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点 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
点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点知识点整理
一、坐标点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 坐标点是指平面上的一个点,由x和y两个数值表示。
- 常用的表示方法是将x值和y值以括号的形式写在一起,如(3, 5)。
二、确定坐标点的方法
1. 线段法
- 通过线段在坐标轴上的位置确定坐标点。
- 在x轴上移动x个单位,在y轴上移动y个单位。
2. 有向线段法
- 在坐标轴上画出有向线段,确定起点和终点的坐标。
- 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分别表示为(x1, y1)和(x2, y2)。
3. 分量法
- 将向量的水平和垂直分量分别表示为x和y的值,得到坐标点的坐标。
三、坐标点的位置关系
1. 同一象限
- 如果两个坐标点的x和y的值都具有相同的符号,则这两个点在同一象限。
2. 不同象限
- 如果两个坐标点的x和y的值具有不同的符号,则这两个点在不同象限。
3. 坐标点的位置关系
- 坐标点A(x1, y1)与坐标点B(x2, y2)的x和y的值的比较结果决定了点A和点B的位置关系,
如A在B的左边、右边、上面或下面。
四、坐标点的运算
1. 坐标点之间的加法运算
- 将两个坐标点的x和y值分别相加,得到新的坐标点。
2. 坐标点的相反数
- 一个坐标点的x和y值分别取相反数得到的坐标点与原坐标点关于原点对称。
以上是关于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点的知识点整理,希望对学生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班级: 学号: 姓名: (要背得哟)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1.坐标系中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特征。
注意: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 (1) x 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表示为(x , 0)(2) y 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表示为(0, y)(3) 原点的坐标为(0, 0)3.坐标系中点的三种对称关系.(1) P(x ,y) 关于x 轴对称 P 1 (x ,-y)(2) P(x ,y) 关于y 轴对称 P 2 (-x ,y)(3) P(x ,y) 关于原点对称 P 3 (-x ,-y)口诀:关于哪一条轴对称,就是哪一种坐标不变,另一种坐标变成它的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都变成它们的相反数。
4.坐标系中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关系.(1)点p (x ,y )到x 轴的距离是|y|(2)点p (x ,y )到y 轴的距离是|x |5.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特征.(1)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所有点的纵坐标相等.(2)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相等。
o 第二象限 (-,+)(+,+) 第四象限 (+,-)第三象限 (-,-) 第一象限 y x6.画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一般步骤。
(1)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x 轴,y轴的正方向.(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单位长度.(3)在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个地点的名称和各点的坐标。
另外:方位角+距离也可表示位置.7. 点的平移与坐标变化规律。
(1)左、右平移.点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坐标就由(x,y)变为(x±a, y). (2)上、下平移.点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坐标就由(x,y)变为(x, y±b). 8.图形的平移与坐标的变化规律。
(1)图形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每个点的坐标就由(x,y)变为(x±a, y).(2) 图形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 每个点的坐标就由(x, y) 变为(x,y±b).9.本章重要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
初一数学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1、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2、 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一点 P 的坐标,都和惟一的一对 有序实数对( a ,b )一一对应;其中 a 为横坐标, b 为纵坐标;3、 x 轴上的点,纵坐标等于 0; y 轴上的点,横坐标等于 0;Y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bP(a,b)4、 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具有如下特征:1象限横坐标 x纵坐标 y -3 -2 -1 0 1a x-1第一象限正正-2第二象限负 正-3第三象限负负第四象限正负小结:(1)点 P ( x , y )所在的象限横、纵坐标 x 、 y 的取值的正负性;(2)点 P( x , y )所在的数轴横、纵坐标 x 、 y 中必有一数为零;y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P (a , b ) ,则 a; bP ( a ,b ) (1) 点 P 到 x 轴的距离为 b ; (2)点 P 到 y 轴的距离为 ab (3) 点 P 到原点 O 的距离为 PO = a 2 b 2Oax6、 平行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a) 在不 x 轴平行的直线上, 所有点的纵坐标相等;YAB点 A 、B 的纵坐标都等于 m ;m Xb) 在不 y 轴平行的直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相等; YC点 C 、D 的横坐标都等于 n ;n7、 对称点的坐标特征:a) 点 P (m , n )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为 P 1 (m ,-n ) , 即横坐标丌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b) 点 P (m , n )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为 P 2 (-m , n ) , 即纵坐标丌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c) 点 P (m , n )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 P 3 (-m ,-n ) ,即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yyyPPn P2nn PO mX- m- mmXOm XO- n P 1- nP 3关于 x 轴对称关于 y 轴对称 关于原点对称d) 点 P (a , b )关于点 Q (m , n ) 的对称点是 M (2m-a ,2n-b ); 8、 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a) 若点 P ( m , n )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 m = n ,即横、纵坐标相等; b) 若点 P ( m , n )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 m = -n ,即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yyn PP nOm X m OX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9、 用坐标点表示移(1)点的平移将点(x , y )向右(或向左)平移 a 个单位,可得对应点(x+a , y ){或(x-a , y )},可记为“右加左减,纵不变”;将点(x , y )向上(或向下)平移 b 个单位,可得对应点(x , y+b ){或(x , y-b )},可记为“上加下减,横不变”;(2)图形的平移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 a ,相应的新图像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 a 个单元得到的。
初一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点归纳

初⼀数学下册平⾯直⾓坐标系的知识点归纳 第六章平⾯直⾓坐标系 ⼀、⽬标与要求 1。
解有序数对的应⽤意义,了解平⾯上确定点的常⽤⽅法。
2。
培养学⽣⽤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的学习兴趣。
3。
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能利⽤点的平移规律将平⾯图形进⾏平移;会根据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来判定图形的移动过程。
4。
发展学⽣的形象思维能⼒,和数形结合的意识。
5。
坐标表⽰平移体现了平⾯直⾓坐标系在数学中的应⽤。
⼆、重点 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 有序数对及平⾯内确定点的⽅法。
三、难点 利⽤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利⽤有序数对表⽰平⾯内的点。
四、知识框架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1。
有序数对:⽤含有两个数的词表⽰⼀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其中a表⽰横轴,b表⽰纵轴。
2。
平⾯直⾓坐标系:在同⼀个平⾯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直⾓坐标系,简称为直⾓坐标系。
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平位置与垂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向。
⽔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坐标系的`原点。
3。
横轴、纵轴、原点:⽔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直⾓坐标系的原点。
4。
坐标:对于平⾯内任⼀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5。
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象限,按逆时针⽅向⼀次叫第⼆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个象限内。
6。
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1)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零;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零。
(2)第⼀、三象限⾓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第⼆、四象限⾓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系 知识点整理

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本节学习指导本节把重点放在几个象限内点的表示方法上,把四个象限里点的的符号牢牢的记在脑子里。
然后做一些相关练习题就可以掌握,这一节属于比较简单的章节。
二、知识要点1、坐标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注意:1、数轴上的点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这个数叫这个点在数轴上的坐标。
2、数轴上的点与实数(包括有理数与无理数)一一对应,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有唯一的一个实数与之对应。
平面直角坐标系:由互相垂直、且原点重合的两条数轴组成。
横向的是x轴,纵向的是y轴。
说明: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任一点,都可用一对有序实数对来表示,这对有序实数对就叫这点的坐标,如上图点A的坐标用(2,2)这有序实数来表示,(即是用有顺序的两个数来表示,注:x在前,y在后,不能更改),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每一个点,都有唯一的一对有序实数对与之对应。
【重点】2、象限及坐标平面内点的特点四个象限: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象限,从右上部分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分别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
【重点】注:1、坐标轴(x轴、y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如上图,点B(4,0)和点C(0,-2)不在任何象限。
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特点:①、坐标原点的坐标为(0,0);②、第一象限内的点,x、y同号,均为正;③、第二象限内的点,x、y异号,x为负,y为正;④、第三象限内的点,x、y同号,均为负;⑤、第四象限内的点,x、y异号,x为正,y为负;⑥、横轴(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即(x,0),所以,横轴也可写作:y=0 (表示一条直线)【重点】⑦、纵轴(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即(0,y),所以,纵横也可写作:x=0 (表示一条直线)【重点】例:若P(x,y),已知xy>0,则P点在第______象限;已知xy<0,则P点在第_____象限。
分析:xy>0说明x,y同号,所以是在第一或第三象限,xy<0说明x,y异号,所以是在第二或第四象限点到坐标轴的距离:坐标平面内的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表示这点到纵轴(y轴)的距离,而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这点到横轴(x轴)的距离。
7.1.2平面直角坐标系(1) (教学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答案图
5.(补图题)(人教7下P68、北师8上P66)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1)如果以点A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图中画出y轴,并写出正方形的顶点A,B,C,D的坐标;(2)请另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这时正方形的顶点A,B,C,D的坐标又分别是什么?
四
三
二
一
(1)点A( , ),在第 象限; (2)点B( , ),在第 象限; (3)点C( , ),在第 象限; (4)点D( , ),在第 象限.
二
2
-2
三
-2
y轴
向右
x轴
知识点二:点的坐标(1)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这个有序数对就是点的坐标.(2)我们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这对数叫做 ,表示方法为(a,b),a是点对应 上的数值,b是点对应 上的数值. (3)注意: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点的位置
横坐标符号
纵坐标符号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轴
轴
+
+
-
+
-
-
+
-
纵坐标为 0
横坐标为 0
归纳:轴、轴不属于任何象限
新知探究
知识点1:象限点的特征
练习巩固
1.点 <m></m> 在第____象限;2.下列各点中,在第三象限的点是( )A. <m></m> B. <m></m> C. <m></m> D. <m>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m></m> 在( )A.第二象限 B. <m></m> 轴上 C.第四象限 D. <m></m> 轴上4.点 <m></m> 在直角坐标系的 <m></m> 轴上,则 <m></m> ____ ,点 <m></m> 的坐标为______;5.点 <m></m> 在直角坐标系的 <m></m> 轴上,则点 <m></m> 的坐标为________;</m>
初一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初一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初一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一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1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要素:①在同一平面②两条数轴③互相垂直④原点重合三个规定:①正方向的规定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②单位长度的规定;一般情况,横轴、纵轴单位长度相同;实际有时也可不同,但同一数轴上必须相同。
③象限的规定:右上为第一象限、左上为第二象限、左下为第三象限、右下为第四象限。
相信上面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初一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2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用用很广,可以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也可以用坐标表示平移。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二维”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并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
简称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两个坐标轴,其中横轴为X轴(x-axis),取向右方向为正方向;纵轴为Y轴(y-axis),取向上为正方向。
坐标系所在平面叫做坐标平面,两坐标轴的公共原点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X轴和Y轴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象限(quadrant),右上面的叫做第一象限,其他三个部分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做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
象限以数轴为界,横轴、纵轴上的点及原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一般情况下,x轴和y轴取相同的单位长度。
点的坐标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对于坐标系平面内的任何一点,我们可以确定它的坐标(coordinate)。
反过来,对于任何一个坐标,我们可以在坐标平面内确定它所表示的一个点。
七年级下数学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数学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一、本章的主要知识点(一)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 与b 组成的数对。
1、记作(a ,b );2、注意:a 、b 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3、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一点P 的坐标,都和惟一的一对 有序实数对(b a ,) 一一对应;其中,a 为横坐标,b 为纵坐标坐标;4、x 轴上的点,纵坐标等于0;y 轴上的点,横坐标等于0;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我们可以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3、各种特殊点的坐标特点。
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第一象限:x>0,y>0第二象限:x<0,y>0第三象限:x<0,y<0 第四象限:x>0,y<0横坐标轴上的点:(x ,0) 纵坐标轴上的点:(0,y )(三)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用坐标表示平移二、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的点的坐标特点:平行于x 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 平行于y 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a) 在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 所有点的纵坐标相等;点A 、B 的纵坐标都等于m ;b) 在与y 轴平行的直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相等;XY点C 、D 的横坐标都等于n ;三、各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
c) 若点P (n m ,)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nm =,即横、纵坐标相等; d) 若点P (n m ,)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n m -=,即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四、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e)点P ),(n m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1n m P -, 即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f)点P ),(n m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2n m P -, 即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g) 点P ),(n m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3n m P --,即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关于x 轴对称关于原点对称五、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XXXP X-六、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点分布情况平面图过程如下:• 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 轴、y 轴的正方向; • 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八 、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点到x 轴的距离=纵坐标的绝对值,点到y 轴的距离=横坐标的绝对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
一、目标与要求
1.解有序数对的应用意义,了解平面上确定点的常用方法。
3.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能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将平面
图形进行平移;会根据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来判定图形的移动过程。
4.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意识。
5.坐标表示平移体现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数学中的应用。
二、重点
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
有序数对及平面内确定点的方法。
三、难点
利用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内的点。
四、知识框架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1.有序数对:用含有两个数的词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其中a表示横轴,b表示纵轴。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
通常,两条数轴
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垂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
轴的正方向。
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
纵轴,X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
系的原点。
3.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
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4.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
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
坐标。
5.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一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坐标轴上的
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
6.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1)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零;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零。
(2)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3)在任意的两点中,如果两点的横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
行于纵轴;如果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横轴。
(4)点到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到x轴的距离为|y|;点到y轴的距离为|x|;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x的平方加y的平方再开根号;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称点的特点
(2)关于y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横反纵同)
(3)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点的坐标,横坐标与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横纵皆反)
8.各象限内和坐标轴上的点和坐标的规律
第一象限:(+,+)正正
第二象限:(-,+)负正
第三象限:(-,-)负负
第四象限:(+,-)正负
x轴正方向:(+,0)
x轴负方向:(-,0)
y轴正方向:(0,+)
y轴负方向:(0,-)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
原点:(0,0)
注:以数对形式(x,y)表示的坐标系中的点(如2,-4),"2"是x 轴坐标,"-4"是y轴坐标。
9.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用坐标表示平移
(1)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一一对应。
(2)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
(3)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4)一点上下平移,横坐标不变,即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横坐标相同。
(5)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
(6)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
(7)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