤为突出 ,已知药物中有30 %~ 40 %是手性的。

手性是生物体系的一个基本特征, 很多内源性大分子物质,如酶、蛋白、核酸、糖, 以及各种载体、受体等都具有手性特征。

此外,手性还在医药、食品添加剂、杀虫剂、昆虫性信息素、香料和材料等领域有着深刻影响。

特别是在医药行业,手性药物对映体通过与体内大分子的立体选择性结合, 产生不同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可能具有不同的药理毒理作用。

随着医药行业对手性单体需求量的增加和对药理的探究,如何获得高纯度手性单体已成为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

因此 ,手性药物的分离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对手性分子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单一手性物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纯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单一手性物质的获得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1)手性源合成法:是以手性物质为原料合成其它手性化合物,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但由于天然手性物质的种类有限,要合成多种多样的目的产物会遇到很大困难,而且合成路线步骤繁多,也使得产物成本十分高昂。

(2)不对称合成法:是在催化剂或酶的作用下合成得到过量的单一对映体化合物的方法。

手性药物的拆分技术PPT课件

手性药物的拆分技术PPT课件
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的侧链和5-羟色胺拮抗剂主环的动力学拆分
自发地以纯结晶形式析出 闭环循环色谱法(closed loop recycling chromatography,CLRC)
每克对映体56ml流动相
– 分类: 还能用于拆分羧酸酯、亚磺酸酯等
从制备的角度出发,色谱拆分的容量大多也只有克级至百克级水平
• (+)-萘普生甲酯87%收率 • 萘普生甲酯是一个聚集体 • 其中一个对映异构体的结晶将同时伴随着另一个对
映异构体的消旋化 • 此外,萘普生的乙胺盐溶液也可以用上述方法拆分,
拆分收率达90%
缩胆囊素拮抗剂消旋和拆分
萘(2)普主生体和分萘子普和生客甲M 体e 酯分N都子可之O 以间和有环较状好大的环相醚容化性合,物即M 形主eN 成体包分合子O 物空。穴的手性和客体分子的手M e性N产生O 一种锁——匙关系。
• 采用优先结晶拆分法拆分规律
– 外消旋体的盐(如盐酸盐、硫酸盐等)比形成共价外消旋体更容易 通过优先结晶法拆分。
– 溶解度比(ax= SR/SA,SR和SA分别为外消旋体和一种对映异构体 的溶解度)<2时比>2更有利于优先结晶法拆分
– 适当的搅拌速度对促进晶体的生长有利 – 所使用晶种的颗粒大小和组成必须均一 – 尽可能减少溶液中存在的其它粒子和颗粒,以免成为所不期望的
• 填充方式不 同(固体)
OH COOH
F
光学异构体 填充方式:P21
Mp 108oC d=1.417
外消旋体 填充方式:Pna21
Mp 89oC d=1.390
手性化合物的合成策略
手性化合物 Chiral Compds
消旋体 Racemates
手性源 Chiral pool

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方法

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方法

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方法
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方法主要有对映体分离法和酶催化法两种。

对映体分离法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手性化合物中的对映体分离开来。

常用的物理方法有晶体分离法和对映体选择性结晶法。

晶体分离法是指利用手性化合物结晶时的差异,通过适当的选择溶剂和结晶条件,使其中一个对映体结晶出来,而另一个对映体仍保持在溶液中。

对映体选择性结晶法则是利用对映体结晶时晶体生长速度的差异,通过选择合适的溶液浓度和温度,使其中一个对映体的晶体生长速度比另一个对映体快,从而实现对映体的分离。

酶催化法是利用手性化合物和酶之间的反应性差异进行对映体分离的方法。

酶催化法主要通过酶的手性选择性来实现对映体的分离,其中最常用的是立体选择性催化酶。

这种酶具有对手性底物具有高选择性催化作用的特点,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和酶底物比例,可以将手性化合物中的对映体分离开来。

除了以上的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手性化合物拆分方法,如手性色谱法、手性电泳法、手性转换法等。

这些方法则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手段对手性化合物进行选择性的分离和转化,以实现对映体的分离。

手性拆分

手性拆分

手性拆分手性拆分(Chiral resolution),亦称光学拆分(Optical resolution)或外消旋体拆分,为立体化学上,用以分离外消旋化合物成为两个不同的镜像异构物的方法。

[1]为生产具有光学活性药物的重要工具。

与不对称合成法比较,手性拆分的缺点为尽有50%的产率。

有时在拆分的同时将不需要的对映异构体外消旋化,使其不断转化为需要的一个对映体,将拆分和外消旋化同时进行,从而使拆分的产率超过50%。

这种方法称为动态动力学拆分。

酮的烯醇化是常用的外消旋化反应。

拆分方法结晶拆分法晶种结晶法:也称优先结晶法。

是向热的饱和或过饱和的外消旋溶液中,加入一种纯光活性异构体的晶种,创造出不对称的环境。

冷却到一定的温度。

这时稍微过量的与晶种相同的异构体就会优先结晶出来。

滤去晶体后,在剩下的母液中再加入水和消旋体制成的热饱和溶液,再冷却到一定的温度。

这时另一个稍微过剩的异构体就会结晶出来。

理论上讲,如果原料能形成聚集体的外消旋体,那么将上述过程反复进行就可以将一对对映体转化为纯的光学异构体。

没有纯对映异构体晶种的情况下,有时用结构相似的手性化合物,甚至用非手性的化合物作晶种,也能成功进行拆分。

晶种结晶法是在路易·巴斯德的工作的基础上发现的。

文献上最早报道的应用是肾上腺素的拆分。

路易·巴士德首先发现酒石酸有右旋和左旋现象,并于1849年第一次进行手性拆分以分离两者。

直到1882年,他示范了借着引晶技术从过饱和的酒石酸钠铵溶液中生成d-晶体及l-晶体,相反的手性晶体将会排列成相反的形状。

直接结晶拆分法:也称自发结晶拆分法。

这是巴斯德最早发现的拆分方法。

是指外消旋体在平衡时结晶自发形成聚集体(conglomerate),两个对映体都自发析出等量的互为镜像的对映结晶。

对映结晶可以人工分开。

外消旋美沙酮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拆分。

[2]以50g的dl-美沙酮为起始原料,溶于石油醚并浓缩,加入两个毫米大小d-和l-晶体,在40°C下搅拌125小时后便可得到两个大的d-和l-晶体,产率各为50%。

手性药物拆分技术及分析

手性药物拆分技术及分析

手性药物拆分技术及分析在药物研究和开发中,手性药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手性药物指的是分子结构中含有手性中心(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左旋和右旋两种异构体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和体内代谢途径。

因此,正确地分析和分离手性药物对于药物研究和有效性的评估至关重要。

手性药物分析技术主要包括色谱法、光学活性法和核磁共振(NMR)法。

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手性药物分析方法。

它基于手性药物的两种对映异构体在手性固定相上的不同吸附能力进行分离。

常见的色谱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毛细管电泳法。

HPLC通常使用手性固定相柱,通过选择性地吸附左旋或右旋手性分子,实现对手性药物的分离。

毛细管电泳是一种高效的手性药物分析方法,基于对映异构体在电场中的迁移速率不同,通过毛细管中背景电解质的浓度和pH值调节来分离手性药物。

光学活性法是一种基于光学活性性质来分析和测定手性药物的方法。

光学活性手性药物由于具有旋光性,可以引起光的偏振方向发生旋转。

常用的光学活性法包括旋光仪法和圆二色光谱法。

旋光仪法是通过测定手性分子对光的旋转角度来判断手性药物的对映异构体的含量和比例。

圆二色光谱法则是测量手性分子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性质,通过对波长的差异来判断手性药物的对映异构体。

核磁共振(NMR)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现象来分析手性药物的方法。

NMR技术通过检测手性碳原子或核自旋的信号来确定手性药物的结构和对映异构体的比例。

通过对样品进行核磁共振实验后,通过解释谱图的峰位和峰形等信息,可以得到手性药物的分析结果。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手性药物分析方法,如质谱法、X射线衍射法和环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在手性药物分析中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类别和性质的手性药物。

总之,手性药物分析技术对于药物研究和评估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科学家们通过不断研究和发展新的手性分析技术,为新药开发和治疗提供了更可靠和准确的手性药物分析方法。

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技术

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技术

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技术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分离外消旋体的几种主要拆分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情况。

分别有:化学拆分法、膜拆分法、色谱拆分法以及毛细管电泳拆分法。

关键词:手性物;拆分;外消旋体Technical Progress of Chiral SeparationAbstractThis article reviews separation methods of chiral which include chemical,membranous,chromatographic and electrophoretic methods.Key words:chiral compounds;chiral separation;raceme目前获得手性物的主要方法还是通过拆分外消旋体。

早期的拆分方法主要有机械拆分,结晶拆分以及手性溶剂结晶拆分。

这三种方法都是利用外消旋混合物的两种对应体结晶性能不一样的特点进行分离。

已经有较成熟工业应用,但一次性收率较差,在此不做赘述还是本文综述了今年来手性拆分方法中使用较多的化学拆分法、膜拆分、色谱拆分以及毛细管电泳拆分四种拆分技术。

1化学拆分[1]1.1生成非对映体拆分此方法是利用外消旋混合物与手性试剂反应后生成有不同性质的非対映体,从而利用生成物的不同物理性质(溶解度、蒸汽压、结晶速率等)将其分离,再将分离后的物质分别还原成之前的対映体。

还可以使用拆分剂家族代替单一拆分剂进行拆分,所谓拆分剂家族是指有类似结构的2~3个手性剂拆分剂。

组合拆分提高了产品收率和纯度。

1998年Hulsho F L A等人[2]就使用一定量的(S,S)酒石酸衍生物的拆分剂家族拆分3-(1,4-亚乙基哌啶基)苯甲酸酯和3,4-二笨基四氢吡咯,经过一定处理后,两种対映体的纯度(ee值)分别达到了99%和98%。

如果拆分剂不能和対映体反应,就可以利用拆分剂的空穴与两种対映体之间形成氢键或者范德华力能力的不同,将一种対映体优先包裹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手性药物拆分技术及分析

手性药物拆分技术及分析

手性药物拆分技术及分析手性药物(chiral drugs)是指分子内部有一个或多个不对称碳原子的药物,即具有手性结构的药物。

手性药物由于具有左右旋异构体,使得其药理学效应、药效学性质、药代动力学以及安全性能等方面出现差异。

因此,手性药物的拆分技术及分析对于药物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手性药物的拆分技术主要有下述几种方法:晶体化学方法、酶法、化学拆分、色谱法和光学活性检测。

首先是晶体化学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手性药物晶体的对称性差异完成拆分。

通过晶体中的尖、刃、拱等特征差异,将手性药物分离为晶体异构体。

其次是酶法,手性药物的拆分可以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实现。

酶是具有高选择性、高催化效率和高效底物转化率的催化剂。

通过选择合适的酶,可以将手性药物转化为对应的手性异构体或原生态精细化靶化合物。

化学拆分是指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将手性药物分解为不对称碳原子具有相反手性的产物。

该方法较为常用,但对于存储稳定性较差的手性药物较不适宜。

色谱法是利用不同手性列进行手性分离,如手性HPLC(高效液相色谱)和手性毛细管电泳等。

这些方法主要是利用手性固定相对手性药物进行分离,可达到手性药物的拆分效果。

光学活性检测是通过光学活性的手性试剂或手性染料,以手性化合物的吸光性能差异检测手性药物的拆分效果。

根据手性分析原理,通过手性分析仪器对手性药物进行检测和分析。

手性药物的分析对于药物研发、生产和应用非常重要。

分析手性药物的关键是确保其纯度和药效学性质,并且有助于合理掌握手性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信息。

以下是手性药物分析的一些常用方法。

首先是纳米液相色谱法,该方法是将分离的手性药物样品通过微量泵输送到纳米柱中,在极小的流速和流体容量下进行分离。

该方法对于手性药物样品的需求量很小,因此可以减少手性药物样品的消耗。

其次是循环偏振负压电流法,该方法通过测量手性药物样品对光的旋光性质,直接反应其手性结构。

该方法准确、快速,适用于灵敏度高的手性药物分析。

手性化合物拆分方法

手性化合物拆分方法

手性化合物拆分方法
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 光学拆分:利用手性催化剂或其他手性物质对手性化合物进行拆分。

光学活性的手性化合物经过光学反应与手性催化剂反应可以得到单一手性的产物。

2. 液体相转移拆分:将手性化合物溶解在不对其进行反应的溶剂中,然后加入具有手性结构的离子对或分子对,形成包合物。

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或进行萃取操作,可以将手性化合物从包合物中分离出来。

3. 对映体选择性结晶:通过控制结晶条件和添加适当的对映配体或样品处理剂,使手性化合物在结晶过程中选择性地形成单一手性晶体。

4. 气相拆分:利用对映体的蒸汽压差异,通过适当的气-液平衡条件和温度条件,将手性化合物分离出来。

5. 手性液相色谱:利用手性稳定相或手性固定相,在手性固定相或手性稳定相的控制下对手性化合物进行分离和拆分。

6. 酶催化拆分:利用手性酶的选择性催化作用,将手性化合物转化为单一手性的产物。

以上方法中的选择取决于手性化合物的特性、拆分要求和可用的拆分试剂或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性拆分技术手性药物的制备技术由化学控制技术和生物控制技术两部分组成。

化学控制技术:普通化学合成、不对称合成和手性源合成.生物控制技术:天然物的提取分离技术和控制酶代谢技术。

手性拆分法: 结晶法拆分、动力学拆分、色谱分离法拆分、膜拆分法、萃取拆分法1.结晶拆分法结晶法拆分包括直接结晶法拆分和非对映异构体拆分分别适用于外消旋混合物和外消旋化合物的拆分。

在一种外消旋混合物的过饱和溶液中,直接加入某一对映体的晶种,即可得到一定量的该对映体,这种直接结晶的拆分方法仅适用于外消旋混合物,其应用几率不到10%外消旋化合物较为常见, 大约占所有外消旋体的90%。

通过与非手性的酸或碱成盐可以使部分外消旋化合物转变为外消旋混合物, 扩大直接结晶法拆分的应用范围使部分外消旋化合物转变为外消旋混合物。

也可采用与另一手性化合物(即拆分剂)形成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的方法, 利用这对非对映异构体盐的溶解度和结晶速去率的差异, 通过结晶法进行分离,最后脱去拆分剂即得单一构型的异构体。

最常见的拆分剂是手性酸或手性碱。

近年出现了组合拆分、复合拆分、包合拆分和包结拆分等新技术, 是对非对映异构体拆分的有效补充.1。

1 组合拆分组合拆分是指采用结构类型相同的2~3个手性化合物构成的拆分剂家族代替单一拆分剂进行外消旋化合物拆分的新方法。

拆分剂家族一般是将常用的手性拆分剂(如α-甲基苄胺、α-氨基苯乙醇、酒石酸、扁桃酸等)进行结构修饰而形成的一组衍生物。

在拆分剂家族中, 每个化合物之间要具有非常强的结构类似性和立体化学均一性。

实际操作过程是将拆分剂家族和被拆分的外消旋化合物以物质的量比1∶1的比例溶在某一种溶剂中, 进行结晶拆分.与单一拆分剂相比,拆分剂家族以高选择性和高收率与外消旋体快速地形成非对映体的结晶。

1。

2 复合拆分如果外消旋化合物结构中无酸性或碱性官能团时, 那么结晶法拆分的应用将受到限制,复合拆分(complexresolution)便是一个补充。

复合拆分适用于含有π电子的烯烃、芳香族化合物以及富有孤对电子的有机硫、有机磷类化合物的拆分,在拆分过程中,烯烃或芳香族化合物与具有π电子的拆分剂通过π—π键形成电子转移复合物, 或与手性有机金属配合物形成配合物,它们具有非对映异构体的特点而易于被分离。

有机硫、有机磷类化合物的孤对电子能与Lewis 酸性或Lewis碱性拆分剂中含有的电子空轨道形成复合物而被分离。

在复合拆分中, 多用有机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拆分剂。

1。

3 包合拆分包合拆分(inclusionresolution)是利用拆分剂分子的空穴与构成外消旋化合物的两种对映异构体之间形成氢键或范德华力能力的不同,对其中一个异构体优先包合,再通过结晶法将两种异构体分离.包合物的形成主要有洞穴包合物(cavitates)和笼状包合物(clathrates)两种方式。

在洞穴包合物中,被拆分化合物分子全部或部分地被拆分剂分子中的手性洞穴包合,而在笼状包合物中,被拆分化合物分子被数个拆分剂分子包合形成笼状或隧道的形状.与经典的结晶法拆分相比, 包合拆分更有效、更简单。

1。

4 包结拆分包结拆分(inclusionbased-resolution)是利用拆分剂分子选择性地与外消旋化合物中的一个异构体通过氢键、范德华力等弱的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稳定的超分子配合物,即包结配合物(inclusioncomplex)而析出,达到手性拆分的目的。

在包结拆分中,双羟基化合物联萘二酚(18)是常用的拆分剂,这个化合物体积较大, 而且它们之间可以形成氢键,这样使得客体分子能被容纳在两个双羟基化合物之间,进而形成网状结晶形式.2。

动态动力学拆分经典的动力学拆分与底物消旋化相结合的方法即为动态动力学拆分(dynamickineticresolution)。

经典动力学拆分的缺点是最大理论产率仅为50%,而动态动力学拆分的理论产率可以达到100%.底物消旋化有化学法消旋和酶法消旋, 酶法较化学法副反应少、产率高、条件温和,而且无毒、易降解, 具有环境友好性, 因此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3.色谱分离法拆分色谱法不仅广泛用于立体异构体的含量分析, 而且利用色谱方法可分离手性药物或手性外消旋中间体。

气相色谱(gaschromatography,GC)、液相色谱(liquidchromatography, LC)、超临界流体色谱(supercriticalfluidchromat ography,SFC)、毛细管电泳(capillaryelectrophoresis, CE)和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imprintingtechnique,MIT)等色谱法在立体异构体分离中均有应用。

LC分离法又分为手性固定相法(chiralstationalphase, CSP)和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chrialmobile phaseadditive, CMPA),前者应用广泛。

SFC具有高效、快速、操作条件易于变换等特点,在手性药物的制备方面有独到的优越性。

CE 根据离子迁移速度的差异实现对不同立体异构体的分离, 具有简便、快速、高效的优点。

MIT模仿天然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对模板分子具有专一性识别作用, 具有操作简单、易于产业化等优点.3.1 超临界流体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SFC)是一种流动相温度、压力均高于或略低于临界点的色谱技术,所用流动相有CO2、N2O、NH3、n—C4H10,其中CO2最为常用。

超临界流体具有粘度小、扩散系数大、密度高等特点,具有强的溶解能力,可以迅速将产物洗出,且适于分离难挥发和热稳定性差的物质。

3.2 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泳(CE)是近年来用于拆分手性药物的一种新技术, 基本原理是在电场作用下, 以毛细管为通道, 依据离子迁移速度的差异实现对不同立体异构体的分离。

CE具有简便、快速、高效的优点。

3.3 分子印迹技术分子印迹技术(MIT)是模拟天然抗原—抗体作用原理制备对模板分子具有预定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技术[ 26]。

首先将具有适当功能基的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结合形成分子复合物, 其次选择适当的交联剂将功能单体相互交联起来形成聚合物, 从而使功能单体上的功能基在空间排列和定向固定,最后通过一定方法脱去模板分子,这样就在高分子聚合物中留下与模板分子在空间结构上完全匹配、并含有与模板分子专一结合的功能基的三维空穴。

这些空穴可以选择性地重新与模板分子结合,即对模板分子具有专一性识别作用。

4 膜拆分膜拆分的本质是实现对两种对映异构体的选择性转运, 依据其转运方式可分为手性液膜拆分(liquidmembrane—basedseparation)和手性固膜拆分。

4。

1 手性液膜拆分手性液膜拆分的机理是将具有手性识别功能的物质溶解在一定溶剂中制成有机相液膜,以膜两侧浓度差为动力,外消旋体有选择地从高浓相向低浓相迁移,由于液膜对两种异构体的选择性差异使二者迁移速率不同,即迁移较快的一种异构体在低浓相中得到富集, 从而达到手性分离目的。

4。

1。

1 支撑液膜在支撑液膜(SLM)中, 具有手性选择能力的载体溶解于一定的液体溶剂之中,通过与某个对映异构体特异性的结合,将其从上相运输到下相,从而实现手性分离。

支撑液膜作为一种萃取方法,最突出的优点是只需少量手性选择剂。

通常用于手性拆分的支撑液膜是将膜液(溶剂和手性选择剂)通过毛细管力吸附在多孔固体膜(液体的支撑膜)的孔道中, 这种液膜也可称为浸渍式液膜。

4。

1.2 乳化液膜乳化液膜(ELM)又称液体表面活性剂膜, 实质上是一种复乳。

内相和外相是相溶的, 而它们与膜相则互不相溶。

膜相通常含有表面活性剂、萃取剂(载体)、溶剂与其他添加剂以控制液膜的稳定性、渗透性和选择性.乳化液膜萃取的优点除了类似于大多数液膜过程的传输速度快、对极性溶剂容量大之外,由于表面活性剂的稳定效应, 受表面活性介质破坏的影响较小, 因此, 乳化液膜比支撑液膜过程更稳定。

4.1.3 厚体液膜在厚体液膜(BLM)中,一层相对较厚的不混溶的流体将料液相与接收相分开.膜相不需要支撑,它仅仅是借助不可混溶性与其他相分开。

4。

2 手性拆分固膜固膜拆分则利用膜内外自身的手性位点对两种异构体亲和力的差异, 在压力差、浓度差或电势差等推动力下造成两种异构体的选择性通过,进而实现拆分的目的。

根据手性拆分的要求,所用的拆分膜应具有较高的对映体选择性、较大的膜通量、且选择性及通量应稳定。

具有手性选择性并能自身支撑的高聚物固膜,带有光学活性侧链的双取代乙炔聚合物作为稳定的外消旋混合物拆分膜的潜在应用;由不能自身支撑而具有手性选择性的高聚物和非选择性支撑层组成的非对称复合固膜;采用接枝或浸渍等方法将手性选择剂固定在多孔基材上的手性固膜;将环糊精等手性选择剂混合溶解于制膜液而制成的无孔高分子手性膜;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具有手性识别功能的高分子膜.5 萃取拆分与传统的萃取分离不同,萃取拆分技术(extractiveseparation)要求互相接触的两种液相中至少有一种具有旋光性。

从理论上讲,只要两个对映异构体的分离因数大于1, 在足够多的级数下,即可实现拆分。

目前至少存在配位萃取拆分体系、亲和萃取拆分体系以及形成非对映体异构体萃取拆分体系等3种萃取拆分体系.6 旋转带蒸馏技术旋转带蒸馏技术(spinningbanddistillation)是一种分离能力较强的新型蒸馏技术,通过选择旋转带蒸馏塔中的电机转速和加热套温度,进而控制采样速度,经过数次重复蒸馏、富集、再蒸馏来达到分离目的。

该技术已成功地用于精细化工产品如香精香料的分离, 也能够实现同分异构体的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