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分子热运动(二)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3.1分子热运动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3.1 分子热运动一、教学内容1. 分子热运动的概念: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 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3.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 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运动越剧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子热运动的概念,掌握分子运动的规律。
2. 通过观察和分析扩散现象,让学生认识分子之间的无规则运动。
3. 让学生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并能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
4. 让学生理解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一关系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子热运动的具体特点,以及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分子热运动的概念,扩散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粉笔、黑板。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热胀冷缩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分子运动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2. 讲解:详细讲解分子热运动的概念,分子运动的规律,分子间的作用力,以及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
3. 观察与分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一些扩散现象,如气体、液体、固体的扩散,引导学生理解分子之间的无规则运动。
4.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在热天分子的运动更剧烈,为什么气体更容易扩散等。
六、板书设计1. 分子热运动的概念2. 分子运动的规律3. 分子间的作用力4. 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七、作业设计答案:在热天,温度较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运动越剧烈,因此分子的运动更剧烈。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较小,因此气体更容易扩散。
答案:固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较大,因此固体很难被压缩。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分子热运动》内能2

自学指导二
• 仔细阅读课本P3内容,
• 1、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 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2、在课本图13.1—2的气体扩散实验中,为什么让密度 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此 实验说明了什么?
•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它们是这样变化的
观察与思考二:液体扩散
观察与思考二:液体扩散
• 讨论: 分界面变模糊说明了什么? 水颜色变深说明了什么? 其原因是什么?
• 结论:液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观察与实验三:固体扩散
•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 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 温下过了5年,铅片和金 片就结合在一起了,切 开后发现铅和金相互渗 透了约1mm深。
观察与思考五 : 铅块的相互吸引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 结论:分子间存在引力。
想一想
• 既然分子间存在着空隙,那为什 么破镜不能重圆呢?粉笔很难被 压缩呢? 说明:分子间分子间还存在斥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它们共同起作用。就像被弹簧连 着的小球。 (假设分子间的正常间距=R)
《分子热运动》内能2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 地做无规则运动。
•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内能13.1分子热运动1.D2.B3. 大引4. 不同物质间发生了扩散现象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答:只闻到香味,是因为豆浆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看不清豆浆是因为豆浆机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镜片上.13.2内能1.A2.C.3.飞出去内盒盖机械5. 延展性减小热传递解析:(1)干将造剑主要是利用了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2)炽热的金属剑迅速与冷水接触,金属剑和冷水之间存在温度差,两者之间发生热传递,金属剑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冷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金属剑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6. 增加热传递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热本领强13.3比热容1.D2.D.3. 凝固放热比热容大4. (1)牛奶少(2)A5. 修建人工湖和内河增加城市水的储蓄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能有效调节周围环境的气温.第十三章内能1.C2.B3.C4. 扩散蒸发(汽化)升华5. 答:乙同学的看法比较合理.傍晚,水和干泥土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在相同情况下,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根据Q=cmΔt,水的温度变化比较小,温度比较高,陆地温度比较低,所以到岸上散步更凉爽.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14.1 热机1.C2.D3.C4. 内做功提高热机效率(节能、环保)5. 盒盖被弹飞,塑料盒口有白雾出现做功内机械14.2 热机的效率1.D2.C3. 热值10004. 内机械25%5. 1.26×105太阳 1.4×102714.3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 保持不变方向性2. 内电3. B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1.C2.C3.A4.D5. 内比热容做功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15.1两种电荷1.C2.D3. B4. B5. 正失去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负(2)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时,电荷通过验电器的金属球传给金属杆再传给两片金属箔,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3)如果将另一带电小球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金属箔片闭合,是因为这个带电小球上的负电荷与验电器上的正电荷发生了中和现象.6.(1)摩擦起电(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3)人体导电(4)拖鞋绝缘等等15.2 电流和电路1.A2.D3.B4.大地云层5.开关插头处短路6. 冷热15.3 串联和并联1.B2.D3.C4. 并联开关15.5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1.C2.B3.A4.0.155. 0.36 0.18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1.D2.A3.B4. 0.6 A5. (1)灯泡L1不发光,L2发光(2)L1被短路,电流表A1的接线柱接反了6.S1闭合,S2断开S1闭合,S2也闭合第十六章电压电阻16.1 电压1. A2. B3. B4. 3 电荷5. 3 2.516.2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 B2.B3.D4. 4 1.5 2.55.(1)如图所示(2)1.2 1.8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电压等于L1两端的电压与L2两端的电压之和,故关系式为U1=U2+U3=6 V+4 V=10 V.16.3 电阻1. C2.B3.C4. 电阻26 Ω5. 粗减小16.4 变阻器1.C2.B3.A4. 滑动变阻器长度5. 弹性滑动变阻器第十六章电压电阻1.A2. A3. AC4. 电压表5.滑动变阻器亮暗第十七章欧姆定律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D2.(1)1 (2)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3)B3.C4. 15 3017.2 欧姆定律1.B2. B3.(1)保护电路(2)变大(3)0.4.17.3 电阻的测量1.B2.D3.BD4. 1 55. (1)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2)缺少滑动变阻器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A2.B3. 10 0.6 3.334. 10 2.5第十七章欧姆定律1.A2.C3. 变大变亮4. 60 12 40第十八章电功率18.1 电能电功1.B2.C3. 0.14. (1)10 (2)0.25. 20 218.2 电功率1.B2.A3.A4. A5. 暗小18.3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C2. C3.(1)断开(2)0.1 (3)电源电压小于灯泡的额定电压4. (1)如图所示(2)最右18.4 焦耳定律1.A2.D3. 1:2 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4.电流热量5.(1)温度相等(2)C (3)串大(4)多第十八章电功率1. A2. C3.C4. 越多越小5. (1)从接通电源到指示灯熄灭需要7700 s;(2)热水器的效率约为85.6%.第十九章生活用电19.1家庭电路1.近年来,LED灯因其节能而备受人们青睐,小明对新型LED灯带很好奇,取一段剖开后发现,灯带中的LED灯是串联后通过电源适配器接入家庭照明电路的.他取下其中一只LED灯接在电池两端没有亮,对调电池正负极后亮了,用手试摸,点亮的灯几乎不发热.以下推断符合上述实验事实的是()A.单只LED灯工作电压是220 V B.LED灯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C.电源适配器是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D.灯带中一只LED灯开路后其他灯还亮2.春节前,小茜家新购住房装修完毕,家中部分电路如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1《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1《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的第13.1节《分子热运动》。
本节主要介绍了分子热运动的概念、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以及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分子热运动的概念,理解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以及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子热运动的概念、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以及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
难点:分子热运动的微观机制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热胀冷缩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分子运动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2. 知识讲解:(1)分子热运动的概念: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分子在运动中碰撞,改变方向和速度。
(3)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分子热运动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温度下物质的分子运动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分子热运动的概念2.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3. 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为什么物体在受热时会膨胀。
答案:物体受热时,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距离增大,从而导致物体体积膨胀。
2. 请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夏天饮料容易溢出。
答案:夏天温度高,饮料中的分子运动加剧,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导致饮料体积膨胀,容易溢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同时,可以拓展延伸一些相关知识,如分子动理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分子的热运动

樟脑丸使衣橱充满臭味(升华属于扩散)
液气扩散:炖鸡汤满屋子的香味(汽化属于扩散)
大量的扩散现象---验证了:分子动理论
1. 常见的(科学已知范围内的物质)物质是由极其 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间存在间隙 3.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任何条件下都可以)
做无规则(运动没有固定方向,四面八方随心所欲) 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剧烈 称为“分子的热运动”。
物态 固态
微观特性
分子
分子间
间距
作用力
离
很大
液态 较大
较大
气态 很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的 热运动 (共37 张PPT)
宏观特性
有无固 有无 定形状 固定
体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的 热运动 (共37 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的 热运动 (共37 张PPT)
(填“加剧”或
“减慢”)
6、铁棒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力。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破镜的接触分子间距
离
,分子间作用力
。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扩散现象
4、如图,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要 ,
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的 热运动 (共37 张PPT)
5、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
气味,主要是材料中的甲醛这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能闻到气味说明甲醛分子在做
运动。这种
运动会随温度的升高而
13.1 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作用力
用注射器压缩一段水柱 思考:分子间还存在什么作用力? 总结: 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有存在斥力 注意: 引力与斥力始终同时存在;不存在单独的引力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教案人教版第一章:分子的概念1.1 分子定义:介绍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最小粒子,具有独立的化学性质。
1.2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解释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1.3 分子模型:通过模型或图片展示分子的结构,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分子。
第二章:分子的运动2.1 分子运动的特点:介绍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永不停息的特点。
2.2 分子运动的测量:讲解如何通过实验测量分子的运动速度和距离。
2.3 影响分子运动的因素:探讨温度、压力等因素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第三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3.1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介绍分子间存在的相互吸引和排斥的力。
3.2 分子间的距离与相互作用:讲解分子间距离与相互作用的关系。
3.3 分子间的键合:介绍分子间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现象。
第四章:扩散现象4.1 扩散的定义:解释扩散现象是分子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自发地移动的过程。
4.2 扩散的规律:讲解扩散的速率与浓度梯度、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4.3 扩散实验:指导学生进行扩散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第五章:分子热运动与温度5.1 分子热运动的规律:介绍分子热运动的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5.2 温度与分子间相互作用:探讨温度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5.3 热能的传递方式:讲解热能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在物体内部传递的过程。
第六章:物态变化与分子运动6.1 物态变化的概念:解释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6.2 物态变化与分子运动的关系:探讨不同物态变化过程中分子的运动特点。
6.3 实验观察物态变化: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物态变化过程。
第七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7.1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本质:深入讲解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微观机制。
7.2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的关系:探讨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7.3 分子间作用力的实验验证: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分子间作用力的存在和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1分子热运动知识点归纳

13.1分子热运动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二、分子热运动1、探究:物体的扩散实验注意:将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和硫酸铜溶液放在下面,密度小的空气和清水放在上面,目的是避免由于重力作用而对实验造成影响。
2、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3、分子的热运动(1)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影响因素: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
(3)机械运动和分子的热运动的区别:机械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可直接观察到,而分子的热运动是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直接用肉眼观察不到。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间距离变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举例:固液很难被压缩。
分子间距离变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举例:固液很难被拉伸。
分子间距离太大时,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举例:气体容易被压缩和拉伸。
注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作用范围是很小的,只有分子彼此靠得很近时才能产生,分子间的距离太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甚至为零。
破镜难以重圆的原因。
3、物质三态的分子结构及宏观特征对比(见书6页)四、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分子热运动(导学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系列(人教版)

第1节分子热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 能简单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 能通过宏观现象推测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 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4.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作用力。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物质是由、构成的,其大小通常以m为单位来量度。
2.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间有;②分子在不停的做。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体中发生,还可以在体中发生,也能够在体中发生。
3.打开一瓶香水,很快就会闻到香味,原因是:香水里的运动到鼻子里去了。
4.课本图-4能说明:。
5.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这是因为分子间还存在力,由于该力的存在,使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6. 铁棒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力;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力(均选填“引”、“斥”)。
7.“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的距离很大时,分子间作用力(选填“存在”、“不存在”)。
【合作探究】探究一、物质的构成【做一做】①用素描炭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分析归纳】会看到炭笔形成的笔迹是由一个个小颗粒组成的。
说明物质是由组成的。
【做一做】②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
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分析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化情况。
【分析归纳】会看到水与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 混合前的体积之和.说明水与水(小颗粒)之间有 ,酒精与酒精之间有 。
【想想议议】下面是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模型。
你认为,哪种模型能够解释上述活动中看到的现象?请选择一种模型,并尝试解释。
模型一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模型二固体是由微小颗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 模型三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答案】选择模型 . 物质是由 组成的,微粒之间有 .1.分子、原子(1)科学研究发现: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 构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分子热运动(二)
学习目标:
1 .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 •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学习重点:扩散现象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学具准备:烧杯、热水、凉水、墨水、胶头滴管等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阅读课本P125、P126有关分子间的作用力内容,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2. 图16.1-5能说明什么?
3•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
练习5•将表面干净平整的铅压紧就在一起,把打碎了的两块玻璃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它
们拼合在一起,其原因是()
A. 铅的分子间有引力,而无斥力
B. 玻璃分子间有斥力,而无引力
C.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因两铅块分子之间的距离能靠近到引力
大于斥力的程度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练习6.据下面的现象请做出合理的推测。
现象1:铁丝很难拉伸;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现象2:用手很难将铁块压缩;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现象3:金属断裂可以通过高温的氧焊焊接;推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7.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等胶水干了以后就很难直接把邮票完整地从信封上摘下来,这是为什么?
三、总结反思
1. 考点归纳,完成网络:
物质由 ______ 组成,分子之间有 ___________ 。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 _________________ ,既分子的 ___________
分子热运动]影响因素:与 _____________ 有关。
(所用研究方法: ____________ 。
)
k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
2. 本课我的疑惑还有:
“吸烟不但危害您的健康, 我和妈妈也在被动吸烟。
”这句话的
B. 分子间有作用力
D. 分子很小 2. 中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
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古诗,能反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 则运动”这一物理知识的诗句是( )
A •绿树荫浓夏日长
B •楼台倒映入池塘
C •水晶帘动微风起
D •满架蔷薇一院香
3. 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越高,香味扩散得越慢
B •若温度低于0C,这个现象就消失
C. 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 •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
4. 关于微观粒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 0 C 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 组成固体的分子是静止的
D. 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5. 小明放学回家,刚打开房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这是 _________________ 现象,是由于饭菜经过
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空气清新剂能把香味散发到教室内的各个地方, 这是 __________ 现象;卫生间的毛巾吊钩,
用胶可以牢牢的粘在瓷砖的墙上,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缘故。
7. 在家里腌制咸菜时, 往往要十天半月后菜才会变咸。
而炒菜时放盐后几分钟菜就变咸了,
你能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五、作业 课本 P6,4、5. 四、检测反馈
1.小阳对正在抽烟的爸爸说:
科学依据是(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间有空隙。